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详解(含例题)

答题技巧篇

叶雨浩

前言

最近老是有人问我:书都看完一遍了,理论都知道,但是一做题,脑袋里的知识就很乱,无从下笔啊„„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看质量高的真题答案,自己总结出答案好在哪里;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有些题是完全可以“套路”的。8月初去千岛湖上课,改了100多份作业,发现大家在答题的时候有个通病,就是思路很乱,对于一些常规题型的应对不熟。那么,这一份“答题技巧篇”将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经典题 预测题

● 01关系题 1 1

● 02事件分析题【5W 法】 1

● 03单个理论分析题 2

● 04单个理论小切口 1

● 05新媒体环境题 1 2

● 06措施题 1

● 07补充:30分论述与45分论述差在哪儿? 1

说明:先说该题型的基本套路,再介绍答题技巧,最后选取2~4个题案例分析。

【01关系题】

试比较A 和B 的区别和联系,关系题是最常考的一种题型。很多人会觉得把区别和联系答了就可以了,这种答法如果是10分,就算要点答全,可能只能得7分。那么那3分差在哪儿呢?

【答题框架】

● 总起一段:引出A 和B 这两个概念

● 下定义:分别对A 和B 两个词下定义

● 答联系:用小标题标出

● 答区别:用小标题标出

● 总结一段: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哪?就是多了一个总起段、总结段,还有“定义”!这是很多考生都会遗漏的,定义是绝不能少的,总起和总结是为了答题的完整性,会增加老师的印象分,这种意识要在每一道题中都要体现出来。

【例题】

1、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纵观人们对于新闻与宣传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外乎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新闻与宣传等同,以前苏联的新闻宣传模式最为典型;一种是将新闻与宣传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新闻界推崇的客观性为代表。这两种认识都太过绝对,因此,我们要正视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一)界定二者含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这个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它的基本功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宣传是指运用各种符号, 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它的目的是向公众灌输观点。完成宣传任务, 得到满足的是宣传者, 宣传行为的归宿是 “传者扬其理”。它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二)把握二者联系

(1)新闻与宣传同属传播范畴

二者都是人类传播活动,都是通过一定渠道将内容传给受众。

(2)宣传依附于新闻媒介

传播新闻信息的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影响范围最广的传播工具,依靠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把宣传意图加载在新闻中,更是给宣传披上了新闻的外衣。

(3)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新闻事业发展起来不过二三百年的时间,早期的报刊多是某种政治或宗教的宣传工具。从世界范围看,报纸从“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仍是一个尚未完结的过程。

(三)厘清二者区别

(1)出发点不同

新闻的出发点是广大受众,以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为标准进行新闻实践;宣传的出发点是具有宣传意图的传播者,以宣传意图为标准,运用宣传手段进行传播。

(2)落脚点不同

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牟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宣传者有自己的主观意图——收买人心,让受众自觉自愿的按照宣传意图去实现。在西方政党报刊时代,政党报刊在报刊论战时,以宣传本党派政治主张,从而维护党派权益;而在廉价报刊时代,诸如《纽约太阳报》等商业报刊的目的就是新闻牟利。

(3)传播内容侧重不同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宣传所传播的总是某种观念,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理论、纲领、道德主张等;而新闻传播离不开事实,力求做到纯客观。

(4)传播方式不同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新闻一般是一次性传播;而宣传总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布某些信息,并且进行反复传播,以影响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定势。

(5)传播要求不同

新闻讲求客观性,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公正地传递信息;宣传则讲求目的性,要求观点鲜明、材料典型,尤其是观点和材料的结合。

通过对新闻与宣传的解析,两者的关系既非等同也非对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记者习惯于把新闻做成宣传,但一个媒体如果长期传播难以引起受众关心的新闻,其受众影响力也会萎缩,也无法承载宣传意图。正如默多克所说:“一家报纸如果不能使整个社会对它发生兴趣,它最终将成为精英阶层的内部出版物”,影响力有限,宣传效果也会受到相应制约。因此,把新闻与宣传有机融合,才能实现两者的双赢。

2、试比较传播学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预测)

在当今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有两大对垒的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主体的经验学派;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兴的批判学派。

(一)含义

(1)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代表。从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之后,经验学派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之外,还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传播效果问题,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

(2)批判学派

严格说来,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并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对欧美等国受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持不同于美国经验主义研究立场、坚持以批判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是不同现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拉扎斯菲尔德在《论传播学中的管理研究和批判研究》中首次明确定义了管理学派和批判研究的二元对立。批判学派关注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媒介是如何剥夺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他们更多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宏观问题。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等。

(二)比较

(注明:因为两个学派的相同点无非是传播学研究下的两种学派,所以相同点可以不谈,着重谈“区别”)

(1)社会观不同

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媒体可以帮助改进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采取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立场。

批判学派认为,资本主义及其传播制度本身并不合理,大众传媒本质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大多数人实现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必须对其进行批判和改变。

(2)核心课题不同

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批判学派关注的课题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支配、控制”、“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3)研究目的不同

经验学派的目的是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其实用性、经验性比较明显。

批判学派是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来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研究焦点不同

经验学派的研究焦点比较微观,主要集中在:如何传播、如何有效传播之类的问题;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自身规律;落脚点在传播效果和受众。

批判学派的研究焦点比较宏观,主要集中在:关心为谁传播之类的问题;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落脚点在传播意义上。

(5)研究方法不同

经验学派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和微观研究。

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坚持以思辨为主,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但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宏观和全面。

(三)怎样看待两个学派的差异

两个学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归根结底,方法论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学者们在做学术研究时应该各取所需、各为所用,事实上,现代大多数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在一起。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研究的领域,无论是批判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传播学研究的经典范式,每一种学术研究方法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02事件分析题 5W法】

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对“5W 法”可能早就有所耳闻,这种方法也是现在答题技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但是,很多人都会说不会用,那么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常用5W 理论汇总】 重点!重点!重点!

不要问我怎么来的,全是我一篇一篇论文、一篇一篇答案积累出来的(自豪脸)

【传播主体】

媒介自律、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把关人、议程设置、拟态环境、意见领袖、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发布不完整)

【传播内容】这一部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

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公式、易读性相关研究、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霍夫兰的休眠效果、注意力经济语境下,信息内容的煽动性和聚焦点更易引起关注

【传播渠道】

不同渠道的结合(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弱连接和强链接、两级传播(意见领袖)

【受众】

媒介素养、刻板印象、归因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选择性心理(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的从众行为(乌合之众)

【传播效果】

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

宏观层面:(除了5W ,还可以从宏观层面思考角度)

【媒介环境】

拟态环境、社会整体文化的媚俗化倾向/注意力经济语境下,受众注意力“三俗化”

【媒介伦理】

媒体伦理失范,法制监管不到位、媒介自律和他律

【理论运用范例】 还是很重点!

知道了这些理论,那么该怎么来运用呢?下面我将选择答题中10个最常用的理论,分别写一段分析,其他的理论你可以试着写一写,这10段话可以直接背下来哟。放在答案里绝对是加分项,我以128分的334作担保~

1. 根据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个人的行为。个人处于群

体之中,在非理性信息传播中,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使个人陷入非理性的集合行为中,并且迫于群体压力会产生群体模仿行为,甘于“沉默的螺旋”。

2. 根据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集合行为事件重大,与人民群众关联程度高,

人们内心充满恐惧,而此时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低,便会导致“群体极化”,流言谣言满天飞。

3. 根据“归因理论”,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

做出应对方式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而谣言使得人们的焦虑有了正当化的渠道从而获得次级控制感。

4. 根据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消息对他人的影响,“低

估”对自己的影响。尽管许多人对谣言将信将疑,但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不利,从而产生趋同心理。

5.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处于大众媒介与一般受众的连接中心地位,

他对受众塔读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一旦意见领袖转发谣言,谣言便获得“权威性”,从而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作用。

6. 尼格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就是比特”,他强调网络环境中“信息”与

“意义”无关,从而“把关人”的作用削弱,导致网络舆论理性的丧失。

7. 在注意力经济语境下,网络传播为了引诱转发,以庸俗、刺激的内容作为卖点,受众的

注意力导向呈现“三俗化”倾向,这限制了它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潜力。

8. “数字鸿沟”在微博时代体现的更为明显,微博舆论主体比例失衡,农民以及其他的弱

势群体丧失了话语主动权。

9. 根据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公众在获取信息时获得的报酬以及付出的努力之间

的比例影响了信息是否容易被受众关注和记忆,“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中,受众比较容易理解且容易获得娱乐至上的满足,并实现某种情感和压力的宣泄,故更容易得到传播和关注。

10. 根据“易读性”的相关研究,文本的呈现方式以及理解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文本是否容易

被受众接受。

【例题】

用传播学原理分析抢购风潮的原因

抢盐风潮的起因,正是由于“吃盐可以防止日本核辐射”这一谣言的无序传播,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从传播者上看

“抢盐风波”的传播者主要包括三个:一是部分商家出于牟利的目的而有意进行的谣言传播,这违背了传播伦理;二是政府进行的辟谣传播,反应迟钝,缺少信息反馈机制,没有在民众恐慌之时及时给出警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抢盐风潮;三是意见领袖对民众的误导,部分专家由于缺乏严谨的专业知识,对食盐来源分析有失偏颇,因此,导致了民众内心的恐慌,造成错误的判断能力。

(2)从传播内容上看

根据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集合行为事件重大,与人民群众关联度高,人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便会导致流言谣言满天飞的现象。

