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基础训练

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基础训练

摘 要:本文认为 ,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具有根基性、支撑性和带动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基础训练必须针对其基本特征来展开; 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既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必须以理论的丰富完善作为其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必须发掘训练机制优化的巨大潜能,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的新跨越。

关键词:信息化 军事基础训练 地位 特征 措施

基础训练,是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训练,是生成军队作战能力的基础。在信息化浪潮奔涌、军队转型百舸争流的新时期,基础训练合着变革的节拍跃动嬗变,在传承与超越的激荡中诠释着新的时代特质,亟需以新的视角去聚焦,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

一、 从战略高度审视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的地位作用

基础训练在战斗力生成中的关键性作用在增加。信息化战争是体系的对抗。作战体系的层次越高、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就越是要求基础要素之间相互精准协调。从体系作战能力形成过程看,大致可分为四步:一是单兵单装结合的技术训练,二是作战要素、作战单元融合训练,三是军种作战集团合同训练,四是联合作战体系综合集成训练。相对后两个阶段,前两个步骤都是递进的必由阶梯,如果不解决关键岗位、作战平台、作战要素和作战单元加入军种作战集团和联合作战体系前的能力基础问题,形成联合作战整体能力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部队遂行任务的成功率必然大打折扣。譬如,近年世界一再发生的潜艇事故,多是由于关键岗位操作不当或系统失灵造成的,“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惨痛的教训表明,基础训练的“细节”,训得是否到位和过硬,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作战行动的成败。

基础训练在新大纲体系中的考量权重在增加。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是训练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和显著特征,就是更加强调打牢官兵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能力素质基础。各军兵种专业的新大纲,均加大了基础训练的时间、内容比重,并首次将联合基础作为三军必训内容进行了规范。陆军所有训练题目内容中,基础性的题目内容已经占到80%;全年度训练时间中,基础训练的时间则占到76%。即便是在师旅团演习阶段,从部队的实际情况看,通常也要用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进行兵种协同和指挥专项训练,为形成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进一步打牢基础。

基础训练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奠基性功效在增加。严格扎实的基础训练,有利于培养部队良好的作风,有利于锻造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有利于塑造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严格扎实的基础训练,还可以正规部队秩序,促进从

严治军方针的有效落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更如同将大厦建于沙洲。当前,有的部队科学发展上不了水平、全面建设不协调、从严治军方针落实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坚决扭住基础训练这个军队建设的重要抓手,没有用基础训练这个常态化、实用性的大熔炉,去历练官兵优良的个体素质、塑造部队应有的光华品质。

基础训练在打造人才方阵中的贡献率在增加。实践锻炼中最重要的是基础性实践,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基础素质要过硬。纵览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不断加入,大凡在部队有所作为的,都是首先从基础这个原点上突破的。他们在基础训练中“淬火”,超越自我,提高能力,增强信心,自然也赢得了信任,基础训练已成为我军人才建设战略工程的基石。反观近年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各级虽然采取了院校部队联合办学、交叉培训等超常举措,但有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指挥层面底气不足。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宏观执繁、微观至简,联合作战的基础知识、技能都不够扎实。随着生长干部队伍来源的变化,如何打牢大量国防生的“兵之初”、“官之初”基础,尽快缩短其能力素质与岗位任职的差距,突破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瓶颈,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用好基础训练这个实在管用的“桥”和“船”,以支撑我军人才建设更好更快地挂济云帆、踏浪新岸。

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基本特征

1、训练内容信息凸现

受信息技术水平 国家经济实力 战争形态等因素影响,传统军事训练信息含量少.训练合成度低,训练效益不够高 而信息化条件下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信息注入训练领域.使得军事训练内容的信息含量不断增加.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内窖.将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不断增加许多新的信息成份.并由此日益拓展和深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出联合训练。信息是军队生成战斗力的纽带和重耍资源.着眼联台作战需求,在军事训练中围绕提高作战系统整体对抗能力而进行的诸军兵种联台作战训练.已成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取向 。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在进行兵力和火力协同训练的同时.将大力加强信息协同训练.提高联训能力。二是突出信息对抗训练 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信息对抗将成为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和取胜的关键.在部队实兵对抗训练中加入信息对抗训练将成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三是大力推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建立多层次、多种类的高科技平台,广泛进行模拟训练,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科学训练的具体体现。

2、训练环境模拟仿真

逼真模拟的训练环境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基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激光环境、作战对手、作战地形、作战行动,使受训者得到“全场景” 视觉仿真、“全声响”听觉仿真、“全感知” 触角仿真的效果,最大限度缩小训练与实战差距,让受训对象在“实战化”、“信息化”的战场模拟环境中得到有效锻炼,这是和平时期军事训练走向信息化的基本标志,也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质量效能的内在要求和最具活力的手段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模拟未求和最具活力的手段。“实战化”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的战场环境不仅能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和勇气,而且能增强官兵驾驭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和素质。

