网络小说作家自述:我是如何走上小说创作这条道路的?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阅读,各种文字资料都行,只要是我能够接触到的,我基本都会仔细阅读一番,不管是什么行业和领域的,不管能不能看懂。

我家楼上有个杂物间,里面有很多二伯搬家的时候塞到这里东西,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从我二叔楼上堆杂物的房间去翻故纸堆,那里面经常能翻出以前的报纸、杂志、技术性书籍、漫画(这是少有的宝贝)……(后来这个情节在《超脑黑客》中有体现)

这样的结果是,我从小喜欢写作,写作文一直都不是我的苦难,反而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读书的时候,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

其实现在回顾来看,并不是我的文笔多么优美,主要有两点:

1、我写的文字比较通顺,能把一个事给说清楚了;

2、我懂得使用一些小技巧来加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掌握了总结和回顾这一学习方法,最终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例如看到文章里面作者写了一大段排比句,我就会仔细研究,怎么才能做到这个效果。

这样做的结果是,从小我的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有一位退休语文老师,办了一个写作培训班,好像是挂靠教育局的一个什么项目,免费培训,我因为平时表现还行,被推荐去参加了这个培训班。

其实当时那位老师给我们讲的东西,就是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例如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对话分哪几种形式,然后结合例子来分析,讲解。

虽然这些语法知识我们平时也有接触过,我平时也有意识地总结过一些,但却是第一次从写作的角度这么全面而系统的进行学习,并且还结合实例,讲解这么做的好处。

那个时候我进一步意识到,其实写作文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知识,有一定的套路可循。

作文培训班的结果是,后来我在一本小学生作文集中发表了一篇作文,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印刷品。

初中时,我遇到了一个比较开明而有想法的语文老师,她为了鼓励我们写日记和写作,让我们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为之名一个名称,平时将自己的文字都写在里面,时间长了,这个就成了一本个人文集。

很多同学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但是我却严格执行了这个建议。

因为这给了我一种特别的仪式感,这让我有一种在自己写一部作品的感觉。

因为当时那个笔记本封面有竹子,我便将之命名为《青竹集》,甚至还专门以自己的姓名为基础做了一首诗,作为序。

《青竹集》

我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一一誊写在其中,写得非常工整,俨然如印刷品一般。

记得最为得意的一篇,是当时老师让我们根据《孔乙己》续写一篇小说。

我当时脑洞大开,写孔乙己实际上并没有死,反而遭遇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具体什么内容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当时写得非常兴奋,畅快淋漓。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小说,体会到作者操控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快感。

放暑假的时候,老师建议我们坚持写日记,说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多人也没把这个建议当回事,就算写,也是敷衍了事。

写日记这个事,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刚开始还有点新鲜感,写久了,就烦了,每天写,如同记流水账,实在是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我想了一个办法,在日记里面虚构了一个名为“小妍”的女孩,每天写日记,就是和女孩对话,每天向她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喜怒哀乐。

这样一来就有意思多了,写日记成为了独特的乐趣。

初中时学校有个很大的图书馆,是可以对外开放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毕竟谁也没提过这个事情。

我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便和另外一个同学,经常跑到里面去借书,两三天就借一次,当时的图书管理员也不恼,毕竟除了老师,少有学生来借书,她反而挺欢迎我们的。

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三国、西游记、水浒、金庸,还有各种科学家的人物传记等。

高中时,我开始尝试在本子上写小说,记得有一次,我从一篇社会新闻中得到一个灵感,写了一个不爱上学的少年,走向社会的故事,结果后面走上邪路,被警察追捕,最终跳水库自尽。

当时写得过于悲剧,写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为了那个主角,沉到水底,怎么也爬不出来。

那几天我的心情都非常压抑,以至于我后面都不敢尝试继续创作了。

高中学校前面有一个书店,里面有很多漫画和小说,那里成为了我的乐园,学校离家远,我经常性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不回家,周末一放假,就整日整日呆在书店看书,什么书都看,基本上那书店的书,都被我看了个遍。

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到倪匡和黄易的小说。

他们的脑洞,比我之前看过的武侠就大多了,第一次接触到这类小说的时候,我真是被震惊了。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黄易《星际浪子》那本小说的很多情节,简直比现在大多数网络小说还要超前。

高中时还尝试过写科幻,也曾动过给《科幻世界》投稿的念头,可惜最终没能迈出那一步。

03年上大学,大学周边的租书店更多,种类也更多,我开始接触到各种玄幻小说,开始了我的疯狂租书阅读生涯。

租书看有一个问题,很多书都没有结尾,看着看着就突然没了,怎么找也找不到,看得意犹未尽,恨不得掘地三尺。

记得当时我偶然间看到《天魔神谭》,完全被吸引,为了不那么快看完,我甚至有意识控制自己的阅读速度,逐字逐句地慢慢看。

但最终还是看完了,我到很多书店去找续集,可是一直没找到。

最终,我在学校的电脑室找到了最新的章节,我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之前看的很多小说,在网络上都有,并且内容更多更全。

