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绪论

01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02 本教材内容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

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篇 龋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01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处的环境等。

患龋病时牙体硬组织的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02 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初期时牙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微晶结构改变,牙透明度下降,致使釉质呈白垩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

03 龋病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致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龋病可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在童年时期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

龋病及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 获得性膜:修复保护牙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第五节 病因学说

五、Miller 化学细菌学说

01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嵌在牙面和牙之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是酸的来源;酸使牙脱矿;釉质穿透之后,微生物沿牙本质小管进入,造成牙本质溶解;由于蛋白溶解酶的分泌,使牙本质有机基质溶解,最终使牙本质崩溃,形成洞腔。 02 Miller的理论总结如下:

龋病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化学细菌过程,先是组织的脱矿、软化,继之为软化残存物的溶解。但在釉质中实际上缺乏第二阶段,脱矿即可造成釉质的全部破坏。

六、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

㈠微生物 ①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属。 ②这些细菌的致龋特性是基于其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以及对

坚硬牙表面的附着能力。

③大多数致龋菌都具有一些必需的酶系统,它们能利用饮食中的蔗糖合

成大量的细胞外多糖,构成牙菌斑的细菌间基质,从而阻止唾液稀释或中和在牙菌斑深部形成的酸,同时使脱矿的物质缓慢释放。

㈡食物 ①食物尤其是蔗糖在龋病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②由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蔗糖消耗量大的国家龋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

反之,蔗糖消耗量少的国家龋病发病率较低。

③糖的致龋作用与其种类、摄入量和摄糖频率有关。

④单糖和双糖易被致龋菌利用产酸,多糖则不易被细菌所利用;粘度大

1/27

的食物较糖溶液致龋力强。

㈢宿主 ①宿主是指宿主对龋病的易感程度。

②宿主对龋病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

牙的形态与结构,机体的全身状况等。

③只有在牙结构、形态存在某种缺陷或不足,牙对龋病的敏感性增高的

前提下,龋病才会发生。

㈣时间 ①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②从牙面上清除所有附着物到获得性膜开始产生;从获得性膜附着到菌

斑形成;从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到釉质脱矿等过程均需要一定时间。

③同时,时间因素还包括牙萌出之后的时间;碳水化合物滞留于牙面上

的时间等。

第三章 临床特征和诊断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一、釉质龋:分为:透明带;暗带;损害体部;釉质表面层。

二、牙本质龋:分为:坏死区、细菌侵犯区(感染层) 、牙本质脱矿区、高度矿化区(硬化区) 、修复性牙本质层。

三、牙骨质龋:常发生在牙龈严重退缩,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

四、脱矿和再矿化

01 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脱出称为脱矿。 02 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称为再矿化。

这些离子可以来自唾液或合成的再矿化液等,也可以是内源性的,由牙组织早期脱矿溶解的矿物质再沉积,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结合。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⒈急性龋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

又叫作湿性龋。

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容易产生牙髓病变。

⒉慢性龋 一般龋病都属此种类型。

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⒊继发龋 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

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

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继发龋。

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以后再发展而成。

二、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形态学分类)

⒈牙合面(窝沟龋) 和平滑面龋

窝沟龋限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和上颌前牙舌面的龋损。 除窝沟外的牙面发生的龋病损害称平滑面龋,可分为邻面龋和颈部龋。 ⒉根面龋 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病损害被称作根面龋。

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最常发生于牙根的颊面和舌面。

⒊线形釉质龋

⒋隐匿性龋

三、按病变深度分类

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这一分类方法在临床上最为适用。

2/27

第三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方法:视诊、探诊、温度刺激试验、X 线检查、透照。

二、诊断标准

⒈浅龋 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均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但若发生于牙颈部

时,则是牙骨质龋和(或) 牙本质龋。

位于牙冠的浅龋又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浅龋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

⒉中龋 龋病进展较快,容易形成龋洞。牙本质软化变色,呈黄褐或深褐色,出

现主观症状。

患者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也能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

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⒊深龋 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位于邻面的以及有些隐匿性龋洞,洞口很小而

病变进展很深。

若洞口开放食物嵌入压迫,使牙髓产生疼痛。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

产生的疼痛较中龋时更加剧烈。

第四章 龋病治疗

龋病治疗目的是终止病变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第一节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

⒈早期釉质龋,未出现牙体组织缺损者。

⒉早期釉质龋,形成较浅的龋洞,损害表面不承受咀嚼压力,也不在邻面触点内。

⒊静止龋,致龋的环境已经消失,如牙合面的点隙内的龋损害,由于牙合面磨耗,已将点隙磨掉;邻面龋由于邻接牙已经拔除,龋损面容易清洁,不再有牙菌斑堆积。

⒋龋病已经造成实质性损害,牙齿形态的完整性被破坏,但在口腔内保留的时间不长,如将在一年内被恒牙替换的乳牙。

⒌龋病破坏明显,但患龋牙属于无功能的牙,如正畸治疗必须拔除的牙,无咬合功能的第三磨牙。

一、药物治疗

㈠适应证 ⒈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⒉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牙合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被恒牙替换。⒊静止龋。

㈡常用药物 ⒈氟化物。⒉硝酸银。

㈢治疗方法 ⒈暴露病变部位。⒉清洁牙面。⒊隔湿,吹干牙面。⒋涂布药物。

二、再矿化治疗

再矿化治疗是采用人工方法使脱矿的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

㈠再矿化液的组成 不同比例的钙、磷、氟

㈡适应证 ⒈光滑面早期龋,白垩斑或褐斑。⒉龋易感者可作预防用。 ㈢治疗方法 ⒈配制成漱口液。⒉局部应用。

三、窝沟封闭

㈠适应证 ⒈窝沟可疑龋。⒉牙合面与充填窝沟相邻的无龋深沟裂。

㈡封闭剂 树脂、稀释剂、引发剂、辅助成分

㈢治疗方法 清洁牙面、隔湿、酸蚀、涂布及固化封闭剂

第二节 窝洞充填术

一、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㈡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3/27

