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中的五种石墨型

铸铁中的五种石墨型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05-18 22:12 - 阅读:247 - 评论:0

A 型石墨是在铸铁的石墨生核能力较强、冷却速率较低、在过冷度很小的条件下发生共晶转变时形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石墨呈均匀分布的弯曲片状,无方向性,其长度则因铸铁的生核条件和冷却速率而不同。高品质的结构铸件,都希望其具有中等长度的A 型石墨。

B 型石墨在光学显微镜下呈菊花状,共晶团中心部位石墨片比较细小,外围的石墨片较粗大。实际上,中心部位是D 型石墨,外围是A 型石墨。B 型石墨的生核条件比A 型石墨差,共晶转变时的过冷度也比形成A 型石墨时大,结晶时先在共晶团中心部位产生过冷石墨(D 型),释放的结晶潜热使周边的过冷度降低、形成A 型石墨。如B 型石墨为量不多,对铸铁的性能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可允许其存在。

C 型石墨主要出现于碳当量很高(过共晶)、冷却缓慢的铸铁中,有粗大片状初生石墨,也有小片状石墨,有时部分石墨片上有带尖角的块状。过共晶铁液冷却时,通过液相线后,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析出初生石墨,并在液相中逐渐长大。由于结晶温度较高,成长时间较长,形成分枝较少的粗大片状。温度降低到共晶温度时,发生正常的共晶转变,这时产生的石墨是正常的共晶石墨(A 型石墨),最终的结果是在粗大的石墨片之间分布有正常的共晶石墨。因此,C 型石墨是由粗大、块状石墨和A 型石墨构成的。C 型石墨可使铸铁的热导率提高,改善其抗热冲击的能力,但对铸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一般的结构铸件不应有这种石墨。

亚共晶铸铁中,偶尔也能见到这种石墨。如:用感应电炉熔炼而炉料中生铁块用量过多时,由于原生铁遗传的影响,就可能出现带尖角的块状石墨;孕育剂加入量过大,造成局部硅元素富集,也会产生这种石墨。

D 型石墨是铸铁的碳当量较低、冷却速率较高,在过冷度较大、初生奥氏体枝状晶发达的条件下在奥氏体枝晶间形成的,石墨片细小而无方向性。D 型石墨常见于碳当量较低的薄壁灰铸铁件中,也称为‘过冷石墨’或‘枝晶间石墨’。在不加合金元素时,D 型石墨往往伴随有铁索体。如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则铸铁的耐磨性较好,且机械加工后能得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E 型石墨是在碳当量较低、冷却速率也较低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初生奥氏体枝状晶较多、发生共晶转变时过冷度不大、石墨核心不太多、共晶团较大,形成的石墨片大于D 型石墨。由于冷却比较缓慢,奥氏体枝状晶发达,发生共晶转变时液相主要在初生奥氏体枝状晶之间,形成的石墨片沿枝状晶方向生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对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要力求避免其产生。

可能出现E 型石墨的铸铁,如冷却速率较高,也会形成D 型石墨。因此,在高强度薄壁铸铁件中往往会同时见到D 型石墨和E 型石墨。

生产优质灰铸铁件,应使其基体组织全部为珠光体,石墨为A 型,而且石墨片要均匀分布于金属基体中,珠光体也应细小而均匀。要尽可能的地使组织中的B 型石墨和D 型石墨减至最少,不应该有C 型石墨和E 型石墨。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孕育处理并控制铸件的冷却速率。

铸铁中的五种石墨型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05-18 22:12 - 阅读:247 - 评论:0

A 型石墨是在铸铁的石墨生核能力较强、冷却速率较低、在过冷度很小的条件下发生共晶转变时形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石墨呈均匀分布的弯曲片状,无方向性,其长度则因铸铁的生核条件和冷却速率而不同。高品质的结构铸件,都希望其具有中等长度的A 型石墨。

B 型石墨在光学显微镜下呈菊花状,共晶团中心部位石墨片比较细小,外围的石墨片较粗大。实际上,中心部位是D 型石墨,外围是A 型石墨。B 型石墨的生核条件比A 型石墨差,共晶转变时的过冷度也比形成A 型石墨时大,结晶时先在共晶团中心部位产生过冷石墨(D 型),释放的结晶潜热使周边的过冷度降低、形成A 型石墨。如B 型石墨为量不多,对铸铁的性能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可允许其存在。