3、训练手段先进灵活

网络化、模拟化的先进智能训练手段,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物质基础和发展趋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以军事训练信息网为依托。强调把网络训

练、模拟训练、基地训练等现代智能训练方式和手段普遍应用于训练实践,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其中,信息网络是军事训练信息化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军事训练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军事训练信息网作为部队训练的一种崭新的方式 能够为部队训练提供训练管理与控制、图书、文献、情报等信息资源及设备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通信服务、分布交互式模拟训练等各种网络信息服务,训练教学将由原来的黑板、挂图、幻灯、手工等传统手段转变为以网络化、模拟化、电教化、自动化为主的先进科技手段,为首长机关和部队推进网络办公、开展网络训练和实施网络考核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模拟训练,不仅可以大大增加训练的内容和次数。加快训练频度,提高训练效果,而且能够节约财力和物力,克服训练成绩评判的随意性,既练机关,又练部队;既练指挥,又练联合;既练战法又练谋略,大大提高训练效益。如:着眼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网络作战训练能力,研发适于首长机关训练的“作战指挥模拟训练系统”、适于部队训练的“网络模拟训练系统” 和适于战斗员训练的“战斗技能模拟训练系统”;着眼提升训练手段信息含量,建设电话网、指挥自动化局域网、传真网和可视电话系统,实现网上教学、训练和办公的信息化;满足官兵岗位练兵需求,铺设通信光缆,配发电脑、激光打印机。建成集信息浏览、文电传输、数据处理、模拟训练、网上办公一体的多级局域网;开发研制标准统一、系统配套接口兼容、界面适用的训练软件、监控软件和评估软件。增强信息网络的集成功能。为首长机关和分队军官实时指挥控制训练提供技术支撑:开发模拟训练教学手段。发展网络模拟对抗及量化分析评估系统,保障首长机关和分队网上决策筹划、网上指挥控制、网上组织保障、网上研练战法,提高其运用先进训练手段组织指挥部队作战训练的能力。

4、训练方式网上同步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训练领域的广泛运用,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远程异地、网上同步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不排斥以往的单兵战术技术训练、超强度训练等方式,但更加突出联网异地同步施训。区域联网协作训练、远程教育训练、嵌入式训练、电教式训练、监控式训练等新型网络化训练方式,将成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质量的开拓之举、希望之路。区域联网协作训练,是指着眼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内军民资源优势,借助先进的“分布交互式”训练模拟系统、“联合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网上立体综合保障模拟系统”等,广泛开展三军联手区域联网协作训练,区域内不同军种、不同部队围绕统一的意图、目标和思路,实施有效“链接”,同步进行网上筹划决策指挥与综合打击等一系列对抗性、“实战化”训练,减少部队和人员装备调动,最大限度地整合和运用区域内人才、信息、设备等资源,锤炼“联合硬功”,提高联合训练水平和效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分布交互式模拟训练系统”将会更加真实地反映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作战环境及决策、指挥、控制关系方面的新变化,将更好地演练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新战法,通过聚合层交互协议ALSP ,将各军兵种、兵种的计算机仿真兵力模型、各类武器平台模拟器在异地联为一体,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实施多军种、兵种,多指挥层次,多训练课题的演练。远距离教育训练,是指通过相互沟通的电子信箱和电视会议技术。将受训者和教练员联系到一起的教育训练方式。

5、训练设施集成配套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是基于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系统化综合集成训练,

要求训练场地设施更加综合集成和配套完善,建设具有较强综合功能的基地化、配套化、网络化的训练基础设施,既是勤俭练兵、节约训练资源的需要,也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质量效益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6、训练资源实时共享

传统军事训练,由于信息技术不发达,训练信息不能够实时有效的传递和共享,不同地区、不同军种、不同部队的训练往往处于相对分离与独立的状态,一些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传递和运用。致使一些训练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训练思想观念上的滞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模拟训练难以普及,训练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实战化”、“模拟化”训练难以实施,训练效益难以有突破性的跃升。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则有很大不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不同部队之间的训练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作战训练数据库,能够有效实现作战训练信息资源的及时查询;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军事训练局域网,能够实现上下左右、纵横一体的互联互通以及与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的有效链接,不同部队的训练实体之间的训练信息资源可以网上共享,使用单位可根据训练需求,随时调阅、查询和下载,不断开阔视野,丰富训练与教学信息量。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需求。研发信息容量丰富、功能强大的先进电子影像设备和教材,不但可以激发官兵的训练热情,而且能够保障官兵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优化整合现有训练信息资源,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综合训练场,广泛开展联手区域协作训练,能够实现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训练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最大限度地节约、整合和利用训练资源,提升训练质量与效益。

