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胜去年红

今年花胜去年红

——吴忠市红寺堡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走向文明,走向富裕,是一方百姓的迫切愿望,——这更是地方党委、政府担负的神圣使命。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红寺堡区委、政府带领20万干部群众在这片热土上奋力探索,辛勤耕耘,谱写了富民强区的崭新篇章。2010年,是红寺堡建区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区按照打造“吴忠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宁夏的崛起区”战略目标,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五大领地”活动为抓手,凝心聚力谋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亿元,可比增长1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0万元,增长4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4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5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增长15.5%;透过这令人振奋的数据,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红寺堡人一年来“比学赶超,争强进位”的冲刺足迹。

出片名字幕。

“创新创业创特色,提速升位快发展”,是红寺堡推动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建成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宁夏最大的节水示范区和中部干旱带最大的生态区”的目标,突出节水高效、优势特色、彰显品牌,倾力布局特色现代农业,以发展葡萄、经果林、设施农业和黄牛养殖为主的“3211”产业的强劲号角,在红寺堡大地奏响。 2010年,

全区新建红崖、兴旺等4个葡萄产业村,发展葡萄1.6万亩,累计达到11.6万亩,红寺堡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已扩入国家确认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新建龙泉、梨花等4个千亩大拱棚和东源、沙泉等5个千亩小拱棚示范点,发展设施农业2万亩,累计达到7.45万亩;发展红枣1万亩,累计达到2.3万亩; 探索建立了“政府+信贷担保公司+银行+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农户”的红寺堡金融服务模式,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养殖业发展,新建永胜、东川等8个规模化养殖园区和开元、向阳等10个养殖示范村,新增肉牛4万头,饲养量达到8万头,农业生产形成了节水高效和向现代农业快速迈进的新格局,“3211”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20%以上,点燃了农民增收的希望,成为挺起红寺堡经济转型的脊梁。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是红寺堡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头戏,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上,红寺堡积极抢夺先机、赢得主动、寻求突破。依托风能、太阳能、煤炭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大力培育资源主导型工业企业,老马清真食品厂、科冕葡萄酒厂、瑞丰葡萄榨汁厂、芦草井沟煤矿、罗花崖煤矿、卓德酒庄等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累计生产原煤8.7万吨、葡萄原酒4000多吨,实现产值7300万元;长山头、鲁家窑、嘉泽风电和宁夏发电集团50兆瓦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累计发电2.6亿度,实现产值1.2亿元;太阳山工业园区大型预应力水泥制管厂开始试生产,累计完成投资

5000万元。2010年,红寺堡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7亿元,增长46.2%;实现工业增加值0.8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4亿元。工业的强劲起步,垫起了红寺堡经济发展的基石。

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优化发展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提供高效服务,2010年,红寺堡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全年争取各类项目304个,下达资金计划近8亿元,到位资金6.1亿元;确定招商引资项目11个,协议资金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5亿元,完成吴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50%,上争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分别获得全市第二名。高标优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基本小畦田20万亩,其中高标准小畦田5万余亩,荣获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二等奖,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开工建设黄河路、团结街等道路改(扩)建工程,建成区面积扩展到9平方公里。以打造“绿色红寺堡”、创建“生态示范区”为目标,举全区之力创建“自治区园林卫生城市”,举生态旗,打环保牌,走绿色路,全面实施“绿色环乡(村)”工程,开展山、水、林、田、路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近1亿元,建成盐中、滚红高速绿色通道,完成城北生态综合治理区、城南万亩林场一期、太阳山工业园区、移民文化园和宁夏移民博物馆等绿化工程,人工造林15.2万亩,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美化生活

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红寺堡发展的一大特色,成为红寺堡人民看的见、摸得着的一大实惠。

群众利益无小事。红寺堡区始终将民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实施“扶贫、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承诺为民办10件实事全部落实,集中解决了一批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顺利通过 “教育强(乡镇)区”验收,3000余名中学生的在校食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1.8万人,参合率达到93%。计划生育工作破难攻坚,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5.46 ‰以内。创新城乡社会保障服务方式,率先在全区建成城乡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中心,发放城乡低保金1100余万元。实施西部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解决了3600户

1.62万人的饮水问题。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730套,改造危窑危房1470户。开通公交线路89条,实现了村村通公交、通公路目标。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发放小额贷款2470万元,带动就业362人。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同志的指示,不将残疾人当“包袱”,打“慈善”牌,发展光彩事业,引进建成了爱德福利制衣厂,近5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建成慈善服务中心,解决了120名残疾人集中供