01 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上联系很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被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02 牙本质受到外界的任何刺激,无论是生理的或病理的,都能产生感觉,并引起牙髓的相应反应。 越接近髓腔,单位面积的小管数越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越强,更容易造成对牙髓的损伤。

03 备洞时切忌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造成过大刺激。

三、窝洞的分类与结构

㈠窝洞的分类

⒈ G.V.Black 分类

Ⅰ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Ⅱ类洞 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

Ⅲ类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Ⅳ类洞 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Ⅴ类洞 所有牙的颊(唇) 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⒉ 按窝洞涉及的牙面数分类

仅限于1个牙面的洞叫单面洞;包括2个牙面的洞叫做双面洞;包括2个以上牙面的洞叫做复杂洞。

㈡窝洞的命名

窝洞的名称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

切缘I 唇面La 舌面L 颊面B 牙合面O 近中面M 远中面D 腭面P 唇面和颊面F 近中邻牙合面洞MO

㈢窝洞的结构

窝洞是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

⒈洞壁 分为侧壁和髓壁。

侧壁以所在牙面命名。髓壁与洞侧壁垂直,位于洞底,覆盖牙髓。

⒉洞角 洞壁相交形成洞角,分线角和点角。

两壁相交构成线角,三壁相交构成点角。

⒊洞缘 洞缘壁与牙面相交形成的线角。

⒋抗力形 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窝洞的主要抗力形结构包括:

⑴洞深:窝洞的深度要求是使充填体能承受正常咀嚼压力的最小厚度。 洞底必须建立在健康牙本质上。

洞深要求在釉牙本质界下0.2~0.5mm 。

⑵盒状洞形 盒状洞形是窝洞最基本的抗力形。

要求窝洞底平、壁直,点、线角圆钝。

⑶阶梯结构 双面洞的牙合面洞底与邻面洞的轴壁应形成阶梯。

⑷窝洞外形 窝洞的外形线呈圆缓曲线,避开承受咬合力的尖、嵴。

⑸去除无基釉和避免形成无基釉

⑹薄壁弱尖的处理

⒌固位形 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窝洞的基本固位形结构包括:

⑴侧壁固位 侧壁固位是各类窝洞最基本的固位结构。

要求窝洞有足够深度。

⑵倒凹固位 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

潜入小凹,有时也可沿线角作固位沟。

⑶鸠尾固位 多用于双面洞。

外形似斑鸠的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

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修复体从与洞底呈水平

方向的脱位。

4/27

⑷梯形固位 多用于双面洞。

将邻牙合面的邻面制备成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防止

充填体垂直方向的脱位。

四、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㈠去净龋坏组织 ⒈硬度标准。⒉着色标准。

㈡保护牙髓组织 ⒈间断操作,适用锐利器械,并用水冷却。⒉不向髓腔方向加压,特别是制备深窝洞。⒊对牙体组织结构、髓腔解剖形态及增龄变化必须清楚了解,以防止意外穿髓。 ㈢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⒈窝洞作最小程度的扩展。⒉窝洞的龈缘只扩展到健康牙体组织,应尽量位于牙龈边缘的牙合方。⒊尽量不作预防性扩展。

五、窝洞预备的基本步骤

㈠预备洞形

⒈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

⒉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⑴以病变为基础设计。⑵洞缘必须扩展到健康的牙体组织。⑶外形线尽量避开牙尖和嵴等承受咬合力的部位。⑷外形线呈圆缓曲线。⑸邻面的颊舌洞缘应位于接触区以外,分别进入楔状隙,龈缘与邻牙之间至少应有0.5mm 宽的间隙,不必扩展到龈下。

⒊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⒋制备洞缘

⒌无痛制洞法

⑴使用锋利器械和正确手法⑵脱敏药物处理⑶局部麻醉⑷化学机械去龋 ㈡术区隔离 ㈢窝洞消毒

㈣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

⒈窝洞封闭 窝洞封闭是在窝洞洞壁涂一层封闭剂,以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止细

菌侵入,隔绝充填材料的化学刺激。

窝洞封闭剂主要有洞漆和树脂粘结剂。

⒉衬洞 衬洞是在洞底上衬一层能隔绝化学和一定温度刺激,且有治疗作用的洞

衬剂。

洞衬剂主要有氢氧化钙及其制剂、玻璃离子粘固剂和氧化锌丁香油酚粘

固剂。

⒊垫底 垫底是在洞底(髓壁和轴壁) 垫一层足够厚度的材料,隔绝外界和充填材

料的温度、化学、电流及机械刺激,同时有垫平洞底,形成窝洞,承受充填压力和咀嚼力的作用。

垫底材料主要有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

及玻璃离子粘固剂。

临床上,根据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和充填材料的种类选用不同的封闭剂、洞衬剂和(或) 垫底材料。

①浅的窝洞,洞底距髓腔的牙本质厚度大于1.5~2mm ,不需垫底。

②中等程度的窝洞,洞底距髓腔的牙本质厚度大于1mm ,一般只垫一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粉或玻璃离子粘固剂。

③深的窝洞,需要做双层垫底。

第一层用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或氢氧化钙衬洞,第二层则用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垫底。

当洞底接近髓腔,或可疑穿髓首先选择氢氧化钙衬洞,以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再垫玻璃离子粘固剂或其他垫底材料。

