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普遍焦虑的三大原因

中国人普遍焦虑的三大原因

文/木虫(来源凤凰博客)

中国人普遍焦虑主要表现四个方面:一是自杀率偏高,中国约为每年23人/10万,而世界其他地区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中国每年自杀者数目大约是世界总自杀人口的1/3。二是精神病患病率高。中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5%--17.5之间,其中严重精神病发病率约为1-1.5%;全国约有1亿名精神病患者。三是抑郁、焦虑病患者增多,全国确诊为焦虑病的患者约为5000万,抑郁病患者约为8000万,令人忧虑的是有许许多多的患者并没有接受正规医疗机构的治疗。四是在中国具有心理问题的人大幅度增多,几乎接近全部人口的70%。

中国人因为普遍焦虑,幸福指数并不高,最为主要的原因是: 首先是缺乏安全感。中国人之所以缺乏安全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上缺乏保障。中国社会底层人经济保障不充分。比如,农民、农民工、企业职工、城市待业人员,老弱病残,等等,这部分人在经济上保障不够,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是每人每月55元。而,天灾人祸、拖欠工资,都有可能让这些社会底层人,一夜之间成为穷人。二是医疗 、教育保障不够。群众看病难始终是一个困扰社会的难题。过去除了国家干部、职工有医保,其他人没有医疗保障。现在虽然有了新农合、城市居民医保,但是天价医疗,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加重了中国的负担。另外,医生不用心看病,敷衍塞责,态度不好,看人下菜,开提成药的问题,

也让老百姓心存恐惧。教育费用巨大,即使九年义务教育也不是真正的义务,更不用说高中、大学教育,更是费用沉重。一般家庭供养两个大学生就会感到生活压力巨大。可以说,医疗、教育是压在群众头上的两座大山。三是就业压力大。大中专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依然突出,令许多家长烦恼不堪。中国人的就业竞争不亚于高考竞争,而且更加没有规则性,什么暗箱操作、以钱开路、后门人情相当严重。这些都加重了底层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四是基层干部、职工工资待遇低,尤其是底层的教育工作者、乡镇一般干部、机关普通公务员,临时雇用人员,工资远远不能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和人格尊严,他们要想生活的好,就要自己想办法,找出路。五是食品问题,让人心生恐惧,什么转基因、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毒饺子、毒豆芽、毒豆腐,什么人造鸡蛋、避孕黄瓜、石粉白面、激素猪肉、速生鸡鸭、注水牛肉,等等,让人哭笑不得,许多中老年妇女担心不安全,已经不会买菜,更不敢买食品。六是环境问题不乐观,中国环保问题,十八大以来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仍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空气和水质污染仍然严重,人们群众的生存环境不够理想。

其次是自我实现难。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吃、穿、用、性交,除了这些之外,人类还希望有一个成就感,也就是有所作为。然而,在中国要做出一番成绩很不容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官场晋升难,官场的确有一套运行规则,但是,它还有一个潜规则,而且,这个潜规则往往更起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什么拉山头、结弟兄、投机钻营、腐败贿赂、投靠他人,等等这些,在官

场中广为流行,也很是有用。让那些兢兢业业、为人正直、清正廉明的人深感委屈,那些德才兼备的老实人更是得不到重用,甚至还要受到排挤和挤兑。潜规则才是真正的规则。二是创业发展难,中国普通人要想创业发展,那必须要做好低头哈腰、四处求人、被人呵斥的准备。社会上流传这样的段子,一个小科长就可以让一个大项目流产,一个小项目就要盖100多个公章,一个小公司要应对方方面面的人情来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检查、审核、验收,一本文学作品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人把关、剪辑、审核,最后弄的啼笑皆非、不堪入目。在中国,什么都要依附官场,没有官员通关,要想成名、成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已经成名成家的作家、艺术家、专家,也要攀附官场,否则,极有可能让你灰飞烟灭。三是独立特行难。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好,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官场规则,比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乔迁祝贺、生日随礼、逢年过节向上级送礼,人人都这样,你必须跟着走,要不你就是另类,今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是一个重人情轻规则,重关系轻法制,重家庭轻社会,重传统轻文明,重等级轻平等的社会。凡事都要随大流,不能突出,要遵守中庸之道,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一个人要活得优秀,独特、与众不同,必须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必须克服无数的惊涛骇浪,必须走过一段痛苦的人生低谷。而有些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教授、科学家、名人,经过大半生的奋斗,貌似功成名就,但真正到了关键时候,竟然连一个小小的科长、处长都比不上。就连名牌大学的校长也是依靠级别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而这

