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人。研究表明,如果一个

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容易产生强迫、焦虑、

抑郁、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状,同时还伴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因为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

际交往相伴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因此,

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

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在平时的心理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已,

少数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可见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前世界卫生组织

(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

康,便失去了一切。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

亿日亿年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统一体。因

此关于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正在发生

着极大的变化,那种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的观

念正在被一种“立体健康观”(F.D.Wolinsdy1988年著《健康社会学》)所替代,

即健康应由心理尺度、医学尺度和社会尺度来评价,健康的概念已从传统的生

物医学模式走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

完全安宁。[1]并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

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

情大小都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

变能力强;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

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

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

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2]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

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

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情况,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

心情抑郁,

1989年WHO又将健康的导致心理概念补充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

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身体

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有着其突出的地位。“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的

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为了

实现完满康宁的健康状态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那么,准

确地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有意识地规划、调整自己的心理发展,主动

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就成了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

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

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近代心理卫生运动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他毕业于耶鲁大学,

其兄患癫痫症,他害怕自己也患此病,整日忧心忡忡,精神失常而自杀,得救

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住院三年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精神病人所遭受的种种冷

漠与非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误解、歧视和偏见,不胜悲愤。出院后

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与感悟写成《自觉的心》(A Mind That Fond Itself),

于1908年3月出版。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高度评价和支持。

1908年5月由比尔斯发起,成立了 “康涅狄格洲心理卫生协会”。这就是全世

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发起人除比尔斯本人外,还有大学教授、医生、心理

学家、精神病学家、教会牧师、审判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的精神病

患者及其家属。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下列五项;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止心

理疾病;③提高精神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⑤与心理

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其活动的对象已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从而奠定了心理卫

生的坚实基础。[3]

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继续努力,于1909年2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

委员会”。1917年全国总会出版的《心理卫生》季刊为科普读物,宣传心理卫

生常识,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各种不定期刊物和小册子,供群众免

费阅览。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到会的

有五十三个国家的3,042名代表,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大会产生了国际心理卫

生委员会。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

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

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人类幸福的增进”。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

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重视心理健康已成为

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什么是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心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

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论述。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

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4]

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

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

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

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5]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H.B.English)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

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

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

心理疾病。”[6]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Abr 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

的人,即: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

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

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

(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

的良好接触;⑧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

[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

以及情感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8]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9]

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

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④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⑤能保持自身人格的

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

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能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

个性;⑩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台湾学者王沂钊历经多年的研究,认识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

生活习惯与身体的健康,能在社会上保持较高的效能,而提出以下六项衡量个

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准则:①要有工作而且乐于工作(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

和快乐的来源);②要有朋友而且乐于与他人交往(透过与人分享心情,体会爱

的幸福感,能够稳定情绪)③要适当的了解自己並且悦纳自己;④能客观地评

估他人与认可他人;⑤能与現实环境维持良好的接触;⑥经常保持满意的心情。

[10]

台湾学者黄坚厚在1982年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发挥智慧和能力,以获取成就和满足;②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③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和悦纳的态度;④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11]

我国学者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一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很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个人关系和谐; 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以上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不象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人的心理健康可以从相对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就。

2、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己,生活的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很少自责、自怨、自卑、自我否定,心理相对平衡。

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心境积极乐观。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5、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6、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是自己的心理需要与社会协调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国际心理卫生运动日趋发展的影响之下,日益认识到这一运动的意义及重要性,于是经教育家、心理学家、医生、社会学家以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228人的酝酿和发起,并得到145位知名人士的赞助,于1936年4月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紧接着致力于准备开展工作。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处于非常状态之中,致使心理卫生的工作被迫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8年曾在南京开过一次局部的心理卫生代表会议。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直至1979年冬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重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倡议。成立由陈学诗、宋维真、王效道三人组成的联络组开展工作并得到许多关心此项活动的各有关方面与著名人士的赞助。经过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活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85年3月经国家科委和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批准正式成立。同年9月27日在山东泰安举行成立大会。李先念同志为大会题词:“社会各界都应当关心人民群众的心身健康,为心理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邓颖超同志题词:“发展我国心理卫生事业,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王震、陆定一、周培源、费孝通、茅以升、朱光潜、潘菽、吴阶平、钱信忠、高觉敷、林传鼎等国家领导人和著名学者分别题词或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和常务理事;讨论通过了协会章程;初步确定了几个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随后成立了儿童心理卫生、青少年心理卫生、老年心理卫生、心身医学和特殊职业群体心理卫生等专业委员会并开展学术活动。各省市地方和专业系统也纷纷组建心理卫生协会,开展活动。[12]

我们还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心理健康与否、正常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仅仅反映了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并不意味这个人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如何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即应该把握三个方面,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三、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一)亚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康心理学根据心理测验统计结果、症状分析、个人内心体验等方面来评

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与不健康来表达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事实上,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没有心理障碍与疾病,但又感觉心理不健康”,这就是亚心理健康,也称第三心理状态。

(二)亚心理健康的特点

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健康人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许多人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腿痛、疲劳乏力等不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情绪低落、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亚心理健康易感者描绘的心理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

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①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②罪恶感——自我冲突,有一种无能、无用感;③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④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⑤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⑥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⑦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13]

(三)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亚心理健康是一种比较痛苦而又无奈的心理状态,它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正如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今日社会赴医院就珍的病人中,估计有60%的人并无特殊疾病,只不过是感到痛苦而已。台湾心理学家吴静吉为现代人维护心理健康,走出亚心理健康状态开出了十二条良方:

1、重视快乐的价值;

2、诚实待己、怡然自处;

3、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

4、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

5、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

6、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

7、确定生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

8、降低期望水平、缓慢冲刺脚步;

9、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

10、追求有意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

11、尊重自己,亲近别人;

12、积极主动,分秒必争。

亚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人的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因此,只有帮助个体正确认知亚心理健康状态,掌握有效的调适方法,才能摆脱亚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明显偏低。据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报告,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和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不高造成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即某种程度的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自信心、以及自立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依赖性强等等,因此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能力。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此外心理素质还具有稳定性、可塑性、内隐性和表现性等特性。按照在心理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心理素质可分为智力性心理素质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改造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形像力和思维力;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意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在意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社会适应力等要素。大学生通过了严格的高考筛选,智力素质一般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主要实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下面着重分析大学生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

(一)情感素质。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这一心理现象包括情绪、情感和情操三种发展水平。按理说,大学生的情感倾向要与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应该反对从个人私利目的出发的狭隘情感;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要联系生活的重要方面,应该具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能摆脱低格调、低品位等种种浅薄和庸俗的情感;情感的稳定性、控制力和效能性都应该较强。但是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情感的波动性较大,情绪的起伏经常影响学习和休息,情绪波动后的调节能力也不太强,烦闷时很难高兴起来。情绪高涨时心花怒放,觉得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个别大学生年纪轻轻甚至觉得活着都没啥意思,可见情绪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二)人际关系素质。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交往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

心理健康,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当代大学生关系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交往观念方面,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用关系,没有真情实意;在交往行为方面,缺乏主动性,有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交活动没什么意思,而且在交往中对别人比较苛刻,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甚至认为这些缺点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意志素质。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其本质是对个体心理的调节,即通过调节个体的兴趣、情感等心理要素实现预期目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心理尚未达到成熟,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顺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每年新生入学时,新生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护送来报到的,有的学生甚至由几个人陪同来学校报到,家长跑来跑去,自己却袖手旁观,稍有不如意,还直冲家长发脾气,连睡觉的枕头都要家长装好。一遇到小的挫折就垂头丧气,放弃自己的目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这些大学生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在:要有较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耐挫能力。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我情感,约束自我言行,克服冲动,不骄不馁,不怯不惰,不任性,做自立自强的让家长放心,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四)开拓创新素质。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新理论、新事物进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但开拓创新的意识较弱,比如常受别人评价的左右,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略,观念上随大流,行动上力求稳妥,不善于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大胆质疑的习惯;对创新价值的认识不足,几乎有一半的同学对创新的价值和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动力,大学生对此的反应并不强烈。“从众心理、过分依赖别人,害怕失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为了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新情况,于2006年10月—12月对我院大学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和分类座谈,获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四川理工学院在读大学生820人(男204人,女196人)为测查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0份。其人口学因素指标分布如下:

1、性别:男生408人,女生392人;

2、学生来源:城镇来源272人,农村来源528人;

3、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220人,非独生子女580人;

4、是否学生干部:学生干部350人,非学生干部450人;

5、年级分布:一年级234人,二年级280人,三年级184人,四年级102人;