C 型石墨主要出现于碳当量很高(过共晶)、冷却缓慢的铸铁中,有粗大片状初生石墨,也有小片状石墨,有时部分石墨片上有带尖角的块状。过共晶铁液冷却时,通过液相线后,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析出初生石墨,并在液相中逐渐长大。由于结晶温度较高,成长时间较长,形成分枝较少的粗大片状。温度降低到共晶温度时,发生正常的共晶转变,这时产生的石墨是正常的共晶石墨(A 型石墨),最终的结果是在粗大的石墨片之间分布有正常的共晶石墨。因此,C 型石墨是由粗大、块状石墨和A 型石墨构成的。C 型石墨可使铸铁的热导率提高,改善其抗热冲击的能力,但对铸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一般的结构铸件不应有这种石墨。

亚共晶铸铁中,偶尔也能见到这种石墨。如:用感应电炉熔炼而炉料中生铁块用量过多时,由于原生铁遗传的影响,就可能出现带尖角的块状石墨;孕育剂加入量过大,造成局部硅元素富集,也会产生这种石墨。

D 型石墨是铸铁的碳当量较低、冷却速率较高,在过冷度较大、初生奥氏体枝状晶发达的条件下在奥氏体枝晶间形成的,石墨片细小而无方向性。D 型石墨常见于碳当量较低的薄壁灰铸铁件中,也称为‘过冷石墨’或‘枝晶间石墨’。在不加合金元素时,D 型石墨往往伴随有铁索体。如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则铸铁的耐磨性较好,且机械加工后能得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E 型石墨是在碳当量较低、冷却速率也较低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初生奥氏体枝状晶较多、发生共晶转变时过冷度不大、石墨核心不太多、共晶团较大,形成的石墨片大于D 型石墨。由于冷却比较缓慢,奥氏体枝状晶发达,发生共晶转变时液相主要在初生奥氏体枝状晶之间,形成的石墨片沿枝状晶方向生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对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要力求避免其产生。

可能出现E 型石墨的铸铁,如冷却速率较高,也会形成D 型石墨。因此,在高强度薄壁铸铁件中往往会同时见到D 型石墨和E 型石墨。

生产优质灰铸铁件,应使其基体组织全部为珠光体,石墨为A 型,而且石墨片要均匀分布于金属基体中,珠光体也应细小而均匀。要尽可能的地使组织中的B 型石墨和D 型石墨减至最少,不应该有C 型石墨和E 型石墨。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孕育处理并控制铸件的冷却速率。


相关文章

  • 铸件硬度灰铸铁硬度简介
  • 铸件硬度灰铸铁硬度简介 灰铸铁基本上是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共晶型合金,其中,碳主要以石墨的形态存在.生产优质铸件,控制铸铁凝固时形成的石墨的形态和基体金属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孕育处理是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孕育处理可使灰铸铁具有符合 ...查看


  • 铸铁石墨化机理_手机互动百科
  • 化机理(mechanism of graphitization cast iron) 铸铁在凝固过程中石墨析出的机制.由于铸铁是-种含碳较高的,其中的碳能以石墨或渗碳体两种独立形式存在,因而其结晶过程按铸铁双重相图进行. 碳存在形式 (1) ...查看


  • 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件中的作用
  • 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件中的作用 1. 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铁中的作用 a. 铸铁中,除铁以外,常存元素主要有:碳.硅.锰.磷.硫,统称之为铸铁的五元素,它们的作用如下: 碳 [碳的元素符号 C:原子序数 6:晶型六角(石墨)/钻石立方(金刚 ...查看


  • 石墨个数对高强度灰铸铁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机制
  • 第35卷第3期2012年9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 V01.35No.3 Sep. ...查看


  • 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讲座学术报告
  • 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 讲座 学术报告 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学术讲座是一个课堂之外的大讲坛,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学习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前沿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我 ...查看


  • 金相组织分析
  • 实验三 碳钢的非平衡组织及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目的 概述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2. 熟悉碳钢几种典型热处理组织--M.T.S.M回火.T回火.S回火等组织的 ...查看


  • 可锻铸铁的退火工艺研究
  •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引言 ................................................................ - 5 - 1.1可锻铸铁发展简 ...查看


  • 铸铁的特点和分类
  • 铸铁的特点和分类 铸铁不是纯铁,它是一种以Fe.C.Si为主要成分且在结晶过程中具有共晶转变的多元铁基合金 .化学成分一般为:C2.5%-4.0%.Si1.0%一3,0%.P0.4%-1.5%.S0.02%-02%.为了提高 铸铁的机械性能 ...查看


  •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 球墨铸铁热处理方法之探讨 陆卫倩:(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4/2010 高级工程师,原任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磨床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电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零件失效分析和金属材料热处理 本文详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