个价值和尊严又是大家从内心深处普遍蔑视的,觉得不是一种实际的价值内涵。而就是这些带有一定级别的干部,一旦退休或免职,立马就失去了原来的光环。

第三是灵魂没有归宿。一是许多中国人没有信仰,只信仰当官,而一些当官的只信仰金钱。当官和发财实际上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普遍信仰。有的人虽然宣称自己信仰某一种宗教,喜欢拜神弄鬼,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神、佛来保佑自己升官和发财的,其实升官和发财仍然是他的终极目的。然而,当官和发财毕竟是世俗世界的一种物质存在,不属于精神范畴,因此,那些真正信仰当官和发财的人很难得到心灵的宁静。官职总有一天会离开,财富并不能使人平静,相反,这两样东西还会给人带来许多苦恼,甚至灾难。二是许多中国人很势力,只看重利益,并不真正喜欢公平正义,法制自由。中国的俗话说,“世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大丈夫相时而动”,“胜者王侯败者贼”,等等,都说明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实际利益,是得和失。三是没有敬畏之心,缺乏职业精神,责任心缺失。有些人什么都不敬畏,制造假人民币、假药品,有毒食品,污染环境,贩卖毒品,敲诈勒索,徇私枉法,无恶不为。有些中国人的灵魂完全依附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之上,随着物质世界的消失,精神境界也会萎靡不振。而一些追求精神世界的人,又往往生活的很是凄惨和不堪,在现实生活中难有立足之地,他们或者遁入空门或者失去尊严或者一分不名,一个人要想在精神方面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

唉!这些心灵得不到宁静,实现不了个人抱负,又缺乏安全感,没有信仰的中国人,能不焦虑和抑郁吗!

中国人普遍焦虑的三大原因

文/木虫(来源凤凰博客)

中国人普遍焦虑主要表现四个方面:一是自杀率偏高,中国约为每年23人/10万,而世界其他地区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中国每年自杀者数目大约是世界总自杀人口的1/3。二是精神病患病率高。中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5%--17.5之间,其中严重精神病发病率约为1-1.5%;全国约有1亿名精神病患者。三是抑郁、焦虑病患者增多,全国确诊为焦虑病的患者约为5000万,抑郁病患者约为8000万,令人忧虑的是有许许多多的患者并没有接受正规医疗机构的治疗。四是在中国具有心理问题的人大幅度增多,几乎接近全部人口的70%。

中国人因为普遍焦虑,幸福指数并不高,最为主要的原因是: 首先是缺乏安全感。中国人之所以缺乏安全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上缺乏保障。中国社会底层人经济保障不充分。比如,农民、农民工、企业职工、城市待业人员,老弱病残,等等,这部分人在经济上保障不够,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是每人每月55元。而,天灾人祸、拖欠工资,都有可能让这些社会底层人,一夜之间成为穷人。二是医疗 、教育保障不够。群众看病难始终是一个困扰社会的难题。过去除了国家干部、职工有医保,其他人没有医疗保障。现在虽然有了新农合、城市居民医保,但是天价医疗,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加重了中国的负担。另外,医生不用心看病,敷衍塞责,态度不好,看人下菜,开提成药的问题,

也让老百姓心存恐惧。教育费用巨大,即使九年义务教育也不是真正的义务,更不用说高中、大学教育,更是费用沉重。一般家庭供养两个大学生就会感到生活压力巨大。可以说,医疗、教育是压在群众头上的两座大山。三是就业压力大。大中专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依然突出,令许多家长烦恼不堪。中国人的就业竞争不亚于高考竞争,而且更加没有规则性,什么暗箱操作、以钱开路、后门人情相当严重。这些都加重了底层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四是基层干部、职工工资待遇低,尤其是底层的教育工作者、乡镇一般干部、机关普通公务员,临时雇用人员,工资远远不能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和人格尊严,他们要想生活的好,就要自己想办法,找出路。五是食品问题,让人心生恐惧,什么转基因、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毒饺子、毒豆芽、毒豆腐,什么人造鸡蛋、避孕黄瓜、石粉白面、激素猪肉、速生鸡鸭、注水牛肉,等等,让人哭笑不得,许多中老年妇女担心不安全,已经不会买菜,更不敢买食品。六是环境问题不乐观,中国环保问题,十八大以来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仍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空气和水质污染仍然严重,人们群众的生存环境不够理想。

其次是自我实现难。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吃、穿、用、性交,除了这些之外,人类还希望有一个成就感,也就是有所作为。然而,在中国要做出一番成绩很不容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官场晋升难,官场的确有一套运行规则,但是,它还有一个潜规则,而且,这个潜规则往往更起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什么拉山头、结弟兄、投机钻营、腐败贿赂、投靠他人,等等这些,在官