6、学科类型:文科类248人,理工科类408人,艺术类144人。

(二)方法

1、心理健康水平评定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 list,90,简SCL-90),由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10个因子分量表,测查采用1~5分的5点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大说明症状越严重,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在此我们以被试对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等于或大于3分为确定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的标准。采取分专业、分年级的团体施测方式.让被试阅读完指导语后,对90个问题涉及的症状作出自评判断,旨在通过被试对90个预设问题的回答,判断其心理状况的临床征象,以确定被试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和总均分l1个方面的表现。

数据统计和分析全部采用SPSS13.0计算机软件处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SCL-90得分总体情况

根据SCL-90的临床评分标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因子分等于或超过2分,为轻度以上心理症状;因子分等于或超过3分,为中度以上心理症状。在800份问卷中,总分最高分为301分,最低分为90分,平均:148.11±40.83分;总分大于160分的有248例,占31%,其中男大学生:126例,占男生总数的30.9%;女大学生:122例,占女生总数的31.2%,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呈阳性人数及比例

因子 因子分≥2(轻度以上)

人数(人)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92 290 226 164 178 174 98 190 112 百分比(%) 11.5 36.3 23.25 20.5 22.25 21.75 12.25 23.75 14 因子分≥3(中度以上) 人数(人) 8 64 52 38 20 26 12 26 22 百分比(%) 1 8 6.5 4.75 2.5 3.25 1.5 3.25 2.75

根据表1的数据,就中度以上症状考虑,大学生存在主要问题的前五项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敏感、焦虑和敌对。需要说明的是,SCL-90属于准则参照测验,即以心理症状为准则来评判某个人是否有某些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它测得的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症状水平,是在这个时间段里的自我感觉,尤其是对情绪的心理体验。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呈阳性人数及比例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二)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把参与测试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和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经过Z检验表明,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全部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全国常摸,差异极显著,根据该量表的分值含义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明显低于全国青年水平(见表2),表明大学生在青年中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一个群体。

表2 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大学生 N=800 1.40±0.46 1.97±0.59 1.84±0.59 1.69±0.56 1.63±0.52 1.63±0.54 1.43±0.47 1.67±0.55 1.56±0.47 1.62±0.54 1.65±0.45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T值 2.58 9.56 2.57 4.41 7.91 4.95 4.43 5.47 8.29 10.85 9.07 P值 P>0.05 P

(三)不同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1、男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附近项和均分项目上得分优于女大学生,其中除了恐怖因子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男大学生

n=408 女大学生 n=392 T值 P值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41±0.45 1.98±0.60 1.81±0.59 1.66±0.54 1.59±0.49 1.65±0.55 1.38±0.44 1.68±0.55 1.56±0.50 1.61±0.52 1.63±0.45 1.39±0.46 1.97±0.59 1.87±0.59 1.73±0.57 1.66±0.55 1.62±0.54 1.49±0.49 1.66±0.54 1.55±0.45 1.64±0.55 1.66±0.46 0.31 0.11 -1.02 -1.18 -1.35 0.45 -2.45 0.26 0.26 -0.61 -0.62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城乡来源不同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为了解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城镇来源大学生和农村来源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城镇来源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得分大体与农村来源大学生相当外,其余得分均低于农村来源大学生。但所有因子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城乡来源不同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城镇来源 n=272 1.39±0.41 1.89±0.54 1.78±0.54 1.61±0.50 1.58±0.49 1.63±0.52 1.40±0.44 1.67±0.49 1.48±0.41 1.59±0.49 1.60±0.41

农村来源 n=528 1.40±0.48 2.02±0.62 1.86±0.61 1.73±0.58 1.65±0.54 1.64±0.56 1.45±0.49 1.67±0.57 1.60±0.50 1.64±0.56 1.67±0.47

T值 0.27 0.17 1.33 2.09 1.14 0.14 1.11 0.10 2.26 0.88 1.49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为了解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各因子的得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抑郁、焦虑、偏执、附近项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差异,均分显示可见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见表5)。

表5 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独生子女 n=220 1.36±0.39 1.95±0.56 1.80±0.55

非独生子女 n=580 1.41±0.48 1.98±0.61 1.85±0.60

T值 -1.02 -0.58 -0.75

P值 P﹥0.05 P﹥0.05 P﹥0.05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62±0.44 1.56±0.45 1.57±0.50 1.40±0.46 1.60±0.45 1.49±0.42 1.56±0.45 1.59±0.38 1.72±0.60 1.65±0.54 1.66±0.56 1.45±0.47 1.70±0.58 1.58±0.49 1.65±0.57 1.67±0.48 -1.52 -1.68 -1.40 -0.79 -1.75 -1.64 -1.63 -1.57 P

4、学生干部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为了解学生干部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非学生干部的均值低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均值。但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表6 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学生干部 n=350 1.43±0.48 1.97±0.58 1.87±0.57 1.70±0.52 1.65±0.52 1.64±0.52 1.44±0.45 1.70±0.53 1.59±0.47 1.65±0.54 1.66±0.44

非学生干部 n=450 1.38±0.43 1.98±0.61 1.81±0.61 1.69±0.58 1.60±0.53 1.63±0.56 1.43±0.49 1.65±0.56 1.53±0.48 1.60±0.54 1.63±0.47

T值 1.00 -0.22 1.02 0.23 0.96 0.32 0.36 0.83 1.10 0.89 0.73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四)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为了了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见表7。

表7 四个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一年级 N=234 1.50±0.52 2.15±0.63 2.00±0.63 1.81±0.62 1.74±0.56 1.72±0.56 1.52±0.50 1.80±0.58 1.67±0.53

二年级 N=280 1.37±0.45 1.92±0.58 1.82±0.61 1.66±0.55 1.59±0.52 1.58±0.57 1.42±0.44 1.64±0.58 1.52±0.47

三年级 N=184 1.36±0.41 1.90±0.58 1.72±0.51 1.61±0.55 1.52±0.43 1.58±0.47 1.38±0.48 1.61±0.46 1.50±0.42

四年级 N=102 1.32±0.35 1.87±0.50 1.71±0.49 1.67±0.53 1.66±0.54 1.68±0.54 1.37±0.46 1.57±0.46 1.51±0.40

F值 3.026 4.942 5.311 2.525 3.659 1.779 2.067 3.097 3.087

P值 P0.05 P0.05 P>0.05 P

附加项 总均分 1.71±0.61 1.76±0.50 1.58±0.51 1.61±0.45 1.59±0.48 1.61±0.51 1.57±0.41 1.60±0.39 1.486 P>0.05 3.967 P

表7表明,一年级学生各项因子得分相对较高,表明四个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年级差异。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考查不同年级在这几个因子上的多重比较结果。在总均分项目上,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比较呈现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在强迫、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上,仍然显示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比较呈现显著差异,其情况是在这三个因子上,一年级大学生的状况最差;在焦虑因子上,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三年级呈现显著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三年级的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将四个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了比较研究。

1、一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表7.1 一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一年级 N=234 1.50±0.52 2.15±0.63 2.00±0.63 1.81±0.62 1.74±0.56 1.72±0.56 1.52±0.50 1.80±0.58 1.67±0.53 1.71±0.61 1.76±0.50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t 3.58 7.54 3.65 3.89 7.23 3.87 4.04 4.61 6.48 5.92 3.42

p

2、二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附加项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二年级 N=280 1.37±0.45 1.92±0.58 1.82±0.61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0.64 4.12 1.06

>0.05 0.05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59±0.52 1.58±0.57 1.42±0.44 1.64±0.58 1.52±0.47 1.58±0.51 1.61±0.45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4.07 1.55 2.15 2.20 3.71 3.38 0.27

0.05 0.05

3、三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除了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附加项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见表7.3)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三年级 N=184 1.36±0.41 1.90±0.58 1.72±0.51 1.61±0.55 1.52±0.43 1.58±0.47 1.38±0.48 1.61±0.46 1.50±0.42 1.59±0.48 1.57±0.41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0.39 3.09 0.61 0.54 2.08 1.35 1.00 1.34 2.68 3.03 0.49

t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4、四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在焦虑因子得分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表7.4 四年级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四年级 N=102 1.32±0.35 1.87±0.50 1.71±0.49 1.67±0.53 1.66±0.54 1.68±0.54 1.37±0.46 1.57±0.46 1.51±0.40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0.21 2.13 0.60 1.21 3.91 2.17 0.56 0.74 2.26

t

p >0.05 0.05 >0.05 0.05 >0.05

总均分

1.60±0.39

1.44±0.43

0.00

>0.05

(五)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为了了解不同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状况,对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不同学科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基本上没有差别,表明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体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别。结果见表8

表8 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文科 N=248 1.39±0.46 1.97±0.58 1.87±0.56 1.73±0.59 1.66±0.54 1.64±0.57 1.41±0.43 1.63±0.51 1.54±0.44 1.70±0.52 1.66±0.44

