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院系:理学院 专业:农药学 学号:[1**********] 姓名:王熠

实验三: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测定磺胺嘧啶钠在不同动物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2、实验原理

将蛋白置于一个隔室内,用半透膜将此隔室与另一隔室隔开。蛋白等大分子

不能通过此半透膜,但系统中游离配基可自由通过。当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自由配基的浓度相等。若系统中自由配基的总量已知,测定不含蛋白隔室中自由配基的浓度,即可推算与蛋白结合的配基量。

具有游离氨基的磺胺药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可与N-(1

萘基)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与经过同样处理的磺胺药标准液比较,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出组织中和不同时间的血液中磺胺嘧啶浓度。

由于亚硝酸不稳定,在实验中,用三氯醋酸与亚硝酸钠反应制的得。

剩余的过量亚硝酸影响测定,用氨基磺酸胺分解除去。

3、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兔子一只。

2、设备与器械

712分光光度计、 管状半透膜(周长5cm,长约12cm)、 丝线 、广口瓶 、

移液器。

3、药物与试剂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15%三氯醋酸溶液

0.1%亚硝酸钠溶液

0.5%氨基磺酸胺溶液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

磺胺嘧啶钠贮存标准液

磺胺嘧啶钠应用标准液

4、试验方法

1、试剂的制备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0.5 g溶于95 %乙醇约400 mL中,

再用乙醇稀释至500ml,棕色瓶于冰箱中保存

透析液(PBS):pH7.4的 0.02M 磷酸盐缓冲液,内含0.15M NaCl

磺胺嘧啶钠应用标准液: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3.75μl溶于约80ml3%三氯

醋酸溶液再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备用

2、血浆制备

兔心脏采血,肝素抗凝,以3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血浆。

3、透析

将管状半透膜一端折叠,用纱线扎紧,保留结扎线段10cm左右,以调节袋

内外液面在同一水平,加血浆样品2.0ml于上述半透膜袋内,并扎紧口袋另一端,袋口不得污染血浆。将两端扎紧的半透膜置于盛有9.75ml透析液的30ml广口瓶中,用袋两端线段调节袋内外液面,加0.05mg/ml的磺胺嘧啶钠溶液0.5ml于各瓶袋外透析液中。置广口瓶于冰箱中,平衡透析约60h左右。吸出袋外透析液少许,加等量磺基水杨酸试剂,无浑浊,说明无血浆蛋白漏出。取出半透膜,用滤纸吸干袋外壁透析液,小心解开透析袋,使袋内血浆流入干净试管。

4、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袋内外溶液中磺胺药浓度。

取袋内外溶液各0.5ml,加水15.5ml;加15%三氯醋酸4ml,混匀,静置2min,

过滤,取试管3支,各加入滤液5mL,为测定管;取试管3支,加入空白对照液5mL,为空白管;取试管3支,加入应用标准液5mL,为标准管,在以上各管中各加入0.1%亚硝酸钠溶液0.5mL,混匀,放置3min,各加入0.5%氨基磺酸胺溶液0.5mL,混匀,放置2min ,各加入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2.5mL,充分混匀,放置10min,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处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到0点,读取标准管和测定管光密度,并用公式计算:

测定管光密度

游离磺胺药含量 (mg%)= —————— × 应用标准液浓度×样品稀释倍数 标准管光密度

5、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

Dt - Df

fb= --------------×100%

Dt

fb:血浆蛋白结合率;

Dt:血药总浓度(透析袋内血浆药物浓度);

Df:游离药物浓度(透析袋外缓冲液中药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

1、结果记录

计算得:透析袋内药物浓度=0.000044mg/ml

透析袋外药物浓度=0.00039mg/ml

3、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计算结果:

兔:fb=88.9%

六、结果讨论与总结

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

由于应该使用一套比色杯来测定吸光度,而在实际操作中比色杯使用混乱,而且并没有做到严格的润洗,所以吸光度的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测定时必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

(2)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

(3)清洗比色皿时,一般先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每次做完实验时,应立即洗净比色皿。

(4)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另外,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

(5)在实际分析工作中,通常根据溶液浓度的不同,选用液槽厚度不同的比色皿,使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2~0.7。