并且,传播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现象严重。谣言本质是不真实的,但是它能够利用一定时期人们的恐慌心理,即对核辐射的恐惧,同时内部又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即碘能够吸收辐射,这样“三分真七分假”的内容就在传播中“扩散”。这种内容又不断在人际传播中被削平和锐化,最终就“失真”为“碘盐能防辐射”。

(3)从传播渠道上看

从传播路径可以看出,抢盐风潮主要是人际传播(电话、短信)、群体传播(微博、论坛)、大众传播(报纸、电视)等三种不同渠道的混合,其中不同渠道在谣言的“扩散”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大众传播尽管没有直接叙述谣言,但是它为谣言制造了一个背景(日本海啸、核危机),其对该事件的聚焦关注为公众设置了议程,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其次,群体传播,尤其是互联网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的物理特性赋予了网络群体传播瞬间扩散、快速复制的特点,使得谣言能够迅速传布开来。最后,人际传播则是谣言的主要说服方式:首先,人际传播在信息传播的同时,有社会信任等附加价值在网络上传送,因此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度;其次,人际传播有针对性,往往会导致人们的直接行动。这三种传播渠道相组合,使得抢盐风波迅速蔓延。

(4)从受众角度上看

一方面,根据归因理论,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做出对应方式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而“抢盐”这个谣言使得人们的焦虑有了正当化的渠道,从而获得次级控制感。

另一方面,受众的素养也有很大因素。据调查,抢盐风波的受众大多数是一些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比较缺乏,又对家庭抱有极大的责任心和焦虑感,

因此无从核实自己得到的信息好坏,最终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轻信谣言。

(5)从传播效果上看

一是意见表明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现象,当社会大众都出现抢盐行为时,即使个人不真的相信盐会有用,但对意见环境进行准感官统计时,迫于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心理,只能甘于“沉默”,很难充当一个“中坚分子”进行主动辟谣。

其次是“第三人效果认知”导致后续行为,戴维森指出,在面对大众传播的负面信息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低估”对自己的影响。尽管很多人对“碘盐能防止核辐射”这一谣言将信将疑,但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会产生趋同心理,加入“抢盐”大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止谣言的传播:一、政府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论监测与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从源头上遏制;二、加强互联网道德伦理建设,鼓励人们不造谣不传谣,防止谣言的二次传播;三、加强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铲除谣言可能产生的社会根源。(谈完原因完成答题目标后,可以简要谈一谈措施,论述更完整)

【03单个理论分析题】

简述理论A 并分析B 现象或者事件,这种题型现在也考得比较多。

答这种题型的时候要注意,很多人会延续以往的思维,把理论和现象分析糅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我不提倡。在【02事件分析题】中,我建议理论和分析放在一起;但在【03单个理论分析题】时,我建议先答理论,再谈分析。并且,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分析应该怎么写,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答题技巧】

简述理论:定义、主要内容、理论特点、评价或后续发展

现象分析:一定要紧扣这个理论的基本要求(详见例题分析)

【例题】

1、简述戴扬与卡茨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事件”现象,并举一例进行阐释(预测)

(一)简述

“媒介事件”最早在1992年由戴扬和卡茨提出,两位学者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戴扬和卡茨分析了三种主要类型的媒介事件:竞赛、征服、加冕,他们当时关注的对象,不是所有的重大事件,而是被电视直播的、“带有明确展演性特征并遵循特定规则”的事件,其理论趣向,不是描述形形色色的日常新闻表象,而是探究媒介事件在“建构或重构‘我们’”这一社会认同中所体现的规律性特征。也就是说,这三种类型虽然表征不同,却遵循着同样的特定规则,都是具有展演特征、由事件组织者和电视台合作、通过仪式化符号的建构和传播以期达成共识性历史记忆的“仪式性传播”。

“媒介事件”对于受众来说,有三个特点:第一,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进程中;第二,打破时间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表演”的收看当中;第三,由于媒介经过了某“组织”策划并有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2007年,戴扬和卡茨对“媒介事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冲突、幻想破灭、脱轨”三种类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标志着传统媒介事件“不再独霸天下,而要和其他事件共存于同一媒介空间中”。

(二)举例阐释

注明:写这种单个理论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个理论的基本要求来写。什么是基本要求?就是形成这个理论的几个要素,比如“媒介事件”,一个事件能够满足“媒介事件”的条件有4个:某组织(政府、团体等)规划;仪式感;有媒体参与;有特定历史价值。那么,分析就可以从这4点来分析。

莫言获奖作为一种“加冕”型的媒介事件由组织机构组织运作,经由中央电视台等大型媒体报道,具有权威性和典型性,在进入媒体之前就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为媒介事件,莫言获奖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公众获取莫言获奖信息的过程就是公众获得身份认同,获得对事件传播积极参与的过程。

并且,新旧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交互设置议题,央视、《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持续报道、密集关注,积极设置议题;央视新闻、人民网等网络直播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提高公众的高关注度。

最后,莫言获奖作为媒介事件,有其反常性和显著性,土生土长的中国热获得诺贝尔奖往往作为一种“奇迹”、“零的突破”而存在,符合媒介事件的基本价值。

2、议程设置理论及举例说明在现实中的应用(预测)

1、议程设置理论简述

(一) 理论概要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二) 理论内容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媒所重视的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着自己的注意力。在后来的修正中,他们认为议程设置还有第二个层次——“影响人们怎样思考”。

(三) 特点

(1) 着眼点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 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

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大众媒介的日常新

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3) 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

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

的的选择取舍活动。

(四) 意义

(1) 从效果研究的认知层面入手,重新提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

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2) 这一理论包含的“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

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 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一定启发意义;

(4) 为人们认识传播和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五) 局限

(1) 只强调了“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到“反映”议题;

(2) “议程设置”的强大效果过于绝对化。

2、以“胜利日阅兵”分析议程设置的应用

事实上,议程设置理论脱胎于竞选运动研究,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尝试用该理论去解释政治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现象,使得议程设置理论延伸应用到更广的领域。以“胜利日阅兵”来分析:

(一)积极设置受众关注的议题

媒体在阅兵前的通知和预告、阅兵中的直播与点评、阅兵后的回放、分析与总结构成了阅兵报道的若干议题。媒体通过向公众提供胜利日阅兵的信息及议题有效地左右了公众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媒体通过对大阅兵议题的强调,影响了公众对当前若干社会议题重要性次序的判断。

(二)用户主动迎合“议程设置”

经常接触媒体的用户对大阅兵的关注与媒体对大阅兵的关注具有一致性;并且,在新媒体语境下,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海内外公众的关注共同使这次大阅兵成为同期最为重要的热点话题。

(三)“议程设置”方式凸显多样化

媒体通过传统平台、两微一端平台、门户网站平台等渠道构筑了阅兵议题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媒体通过文字、影像、图文、漫画等方式丰富了议程呈现的方式。

(四)“反映议题”尚未明晰

西方个别媒体对中国大阅兵展开了多维的解读,部分观点与中国所表达的意图并不吻合,这意味着媒体的议程能够影响人们想什么,但却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

【04单个理论小切口】

举两个例子解释下这种题型:

1、用创新与扩散理论分析微信走红的因素。这道题考查的是“创新与扩散”理论中“扩散”的因素有哪些,这就是一道单个理论中的小切口题。【这道题答案详见我第一波资料“传播效果”】

2、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这道题考查的是“创新与扩散”理论中“人际传播的作用”,也是这个大理论下的一个小知识点,所以也是单个理论小切口题。

这种题型说白了,就是考一个理论的细节,这个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

【答题技巧】

● 理论概述:字数不要太多

● 理论“小切口”简要说明:题目所问的在这个理论中对应的是什么内容(这一点很

容易被忽略)

● 分析

● 总结

【例题】

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预测)

(1)理论概述

1962,罗杰斯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过程,出版了《创新与普及》一书,提出创新扩散到理论。创新扩散过程包括认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五个阶段,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更有利。

(2)创新的扩散轨迹呈S 型,对应五种不同的采用者(创新与扩散中,与人际传播相关的内容就是创新者的个人特征,因此一定要把这部分内容写上)

①创新者,约占总人数2.5%,新思想的把关人;

②早起采用者,约占13.5%,意见领袖,既成功又谨慎的创新采纳者;

③早期追随者,约占34%,深思熟虑,谨慎地跟随潮流但很少领导;

④后期追随者,约占34%,对创新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成员采用创新后才跟随; ⑤ 滞后者,约占16%,抵制创新,只有确信不会失败后才采纳;

(3)人际网络的作用

创新的扩散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网络状。创新扩散的网络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性网络或“强势网络链”;一类是异质性网络或者“弱势网络链”。同质性是指进行沟通的两个个体之间相似程度较高,异质性则是指差异度较高。

大多数人际扩散网络都具有同质性。同质性网络中信息容易扩散,但是新观念通常通过社会地位较高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成员进入系统,高度同质性阻碍了创新的垂直流动。

相反,异质性网络有利于加快扩散,不过另一方面,上层的行为和意见可能不适合下层的个体。当人际扩散网络异质时,追随者通常寻找社会经济地位高、教育背景良好、与大众媒体接触较多、眼界开阔、与创新代理人有频繁来往、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一点与意见领袖的特征基本相似。

(4)实践证明,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这不仅见于政治方面,而且在购物、时尚、看电影方面亦是如此。

