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资料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病因

1.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

1.急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 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 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

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2.

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导致肠道狭窄,若瘢痕正在肠腺开口处,可阻塞肠腺,导致囊肿形成,其中贮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出。分型如下:

(1)慢性隐伏型 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

(2)慢性迁延型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重要的传染源。

(3)慢性型急性发作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3.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较轻微。儿童多发,一般见于2-7岁。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病原菌多为褔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

治疗

1.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每日1500ml~3000m。

(2)病原治疗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

2.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给药,待病属于情好转后改口服。

(2)控制高热与惊厥。

(3)循环衰竭的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①扩充有效血容量;②纠正酸中毒;③强心治疗;④解除血管痉挛;⑤维持酸碱平衡;⑥应用糖皮质激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酶生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

(2)对于肠道黏膜病变经久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病因

1.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

1.急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 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 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

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2.

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导致肠道狭窄,若瘢痕正在肠腺开口处,可阻塞肠腺,导致囊肿形成,其中贮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出。分型如下:

(1)慢性隐伏型 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

(2)慢性迁延型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重要的传染源。

(3)慢性型急性发作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3.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较轻微。儿童多发,一般见于2-7岁。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病原菌多为褔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

治疗

1.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每日1500ml~3000m。

(2)病原治疗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

2.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给药,待病属于情好转后改口服。

(2)控制高热与惊厥。

(3)循环衰竭的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①扩充有效血容量;②纠正酸中毒;③强心治疗;④解除血管痉挛;⑤维持酸碱平衡;⑥应用糖皮质激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酶生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

(2)对于肠道黏膜病变经久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相关文章

  • 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
  • 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22条)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 ...查看


  • 2014年防保科工作总结
  • 2014年防保科工作总结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悄然来临,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在新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防保科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进取意识,不断更新理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 ...查看


  • 五年级上学期安全备课
  • 五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1.怎样保护自己 第一周 2.远离校园暴力 第三周 3.饮食与健康 第五周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 第七周 5.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 第九周 五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期内容: 本册有九课的内容.本册以&qu ...查看


  •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与管理
  •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与管理 一.学校卫生的概念 学校卫生: 是指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通过提出相应的学校卫生要求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消除各种不利于儿童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保护和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和身心 ...查看


  •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课稿
  •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课稿(交流) 宜章县第五中学 周喜梅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引导每一位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基础知识,学会健康生活,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本要义之一,生物课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 ...查看


  • 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 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分析2004-2010年高县乙类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状况.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2004-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 ...查看


  • 湖北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
  • 湖北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 目 录 一.组织网络建设与管理 二.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职责范围 (一)省级健康教育机构职责范围 (二)市(州)级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职责范围 (三)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职责范围 三.健康教育与健 ...查看


  • 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卫迎检实施方案
  • 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卫迎检实施方案 中心各科室: 根据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创卫迎检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中心创卫工作.美化工作环境.落实各项创卫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 ...查看


  • 八年级生物下册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 ...查看


  • 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月工作计划
  • 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院的领导下,将深入贯彻<荔湾区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的精神,发挥党员同志和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并结合社区的特色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