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贡献

浅谈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贡献

摘要:《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党的建设理论史上一篇全面论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刘少奇同志阐述了党性修养的含义及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及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是保持党性纯洁的有效方式等。

关键词:刘少奇;党性修养;原则;方式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发表的著名演讲。在演讲中,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进行党性修养的经验,全面阐述了党性和党性修养的含义,进行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党性修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轮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篇全面论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理论文献,有力地指导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实践。

所谓党性修养,就是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正像刘少奇同志在《人的阶级性》里所说的那样:“是党员本质的改造”。也就是说,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改造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用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处理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具有无产阶级的全部品质。因为,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跟历史上任何阶级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的党从最初建立时起,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本文引文均见《论共产党员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不一一注明)。高度重视党性修养,是我们这个新型政党的一个突出特点。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要“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41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把增强党性修养列为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刘少奇同志深深认识到党性修养的重要。他明确提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他认为,由一个幼稚的革命者,要变成一个成熟的、老练的、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革命规律的革命家,是“要经过一个很长的革命的锻炼和修养的过程。”基于此,刘少奇同志在领导敌后抗战的同时,写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

一、提出了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根本任务。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修养,思想修养,工作作风的修养,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等。其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所在。因为,“人的言论行动,都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来做指导的”。而思想意识问题归根到底是世界观问题。要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修养,最重要的是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打牢人生的根基。从这一思想出发,刘少奇指出:“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

事业;共产主义要最后地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要解放全人类,要把人类推进到空前未有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幸福境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了解: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难的事业,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曲折的斗争,才能战胜最强大的敌人,战胜一切剥削阶级;在取得胜利以后,还要长期地耐心地进行社会经济的改造和思想文化的改造,才能肃清剥削阶级在人民心中的一切影响和传统习惯等,并且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的文化和社会道德。”强调了共产党员一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二是要认识党性修养的长期性,要不断地清除自己思想上非无产阶级的意识成分,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这样,党性修养才抓住了根本,一通百通。

二、提出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刘少奇同志从党性原则的高度论述了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之所以这样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对待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态度问题,是“考验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一个党员能正确处理党与个人、集体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他就具备了共产主义的道德,像刘少奇同志所论述的那样:他就能对同志、对人民表示忠诚、热爱,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不会有为着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他们的私心杂念。他就能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利益而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战斗。他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情怀。他就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坚定性和气节。总之,他就具备了“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

三、提出了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保持党性纯洁的有效方式

如何解决党内矛盾?如何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刘少奇认为,“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是有效的方式,如果“不经常在党内进行反对各种不良倾向的斗争,不经常在党内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开发左的右的机会主义,那么,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左的右的机会主义就会在党内发展,就要影响与支配我们的党,就要使党不能巩固发展,就要使党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要危害党,使党腐败下去”。为了保持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只有经过党内斗争,才能解决矛盾,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出现过多次“左”和右的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党每次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运用党内思想斗争这种方式,使错误得到纠正,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这里,刘少奇同志倡导的党内斗争,是为了修正错误,纯洁党性,是为了“教育和改造已经加入党的多少带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党员”,跟左倾机会主义者故意制造党内斗

争,用手段惩罚同志是没有丝毫共同之处的。

四、提出了加强理论学习和注重实践的党性修养方法

党性修养的方法包括许多方面,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学习理论,勇于实践。“要虚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高尚的无产阶级的品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和工作中去,不断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切与此相反的东西,增强自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意识和品质”。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地产生和形成的,也不是靠闭门修炼可以确立的。它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并经过不断实践而形成。只有在理论上充分认识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之后,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达到党性修养的目的。党性修养的方法除上述之外,刘少奇对“慎独”等党性修养的方法也有过论述。《礼记.中庸》说:“莫乎见隐,莫乎见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没人看见,不要因为事情微小,就放纵自己,品行端正的人在独处时更要谨慎。七十多年前的这一忠告,至今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对如何搞好党的建设问题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其一,文章以当时所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情、党情为依据,思考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最先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包括党性修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其二,《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中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是总结我党成立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长壮大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它明确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如何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如何保持纯洁的党性等。

其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的党性修养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闪耀着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光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性修养思想。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的实践证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一文提出的党性修养思想,是搞好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的影响,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侵蚀和潜移默化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用党性观念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就会在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共产党员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我们的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贡献

摘要:《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党的建设理论史上一篇全面论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刘少奇同志阐述了党性修养的含义及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及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是保持党性纯洁的有效方式等。

关键词:刘少奇;党性修养;原则;方式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发表的著名演讲。在演讲中,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进行党性修养的经验,全面阐述了党性和党性修养的含义,进行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党性修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轮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篇全面论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理论文献,有力地指导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实践。

所谓党性修养,就是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正像刘少奇同志在《人的阶级性》里所说的那样:“是党员本质的改造”。也就是说,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改造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用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处理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具有无产阶级的全部品质。因为,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跟历史上任何阶级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的党从最初建立时起,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本文引文均见《论共产党员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不一一注明)。高度重视党性修养,是我们这个新型政党的一个突出特点。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要“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41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把增强党性修养列为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刘少奇同志深深认识到党性修养的重要。他明确提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他认为,由一个幼稚的革命者,要变成一个成熟的、老练的、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革命规律的革命家,是“要经过一个很长的革命的锻炼和修养的过程。”基于此,刘少奇同志在领导敌后抗战的同时,写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