垫底部位只限于牙合面髓壁和邻面轴壁,要求底平壁净,留出足够的深度(1.5~2mm) ,使充填体有足够的抗力和固位。

六、银汞合金充填术

㈠适应证

⒈Ⅰ类洞、Ⅱ类洞。

⒉后牙Ⅴ类洞,特别是可摘义齿的基牙修复。

⒊对美观要求不高病人的尖牙远中邻面洞,龋损未累及唇面者。偶尔也用于下前牙邻面洞。 ⒋大面积龋损时配合附加固位钉的修复。

⒌冠修复前的牙体充填。

㈡窝洞预备的要求

符合窝洞预备的总原则

⒈窝洞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方可使充填体获得足够的固位强度。 ⒉窝洞要制备成典型的盒状洞形,增加辅助固位形。

⒊洞面角应成直角,不在釉质的侧壁作短斜面。

㈤银汞合金充填

⒈保护牙髓。⒉放置成形片和楔子。⒊填充银汞合金材料。

⒋雕刻成形。⒌调整咬合。⒍打磨抛光。

第三节 牙体缺损直接粘结修复术

一、牙体粘结技术原理

㈡粘结的基本原理

⒈釉质的粘结

①釉质的粘结主要采用酸蚀技术。

②酸蚀作用机械清洁釉质表面,增大表面自由能。

③釉质粘结剂作为修复树脂与酸蚀釉质间的中间层,通过粘结剂在微孔中聚合形成的微机械固位和与修复树脂基质的共聚作用增强修复树脂与釉质的粘结强度。

⒉牙本质的粘结

①一般先用处理剂清洁牙本质表面,使管间牙本质脱矿,胶原纤维的微孔支架暴露,牙本质小管开放。

②然后,涂布底漆。最后,涂布粘结剂。

③底漆和粘结剂固位后,即与牙本质胶原纤维形成相互扣锁的混合层,内含有许多微小树脂突。

二、复合树脂修复术

㈠适应证

⒈前牙Ⅰ、Ⅲ、Ⅳ类洞的修复。

⒉前牙和后牙的Ⅴ类洞的修复。

⒊后牙Ⅰ、Ⅱ类洞,承受咬合力小者可用后牙复合树脂修复。

⒋形态和色泽异常牙的美容修复。

⒌冠修复前的牙体充填。

⒍大面积龋损的充填,必要时可增加固位钉或(和) 沟槽固位。

由于复合树脂借助粘结材料对牙体组织的有效粘结,可增强余留牙的强度。 ㈡复合树脂修复窝洞的预备

①复合树脂固化前有一定粘稠度,要求窝洞的点、线角应圆钝,倒凹呈圆弧形,以利于材料的填入和与洞壁密合。

②复合树脂可借助于粘结剂与经特殊处理的牙面结合,故洞形预备较银汞合金修复保守。不直接承受咬合力的部位可适当保留无基釉。

③由于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较差,Ⅰ、Ⅱ类洞应尽量避免置洞缘于咬合接触处。 ④洞缘釉质壁应制成斜面,增加酸蚀面积,且所暴露的釉柱末端能更有效地被酸蚀,形成更深的微凹,从而产生更强的釉质-树脂结合,增加修复体的固位,

6/27

减少洞缘的微渗漏和变色,使复合树脂由厚变薄,逐渐过渡到正常牙面,以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减少树脂聚合收缩所致的釉质裂纹。

㈢复合树脂修复的基本步骤

⒈色度选择。⒉窝洞预备。⒊牙面处理。⒋放置成形片和楔子。

⒌填充材料。⒍修整外形。

三、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术

㈠适应证

⒈牙体缺损的修复,主要用于Ⅲ、Ⅳ类洞和后牙邻面单面洞等不承担咀嚼压力的洞形及乳牙各类洞的修复。

⒉根面龋的修复。

⒊其他如外伤牙折后暴露牙本质的覆盖,松动牙的固定及暂时性充填等。 也可用作衬洞和垫底、窝沟封闭、粘结固定修复体等。

㈡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窝洞的预备要点

①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体组织有化学粘结,对固位形的要求可放宽,不必作倒凹、鸠尾等固位结构,只需去除龋坏牙本质,不作扩展。

②仅在必要时,作附加固位形以增进固位。

③窝洞的点、线角要圆钝,以利于材料的填入。

④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脆性大、强度低,故洞缘釉质不作斜面。

㈣操作步骤

⒈牙体预备。⒉牙面处理。⒊涂布底漆和(或) 粘结剂。

⒋填充材料。⒌涂隔水剂。⒍修整外形及打磨。

四、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的联合修复

三明治技术,即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基底材料粘结于牙本质,再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

第四节 牙体严重缺损的修复

一、固位钉牙体修复术

1.适应证:牙髓牙周情况良好,具有足够牙本质厚度的情况:

①牙体严重缺损承受较大咬合力的牙齿。

②龋损范围大难以预备固位形

③全冠修复的银汞合金或树脂核

2. 类型:粘固钉,摩擦固位钉,自攻自断螺纹钉

二、嵌体修复术

1. 适应证:

①恢复邻面龋接触关系,消除食物嵌塞

②恢复牙体高度,产生合适咬合功能

③牙体严重缺损,需要修复以承受大的咀嚼压力

第五节 深龋的治疗

一、深龋的治疗原则

㈠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

㈡保护牙髓

㈢正确判断牙髓状况

二、深龋的治疗方法

㈠垫底充填 多数情况下可一次完成充填治疗,即窝洞预备好后,立即垫底充填。 适应证:适用于无自发痛、激发痛不严重、刺激去除后无延缓痛、

能去净龋坏牙本质这一类牙髓基本正常的患牙。

㈡安抚治疗 将具有安抚、镇痛、消炎作用的药物封入窝洞,使牙髓充血恢复正

常,消除临床症状的疗法。

适应证:一些深龋患者,无自发痛,但有明显的激发痛,备洞过程

7/27

中极其敏感。这类病人应先作安抚治疗,待症状消除后再

作进一步处理。

㈢间接盖髓术 用具有消炎和促进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的盖髓制剂覆盖于洞底, 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从而保存全部生活

