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五溪】湘黔接壤的辰、酉、巫、武、沅溪

  【夜郎】此在沅陵境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五溪】湘黔接壤的辰、酉、巫、武、沅溪

  【夜郎】此在沅陵境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关文章

  • 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 ...查看


  • 课外古诗词背诵详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作.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 左迁" 赴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素材苏教版解析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 ...查看


  • 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 ...查看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1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 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 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4. 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 ...查看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 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 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4. 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 ...查看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答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qu ...查看


  • 思念的诗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 ...查看


  • 默写巩固7
  • 默写巩固7 班级 姓名 学号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