一、提出了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根本任务。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修养,思想修养,工作作风的修养,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等。其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所在。因为,“人的言论行动,都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来做指导的”。而思想意识问题归根到底是世界观问题。要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修养,最重要的是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打牢人生的根基。从这一思想出发,刘少奇指出:“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

事业;共产主义要最后地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要解放全人类,要把人类推进到空前未有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幸福境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了解: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难的事业,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曲折的斗争,才能战胜最强大的敌人,战胜一切剥削阶级;在取得胜利以后,还要长期地耐心地进行社会经济的改造和思想文化的改造,才能肃清剥削阶级在人民心中的一切影响和传统习惯等,并且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的文化和社会道德。”强调了共产党员一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二是要认识党性修养的长期性,要不断地清除自己思想上非无产阶级的意识成分,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这样,党性修养才抓住了根本,一通百通。

二、提出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刘少奇同志从党性原则的高度论述了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之所以这样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对待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态度问题,是“考验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一个党员能正确处理党与个人、集体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他就具备了共产主义的道德,像刘少奇同志所论述的那样:他就能对同志、对人民表示忠诚、热爱,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不会有为着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他们的私心杂念。他就能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利益而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战斗。他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情怀。他就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坚定性和气节。总之,他就具备了“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

三、提出了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保持党性纯洁的有效方式

如何解决党内矛盾?如何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刘少奇认为,“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是有效的方式,如果“不经常在党内进行反对各种不良倾向的斗争,不经常在党内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开发左的右的机会主义,那么,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左的右的机会主义就会在党内发展,就要影响与支配我们的党,就要使党不能巩固发展,就要使党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要危害党,使党腐败下去”。为了保持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只有经过党内斗争,才能解决矛盾,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出现过多次“左”和右的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党每次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运用党内思想斗争这种方式,使错误得到纠正,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这里,刘少奇同志倡导的党内斗争,是为了修正错误,纯洁党性,是为了“教育和改造已经加入党的多少带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党员”,跟左倾机会主义者故意制造党内斗

争,用手段惩罚同志是没有丝毫共同之处的。

四、提出了加强理论学习和注重实践的党性修养方法

党性修养的方法包括许多方面,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学习理论,勇于实践。“要虚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高尚的无产阶级的品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和工作中去,不断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切与此相反的东西,增强自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意识和品质”。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地产生和形成的,也不是靠闭门修炼可以确立的。它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并经过不断实践而形成。只有在理论上充分认识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之后,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达到党性修养的目的。党性修养的方法除上述之外,刘少奇对“慎独”等党性修养的方法也有过论述。《礼记.中庸》说:“莫乎见隐,莫乎见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没人看见,不要因为事情微小,就放纵自己,品行端正的人在独处时更要谨慎。七十多年前的这一忠告,至今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对如何搞好党的建设问题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其一,文章以当时所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情、党情为依据,思考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最先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包括党性修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其二,《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中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是总结我党成立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长壮大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它明确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如何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如何保持纯洁的党性等。

其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的党性修养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闪耀着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光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性修养思想。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的实践证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一文提出的党性修养思想,是搞好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的影响,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侵蚀和潜移默化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用党性观念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就会在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共产党员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我们的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 重温[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 [摘 要]重温<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可以看到刘少奇同志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宽域的理论视角和独守其中的敏锐政治辨别力,甚至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高度预判性.78年过去了,论著闪烁的光芒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当下中国,同样 ...查看


  • 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1月20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 ...查看


  •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七月三日,在监狱党委的组织下,怀着对已故革命领袖无限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来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刘少奇的故乡--韶山. 进入主席故居,我们看到这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门临绿水,背依青山 ...查看


  • 党性概念的传统内涵及现实思考
  • 作者简介:牛安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陕西 延安 716000 牛安生(1949- ),男,河南林州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 内容提要:当前学术界对党性概念的理解并不相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建设上没有经常使用党性的概 ...查看


  • 研究生党员党课思想汇报
  • 敬爱的党组织: 在4月11日和15日黄佳明老师和蔡晓平老师的党课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党性修养和党员条件与党员发展.这不仅使我明确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具有良好的品德和修养,而且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一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的品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 ...查看


  •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读后感
  •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读后感 近几天读完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一书,此书是为了配合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而特地编写的,此书理论联系实际, ...查看


  • 共产党员要多方面加强党性修养
  • 共产党员要多方面加强党性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话.该书是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专著.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进行修养,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 ...查看


  • 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勤勉工作(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感)
  • 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勤勉工作 --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感 在学习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对于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做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培养教育工作的思考中,发现与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有许多颇为相似的地方.该 ...查看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感 近日来,我阅读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而此书无论是在为何提高共产党员的修养,还是在如何提高共产党员的修养都给了我一种莫大的启迪,使我获益良多. 在书中刘少奇同志首先提到了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