7、训练管理科学规范

科学规范、精确高效的训练管理,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要求正规有序、平战兼兼融、精确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作保障。与以往不同的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信息技术含量大为提高,参训军兵种成份更加复杂,训练内容日益拓展深化,无论是从作战要素的单项训练到作战单元的整体训练,再到作战系统的对抗训练,还是从军兵种内部集成训练到兵种协作技能训练、军种专项融合联训、军兵种联合作战体系对抗训练,不仅训练内容和层次逐步深化提高,而且训练组织管理难度逐步增大。其中,每一个训练实体的训练质量都将产生一定的“联动效应”,并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其它训练实体直至整个训练体系的训练质量效益。这对训练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和高效化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具有信息技术支撑性、训练对象整体性、训练内容融合性、训练方法集成性等基本特征,这在客观上要求管理决策者能够快速、及时、全面、系统地获取各类训练信息,而传统手工的训练信息获取与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只有开发融信息获取、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等基本功能于一体化、“纵向贯通、横向兼容”的信息化训练管理系统,加强对军事训练的管理与控制,实现训练管理手段信息化,才能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8、训练考评定量分析

考评是检验军事训练质量效果校正训练航向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考评,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利用训练监控和评估软件,对训练全过程进行监测,合理分析参训部队训练反馈信息,实时记录训练数据,实时评价训练得失,实时发布训练结果,正确评定战时部队完成任务的能力,促进训练质量跃升,提

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但传统军事训练评估,往往建立在粗放型的机械化训练实践基础之上,主要靠“机关评、首长讲”,这种评估多以定性为主,偏重于对训练结果的评估,难以科学有效、及时动态地评估出部队的真实水平。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则以提高整个作战体系精确、快速、高效作战能力为目的,通过建立实时量化的评估机制,对训练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动态、准确的监测、评估与实时反馈。真正发挥训练评估的作用,及时确认指挥员和部队训练水平,确保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

9、训练保障能动高效

机械化条件下的训练保障,受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和信息技术水平等

因素的限制,训练保障相对独立,训练保障信息含量不高,内容比较单一, 保障效益不高。而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保障是以作战实体、兵种作战单元、军种作战单元和作战体系为主要训练对象,训练保障的技术性、联合性越来越高,训练保障的范围、对象和内容不断扩展,训练保障信息含量大大提升。在保障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两个转变 ,即:由单个对象、单个军兵种、单个空间的单一保障向多个对象、多个军兵种、多维空间的综合保障转变;由以物资保障为主、具有从属性、服务性的传统保障,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较强主动性和技术性的现代保障转变。

三、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基础训练

1、丰富完善理论是基础训练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

基础训练不仅是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基础训练只是一个实践和落实问题,不需要厚实的理论来指导,或者说有无理论对基础训练并不重要,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回避或忽视了基础训练理论的研究。组训者往往凭老经验、老办法,用传统模式组织实施基础训练,有一些理论成果也没能及时转化运用。在以陆军、步兵为主体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时代,我军一直反复强调大抓基础、狠抓基础,基础训练的质量却始终在低层次徘徊,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就是基础训练理论的缺失和滞后。目前,随着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训练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训练的质量效益,亟待从理论层面作出解答。特别是我军联合作战、训练理论的研究确立,急切呼唤从应用层面构建起支撑作用的联合基础训练理论。否则,联合作战的理论、体系都会缺少完整性,最终影响联合作战训练的广延度。

基础训练理论研究应以联合作战的基本要求为矢标。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军的作战方式、战场环境、武器装备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基础训练必须成为与新的作战环境、作战样式相适应的训练,与新装备新手段相匹配的训练,与多样化军事任务相结合的训练,与全系统、全要素的作战岗位相关联的训练。因应这种变化,基础训练理论研究亦应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本样式和体系对抗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训练对象由单兵单装向要素平台过渡、训练内容由专业技能向联合基础过渡、训练方式由封闭粗放向开放集约过渡、训练标准由等级评估向能力评定过渡、训练条件由提供保障向营造环境过渡等发展趋势,着力研究解决如何提高联合作战背景下官兵必备的联合知识、技能,增强联合意识、联合素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努力形成与新的时代条件同频共振的新的基础训练指导。

基础训练理论研究必须重在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基础训练理论研究必须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指导思想上,如何适应战争形态变化和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瞄准联合作战和核心军事能力,增强基础训练的指向性;如何着眼“嵌入”、“组装”这一联合作战模块化、标准化的需要,增强基础训练的规范性;