【05新媒体环境题】

新媒体环境下A 理论还是否存在,这是常见题型,也是334论述里经常考的。这个题型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因为理论不同,答题重点也会不一样。

但是,在我看过这么多论文和真题答案后,我总结出来了两个方法,为大家提供思路: 一是“前提假设法”;

二是“新媒体连锁反应法”。

【前提假设法】

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前提假设,理论是在其前提假设下才成立的,比如:

议程设置的前提假设:公众日常关注的媒介议程是高度同质化的;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创新与扩散的前提假设:采纳者把“稳定”作为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意见领袖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人效果的前提假设:“自我强化”倾向。

„„

前提假设变了,那么这个理论就会随之改变。如果我们要论证这个理论还是否存在,就可以考虑这个理论的前提假设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否存在。

明白了吗?看两道例题吧。

【例题】

1、论述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消亡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舆论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传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有一些质疑“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认为: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独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绝对的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

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二、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

通过对以上三种观点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支持或反对这一理论,都把“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假设作为切入点,支持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纽曼的假设依然成立,反对者也是从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受众心理特征的改变,反驳纽曼的核心假设已经不能在网络中成立,从而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激增,我们在愉悦中进入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甚至已经超出其中某类媒体的态势。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对网络传播的效用时,就应该把这种理论放诸整个时代的大背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1)优势意见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被加强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其他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我国网络媒体因为采编权和采编能力的缺位,严重依赖少数大众传播媒体作为自己的信源,从而加强传统的“共鸣”、“累积”、“遍在”效果。

不仅如此,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地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往往会对特别是一些持少数乃至温和意见的受众产生极大压力。

故我们可以认为沉默螺旋机制不仅没有在互联网上消失,反而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2)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中

由于网络匿名性特点的存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个体,无论持哪一方观点,在网络上表现得比现实中更为大胆,从这以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沉默螺旋机制因为网络上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而遭到弱化。但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中很著名的一个实验就是阿希的从众实验。这个实验显示了它的规律性:只要是在阿希的实验情境里,人们必然会产生从众行为,这是由于群体的压力所致。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黎巴嫩、中国香港、巴西、津巴布韦、挪威、加拿大、日本等,都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出大致相似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人们在临时拼凑的群体中,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尚且能作为一种压力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在真实的情境中,即在各个个体之间相互熟悉的情境中,当群体中大部分成员发生相同行为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会更大,更会迫使其发生从众行为。这个实验中所说的“临时拼凑的群体”情况不完全等同于网络中不同网民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彼此素不相识。实验已经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产生从众行为。

在网络空间中,ID (或称网络昵称)作为个人主体性的载体,某种程度上与个人是不可分的。在互联网各社群的讨论中仍会受到折群众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以管理员为代表的网络意见领袖不仅拥有影响网民的强大力量,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删帖等技术手段直接消灭异质观点甚至将个人排除出社群讨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中,沉默的螺旋作为一个心理机制仍然能起到强大作用。

三、警惕互联网“沉默螺旋的极端化”

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沸沸扬扬,网站上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刘小彪认为:“中国互联网上激烈的反日言论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国一部分网民真实感受的客观反映,但它绝对不代表中国青年和中国民众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我称它是一种片面的真实和虚假的真实。”他同时分析说,在网上主要是情绪激烈者在发言,那些相对温和的人一般没有特别的愿望发言,这也是BBS 论坛上很少能看到理性的、温和的发言的原因,但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的周围没有理性和温和的声音;在网上,理性而又温和的发言一旦出现,大多逃不脱被“追杀”的命运,极端的、非理性的发言则大多受到“追捧”,很少有人去“追杀”,因为偏激的人会惺惺相惜,而不同意见的温和者更有宽容心,或者有时根本就懒得去理那些“无知无畏”的发言。

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走向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

2、新媒体环境下的“第三人效果”有什么变化(预测)

新媒体的运用,对于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一)新媒体的运用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前面我们说到了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个人对信息的认识、个人特质、社会距离等等,这些都会随着新媒体的使用而发生改变。

(1)改变个人对信息的认识

信息来源的客观性、权威性会影响到第三人效果的强弱,对于权威客观的信息,受众会表现出较低的第三人效果,会倾向于更理性的行为。在以往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受限,信息传播更容易被理解为宣传、劝服,并且受到地域限制,信息的下达率降低,权威信息的影响力会被削弱,因此会加剧第三人效果。

新媒体的使用,一方面为权威信息更快更直接地到达受众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加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有助于相处传播隔阂,并且,受众之间也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减少自己的“盲目乐观”。

(2)对公众个人特质的影响

大众传播时代,报纸、电视这些媒体是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公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存有质疑,公众自己寻求真相的渠道又比较少,因此流言就可能产生蔓延。

新媒体出现后,公众主动探求信息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喜欢通过网络寻找答案,这就提高了公众科学认知事物的能力。

(3)对社会距离的缩减

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之间的交流更多是在亲朋好友这些有地理接近性的人群之中,陌生人之间的互通信息很少,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容易造成误判,产生传播隔阂。

新媒体的出现让交往冲破了地理限制,陌生人之间的意见表达更加容易,因此借助新媒体可以消解隔阂,减少受众对“第三人”的误判。

(二)新媒体加强政府及传统媒体的反应能力

在大众传播时代,只有公众的行为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媒体感知,而媒体从感知到做出反应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给公众的过激行为留下了发展空间。

新媒体时代,政府、传统媒体纷纷借力新媒体,两微一端,及早介入、加快传播,并且官方信息的传播直达每个受众手里,减少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三)新媒体为多元意见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大众传播时代,每个人都被暴露在集群行为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当中,个体无法判断“他们”这么做的真实原因,也无法判断舆论是否代表大多数人的真实意愿,因此个体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误判。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它消解了地理距离,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因此质疑得以存在,人们在新的空间里能够看到和自己意见相同者。只有给不同意见足够空间,这些意见或观点才能在博弈中优胜劣汰。

新媒体的出现对消解“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但在新媒体环境中,这一效果依然存在,因为第三人效果的心理学依据还是成立,最近几年发生的抢购风波都暗示着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新媒体连锁反应法】

首先,你要知道新媒体的定义:

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那么,这四个技术有什么作用呢?

数字技术:使更多信息可以得到存储,打破了精英阶层对信息资源的垄断。

互联网技术:传播过程中主体的双向性增强,受众传播信息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多媒体技术:运用高新多媒体技术,整合各种传播资源和传播方式。

移动通信技术:赋予了网络传播快捷、即时性、可移动等特点。

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一切变化都是由这四个技术的变化所带来的,我们以一道经典例题来分析:

数字技术——信息内容变多,鱼龙混杂,把关工作人员有限——把关可行性降低; 互联网技术——受众主动性增强——传统把关角色被弱化、把关权分化给受众; 多媒体技术——传播内容多媒体化,对音频视频的把关技术难度大——把关难度大; 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传播迅速,把关人来不及作出反应——把关可行性降低。 这就是我自创的【新媒体连锁反应法】,由四个技术来分别分析带来的改变。

【例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预测)

(1)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

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区别在减小。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在逐渐弱化。

网络论坛传播更是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在网络论坛里,把关人角色被弱化的现象更严重。网民在论坛上获得信息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可以自己控制以何种方式获得信息,还可以随时就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反馈。这种交互性方式使“把关”角色被弱化。

(2)把关的可行性降低

网络传播信息的迅捷性和无障碍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导致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无数个信息发布点在世界范围开放。这就给谣言借助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由于传播的迅速,论坛把关人可能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一些帖子就已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把关人处境尴尬。

其次,网络论坛的海量信息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甚至会对信息的真假慢慢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而对于把关人,每天发布千条信息以下的中小型网站的审核工作就能将工作人员累垮,更别说再审核网站的互动社区里的帖子。所以论坛信息的海量存在这一事实又进一步降低了“守门”的可行性。

(3)把关权的分化

网络是一种没有中心的“蜘蛛网”,传者和受众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也就是说,网络论坛中,传播权几乎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网络论坛中就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网民个人、网络编辑、版主角色、媒体外部组织及环境。

(4)把关难度加大

传播内容多媒体化,对音频视频的把关技术难度大。

(5)把关模式不同

从把关模式上看:与传统媒体上先把关后传播的把关模式不同,新型媒体呈现出先传播后审查(把关)再处理的新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媒体对信息“即时性”的要求,他们为了抢占“受众”,把“第一手信息”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就进入了市场流通领域。一旦发现问题,媒体只能用“删帖”、“致歉”等进行弥补。

【06措施题】

措施题,一般有两种答题技巧:

主体法:政府、媒体、个人 334比较常用

三观法:宏观(国家层面)、中观(组织、媒体层面)、微观(个人层面)440比较常用

【一个万能的“措施”模板】 基本上每一年都有一道题可以用!

