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因之梦吴越--[瓯越文化史]浅谈

我欲因之梦吴越

——《瓯越文化史》浅谈

高中时语文课上学李白的绝世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读之如见万嶂千山,神往不已。

当然,撇开传统意义上吴越一词的大概念不说,这里李白所说的地方指的就是今天的温州地区,因为他在诗里所提到的史实都与谢灵运有关,而经过多方面的专业考证,我们知道谢灵运曾任温州太守一事确实属实。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中硕果累累且特色鲜明的一个城市,不管是对它过去的历史还是当代的发达的探索,对温州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细致的了解温州文化的过去和现在,首选之作就是《瓯越文化丛书》中的《瓯越文化史》。 首先,从内容上说,与《瓯越文化丛书》的其他十一本著作相比,《瓯越文化史》的历史性观念非常强,注重从整个历史的纵向发展层面来论述温州的发展历程,并且注重从温州的地方特色着手,将温州当代商业文明鼎盛的悠久传统予以探讨。《瓯越文化史》一书从瓯越文化的深厚渊源着手,对瓯越文化的产生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论述,其中对“瓯”、“瓯越”的解释参考了众多的历史文献,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在对瓯越原始文化的论述方面,作者注重从温州的海洋经济特色入手,再加上之后对东瓯王国和瓯越先民文化特征的针对性介绍也都体现了温州的地域特色,强化了读者对温州地域特色的认识。

其次,《瓯越文化史》的编排体例比较合理。作者在这本书的上编以时间的纵向发展为主线,从瓯越文化的渊源、瓯越文化的转型、瓯越文化的繁荣、瓯越文化的沉寂与转折、瓯越文化的开新五个方面入手,对瓯越文化有选择性的进行论述。在介绍瓯越文化的转型方面,着重于对温州在长期的发展中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反映出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温州的经济地位也逐渐上升,这从宋代温州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另外,作为一本文化史著作,作者注重在以时间为线索的基础上进行叙述的同时,以人物为中心结合文学、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等方面对温州文化的发展做深入论述。其中,历代诗人学者在温州的活动和相关的诗文是体现温州悠久文化传统的重要材料。另外,在隋唐之后温州进士数量的直线上升与书院的繁荣发展也反映出温州地方性文化的阶段性发展特色。

为突出温州文化发展的地方特色,作者在《瓯越文化史》中用整个下编的内容来集中进行介绍。在下编中,作者从工艺与特产、诗歌、戏剧、学术、科技五个方面入手,对温州的地方性特征加以论述。其中,在工艺与特产方面,作者通过对瓯窑、瓯绸、瓯绣、瓯柑、温桔、钒矿和矾塑这几个享誉国内外的地方特色进行介绍,使我们对温州的自然状况和民间工艺有比较深入地了解。诗歌方面,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墨客在温州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且孕育出永嘉四灵、叶适等在学术史上有代表性的学者。而产生于温州的南戏则在整个南

方戏曲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奠基作用,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受学者重视。当然,瓯剧的发展与繁荣也是我国古代文艺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在学术研究方面,永嘉学派的繁荣反映了重商思想与实用主义在温州学者学术研究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而对明朝开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历史人物刘基的学术思想则反映了我国古代学者在世界观、政治观与教育观等多个方面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在近代的学者中,孙诒让对我国考古学、古文字学、训诂学等多个学科的贡献都极为深远,是我国近代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学者。而以东瓯三先生为代表的近代温州革命人士则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沿海地区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反面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温州人民善于向外界学习的优秀品质。

第三,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商业城市,作者在《瓯越文化史》的编纂过程中对长期以来温州经济文化兴盛的原因也进行了深刻探讨,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成功借鉴作用。作为一个沿海且远离政治中心的城市,温州因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宜进行农业活动而无法沿袭农业社会的小农经济路线,转而向经营灵活、地理环境依赖性弱的商业活动,结合有力的海运条件,再加上温州人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商业精神而创造出为世人所瞩目的商业文化硕果。

