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164期文字版:南明死局(三)

【弘光政权:并不缺乏武力】

为什么我对只存在了短短一年时间的南明弘光政权这么感兴趣?其实,我并不是想讲历史,而是为了破除管理学上的一个误区。

过去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企业组织想要强大,管理肯定得科学而严谨,内部组织化和结构化的程度越高,对外的战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就越强。所以前几年很多老板看到《执行力》这本书都眼前一亮,如获至宝,给公司每个员工都发了一本,虽然他们自己都未必读完了。

这个现象的重点在于“执行力”这三个字,很多老板都认为自己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因为中层干部和员工执行得不到位,企业才没有战斗力。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加强管理,提高执行力。

我想通过分析南明弘光政权的这三篇文章,让大家看到一个相反的事实——企业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对外的适应力越差。所以,我才有兴趣来解剖南明弘光政权这只小麻雀。

在前两篇文章里我分析了皇帝的问题,又通过阮大铖的例子梳理了文官的问题,但是最奇怪的问题出在武将身上。因为我已经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前提:弘光政权并不缺乏武力。

第一点,看数量。 如果把江北四镇以及武昌左良玉的部队全部加上,弘光政权至少有100万兵员。而这个时候北方的清朝有多少兵员呢?整个满族当时才有20万人,它的军队只有2万至6万人。如此看来,南明政权怎么会打不过清军呢?更重要的是,就算南明的战斗力比较弱,也不能一场仗不打吧?可是在清兵征服江南,就是毁灭南明弘光政权的时候,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好像清兵一至,天下就土崩瓦解了,这未免太奇怪了。

第二点,南明的兵员可不是乌合之众,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且不提左良玉——他是明末的一个名将,我们只看北方四镇。北方四镇的将领是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和刘泽清,这里面只有一个草包,那就是刘泽清。刘泽清是从山东总兵任上带着自己的地方部队往南退守的,所以这支部队根本没有打过硬仗。

而黄得功和刘良佐都是在明末农民战争中久经沙场的,绝对不是没有打过胜仗的将军。高杰就更不得了了,他的外号叫“翻山鹞”,是李自成的老乡,也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元老。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李自成有一个老婆叫邢氏,据说长得很漂亮,又有大局观,还会算账,所以李自成就把她当办公室主任加CFO来用,把粮饷、军事器械都交给她保管和分发。高杰是将领,经常来领粮饷和器械,两个人在屋里算着账,慢慢就算到床上去了。但这两个人很害怕,因为李自成杀人不眨眼,为了两个人美好的爱情和未来,高杰就向明朝投降了。所以高杰既熟悉农民军的作战方法,又熟悉官军的作战方法。他带领的部队虽然后来被打败了,但仍是江北四镇中最有战斗力的。据说高杰这一镇有40万兵马,而且兵强马壮。所以,南明朝廷这个时候并不缺战斗力。

最后一点,江北四镇的布防是非常有章法的,总设计师就是著名的史可法。史可法当时想,南京在长江以南,那么至少要在前方布三道防线。首先是从安徽的凤阳到徐州、淮安,这是北部的一道防线,布了两个镇的兵马。然后再往南一点儿,从安徽的六安到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再到扬州这一带,布两个镇。还有一道长江防线,布了些水军在那里。既然这个时候南京城外有三道防线,怎么可能一仗未打就崩溃了呢?

【军队: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

任何军事常识都没法解释这件事,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上:军队在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结构当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特别早熟的国家,管理上特别有办法。军队就好比一把刀——我们在玩刀的时候总会很小心,军队在政治制度中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它永远会带来三个噩梦。

第一个是财政噩梦,因为养军队花销太大,国家财政会吃不消。第二个是军阀噩梦,一旦把刀把子交到别人手里,就会对皇权造成致命的威胁,比如唐代的“安史之乱”。第三个就是战斗力噩梦,如果管得死死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所以在宋朝、明朝遇到外来危机的时候,军队毫无抵抗之力。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永远要在三个噩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看中国历史的时候,发现这个平衡点找得最好的是唐代初年的府兵制。什么是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划出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在唐代叫折冲府,折冲府管辖的老百姓不必交皇粮国税,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但是要承担一项义务:国家一旦要调兵出征,他们要自备鞍马兵器,随国家出征。

但是折冲府的这些士兵并没有固定的将领,国家一旦有事,会从朝中派一个将领带兵出征。这套制度就解决了我刚才讲的三个噩梦。

第一,财政噩梦没有了,国家实际上不用养兵,只需要给府军一些土地就可以了。第二,军阀噩梦也减轻了,将军是朝廷为了特定的战斗目的派到战场上去的,他跟府兵是临时性的组合,平时不生活在一起,没什么感情,士兵也不从将军手里领粮饷,怎么会形成军阀呢?第三,府兵的战斗力很强。因为不用交税,府兵的日子过得比较好,农闲的时候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练练武术。上战场的时候这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狗剩跟二柱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狗剩一旦遇到危险,二柱子肯定会拼死相救,所以战斗力比较强。

有人可能会反问:“这么好的制度,后面的王朝跟着学不就成了吗?”