第一次上的一个阅读网站是“翠微居”,我看了下,翠微居居然还在,不够貌似成了一个盗版书站了。

龙空、西陆、幻剑、起点……这些网站都是我常去的地方。

大三的时候,我家突遭变故,我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真的一点都不夸张,那个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必须精打细算,不然月底就得饿肚子。

在尝试了各种兼职、家教都证明无法赚钱之后,我走上了在网络上写小说的道路。

2006年,我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自己的第一本小说《人工生命》(笔名月之子),写了将近一年,总共给我带来了五千多元的收入,这在当时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这本书对我意义重大,帮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同时也证明还没毕业的我,有能力养活自己,甚至还能反过来帮衬一下家里。

2007年,我大学毕业,我结束了当时正在连载的第二本小说《黑客传说》,去了上海一家电脑公司做软件开发。

因为当时写网络小说,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我老感觉自己的脚没有踩在实处。

不过,半年之后,我的这个想法有了彻底的改变,我还是选择了辞职,开始全职创作,以疯狂小强新笔名,在起点发布第三部小说《超级系统》。

写了将近一年,到了2009年,我进入了写作瓶颈期,觉得每天写两千字都是一种煎熬,我当时特别烦、特别焦虑,因为每天都要写,不能停。

但是我是晚上写作,白天睡觉,因为只有晚上我才能静下来,这样的结果是,我整个人开始快速发胖,身体也开始变得极为容易生病感冒。

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独自一人写作,实在是太让人煎熬了,并且特别特别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瓶颈期,一不小心就会将整部作品写崩。

另外,个人作息也非常不规范,对身体伤害特别大。

所以,09年的时候,我便结束了《超级系统》,开始尝试其他行业的创业。

不过我和写作已经接下不解之缘,心中一直放不下,创业期间,经常积累素材,记录灵感,而且经常会有重新写作的冲动。

2011年,我重新开始创作,开始连载作品《超脑黑客》。

此外,2011年12月的时候,我基于自己和朋友的需求,做了一个名字生成器,命名“玄派”,挂在了网上。

写过小说的人就知道,取名这个事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非常高频,如果你是一个容易纠结的人,有时候这个小事会卡你半天。

我本身就是技术出身,觉得这个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于是随手做了一个名字生成器。

后来发现,这个功能的确非常实用,很多人都喜欢,并且要求做更多的生成器。

就这样,我写作之余,开始给玄派增加更多的功能,例如英文名生成器、功法秘籍生成器、武功招式生成器、奇珍异宝生成器、灵丹妙药生成器……

2012年10月22日,因PO主jeanne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下玄派的网址,没想到引爆了一个话题,造成了病毒式传播,当天带来1.6W+独立访客,后续陆陆续续带来超过十万IP的流量。

2013年11月21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了一篇《选定关键字,软件帮你写小说?》新闻,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新闻中的软件原型就是玄派。

2013年11月29日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网络小说生成器:当作家变容易?》,内容基于青年报,大量新用户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找到玄派。

具体详情可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解密“网络小说生成器”虚假新闻产生的来龙去脉》。

……

不好意思,时间有限,下午我们公司有活动,马上出发,有机会下次再写了。

广告一下:我现在正在全力做“玄派”,这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孵化平台,也是为了解决我当初码字时,所经历的各种焦虑、瓶颈和困难而诞生的产物。

写这篇回忆录式的文章,主要是今天是: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阅读,各种文字资料都行,只要是我能够接触到的,我基本都会仔细阅读一番,不管是什么行业和领域的,不管能不能看懂。

我家楼上有个杂物间,里面有很多二伯搬家的时候塞到这里东西,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从我二叔楼上堆杂物的房间去翻故纸堆,那里面经常能翻出以前的报纸、杂志、技术性书籍、漫画(这是少有的宝贝)……(后来这个情节在《超脑黑客》中有体现)

这样的结果是,我从小喜欢写作,写作文一直都不是我的苦难,反而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读书的时候,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

其实现在回顾来看,并不是我的文笔多么优美,主要有两点:

1、我写的文字比较通顺,能把一个事给说清楚了;

2、我懂得使用一些小技巧来加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掌握了总结和回顾这一学习方法,最终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例如看到文章里面作者写了一大段排比句,我就会仔细研究,怎么才能做到这个效果。

这样做的结果是,从小我的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有一位退休语文老师,办了一个写作培训班,好像是挂靠教育局的一个什么项目,免费培训,我因为平时表现还行,被推荐去参加了这个培训班。