养问题;“宁夏慈善工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一笔笔民生投入在改善着民生,一批批民心工程在温暖着民心。

一年来,红寺堡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年”为抓手,大力开展“发扬十百千精神,打造五大领地”活动,着力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讲正气、树形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阳光村务”、“阳光政务”活动,强化效能问责,打造效能政府,政府职能作用得到积极发挥。通过大力发扬“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的红寺堡精神,全区上下形成了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良好发展局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建区一周年的红寺堡大地一夜春雷,遍野清风,生态环境日趋和谐,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社会事业日益兴旺,经济发展跨越式前进……

红寺堡,正以迎难而上、只争朝夕、敢闯敢干的气概,在新世纪的征程上昂首阔步。

红寺堡,这个后起之秀的移民新区,必将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蓄势喷薄,绽放异彩。

今年花胜去年红

——吴忠市红寺堡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走向文明,走向富裕,是一方百姓的迫切愿望,——这更是地方党委、政府担负的神圣使命。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红寺堡区委、政府带领20万干部群众在这片热土上奋力探索,辛勤耕耘,谱写了富民强区的崭新篇章。2010年,是红寺堡建区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区按照打造“吴忠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宁夏的崛起区”战略目标,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五大领地”活动为抓手,凝心聚力谋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亿元,可比增长1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0万元,增长4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4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5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增长15.5%;透过这令人振奋的数据,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红寺堡人一年来“比学赶超,争强进位”的冲刺足迹。

出片名字幕。

“创新创业创特色,提速升位快发展”,是红寺堡推动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建成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宁夏最大的节水示范区和中部干旱带最大的生态区”的目标,突出节水高效、优势特色、彰显品牌,倾力布局特色现代农业,以发展葡萄、经果林、设施农业和黄牛养殖为主的“3211”产业的强劲号角,在红寺堡大地奏响。 2010年,

全区新建红崖、兴旺等4个葡萄产业村,发展葡萄1.6万亩,累计达到11.6万亩,红寺堡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已扩入国家确认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新建龙泉、梨花等4个千亩大拱棚和东源、沙泉等5个千亩小拱棚示范点,发展设施农业2万亩,累计达到7.45万亩;发展红枣1万亩,累计达到2.3万亩; 探索建立了“政府+信贷担保公司+银行+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农户”的红寺堡金融服务模式,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养殖业发展,新建永胜、东川等8个规模化养殖园区和开元、向阳等10个养殖示范村,新增肉牛4万头,饲养量达到8万头,农业生产形成了节水高效和向现代农业快速迈进的新格局,“3211”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20%以上,点燃了农民增收的希望,成为挺起红寺堡经济转型的脊梁。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是红寺堡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头戏,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上,红寺堡积极抢夺先机、赢得主动、寻求突破。依托风能、太阳能、煤炭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大力培育资源主导型工业企业,老马清真食品厂、科冕葡萄酒厂、瑞丰葡萄榨汁厂、芦草井沟煤矿、罗花崖煤矿、卓德酒庄等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累计生产原煤8.7万吨、葡萄原酒4000多吨,实现产值7300万元;长山头、鲁家窑、嘉泽风电和宁夏发电集团50兆瓦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累计发电2.6亿度,实现产值1.2亿元;太阳山工业园区大型预应力水泥制管厂开始试生产,累计完成投资

5000万元。2010年,红寺堡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7亿元,增长46.2%;实现工业增加值0.8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4亿元。工业的强劲起步,垫起了红寺堡经济发展的基石。

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优化发展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提供高效服务,2010年,红寺堡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全年争取各类项目304个,下达资金计划近8亿元,到位资金6.1亿元;确定招商引资项目11个,协议资金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5亿元,完成吴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50%,上争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分别获得全市第二名。高标优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基本小畦田20万亩,其中高标准小畦田5万余亩,荣获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二等奖,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开工建设黄河路、团结街等道路改(扩)建工程,建成区面积扩展到9平方公里。以打造“绿色红寺堡”、创建“生态示范区”为目标,举全区之力创建“自治区园林卫生城市”,举生态旗,打环保牌,走绿色路,全面实施“绿色环乡(村)”工程,开展山、水、林、田、路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近1亿元,建成盐中、滚红高速绿色通道,完成城北生态综合治理区、城南万亩林场一期、太阳山工业园区、移民文化园和宁夏移民博物馆等绿化工程,人工造林15.2万亩,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美化生活