场中广为流行,也很是有用。让那些兢兢业业、为人正直、清正廉明的人深感委屈,那些德才兼备的老实人更是得不到重用,甚至还要受到排挤和挤兑。潜规则才是真正的规则。二是创业发展难,中国普通人要想创业发展,那必须要做好低头哈腰、四处求人、被人呵斥的准备。社会上流传这样的段子,一个小科长就可以让一个大项目流产,一个小项目就要盖100多个公章,一个小公司要应对方方面面的人情来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检查、审核、验收,一本文学作品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人把关、剪辑、审核,最后弄的啼笑皆非、不堪入目。在中国,什么都要依附官场,没有官员通关,要想成名、成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已经成名成家的作家、艺术家、专家,也要攀附官场,否则,极有可能让你灰飞烟灭。三是独立特行难。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好,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官场规则,比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乔迁祝贺、生日随礼、逢年过节向上级送礼,人人都这样,你必须跟着走,要不你就是另类,今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是一个重人情轻规则,重关系轻法制,重家庭轻社会,重传统轻文明,重等级轻平等的社会。凡事都要随大流,不能突出,要遵守中庸之道,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一个人要活得优秀,独特、与众不同,必须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必须克服无数的惊涛骇浪,必须走过一段痛苦的人生低谷。而有些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教授、科学家、名人,经过大半生的奋斗,貌似功成名就,但真正到了关键时候,竟然连一个小小的科长、处长都比不上。就连名牌大学的校长也是依靠级别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而这

个价值和尊严又是大家从内心深处普遍蔑视的,觉得不是一种实际的价值内涵。而就是这些带有一定级别的干部,一旦退休或免职,立马就失去了原来的光环。

第三是灵魂没有归宿。一是许多中国人没有信仰,只信仰当官,而一些当官的只信仰金钱。当官和发财实际上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普遍信仰。有的人虽然宣称自己信仰某一种宗教,喜欢拜神弄鬼,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神、佛来保佑自己升官和发财的,其实升官和发财仍然是他的终极目的。然而,当官和发财毕竟是世俗世界的一种物质存在,不属于精神范畴,因此,那些真正信仰当官和发财的人很难得到心灵的宁静。官职总有一天会离开,财富并不能使人平静,相反,这两样东西还会给人带来许多苦恼,甚至灾难。二是许多中国人很势力,只看重利益,并不真正喜欢公平正义,法制自由。中国的俗话说,“世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大丈夫相时而动”,“胜者王侯败者贼”,等等,都说明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实际利益,是得和失。三是没有敬畏之心,缺乏职业精神,责任心缺失。有些人什么都不敬畏,制造假人民币、假药品,有毒食品,污染环境,贩卖毒品,敲诈勒索,徇私枉法,无恶不为。有些中国人的灵魂完全依附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之上,随着物质世界的消失,精神境界也会萎靡不振。而一些追求精神世界的人,又往往生活的很是凄惨和不堪,在现实生活中难有立足之地,他们或者遁入空门或者失去尊严或者一分不名,一个人要想在精神方面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

唉!这些心灵得不到宁静,实现不了个人抱负,又缺乏安全感,没有信仰的中国人,能不焦虑和抑郁吗!


相关文章

  • [优秀作文]缓解初一新生入学焦虑三大方法
  • 入学适应不良是初中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滑:出现行为问题,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常见于新生 ...查看


  •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摘要] 在任何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需要注意文化和心理因素充斥跨文化交际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也要重视群体和个体差异.如果我们想在跨文化交际这个舞台上大展身手,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 ...查看


  • 2017年 1季度房地产市场新特征思考
  • 集体焦虑中痴狂前行,楼市路在何方 --2017年1季度房地产市场新特征之思考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如果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表现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那无疑是每个市场主体乃至全社会的"集体焦虑",首当其冲的是去年以来房价上涨带 ...查看


  • 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 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1.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到9.8%(人均GDP平均增长率超过8.6%),是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四倍,经济规模在30年内翻了四番.2010 ...查看


  • 国民健康:中国当今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 国民健康:中国当今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郑红娥 [专题名称]社会学 [专 题 号]C4 [复印期号]2003年07期 [原文出处]<社会>(沪)2003年03期第4-7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作出如下定义:&qu ...查看


  • 老年人精神关爱
  •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思路 ......................................... 2 (一)老年精神健康--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 2 (二)研究的焦点和理论的视 ...查看


  • 当前中国社会焦虑N种表现
  • 夏学銮:当前社会焦虑N种表现 社会焦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破解社会焦虑的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从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是破解社会焦虑的方法 焦虑分为焦虑症和社会焦虑,前者属于医学范畴的个体焦虑,后者属于社会学 ...查看


  • 人格的行为理论及其评价
  • 人格的行为理论 行为主义对人和科学的看法 若想理解学习论的人格理论,我们必须考察新的假设以及新的研究策略. 从下面的重要观点可知,学习论的人格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几乎所有的 行为都是学得的.第二在验证清楚陈述的假设的过程中,客观性和严密 ...查看


  •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查分析
  • XX 学院<概论>课程 • 社会实践报告 • 学生姓名: • 所在院系:学院 • 专业: • 学号: • 任课教师: • 年 月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 ---XX 学院大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普遍的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