如何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始终保持经常抓、抓经常的韧劲,增强基础训练的持久性;如何加大难度、强度,在真对实抗中提高官兵技战术本领,增强基础训练的实战性。再比如,在训练管理上,如何树立精细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保证基础训练有效落实;在训练方式和保障模式上,如何把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等方法手段向下延伸,运用到基础训练层面,营造逼真的训练环境,如何采用更为有效的编组形式和保障模式,提高基础训练的质量效益,等等。这些现实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基础训练的理论研究给予回答。也只有直面解决这些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基础训练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基础训练理论尤其应在实践中运用转化。基础训练理论是与部队训练实践紧密相连的,因此,不能将理论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停在“成果”上,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转化问题,敢于把研究的理论成果放到部队基础训练的主战场,在实践中检验论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把先进的理论成果贯穿运用到基础训练的筹划准备、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管理监控等各个环节,使理论成果成为基础训练质量和战斗力生成提高的动力源和孵化器,努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富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理论体系。☆

2、实现基础训练新跨越需要突破机制的藩篱

改进基础训练的组训模式。推行标准化训练。在训练对象上,指挥员、战斗员和各类勤务保障员,都要根据联合作战需要,细化量化各自岗位的体能、技能、智能的质量指标,依照标准专攻精练,做到动作规范符合实战,切实打牢单一人员、单一岗位、单一平台的实战技能。在作战要素上,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后装保障等要素,都要按照“中心、模块、实体”的编组模式,从单要素到多要素、从纵向到横向逐级开展集成训练,实现整体融合。在内容和步骤上,应根据大纲要求,按照联合基础、联合专项、联合指挥直至联合演习的步骤,逐级强化各军兵种联合作战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互通训练,强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挥谋略和系统操作训练,为更高层次的联训联演打牢基础。强化实战化考评。把“练为考”与“练为战”统一起来,做到“考为战”、“考即战”。坚持以作战能力为重点、以量化评估为手段、以联合考评为方法,逐步实现由考单兵、考分队为主向考指挥员、关键岗位操作人员、要素系统和建制单位为主转变,由重静态、一般条件、单课目分段考向重动态、复杂情况、多课目连贯考转变,真实评估部队训练质量,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战的目的。实行精细化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基础训练的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实施精确实时管理,及时掌控训练动态,依法调控训练进程,提高管理效益。

全面推行教学责任制。把基础训练内容细化区分到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骨干,实现所有训练课目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逐步完善教训管一体、责权利统一的责任机制。实施过程中注重抓“案头”,周密制定教学分工、备课示教和周表等方案计划,确保教学计划覆盖教学任务,所有组训内容有人教,所有干部骨干有教学任务。抓“教头”,分层次分专业开展教练员会操活动,培养大批按纲组训的明白人,带动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抓“重头”,以新大纲新增新改课目和新理论、新装备、新技能、新战法为重点,组织试点先行,打造精品样板。抓“后头”,严格教学考评,落实教学奖惩,确保教学责任制落到实处。

整合训练保障资源。摒弃小型分散、自训自查等“农耕生产”印记明显的粗放型保障模式,以基地化为突破,以信息化为目标,打造基础训练的“准战场”。在现有条件下,应根据由增加要素向提升功能、由提供条件向营造环境的发展要

求,进一步拓展训练基地场地的综合功能,由单一提供演习场地条件向能组织各层面、各阶段训练转变,由打造二维空间向多维、全域空间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转变,由小型分散、自建自训向多场联动、跨区域训练转变,不断创新保障模式,整合优化保障资源,最终使基础训练走出营区、步入基地、迈向“战场”。

参考文献

[1]潘金宽.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基本特征. 文韬武略杂志.

[2]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解放军报第10版.

[3]赵谦.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策略研究. 新西部2012.32-33期.

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基础训练

摘 要:本文认为 ,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具有根基性、支撑性和带动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基础训练必须针对其基本特征来展开; 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既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必须以理论的丰富完善作为其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必须发掘训练机制优化的巨大潜能,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的新跨越。

关键词:信息化 军事基础训练 地位 特征 措施

基础训练,是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训练,是生成军队作战能力的基础。在信息化浪潮奔涌、军队转型百舸争流的新时期,基础训练合着变革的节拍跃动嬗变,在传承与超越的激荡中诠释着新的时代特质,亟需以新的视角去聚焦,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