其实当时那位老师给我们讲的东西,就是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例如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对话分哪几种形式,然后结合例子来分析,讲解。

虽然这些语法知识我们平时也有接触过,我平时也有意识地总结过一些,但却是第一次从写作的角度这么全面而系统的进行学习,并且还结合实例,讲解这么做的好处。

那个时候我进一步意识到,其实写作文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知识,有一定的套路可循。

作文培训班的结果是,后来我在一本小学生作文集中发表了一篇作文,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印刷品。

初中时,我遇到了一个比较开明而有想法的语文老师,她为了鼓励我们写日记和写作,让我们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为之名一个名称,平时将自己的文字都写在里面,时间长了,这个就成了一本个人文集。

很多同学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但是我却严格执行了这个建议。

因为这给了我一种特别的仪式感,这让我有一种在自己写一部作品的感觉。

因为当时那个笔记本封面有竹子,我便将之命名为《青竹集》,甚至还专门以自己的姓名为基础做了一首诗,作为序。

《青竹集》

我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一一誊写在其中,写得非常工整,俨然如印刷品一般。

记得最为得意的一篇,是当时老师让我们根据《孔乙己》续写一篇小说。

我当时脑洞大开,写孔乙己实际上并没有死,反而遭遇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具体什么内容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当时写得非常兴奋,畅快淋漓。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小说,体会到作者操控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快感。

放暑假的时候,老师建议我们坚持写日记,说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多人也没把这个建议当回事,就算写,也是敷衍了事。

写日记这个事,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刚开始还有点新鲜感,写久了,就烦了,每天写,如同记流水账,实在是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我想了一个办法,在日记里面虚构了一个名为“小妍”的女孩,每天写日记,就是和女孩对话,每天向她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喜怒哀乐。

这样一来就有意思多了,写日记成为了独特的乐趣。

初中时学校有个很大的图书馆,是可以对外开放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毕竟谁也没提过这个事情。

我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便和另外一个同学,经常跑到里面去借书,两三天就借一次,当时的图书管理员也不恼,毕竟除了老师,少有学生来借书,她反而挺欢迎我们的。

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三国、西游记、水浒、金庸,还有各种科学家的人物传记等。

高中时,我开始尝试在本子上写小说,记得有一次,我从一篇社会新闻中得到一个灵感,写了一个不爱上学的少年,走向社会的故事,结果后面走上邪路,被警察追捕,最终跳水库自尽。

当时写得过于悲剧,写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为了那个主角,沉到水底,怎么也爬不出来。

那几天我的心情都非常压抑,以至于我后面都不敢尝试继续创作了。

高中学校前面有一个书店,里面有很多漫画和小说,那里成为了我的乐园,学校离家远,我经常性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不回家,周末一放假,就整日整日呆在书店看书,什么书都看,基本上那书店的书,都被我看了个遍。

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到倪匡和黄易的小说。

他们的脑洞,比我之前看过的武侠就大多了,第一次接触到这类小说的时候,我真是被震惊了。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黄易《星际浪子》那本小说的很多情节,简直比现在大多数网络小说还要超前。

高中时还尝试过写科幻,也曾动过给《科幻世界》投稿的念头,可惜最终没能迈出那一步。

03年上大学,大学周边的租书店更多,种类也更多,我开始接触到各种玄幻小说,开始了我的疯狂租书阅读生涯。

租书看有一个问题,很多书都没有结尾,看着看着就突然没了,怎么找也找不到,看得意犹未尽,恨不得掘地三尺。

记得当时我偶然间看到《天魔神谭》,完全被吸引,为了不那么快看完,我甚至有意识控制自己的阅读速度,逐字逐句地慢慢看。

但最终还是看完了,我到很多书店去找续集,可是一直没找到。

最终,我在学校的电脑室找到了最新的章节,我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之前看的很多小说,在网络上都有,并且内容更多更全。

第一次上的一个阅读网站是“翠微居”,我看了下,翠微居居然还在,不够貌似成了一个盗版书站了。

龙空、西陆、幻剑、起点……这些网站都是我常去的地方。

大三的时候,我家突遭变故,我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真的一点都不夸张,那个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必须精打细算,不然月底就得饿肚子。

在尝试了各种兼职、家教都证明无法赚钱之后,我走上了在网络上写小说的道路。

2006年,我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自己的第一本小说《人工生命》(笔名月之子),写了将近一年,总共给我带来了五千多元的收入,这在当时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这本书对我意义重大,帮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同时也证明还没毕业的我,有能力养活自己,甚至还能反过来帮衬一下家里。