理工科 N=408 1.38±0.45 1.94±0.58 1.77±0.57 1.65±0.52 1.61±0.49 1.59±0.49 1.42±0.43 1.66±0.54 1.56±0.47 1.57±0.50 1.62±0.44

艺术类 N=144 1.46±0.49 2.08±0.68 1.95±0.68 1.75±0.61 1.62±0.49 1.75±0.54 1.51±0.56 1.75±0.59 1.57±0.55 1.65±0.65 1.71±0.52

F值 0.836 1.7018 2.757 1.152 0.380 2.435 1.106 1.058 0.1040 1.659 1.098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三、讨论与分析

从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的结果可以看出: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有248例,占参测大学生的31%,除人际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全国常摸,差异极显著,表明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群体,也提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要加强。

1、不同性别大学生

在本次测量中,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男大学生:126例,占男生总数的30.9%;女大学生:122例,占女生总数的31.2%,在性别比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scl-90的各因子得分上出恐怖外,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均分来看,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附近项和均分项目上得分优于女生,这是由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一般认为,由于女生生理上的相对弱势,社会传统文化的定势影响,会使女生面对更多的问题与困惑,其心理健康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贺战冰的研究表明“河南省大学生男、女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各项因子分均值在1.45~2.06之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它症状因子分较高;女生各项因子分均值在1.40~2.03之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症状和其它症状因子分较高。”[13]但也有研究表明男女生心理健康并无明显差异,“从测试结果看,男生总分小于女生总分P

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由于社会对男性的高期望使男生同样面对着许多社会责任,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3、不同背景大学生 (1)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结果,也与我们的主观判断有较大差异。其实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都在证实独生子女并不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直接原因。 “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勇敢诚实、人际关系等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在兴趣广度、竞争意识和注重现实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心理健康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1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非独生子女的每项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特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得分明显高于独生子女。”[16]这些都表明了独生子女在相对优越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下,早期的教育较充分,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教育方法也较得当,同时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较充分的满足,所以独生子女的主导心境是乐观的、自我评价也较高,心理满足更充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其特殊家庭教育环境,造成某些消极个性,就认为他们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反,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具有较亲密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家庭教育,而父母家庭的支持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当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原因之一。”[17] “调查发现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也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但未发现两者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差异。说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这种影响往往不是表现在教养方式上,而可能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对于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18]相反,非独生子女大多背负着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满足感相对缺乏,加之非独生子女已处于少数群体,因此,高校应该特别关注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2)学生来源

从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我们主观上判定的城乡差别在此次的测量中并无统计学上的表现。有研究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19],“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卫生自评量表中1O个因子,如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均比城市生源大学生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3)是否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差异,但学生干部大学生的个因子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表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表明学生干部面对的人和事更多,在处理人与人的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具体事务性问题,再加上角色的社会期望,都使他们面对更多的困扰与压力。尽管,担任学生干部常常面对角色规范的要求,往往更快地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情绪,并由于工作的需要,更快地学会了与人交往。但往往得不到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理解与包容,缺少充分的缓解消极情绪的途径,心理郁结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造成了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但情商发展较充分,情商是“个人

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21]高情商使她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判别他人的行事动机,解读他人的情绪反应,懂得如何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合作,以达到团队的最终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来圆满解决自我和人际间的困扰。”[22]

3、不同年级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提示:四个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四个年级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水平差异,这和许多研究结果相吻合,“1~4年级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一年级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性等6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有强迫、人际敏感、焦虑等3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性等7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23]“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16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有差异的。”[24]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是一年级大学生,依次是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大学生。正如吴先超等人的研究结果:“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级差异,一、二年级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毕业班最低。这一方面说明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在中学已经形成,另一方面说明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5]

一年级女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源自于适应不良;大二、三是专业学习的主要年级,专业学习压力加大,大多女生开始焦虑各种等级考试,同时,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许多女生开始面对爱情问题,还要规划未来的发展,所以大二、三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多,烦恼也自然增多。但由于通过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们开始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初步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经验,应对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度过了二年级的分化期后,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大四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都是比较动荡的,面对毕业,他们的所有努力基本上都与就业相关,有焦虑、挫败和不断的尝试,心理压力也很大,但由于目标非常明确,他们除了完成剩下不多的学业和相对较松散的毕业环节外,大量的精力花在就业上,忙碌中逐步面对现实,心理困扰反而被压制下来,再加之三年的磨练与成长,使他们开始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心理问题反而减少了。

4、不同学科类别

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除了文科大学生在焦虑、附加项得分最高外,艺术类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均为最高。这与“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文科、理科大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平均得分。”[26]的研究结果不吻合,与郑凤敏等的研究结果:“在不同类院校大学生中,理工类大学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为26.98%(68/252),师范类为18.18%(36/198),医科类为10.82%(25/231),艺术类最低为8.81%(22/249)”[27]有较大的出入。此次测量中,艺术类大学生大多选自音乐系,可能是音乐方面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形势和技能训练的“艰难”程度,让他们承受着我们无法设想的压力和困扰,而且,随着年级增加,逐步面临残酷的市场选拔,让他们较早地感受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所致,因此,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象许多研究结果中呈现出最低的状态,这与我院属理工为主的性质可能有关,也与近年来,我国高校注重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渗透的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有关。从总体上来看,文科、理工、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提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大力度。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问题的高发人群。他们的人际交往常常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明显的相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辅导,试图把有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一)高智慧

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严格筛选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走进了大学校园,在众人心目中,大学生都是聪明的,而一定的智商水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但智商高有时也可能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人们的快乐度与智商呈弱的负相关。这里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条可能是高智商者更难为人们所理解,加之各方面的心理期望更高,从而更容易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悲凉和现实的不如己意。

(二)高抱负水平

能考上大学的青年,谁都希望今生今世能有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没有人盼望自己碌碌无为,因此,心中的抱负水平一般较高,这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定要有“度”,如果自我评价不切实际,目标定得太高,甚至难以达到,则更容易受挫导致心理疾病,名牌大学的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加上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实践经验还欠缺,挫折容忍力低,一旦遭遇困境也就很容易影响心理健康。

(三)延缓偿付期

延缓偿付期是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逊(E H Erikson,1902—1994)提出的一个用以说明青年暂时延迟确定自我身份的一个特殊阶段。在现代社会,大学时代的青年应该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从法律上讲,大学生已经到了自立年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因为仍然生活在校园里,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直接接触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社会、父母暂缓了他们的自立责任与相应的义务。这个时期“靠父母养活”,经济上得到帮助,他们必须克制自己过早地确定自己的身份,以及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精神方面的需求与困惑。

4、高心理压力

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较同龄人大得多,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28]首先,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人们对他们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也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这些期望既可以化作动力,也可以造成心理压力。其次,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特别是在择业和就业上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面临多种选择,也带来更多的压力。再次,在大学生群体中,相互间的竞争随时随地、有形无形地展开着,也更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恰当的应对,就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时代中的特殊群体,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但只要我们合理引导,绝大多数心理问题是可以在大学时期得以解决的。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内心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大量事实表明,心胸是否宽广、包容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否和谐直接相关,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让大学生的心里对人对事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接触了许多因人际交往不协调而产生心胸狭窄的实例,而且有的大学生为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人很痛心。

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境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寝室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有两位同学当着自己的面嘀咕几句,自己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更加宽容,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容。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学会分享、接受和给予 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心理条件 不会分享与分担是这一带大学生特殊的成长背景中极易形成的负性品质,也是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重要原因,尽管本次心理健康水平测量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在各学段的教育中,我们都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代青少年存在的分享与分担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让大学生在良性的人际氛围中,充分体验与享受交往对象带来的快乐,并乐意将自己的快乐与对象分享,进而学会分担与体验交往对象的痛苦,并产生同感与共情,积极帮助交往对象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失去的快乐。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尤其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樊富岷教授的团体咨询中,分享是首当其冲的训练项目,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团体活动的人体验到分享的心理感受,学会分享。从而达成人与人的心理相容,在互相帮助下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接受与给予是矛盾统一于人际交往中的一对交互影响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群体中,必然会与群体中的人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无法离开他人的给予,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给予的过程中,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感受做事与

做人的真正涵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是在接受中成长,不懂或很少给予,体会不到给予的愉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而使人际关系遭到破坏,心理健康也倍受影响。因此,学会接受与给予,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良好的人际交往,更能使大学生体验到接受与给予的乐趣,养成接受与给予的良好心理品质。