一、 从战略高度审视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的地位作用

基础训练在战斗力生成中的关键性作用在增加。信息化战争是体系的对抗。作战体系的层次越高、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就越是要求基础要素之间相互精准协调。从体系作战能力形成过程看,大致可分为四步:一是单兵单装结合的技术训练,二是作战要素、作战单元融合训练,三是军种作战集团合同训练,四是联合作战体系综合集成训练。相对后两个阶段,前两个步骤都是递进的必由阶梯,如果不解决关键岗位、作战平台、作战要素和作战单元加入军种作战集团和联合作战体系前的能力基础问题,形成联合作战整体能力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部队遂行任务的成功率必然大打折扣。譬如,近年世界一再发生的潜艇事故,多是由于关键岗位操作不当或系统失灵造成的,“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惨痛的教训表明,基础训练的“细节”,训得是否到位和过硬,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作战行动的成败。

基础训练在新大纲体系中的考量权重在增加。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是训练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和显著特征,就是更加强调打牢官兵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能力素质基础。各军兵种专业的新大纲,均加大了基础训练的时间、内容比重,并首次将联合基础作为三军必训内容进行了规范。陆军所有训练题目内容中,基础性的题目内容已经占到80%;全年度训练时间中,基础训练的时间则占到76%。即便是在师旅团演习阶段,从部队的实际情况看,通常也要用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进行兵种协同和指挥专项训练,为形成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进一步打牢基础。

基础训练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奠基性功效在增加。严格扎实的基础训练,有利于培养部队良好的作风,有利于锻造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有利于塑造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严格扎实的基础训练,还可以正规部队秩序,促进从

严治军方针的有效落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更如同将大厦建于沙洲。当前,有的部队科学发展上不了水平、全面建设不协调、从严治军方针落实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坚决扭住基础训练这个军队建设的重要抓手,没有用基础训练这个常态化、实用性的大熔炉,去历练官兵优良的个体素质、塑造部队应有的光华品质。

基础训练在打造人才方阵中的贡献率在增加。实践锻炼中最重要的是基础性实践,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基础素质要过硬。纵览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不断加入,大凡在部队有所作为的,都是首先从基础这个原点上突破的。他们在基础训练中“淬火”,超越自我,提高能力,增强信心,自然也赢得了信任,基础训练已成为我军人才建设战略工程的基石。反观近年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各级虽然采取了院校部队联合办学、交叉培训等超常举措,但有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指挥层面底气不足。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宏观执繁、微观至简,联合作战的基础知识、技能都不够扎实。随着生长干部队伍来源的变化,如何打牢大量国防生的“兵之初”、“官之初”基础,尽快缩短其能力素质与岗位任职的差距,突破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瓶颈,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用好基础训练这个实在管用的“桥”和“船”,以支撑我军人才建设更好更快地挂济云帆、踏浪新岸。

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基本特征

1、训练内容信息凸现

受信息技术水平 国家经济实力 战争形态等因素影响,传统军事训练信息含量少.训练合成度低,训练效益不够高 而信息化条件下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信息注入训练领域.使得军事训练内容的信息含量不断增加.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内窖.将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不断增加许多新的信息成份.并由此日益拓展和深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出联合训练。信息是军队生成战斗力的纽带和重耍资源.着眼联台作战需求,在军事训练中围绕提高作战系统整体对抗能力而进行的诸军兵种联台作战训练.已成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取向 。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在进行兵力和火力协同训练的同时.将大力加强信息协同训练.提高联训能力。二是突出信息对抗训练 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信息对抗将成为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和取胜的关键.在部队实兵对抗训练中加入信息对抗训练将成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三是大力推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建立多层次、多种类的高科技平台,广泛进行模拟训练,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科学训练的具体体现。

2、训练环境模拟仿真

逼真模拟的训练环境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基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激光环境、作战对手、作战地形、作战行动,使受训者得到“全场景” 视觉仿真、“全声响”听觉仿真、“全感知” 触角仿真的效果,最大限度缩小训练与实战差距,让受训对象在“实战化”、“信息化”的战场模拟环境中得到有效锻炼,这是和平时期军事训练走向信息化的基本标志,也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质量效能的内在要求和最具活力的手段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模拟未求和最具活力的手段。“实战化”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的战场环境不仅能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和勇气,而且能增强官兵驾驭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和素质。

3、训练手段先进灵活

网络化、模拟化的先进智能训练手段,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物质基础和发展趋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以军事训练信息网为依托。强调把网络训