牙髓的方法。

适应证:用于软化牙本质不能一次去净,牙髓-牙本质反应能力下

降,无明显主观症状的深龋。

三、深龋的治疗方案

深龋治疗要综合考虑龋病的类型、龋洞内龋坏组织能否完全去净、牙髓的状态等因素,来选择治疗方案。

第六节 并发症及处理

意外穿髓(对髓腔解剖不熟悉,结构变异,操作不当)

充填后疼痛(牙髓性-激发痛,对颌牙接触时疼痛,自发痛

牙周性-咬合痛,自发痛)

充填物折断脱落

牙齿折裂

继发龋

第二篇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第五章 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

第一节 着色牙(氟牙症,四环素牙)

第二节 牙结构异常(釉质发育不全,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先天性梅毒牙)

第三节 牙形态异常(过大过小锥形,融合双生结合,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秞珠) 01 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以第二前磨牙最多见。

一般均位于牙合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故称中央尖。

02 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

中央尖折断或被磨损后,临床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黑环,中央有浅黄色或褐色的牙本质轴,在轴中央有时可见到黑色小点,此点就是髓角,但在此处即使用极细的探针也不能探入。 圆锥形中央尖,萌出后不久与对颌牙接触,即遭折断,使牙髓感染坏死,影响根尖的继续发育。

这种终止发育的根尖呈喇叭形,但也有一些中央尖逐渐被磨损,修复性牙本质逐渐形成,或属无髓角伸入型。

这类牙有正常的活力,牙根可继续发育。

因此,发现畸形中央尖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相应的处理。 03 畸形中央尖的治疗

(1) 对圆钝而无妨碍的中央尖可不作处理。

8/27

(2) 尖而长的中央尖容易折断或被磨损而露髓。

牙刚萌出时若发现这种牙尖,可在麻醉和严格的消毒下,将此尖一次磨除, 然后制备洞形,按常规进行盖髓治疗。

另一种方法是在适当调整对颌牙的同时,多次少量调磨此尖,这样可避免中央尖折断或过度磨损,且可在髓角部形成足够的修复性牙本质而免于露髓。

(3) 中央尖折断,已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变时,为保存患牙并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完成,可采用根尖发育形成术或根尖诱导形成术。

第四节 牙数目异常

第五节 牙萌出异常

第六章 牙外伤(牙震荡,牙脱位,牙折)

第七章 牙慢性损伤(磨损,磨牙症,楔状缺损,酸蚀症,牙隐裂,牙根纵裂)

第八章 牙本质过敏症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

牙髓的特点:①被无让性的牙本质包围;②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粘性;③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

一、形态学特点:

牙髓分为4层:①成牙本质细胞层;②无细胞层;③多细胞层;④中央区。

二、结构特点

㈠细胞 ⒈成牙本质细胞;⒉成纤维细胞;⒊防御细胞;⒋储备细胞。 ㈡细胞间成分 ⒈胶原纤维;⒉基质及组织液。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一、形成功能

初期形成的牙本质即原发性牙本质,牙未开始行使功能。

当原发性牙本质形成之后,牙髓会继续形成牙本质,即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即刺激性牙本质。

二、营养功能

牙髓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突提供氧、营养物质以及牙本质液来保持牙本质的活力。牙髓的血液来源于上、下牙槽动脉。

三、感觉功能

牙髓的感觉功能是产生痛觉。

外周粗纤维、外周细纤维。

四、防御功能

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㈡炎症反应

第三节 牙髓增龄性变化

牙髓增龄性变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在体积、结构和功能上所发生的一些生理性变化。

一、体积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髓腔缩小,根尖孔变窄。

二、结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内细胞减少,牙髓纤维变性,神经、血管减少。

三、功能变化

9/27

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的各种功能降低,牙髓的修复能力降低。

第四节 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根尖周组织是指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其组织生理学特点与牙髓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牙骨质 二、牙周膜 三、牙槽骨

第十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刺激以及免疫反应等,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细菌因素

一、致病菌:根管和根尖周的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二、感染途径

㈠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中含有大量的牙本质小管。

当釉质或牙骨质丧失后,牙本质小管就会暴露于口腔菌群,细

菌就可能会侵入牙本质小管,最后感染牙髓。

㈡牙髓暴露 龋病、牙折、楔状缺损、磨损、牙隐裂以及治疗不当等均可引

起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使细菌直接侵入牙髓。

㈢牙周途径 在牙周病时,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以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

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

这种由牙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

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㈣血源感染 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能将血流中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的部

位,这种现象称为引菌作用。

牙髓的血源感染途径即归于引菌作用。

三、致病机制

㈠荚膜、纤毛和胞外小泡 ㈡内毒素 ㈢酶 ㈣代谢产物

四、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㈠炎症反应 ㈡免疫反应

第二节 物理因素

一、创伤:㈠急性创伤 ㈡慢性创伤

二、温度:㈠备洞产热 ㈡充填材料和抛光产热

三、电流

四、激光

绪论

01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02 本教材内容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

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篇 龋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01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处的环境等。

患龋病时牙体硬组织的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02 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初期时牙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微晶结构改变,牙透明度下降,致使釉质呈白垩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

03 龋病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致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龋病可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在童年时期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

龋病及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 获得性膜:修复保护牙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第五节 病因学说

五、Miller 化学细菌学说

01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嵌在牙面和牙之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是酸的来源;酸使牙脱矿;釉质穿透之后,微生物沿牙本质小管进入,造成牙本质溶解;由于蛋白溶解酶的分泌,使牙本质有机基质溶解,最终使牙本质崩溃,形成洞腔。 02 Miller的理论总结如下:

龋病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化学细菌过程,先是组织的脱矿、软化,继之为软化残存物的溶解。但在釉质中实际上缺乏第二阶段,脱矿即可造成釉质的全部破坏。

六、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

㈠微生物 ①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属。 ②这些细菌的致龋特性是基于其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以及对