新媒体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思路:分主体(政府、媒介、公众)

(1)完善新媒体公共信息发布制度

传递权威准确的信息,加强官方舆论场: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发言能力与质量;打造政务官微平台,建立热点回应机制;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效用,积极设置议题。

(2)运用新技术加强舆情预警机制

一方面,利用新技术构建新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即时跟踪信息,加强日常舆情分析;另一方面,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3)把握关键节点及早介入

掌握好新媒体舆情传播规律,积极介入,以诚挚的态度应对质疑,以合理的处置平息意见,对引导舆情、消除危机至关重要。

(4)善用新旧媒体联动合作

利用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广泛的特点,做好危机预警与公关;利用传统媒体权威系统、把关较强,积极设置议题,转移受众注意力到建设性话题上来。打通两个舆论场,推动同频共振。

(5)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意见领袖在其既定群体内拥有话语优势,他们在与一般受众的互动中能左右舆论走向,舆情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便于消除危机状态下公众的逆反心理。

(6)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和偏感性体验,消解着受众的媒介认知及批判能力,因此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积极倡导“交往理性”。

【07补充】

8月份上课的时候,有人问我:一道30分的论述和一道45分的论述答案差在哪儿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通过去年的一道真题来探讨这个问题。

题目:2015年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一则《小新上岗了!84岁新华社今启用“机器人记者”》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试分析机器人能否取代传统记者?机器人记者能否让传统记者“下岗”?

【30分论述的答案框架】

1. 总起,引出话题

2. 机器人记者的优势有哪些

3. 传统记者的优势有哪些,从而得出结论:不会取代

4. 总结

【45分论述的答案框架】

1. 总起,引出话题

2. 机器人记者的本质是什么:媒介即人的延伸

3. 机器人记者的优势有哪些

4. 机器人记者对传统记者职业的冲击在哪些方面(现状)

5. 传统记者的优势有哪些,从而得出结论:不会取代

6. 升华,这个话题背后在讨论的是什么: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的博弈

7. 总结

【比较】

通过这两个答案框架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45分的论述比30分的论述多就多在了“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机器人记者的本质是什么,它对传统记者的冲击是什么(行业现状),这个话题背后的讨论是什么。

所以,在一道大分值的论述里,“是什么”是很关键的部分,就好比我在【02事件分析题】中谈到的,很多人在用5W 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传播内容”本身,这就是大家答题的一个通病。

要想拿高分,“是什么”就一定要答!

【45分的参考答案】

尼葛洛庞帝曾说:“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在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其影响也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近年来,美国开始用机器人进行财经新闻的采写和突发事件短消息报道,同时世界各地频现的报社裁员事件,导致“记者消亡论”出现在很多微信微博和网络文章中。

(一)机器人记者的本质

所谓“机器人”写作新闻,实则是直接利用算法程序撰写新闻报道,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以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从中寻找模型、趋势以及相互的关系,最后由机器自动化生产新闻。

主张技术决定论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广播延伸了我们的听觉,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视觉,而机器人记者的本质也是在延伸人类的写作知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产品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满足了信息社会人类对资讯的多层面需求,另一方面过量信息也不断挑战着人脑的处理极限,冗余造成的负担更成为信息社会的顽疾。在追求信息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中,突破生物体自身局限的人工智能技术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就是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典型案例。

(二)机器人记者的优势

(1)使新闻采写更高效

现代社会,信息流动呈现高速、海量、网状发散的特征,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凸显并获得关注,“速度”成为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而这正是机器人记者的突出优势。2014年3月18日,美国加州发生地震,3分钟后《洛杉矶时报》的网站上就刊发了该消息,这源于该报开发的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机器人大大突破了传统记者的工作极限,必然会引发新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减少报道差错

新闻报道中出现错误往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流程中,差错概率在各环节都无可避免。尤其是传统严谨的财经报道中,过多的数据和指标、繁杂的计算和分析对编辑记者的细心和耐心都是一种挑战 ,而机器人记者却能较好地应对这一切,严格遵守程式设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规则,套用标准的新闻格式,使出错概率降至极低。

(3)对海量数据的再生产

机器人写作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发现之前研究方法无法发现的新规律、新动向、新特点,这可以为报道寻找更佳的切入点。

(4)语言样式接近传统记者写作风格

针对同一体育事件的报道,把机器人记者的稿件和传统记者的稿件放一起,我们并不能较快地分辨出哪一篇是机器人记者写的。在日益智能化的今天,机器人记者的语言风格逐渐在向传统记者靠近。

(三)机器人记者对传统记者职业的影响

(1)打破了行业记者的原有格局

机器人记者主要集中写作体育新闻、财经新闻,这对体育行业和财经行业的记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促使一些做简单数据报道的记者被迫转向其它深入的报道中去,打破了现有的行业记者分布格局。

(2)重组传媒人才结构

机器人记者导致新闻生产人才的结构变化,将会激发对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三个方面人才的倾斜,以配合机器人记者的新闻报道。

(3)机器人记者将与传统记者联合发展

机器人记者的理性数据分析,将和人类感性质式分析相结合,共同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四)机器人记者并不会取代传统记者

基于数据理念而存在的机器人记者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机器人记者不会取代传统记者。

(1)调查与核实:记者无法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机器人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记者对当事人的采访,即记者没有亲临事件现场,更没有明确的采访对象可以让记者对事件或者数据进行核实。机器人记者只能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编辑,但是在涉及新闻的真实性方面便出现其劣势。并且,在调查性事件报道的时候,机器人记者更是显现出它的短板。它需要记者比较长期而完整的亲自积累、观察与最近的调查研究,对某一或某类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入、系统或详细的报道。机器人记者仅仅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软件,它没有人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不可能完成调查性事件的报道。因此,新闻记者必不可少,假如新闻记者这一行业完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受众接收到的就只能是简单的消息,对社会的了解将变得片面,受众影响也是支离破碎。

(2)策划与排序:机器人无法灵活履行把关职责

在信息过载语境下,大型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排序,使机器人无法灵活履行把关职责,尤其是信息的检索、整理、搜索、排序,进行传媒议题设置,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重要性和紧要性排序,也要按照相关语境进行排序。新闻记者以及编辑被称为是“把关人”,其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修正稿件中存在的错误,确保所报道的事实无限接近事情的真相;二是根据现实状况对社会舆论进行议程设置,确定头版头条。这些工作编辑可以完成,但是机器人记者却不行。在内容版面的编辑方面,新闻编辑需要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容通过特定的渠道传达给受众。如果新闻的报道中没有了把关人的存在,而完全依靠人工智能来进行新闻的排版的话,那新闻的发布便仅仅只是信息的告知功能。

(3)评论与引导:机器人无法灵活进行舆论引导

当今社会,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事件信息的把握,还企图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诸多信息,决定自己的态度。这些都需要具有经验丰富的记者才能完成新闻的评论工作,以此引导新闻舆论的导向。舆论的导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安

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社会需要专业人士对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引导民众理性地看待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避免集体事件的发生。

根据对话理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沟通,必须双方进行真诚沟通。据悉,美联社等一些新闻媒体仅仅利用机器人记者进行体育赛事、财经新闻以及公司财务报告的写作,并没有把其他的新闻领域交予机器人记者去完成。因此,新闻媒体仅仅是在利用一些智能软件完成一些简单的数据新闻的撰写,并没有让其成为新闻采编的主题。仅仅依据这一事实就断言新闻记者在未来会被机器人记者所取代还为时尚早。

(五)技术理性和人文感性的博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机器人记者可以借此机会充分融入到跨界融合的大潮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记者就变得不仅仅是制造和发布新闻信息,它可以根据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对象,制定针对对象的特定程序,制造发布此行业的信息,甚至可以帮助跨界的对象更好地处理公共关系事务,还可以预测和策划宣传方案。简言之,这样的“互联网 +”环境下的跨界融合为“机器人记者”对这些专属行业的信息进行处理提供了可能,也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

我们在思考“机器人记者是否会取代传统记者”这一命题时,实质上是在探讨技术理性和人文感性的博弈。事实上,今天的大众媒介技术对社会文化的介入已不满足于像传统技术那样,扮演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不是仅仅为他者传播文化,更要为自己创造文化——媒介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考察,更是要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来思考。

事实上,机器人记者只是一种技术化的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恰如一条生产线,它是符号形式存在的信息加工者,人类才掌握着将物质形式存在的信息转化为符号形式信息的终极权力。

审美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创作有审美体验的事物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当机器人记者来临,在技术理性充斥生活的时代,更需要把新闻当做艺术来创作,寻找技术不能到达的高度和层面。

【还有一些技巧】

同一主体的原因分析(静态):内外因分析法 例:有偿新闻的原因:记者自身和行业 一个事件热点、一个传播行为的原因分析(动态):5W 法

新媒介技术对新闻生产的改变:选取、加工、传播、反馈

答题技巧篇

叶雨浩

前言

最近老是有人问我:书都看完一遍了,理论都知道,但是一做题,脑袋里的知识就很乱,无从下笔啊„„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看质量高的真题答案,自己总结出答案好在哪里;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有些题是完全可以“套路”的。8月初去千岛湖上课,改了100多份作业,发现大家在答题的时候有个通病,就是思路很乱,对于一些常规题型的应对不熟。那么,这一份“答题技巧篇”将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经典题 预测题

● 01关系题 1 1

● 02事件分析题【5W 法】 1

● 03单个理论分析题 2

● 04单个理论小切口 1

● 05新媒体环境题 1 2

● 06措施题 1

● 07补充:30分论述与45分论述差在哪儿? 1

说明:先说该题型的基本套路,再介绍答题技巧,最后选取2~4个题案例分析。

【01关系题】

试比较A 和B 的区别和联系,关系题是最常考的一种题型。很多人会觉得把区别和联系答了就可以了,这种答法如果是10分,就算要点答全,可能只能得7分。那么那3分差在哪儿呢?