蓝风是大三的学生,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较紧张,不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实在不好接近,虽然优秀,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则不敢恭维。蓝风也为此很头疼,只要是他主持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似乎都有意不参加,好象故意和他做对,而他本人长期坚持的做人准则就是:我行我素,万事不求人。他几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认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他成绩好,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他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人奚落一顿,有时还要加上一句“拜托你上课时认真听讲,下次不要再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蓝风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十分不满意,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他焦虑甚至恐惧,但不知如何入手改善现状。因为他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蓝风的人际关系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不懂得接受,更不知道给予的人,在他的观念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没有给予与接受的意识,最终将失去支持,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痛苦不堪。不懂接受与给予,不仅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自我同一性,学会合作,这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自我同一性就是指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整和统一。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弄清“我是谁”和“在别人眼中我是谁”的自我认识,把“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统一起来,找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正确角色规范,和不同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的同学进行合理的交往。

有研究表明:“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是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才能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我们做了scl-90各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的相关检验,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表9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研究

因子

躯体

均分

.129** .111* .127*

.097 .116* .067

强迫

人际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敏感

.068 .026 .095

.158** .130** .130**

.110*

.073 .075 .061

偏执

精神病

附加

社交总分 回避分 苦恼分

* P﹤ 0.05

.097 .075 .102*

.207** .139** .076 .065 .182**

.103*

.084 .056

.160** .129** .198** .150** .059 .064

** P﹤ 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躯体化因子与社交回避因子也存在显著的相关。(见表9)即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总状况、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的表现越明显,其面对的人际交往中的苦恼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交回避也越明显。也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人际回避与苦恼程度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相关,人际交往行为上的回避与体验上的苦恼,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讨论与分析

1、 躯体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得分显著相关,表明社交回避的行为与躯体化因子相互 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大学生在自述社交回避烦恼时,其描述的症状常常有失眠、厌食、乏力等躯体症状。

拒绝交往让他尝尽了苦头

小张是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进大学后与7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看不惯的是同寝室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他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他们的高谈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由于内向的他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之看不起那些同学,于是,就以独来独往来减少与同学们的交往,时间一长,他发现寝室同学说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视他不存在,他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然而升,曾经多次萌发过主动与他们交往的念头,可都事与愿违。他回寝室时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对他评头品足,还窃窃私语,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他觉得受不了了,想过换寝室,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不和他们交往,他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即使这样避开他们,似乎还是没有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议论与不满,他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急剧消瘦,在寝室,话越来越少,甚至连笑声都很少听见,他感觉到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照顾他,送水喂饭,就象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似的,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同学们只是觉得他不愿与他们交往,并不知道由此引发了他内心如此大的震荡。

2、 抑郁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遇到高 抑郁低交往动机与交往水平的案例,尤其是社交恐惧症患者,多属于抑郁因子得分偏高的学生,改善社交认知,提高交往频率,培养交往能力是降低抑郁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团体辅导在改善交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效果显著的原因。

3、焦虑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焦虑程度高的大学生在社交中往往表现为回避的社交态度与行为或产生焦虑的情绪体验,相反,社交回避与苦恼又常常是造成

焦虑的重要原因,二者交互影响。

4、恐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人际交往中,恐怖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常表现为社交回避,即使不得已而发生的人际交往也常常让他们感到苦恼,因为在交往中,他们常表现得较为自卑,缺乏自信,因而无法感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极力回避人际交往,再加之缺乏成功的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能,处理交往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训练,造成交往的恶性循环。

5、偏执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偏执因子得分是本次测量得分阳性排列第二位的因子,表明大学生偏执倾向较严重。偏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面较窄,容易因为交往中的某些自认为重要的因素而影响交往的质量,倾向于自我中心,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与特点缺乏客观的评价与理解,固执己见,既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效果,更对心理健康起了明显的负面作用。所以偏执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6、在本次测量结果中,敌对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没有显著相关,与我们的设想不相吻合,在咨询实践中,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敌对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必然会对社交抱回避态度,而在社交中的苦恼也较多,这可能与我们的选样有关,但在人际信任与scl-90各因子得分的相关比较中,人际信任与敌对显著相关,人际信任低的学生敌对倾向明显。这表明影响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复杂而又交互影响的。

7、在本次测量结果中,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与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也没有显著相关,也是出乎预料的,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正是由于对人际敏感度低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人际交往没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与规划,对社交很少表现出刻意的回避与接受,也减少了因社交而产生的苦恼。在心理咨询中,我接触过不少因受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负面信息暗示,造成了人际过分敏感,而造成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

从相关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交往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正如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辅导中所面对的诸多案例所反映的那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际交往相对正常,而人际交往异常是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或下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阶段,人际交往几乎是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课题,也是一大难题,所以一年级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这种现象会持续到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增加,到三年级后会有好转,相对而言,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高。

附:心理测试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测试要求

(1)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2)评定时间范围是“现在或最近一周”。 (3)每次评定一般在20分钟内完成。

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你的一种情况,填在测验答卷纸中相应题号的评分栏中。其中,“没有”记1分,“较轻”记2分,“中等”记3分,“较重”记4分,“严重”记5分。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昏或昏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责备求全

7、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胸痛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发抖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胃口不好 20、容易哭泣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你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怕单独出门 26、经常责怪自己 27、腰痛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感到孤独 30、感到苦闷 31、过分担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33、感到害怕

34、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旁人能知道你的私下想法 36、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37、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39、心跳得很厉害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42、肌肉酸痛

43、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谈论你 44、难以入睡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难以作出决定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48、呼吸有困难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脑子变空了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53、喉咙有梗塞感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55、不能集中注意力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59、想到死亡的事 60、吃得太多

61、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就感到不自在 62、有一些不属于你自己的想法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人的冲动 64、醒得太早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66、睡得不稳不深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72、一阵阵恐惧和惊恐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74、经常与人争论

75、单独一个人时神经很紧张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79、感到自己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了 81、大叫或摔东西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83、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85、你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86、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87、感到自己的身体严重有问题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89、感到自己有罪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本量表用以评定心理卫生状况。其中,测验答卷中的F1、F2、F3、F4、F5、F6、F7、F8、F9、F10分别代表各因子,即F1(躯体化)、F2(强迫)、F3(人际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意)、F7(恐怖)、F8(妄想)、F9(精神病性)、F10(附加量表)。T分为标准分,为各因子的合计分(即粗分)除该因子的项目数所得。分析时主要看各因子的T分。比较简便、粗糙的判别方法是:当T≥3时,便被认为被试的该因子症状已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29]

注释:

[1]费文晓主编:《心灵的成长与交流》,四川科学技术出2002版,第1页。 [2]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页。

[3][6]刘红委,牛殿庆主编:《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版,第1页、第14页。

[4]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8页。

[5]欧居湖、徐建奇主编:《心理学与大学生》,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7][10][13]魏青编著:《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4页、第5页、第8页。

[8]谢炳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6页。

[9]段鑫星,赵玲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1]张玲编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11页。 [12]王效道主编:《心理卫生》,浙江科学出版社1990版,第75页。

[13]贺战冰:《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许昌学院学报,2005,24(2):

61。

[14] 冯铁蕾、曾延风、姜羡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中国计量学

院学报,2005,16(3):256。 [15]谢虹:《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策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4,(6):84-85。

[16]刘红委,吴丽玫:《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47。

[17]李美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莆田学院学报.(4):37。

[18]王光炎、王佳、李继国、张心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5,39(8):75。

[19]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523。 [20]齐玉龙:《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21(4):333。

[21]丹尼尔·戈尔曼著:《情感智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 [22]卢清华,唐金生,张多来:《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浅议》,南华大学学报,2004,(3):104。

[23]陈励:《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4):117—118。 [24][26]李可信:《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51。

[25]吴先超,杨怀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

[27]郑凤敏,王永柏,徐海春等:《不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行为

医学科学.2005,14(12):1097。

[28]黄希庭,郑涌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

—23页。

[29]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第二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人。研究表明,如果一个

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容易产生强迫、焦虑、

抑郁、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状,同时还伴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因为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

际交往相伴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因此,

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

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在平时的心理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已,

少数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可见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前世界卫生组织

(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

康,便失去了一切。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

亿日亿年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统一体。因

此关于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正在发生

着极大的变化,那种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的观

念正在被一种“立体健康观”(F.D.Wolinsdy1988年著《健康社会学》)所替代,

即健康应由心理尺度、医学尺度和社会尺度来评价,健康的概念已从传统的生

物医学模式走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

完全安宁。[1]并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

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

情大小都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

变能力强;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

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

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

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2]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

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

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情况,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

心情抑郁,

1989年WHO又将健康的导致心理概念补充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

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身体

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有着其突出的地位。“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的

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为了

实现完满康宁的健康状态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那么,准

确地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有意识地规划、调整自己的心理发展,主动

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就成了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

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

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近代心理卫生运动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他毕业于耶鲁大学,