2007年,我大学毕业,我结束了当时正在连载的第二本小说《黑客传说》,去了上海一家电脑公司做软件开发。

因为当时写网络小说,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我老感觉自己的脚没有踩在实处。

不过,半年之后,我的这个想法有了彻底的改变,我还是选择了辞职,开始全职创作,以疯狂小强新笔名,在起点发布第三部小说《超级系统》。

写了将近一年,到了2009年,我进入了写作瓶颈期,觉得每天写两千字都是一种煎熬,我当时特别烦、特别焦虑,因为每天都要写,不能停。

但是我是晚上写作,白天睡觉,因为只有晚上我才能静下来,这样的结果是,我整个人开始快速发胖,身体也开始变得极为容易生病感冒。

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独自一人写作,实在是太让人煎熬了,并且特别特别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瓶颈期,一不小心就会将整部作品写崩。

另外,个人作息也非常不规范,对身体伤害特别大。

所以,09年的时候,我便结束了《超级系统》,开始尝试其他行业的创业。

不过我和写作已经接下不解之缘,心中一直放不下,创业期间,经常积累素材,记录灵感,而且经常会有重新写作的冲动。

2011年,我重新开始创作,开始连载作品《超脑黑客》。

此外,2011年12月的时候,我基于自己和朋友的需求,做了一个名字生成器,命名“玄派”,挂在了网上。

写过小说的人就知道,取名这个事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非常高频,如果你是一个容易纠结的人,有时候这个小事会卡你半天。

我本身就是技术出身,觉得这个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于是随手做了一个名字生成器。

后来发现,这个功能的确非常实用,很多人都喜欢,并且要求做更多的生成器。

就这样,我写作之余,开始给玄派增加更多的功能,例如英文名生成器、功法秘籍生成器、武功招式生成器、奇珍异宝生成器、灵丹妙药生成器……

2012年10月22日,因PO主jeanne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下玄派的网址,没想到引爆了一个话题,造成了病毒式传播,当天带来1.6W+独立访客,后续陆陆续续带来超过十万IP的流量。

2013年11月21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了一篇《选定关键字,软件帮你写小说?》新闻,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新闻中的软件原型就是玄派。

2013年11月29日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网络小说生成器:当作家变容易?》,内容基于青年报,大量新用户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找到玄派。

具体详情可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解密“网络小说生成器”虚假新闻产生的来龙去脉》。

……

不好意思,时间有限,下午我们公司有活动,马上出发,有机会下次再写了。

广告一下:我现在正在全力做“玄派”,这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孵化平台,也是为了解决我当初码字时,所经历的各种焦虑、瓶颈和困难而诞生的产物。

写这篇回忆录式的文章,主要是今天是:


相关文章

  • 寻找人类的精神坐标
  • 摘要:<曹禺自述>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着那段历史,映照着曹禺的身影与心灵,为我们走近历史,走近大师,走近曹禺提供了及其难能可贵的历史资料.经典意识的萌动.悲剧精神的勃发.宗教情结的萦绕以及创作理念的超越,这一切都是曹禺为寻找人类 ...查看


  • 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上编 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讲 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 一.历史背景:1937-1949年中国社会变迁与文艺语境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 二.当代文学的起点: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查看


  • 陈忠实自述:我的文学生涯
  • [今晨(4月29日)7时40分左右,著名作家陈忠实不幸因病去世,享年73岁.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最为人熟悉的是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这部问世于1992年的长篇巨著,以其厚重悲怆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一部渭河平原 ...查看


  • 法捷耶夫与苏联文学的命运
  • 作者:吴泽霖 经济观察报 2012年08期 五十六年前的1956年5月13日,"苏联文学的大总管"法捷耶夫在地处莫斯科西南的别列捷尔基诺的别墅家中开枪自杀.这位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而失势的前作协总书记,被定为死于醉酒自杀.而 ...查看


  • 老舍小说京味风格探析
  • 摘要:老舍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市民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京味浓郁,开辟了现代文学创作题材的新领域. 关键词:市民世界:京味:幽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89-01 ...查看


  • 鲁迅研究问题的切磋
  • 鲁迅研究问题的切磋 冯光廉 一." 鲁迅是民族魂 "含义之我见 前些天翻阅过期报纸时 , 曾 看 到 一 篇 长 文 , 是 讲 鲁 迅 在 今 天 的 意 义 的 . 文中说 : 之所以称鲁迅为 " 民族魂 ...查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历年中考试题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试题集锦 1.(福州市)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2.(上虞市 ...查看


  • 论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点
  • 论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点 王亚红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从张贤亮坎坷的个人际遇谈起,从根本上分析和把握了其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和特色创作成因.再着重研究其小说--<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手 ...查看


  • 张爱玲为何要写小说影射傅雷
  • "<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个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1982年12月4日,张爱玲写信给宋淇,披露了她发表于1944年11月的小说 &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