【答题框架】

● 总起一段:引出A 和B 这两个概念

● 下定义:分别对A 和B 两个词下定义

● 答联系:用小标题标出

● 答区别:用小标题标出

● 总结一段: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哪?就是多了一个总起段、总结段,还有“定义”!这是很多考生都会遗漏的,定义是绝不能少的,总起和总结是为了答题的完整性,会增加老师的印象分,这种意识要在每一道题中都要体现出来。

【例题】

1、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纵观人们对于新闻与宣传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外乎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新闻与宣传等同,以前苏联的新闻宣传模式最为典型;一种是将新闻与宣传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新闻界推崇的客观性为代表。这两种认识都太过绝对,因此,我们要正视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一)界定二者含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这个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它的基本功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宣传是指运用各种符号, 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它的目的是向公众灌输观点。完成宣传任务, 得到满足的是宣传者, 宣传行为的归宿是 “传者扬其理”。它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二)把握二者联系

(1)新闻与宣传同属传播范畴

二者都是人类传播活动,都是通过一定渠道将内容传给受众。

(2)宣传依附于新闻媒介

传播新闻信息的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影响范围最广的传播工具,依靠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把宣传意图加载在新闻中,更是给宣传披上了新闻的外衣。

(3)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新闻事业发展起来不过二三百年的时间,早期的报刊多是某种政治或宗教的宣传工具。从世界范围看,报纸从“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仍是一个尚未完结的过程。

(三)厘清二者区别

(1)出发点不同

新闻的出发点是广大受众,以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为标准进行新闻实践;宣传的出发点是具有宣传意图的传播者,以宣传意图为标准,运用宣传手段进行传播。

(2)落脚点不同

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牟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宣传者有自己的主观意图——收买人心,让受众自觉自愿的按照宣传意图去实现。在西方政党报刊时代,政党报刊在报刊论战时,以宣传本党派政治主张,从而维护党派权益;而在廉价报刊时代,诸如《纽约太阳报》等商业报刊的目的就是新闻牟利。

(3)传播内容侧重不同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宣传所传播的总是某种观念,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理论、纲领、道德主张等;而新闻传播离不开事实,力求做到纯客观。

(4)传播方式不同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新闻一般是一次性传播;而宣传总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布某些信息,并且进行反复传播,以影响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定势。

(5)传播要求不同

新闻讲求客观性,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公正地传递信息;宣传则讲求目的性,要求观点鲜明、材料典型,尤其是观点和材料的结合。

通过对新闻与宣传的解析,两者的关系既非等同也非对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记者习惯于把新闻做成宣传,但一个媒体如果长期传播难以引起受众关心的新闻,其受众影响力也会萎缩,也无法承载宣传意图。正如默多克所说:“一家报纸如果不能使整个社会对它发生兴趣,它最终将成为精英阶层的内部出版物”,影响力有限,宣传效果也会受到相应制约。因此,把新闻与宣传有机融合,才能实现两者的双赢。

2、试比较传播学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预测)

在当今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有两大对垒的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主体的经验学派;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兴的批判学派。

(一)含义

(1)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代表。从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之后,经验学派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之外,还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传播效果问题,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

(2)批判学派

严格说来,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并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对欧美等国受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持不同于美国经验主义研究立场、坚持以批判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是不同现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拉扎斯菲尔德在《论传播学中的管理研究和批判研究》中首次明确定义了管理学派和批判研究的二元对立。批判学派关注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媒介是如何剥夺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他们更多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宏观问题。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等。

(二)比较

(注明:因为两个学派的相同点无非是传播学研究下的两种学派,所以相同点可以不谈,着重谈“区别”)

(1)社会观不同

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媒体可以帮助改进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采取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立场。

批判学派认为,资本主义及其传播制度本身并不合理,大众传媒本质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大多数人实现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必须对其进行批判和改变。

(2)核心课题不同

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批判学派关注的课题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支配、控制”、“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3)研究目的不同

经验学派的目的是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其实用性、经验性比较明显。

批判学派是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来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研究焦点不同

经验学派的研究焦点比较微观,主要集中在:如何传播、如何有效传播之类的问题;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自身规律;落脚点在传播效果和受众。

批判学派的研究焦点比较宏观,主要集中在:关心为谁传播之类的问题;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落脚点在传播意义上。

(5)研究方法不同

经验学派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和微观研究。

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坚持以思辨为主,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但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宏观和全面。

(三)怎样看待两个学派的差异

两个学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归根结底,方法论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学者们在做学术研究时应该各取所需、各为所用,事实上,现代大多数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在一起。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研究的领域,无论是批判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传播学研究的经典范式,每一种学术研究方法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02事件分析题 5W法】

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对“5W 法”可能早就有所耳闻,这种方法也是现在答题技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但是,很多人都会说不会用,那么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常用5W 理论汇总】 重点!重点!重点!

不要问我怎么来的,全是我一篇一篇论文、一篇一篇答案积累出来的(自豪脸)

【传播主体】

媒介自律、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把关人、议程设置、拟态环境、意见领袖、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发布不完整)

【传播内容】这一部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

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公式、易读性相关研究、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霍夫兰的休眠效果、注意力经济语境下,信息内容的煽动性和聚焦点更易引起关注

【传播渠道】

不同渠道的结合(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弱连接和强链接、两级传播(意见领袖)

【受众】

媒介素养、刻板印象、归因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选择性心理(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的从众行为(乌合之众)

【传播效果】

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

宏观层面:(除了5W ,还可以从宏观层面思考角度)

【媒介环境】

拟态环境、社会整体文化的媚俗化倾向/注意力经济语境下,受众注意力“三俗化”

【媒介伦理】

媒体伦理失范,法制监管不到位、媒介自律和他律

【理论运用范例】 还是很重点!

知道了这些理论,那么该怎么来运用呢?下面我将选择答题中10个最常用的理论,分别写一段分析,其他的理论你可以试着写一写,这10段话可以直接背下来哟。放在答案里绝对是加分项,我以128分的334作担保~

1. 根据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个人的行为。个人处于群

体之中,在非理性信息传播中,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使个人陷入非理性的集合行为中,并且迫于群体压力会产生群体模仿行为,甘于“沉默的螺旋”。

2. 根据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集合行为事件重大,与人民群众关联程度高,

人们内心充满恐惧,而此时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低,便会导致“群体极化”,流言谣言满天飞。

3. 根据“归因理论”,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

做出应对方式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而谣言使得人们的焦虑有了正当化的渠道从而获得次级控制感。

4. 根据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消息对他人的影响,“低

估”对自己的影响。尽管许多人对谣言将信将疑,但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不利,从而产生趋同心理。

5.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处于大众媒介与一般受众的连接中心地位,

他对受众塔读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一旦意见领袖转发谣言,谣言便获得“权威性”,从而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作用。

6. 尼格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就是比特”,他强调网络环境中“信息”与

“意义”无关,从而“把关人”的作用削弱,导致网络舆论理性的丧失。

7. 在注意力经济语境下,网络传播为了引诱转发,以庸俗、刺激的内容作为卖点,受众的

注意力导向呈现“三俗化”倾向,这限制了它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潜力。

8. “数字鸿沟”在微博时代体现的更为明显,微博舆论主体比例失衡,农民以及其他的弱

势群体丧失了话语主动权。

9. 根据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公众在获取信息时获得的报酬以及付出的努力之间

的比例影响了信息是否容易被受众关注和记忆,“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中,受众比较容易理解且容易获得娱乐至上的满足,并实现某种情感和压力的宣泄,故更容易得到传播和关注。

10. 根据“易读性”的相关研究,文本的呈现方式以及理解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文本是否容易

被受众接受。

【例题】

用传播学原理分析抢购风潮的原因

抢盐风潮的起因,正是由于“吃盐可以防止日本核辐射”这一谣言的无序传播,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从传播者上看

“抢盐风波”的传播者主要包括三个:一是部分商家出于牟利的目的而有意进行的谣言传播,这违背了传播伦理;二是政府进行的辟谣传播,反应迟钝,缺少信息反馈机制,没有在民众恐慌之时及时给出警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抢盐风潮;三是意见领袖对民众的误导,部分专家由于缺乏严谨的专业知识,对食盐来源分析有失偏颇,因此,导致了民众内心的恐慌,造成错误的判断能力。

(2)从传播内容上看

根据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A*U,集合行为事件重大,与人民群众关联度高,人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便会导致流言谣言满天飞的现象。

并且,传播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现象严重。谣言本质是不真实的,但是它能够利用一定时期人们的恐慌心理,即对核辐射的恐惧,同时内部又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即碘能够吸收辐射,这样“三分真七分假”的内容就在传播中“扩散”。这种内容又不断在人际传播中被削平和锐化,最终就“失真”为“碘盐能防辐射”。

(3)从传播渠道上看

从传播路径可以看出,抢盐风潮主要是人际传播(电话、短信)、群体传播(微博、论坛)、大众传播(报纸、电视)等三种不同渠道的混合,其中不同渠道在谣言的“扩散”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大众传播尽管没有直接叙述谣言,但是它为谣言制造了一个背景(日本海啸、核危机),其对该事件的聚焦关注为公众设置了议程,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其次,群体传播,尤其是互联网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的物理特性赋予了网络群体传播瞬间扩散、快速复制的特点,使得谣言能够迅速传布开来。最后,人际传播则是谣言的主要说服方式:首先,人际传播在信息传播的同时,有社会信任等附加价值在网络上传送,因此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度;其次,人际传播有针对性,往往会导致人们的直接行动。这三种传播渠道相组合,使得抢盐风波迅速蔓延。