其兄患癫痫症,他害怕自己也患此病,整日忧心忡忡,精神失常而自杀,得救

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住院三年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精神病人所遭受的种种冷

漠与非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误解、歧视和偏见,不胜悲愤。出院后

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与感悟写成《自觉的心》(A Mind That Fond Itself),

于1908年3月出版。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高度评价和支持。

1908年5月由比尔斯发起,成立了 “康涅狄格洲心理卫生协会”。这就是全世

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发起人除比尔斯本人外,还有大学教授、医生、心理

学家、精神病学家、教会牧师、审判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的精神病

患者及其家属。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下列五项;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止心

理疾病;③提高精神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⑤与心理

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其活动的对象已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从而奠定了心理卫

生的坚实基础。[3]

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继续努力,于1909年2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

委员会”。1917年全国总会出版的《心理卫生》季刊为科普读物,宣传心理卫

生常识,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各种不定期刊物和小册子,供群众免

费阅览。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到会的

有五十三个国家的3,042名代表,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大会产生了国际心理卫

生委员会。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

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

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人类幸福的增进”。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

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重视心理健康已成为

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什么是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心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

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论述。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

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4]

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

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

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

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5]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H.B.English)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

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

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

心理疾病。”[6]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Abr 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

的人,即: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

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

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

(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

的良好接触;⑧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

[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

以及情感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8]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9]

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

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④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⑤能保持自身人格的

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

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能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

个性;⑩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台湾学者王沂钊历经多年的研究,认识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

生活习惯与身体的健康,能在社会上保持较高的效能,而提出以下六项衡量个

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准则:①要有工作而且乐于工作(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

和快乐的来源);②要有朋友而且乐于与他人交往(透过与人分享心情,体会爱

的幸福感,能够稳定情绪)③要适当的了解自己並且悦纳自己;④能客观地评

估他人与认可他人;⑤能与現实环境维持良好的接触;⑥经常保持满意的心情。

[10]

台湾学者黄坚厚在1982年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发挥智慧和能力,以获取成就和满足;②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③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和悦纳的态度;④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11]

我国学者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一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很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个人关系和谐; 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以上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不象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人的心理健康可以从相对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就。

2、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己,生活的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很少自责、自怨、自卑、自我否定,心理相对平衡。

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心境积极乐观。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5、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6、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是自己的心理需要与社会协调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国际心理卫生运动日趋发展的影响之下,日益认识到这一运动的意义及重要性,于是经教育家、心理学家、医生、社会学家以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228人的酝酿和发起,并得到145位知名人士的赞助,于1936年4月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紧接着致力于准备开展工作。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处于非常状态之中,致使心理卫生的工作被迫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8年曾在南京开过一次局部的心理卫生代表会议。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直至1979年冬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重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倡议。成立由陈学诗、宋维真、王效道三人组成的联络组开展工作并得到许多关心此项活动的各有关方面与著名人士的赞助。经过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活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85年3月经国家科委和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批准正式成立。同年9月27日在山东泰安举行成立大会。李先念同志为大会题词:“社会各界都应当关心人民群众的心身健康,为心理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邓颖超同志题词:“发展我国心理卫生事业,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王震、陆定一、周培源、费孝通、茅以升、朱光潜、潘菽、吴阶平、钱信忠、高觉敷、林传鼎等国家领导人和著名学者分别题词或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和常务理事;讨论通过了协会章程;初步确定了几个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随后成立了儿童心理卫生、青少年心理卫生、老年心理卫生、心身医学和特殊职业群体心理卫生等专业委员会并开展学术活动。各省市地方和专业系统也纷纷组建心理卫生协会,开展活动。[12]

我们还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心理健康与否、正常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仅仅反映了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并不意味这个人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如何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即应该把握三个方面,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三、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一)亚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康心理学根据心理测验统计结果、症状分析、个人内心体验等方面来评

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与不健康来表达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事实上,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没有心理障碍与疾病,但又感觉心理不健康”,这就是亚心理健康,也称第三心理状态。

(二)亚心理健康的特点

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健康人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许多人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腿痛、疲劳乏力等不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情绪低落、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亚心理健康易感者描绘的心理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

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①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②罪恶感——自我冲突,有一种无能、无用感;③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④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⑤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⑥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⑦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13]

(三)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亚心理健康是一种比较痛苦而又无奈的心理状态,它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正如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今日社会赴医院就珍的病人中,估计有60%的人并无特殊疾病,只不过是感到痛苦而已。台湾心理学家吴静吉为现代人维护心理健康,走出亚心理健康状态开出了十二条良方:

1、重视快乐的价值;

2、诚实待己、怡然自处;

3、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

4、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

5、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

6、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

7、确定生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

8、降低期望水平、缓慢冲刺脚步;

9、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

10、追求有意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

11、尊重自己,亲近别人;

12、积极主动,分秒必争。

亚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人的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因此,只有帮助个体正确认知亚心理健康状态,掌握有效的调适方法,才能摆脱亚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明显偏低。据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报告,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和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不高造成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即某种程度的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自信心、以及自立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依赖性强等等,因此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能力。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此外心理素质还具有稳定性、可塑性、内隐性和表现性等特性。按照在心理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心理素质可分为智力性心理素质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改造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形像力和思维力;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意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在意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社会适应力等要素。大学生通过了严格的高考筛选,智力素质一般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主要实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下面着重分析大学生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

(一)情感素质。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这一心理现象包括情绪、情感和情操三种发展水平。按理说,大学生的情感倾向要与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应该反对从个人私利目的出发的狭隘情感;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要联系生活的重要方面,应该具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能摆脱低格调、低品位等种种浅薄和庸俗的情感;情感的稳定性、控制力和效能性都应该较强。但是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情感的波动性较大,情绪的起伏经常影响学习和休息,情绪波动后的调节能力也不太强,烦闷时很难高兴起来。情绪高涨时心花怒放,觉得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个别大学生年纪轻轻甚至觉得活着都没啥意思,可见情绪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二)人际关系素质。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交往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

心理健康,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当代大学生关系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交往观念方面,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用关系,没有真情实意;在交往行为方面,缺乏主动性,有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交活动没什么意思,而且在交往中对别人比较苛刻,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甚至认为这些缺点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意志素质。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其本质是对个体心理的调节,即通过调节个体的兴趣、情感等心理要素实现预期目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心理尚未达到成熟,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顺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每年新生入学时,新生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护送来报到的,有的学生甚至由几个人陪同来学校报到,家长跑来跑去,自己却袖手旁观,稍有不如意,还直冲家长发脾气,连睡觉的枕头都要家长装好。一遇到小的挫折就垂头丧气,放弃自己的目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这些大学生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在:要有较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耐挫能力。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我情感,约束自我言行,克服冲动,不骄不馁,不怯不惰,不任性,做自立自强的让家长放心,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四)开拓创新素质。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新理论、新事物进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但开拓创新的意识较弱,比如常受别人评价的左右,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略,观念上随大流,行动上力求稳妥,不善于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大胆质疑的习惯;对创新价值的认识不足,几乎有一半的同学对创新的价值和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动力,大学生对此的反应并不强烈。“从众心理、过分依赖别人,害怕失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为了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新情况,于2006年10月—12月对我院大学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和分类座谈,获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四川理工学院在读大学生820人(男204人,女196人)为测查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0份。其人口学因素指标分布如下:

1、性别:男生408人,女生392人;

2、学生来源:城镇来源272人,农村来源528人;

3、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220人,非独生子女580人;

4、是否学生干部:学生干部350人,非学生干部450人;

5、年级分布:一年级234人,二年级280人,三年级184人,四年级102人;

6、学科类型:文科类248人,理工科类408人,艺术类144人。

(二)方法

1、心理健康水平评定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 list,90,简SCL-90),由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10个因子分量表,测查采用1~5分的5点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大说明症状越严重,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在此我们以被试对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等于或大于3分为确定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的标准。采取分专业、分年级的团体施测方式.让被试阅读完指导语后,对90个问题涉及的症状作出自评判断,旨在通过被试对90个预设问题的回答,判断其心理状况的临床征象,以确定被试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和总均分l1个方面的表现。

数据统计和分析全部采用SPSS13.0计算机软件处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SCL-90得分总体情况

根据SCL-90的临床评分标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因子分等于或超过2分,为轻度以上心理症状;因子分等于或超过3分,为中度以上心理症状。在800份问卷中,总分最高分为301分,最低分为90分,平均:148.11±40.83分;总分大于160分的有248例,占31%,其中男大学生:126例,占男生总数的30.9%;女大学生:122例,占女生总数的31.2%,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呈阳性人数及比例

因子 因子分≥2(轻度以上)