2、总结

动物的种属、生理病理状态、个体差异可以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理论上当蛋白浓度足够高时所有与蛋白作用的药物都能被结合。但实际情况下,当亲和力较低时不可能达到这种所谓的足够高的蛋白浓度。蛋白浓度一定时,一定范围内当药物浓度增加结合的药量会随之增加,但结合分数降低。相反,当药物浓度下降时,结合分数增加并逐渐趋向于一个最大值, ,因此不同药物在低浓度时的最大结合率各不相同。平衡透析法是一种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所用三角瓶、移液管、试管等并没有经过彻底清洗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不同的动物种类以及相同的动物的个体差异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还有操作人员的失误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药物浓度和血浆蛋白浓度对结合率都有影响。在报导血浆蛋白结合率时,必须同时注明实验过程中所用的药物浓度和蛋白浓度。

院系:理学院 专业:农药学 学号:[1**********] 姓名:王熠

实验三: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测定磺胺嘧啶钠在不同动物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2、实验原理

将蛋白置于一个隔室内,用半透膜将此隔室与另一隔室隔开。蛋白等大分子

不能通过此半透膜,但系统中游离配基可自由通过。当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自由配基的浓度相等。若系统中自由配基的总量已知,测定不含蛋白隔室中自由配基的浓度,即可推算与蛋白结合的配基量。

具有游离氨基的磺胺药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可与N-(1

萘基)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与经过同样处理的磺胺药标准液比较,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出组织中和不同时间的血液中磺胺嘧啶浓度。

由于亚硝酸不稳定,在实验中,用三氯醋酸与亚硝酸钠反应制的得。

剩余的过量亚硝酸影响测定,用氨基磺酸胺分解除去。

3、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兔子一只。

2、设备与器械

712分光光度计、 管状半透膜(周长5cm,长约12cm)、 丝线 、广口瓶 、

移液器。

3、药物与试剂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15%三氯醋酸溶液

0.1%亚硝酸钠溶液

0.5%氨基磺酸胺溶液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

磺胺嘧啶钠贮存标准液

磺胺嘧啶钠应用标准液

4、试验方法

1、试剂的制备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0.5 g溶于95 %乙醇约400 mL中,

再用乙醇稀释至500ml,棕色瓶于冰箱中保存

透析液(PBS):pH7.4的 0.02M 磷酸盐缓冲液,内含0.15M NaCl

磺胺嘧啶钠应用标准液: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3.75μl溶于约80ml3%三氯

醋酸溶液再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备用

2、血浆制备

兔心脏采血,肝素抗凝,以3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血浆。

3、透析

将管状半透膜一端折叠,用纱线扎紧,保留结扎线段10cm左右,以调节袋

内外液面在同一水平,加血浆样品2.0ml于上述半透膜袋内,并扎紧口袋另一端,袋口不得污染血浆。将两端扎紧的半透膜置于盛有9.75ml透析液的30ml广口瓶中,用袋两端线段调节袋内外液面,加0.05mg/ml的磺胺嘧啶钠溶液0.5ml于各瓶袋外透析液中。置广口瓶于冰箱中,平衡透析约60h左右。吸出袋外透析液少许,加等量磺基水杨酸试剂,无浑浊,说明无血浆蛋白漏出。取出半透膜,用滤纸吸干袋外壁透析液,小心解开透析袋,使袋内血浆流入干净试管。

4、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袋内外溶液中磺胺药浓度。

取袋内外溶液各0.5ml,加水15.5ml;加15%三氯醋酸4ml,混匀,静置2min,

过滤,取试管3支,各加入滤液5mL,为测定管;取试管3支,加入空白对照液5mL,为空白管;取试管3支,加入应用标准液5mL,为标准管,在以上各管中各加入0.1%亚硝酸钠溶液0.5mL,混匀,放置3min,各加入0.5%氨基磺酸胺溶液0.5mL,混匀,放置2min ,各加入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2.5mL,充分混匀,放置10min,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处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到0点,读取标准管和测定管光密度,并用公式计算:

