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

  【摘要】论述了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指出森林覆盖率下降、草地退化、冰川退缩、水土流失加剧等现象是该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其原因是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保护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保护对策

  1研究区概况

  黑河水源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自然地理条件特殊。该区所处的祁连山地山峰海拔都在4000m以上,山脚海拔一般为2000m,是黑河的产流区和发源地。该地区降水少、蒸发小、气温低、高寒阴湿是生物生长生育的极限地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抗干扰能力和自然恢复能力低,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黑河水源区行政上属青海省祁连县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现状

  黑河水源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背景下形成的,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复杂空间组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黑河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森林覆盖率下降从而导致水源林退化,削弱了其生态作用;草场退化,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冰川退缩,祁连山中部冰川为每年3.3m的速度退缩,这一数据远远超过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缩幅度,致使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出山径流从50年代初期到现在减少了16.8%;水土流失加剧。

  3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3.1自然原因

  3.1.1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根据祁连气象站近43年的观测数据表明:祁连山中段自1958年以来气温明显的持续上升,但降水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且降水量与蒸发量悬殊,43年来平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83倍。因此气候变暖使黑河水源区出现雪线上升,冰川后退,高寒山区湿地、水域面积减小或消失,草场退化,森林面积缩小,荒漠化扩大等生态后果。

  3.1.2森林的自我演替。黑河上游水源区结构简单,树种单一。在林区内以青海云杉林为优势树种,其次为祁连圆柏。但是由于现存林区生态系统低序、相对封闭的结构,引起水源林质量、生产力、生态效益下降,病虫害频繁发生,致使成片的青海云杉枯黄死亡,严重干扰了水源林正常生态效益的发挥;而且由于对已破坏森林实行的十多年的绝对封禁又使中幼林林况下降,郁闭度0.6以上的林分密度过大,竞争使大量小树枯死,同时也使成、过熟林增多,为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蔓延提供有利条件。这都使已十分脆弱的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面临“不可持续”的危机。

  3.1.3鼠害。草原鼠害也是造成草场退化,草原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包括黑河上游水源区在内的许多高寒草甸草场鼠害严重。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等鼠类对植被有很强的破坏力,轻者使草地产草量下降,优势植被种群发生变化,毒杂草蔓延,严重的可使大片草地逐渐废弃,向荒漠化迅速发展。

  3.2人为原因

  3.2.1人口压力增加。人口压力增加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资料表明,肃南县从1949年到2001年,增长了5.88倍。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就会增多,如:对耕地、产畜量、木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都将对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产生巨大的压力。

  3.2.2人为破坏森林。森林面积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过度砍伐使森林面积锐减。根据对肃南县青龙乡100m2标准地的调查,标准地内有一半的林木被砍伐,由此可见对森林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是毁林开荒。人口的过度增加对土地承载力的要求加大,毁林开荒成为增加耕地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林地转化为耕地后,由于土壤植被覆盖度下降,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侵蚀的速率加重,调节气候功能减弱,降低了水源林的生态作用。

  3.2.3人为破坏草地。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草地是草地植被破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首先由于牧民们放养的牲畜大幅度增加,使草畜矛盾突出而引起的超载放牧,超载放牧造成草地退化,牧草产量低。其次由单位草场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另外,人类的取材,采药,建筑等活动不仅破坏了植被也破坏了地表结构,使植被复生更加艰难,导致草场严重退化,进而使整个草原生态系统接近或达到崩溃的边缘。

  4河水源区生态保护对策

  综上所述,黑河上游水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产物,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众多因子的综合过程,因此,治理也要采取综合措施。

  4.1保护森林。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最优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的动态平衡。综合治理要注意:①严格执行国家禁伐天然林的政策;②统一规划,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③本着阳坡草场,阴坡森林自然分布规律,因地制宜有计划的封山育林,力争森林覆盖达到20%以上;④对不同林分进行有计划地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和水源林的生态效益。

  4.2加强草地保护,合理利用草场。要使草地生产持续发展:首先,要合理利用现有草场。按不同区域测定科学、经济、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其次,积极改良退化草场。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场要实行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再次,大力进行草原鼠害的防治工作,控制鼠害的蔓延,减轻危害。

  4.3加强水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与水土保持紧密配合,其关键是按自然规律办事,搞好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水保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人为破坏;营造水土保持林草,绿化荒山荒坡尽快退耕还林还草;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潘启民,田水利.黑河流域水资源[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5.

  [2]郗延顺.黑河源头――祁连县生态环境现状与建设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0(3):11.

  [3]高前兆,李福兴.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编号:SKLLQG。

  【摘要】论述了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指出森林覆盖率下降、草地退化、冰川退缩、水土流失加剧等现象是该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其原因是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保护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保护对策

  1研究区概况

  黑河水源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自然地理条件特殊。该区所处的祁连山地山峰海拔都在4000m以上,山脚海拔一般为2000m,是黑河的产流区和发源地。该地区降水少、蒸发小、气温低、高寒阴湿是生物生长生育的极限地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抗干扰能力和自然恢复能力低,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黑河水源区行政上属青海省祁连县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黑河水源区生态环境现状

  黑河水源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背景下形成的,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复杂空间组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黑河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森林覆盖率下降从而导致水源林退化,削弱了其生态作用;草场退化,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冰川退缩,祁连山中部冰川为每年3.3m的速度退缩,这一数据远远超过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缩幅度,致使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出山径流从50年代初期到现在减少了16.8%;水土流失加剧。