(4)从受众角度上看

一方面,根据归因理论,面对发生的危机事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做出对应方式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而“抢盐”这个谣言使得人们的焦虑有了正当化的渠道,从而获得次级控制感。

另一方面,受众的素养也有很大因素。据调查,抢盐风波的受众大多数是一些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比较缺乏,又对家庭抱有极大的责任心和焦虑感,

因此无从核实自己得到的信息好坏,最终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轻信谣言。

(5)从传播效果上看

一是意见表明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现象,当社会大众都出现抢盐行为时,即使个人不真的相信盐会有用,但对意见环境进行准感官统计时,迫于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心理,只能甘于“沉默”,很难充当一个“中坚分子”进行主动辟谣。

其次是“第三人效果认知”导致后续行为,戴维森指出,在面对大众传播的负面信息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低估”对自己的影响。尽管很多人对“碘盐能防止核辐射”这一谣言将信将疑,但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会产生趋同心理,加入“抢盐”大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止谣言的传播:一、政府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论监测与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从源头上遏制;二、加强互联网道德伦理建设,鼓励人们不造谣不传谣,防止谣言的二次传播;三、加强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铲除谣言可能产生的社会根源。(谈完原因完成答题目标后,可以简要谈一谈措施,论述更完整)

【03单个理论分析题】

简述理论A 并分析B 现象或者事件,这种题型现在也考得比较多。

答这种题型的时候要注意,很多人会延续以往的思维,把理论和现象分析糅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我不提倡。在【02事件分析题】中,我建议理论和分析放在一起;但在【03单个理论分析题】时,我建议先答理论,再谈分析。并且,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分析应该怎么写,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答题技巧】

简述理论:定义、主要内容、理论特点、评价或后续发展

现象分析:一定要紧扣这个理论的基本要求(详见例题分析)

【例题】

1、简述戴扬与卡茨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事件”现象,并举一例进行阐释(预测)

(一)简述

“媒介事件”最早在1992年由戴扬和卡茨提出,两位学者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戴扬和卡茨分析了三种主要类型的媒介事件:竞赛、征服、加冕,他们当时关注的对象,不是所有的重大事件,而是被电视直播的、“带有明确展演性特征并遵循特定规则”的事件,其理论趣向,不是描述形形色色的日常新闻表象,而是探究媒介事件在“建构或重构‘我们’”这一社会认同中所体现的规律性特征。也就是说,这三种类型虽然表征不同,却遵循着同样的特定规则,都是具有展演特征、由事件组织者和电视台合作、通过仪式化符号的建构和传播以期达成共识性历史记忆的“仪式性传播”。

“媒介事件”对于受众来说,有三个特点:第一,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进程中;第二,打破时间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表演”的收看当中;第三,由于媒介经过了某“组织”策划并有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2007年,戴扬和卡茨对“媒介事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冲突、幻想破灭、脱轨”三种类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标志着传统媒介事件“不再独霸天下,而要和其他事件共存于同一媒介空间中”。

(二)举例阐释

注明:写这种单个理论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个理论的基本要求来写。什么是基本要求?就是形成这个理论的几个要素,比如“媒介事件”,一个事件能够满足“媒介事件”的条件有4个:某组织(政府、团体等)规划;仪式感;有媒体参与;有特定历史价值。那么,分析就可以从这4点来分析。

莫言获奖作为一种“加冕”型的媒介事件由组织机构组织运作,经由中央电视台等大型媒体报道,具有权威性和典型性,在进入媒体之前就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为媒介事件,莫言获奖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公众获取莫言获奖信息的过程就是公众获得身份认同,获得对事件传播积极参与的过程。

并且,新旧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交互设置议题,央视、《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持续报道、密集关注,积极设置议题;央视新闻、人民网等网络直播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提高公众的高关注度。

最后,莫言获奖作为媒介事件,有其反常性和显著性,土生土长的中国热获得诺贝尔奖往往作为一种“奇迹”、“零的突破”而存在,符合媒介事件的基本价值。

2、议程设置理论及举例说明在现实中的应用(预测)

1、议程设置理论简述

(一) 理论概要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二) 理论内容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媒所重视的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着自己的注意力。在后来的修正中,他们认为议程设置还有第二个层次——“影响人们怎样思考”。

(三) 特点

(1) 着眼点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 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

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大众媒介的日常新

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3) 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

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

的的选择取舍活动。

(四) 意义

(1) 从效果研究的认知层面入手,重新提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

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2) 这一理论包含的“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

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 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一定启发意义;

(4) 为人们认识传播和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五) 局限

(1) 只强调了“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到“反映”议题;

(2) “议程设置”的强大效果过于绝对化。

2、以“胜利日阅兵”分析议程设置的应用

事实上,议程设置理论脱胎于竞选运动研究,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尝试用该理论去解释政治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现象,使得议程设置理论延伸应用到更广的领域。以“胜利日阅兵”来分析:

(一)积极设置受众关注的议题

媒体在阅兵前的通知和预告、阅兵中的直播与点评、阅兵后的回放、分析与总结构成了阅兵报道的若干议题。媒体通过向公众提供胜利日阅兵的信息及议题有效地左右了公众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媒体通过对大阅兵议题的强调,影响了公众对当前若干社会议题重要性次序的判断。

(二)用户主动迎合“议程设置”

经常接触媒体的用户对大阅兵的关注与媒体对大阅兵的关注具有一致性;并且,在新媒体语境下,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海内外公众的关注共同使这次大阅兵成为同期最为重要的热点话题。

(三)“议程设置”方式凸显多样化

媒体通过传统平台、两微一端平台、门户网站平台等渠道构筑了阅兵议题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媒体通过文字、影像、图文、漫画等方式丰富了议程呈现的方式。

(四)“反映议题”尚未明晰

西方个别媒体对中国大阅兵展开了多维的解读,部分观点与中国所表达的意图并不吻合,这意味着媒体的议程能够影响人们想什么,但却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

【04单个理论小切口】

举两个例子解释下这种题型:

1、用创新与扩散理论分析微信走红的因素。这道题考查的是“创新与扩散”理论中“扩散”的因素有哪些,这就是一道单个理论中的小切口题。【这道题答案详见我第一波资料“传播效果”】

2、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这道题考查的是“创新与扩散”理论中“人际传播的作用”,也是这个大理论下的一个小知识点,所以也是单个理论小切口题。

这种题型说白了,就是考一个理论的细节,这个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

【答题技巧】

● 理论概述:字数不要太多

● 理论“小切口”简要说明:题目所问的在这个理论中对应的是什么内容(这一点很

容易被忽略)

● 分析

● 总结

【例题】

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预测)

(1)理论概述

1962,罗杰斯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过程,出版了《创新与普及》一书,提出创新扩散到理论。创新扩散过程包括认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五个阶段,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更有利。

(2)创新的扩散轨迹呈S 型,对应五种不同的采用者(创新与扩散中,与人际传播相关的内容就是创新者的个人特征,因此一定要把这部分内容写上)

①创新者,约占总人数2.5%,新思想的把关人;

②早起采用者,约占13.5%,意见领袖,既成功又谨慎的创新采纳者;

③早期追随者,约占34%,深思熟虑,谨慎地跟随潮流但很少领导;

④后期追随者,约占34%,对创新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成员采用创新后才跟随; ⑤ 滞后者,约占16%,抵制创新,只有确信不会失败后才采纳;

(3)人际网络的作用

创新的扩散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网络状。创新扩散的网络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性网络或“强势网络链”;一类是异质性网络或者“弱势网络链”。同质性是指进行沟通的两个个体之间相似程度较高,异质性则是指差异度较高。

大多数人际扩散网络都具有同质性。同质性网络中信息容易扩散,但是新观念通常通过社会地位较高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成员进入系统,高度同质性阻碍了创新的垂直流动。

相反,异质性网络有利于加快扩散,不过另一方面,上层的行为和意见可能不适合下层的个体。当人际扩散网络异质时,追随者通常寻找社会经济地位高、教育背景良好、与大众媒体接触较多、眼界开阔、与创新代理人有频繁来往、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一点与意见领袖的特征基本相似。

(4)实践证明,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这不仅见于政治方面,而且在购物、时尚、看电影方面亦是如此。

【05新媒体环境题】

新媒体环境下A 理论还是否存在,这是常见题型,也是334论述里经常考的。这个题型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因为理论不同,答题重点也会不一样。

但是,在我看过这么多论文和真题答案后,我总结出来了两个方法,为大家提供思路: 一是“前提假设法”;

二是“新媒体连锁反应法”。

【前提假设法】

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前提假设,理论是在其前提假设下才成立的,比如:

议程设置的前提假设:公众日常关注的媒介议程是高度同质化的;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创新与扩散的前提假设:采纳者把“稳定”作为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意见领袖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人效果的前提假设:“自我强化”倾向。

„„

前提假设变了,那么这个理论就会随之改变。如果我们要论证这个理论还是否存在,就可以考虑这个理论的前提假设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否存在。

明白了吗?看两道例题吧。

【例题】

1、论述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消亡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舆论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传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有一些质疑“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认为: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独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绝对的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

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二、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

通过对以上三种观点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支持或反对这一理论,都把“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假设作为切入点,支持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纽曼的假设依然成立,反对者也是从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受众心理特征的改变,反驳纽曼的核心假设已经不能在网络中成立,从而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激增,我们在愉悦中进入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甚至已经超出其中某类媒体的态势。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对网络传播的效用时,就应该把这种理论放诸整个时代的大背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1)优势意见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被加强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其他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我国网络媒体因为采编权和采编能力的缺位,严重依赖少数大众传播媒体作为自己的信源,从而加强传统的“共鸣”、“累积”、“遍在”效果。