学不了。为什么?府兵制是在南北朝后期才酝酿成熟的,那个时候国家的幅员范围较小,发生战斗的地点相对集中,府兵就比较好管理。他们平时种地,发生战争的时候出去打一仗,要么战死,要么安然回家继续种地,所以折冲府的社会组织关系相对比较稳定。

可是到了隋唐的时候,那么大一个帝国,一个士兵征发出去,可能好多年都回不来,折冲府的社会组织就崩溃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里有这么几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意思就是,我15岁的时候就去征战了,40岁时还没有回到家里;离开的时候里长给我裹了一下头巾,现在我头发都白了,还在戍守边关。可见府兵制在那时就搞不下去了。

府兵制这个均衡点破灭之后,宋代和明代就有了一系列的噩梦。财政噩梦是另外一条线,我暂且不讲。最关键的一对矛盾摆在了面前:如果任由将军带兵,战斗力可能不错,但是容易形成军阀势力;如果为了防止形成军阀,把将军和士兵分开,把调兵权、发军饷的权力、练兵权统统分开,战斗力就不行。

这个优先次序应该怎么选呢?从宋朝到明朝,汉族皇帝的选择都一样,就是宁愿外战外行,也得内斗内行。

【南明王朝:控制力与战斗力只能选一个 】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这个选择,因为外战是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打,好歹还有价值观、文化差异等当防火墙,还有还手之力。但是内斗可不一样,一旦在权力结构内部崛起一个强权,换皇帝就跟打麻将换听一样容易。“陈桥兵变”中,赵匡胤无非是把身边的一支部队带回了都城,皇帝就乖乖让位了。

所以,皇权要想保障自己的安全,必须要加强控制。可是怎么加强控制呢?从古至今,从中国古代的王朝一直到今天的大公司,无非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内部结构分化,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部门,互相之间监督制衡;第二个方法,使这个已经分化的组织结构僵化,强调组织纪律。

《物演通论》这本书里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递弱代偿”,就是说所有系统的存在度都是一路下跌的——这可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更是所有组织发展的规律,包括物质,包括宇宙的粒子,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为了反哺存在度,系统只能通过分化,然后媾和,形成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可是这样一来,虽然存在度保住了,但是整个系统的强度会剧烈地下跌。

南明王朝为什么战斗力那么差?就是因为它是按照先分化、再僵化的结构路线发展的。什么叫分化?就是让文官去管武将。这听着很不合理,怎么能让外行去管内行呢?可是没办法,武将没文化,没价值观,不知道忠君爱国,经常犯上作乱,那就让有理想、有文化的文官来管他们,从宋代以来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都知道宋代皇家有一条祖训——国家不杀文臣、士大夫。南宋的时候岳飞被秦桧和宋高宗联手害死了,大家一定以为忠良被陷害后众人会为忠臣垂泪吧!事实上并非如此。岳飞刚死的时候,朝中根本没什么人替他说话,虽然大家都觉得他可能是冤死的,那又怎样?他手里有刀,随时可以犯上作乱,皇帝为了预防这种事杀了岳飞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岳飞后来有这样高的历史地位?因为高宗的儿子宋孝宗为了北伐,才把这桩旧案翻出来,又是平反,又是官复原职,又是追封——后来南宋的皇帝每次要北伐的时候,就加封岳飞。经过历史的叠加,才给我们留下了民族英雄岳武穆的形象。

当时的皇帝是不会跟一个普通武将讲什么道理的,杀他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这种非常残忍的逻辑一路发展到了明清,到最后文官地位极高,而武将地位极其低下。明朝的出征图上,文官被画得特别高大,旁边的武将反而被画得个子矮小,严重不符合事实,但这就是当时人的观念。比如同样品级的文官和武将,文官就高武将一等;即使不同品级,有时候文官还是高武将一等。这就是内部的分化制衡。

还有一点,就是结构上的僵化。僵化到什么程度?我只举一个例子。崇祯九年的时候,明朝已经是“破鼓万人捶”了,除了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北方的清军也经常破关而入。有一次,清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边,首都告急。这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就是后来南明的隆武皇帝——唐王朱聿键。国家危急,皇上危急,他顾不得“藩王不准带兵”的规矩,带领自己的护军以及募集来的一些人——总共大概一千人,杀到北京勤王去了。崇祯皇帝这个时候也盼着有部队勤王,但是转念一想,朱聿键是藩王,怎么可以带兵勤王呢?所以半路上又让他回去了,后来还把他圈禁在凤阳的皇家监狱“高墙”,最后把他废为庶人。可想而知,国家到了这么危急的时候,依然不忘对武力的防范,不忘强调内部结构的组织纪律,这就是规矩。

既然要讲规矩,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下滑。比如明代中期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御驾亲征,带着50万大军,就算打不过对手,边打边撤,护得皇帝本人安全总可以吧?这可是护驾之功,任何一个将军和士兵只要护驾成功,立即就能取得荣华富贵,按理应该人人自告奋勇。结果呢?明朝大军面对蒙古大军一触即溃,50万人四散而逃,留下皇帝一个人被蒙古人抓走了。

明代中后期也是这样,例如崇祯皇帝时期的“松山之战”,明朝派了13万人出战,结果一触即溃,留下一个文臣主将洪承畴。当然,洪承畴很能干,居然带领一万多名残兵败将固守松山半年之久。与此相比,那些武将做了什么?可见明朝军队对外的战斗力差到了何种地步!

【史可法:与其控制,不如激励 】

但是,这个逻辑还是没有办法解释南明弘光政权崩溃的原因,因为江北四镇加上左良玉的军队不是一触即溃,而是100万左右的士兵全部归降了清朝。这怎么解释?

我们得再次回到逻辑原点,如果你承认过度的控制会导致战斗力下降,那我就放开控制,这样行不行得通呢?