人数(人)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92 290 226 164 178 174 98 190 112 百分比(%) 11.5 36.3 23.25 20.5 22.25 21.75 12.25 23.75 14 因子分≥3(中度以上) 人数(人) 8 64 52 38 20 26 12 26 22 百分比(%) 1 8 6.5 4.75 2.5 3.25 1.5 3.25 2.75

根据表1的数据,就中度以上症状考虑,大学生存在主要问题的前五项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敏感、焦虑和敌对。需要说明的是,SCL-90属于准则参照测验,即以心理症状为准则来评判某个人是否有某些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它测得的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症状水平,是在这个时间段里的自我感觉,尤其是对情绪的心理体验。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呈阳性人数及比例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二)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把参与测试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和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经过Z检验表明,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全部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全国常摸,差异极显著,根据该量表的分值含义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明显低于全国青年水平(见表2),表明大学生在青年中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一个群体。

表2 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大学生 N=800 1.40±0.46 1.97±0.59 1.84±0.59 1.69±0.56 1.63±0.52 1.63±0.54 1.43±0.47 1.67±0.55 1.56±0.47 1.62±0.54 1.65±0.45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T值 2.58 9.56 2.57 4.41 7.91 4.95 4.43 5.47 8.29 10.85 9.07 P值 P>0.05 P

(三)不同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1、男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附近项和均分项目上得分优于女大学生,其中除了恐怖因子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男大学生

n=408 女大学生 n=392 T值 P值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41±0.45 1.98±0.60 1.81±0.59 1.66±0.54 1.59±0.49 1.65±0.55 1.38±0.44 1.68±0.55 1.56±0.50 1.61±0.52 1.63±0.45 1.39±0.46 1.97±0.59 1.87±0.59 1.73±0.57 1.66±0.55 1.62±0.54 1.49±0.49 1.66±0.54 1.55±0.45 1.64±0.55 1.66±0.46 0.31 0.11 -1.02 -1.18 -1.35 0.45 -2.45 0.26 0.26 -0.61 -0.62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城乡来源不同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为了解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城镇来源大学生和农村来源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城镇来源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得分大体与农村来源大学生相当外,其余得分均低于农村来源大学生。但所有因子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城乡来源不同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城镇来源 n=272 1.39±0.41 1.89±0.54 1.78±0.54 1.61±0.50 1.58±0.49 1.63±0.52 1.40±0.44 1.67±0.49 1.48±0.41 1.59±0.49 1.60±0.41

农村来源 n=528 1.40±0.48 2.02±0.62 1.86±0.61 1.73±0.58 1.65±0.54 1.64±0.56 1.45±0.49 1.67±0.57 1.60±0.50 1.64±0.56 1.67±0.47

T值 0.27 0.17 1.33 2.09 1.14 0.14 1.11 0.10 2.26 0.88 1.49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为了解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各因子的得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抑郁、焦虑、偏执、附近项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差异,均分显示可见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见表5)。

表5 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独生子女 n=220 1.36±0.39 1.95±0.56 1.80±0.55

非独生子女 n=580 1.41±0.48 1.98±0.61 1.85±0.60

T值 -1.02 -0.58 -0.75

P值 P﹥0.05 P﹥0.05 P﹥0.05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62±0.44 1.56±0.45 1.57±0.50 1.40±0.46 1.60±0.45 1.49±0.42 1.56±0.45 1.59±0.38 1.72±0.60 1.65±0.54 1.66±0.56 1.45±0.47 1.70±0.58 1.58±0.49 1.65±0.57 1.67±0.48 -1.52 -1.68 -1.40 -0.79 -1.75 -1.64 -1.63 -1.57 P

4、学生干部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为了解学生干部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非学生干部的均值低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均值。但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表6 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学生干部 n=350 1.43±0.48 1.97±0.58 1.87±0.57 1.70±0.52 1.65±0.52 1.64±0.52 1.44±0.45 1.70±0.53 1.59±0.47 1.65±0.54 1.66±0.44

非学生干部 n=450 1.38±0.43 1.98±0.61 1.81±0.61 1.69±0.58 1.60±0.53 1.63±0.56 1.43±0.49 1.65±0.56 1.53±0.48 1.60±0.54 1.63±0.47

T值 1.00 -0.22 1.02 0.23 0.96 0.32 0.36 0.83 1.10 0.89 0.73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四)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为了了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见表7。

表7 四个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一年级 N=234 1.50±0.52 2.15±0.63 2.00±0.63 1.81±0.62 1.74±0.56 1.72±0.56 1.52±0.50 1.80±0.58 1.67±0.53

二年级 N=280 1.37±0.45 1.92±0.58 1.82±0.61 1.66±0.55 1.59±0.52 1.58±0.57 1.42±0.44 1.64±0.58 1.52±0.47

三年级 N=184 1.36±0.41 1.90±0.58 1.72±0.51 1.61±0.55 1.52±0.43 1.58±0.47 1.38±0.48 1.61±0.46 1.50±0.42

四年级 N=102 1.32±0.35 1.87±0.50 1.71±0.49 1.67±0.53 1.66±0.54 1.68±0.54 1.37±0.46 1.57±0.46 1.51±0.40

F值 3.026 4.942 5.311 2.525 3.659 1.779 2.067 3.097 3.087

P值 P0.05 P0.05 P>0.05 P

附加项 总均分 1.71±0.61 1.76±0.50 1.58±0.51 1.61±0.45 1.59±0.48 1.61±0.51 1.57±0.41 1.60±0.39 1.486 P>0.05 3.967 P

表7表明,一年级学生各项因子得分相对较高,表明四个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年级差异。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考查不同年级在这几个因子上的多重比较结果。在总均分项目上,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比较呈现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在强迫、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上,仍然显示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比较呈现显著差异,其情况是在这三个因子上,一年级大学生的状况最差;在焦虑因子上,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三年级呈现显著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三年级的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将四个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了比较研究。

1、一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表7.1 一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一年级 N=234 1.50±0.52 2.15±0.63 2.00±0.63 1.81±0.62 1.74±0.56 1.72±0.56 1.52±0.50 1.80±0.58 1.67±0.53 1.71±0.61 1.76±0.50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t 3.58 7.54 3.65 3.89 7.23 3.87 4.04 4.61 6.48 5.92 3.42

p

2、二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附加项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二年级 N=280 1.37±0.45 1.92±0.58 1.82±0.61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0.64 4.12 1.06

>0.05 0.05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59±0.52 1.58±0.57 1.42±0.44 1.64±0.58 1.52±0.47 1.58±0.51 1.61±0.45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4.07 1.55 2.15 2.20 3.71 3.38 0.27

0.05 0.05

3、三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除了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附加项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见表7.3)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三年级 N=184 1.36±0.41 1.90±0.58 1.72±0.51 1.61±0.55 1.52±0.43 1.58±0.47 1.38±0.48 1.61±0.46 1.50±0.42 1.59±0.48 1.57±0.41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0.39 3.09 0.61 0.54 2.08 1.35 1.00 1.34 2.68 3.03 0.49

t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4、四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在焦虑因子得分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表7.4 四年级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四年级 N=102 1.32±0.35 1.87±0.50 1.71±0.49 1.67±0.53 1.66±0.54 1.68±0.54 1.37±0.46 1.57±0.46 1.51±0.40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0.21 2.13 0.60 1.21 3.91 2.17 0.56 0.74 2.26

t

p >0.05 0.05 >0.05 0.05 >0.05

总均分

1.60±0.39

1.44±0.43

0.00

>0.05

(五)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为了了解不同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状况,对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不同学科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基本上没有差别,表明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体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别。结果见表8

表8 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文科 N=248 1.39±0.46 1.97±0.58 1.87±0.56 1.73±0.59 1.66±0.54 1.64±0.57 1.41±0.43 1.63±0.51 1.54±0.44 1.70±0.52 1.66±0.44

理工科 N=408 1.38±0.45 1.94±0.58 1.77±0.57 1.65±0.52 1.61±0.49 1.59±0.49 1.42±0.43 1.66±0.54 1.56±0.47 1.57±0.50 1.62±0.44

艺术类 N=144 1.46±0.49 2.08±0.68 1.95±0.68 1.75±0.61 1.62±0.49 1.75±0.54 1.51±0.56 1.75±0.59 1.57±0.55 1.65±0.65 1.71±0.52

F值 0.836 1.7018 2.757 1.152 0.380 2.435 1.106 1.058 0.1040 1.659 1.098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三、讨论与分析

从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的结果可以看出: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有248例,占参测大学生的31%,除人际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全国常摸,差异极显著,表明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群体,也提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要加强。