坚硬牙表面的附着能力。

③大多数致龋菌都具有一些必需的酶系统,它们能利用饮食中的蔗糖合

成大量的细胞外多糖,构成牙菌斑的细菌间基质,从而阻止唾液稀释或中和在牙菌斑深部形成的酸,同时使脱矿的物质缓慢释放。

㈡食物 ①食物尤其是蔗糖在龋病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②由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蔗糖消耗量大的国家龋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

反之,蔗糖消耗量少的国家龋病发病率较低。

③糖的致龋作用与其种类、摄入量和摄糖频率有关。

④单糖和双糖易被致龋菌利用产酸,多糖则不易被细菌所利用;粘度大

1/27

的食物较糖溶液致龋力强。

㈢宿主 ①宿主是指宿主对龋病的易感程度。

②宿主对龋病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

牙的形态与结构,机体的全身状况等。

③只有在牙结构、形态存在某种缺陷或不足,牙对龋病的敏感性增高的

前提下,龋病才会发生。

㈣时间 ①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②从牙面上清除所有附着物到获得性膜开始产生;从获得性膜附着到菌

斑形成;从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到釉质脱矿等过程均需要一定时间。

③同时,时间因素还包括牙萌出之后的时间;碳水化合物滞留于牙面上

的时间等。

第三章 临床特征和诊断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一、釉质龋:分为:透明带;暗带;损害体部;釉质表面层。

二、牙本质龋:分为:坏死区、细菌侵犯区(感染层) 、牙本质脱矿区、高度矿化区(硬化区) 、修复性牙本质层。

三、牙骨质龋:常发生在牙龈严重退缩,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

四、脱矿和再矿化

01 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脱出称为脱矿。 02 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称为再矿化。

这些离子可以来自唾液或合成的再矿化液等,也可以是内源性的,由牙组织早期脱矿溶解的矿物质再沉积,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结合。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⒈急性龋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

又叫作湿性龋。

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容易产生牙髓病变。

⒉慢性龋 一般龋病都属此种类型。

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⒊继发龋 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

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

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继发龋。

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以后再发展而成。

二、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形态学分类)

⒈牙合面(窝沟龋) 和平滑面龋

窝沟龋限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和上颌前牙舌面的龋损。 除窝沟外的牙面发生的龋病损害称平滑面龋,可分为邻面龋和颈部龋。 ⒉根面龋 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病损害被称作根面龋。

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最常发生于牙根的颊面和舌面。

⒊线形釉质龋

⒋隐匿性龋

三、按病变深度分类

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这一分类方法在临床上最为适用。

2/27

第三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方法:视诊、探诊、温度刺激试验、X 线检查、透照。

二、诊断标准

⒈浅龋 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均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但若发生于牙颈部

时,则是牙骨质龋和(或) 牙本质龋。

位于牙冠的浅龋又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浅龋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

⒉中龋 龋病进展较快,容易形成龋洞。牙本质软化变色,呈黄褐或深褐色,出

现主观症状。

患者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也能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

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⒊深龋 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位于邻面的以及有些隐匿性龋洞,洞口很小而

病变进展很深。

若洞口开放食物嵌入压迫,使牙髓产生疼痛。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

产生的疼痛较中龋时更加剧烈。

第四章 龋病治疗

龋病治疗目的是终止病变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第一节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

⒈早期釉质龋,未出现牙体组织缺损者。

⒉早期釉质龋,形成较浅的龋洞,损害表面不承受咀嚼压力,也不在邻面触点内。

⒊静止龋,致龋的环境已经消失,如牙合面的点隙内的龋损害,由于牙合面磨耗,已将点隙磨掉;邻面龋由于邻接牙已经拔除,龋损面容易清洁,不再有牙菌斑堆积。

⒋龋病已经造成实质性损害,牙齿形态的完整性被破坏,但在口腔内保留的时间不长,如将在一年内被恒牙替换的乳牙。

⒌龋病破坏明显,但患龋牙属于无功能的牙,如正畸治疗必须拔除的牙,无咬合功能的第三磨牙。

一、药物治疗

㈠适应证 ⒈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⒉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牙合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被恒牙替换。⒊静止龋。

㈡常用药物 ⒈氟化物。⒉硝酸银。

㈢治疗方法 ⒈暴露病变部位。⒉清洁牙面。⒊隔湿,吹干牙面。⒋涂布药物。

二、再矿化治疗

再矿化治疗是采用人工方法使脱矿的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

㈠再矿化液的组成 不同比例的钙、磷、氟

㈡适应证 ⒈光滑面早期龋,白垩斑或褐斑。⒉龋易感者可作预防用。 ㈢治疗方法 ⒈配制成漱口液。⒉局部应用。

三、窝沟封闭

㈠适应证 ⒈窝沟可疑龋。⒉牙合面与充填窝沟相邻的无龋深沟裂。

㈡封闭剂 树脂、稀释剂、引发剂、辅助成分

㈢治疗方法 清洁牙面、隔湿、酸蚀、涂布及固化封闭剂

第二节 窝洞充填术

一、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㈡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3/27

01 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上联系很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被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02 牙本质受到外界的任何刺激,无论是生理的或病理的,都能产生感觉,并引起牙髓的相应反应。 越接近髓腔,单位面积的小管数越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越强,更容易造成对牙髓的损伤。

03 备洞时切忌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造成过大刺激。

三、窝洞的分类与结构

㈠窝洞的分类

⒈ G.V.Black 分类

Ⅰ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Ⅱ类洞 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

Ⅲ类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Ⅳ类洞 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Ⅴ类洞 所有牙的颊(唇) 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⒉ 按窝洞涉及的牙面数分类