宋高宗赵构就不会这么做,他自己再难,还是坚持军队所有的军饷由自己发,不肯放松控制使军队变成军阀。但是史可法没有办法,风筝线和风筝其实已经断开了,既然事实上已经形成军阀了,那他干脆激励一下手下的将领和士兵。

这和今天很多大公司的做法如出一辙,公司老板知道互联网时代不能搞中心化的控制,于是就搞大改革,给员工提供平台,让他们创业,搞一揽子工程。可是各部门的领导、员工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教育要听老板的,现在突然要他们听自个儿的,当然会蒙掉的。

史可法的江北四镇也是一样的情况,史可法使用的激励政策其实比现在很多公司使用的要好得多。

第一,你们驻防的地方,不仅军队归你管,老百姓也归你管,官司你自己判,所有的田赋、矿山之利和商旅之税全部归你。你自己招兵买马,自己养军队,反正中央也养不起了。

第二,如果将来反攻中原,你打下了土地,那么这片土地也归你管,所有的利润都归你。

第三,现在封的所有爵位将来都可以世袭。

说白了,南明君臣这个时候已经把账算明白了,眼看着大厦将倾,宁愿换得一个晚唐时候的藩镇割据状态,也要先把这口气缓过来再说。

你能说这个策略错了吗?很多人说,史可法当时应该待在中央,不应该到江北扬州去督师。可我觉得,史可法去督师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换马士英去督师,可能最后下场还不如这个。

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的军队是怎样恶性演化的。请注意,他们原来只是结构中的一个要件,现在控制突然放松了,他们要在市场中,或者说在狂风骤雨的环境中靠自己的力量存活,他们会活成什么样呢?一个全新的逻辑链条就此启动了。

我在前面提过,权力系统有一个本能,就是内部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和最高掌权者的个人意志没什么关系,是权力系统的宿命。因为权力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就必须把自己的内部变成一个制衡性的网络,这个网络越复杂,它的内部安全性越高,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对外部威胁的抵抗力越弱,明代末年的崇祯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等福王在南京建政的时候,突然变了策略,因为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内部矛盾了,东林党、阉党要吵就吵去吧,关键是清军的铁蹄要南下,而李自成的流寇还没有被剿灭,此刻,活下来是最重要的,抵挡外部的安全威胁是最重要的。所以,福王朱由崧就不去控制这些结构件了,让他们各自为战创业去,只要最终自己还握有一点儿股份,每年的分红都归他们好了。史可法在江北四镇的核心策略其实就是这个原理。

但是,最终的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那些拿到了爵位、土地,拥有空前权力的军人,没有为国家厮杀,没有抵挡,甚至没有应战,就全部投降了。

福王很不理解这件事,我给了你们这么多好处,做买卖还得讲究公平,为什么你们不能回报我一些呢?儒家知识分子就更不理解了,讲了这么多年的忠孝节义,你们总该听得进一句半句吧,怎么到最后是这样一个下场呢?

1644年,也就是甲申年的11月,史可法正在江北扬州督师,但是他已经心灰意冷了。史料里面记载,当时他跟身边的人发了这么一通牢骚:“四镇尾大不掉。为今之计,惟斩四臣头悬之国门,以为任事不忠之戒,或其有济。”这话说得杀气腾腾,就是说江北四镇这帮军人,每次找我就是要军饷,回去之后什么都不听我的,已经变成国家的威胁,尾大不掉。我现在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都杀了,把他们的头挂在南京城门上,让天下那些不忠于职守、不忠于国家和皇帝的人都看看,这么干是什么下场,或许对于挽回局面还有帮助。当然,史可法说的是气话,他不可能这么干,清兵马上就要南下了,这个时候怎么可以自毁长城呢?但是这也说明史可法绝望到了什么程度。

而史可法对于这个局面的诊断是基于“不忠”这两个字,这也代表了当时主流知识分子的看法。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眼里,什么叫军人?当时有一个词叫“豪猪贱狗之辈”,就是说武将虽然孔武有力,但本质上如同猪狗,没灵魂,没思想,得靠我们这些受过孔老夫子教育的儒家知识分子来控制他们、监督他们,他们才有可能为国家效劳。现在一看,他们果然不忠,给了他们那么多好处,也没有激发出他们的天良,本质上还是猪狗。所以史可法给他们下了两个字的断语:“不忠”。

【军阀:自下而上的胁迫 】

但这是一个道德判断,我们看历史问题,必须学会一个方法,就是从结构的演化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组织、企业、国家、朝廷,它稳定下来的这个格局,一定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一个临时的各种力量的均衡点。有时候一种力量突然崩解,会出现反作用力。南明朝廷就出了这么一个昏招,突然撤去了军饷对士兵的控制。原来士兵是这个国家的结构组件,突然把所有的连接件都拆除了,唯一的结果就是结构组件脱落而去。所以这些人不听你的,有什么稀奇的呢?

当然,儒家知识分子总觉得自己搞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国家养士兵养了那么多年,怎么还无法激发出他们的天良呢?这样看问题就非常幼稚,要知道,所有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一个力撤除,一定会出现另外一个力的脱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来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人生,“范爷”范冰冰不是讲过一句话吗?“我能经得起多大的诋毁,我就担得起多大的赞美。”现在你要想当一个网红,你希望有多少人喜欢你,就一定会有多少人骂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均衡点,这个均衡点一旦丧失,就必须寻找新的均衡点。

既然要构建一个新的均衡点,就需要一套新的逻辑,而这套逻辑是史可法这些人完全无法理解的,这个逻辑就叫作“自下而上的胁迫”。就是士兵最后投降不能怪他们,他们也是身不由己,不管他们的道德水准如何,最后都是这个结局。

【黄得功:我是身不由己 】

我不是在为几百年前的“乱臣贼子”辩护,我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江北四镇将领之一的黄得功。这个人的道德水准在江北四镇的将领中可能是最高的,刘良佐、刘泽清后来都是主动投降的,高杰是被自己人杀死的,唯独黄得功死战到底。他在战场上被敌人一支箭射穿了脖子,然后他看大势已去,就自裁了,最后他的士兵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投降了。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结局,所以黄得功的道德应该没有瑕疵。

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弘光皇帝朱由崧逃出南京之后,去的第一站就是黄得功的大营。这说明在弘光皇帝的心目中,黄得功是最忠诚的。他的大营在哪儿?就在罗胖我的老家安徽芜湖,他最后一战发生的地方我小时候还去过,就是安徽的荻港。

这么说来,黄得功的形象很好吧?但是我们来看看他以前干了什么。就在他死前不久,也就是江北四镇刚刚设立的时候,黄得功和高杰两个人发生过一次火并。军阀之间抢地盘谈不上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但是这一仗高杰打赢了,他偷袭了黄得功,杀了黄得功很多人和马。

黄得功想要报仇,史可法就赶过来说,大敌当前,咱们以大局为重,都消消火。按理朝廷应该惩罚高杰,但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这么做。再说史可法手里也没什么权力,所以他就摆出一副隔壁大妈的姿势来劝黄得功,天下人都知道高杰错了,如果这个时候你放他一马,街坊邻居们是不是都会夸你好?