当然,一家之言总不免有不到之处。在我看来,这本《瓯越文化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上编部分和下编部分的编纂思想不一致。前面有提到,以时间和历史发展脉络为主轴的上编部分和以专题为主线的下编部分在体例上的不同虽然有利于内容的分类介绍,但是却使这部书的整体性减弱,给人以不明确性;其次,由于审稿和编次的原因,书中出现一些错别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并且对作者治学的严谨性态度也是一种不负责。最后,作为一本对商业城市文化史的著作,我认为应该在内容上更多的注重对近代以来温州人才辈出与经济繁荣等突出显现的论述与讨论,并结合时代性特色与其他的地区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温州、学习温州的目的。

最后,瑕不掩瑜,作为了解温州文化的权威性著作,《瓯越文化史》一书使我们了解温州、学习温州的首选著作,对我们更加深刻地融入瓯越社会有极大的现实作用。希望会有更多人阅读《瓯越文化史》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大政方针,走出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我欲因之梦吴越

——《瓯越文化史》浅谈

高中时语文课上学李白的绝世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读之如见万嶂千山,神往不已。

当然,撇开传统意义上吴越一词的大概念不说,这里李白所说的地方指的就是今天的温州地区,因为他在诗里所提到的史实都与谢灵运有关,而经过多方面的专业考证,我们知道谢灵运曾任温州太守一事确实属实。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中硕果累累且特色鲜明的一个城市,不管是对它过去的历史还是当代的发达的探索,对温州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细致的了解温州文化的过去和现在,首选之作就是《瓯越文化丛书》中的《瓯越文化史》。 首先,从内容上说,与《瓯越文化丛书》的其他十一本著作相比,《瓯越文化史》的历史性观念非常强,注重从整个历史的纵向发展层面来论述温州的发展历程,并且注重从温州的地方特色着手,将温州当代商业文明鼎盛的悠久传统予以探讨。《瓯越文化史》一书从瓯越文化的深厚渊源着手,对瓯越文化的产生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论述,其中对“瓯”、“瓯越”的解释参考了众多的历史文献,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在对瓯越原始文化的论述方面,作者注重从温州的海洋经济特色入手,再加上之后对东瓯王国和瓯越先民文化特征的针对性介绍也都体现了温州的地域特色,强化了读者对温州地域特色的认识。

其次,《瓯越文化史》的编排体例比较合理。作者在这本书的上编以时间的纵向发展为主线,从瓯越文化的渊源、瓯越文化的转型、瓯越文化的繁荣、瓯越文化的沉寂与转折、瓯越文化的开新五个方面入手,对瓯越文化有选择性的进行论述。在介绍瓯越文化的转型方面,着重于对温州在长期的发展中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反映出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温州的经济地位也逐渐上升,这从宋代温州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另外,作为一本文化史著作,作者注重在以时间为线索的基础上进行叙述的同时,以人物为中心结合文学、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等方面对温州文化的发展做深入论述。其中,历代诗人学者在温州的活动和相关的诗文是体现温州悠久文化传统的重要材料。另外,在隋唐之后温州进士数量的直线上升与书院的繁荣发展也反映出温州地方性文化的阶段性发展特色。

为突出温州文化发展的地方特色,作者在《瓯越文化史》中用整个下编的内容来集中进行介绍。在下编中,作者从工艺与特产、诗歌、戏剧、学术、科技五个方面入手,对温州的地方性特征加以论述。其中,在工艺与特产方面,作者通过对瓯窑、瓯绸、瓯绣、瓯柑、温桔、钒矿和矾塑这几个享誉国内外的地方特色进行介绍,使我们对温州的自然状况和民间工艺有比较深入地了解。诗歌方面,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墨客在温州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且孕育出永嘉四灵、叶适等在学术史上有代表性的学者。而产生于温州的南戏则在整个南

方戏曲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奠基作用,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受学者重视。当然,瓯剧的发展与繁荣也是我国古代文艺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在学术研究方面,永嘉学派的繁荣反映了重商思想与实用主义在温州学者学术研究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而对明朝开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历史人物刘基的学术思想则反映了我国古代学者在世界观、政治观与教育观等多个方面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在近代的学者中,孙诒让对我国考古学、古文字学、训诂学等多个学科的贡献都极为深远,是我国近代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学者。而以东瓯三先生为代表的近代温州革命人士则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沿海地区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反面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温州人民善于向外界学习的优秀品质。