练、模拟训练、基地训练等现代智能训练方式和手段普遍应用于训练实践,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其中,信息网络是军事训练信息化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军事训练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军事训练信息网作为部队训练的一种崭新的方式 能够为部队训练提供训练管理与控制、图书、文献、情报等信息资源及设备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通信服务、分布交互式模拟训练等各种网络信息服务,训练教学将由原来的黑板、挂图、幻灯、手工等传统手段转变为以网络化、模拟化、电教化、自动化为主的先进科技手段,为首长机关和部队推进网络办公、开展网络训练和实施网络考核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模拟训练,不仅可以大大增加训练的内容和次数。加快训练频度,提高训练效果,而且能够节约财力和物力,克服训练成绩评判的随意性,既练机关,又练部队;既练指挥,又练联合;既练战法又练谋略,大大提高训练效益。如:着眼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网络作战训练能力,研发适于首长机关训练的“作战指挥模拟训练系统”、适于部队训练的“网络模拟训练系统” 和适于战斗员训练的“战斗技能模拟训练系统”;着眼提升训练手段信息含量,建设电话网、指挥自动化局域网、传真网和可视电话系统,实现网上教学、训练和办公的信息化;满足官兵岗位练兵需求,铺设通信光缆,配发电脑、激光打印机。建成集信息浏览、文电传输、数据处理、模拟训练、网上办公一体的多级局域网;开发研制标准统一、系统配套接口兼容、界面适用的训练软件、监控软件和评估软件。增强信息网络的集成功能。为首长机关和分队军官实时指挥控制训练提供技术支撑:开发模拟训练教学手段。发展网络模拟对抗及量化分析评估系统,保障首长机关和分队网上决策筹划、网上指挥控制、网上组织保障、网上研练战法,提高其运用先进训练手段组织指挥部队作战训练的能力。

4、训练方式网上同步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训练领域的广泛运用,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远程异地、网上同步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不排斥以往的单兵战术技术训练、超强度训练等方式,但更加突出联网异地同步施训。区域联网协作训练、远程教育训练、嵌入式训练、电教式训练、监控式训练等新型网络化训练方式,将成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质量的开拓之举、希望之路。区域联网协作训练,是指着眼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内军民资源优势,借助先进的“分布交互式”训练模拟系统、“联合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网上立体综合保障模拟系统”等,广泛开展三军联手区域联网协作训练,区域内不同军种、不同部队围绕统一的意图、目标和思路,实施有效“链接”,同步进行网上筹划决策指挥与综合打击等一系列对抗性、“实战化”训练,减少部队和人员装备调动,最大限度地整合和运用区域内人才、信息、设备等资源,锤炼“联合硬功”,提高联合训练水平和效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分布交互式模拟训练系统”将会更加真实地反映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作战环境及决策、指挥、控制关系方面的新变化,将更好地演练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新战法,通过聚合层交互协议ALSP ,将各军兵种、兵种的计算机仿真兵力模型、各类武器平台模拟器在异地联为一体,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实施多军种、兵种,多指挥层次,多训练课题的演练。远距离教育训练,是指通过相互沟通的电子信箱和电视会议技术。将受训者和教练员联系到一起的教育训练方式。

5、训练设施集成配套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是基于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系统化综合集成训练,

要求训练场地设施更加综合集成和配套完善,建设具有较强综合功能的基地化、配套化、网络化的训练基础设施,既是勤俭练兵、节约训练资源的需要,也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质量效益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6、训练资源实时共享

传统军事训练,由于信息技术不发达,训练信息不能够实时有效的传递和共享,不同地区、不同军种、不同部队的训练往往处于相对分离与独立的状态,一些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传递和运用。致使一些训练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训练思想观念上的滞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模拟训练难以普及,训练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实战化”、“模拟化”训练难以实施,训练效益难以有突破性的跃升。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则有很大不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不同部队之间的训练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作战训练数据库,能够有效实现作战训练信息资源的及时查询;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军事训练局域网,能够实现上下左右、纵横一体的互联互通以及与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的有效链接,不同部队的训练实体之间的训练信息资源可以网上共享,使用单位可根据训练需求,随时调阅、查询和下载,不断开阔视野,丰富训练与教学信息量。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需求。研发信息容量丰富、功能强大的先进电子影像设备和教材,不但可以激发官兵的训练热情,而且能够保障官兵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优化整合现有训练信息资源,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综合训练场,广泛开展联手区域协作训练,能够实现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训练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最大限度地节约、整合和利用训练资源,提升训练质量与效益。

7、训练管理科学规范

科学规范、精确高效的训练管理,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要求正规有序、平战兼兼融、精确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作保障。与以往不同的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信息技术含量大为提高,参训军兵种成份更加复杂,训练内容日益拓展深化,无论是从作战要素的单项训练到作战单元的整体训练,再到作战系统的对抗训练,还是从军兵种内部集成训练到兵种协作技能训练、军种专项融合联训、军兵种联合作战体系对抗训练,不仅训练内容和层次逐步深化提高,而且训练组织管理难度逐步增大。其中,每一个训练实体的训练质量都将产生一定的“联动效应”,并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其它训练实体直至整个训练体系的训练质量效益。这对训练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和高效化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具有信息技术支撑性、训练对象整体性、训练内容融合性、训练方法集成性等基本特征,这在客观上要求管理决策者能够快速、及时、全面、系统地获取各类训练信息,而传统手工的训练信息获取与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只有开发融信息获取、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等基本功能于一体化、“纵向贯通、横向兼容”的信息化训练管理系统,加强对军事训练的管理与控制,实现训练管理手段信息化,才能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8、训练考评定量分析