不仅如此,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地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往往会对特别是一些持少数乃至温和意见的受众产生极大压力。

故我们可以认为沉默螺旋机制不仅没有在互联网上消失,反而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2)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中

由于网络匿名性特点的存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个体,无论持哪一方观点,在网络上表现得比现实中更为大胆,从这以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沉默螺旋机制因为网络上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而遭到弱化。但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中很著名的一个实验就是阿希的从众实验。这个实验显示了它的规律性:只要是在阿希的实验情境里,人们必然会产生从众行为,这是由于群体的压力所致。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黎巴嫩、中国香港、巴西、津巴布韦、挪威、加拿大、日本等,都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出大致相似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人们在临时拼凑的群体中,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尚且能作为一种压力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在真实的情境中,即在各个个体之间相互熟悉的情境中,当群体中大部分成员发生相同行为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会更大,更会迫使其发生从众行为。这个实验中所说的“临时拼凑的群体”情况不完全等同于网络中不同网民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彼此素不相识。实验已经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产生从众行为。

在网络空间中,ID (或称网络昵称)作为个人主体性的载体,某种程度上与个人是不可分的。在互联网各社群的讨论中仍会受到折群众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以管理员为代表的网络意见领袖不仅拥有影响网民的强大力量,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删帖等技术手段直接消灭异质观点甚至将个人排除出社群讨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中,沉默的螺旋作为一个心理机制仍然能起到强大作用。

三、警惕互联网“沉默螺旋的极端化”

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沸沸扬扬,网站上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刘小彪认为:“中国互联网上激烈的反日言论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国一部分网民真实感受的客观反映,但它绝对不代表中国青年和中国民众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我称它是一种片面的真实和虚假的真实。”他同时分析说,在网上主要是情绪激烈者在发言,那些相对温和的人一般没有特别的愿望发言,这也是BBS 论坛上很少能看到理性的、温和的发言的原因,但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的周围没有理性和温和的声音;在网上,理性而又温和的发言一旦出现,大多逃不脱被“追杀”的命运,极端的、非理性的发言则大多受到“追捧”,很少有人去“追杀”,因为偏激的人会惺惺相惜,而不同意见的温和者更有宽容心,或者有时根本就懒得去理那些“无知无畏”的发言。

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走向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

2、新媒体环境下的“第三人效果”有什么变化(预测)

新媒体的运用,对于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一)新媒体的运用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前面我们说到了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个人对信息的认识、个人特质、社会距离等等,这些都会随着新媒体的使用而发生改变。

(1)改变个人对信息的认识

信息来源的客观性、权威性会影响到第三人效果的强弱,对于权威客观的信息,受众会表现出较低的第三人效果,会倾向于更理性的行为。在以往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受限,信息传播更容易被理解为宣传、劝服,并且受到地域限制,信息的下达率降低,权威信息的影响力会被削弱,因此会加剧第三人效果。

新媒体的使用,一方面为权威信息更快更直接地到达受众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加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有助于相处传播隔阂,并且,受众之间也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减少自己的“盲目乐观”。

(2)对公众个人特质的影响

大众传播时代,报纸、电视这些媒体是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公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存有质疑,公众自己寻求真相的渠道又比较少,因此流言就可能产生蔓延。

新媒体出现后,公众主动探求信息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喜欢通过网络寻找答案,这就提高了公众科学认知事物的能力。

(3)对社会距离的缩减

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之间的交流更多是在亲朋好友这些有地理接近性的人群之中,陌生人之间的互通信息很少,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容易造成误判,产生传播隔阂。

新媒体的出现让交往冲破了地理限制,陌生人之间的意见表达更加容易,因此借助新媒体可以消解隔阂,减少受众对“第三人”的误判。

(二)新媒体加强政府及传统媒体的反应能力

在大众传播时代,只有公众的行为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媒体感知,而媒体从感知到做出反应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给公众的过激行为留下了发展空间。

新媒体时代,政府、传统媒体纷纷借力新媒体,两微一端,及早介入、加快传播,并且官方信息的传播直达每个受众手里,减少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三)新媒体为多元意见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大众传播时代,每个人都被暴露在集群行为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当中,个体无法判断“他们”这么做的真实原因,也无法判断舆论是否代表大多数人的真实意愿,因此个体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误判。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它消解了地理距离,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因此质疑得以存在,人们在新的空间里能够看到和自己意见相同者。只有给不同意见足够空间,这些意见或观点才能在博弈中优胜劣汰。

新媒体的出现对消解“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但在新媒体环境中,这一效果依然存在,因为第三人效果的心理学依据还是成立,最近几年发生的抢购风波都暗示着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新媒体连锁反应法】

首先,你要知道新媒体的定义:

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那么,这四个技术有什么作用呢?

数字技术:使更多信息可以得到存储,打破了精英阶层对信息资源的垄断。

互联网技术:传播过程中主体的双向性增强,受众传播信息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多媒体技术:运用高新多媒体技术,整合各种传播资源和传播方式。

移动通信技术:赋予了网络传播快捷、即时性、可移动等特点。

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一切变化都是由这四个技术的变化所带来的,我们以一道经典例题来分析:

数字技术——信息内容变多,鱼龙混杂,把关工作人员有限——把关可行性降低; 互联网技术——受众主动性增强——传统把关角色被弱化、把关权分化给受众; 多媒体技术——传播内容多媒体化,对音频视频的把关技术难度大——把关难度大; 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传播迅速,把关人来不及作出反应——把关可行性降低。 这就是我自创的【新媒体连锁反应法】,由四个技术来分别分析带来的改变。

【例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预测)

(1)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

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区别在减小。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在逐渐弱化。

网络论坛传播更是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在网络论坛里,把关人角色被弱化的现象更严重。网民在论坛上获得信息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可以自己控制以何种方式获得信息,还可以随时就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反馈。这种交互性方式使“把关”角色被弱化。

(2)把关的可行性降低

网络传播信息的迅捷性和无障碍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导致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无数个信息发布点在世界范围开放。这就给谣言借助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由于传播的迅速,论坛把关人可能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一些帖子就已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把关人处境尴尬。

其次,网络论坛的海量信息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甚至会对信息的真假慢慢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而对于把关人,每天发布千条信息以下的中小型网站的审核工作就能将工作人员累垮,更别说再审核网站的互动社区里的帖子。所以论坛信息的海量存在这一事实又进一步降低了“守门”的可行性。

(3)把关权的分化

网络是一种没有中心的“蜘蛛网”,传者和受众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也就是说,网络论坛中,传播权几乎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网络论坛中就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网民个人、网络编辑、版主角色、媒体外部组织及环境。

(4)把关难度加大

传播内容多媒体化,对音频视频的把关技术难度大。

(5)把关模式不同

从把关模式上看:与传统媒体上先把关后传播的把关模式不同,新型媒体呈现出先传播后审查(把关)再处理的新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媒体对信息“即时性”的要求,他们为了抢占“受众”,把“第一手信息”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就进入了市场流通领域。一旦发现问题,媒体只能用“删帖”、“致歉”等进行弥补。

【06措施题】

措施题,一般有两种答题技巧:

主体法:政府、媒体、个人 334比较常用

三观法:宏观(国家层面)、中观(组织、媒体层面)、微观(个人层面)440比较常用

【一个万能的“措施”模板】 基本上每一年都有一道题可以用!

新媒体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思路:分主体(政府、媒介、公众)

(1)完善新媒体公共信息发布制度

传递权威准确的信息,加强官方舆论场: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发言能力与质量;打造政务官微平台,建立热点回应机制;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效用,积极设置议题。

(2)运用新技术加强舆情预警机制

一方面,利用新技术构建新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即时跟踪信息,加强日常舆情分析;另一方面,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3)把握关键节点及早介入

掌握好新媒体舆情传播规律,积极介入,以诚挚的态度应对质疑,以合理的处置平息意见,对引导舆情、消除危机至关重要。

(4)善用新旧媒体联动合作

利用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广泛的特点,做好危机预警与公关;利用传统媒体权威系统、把关较强,积极设置议题,转移受众注意力到建设性话题上来。打通两个舆论场,推动同频共振。

(5)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意见领袖在其既定群体内拥有话语优势,他们在与一般受众的互动中能左右舆论走向,舆情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便于消除危机状态下公众的逆反心理。

(6)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和偏感性体验,消解着受众的媒介认知及批判能力,因此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积极倡导“交往理性”。

【07补充】

8月份上课的时候,有人问我:一道30分的论述和一道45分的论述答案差在哪儿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通过去年的一道真题来探讨这个问题。

题目:2015年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一则《小新上岗了!84岁新华社今启用“机器人记者”》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试分析机器人能否取代传统记者?机器人记者能否让传统记者“下岗”?