第三,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商业城市,作者在《瓯越文化史》的编纂过程中对长期以来温州经济文化兴盛的原因也进行了深刻探讨,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成功借鉴作用。作为一个沿海且远离政治中心的城市,温州因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宜进行农业活动而无法沿袭农业社会的小农经济路线,转而向经营灵活、地理环境依赖性弱的商业活动,结合有力的海运条件,再加上温州人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商业精神而创造出为世人所瞩目的商业文化硕果。

当然,一家之言总不免有不到之处。在我看来,这本《瓯越文化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上编部分和下编部分的编纂思想不一致。前面有提到,以时间和历史发展脉络为主轴的上编部分和以专题为主线的下编部分在体例上的不同虽然有利于内容的分类介绍,但是却使这部书的整体性减弱,给人以不明确性;其次,由于审稿和编次的原因,书中出现一些错别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并且对作者治学的严谨性态度也是一种不负责。最后,作为一本对商业城市文化史的著作,我认为应该在内容上更多的注重对近代以来温州人才辈出与经济繁荣等突出显现的论述与讨论,并结合时代性特色与其他的地区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温州、学习温州的目的。

最后,瑕不掩瑜,作为了解温州文化的权威性著作,《瓯越文化史》一书使我们了解温州、学习温州的首选著作,对我们更加深刻地融入瓯越社会有极大的现实作用。希望会有更多人阅读《瓯越文化史》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大政方针,走出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 百越文化博物馆策划大纲概念版
  • 百越文化博物馆策划大纲概念版 一 目录 1. 展区划分-------------------------------- 2. 展示内容-------------------------------- 二 展区划分 1. 入口序厅 2. 越人 ...查看


  • 瓯越文化与谢灵运简论
  • 摘要:温州是中国著名的沿海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温州历史悠久,以瓯越文化为其代表:温州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又以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大旅游家.开创山水诗派第一人的谢灵运为代表.可以认为瓯越文化养育了谢灵运,而谢灵运对温州的特殊情感又丰富了瓯越 ...查看


  • 原来温州的地名来头这么有范,作为温州人你都知道吗?
  • 2014-12-27 温州晚报 导语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它的名字怎样来?在落地生根后.在落叶归根前,地名就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地名从不仅仅是简单符号,即使只以温州11个市.县.区地名为例,小小两字,却音义俱美,深含文化,浓缩着地理.人物. ...查看


  • 驰名瓯越的龙湾"三蒜" 温州日报瓯网
  • 驰名瓯越的龙湾"三蒜" 2011-05-22 07:43 来源:温州日报 编辑:林盈盈 浏览:829   发表评论 泥蒜冻 徐洪迪 摄 沙蒜 野蒜(涂蒜) 风物 徐洪迪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市龙湾海涂上海鲜品种丰富,单 ...查看


  • 辩论:楠溪江上游建水电站的利与弊
  • 楠溪江是瓯越大地的一颗明珠,在几千年事月的长河里,沉淀着丰富悠久的人类社会文化资源和天然景不雅资源.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高速度完成长,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地球的各个死角,为了人的总称的生存和成长,对地球天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哄骗已 ...查看


  • 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1998年 第4期 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 3丁家钟Ξ 摘 要:,是一个时空交 织的多层次..,它由巴蜀文化.荆楚-湖湘文化..广义的吴越文化指有人类 .越立国地区的一切文化现象,它具有"饭 ...查看


  • - 王勃[腾王阁序]
  •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1],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襟三江而带五湖[5],控蛮荆而引瓯越[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8].雄州雾列,俊采星驰[9].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 ...查看


  • 中国陶瓷史
  • 中国陶瓷史 片断:第一章原始时代发明陶瓷之起源--燧人氏神农氏为制陶之鼻祖--黄帝始设陶正之官--宁封之神话--宁封昆吾所制之器--陶器之装饰上古之民,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与禽兽无异,毫无知识可言,其对于一切之努力,大都以饮食为中心耳.食 ...查看


  • 氛围营造标语
  • 全省公安边防部队第八届"边防杯" 篮球赛氛围营造 一.背景图 全省公安边防部队第八届"边防杯"篮球赛 主办单位: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 承办单位:温州市公安边防支队 二.横幅标语(用红.蓝两色,共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