仅限于1个牙面的洞叫单面洞;包括2个牙面的洞叫做双面洞;包括2个以上牙面的洞叫做复杂洞。

㈡窝洞的命名

窝洞的名称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

切缘I 唇面La 舌面L 颊面B 牙合面O 近中面M 远中面D 腭面P 唇面和颊面F 近中邻牙合面洞MO

㈢窝洞的结构

窝洞是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

⒈洞壁 分为侧壁和髓壁。

侧壁以所在牙面命名。髓壁与洞侧壁垂直,位于洞底,覆盖牙髓。

⒉洞角 洞壁相交形成洞角,分线角和点角。

两壁相交构成线角,三壁相交构成点角。

⒊洞缘 洞缘壁与牙面相交形成的线角。

⒋抗力形 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窝洞的主要抗力形结构包括:

⑴洞深:窝洞的深度要求是使充填体能承受正常咀嚼压力的最小厚度。 洞底必须建立在健康牙本质上。

洞深要求在釉牙本质界下0.2~0.5mm 。

⑵盒状洞形 盒状洞形是窝洞最基本的抗力形。

要求窝洞底平、壁直,点、线角圆钝。

⑶阶梯结构 双面洞的牙合面洞底与邻面洞的轴壁应形成阶梯。

⑷窝洞外形 窝洞的外形线呈圆缓曲线,避开承受咬合力的尖、嵴。

⑸去除无基釉和避免形成无基釉

⑹薄壁弱尖的处理

⒌固位形 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窝洞的基本固位形结构包括:

⑴侧壁固位 侧壁固位是各类窝洞最基本的固位结构。

要求窝洞有足够深度。

⑵倒凹固位 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

潜入小凹,有时也可沿线角作固位沟。

⑶鸠尾固位 多用于双面洞。

外形似斑鸠的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

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修复体从与洞底呈水平

方向的脱位。

4/27

⑷梯形固位 多用于双面洞。

将邻牙合面的邻面制备成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防止

充填体垂直方向的脱位。

四、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㈠去净龋坏组织 ⒈硬度标准。⒉着色标准。

㈡保护牙髓组织 ⒈间断操作,适用锐利器械,并用水冷却。⒉不向髓腔方向加压,特别是制备深窝洞。⒊对牙体组织结构、髓腔解剖形态及增龄变化必须清楚了解,以防止意外穿髓。 ㈢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⒈窝洞作最小程度的扩展。⒉窝洞的龈缘只扩展到健康牙体组织,应尽量位于牙龈边缘的牙合方。⒊尽量不作预防性扩展。

五、窝洞预备的基本步骤

㈠预备洞形

⒈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

⒉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⑴以病变为基础设计。⑵洞缘必须扩展到健康的牙体组织。⑶外形线尽量避开牙尖和嵴等承受咬合力的部位。⑷外形线呈圆缓曲线。⑸邻面的颊舌洞缘应位于接触区以外,分别进入楔状隙,龈缘与邻牙之间至少应有0.5mm 宽的间隙,不必扩展到龈下。

⒊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⒋制备洞缘

⒌无痛制洞法

⑴使用锋利器械和正确手法⑵脱敏药物处理⑶局部麻醉⑷化学机械去龋 ㈡术区隔离 ㈢窝洞消毒

㈣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

⒈窝洞封闭 窝洞封闭是在窝洞洞壁涂一层封闭剂,以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止细

菌侵入,隔绝充填材料的化学刺激。

窝洞封闭剂主要有洞漆和树脂粘结剂。

⒉衬洞 衬洞是在洞底上衬一层能隔绝化学和一定温度刺激,且有治疗作用的洞

衬剂。

洞衬剂主要有氢氧化钙及其制剂、玻璃离子粘固剂和氧化锌丁香油酚粘

固剂。

⒊垫底 垫底是在洞底(髓壁和轴壁) 垫一层足够厚度的材料,隔绝外界和充填材

料的温度、化学、电流及机械刺激,同时有垫平洞底,形成窝洞,承受充填压力和咀嚼力的作用。

垫底材料主要有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

及玻璃离子粘固剂。

临床上,根据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和充填材料的种类选用不同的封闭剂、洞衬剂和(或) 垫底材料。

①浅的窝洞,洞底距髓腔的牙本质厚度大于1.5~2mm ,不需垫底。

②中等程度的窝洞,洞底距髓腔的牙本质厚度大于1mm ,一般只垫一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粉或玻璃离子粘固剂。

③深的窝洞,需要做双层垫底。

第一层用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或氢氧化钙衬洞,第二层则用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垫底。

当洞底接近髓腔,或可疑穿髓首先选择氢氧化钙衬洞,以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再垫玻璃离子粘固剂或其他垫底材料。

垫底部位只限于牙合面髓壁和邻面轴壁,要求底平壁净,留出足够的深度(1.5~2mm) ,使充填体有足够的抗力和固位。

六、银汞合金充填术

㈠适应证

⒈Ⅰ类洞、Ⅱ类洞。

⒉后牙Ⅴ类洞,特别是可摘义齿的基牙修复。

⒊对美观要求不高病人的尖牙远中邻面洞,龋损未累及唇面者。偶尔也用于下前牙邻面洞。 ⒋大面积龋损时配合附加固位钉的修复。

⒌冠修复前的牙体充填。

㈡窝洞预备的要求

符合窝洞预备的总原则

⒈窝洞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方可使充填体获得足够的固位强度。 ⒉窝洞要制备成典型的盒状洞形,增加辅助固位形。