考评是检验军事训练质量效果校正训练航向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考评,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利用训练监控和评估软件,对训练全过程进行监测,合理分析参训部队训练反馈信息,实时记录训练数据,实时评价训练得失,实时发布训练结果,正确评定战时部队完成任务的能力,促进训练质量跃升,提

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但传统军事训练评估,往往建立在粗放型的机械化训练实践基础之上,主要靠“机关评、首长讲”,这种评估多以定性为主,偏重于对训练结果的评估,难以科学有效、及时动态地评估出部队的真实水平。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则以提高整个作战体系精确、快速、高效作战能力为目的,通过建立实时量化的评估机制,对训练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动态、准确的监测、评估与实时反馈。真正发挥训练评估的作用,及时确认指挥员和部队训练水平,确保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

9、训练保障能动高效

机械化条件下的训练保障,受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和信息技术水平等

因素的限制,训练保障相对独立,训练保障信息含量不高,内容比较单一, 保障效益不高。而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保障是以作战实体、兵种作战单元、军种作战单元和作战体系为主要训练对象,训练保障的技术性、联合性越来越高,训练保障的范围、对象和内容不断扩展,训练保障信息含量大大提升。在保障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两个转变 ,即:由单个对象、单个军兵种、单个空间的单一保障向多个对象、多个军兵种、多维空间的综合保障转变;由以物资保障为主、具有从属性、服务性的传统保障,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较强主动性和技术性的现代保障转变。

三、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基础训练

1、丰富完善理论是基础训练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

基础训练不仅是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基础训练只是一个实践和落实问题,不需要厚实的理论来指导,或者说有无理论对基础训练并不重要,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回避或忽视了基础训练理论的研究。组训者往往凭老经验、老办法,用传统模式组织实施基础训练,有一些理论成果也没能及时转化运用。在以陆军、步兵为主体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时代,我军一直反复强调大抓基础、狠抓基础,基础训练的质量却始终在低层次徘徊,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就是基础训练理论的缺失和滞后。目前,随着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训练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训练的质量效益,亟待从理论层面作出解答。特别是我军联合作战、训练理论的研究确立,急切呼唤从应用层面构建起支撑作用的联合基础训练理论。否则,联合作战的理论、体系都会缺少完整性,最终影响联合作战训练的广延度。

基础训练理论研究应以联合作战的基本要求为矢标。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军的作战方式、战场环境、武器装备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基础训练必须成为与新的作战环境、作战样式相适应的训练,与新装备新手段相匹配的训练,与多样化军事任务相结合的训练,与全系统、全要素的作战岗位相关联的训练。因应这种变化,基础训练理论研究亦应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本样式和体系对抗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训练对象由单兵单装向要素平台过渡、训练内容由专业技能向联合基础过渡、训练方式由封闭粗放向开放集约过渡、训练标准由等级评估向能力评定过渡、训练条件由提供保障向营造环境过渡等发展趋势,着力研究解决如何提高联合作战背景下官兵必备的联合知识、技能,增强联合意识、联合素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努力形成与新的时代条件同频共振的新的基础训练指导。

基础训练理论研究必须重在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基础训练理论研究必须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指导思想上,如何适应战争形态变化和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瞄准联合作战和核心军事能力,增强基础训练的指向性;如何着眼“嵌入”、“组装”这一联合作战模块化、标准化的需要,增强基础训练的规范性;

如何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始终保持经常抓、抓经常的韧劲,增强基础训练的持久性;如何加大难度、强度,在真对实抗中提高官兵技战术本领,增强基础训练的实战性。再比如,在训练管理上,如何树立精细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保证基础训练有效落实;在训练方式和保障模式上,如何把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等方法手段向下延伸,运用到基础训练层面,营造逼真的训练环境,如何采用更为有效的编组形式和保障模式,提高基础训练的质量效益,等等。这些现实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基础训练的理论研究给予回答。也只有直面解决这些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基础训练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基础训练理论尤其应在实践中运用转化。基础训练理论是与部队训练实践紧密相连的,因此,不能将理论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停在“成果”上,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转化问题,敢于把研究的理论成果放到部队基础训练的主战场,在实践中检验论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把先进的理论成果贯穿运用到基础训练的筹划准备、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管理监控等各个环节,使理论成果成为基础训练质量和战斗力生成提高的动力源和孵化器,努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富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训练理论体系。☆