测定管光密度

游离磺胺药含量 (mg%)= —————— × 应用标准液浓度×样品稀释倍数 标准管光密度

5、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

Dt - Df

fb= --------------×100%

Dt

fb:血浆蛋白结合率;

Dt:血药总浓度(透析袋内血浆药物浓度);

Df:游离药物浓度(透析袋外缓冲液中药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

1、结果记录

计算得:透析袋内药物浓度=0.000044mg/ml

透析袋外药物浓度=0.00039mg/ml

3、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计算结果:

兔:fb=88.9%

六、结果讨论与总结

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

由于应该使用一套比色杯来测定吸光度,而在实际操作中比色杯使用混乱,而且并没有做到严格的润洗,所以吸光度的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测定时必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

(2)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

(3)清洗比色皿时,一般先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每次做完实验时,应立即洗净比色皿。

(4)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另外,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

(5)在实际分析工作中,通常根据溶液浓度的不同,选用液槽厚度不同的比色皿,使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2~0.7。

2、总结

动物的种属、生理病理状态、个体差异可以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理论上当蛋白浓度足够高时所有与蛋白作用的药物都能被结合。但实际情况下,当亲和力较低时不可能达到这种所谓的足够高的蛋白浓度。蛋白浓度一定时,一定范围内当药物浓度增加结合的药量会随之增加,但结合分数降低。相反,当药物浓度下降时,结合分数增加并逐渐趋向于一个最大值, ,因此不同药物在低浓度时的最大结合率各不相同。平衡透析法是一种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所用三角瓶、移液管、试管等并没有经过彻底清洗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不同的动物种类以及相同的动物的个体差异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还有操作人员的失误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药物浓度和血浆蛋白浓度对结合率都有影响。在报导血浆蛋白结合率时,必须同时注明实验过程中所用的药物浓度和蛋白浓度。


相关文章

  • 全血质量控制
  • 全血质量控制 国家强制标准<全血成分质量血要求> 全血是指将一定量人的血液,采集到含一定量保养液的采血袋内所制成的血液制剂.它除了可作为一种临床上直接输注的血液制剂,也是其它所有种类的血液制剂制备的最初原料.因此它的质量是保证血 ...查看


  • 生化检验基础知识100条
  • 1.18世纪后期提出了第一个肿瘤标志物是:β2-微球蛋白. 2. 盛血试管是测定电解质的最佳选择:肝素抗凝管. 3. 推荐血糖测定的抗凝管: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 4.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的尿液防腐剂:浓盐酸. 5. 用于尿钾.钠.钙.糖 ...查看


  •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 第四章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Plasma Lipoproteins and Its Metabolic Disorder) 第一节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 脂类包括 血浆脂类简称血脂  总胆固醇(TC)  游离胆固醇(FC)  胆固 ...查看


  • 实验诊断学考试重点.txt
  •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参 考 值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新 ...查看


  • 医学检验试题库2012
  • 医学检验试题库 2012-2-13 10:21阅读(1)转载自朋友网用户 返回日志列表      复制地址 1.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答:(1)延长:①第Ⅷ.Ⅸ.Ⅺ因子缺乏:②凝血酶.纤维蛋白原.Ⅴ.Ⅹ因子减少: ③抗凝 ...查看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试卷
  •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题 号 一 21 二 44 三 15 四 20 五 六 七 八 总分 100 合分人 复查人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复查人 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 每题 3 分, 21 共 ...查看


  • 血液学资料
  • 第一篇 造血细胞及其检验 第一章 现代造血理论 1.造血器官和造血干/祖细胞的基础理论 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造血器官:机体有完善的组织器官能够生成并支持血细胞分化,发育,增殖和成熟,这些器 官称之为造血器官. 造血 ...查看


  • 脂质代谢异常
  • 第二篇 代谢性疾病 第四章 脂代谢异常 一. 概述 血脂是血浆中所有脂质的总称.脂质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其在维持细胞的完整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使血浆中的物质通过直接弥散或经载体进入细胞内.同时,脂质是体内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也是肾 ...查看


  • 内毒素知识介绍[1].
  • 内毒素知识介绍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内毒素不是蛋白质,因此非常耐热.在100℃的高温下加热1小时也不会被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