⒊洞面角应成直角,不在釉质的侧壁作短斜面。

㈤银汞合金充填

⒈保护牙髓。⒉放置成形片和楔子。⒊填充银汞合金材料。

⒋雕刻成形。⒌调整咬合。⒍打磨抛光。

第三节 牙体缺损直接粘结修复术

一、牙体粘结技术原理

㈡粘结的基本原理

⒈釉质的粘结

①釉质的粘结主要采用酸蚀技术。

②酸蚀作用机械清洁釉质表面,增大表面自由能。

③釉质粘结剂作为修复树脂与酸蚀釉质间的中间层,通过粘结剂在微孔中聚合形成的微机械固位和与修复树脂基质的共聚作用增强修复树脂与釉质的粘结强度。

⒉牙本质的粘结

①一般先用处理剂清洁牙本质表面,使管间牙本质脱矿,胶原纤维的微孔支架暴露,牙本质小管开放。

②然后,涂布底漆。最后,涂布粘结剂。

③底漆和粘结剂固位后,即与牙本质胶原纤维形成相互扣锁的混合层,内含有许多微小树脂突。

二、复合树脂修复术

㈠适应证

⒈前牙Ⅰ、Ⅲ、Ⅳ类洞的修复。

⒉前牙和后牙的Ⅴ类洞的修复。

⒊后牙Ⅰ、Ⅱ类洞,承受咬合力小者可用后牙复合树脂修复。

⒋形态和色泽异常牙的美容修复。

⒌冠修复前的牙体充填。

⒍大面积龋损的充填,必要时可增加固位钉或(和) 沟槽固位。

由于复合树脂借助粘结材料对牙体组织的有效粘结,可增强余留牙的强度。 ㈡复合树脂修复窝洞的预备

①复合树脂固化前有一定粘稠度,要求窝洞的点、线角应圆钝,倒凹呈圆弧形,以利于材料的填入和与洞壁密合。

②复合树脂可借助于粘结剂与经特殊处理的牙面结合,故洞形预备较银汞合金修复保守。不直接承受咬合力的部位可适当保留无基釉。

③由于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较差,Ⅰ、Ⅱ类洞应尽量避免置洞缘于咬合接触处。 ④洞缘釉质壁应制成斜面,增加酸蚀面积,且所暴露的釉柱末端能更有效地被酸蚀,形成更深的微凹,从而产生更强的釉质-树脂结合,增加修复体的固位,

6/27

减少洞缘的微渗漏和变色,使复合树脂由厚变薄,逐渐过渡到正常牙面,以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减少树脂聚合收缩所致的釉质裂纹。

㈢复合树脂修复的基本步骤

⒈色度选择。⒉窝洞预备。⒊牙面处理。⒋放置成形片和楔子。

⒌填充材料。⒍修整外形。

三、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术

㈠适应证

⒈牙体缺损的修复,主要用于Ⅲ、Ⅳ类洞和后牙邻面单面洞等不承担咀嚼压力的洞形及乳牙各类洞的修复。

⒉根面龋的修复。

⒊其他如外伤牙折后暴露牙本质的覆盖,松动牙的固定及暂时性充填等。 也可用作衬洞和垫底、窝沟封闭、粘结固定修复体等。

㈡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窝洞的预备要点

①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体组织有化学粘结,对固位形的要求可放宽,不必作倒凹、鸠尾等固位结构,只需去除龋坏牙本质,不作扩展。

②仅在必要时,作附加固位形以增进固位。

③窝洞的点、线角要圆钝,以利于材料的填入。

④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脆性大、强度低,故洞缘釉质不作斜面。

㈣操作步骤

⒈牙体预备。⒉牙面处理。⒊涂布底漆和(或) 粘结剂。

⒋填充材料。⒌涂隔水剂。⒍修整外形及打磨。

四、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的联合修复

三明治技术,即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基底材料粘结于牙本质,再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

第四节 牙体严重缺损的修复

一、固位钉牙体修复术

1.适应证:牙髓牙周情况良好,具有足够牙本质厚度的情况:

①牙体严重缺损承受较大咬合力的牙齿。

②龋损范围大难以预备固位形

③全冠修复的银汞合金或树脂核

2. 类型:粘固钉,摩擦固位钉,自攻自断螺纹钉

二、嵌体修复术

1. 适应证:

①恢复邻面龋接触关系,消除食物嵌塞

②恢复牙体高度,产生合适咬合功能

③牙体严重缺损,需要修复以承受大的咀嚼压力

第五节 深龋的治疗

一、深龋的治疗原则

㈠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

㈡保护牙髓

㈢正确判断牙髓状况

二、深龋的治疗方法

㈠垫底充填 多数情况下可一次完成充填治疗,即窝洞预备好后,立即垫底充填。 适应证:适用于无自发痛、激发痛不严重、刺激去除后无延缓痛、

能去净龋坏牙本质这一类牙髓基本正常的患牙。

㈡安抚治疗 将具有安抚、镇痛、消炎作用的药物封入窝洞,使牙髓充血恢复正

常,消除临床症状的疗法。

适应证:一些深龋患者,无自发痛,但有明显的激发痛,备洞过程

7/27

中极其敏感。这类病人应先作安抚治疗,待症状消除后再

作进一步处理。

㈢间接盖髓术 用具有消炎和促进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的盖髓制剂覆盖于洞底, 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从而保存全部生活

牙髓的方法。

适应证:用于软化牙本质不能一次去净,牙髓-牙本质反应能力下

降,无明显主观症状的深龋。

三、深龋的治疗方案

深龋治疗要综合考虑龋病的类型、龋洞内龋坏组织能否完全去净、牙髓的状态等因素,来选择治疗方案。

第六节 并发症及处理

意外穿髓(对髓腔解剖不熟悉,结构变异,操作不当)

充填后疼痛(牙髓性-激发痛,对颌牙接触时疼痛,自发痛

牙周性-咬合痛,自发痛)

充填物折断脱落

牙齿折裂

继发龋

第二篇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第五章 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

第一节 着色牙(氟牙症,四环素牙)

第二节 牙结构异常(釉质发育不全,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先天性梅毒牙)

第三节 牙形态异常(过大过小锥形,融合双生结合,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秞珠) 01 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以第二前磨牙最多见。

