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是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自

己的独特性,本单元将会一一介绍。

本单元第一部分是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纵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特点,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那么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哪些表现呢?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哪些表现呢?中华文化出现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本单元第二部分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呢?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有哪些呢?那么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二、复习预习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异彩纷呈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

(2)传统文化在今天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5、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6、文化创新的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1)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汉字与史学典籍

(1)文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文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史书典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

(2)重要原因(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1)文学艺术的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的特点。

(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2)中国的科学技术的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具体表现:

(1)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与那里的河网纵横等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2)内陆的滇黔文化,则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3)华东的吴越文化和内陆的滇黔文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是,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考点2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表现: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

突出表现。

(2)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时代要求: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2、本质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青少年的使命: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考点3 易错易混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得益于汉子和史学典籍,主要是因为包容性。

2、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3、不同的民族,其文化也有相同之处,并不是完全不一样。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四、例题精析

【例题1】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如《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典籍之所以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是因为( )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C.我国古代史官实行世袭制度

.我国史书规模浩大、存留丰富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D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史书典籍的作用,题干问的是史书典籍为什么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故A观点符合题意,B是讲我国史书的特点不是作用,排除,C、D均不是讲史书典籍,与材料无关,故答案应选A。

【例题2】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A观点错误,中华文明是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题干中讲到的是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说明我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故C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没有体现,D观点错误,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是有区别的,故答案应选C。

【例题3】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 港澳、台湾、海外的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不能说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故④错误,故答案应选B。

【例题4】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中,夺冠实力并不突出的朝鲜队为什么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也引发了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深深思考。下面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②④ D

【答案】A

【解析】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①②是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选A。③观点错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不能把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等同起来。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④观点也错误,排除。

五、课堂运用

【基础】

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下列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 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内容。A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C项错误;D项中发展到巅峰的说法是错误的。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解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文化建设包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但二者不等同。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没有点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本题选A项。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BD

【解析】该题考查文化遗产,A观点错误,各民族文化是一律平等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说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故B观点符合题意,

C、D观点均与材料无关不选,故答案应选B。

2、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解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本题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硬支撑。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经济是血肉,则文化就是灵魂”。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取决于依托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力量。“全社会的崇德向善是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激发社会向善的能量。“提升文化软实力,要面向世界,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要努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大的经济实体取决于依托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力量说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抓住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社会向善的能量,能够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提高文化软实力,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透视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该题需要针对材料中的每一个观点具体分析,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字眼,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等信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纪念日。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斗争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种一切听从党召唤的政治觉悟,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同甘共苦、团结战斗的优良作风,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畏强暴、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思考:为什么说抗美援朝精神“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以抗美援朝精神为背景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要说明抗美援朝精神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原因。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方面是它的历史地位。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说明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课程小结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是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自

己的独特性,本单元将会一一介绍。

本单元第一部分是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纵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特点,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那么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哪些表现呢?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哪些表现呢?中华文化出现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本单元第二部分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呢?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有哪些呢?那么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二、复习预习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异彩纷呈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

(2)传统文化在今天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5、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6、文化创新的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1)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汉字与史学典籍

(1)文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文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史书典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

(2)重要原因(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1)文学艺术的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的特点。

(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2)中国的科学技术的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具体表现:

(1)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与那里的河网纵横等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2)内陆的滇黔文化,则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3)华东的吴越文化和内陆的滇黔文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是,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考点2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表现: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

突出表现。

(2)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时代要求: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2、本质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青少年的使命: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考点3 易错易混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得益于汉子和史学典籍,主要是因为包容性。

2、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3、不同的民族,其文化也有相同之处,并不是完全不一样。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四、例题精析

【例题1】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如《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典籍之所以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是因为( )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C.我国古代史官实行世袭制度

.我国史书规模浩大、存留丰富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D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史书典籍的作用,题干问的是史书典籍为什么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故A观点符合题意,B是讲我国史书的特点不是作用,排除,C、D均不是讲史书典籍,与材料无关,故答案应选A。

【例题2】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A观点错误,中华文明是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题干中讲到的是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说明我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故C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没有体现,D观点错误,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是有区别的,故答案应选C。

【例题3】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 港澳、台湾、海外的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不能说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故④错误,故答案应选B。

【例题4】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中,夺冠实力并不突出的朝鲜队为什么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也引发了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深深思考。下面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②④ D

【答案】A

【解析】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①②是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选A。③观点错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不能把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等同起来。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④观点也错误,排除。

五、课堂运用

【基础】

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下列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 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内容。A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C项错误;D项中发展到巅峰的说法是错误的。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解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文化建设包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但二者不等同。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没有点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本题选A项。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BD

【解析】该题考查文化遗产,A观点错误,各民族文化是一律平等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说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故B观点符合题意,

C、D观点均与材料无关不选,故答案应选B。

2、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解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本题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硬支撑。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经济是血肉,则文化就是灵魂”。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取决于依托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力量。“全社会的崇德向善是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激发社会向善的能量。“提升文化软实力,要面向世界,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要努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大的经济实体取决于依托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力量说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抓住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社会向善的能量,能够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提高文化软实力,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透视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该题需要针对材料中的每一个观点具体分析,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字眼,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等信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纪念日。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斗争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种一切听从党召唤的政治觉悟,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同甘共苦、团结战斗的优良作风,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畏强暴、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思考:为什么说抗美援朝精神“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以抗美援朝精神为背景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要说明抗美援朝精神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原因。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方面是它的历史地位。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说明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课程小结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共7篇)
  • 篇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目的 :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理 ...查看


  • 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3.7.2 整体思路: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主讲人 丁彦会 根据"以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 ...查看


  •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教案一
  •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教案一 "助人为乐"篇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班会,引导同学们认识了解我国文学之经典,民族文化精神之伟大.在同学们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同时,更要做个有道德 ...查看


  •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
  •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授课人:新星中学 刘立萍 ★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坚定 ...查看


  •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八年级新课标教案(1)
  •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政治科教案 主备人:魏立平 课题: 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第2课时 我们都是龙传人 [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能力] 自主探究 ...查看


  •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 任秋红 [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案 教学依据:依照国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 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 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 ...查看


  • 中华民族精神(一)教案
  •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 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查看


  • 黄河颂教案
  • <黄河颂>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a.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在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b.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通过各种 ...查看


  •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2
  • 山东人民出版社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项目 民族精神耀中华 授 课 人:徐洪斌 工作单位:胶州市第六中学 授课地点:胶州市第八中学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30日 电子信箱:联系电话:[1**********] [内容标准] 三. ...查看


  • 教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系别:政法系学号:姓名:吴少玲 2009171212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属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