黄得功说,不打也行,他得赔我的损失。高杰同意了,允诺赔他300匹马。可是马运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全部是老弱病残,根本就不能用。史可法说,你俩千万别打起来,300匹马作价3000两银子,这钱我来掏。刚好这个时候,黄得功的母亲刚刚去世。史可法就说,我再出1000两银子的份子钱,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别打了好不好?既然给了这么多台阶,黄得功就把这口气咽下去了。

后来高杰孤身犯险,被自己人杀了,黄得功得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带领兵马直奔徐州而去。徐州是高杰余部的所在地,也是高杰所有家眷的所在地——黄得功不仅要拿高杰的地盘,还要把高杰所有的家眷、部属一网打尽。此举把史可法吓得要死,赶紧从扬州赶到徐州去调停,才阻止了这件事发生。

按道理来讲,黄得功这样的大英雄、大忠臣,不应该肆意地发泄自己的私怨,应该以大局为重,报效朝廷。

要是这样理解的话,你就不明白什么叫军阀。军阀是脱离了正式社会秩序建立的武装系统,军阀的权力来源和正式社会秩序中的军人不一样。国家的军人,他的权力来源于自上而下的授权,国家给他官职、爵位、粮草,然后他来行使权力。可是军阀呢?不管他是张大帅还是王大帅,本质上权力都来源于自下而上的授权。说白了,如果一个军头在军阀的系统中不能打地盘,不能给弟兄们分酒分肉,那么他的合法性就不存在。这个状态其实和我们在香港的黑道电影里看到的是一样的——老一辈的黑道大哥不想贩毒了,不想打打杀杀了,开始做正经生意,结果蹿起一个年轻人说,我要挣更多的钱,我要更多的地盘,然后就把老一辈的大哥给干掉了。军阀系统就是这样,你不扩张底下的兄弟们吃什么?你有酒有肉,可我们呢?所以这种自下而上的授权其实是一个胁迫系统。

如果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再去看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就会有另外一番理解。过去我们都以为,赵匡胤是伪君子,黄袍加身还不满足,心里早就惦记上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了。

如果你是赵匡胤,一直是军队的将领,现在你手下的人把黄袍披在你身上,想让你带领兄弟们去谋取富贵,你干不干?你不干,那么请滚开,有的是人干。所以,赵匡胤也是身不由己。

同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经常发生,比如武昌起义中,清军的协统黎元洪哪里愿意跟着士兵造反呢?最后是士兵把他从床底下拖出来,对他说,想不想干,你都得干。所以黎元洪的大总统地位是捡来的,他是被胁迫的。

我们再回到黄得功的事情上,黄得功有任何办法吗?他的士兵被杀,马匹被抢,明摆着被人欺负。刚开始高杰人多势众,自己打不过他,看在史可法给银子的份儿上,这口气也就忍了。一旦他有能力干掉高杰,当然会直奔过去。如果他不做这件事,底下的弟兄会看不惯他,甚至看不上他,他在军队的领导力就完全没有了。所以,你要是黄得功,你做不做?

关于这些事,没有留下更详细的史料,我只能从道理上推断,黄得功是身不由己的。

左良玉:我也是迫不得已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人,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这个人对南明弘光政权背负的历史责任其实特别大。1645年的三四月份,距离明朝灭亡也就剩一两个月了,南京城真正的威胁是北方的清军吗?不是,而是武昌的左良玉造反了。

左良玉造反的理由是“清君侧”,要带兵去杀马士英、阮大铖这帮奸臣。东林党人当然鼓掌欢迎,而且笔杆子握在东林党人手里,所以在历史的某一个瞬间,左良玉留下的形象是正面的。《桃花扇》里面,左良玉就是一个正面人物。

可他是个好人吗?当然不是。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说,他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是个军阀,而且最后还不忠,怎么可能是个好人呢?

他的道德差吗?也不是,至少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他在私德上还是不错的。

第一个,有一次他外出带队打仗时,农民起义军攻陷了他的家乡,把他全家老小都给杀掉了,幸好他把儿子左梦庚带在了身边,才算幸免于难。左良玉后半辈子都不近女色,始终在怀念自己的家人。作为一个军阀,自然是有酒有肉有女人,能够忍得住不近女色很不容易,至少说明他不是一个放纵自己的人。

第二个,他有一个恩人,这个人也很有名,叫侯恂,就是《桃花扇》的男主人公、“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的父亲。侯恂曾经救过左良玉一命,那个时候左良玉还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左良玉当了军阀的大帅以后,带兵经过侯恂的府第时,严令士兵不得动那里的一草一木,他叩拜恩人侯恂的时候也非常恭顺。所以,周边的人都称赞左良玉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这样的人私德怎么会差呢?