一般均位于牙合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故称中央尖。

02 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

中央尖折断或被磨损后,临床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黑环,中央有浅黄色或褐色的牙本质轴,在轴中央有时可见到黑色小点,此点就是髓角,但在此处即使用极细的探针也不能探入。 圆锥形中央尖,萌出后不久与对颌牙接触,即遭折断,使牙髓感染坏死,影响根尖的继续发育。

这种终止发育的根尖呈喇叭形,但也有一些中央尖逐渐被磨损,修复性牙本质逐渐形成,或属无髓角伸入型。

这类牙有正常的活力,牙根可继续发育。

因此,发现畸形中央尖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相应的处理。 03 畸形中央尖的治疗

(1) 对圆钝而无妨碍的中央尖可不作处理。

8/27

(2) 尖而长的中央尖容易折断或被磨损而露髓。

牙刚萌出时若发现这种牙尖,可在麻醉和严格的消毒下,将此尖一次磨除, 然后制备洞形,按常规进行盖髓治疗。

另一种方法是在适当调整对颌牙的同时,多次少量调磨此尖,这样可避免中央尖折断或过度磨损,且可在髓角部形成足够的修复性牙本质而免于露髓。

(3) 中央尖折断,已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变时,为保存患牙并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完成,可采用根尖发育形成术或根尖诱导形成术。

第四节 牙数目异常

第五节 牙萌出异常

第六章 牙外伤(牙震荡,牙脱位,牙折)

第七章 牙慢性损伤(磨损,磨牙症,楔状缺损,酸蚀症,牙隐裂,牙根纵裂)

第八章 牙本质过敏症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

牙髓的特点:①被无让性的牙本质包围;②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粘性;③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

一、形态学特点:

牙髓分为4层:①成牙本质细胞层;②无细胞层;③多细胞层;④中央区。

二、结构特点

㈠细胞 ⒈成牙本质细胞;⒉成纤维细胞;⒊防御细胞;⒋储备细胞。 ㈡细胞间成分 ⒈胶原纤维;⒉基质及组织液。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一、形成功能

初期形成的牙本质即原发性牙本质,牙未开始行使功能。

当原发性牙本质形成之后,牙髓会继续形成牙本质,即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即刺激性牙本质。

二、营养功能

牙髓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突提供氧、营养物质以及牙本质液来保持牙本质的活力。牙髓的血液来源于上、下牙槽动脉。

三、感觉功能

牙髓的感觉功能是产生痛觉。

外周粗纤维、外周细纤维。

四、防御功能

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㈡炎症反应

第三节 牙髓增龄性变化

牙髓增龄性变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在体积、结构和功能上所发生的一些生理性变化。

一、体积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髓腔缩小,根尖孔变窄。

二、结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内细胞减少,牙髓纤维变性,神经、血管减少。

三、功能变化

9/27

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的各种功能降低,牙髓的修复能力降低。

第四节 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根尖周组织是指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其组织生理学特点与牙髓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牙骨质 二、牙周膜 三、牙槽骨

第十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刺激以及免疫反应等,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细菌因素

一、致病菌:根管和根尖周的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二、感染途径

㈠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中含有大量的牙本质小管。

当釉质或牙骨质丧失后,牙本质小管就会暴露于口腔菌群,细

菌就可能会侵入牙本质小管,最后感染牙髓。

㈡牙髓暴露 龋病、牙折、楔状缺损、磨损、牙隐裂以及治疗不当等均可引

起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使细菌直接侵入牙髓。

㈢牙周途径 在牙周病时,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以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

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

这种由牙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

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㈣血源感染 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能将血流中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的部

位,这种现象称为引菌作用。

牙髓的血源感染途径即归于引菌作用。

三、致病机制

㈠荚膜、纤毛和胞外小泡 ㈡内毒素 ㈢酶 ㈣代谢产物

四、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㈠炎症反应 ㈡免疫反应

第二节 物理因素

一、创伤:㈠急性创伤 ㈡慢性创伤

二、温度:㈠备洞产热 ㈡充填材料和抛光产热

三、电流

四、激光


相关文章

  • 牙体牙髓病学重点整理考试必备打印版
  • 一.名词解释 1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成继发龋. 2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 ...查看


  • 口腔微生物学重点
  • <口腔微生物学> (供五年制.七年制及研究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生物学(Oral Biology)/口腔微生物学(Oral Microbiology ) 课程号(代码):50300720(七年制) ...查看


  • 史上最全牙体牙髓病学考试重点
  • 龋病 龋病: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患病率: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如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具体指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的患病情况. 发病率: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如龋病的一定人群新 ...查看


  • 牙体牙髓考试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乳牙从婴儿出生后萌齐.左侧上颌第二磨 牙,书写为 V . 2.恒牙自开始萌出.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书写为. 3.3部分组成. 4.牙齿中央的空腔称为髓腔.冠部髓腔较宽大,称为称为 根管 ,根的尖部有一 ...查看


  • 影像学考试重点
  • 一.放射防护 放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普通人员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mSv.[放射防护的具体方法]:减少照射时间.屏蔽防护.减少无效X线剂量.距离防护: 二.根尖片: ...查看


  • 口腔牙体牙髓大纲
  •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组织疾病.牙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学科,是口腔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课程范围:五年.七年制本科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牙 ...查看


  • 牙体牙髓病学临床病例分析的TBL教学
  • 摘要: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应用于牙体牙髓临床病例分析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将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2009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TBL组)和对照组(传统讲授组),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病例分析闭卷考试. ...查看


  • 口腔内科学考试大纲
  • 荆楚理工学院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口腔内科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核心课程 总学时数:144 一.考试对象 口腔医学专业专科 二.考试目的 <口腔内科学>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能应用理论知识转换临床的能力.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 ...查看


  •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操作
  • 一.病史采集与病历分析 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采用计算机阅题,口述作答. (一)病史采集(现病史和有关病史) 根据下列提供的主诉进行病史采集,并提出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牙痛: ①病史采集要点:●询问疼痛的性质.剧烈程度.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