  3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3.1自然原因

  3.1.1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根据祁连气象站近43年的观测数据表明:祁连山中段自1958年以来气温明显的持续上升,但降水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且降水量与蒸发量悬殊,43年来平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83倍。因此气候变暖使黑河水源区出现雪线上升,冰川后退,高寒山区湿地、水域面积减小或消失,草场退化,森林面积缩小,荒漠化扩大等生态后果。

  3.1.2森林的自我演替。黑河上游水源区结构简单,树种单一。在林区内以青海云杉林为优势树种,其次为祁连圆柏。但是由于现存林区生态系统低序、相对封闭的结构,引起水源林质量、生产力、生态效益下降,病虫害频繁发生,致使成片的青海云杉枯黄死亡,严重干扰了水源林正常生态效益的发挥;而且由于对已破坏森林实行的十多年的绝对封禁又使中幼林林况下降,郁闭度0.6以上的林分密度过大,竞争使大量小树枯死,同时也使成、过熟林增多,为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蔓延提供有利条件。这都使已十分脆弱的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面临“不可持续”的危机。

  3.1.3鼠害。草原鼠害也是造成草场退化,草原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包括黑河上游水源区在内的许多高寒草甸草场鼠害严重。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等鼠类对植被有很强的破坏力,轻者使草地产草量下降,优势植被种群发生变化,毒杂草蔓延,严重的可使大片草地逐渐废弃,向荒漠化迅速发展。

  3.2人为原因

  3.2.1人口压力增加。人口压力增加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资料表明,肃南县从1949年到2001年,增长了5.88倍。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就会增多,如:对耕地、产畜量、木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都将对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产生巨大的压力。

  3.2.2人为破坏森林。森林面积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过度砍伐使森林面积锐减。根据对肃南县青龙乡100m2标准地的调查,标准地内有一半的林木被砍伐,由此可见对森林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是毁林开荒。人口的过度增加对土地承载力的要求加大,毁林开荒成为增加耕地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林地转化为耕地后,由于土壤植被覆盖度下降,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侵蚀的速率加重,调节气候功能减弱,降低了水源林的生态作用。

  3.2.3人为破坏草地。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草地是草地植被破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首先由于牧民们放养的牲畜大幅度增加,使草畜矛盾突出而引起的超载放牧,超载放牧造成草地退化,牧草产量低。其次由单位草场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另外,人类的取材,采药,建筑等活动不仅破坏了植被也破坏了地表结构,使植被复生更加艰难,导致草场严重退化,进而使整个草原生态系统接近或达到崩溃的边缘。

  4河水源区生态保护对策

  综上所述,黑河上游水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产物,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众多因子的综合过程,因此,治理也要采取综合措施。

  4.1保护森林。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最优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的动态平衡。综合治理要注意:①严格执行国家禁伐天然林的政策;②统一规划,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③本着阳坡草场,阴坡森林自然分布规律,因地制宜有计划的封山育林,力争森林覆盖达到20%以上;④对不同林分进行有计划地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和水源林的生态效益。

  4.2加强草地保护,合理利用草场。要使草地生产持续发展:首先,要合理利用现有草场。按不同区域测定科学、经济、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其次,积极改良退化草场。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场要实行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再次,大力进行草原鼠害的防治工作,控制鼠害的蔓延,减轻危害。

  4.3加强水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与水土保持紧密配合,其关键是按自然规律办事,搞好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水保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人为破坏;营造水土保持林草,绿化荒山荒坡尽快退耕还林还草;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潘启民,田水利.黑河流域水资源[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5.

  [2]郗延顺.黑河源头――祁连县生态环境现状与建设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0(3):11.

  [3]高前兆,李福兴.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编号:SKLLQG。


相关文章

  •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 第18卷第1期2001年3月 干旱区研究ARIDZONERESEARCH VOI.18NO.1Mar.200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陶希东 石培基 兰州 !! 李鸣骥 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摘要]西北干 ...查看


  • 祁连山生态屏障
  • 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调研圆满完成 张鸣实 祁连山雪山冰川.草原森林连同所涵养的绿洲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重要的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以下简称生态安全屏障),地理学上的屏障作用为: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形成了青藏高原的北缘,隔断了大陆季 ...查看


  • 青海省海北州"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
  • 青海省海北州"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 目 录 综合说明 ...................................................................... 2 1基本情况 .... ...查看


  • 青海省退耕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定)
  •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 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程总体规划 二.建设目标 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增加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到201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6.59% ...查看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目 录 前 言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 指导思想 2. 基本原则 3. 目标 二.区划方法与依据 1. 生态系统空间特征 2. 生态敏感性评价 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评价 三.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查看


  •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 作业设计 1 封育区自然社会概况 1.1自然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管辖.自治县位于张掖市西南部,所属明花乡地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段.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其余五乡两镇横 ...查看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_陈建生
  • 2003年12月 24卷6期:497-504AC TA 地 球 学 报Dec . 2003 24(6) :497-504GEOSCIEN TICA SINICA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 陈建生 凡哲超 汪集 1) 1) 2 ...查看


  • 2015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姓名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 ...查看


  •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应用
  • 第33卷 第1期 2010年1月 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Vo.l33 No.1 Jan. 2010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应用 黄清华, 张万昌 1 2,3 ¹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