可是他的军纪极其坏。当时对左良玉的部队有一句评价,叫“杀掠甚于流贼”。就是说他们杀人、抢东西,比农民起义军那些流贼还要坏。老百姓一听说左良玉带的部队来了,都吓得四散奔逃,多次惨剧都见于史册。所以左良玉这个人极其复杂,只有理解了我在前面讲的军阀的权力系统的基本逻辑,我们才能够理解左良玉的行为。

其实,不管左良玉个人道德是好是坏,他对自己做的所有的事——包括表面上的好事和表面上的坏事——都没有办法负全责,都是迫不得已的。我可不是替他说话,我只是想强调,观察一个历史人物的行为时,不能只从他的个人意志出发,得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对他施加的限制性影响。

比如左良玉东下造反去“清君侧”,你以为他是真的喜欢东林党人,一定要打倒马士英吗?可能他个人的价值观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他的目的不是要造反,而是为了去抢粮食、抢钱。因为左良玉的部队是最穷的,为什么?他的兵太多了,历史记载超过100万,这可能有些夸张,但几十万总是有的。跟江北四镇比起来,左良玉的部队人数最多,可是他的防地仅仅是湖北一带,而湖北一带已经很残破了,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他能怎么办?第一个办法,就是任由士兵去抢老百姓,他只能把眼睛闭上。如果抢老百姓仍然没法解决问题,就要到别的地方去抢,这个逻辑和流贼是一样的。但是他是朝廷的命官,又有固定的防地,所以他必须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什么比“清君侧”更冠冕堂皇的呢?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这不是我胡说,举个例子。1644年甲申年的时候,北京城破,左良玉突然发现,南京竟然冒出一个皇帝来。左良玉手下很多将领都是粗人,说:“什么狗皇帝,还给我们下命令!瞧他给的这点儿军饷。南京不是有粮食吗?我们干脆就到那个花花世界去,我们去打他吧!”

左良玉是朝廷命官出身,坚决不肯,说我们要忠于中央。然后他讲了一句话:“过此一步者,良玉视之已死。”就是说,你们这帮将领,只要过了这道线,我就死给你们看。这哪是什么恶霸、军阀讲的话?这完全是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去胁迫一帮流氓的忠臣的口气。

后来左良玉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派一堆炮艇在下江口封着,谁都不许走。第二件事,他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掏出两三万两银子,分给这些将领。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不大舍得这些钱,左良玉就特别痛心地骂他:“你以为这些钱是你的吗?看来我左家真的要完蛋了。”

他起兵之后,中途得病死了,临死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吾不能报效朝廷,诸君又不从吾法制,以至于此。”就是说,天下之所以闹成这个样子,一方面是因为我没能耐,不能报效朝廷;另一方面是因为你们都不听我的,我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左良玉临死的时候,心中一定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有人可能会说,左良玉要那么多军队干什么?不养百万大军,后面的这些逻辑不就不成立了吗?要知道,军阀是脱离了正式社会制度的一个暴力系统,别看他有刀有枪,其实充满了不安全感,因为他随时要用暴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多一条枪、多一个人都是好的,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他的系统崩溃。

说个题外话,有人说民国时候的军阀很好,不打仗的时候长袍马褂,礼贤下士,还会办大学、模范村。这其实是被它的表象蒙骗了。

只要它不是一个正式社会制度下的暴力集团,一定会产生三个结果:第一,战斗力极差,军阀是不爱打仗的,因为它要保存实力;第二,对老百姓一定越来越狠;第三,它一定会越滚越大,直到崩溃为止。所以军阀系统一定是社会毒瘤,不存在任何好的可能性。

我们回到南明,弘光朝廷崩溃之后,为什么所有的军队都投降了?这跟将领的个人道德没有关系。左良玉临死的时候交代下来:“我死之后,你们最好能为国家捍卫疆土;如果你们办不到,找一个地方自给自足也挺好的。”可是没人听他的,所有将领拥立他的儿子左梦庚,之后投降了北方的清朝。

黄得功临死的时候也是,他被一箭射穿了脖子,立马抽刀自裁。临死的时候他都没说“你们继续战斗”云云,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死,剩下的将领带一定会着士兵投降,任何意志都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你理解了这些才会知道,南明的悲剧到底悲惨在哪儿。

【大系统突然倒地身亡之后】

如果你读得出我的弦外之音,大概已经明白了,我哪里是在说什么历史,我是在说一个大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内部高度分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非常发达,但是在外部冲击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控制系统瞬间就会崩溃,这就是南明弘光政权。

当然,中国古代王朝崩溃的底层原理其实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一定要挑南明说呢?第一,史料多;第二,牵扯到太多的爱恨情仇;第三,它是皇权系统演化到最后阶段的一个产物,所以特别值得拿出来说。

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视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弘光政权崩塌之前,这个国家好像就没什么忠臣孝子,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一看清朝人打过来了,马上就选择了投降。而弘光政权崩溃之后,抗清运动反而风起云涌。南明政权可不只有弘光政权一个,后面还有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可是这些政权的主政者,主要依靠的力量恰恰都不是原来朝代体制内的力量——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刚才提到的江北四镇,当中唯一一个有志恢复中原的是谁?是高杰。高杰是李自成的人,不是来自大明朝内部的人,只不过史可法非常有人格魅力,感化了他。高杰想带队出征,可是还没出征就被底下人给害死了,这是个悲剧。

后来支撑永历政权的孙可望、李定国,这两个人都是张献忠的人。更有名的就是郑成功,他收复台湾,把明朝的国祚延续了几十年,可是郑成功也不是体制内的人,甚至都不是儒家文化圈的人。他来自海盗世家,出生于日本,他妈妈是日本人,从小讲得一口日本话。他突然对儒家文化感兴趣,突然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后来皇帝赐了姓,世称“国姓爷”,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原来的大系统突然倒地身亡之后,在它的尸首的旁边突然长出来一些小花小草,看起来是延续了大系统的生命,但小花小草跟大系统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是自我意志决定的产物,不是那种靠长期的洗脑、灌输、控制、讨好、驯养的产物。这个现象和我们过去熟悉的管理学思维正好相反。

【互联网时代,人类组织的未来 】

管理学中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通过一套制度设计让一个人的行为变得可控,至少可预期,这样整个组织的战斗力会提高,但是事实往往正好相反。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你不管他,任由他发展,他就一定会堕落吗?他就一定会远去吗?事实证明未必如此。

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真正想说的东西。这几年很多传统企业都想转型,我们不能说它们的理论认知不到位,很多企业家对各种理论张口就来,什么“中心化的组织过时了,一定要去中心化,要把企业变成一个平台,让所有的员工当创业者……”,这套理论他们都懂。但是原理上认识得清楚,并不意味着在路径上就能走对。

