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临江仙·送钱穆父

  《临江仙·送钱穆父》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临江仙·送钱穆父》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 通:樽)

  《临江仙·送钱穆父》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送别词,是送给她的好友钱穆父的。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离别的三个年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赞扬了友人淡泊、竖贞的品格。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 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临江仙·送钱穆父》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临江仙·送钱穆父》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 通:樽)

  《临江仙·送钱穆父》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送别词,是送给她的好友钱穆父的。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离别的三个年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赞扬了友人淡泊、竖贞的品格。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 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相关文章

  • 送别诗:临江仙 送钱穆父
  • <临江仙 送钱穆父>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 通:樽) 作品赏析 [注释]: ...查看


  • 秋天的诗句:临江仙·送钱穆父
  • 临江仙·送钱穆父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 ...查看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5
  • 1.5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临江仙·送钱穆父> 1.浣溪沙 五代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上片: 第一句:"蓼岸风 ...查看


  • 送别诗常见的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
  • 送别诗指以送别时的场景.别后的想象等为内容,表现诗人对友人(亲人)的依依不舍或对友人(亲人)的劝慰勉励或自伤身世.坦陈心志等的诗歌.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①送别的地点:如离亭.长亭.劳劳亭.谢亭.南浦.西楼.灞桥.霸陵.古道.歧路 ...查看


  • 诗酒趁年华,十首词读懂苏轼的豪放和豁达
  •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而且能书会画.不过他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胸怀和人生境界--在逆境中的乐观与豁达.若言诗社整理了苏轼十首经典词,在此和大家一起领略这位北宋文学巨匠的旷达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 ...查看


  • 备战2016年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17周 关于脸面1
  • 关于脸面 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会拒绝你放飞梦想.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他们的拥有.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 ...查看


  • 送别诗: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
  • <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原文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 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 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 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作者简介 苏轼(103 ...查看


  • (部编)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目录
  • 2016年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 ...查看


  • 苏轼的诗:昨夜霜风
  • 昨夜霜风.--<行香子·秋与>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阳关曲·中秋月>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