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红寺堡发展的一大特色,成为红寺堡人民看的见、摸得着的一大实惠。

群众利益无小事。红寺堡区始终将民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实施“扶贫、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承诺为民办10件实事全部落实,集中解决了一批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顺利通过 “教育强(乡镇)区”验收,3000余名中学生的在校食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1.8万人,参合率达到93%。计划生育工作破难攻坚,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5.46 ‰以内。创新城乡社会保障服务方式,率先在全区建成城乡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中心,发放城乡低保金1100余万元。实施西部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解决了3600户

1.62万人的饮水问题。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730套,改造危窑危房1470户。开通公交线路89条,实现了村村通公交、通公路目标。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发放小额贷款2470万元,带动就业362人。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同志的指示,不将残疾人当“包袱”,打“慈善”牌,发展光彩事业,引进建成了爱德福利制衣厂,近5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建成慈善服务中心,解决了120名残疾人集中供

养问题;“宁夏慈善工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一笔笔民生投入在改善着民生,一批批民心工程在温暖着民心。

一年来,红寺堡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年”为抓手,大力开展“发扬十百千精神,打造五大领地”活动,着力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讲正气、树形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阳光村务”、“阳光政务”活动,强化效能问责,打造效能政府,政府职能作用得到积极发挥。通过大力发扬“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的红寺堡精神,全区上下形成了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良好发展局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建区一周年的红寺堡大地一夜春雷,遍野清风,生态环境日趋和谐,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社会事业日益兴旺,经济发展跨越式前进……

红寺堡,正以迎难而上、只争朝夕、敢闯敢干的气概,在新世纪的征程上昂首阔步。

红寺堡,这个后起之秀的移民新区,必将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蓄势喷薄,绽放异彩。


相关文章

  • 2016年玉米春播及市场形势调研分析报告.docx
  • Grain&Oil Market Report 报告编号:DY-201603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审核:刘天峰 王进峰 李娜 黄斌 调研:陈文翠 王玲 撰稿:郭春爱 陈文翠 订阅电话:0371-68085810 考察概述„„„ ...查看


  • 天津高考录取率达97%预示着什么
  • 天津高考录取率达97%预示着什么? http://www.nxtv.cn 2012-6-25 10:42:14 来源:新华博客 核心提示:2012年,天津市高考录取率将达到97%.全市只有6.5万余名考生,可实际在津参加录取的生源达到6.3 ...查看


  • 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
  • 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 <关于安排一九六一年基本建 设计划的报告> (一九六一年四月九日)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国务院各部.委党 组: 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根据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 方针和中央的指示,重新拟定 ...查看


  • 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 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2.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增速居全省各市第二位.其中项目投资442.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6%:房地产开发投资199.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 ...查看


  • 2016玉米和棉花中间消耗调查报告
  • 2016玉米和棉花中间消耗调查报告 为了解掌握玉米和棉花的中间消耗情况,准确反映我县秋粮产量.生产费用和收益情况,我队于2016年10月27日-28日,对县南井寨村.皮条村村.院上宋村的9户玉米种植户和2户棉花种植户进行了调查.汇总和分析, ...查看


  • 经济科学把握总基调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形势
  • 经济科学把握总基调 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形势 时间:2012-03-20 14:57:39 来源: 作者: 浏览: 108次 作者:黄守宏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我今天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介绍一下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背景,第二个 ...查看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猜题有规律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猜题有规律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学运算题是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查看


  • 2016广东部分高校招生计划
  • 2016广东部分高校招生计划 一. 中大专业调剂坚持"四个不" 中山大学招办副主任许粤介绍,中大对于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采用级差制,即调档承认政策性加分,专业用裸分排序,级差分别为2分.1分.1分.1分.1分.另外,中大承 ...查看


  •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导学案5.5
  •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导学案5.5 编写人:康丽娟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 1. 会正确地运用表格分析与&qu ...查看


  • 鄱阳湖小龙虾今年锐减八成 因过度捕捞(图)
  • ▲外地商人来鄱阳湖收购龙虾,南昌龙虾价格翻番,市场上仍然一虾难求. 晨报首席记者 叶瑶乾 图 夏日炎炎,一道道香辣的小龙虾是南昌市民挚爱的美食.此时正值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可是今年,市面上的小龙虾却大大减少,价格也不似去年那般经济实惠.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