其中的误区在哪儿呢?说到最底层,就是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人的价值,并且尊重人的价值。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很多企业转型,动不动就要成立一个只属于总裁办的、直接对董事长汇报的“企业转型战略领导小组”。看起来决心很大,可往往干不成什么事,为什么?因为这种做法还是想通过一整套办法,一揽子地解决问题。而成功的转型策略往往是设立特区,让人的创造力、能动性充分地发挥,相信一旦某些人成功了,其他人会跟着学。这就叫认识到人的价值,并且尊重人的价值。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企业动不动就要举全员之力搞什么新业务,往往都搞不成,为什么?因为企业最值钱的不是手头的钱或者资源,而是创业者本身。不要以为在市场上找个职业经理人,给他一堆钱、一堆优惠政策,他就能把事干成。创始人是握有最大股份的人,只有他握有这个企业的基因,只有他知道怎么干。所以我看到的新业务开创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创始人自己带一个小分队扑上去,这叫尊重人的价值。

我们公司的员工只要是为了业务需要,请人吃饭的钱都可以拿来报销,我们也不做甄别,因为相信他。我和我的合伙人有一个理想,想要构建一个成人式的公司,老板和员工互相信任,谁也不把谁当孩子,谁也不把谁当坏蛋,所有人只是在共同的价值平台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有一个朋友反驳过我,他说:“罗胖,你胡扯,一个公司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它是长不大的。你现在是因为公司人数少,才可以这么做。”

我确实有这样的担心,我们公司现在有100人左右,如果变成300人、500人、800人,甚至1000人,这个管理风格还能不能持续呢?我不知道,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我希望这个时间点到来得越迟越好,甚至永远不要到来。这是我的理想。

这个理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就存在这样的商业组织,比如球队。球队是可以挣钱的,球队也是一个组织,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在球队里面见过严格的管理?就算是球队的队长,他也管不了其他人。

球队的本质是什么?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赢,然后每个人踢好自己的位置,球员之间互相信任,不就行了吗?未来商业领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组织,美国硅谷已经有大量的公司正在尝试这样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协作体才是互联网时代人类组织的未来。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面对南明这样一具尸体,我们真的要思考一下,我们到底是要一个朝廷式的组织,还是要一个球队式的组织?

书友之家:爱读书,爱分享!

【弘光政权:并不缺乏武力】

为什么我对只存在了短短一年时间的南明弘光政权这么感兴趣?其实,我并不是想讲历史,而是为了破除管理学上的一个误区。

过去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企业组织想要强大,管理肯定得科学而严谨,内部组织化和结构化的程度越高,对外的战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就越强。所以前几年很多老板看到《执行力》这本书都眼前一亮,如获至宝,给公司每个员工都发了一本,虽然他们自己都未必读完了。

这个现象的重点在于“执行力”这三个字,很多老板都认为自己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因为中层干部和员工执行得不到位,企业才没有战斗力。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加强管理,提高执行力。

我想通过分析南明弘光政权的这三篇文章,让大家看到一个相反的事实——企业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对外的适应力越差。所以,我才有兴趣来解剖南明弘光政权这只小麻雀。

在前两篇文章里我分析了皇帝的问题,又通过阮大铖的例子梳理了文官的问题,但是最奇怪的问题出在武将身上。因为我已经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前提:弘光政权并不缺乏武力。

第一点,看数量。 如果把江北四镇以及武昌左良玉的部队全部加上,弘光政权至少有100万兵员。而这个时候北方的清朝有多少兵员呢?整个满族当时才有20万人,它的军队只有2万至6万人。如此看来,南明政权怎么会打不过清军呢?更重要的是,就算南明的战斗力比较弱,也不能一场仗不打吧?可是在清兵征服江南,就是毁灭南明弘光政权的时候,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好像清兵一至,天下就土崩瓦解了,这未免太奇怪了。

第二点,南明的兵员可不是乌合之众,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且不提左良玉——他是明末的一个名将,我们只看北方四镇。北方四镇的将领是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和刘泽清,这里面只有一个草包,那就是刘泽清。刘泽清是从山东总兵任上带着自己的地方部队往南退守的,所以这支部队根本没有打过硬仗。

而黄得功和刘良佐都是在明末农民战争中久经沙场的,绝对不是没有打过胜仗的将军。高杰就更不得了了,他的外号叫“翻山鹞”,是李自成的老乡,也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元老。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李自成有一个老婆叫邢氏,据说长得很漂亮,又有大局观,还会算账,所以李自成就把她当办公室主任加CFO来用,把粮饷、军事器械都交给她保管和分发。高杰是将领,经常来领粮饷和器械,两个人在屋里算着账,慢慢就算到床上去了。但这两个人很害怕,因为李自成杀人不眨眼,为了两个人美好的爱情和未来,高杰就向明朝投降了。所以高杰既熟悉农民军的作战方法,又熟悉官军的作战方法。他带领的部队虽然后来被打败了,但仍是江北四镇中最有战斗力的。据说高杰这一镇有40万兵马,而且兵强马壮。所以,南明朝廷这个时候并不缺战斗力。

最后一点,江北四镇的布防是非常有章法的,总设计师就是著名的史可法。史可法当时想,南京在长江以南,那么至少要在前方布三道防线。首先是从安徽的凤阳到徐州、淮安,这是北部的一道防线,布了两个镇的兵马。然后再往南一点儿,从安徽的六安到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再到扬州这一带,布两个镇。还有一道长江防线,布了些水军在那里。既然这个时候南京城外有三道防线,怎么可能一仗未打就崩溃了呢?