【30分论述的答案框架】

1. 总起,引出话题

2. 机器人记者的优势有哪些

3. 传统记者的优势有哪些,从而得出结论:不会取代

4. 总结

【45分论述的答案框架】

1. 总起,引出话题

2. 机器人记者的本质是什么:媒介即人的延伸

3. 机器人记者的优势有哪些

4. 机器人记者对传统记者职业的冲击在哪些方面(现状)

5. 传统记者的优势有哪些,从而得出结论:不会取代

6. 升华,这个话题背后在讨论的是什么: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的博弈

7. 总结

【比较】

通过这两个答案框架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45分的论述比30分的论述多就多在了“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机器人记者的本质是什么,它对传统记者的冲击是什么(行业现状),这个话题背后的讨论是什么。

所以,在一道大分值的论述里,“是什么”是很关键的部分,就好比我在【02事件分析题】中谈到的,很多人在用5W 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传播内容”本身,这就是大家答题的一个通病。

要想拿高分,“是什么”就一定要答!

【45分的参考答案】

尼葛洛庞帝曾说:“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在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其影响也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近年来,美国开始用机器人进行财经新闻的采写和突发事件短消息报道,同时世界各地频现的报社裁员事件,导致“记者消亡论”出现在很多微信微博和网络文章中。

(一)机器人记者的本质

所谓“机器人”写作新闻,实则是直接利用算法程序撰写新闻报道,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以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从中寻找模型、趋势以及相互的关系,最后由机器自动化生产新闻。

主张技术决定论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广播延伸了我们的听觉,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视觉,而机器人记者的本质也是在延伸人类的写作知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产品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满足了信息社会人类对资讯的多层面需求,另一方面过量信息也不断挑战着人脑的处理极限,冗余造成的负担更成为信息社会的顽疾。在追求信息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中,突破生物体自身局限的人工智能技术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就是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典型案例。

(二)机器人记者的优势

(1)使新闻采写更高效

现代社会,信息流动呈现高速、海量、网状发散的特征,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凸显并获得关注,“速度”成为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而这正是机器人记者的突出优势。2014年3月18日,美国加州发生地震,3分钟后《洛杉矶时报》的网站上就刊发了该消息,这源于该报开发的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机器人大大突破了传统记者的工作极限,必然会引发新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减少报道差错

新闻报道中出现错误往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流程中,差错概率在各环节都无可避免。尤其是传统严谨的财经报道中,过多的数据和指标、繁杂的计算和分析对编辑记者的细心和耐心都是一种挑战 ,而机器人记者却能较好地应对这一切,严格遵守程式设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规则,套用标准的新闻格式,使出错概率降至极低。

(3)对海量数据的再生产

机器人写作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发现之前研究方法无法发现的新规律、新动向、新特点,这可以为报道寻找更佳的切入点。

(4)语言样式接近传统记者写作风格

针对同一体育事件的报道,把机器人记者的稿件和传统记者的稿件放一起,我们并不能较快地分辨出哪一篇是机器人记者写的。在日益智能化的今天,机器人记者的语言风格逐渐在向传统记者靠近。

(三)机器人记者对传统记者职业的影响

(1)打破了行业记者的原有格局

机器人记者主要集中写作体育新闻、财经新闻,这对体育行业和财经行业的记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促使一些做简单数据报道的记者被迫转向其它深入的报道中去,打破了现有的行业记者分布格局。

(2)重组传媒人才结构

机器人记者导致新闻生产人才的结构变化,将会激发对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三个方面人才的倾斜,以配合机器人记者的新闻报道。

(3)机器人记者将与传统记者联合发展

机器人记者的理性数据分析,将和人类感性质式分析相结合,共同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四)机器人记者并不会取代传统记者

基于数据理念而存在的机器人记者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机器人记者不会取代传统记者。

(1)调查与核实:记者无法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机器人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记者对当事人的采访,即记者没有亲临事件现场,更没有明确的采访对象可以让记者对事件或者数据进行核实。机器人记者只能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编辑,但是在涉及新闻的真实性方面便出现其劣势。并且,在调查性事件报道的时候,机器人记者更是显现出它的短板。它需要记者比较长期而完整的亲自积累、观察与最近的调查研究,对某一或某类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入、系统或详细的报道。机器人记者仅仅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软件,它没有人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不可能完成调查性事件的报道。因此,新闻记者必不可少,假如新闻记者这一行业完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受众接收到的就只能是简单的消息,对社会的了解将变得片面,受众影响也是支离破碎。

(2)策划与排序:机器人无法灵活履行把关职责

在信息过载语境下,大型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排序,使机器人无法灵活履行把关职责,尤其是信息的检索、整理、搜索、排序,进行传媒议题设置,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重要性和紧要性排序,也要按照相关语境进行排序。新闻记者以及编辑被称为是“把关人”,其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修正稿件中存在的错误,确保所报道的事实无限接近事情的真相;二是根据现实状况对社会舆论进行议程设置,确定头版头条。这些工作编辑可以完成,但是机器人记者却不行。在内容版面的编辑方面,新闻编辑需要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容通过特定的渠道传达给受众。如果新闻的报道中没有了把关人的存在,而完全依靠人工智能来进行新闻的排版的话,那新闻的发布便仅仅只是信息的告知功能。

(3)评论与引导:机器人无法灵活进行舆论引导

当今社会,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事件信息的把握,还企图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诸多信息,决定自己的态度。这些都需要具有经验丰富的记者才能完成新闻的评论工作,以此引导新闻舆论的导向。舆论的导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安

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社会需要专业人士对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引导民众理性地看待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避免集体事件的发生。

根据对话理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沟通,必须双方进行真诚沟通。据悉,美联社等一些新闻媒体仅仅利用机器人记者进行体育赛事、财经新闻以及公司财务报告的写作,并没有把其他的新闻领域交予机器人记者去完成。因此,新闻媒体仅仅是在利用一些智能软件完成一些简单的数据新闻的撰写,并没有让其成为新闻采编的主题。仅仅依据这一事实就断言新闻记者在未来会被机器人记者所取代还为时尚早。

(五)技术理性和人文感性的博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机器人记者可以借此机会充分融入到跨界融合的大潮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记者就变得不仅仅是制造和发布新闻信息,它可以根据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对象,制定针对对象的特定程序,制造发布此行业的信息,甚至可以帮助跨界的对象更好地处理公共关系事务,还可以预测和策划宣传方案。简言之,这样的“互联网 +”环境下的跨界融合为“机器人记者”对这些专属行业的信息进行处理提供了可能,也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

我们在思考“机器人记者是否会取代传统记者”这一命题时,实质上是在探讨技术理性和人文感性的博弈。事实上,今天的大众媒介技术对社会文化的介入已不满足于像传统技术那样,扮演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不是仅仅为他者传播文化,更要为自己创造文化——媒介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考察,更是要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来思考。

事实上,机器人记者只是一种技术化的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恰如一条生产线,它是符号形式存在的信息加工者,人类才掌握着将物质形式存在的信息转化为符号形式信息的终极权力。

审美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创作有审美体验的事物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当机器人记者来临,在技术理性充斥生活的时代,更需要把新闻当做艺术来创作,寻找技术不能到达的高度和层面。

【还有一些技巧】

同一主体的原因分析(静态):内外因分析法 例:有偿新闻的原因:记者自身和行业 一个事件热点、一个传播行为的原因分析(动态):5W 法

新媒介技术对新闻生产的改变:选取、加工、传播、反馈


相关文章

  • 山东公务员考试必读:面试考官评分标准详解(一)
  • 山东公务员考试必读:面试考官评分标准详解(一) 自2000年厦门市开始进行公务员考试以来,笔者作为考官,经历过数十次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考面试工作.应该说,经历过笔试进入面试的考生素质都不错,但在面试中却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差别甚至很大, ...查看


  •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类型题分类1
  • 一.认知与匹配 我们来看一下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题目的具体题型分类.这里笔者根据以往的真题将这种题目分为三种类型:报考动机类.工作态度类.个人背景类. 1.报考动机类 举例:现在进外企的工资很高,而公务员是个清水衙门,你为何还要报考公务员? ...查看


  •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常用方法(附例题和详解)(2)
  • 一.极限的定义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14种方法 1.极限的保号性很重要:设 xx0 (i)若A0,则有0,使得当0|xx0|时,f(x)0: (ii)若有0,使得当0|xx0|时,f(x)0,则A0. 2.极限 ...查看


  • 名家谈写作
  • 怎样写作文(1-26)总汇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1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2 小学生作文技法详解(总目录)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不同职业的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长辈亲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自己 写事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作记叙文要特别讲究& ...查看


  • 2016年职称英语考试必过技巧.doc12
  • 2016年职称英语考试必过技巧(完整版) 1.试题概况及答题顺序 1.1.必杀技:见下表中"答题顺序" 1.2.详解 1.2.1.词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所占分值最高(合计高达75分),放到前面来做,避免万一时间不够,可 ...查看


  • 2010年深圳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详解
  • 深圳市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2010年3月21日08:00-09:30 注意事项 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00道题,总时限为9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 ...查看


  •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六大基本数列全解析
  •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六大基本数列全解析 在近些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这六大数列形式中,在此,针对上述六大数字推理的基本形式,根据具体的例题一一为考生做详细解析. 第一:等 ...查看


  • 2017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 2016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2016年语文高考,古诗诗词鉴赏肯定是重点之一,许多学生在此部分失分严重,表现为把握不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要表达的形象,结果造成无法理解诗词句的整体意思而无法解题,本文列举11类的题词,指出每种题型的解答 ...查看


  • [四年级]奥数 速算与巧算 (1-17)
  • 奥数 > 奥数题库 > 奥数练习题 > 四年级奥数 > 速算与巧算 奥数练习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速算与巧算定义新运算等差数列及其应用倒推法的妙用行程问题几何中的计数问题图形的剪拼格点与面积填横式数学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