1、不同性别大学生

在本次测量中,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男大学生:126例,占男生总数的30.9%;女大学生:122例,占女生总数的31.2%,在性别比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scl-90的各因子得分上出恐怖外,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均分来看,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附近项和均分项目上得分优于女生,这是由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一般认为,由于女生生理上的相对弱势,社会传统文化的定势影响,会使女生面对更多的问题与困惑,其心理健康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贺战冰的研究表明“河南省大学生男、女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各项因子分均值在1.45~2.06之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它症状因子分较高;女生各项因子分均值在1.40~2.03之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症状和其它症状因子分较高。”[13]但也有研究表明男女生心理健康并无明显差异,“从测试结果看,男生总分小于女生总分P

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由于社会对男性的高期望使男生同样面对着许多社会责任,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3、不同背景大学生 (1)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结果,也与我们的主观判断有较大差异。其实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都在证实独生子女并不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直接原因。 “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勇敢诚实、人际关系等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在兴趣广度、竞争意识和注重现实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心理健康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1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非独生子女的每项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特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得分明显高于独生子女。”[16]这些都表明了独生子女在相对优越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下,早期的教育较充分,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教育方法也较得当,同时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较充分的满足,所以独生子女的主导心境是乐观的、自我评价也较高,心理满足更充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其特殊家庭教育环境,造成某些消极个性,就认为他们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反,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具有较亲密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家庭教育,而父母家庭的支持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当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原因之一。”[17] “调查发现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也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但未发现两者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差异。说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这种影响往往不是表现在教养方式上,而可能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对于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18]相反,非独生子女大多背负着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满足感相对缺乏,加之非独生子女已处于少数群体,因此,高校应该特别关注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2)学生来源

从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我们主观上判定的城乡差别在此次的测量中并无统计学上的表现。有研究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19],“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卫生自评量表中1O个因子,如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均比城市生源大学生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3)是否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差异,但学生干部大学生的个因子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表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表明学生干部面对的人和事更多,在处理人与人的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具体事务性问题,再加上角色的社会期望,都使他们面对更多的困扰与压力。尽管,担任学生干部常常面对角色规范的要求,往往更快地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情绪,并由于工作的需要,更快地学会了与人交往。但往往得不到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理解与包容,缺少充分的缓解消极情绪的途径,心理郁结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造成了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但情商发展较充分,情商是“个人

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21]高情商使她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判别他人的行事动机,解读他人的情绪反应,懂得如何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合作,以达到团队的最终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来圆满解决自我和人际间的困扰。”[22]

3、不同年级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提示:四个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四个年级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水平差异,这和许多研究结果相吻合,“1~4年级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一年级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性等6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有强迫、人际敏感、焦虑等3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性等7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23]“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16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有差异的。”[24]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是一年级大学生,依次是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大学生。正如吴先超等人的研究结果:“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级差异,一、二年级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毕业班最低。这一方面说明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在中学已经形成,另一方面说明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5]

一年级女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源自于适应不良;大二、三是专业学习的主要年级,专业学习压力加大,大多女生开始焦虑各种等级考试,同时,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许多女生开始面对爱情问题,还要规划未来的发展,所以大二、三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多,烦恼也自然增多。但由于通过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们开始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初步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经验,应对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度过了二年级的分化期后,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大四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都是比较动荡的,面对毕业,他们的所有努力基本上都与就业相关,有焦虑、挫败和不断的尝试,心理压力也很大,但由于目标非常明确,他们除了完成剩下不多的学业和相对较松散的毕业环节外,大量的精力花在就业上,忙碌中逐步面对现实,心理困扰反而被压制下来,再加之三年的磨练与成长,使他们开始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心理问题反而减少了。

4、不同学科类别

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除了文科大学生在焦虑、附加项得分最高外,艺术类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均为最高。这与“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文科、理科大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平均得分。”[26]的研究结果不吻合,与郑凤敏等的研究结果:“在不同类院校大学生中,理工类大学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为26.98%(68/252),师范类为18.18%(36/198),医科类为10.82%(25/231),艺术类最低为8.81%(22/249)”[27]有较大的出入。此次测量中,艺术类大学生大多选自音乐系,可能是音乐方面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形势和技能训练的“艰难”程度,让他们承受着我们无法设想的压力和困扰,而且,随着年级增加,逐步面临残酷的市场选拔,让他们较早地感受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所致,因此,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象许多研究结果中呈现出最低的状态,这与我院属理工为主的性质可能有关,也与近年来,我国高校注重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渗透的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有关。从总体上来看,文科、理工、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提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大力度。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问题的高发人群。他们的人际交往常常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明显的相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辅导,试图把有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一)高智慧

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严格筛选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走进了大学校园,在众人心目中,大学生都是聪明的,而一定的智商水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但智商高有时也可能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人们的快乐度与智商呈弱的负相关。这里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条可能是高智商者更难为人们所理解,加之各方面的心理期望更高,从而更容易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悲凉和现实的不如己意。

(二)高抱负水平

能考上大学的青年,谁都希望今生今世能有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没有人盼望自己碌碌无为,因此,心中的抱负水平一般较高,这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定要有“度”,如果自我评价不切实际,目标定得太高,甚至难以达到,则更容易受挫导致心理疾病,名牌大学的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加上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实践经验还欠缺,挫折容忍力低,一旦遭遇困境也就很容易影响心理健康。

(三)延缓偿付期

延缓偿付期是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逊(E H Erikson,1902—1994)提出的一个用以说明青年暂时延迟确定自我身份的一个特殊阶段。在现代社会,大学时代的青年应该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从法律上讲,大学生已经到了自立年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因为仍然生活在校园里,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直接接触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社会、父母暂缓了他们的自立责任与相应的义务。这个时期“靠父母养活”,经济上得到帮助,他们必须克制自己过早地确定自己的身份,以及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精神方面的需求与困惑。

4、高心理压力

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较同龄人大得多,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28]首先,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人们对他们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也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这些期望既可以化作动力,也可以造成心理压力。其次,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特别是在择业和就业上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面临多种选择,也带来更多的压力。再次,在大学生群体中,相互间的竞争随时随地、有形无形地展开着,也更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恰当的应对,就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时代中的特殊群体,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但只要我们合理引导,绝大多数心理问题是可以在大学时期得以解决的。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内心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大量事实表明,心胸是否宽广、包容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否和谐直接相关,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让大学生的心里对人对事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接触了许多因人际交往不协调而产生心胸狭窄的实例,而且有的大学生为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人很痛心。

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境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寝室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有两位同学当着自己的面嘀咕几句,自己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更加宽容,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容。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学会分享、接受和给予 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心理条件 不会分享与分担是这一带大学生特殊的成长背景中极易形成的负性品质,也是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重要原因,尽管本次心理健康水平测量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在各学段的教育中,我们都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代青少年存在的分享与分担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让大学生在良性的人际氛围中,充分体验与享受交往对象带来的快乐,并乐意将自己的快乐与对象分享,进而学会分担与体验交往对象的痛苦,并产生同感与共情,积极帮助交往对象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失去的快乐。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尤其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樊富岷教授的团体咨询中,分享是首当其冲的训练项目,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团体活动的人体验到分享的心理感受,学会分享。从而达成人与人的心理相容,在互相帮助下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接受与给予是矛盾统一于人际交往中的一对交互影响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群体中,必然会与群体中的人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无法离开他人的给予,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给予的过程中,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感受做事与

做人的真正涵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是在接受中成长,不懂或很少给予,体会不到给予的愉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而使人际关系遭到破坏,心理健康也倍受影响。因此,学会接受与给予,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良好的人际交往,更能使大学生体验到接受与给予的乐趣,养成接受与给予的良好心理品质。

蓝风是大三的学生,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较紧张,不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实在不好接近,虽然优秀,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则不敢恭维。蓝风也为此很头疼,只要是他主持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似乎都有意不参加,好象故意和他做对,而他本人长期坚持的做人准则就是:我行我素,万事不求人。他几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认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他成绩好,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他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人奚落一顿,有时还要加上一句“拜托你上课时认真听讲,下次不要再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蓝风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十分不满意,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他焦虑甚至恐惧,但不知如何入手改善现状。因为他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蓝风的人际关系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不懂得接受,更不知道给予的人,在他的观念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没有给予与接受的意识,最终将失去支持,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痛苦不堪。不懂接受与给予,不仅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自我同一性,学会合作,这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自我同一性就是指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整和统一。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弄清“我是谁”和“在别人眼中我是谁”的自我认识,把“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统一起来,找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正确角色规范,和不同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的同学进行合理的交往。

有研究表明:“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是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才能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我们做了scl-90各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的相关检验,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表9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研究