【军队: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

任何军事常识都没法解释这件事,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上:军队在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结构当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特别早熟的国家,管理上特别有办法。军队就好比一把刀——我们在玩刀的时候总会很小心,军队在政治制度中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它永远会带来三个噩梦。

第一个是财政噩梦,因为养军队花销太大,国家财政会吃不消。第二个是军阀噩梦,一旦把刀把子交到别人手里,就会对皇权造成致命的威胁,比如唐代的“安史之乱”。第三个就是战斗力噩梦,如果管得死死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所以在宋朝、明朝遇到外来危机的时候,军队毫无抵抗之力。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永远要在三个噩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看中国历史的时候,发现这个平衡点找得最好的是唐代初年的府兵制。什么是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划出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在唐代叫折冲府,折冲府管辖的老百姓不必交皇粮国税,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但是要承担一项义务:国家一旦要调兵出征,他们要自备鞍马兵器,随国家出征。

但是折冲府的这些士兵并没有固定的将领,国家一旦有事,会从朝中派一个将领带兵出征。这套制度就解决了我刚才讲的三个噩梦。

第一,财政噩梦没有了,国家实际上不用养兵,只需要给府军一些土地就可以了。第二,军阀噩梦也减轻了,将军是朝廷为了特定的战斗目的派到战场上去的,他跟府兵是临时性的组合,平时不生活在一起,没什么感情,士兵也不从将军手里领粮饷,怎么会形成军阀呢?第三,府兵的战斗力很强。因为不用交税,府兵的日子过得比较好,农闲的时候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练练武术。上战场的时候这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狗剩跟二柱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狗剩一旦遇到危险,二柱子肯定会拼死相救,所以战斗力比较强。

有人可能会反问:“这么好的制度,后面的王朝跟着学不就成了吗?”

学不了。为什么?府兵制是在南北朝后期才酝酿成熟的,那个时候国家的幅员范围较小,发生战斗的地点相对集中,府兵就比较好管理。他们平时种地,发生战争的时候出去打一仗,要么战死,要么安然回家继续种地,所以折冲府的社会组织关系相对比较稳定。

可是到了隋唐的时候,那么大一个帝国,一个士兵征发出去,可能好多年都回不来,折冲府的社会组织就崩溃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里有这么几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意思就是,我15岁的时候就去征战了,40岁时还没有回到家里;离开的时候里长给我裹了一下头巾,现在我头发都白了,还在戍守边关。可见府兵制在那时就搞不下去了。

府兵制这个均衡点破灭之后,宋代和明代就有了一系列的噩梦。财政噩梦是另外一条线,我暂且不讲。最关键的一对矛盾摆在了面前:如果任由将军带兵,战斗力可能不错,但是容易形成军阀势力;如果为了防止形成军阀,把将军和士兵分开,把调兵权、发军饷的权力、练兵权统统分开,战斗力就不行。

这个优先次序应该怎么选呢?从宋朝到明朝,汉族皇帝的选择都一样,就是宁愿外战外行,也得内斗内行。

【南明王朝:控制力与战斗力只能选一个 】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这个选择,因为外战是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打,好歹还有价值观、文化差异等当防火墙,还有还手之力。但是内斗可不一样,一旦在权力结构内部崛起一个强权,换皇帝就跟打麻将换听一样容易。“陈桥兵变”中,赵匡胤无非是把身边的一支部队带回了都城,皇帝就乖乖让位了。

所以,皇权要想保障自己的安全,必须要加强控制。可是怎么加强控制呢?从古至今,从中国古代的王朝一直到今天的大公司,无非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内部结构分化,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部门,互相之间监督制衡;第二个方法,使这个已经分化的组织结构僵化,强调组织纪律。

《物演通论》这本书里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递弱代偿”,就是说所有系统的存在度都是一路下跌的——这可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更是所有组织发展的规律,包括物质,包括宇宙的粒子,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为了反哺存在度,系统只能通过分化,然后媾和,形成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可是这样一来,虽然存在度保住了,但是整个系统的强度会剧烈地下跌。

南明王朝为什么战斗力那么差?就是因为它是按照先分化、再僵化的结构路线发展的。什么叫分化?就是让文官去管武将。这听着很不合理,怎么能让外行去管内行呢?可是没办法,武将没文化,没价值观,不知道忠君爱国,经常犯上作乱,那就让有理想、有文化的文官来管他们,从宋代以来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都知道宋代皇家有一条祖训——国家不杀文臣、士大夫。南宋的时候岳飞被秦桧和宋高宗联手害死了,大家一定以为忠良被陷害后众人会为忠臣垂泪吧!事实上并非如此。岳飞刚死的时候,朝中根本没什么人替他说话,虽然大家都觉得他可能是冤死的,那又怎样?他手里有刀,随时可以犯上作乱,皇帝为了预防这种事杀了岳飞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岳飞后来有这样高的历史地位?因为高宗的儿子宋孝宗为了北伐,才把这桩旧案翻出来,又是平反,又是官复原职,又是追封——后来南宋的皇帝每次要北伐的时候,就加封岳飞。经过历史的叠加,才给我们留下了民族英雄岳武穆的形象。

当时的皇帝是不会跟一个普通武将讲什么道理的,杀他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这种非常残忍的逻辑一路发展到了明清,到最后文官地位极高,而武将地位极其低下。明朝的出征图上,文官被画得特别高大,旁边的武将反而被画得个子矮小,严重不符合事实,但这就是当时人的观念。比如同样品级的文官和武将,文官就高武将一等;即使不同品级,有时候文官还是高武将一等。这就是内部的分化制衡。

还有一点,就是结构上的僵化。僵化到什么程度?我只举一个例子。崇祯九年的时候,明朝已经是“破鼓万人捶”了,除了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北方的清军也经常破关而入。有一次,清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边,首都告急。这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就是后来南明的隆武皇帝——唐王朱聿键。国家危急,皇上危急,他顾不得“藩王不准带兵”的规矩,带领自己的护军以及募集来的一些人——总共大概一千人,杀到北京勤王去了。崇祯皇帝这个时候也盼着有部队勤王,但是转念一想,朱聿键是藩王,怎么可以带兵勤王呢?所以半路上又让他回去了,后来还把他圈禁在凤阳的皇家监狱“高墙”,最后把他废为庶人。可想而知,国家到了这么危急的时候,依然不忘对武力的防范,不忘强调内部结构的组织纪律,这就是规矩。