2、实现基础训练新跨越需要突破机制的藩篱

改进基础训练的组训模式。推行标准化训练。在训练对象上,指挥员、战斗员和各类勤务保障员,都要根据联合作战需要,细化量化各自岗位的体能、技能、智能的质量指标,依照标准专攻精练,做到动作规范符合实战,切实打牢单一人员、单一岗位、单一平台的实战技能。在作战要素上,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后装保障等要素,都要按照“中心、模块、实体”的编组模式,从单要素到多要素、从纵向到横向逐级开展集成训练,实现整体融合。在内容和步骤上,应根据大纲要求,按照联合基础、联合专项、联合指挥直至联合演习的步骤,逐级强化各军兵种联合作战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互通训练,强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挥谋略和系统操作训练,为更高层次的联训联演打牢基础。强化实战化考评。把“练为考”与“练为战”统一起来,做到“考为战”、“考即战”。坚持以作战能力为重点、以量化评估为手段、以联合考评为方法,逐步实现由考单兵、考分队为主向考指挥员、关键岗位操作人员、要素系统和建制单位为主转变,由重静态、一般条件、单课目分段考向重动态、复杂情况、多课目连贯考转变,真实评估部队训练质量,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战的目的。实行精细化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基础训练的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实施精确实时管理,及时掌控训练动态,依法调控训练进程,提高管理效益。

全面推行教学责任制。把基础训练内容细化区分到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骨干,实现所有训练课目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逐步完善教训管一体、责权利统一的责任机制。实施过程中注重抓“案头”,周密制定教学分工、备课示教和周表等方案计划,确保教学计划覆盖教学任务,所有组训内容有人教,所有干部骨干有教学任务。抓“教头”,分层次分专业开展教练员会操活动,培养大批按纲组训的明白人,带动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抓“重头”,以新大纲新增新改课目和新理论、新装备、新技能、新战法为重点,组织试点先行,打造精品样板。抓“后头”,严格教学考评,落实教学奖惩,确保教学责任制落到实处。

整合训练保障资源。摒弃小型分散、自训自查等“农耕生产”印记明显的粗放型保障模式,以基地化为突破,以信息化为目标,打造基础训练的“准战场”。在现有条件下,应根据由增加要素向提升功能、由提供条件向营造环境的发展要

求,进一步拓展训练基地场地的综合功能,由单一提供演习场地条件向能组织各层面、各阶段训练转变,由打造二维空间向多维、全域空间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转变,由小型分散、自建自训向多场联动、跨区域训练转变,不断创新保障模式,整合优化保障资源,最终使基础训练走出营区、步入基地、迈向“战场”。

参考文献

[1]潘金宽.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基本特征. 文韬武略杂志.

[2]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解放军报第10版.

[3]赵谦.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策略研究. 新西部2012.32-33期.


相关文章

  • 军校专业介绍
  • 招 生 专 业 介 绍 一.通信工程(培养目标为通信初级指挥军官,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军用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运行分析.维护管理工作能力和部队基层管理.指挥能力,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能指 ...查看


  •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2009年版)
  • 新修订(2009)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本报北京6月28日电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四总部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文见第二版),并对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了要求. <纲要>是指导和加 ...查看


  • 一体化作战
  • 一体化作为一个系统概念,是指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功能耦合:强调组成要素的结构优化和效能融合,追求事物整体功能的最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体化作战作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之一,已得到各国军队的普遍重视和认同,而在发展和完善 ...查看


  •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沧海横流显本色,人间正道是沧桑.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安全环境日益复杂,改革发展攻坚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战胜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领域的风险考验,开创 ...查看


  •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
  •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教育 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 ...查看


  • 大学生国防论文
  • 大学生国防论文 一.国防教育的概念 国防教育是国家根据国防的目的和要求, 对公民实施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防形势.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科技.国防法制.军事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自觉履行国防 ...查看


  • 高考军事类专业荟萃
  • 军事类院校相关专业荟萃 1.测量工程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量学.测量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在各种工程(如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矿山.海洋建筑.大型 ...查看


  • 中国空军改革取消塔台指挥员实现自主起降作战
  •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2日 17:25  解放军报 资料图:中国空军歼10战机群待命出动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天空如同海洋一样,关系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驻会采访的这些天,记者接 ...查看


  •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
  • 中国的军事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5年5月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7日 10 版) 目 录 前 言 一.国家安全形势 二.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 三.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四.军事力量建设发展 五.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