因子

躯体

均分

.129** .111* .127*

.097 .116* .067

强迫

人际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敏感

.068 .026 .095

.158** .130** .130**

.110*

.073 .075 .061

偏执

精神病

附加

社交总分 回避分 苦恼分

* P﹤ 0.05

.097 .075 .102*

.207** .139** .076 .065 .182**

.103*

.084 .056

.160** .129** .198** .150** .059 .064

** P﹤ 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躯体化因子与社交回避因子也存在显著的相关。(见表9)即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总状况、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的表现越明显,其面对的人际交往中的苦恼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交回避也越明显。也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人际回避与苦恼程度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相关,人际交往行为上的回避与体验上的苦恼,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讨论与分析

1、 躯体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得分显著相关,表明社交回避的行为与躯体化因子相互 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大学生在自述社交回避烦恼时,其描述的症状常常有失眠、厌食、乏力等躯体症状。

拒绝交往让他尝尽了苦头

小张是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进大学后与7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看不惯的是同寝室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他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他们的高谈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由于内向的他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之看不起那些同学,于是,就以独来独往来减少与同学们的交往,时间一长,他发现寝室同学说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视他不存在,他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然而升,曾经多次萌发过主动与他们交往的念头,可都事与愿违。他回寝室时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对他评头品足,还窃窃私语,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他觉得受不了了,想过换寝室,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不和他们交往,他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即使这样避开他们,似乎还是没有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议论与不满,他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急剧消瘦,在寝室,话越来越少,甚至连笑声都很少听见,他感觉到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照顾他,送水喂饭,就象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似的,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同学们只是觉得他不愿与他们交往,并不知道由此引发了他内心如此大的震荡。

2、 抑郁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遇到高 抑郁低交往动机与交往水平的案例,尤其是社交恐惧症患者,多属于抑郁因子得分偏高的学生,改善社交认知,提高交往频率,培养交往能力是降低抑郁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团体辅导在改善交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效果显著的原因。

3、焦虑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焦虑程度高的大学生在社交中往往表现为回避的社交态度与行为或产生焦虑的情绪体验,相反,社交回避与苦恼又常常是造成

焦虑的重要原因,二者交互影响。

4、恐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人际交往中,恐怖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常表现为社交回避,即使不得已而发生的人际交往也常常让他们感到苦恼,因为在交往中,他们常表现得较为自卑,缺乏自信,因而无法感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极力回避人际交往,再加之缺乏成功的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能,处理交往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训练,造成交往的恶性循环。

5、偏执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偏执因子得分是本次测量得分阳性排列第二位的因子,表明大学生偏执倾向较严重。偏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面较窄,容易因为交往中的某些自认为重要的因素而影响交往的质量,倾向于自我中心,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与特点缺乏客观的评价与理解,固执己见,既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效果,更对心理健康起了明显的负面作用。所以偏执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6、在本次测量结果中,敌对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没有显著相关,与我们的设想不相吻合,在咨询实践中,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敌对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必然会对社交抱回避态度,而在社交中的苦恼也较多,这可能与我们的选样有关,但在人际信任与scl-90各因子得分的相关比较中,人际信任与敌对显著相关,人际信任低的学生敌对倾向明显。这表明影响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复杂而又交互影响的。

7、在本次测量结果中,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与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也没有显著相关,也是出乎预料的,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正是由于对人际敏感度低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人际交往没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与规划,对社交很少表现出刻意的回避与接受,也减少了因社交而产生的苦恼。在心理咨询中,我接触过不少因受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负面信息暗示,造成了人际过分敏感,而造成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

从相关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交往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正如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辅导中所面对的诸多案例所反映的那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际交往相对正常,而人际交往异常是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或下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阶段,人际交往几乎是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课题,也是一大难题,所以一年级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这种现象会持续到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增加,到三年级后会有好转,相对而言,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高。

附:心理测试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测试要求

(1)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2)评定时间范围是“现在或最近一周”。 (3)每次评定一般在20分钟内完成。

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你的一种情况,填在测验答卷纸中相应题号的评分栏中。其中,“没有”记1分,“较轻”记2分,“中等”记3分,“较重”记4分,“严重”记5分。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昏或昏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责备求全

7、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胸痛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发抖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胃口不好 20、容易哭泣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你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怕单独出门 26、经常责怪自己 27、腰痛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感到孤独 30、感到苦闷 31、过分担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33、感到害怕

34、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旁人能知道你的私下想法 36、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37、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39、心跳得很厉害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42、肌肉酸痛

43、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谈论你 44、难以入睡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难以作出决定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48、呼吸有困难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脑子变空了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53、喉咙有梗塞感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55、不能集中注意力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59、想到死亡的事 60、吃得太多

61、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就感到不自在 62、有一些不属于你自己的想法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人的冲动 64、醒得太早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66、睡得不稳不深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72、一阵阵恐惧和惊恐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74、经常与人争论

75、单独一个人时神经很紧张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79、感到自己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了 81、大叫或摔东西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83、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85、你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86、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87、感到自己的身体严重有问题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89、感到自己有罪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本量表用以评定心理卫生状况。其中,测验答卷中的F1、F2、F3、F4、F5、F6、F7、F8、F9、F10分别代表各因子,即F1(躯体化)、F2(强迫)、F3(人际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意)、F7(恐怖)、F8(妄想)、F9(精神病性)、F10(附加量表)。T分为标准分,为各因子的合计分(即粗分)除该因子的项目数所得。分析时主要看各因子的T分。比较简便、粗糙的判别方法是:当T≥3时,便被认为被试的该因子症状已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29]

注释:

[1]费文晓主编:《心灵的成长与交流》,四川科学技术出2002版,第1页。 [2]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页。

[3][6]刘红委,牛殿庆主编:《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版,第1页、第14页。

[4]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8页。

[5]欧居湖、徐建奇主编:《心理学与大学生》,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7][10][13]魏青编著:《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4页、第5页、第8页。

[8]谢炳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6页。

[9]段鑫星,赵玲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1]张玲编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11页。 [12]王效道主编:《心理卫生》,浙江科学出版社1990版,第75页。

[13]贺战冰:《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许昌学院学报,2005,24(2):

61。

[14] 冯铁蕾、曾延风、姜羡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中国计量学

院学报,2005,16(3):256。 [15]谢虹:《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策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4,(6):84-85。

[16]刘红委,吴丽玫:《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47。

[17]李美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莆田学院学报.(4):37。

[18]王光炎、王佳、李继国、张心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5,39(8):75。

[19]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523。 [20]齐玉龙:《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21(4):333。

[21]丹尼尔·戈尔曼著:《情感智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 [22]卢清华,唐金生,张多来:《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浅议》,南华大学学报,2004,(3):104。

[23]陈励:《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4):117—118。 [24][26]李可信:《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51。

[25]吴先超,杨怀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

[27]郑凤敏,王永柏,徐海春等:《不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行为

医学科学.2005,14(12):1097。

[28]黄希庭,郑涌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

—23页。

[29]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 院 经济贸易系 专 业 电子商务 学 号 1109071059 姓 名 李宏伟 指导教师 李 娜 日 期 2014年 11 月 摘要 人际交往是当代大学生社会 ...查看


  •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摘要:人是社会成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需要依托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会产生个中不同的情绪波动,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或多或少的冲击.本文将从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查看


  •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院系:************ 姓名:小漠 学号:********886 社会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摘要]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qu ...查看


  •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
  •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能够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都与周围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会如何建立正确,健康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在此我就只针对大学生于人 际关系发表几点看法. ...查看


  • 小学生人际关系3
  • 小学生人际关系 [内容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存在的特别的因素. 我们特别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而成为小学生的他们也要面对着社会上的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一切都要全面的发展,且人际关系也 ...查看


  • 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及交往的技巧
  • 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及交往的技巧 森林里, 几只刺猬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当他们想紧靠一起互相取暖时,又不得不弹开了,因为刺猬身上都长着尖刺,靠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但经过几次尝试后,刺猬们最后终于找到了即不刺痛彼此又能相互取暖的适当的距离.就像 ...查看


  •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 心灵谈话:高中生人际交往指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22:01 新浪考试 心灵谈话 高中生人际交往指导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查看


  • 小组的心理论文
  • 心理论文 ------建环(2)班 组长黄强 组员: 胡建良 胡鹏 郭锋 郑金萍 陈咏阳 摘 要: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 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模糊性和多变性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走向成熟的阶 ...查看


  • 目前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 要: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已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恐惧与逃避.孤独与自卑.嫉妒与猜疑.敌视与冲突.追求功利.自我欣赏与高傲等一系列 ...查看


  • 中学生基本交往礼仪与技能
  • 中学生基本交往礼仪与技能 中学生之间应怎样交往 调查结果(一)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发现,在中学生的日常交往之中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交往不文明,缺乏交往礼仪常识 主要表现在:接人待物不礼貌,为人处世不懂规矩,日常行为不讲社会公德,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