既然要讲规矩,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下滑。比如明代中期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御驾亲征,带着50万大军,就算打不过对手,边打边撤,护得皇帝本人安全总可以吧?这可是护驾之功,任何一个将军和士兵只要护驾成功,立即就能取得荣华富贵,按理应该人人自告奋勇。结果呢?明朝大军面对蒙古大军一触即溃,50万人四散而逃,留下皇帝一个人被蒙古人抓走了。

明代中后期也是这样,例如崇祯皇帝时期的“松山之战”,明朝派了13万人出战,结果一触即溃,留下一个文臣主将洪承畴。当然,洪承畴很能干,居然带领一万多名残兵败将固守松山半年之久。与此相比,那些武将做了什么?可见明朝军队对外的战斗力差到了何种地步!

【史可法:与其控制,不如激励 】

但是,这个逻辑还是没有办法解释南明弘光政权崩溃的原因,因为江北四镇加上左良玉的军队不是一触即溃,而是100万左右的士兵全部归降了清朝。这怎么解释?

我们得再次回到逻辑原点,如果你承认过度的控制会导致战斗力下降,那我就放开控制,这样行不行得通呢?

宋高宗赵构就不会这么做,他自己再难,还是坚持军队所有的军饷由自己发,不肯放松控制使军队变成军阀。但是史可法没有办法,风筝线和风筝其实已经断开了,既然事实上已经形成军阀了,那他干脆激励一下手下的将领和士兵。

这和今天很多大公司的做法如出一辙,公司老板知道互联网时代不能搞中心化的控制,于是就搞大改革,给员工提供平台,让他们创业,搞一揽子工程。可是各部门的领导、员工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教育要听老板的,现在突然要他们听自个儿的,当然会蒙掉的。

史可法的江北四镇也是一样的情况,史可法使用的激励政策其实比现在很多公司使用的要好得多。

第一,你们驻防的地方,不仅军队归你管,老百姓也归你管,官司你自己判,所有的田赋、矿山之利和商旅之税全部归你。你自己招兵买马,自己养军队,反正中央也养不起了。

第二,如果将来反攻中原,你打下了土地,那么这片土地也归你管,所有的利润都归你。

第三,现在封的所有爵位将来都可以世袭。

说白了,南明君臣这个时候已经把账算明白了,眼看着大厦将倾,宁愿换得一个晚唐时候的藩镇割据状态,也要先把这口气缓过来再说。

你能说这个策略错了吗?很多人说,史可法当时应该待在中央,不应该到江北扬州去督师。可我觉得,史可法去督师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换马士英去督师,可能最后下场还不如这个。

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的军队是怎样恶性演化的。请注意,他们原来只是结构中的一个要件,现在控制突然放松了,他们要在市场中,或者说在狂风骤雨的环境中靠自己的力量存活,他们会活成什么样呢?一个全新的逻辑链条就此启动了。

我在前面提过,权力系统有一个本能,就是内部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和最高掌权者的个人意志没什么关系,是权力系统的宿命。因为权力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就必须把自己的内部变成一个制衡性的网络,这个网络越复杂,它的内部安全性越高,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对外部威胁的抵抗力越弱,明代末年的崇祯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等福王在南京建政的时候,突然变了策略,因为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内部矛盾了,东林党、阉党要吵就吵去吧,关键是清军的铁蹄要南下,而李自成的流寇还没有被剿灭,此刻,活下来是最重要的,抵挡外部的安全威胁是最重要的。所以,福王朱由崧就不去控制这些结构件了,让他们各自为战创业去,只要最终自己还握有一点儿股份,每年的分红都归他们好了。史可法在江北四镇的核心策略其实就是这个原理。

但是,最终的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那些拿到了爵位、土地,拥有空前权力的军人,没有为国家厮杀,没有抵挡,甚至没有应战,就全部投降了。

福王很不理解这件事,我给了你们这么多好处,做买卖还得讲究公平,为什么你们不能回报我一些呢?儒家知识分子就更不理解了,讲了这么多年的忠孝节义,你们总该听得进一句半句吧,怎么到最后是这样一个下场呢?

1644年,也就是甲申年的11月,史可法正在江北扬州督师,但是他已经心灰意冷了。史料里面记载,当时他跟身边的人发了这么一通牢骚:“四镇尾大不掉。为今之计,惟斩四臣头悬之国门,以为任事不忠之戒,或其有济。”这话说得杀气腾腾,就是说江北四镇这帮军人,每次找我就是要军饷,回去之后什么都不听我的,已经变成国家的威胁,尾大不掉。我现在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都杀了,把他们的头挂在南京城门上,让天下那些不忠于职守、不忠于国家和皇帝的人都看看,这么干是什么下场,或许对于挽回局面还有帮助。当然,史可法说的是气话,他不可能这么干,清兵马上就要南下了,这个时候怎么可以自毁长城呢?但是这也说明史可法绝望到了什么程度。

而史可法对于这个局面的诊断是基于“不忠”这两个字,这也代表了当时主流知识分子的看法。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眼里,什么叫军人?当时有一个词叫“豪猪贱狗之辈”,就是说武将虽然孔武有力,但本质上如同猪狗,没灵魂,没思想,得靠我们这些受过孔老夫子教育的儒家知识分子来控制他们、监督他们,他们才有可能为国家效劳。现在一看,他们果然不忠,给了他们那么多好处,也没有激发出他们的天良,本质上还是猪狗。所以史可法给他们下了两个字的断语:“不忠”。

【军阀:自下而上的胁迫 】

但这是一个道德判断,我们看历史问题,必须学会一个方法,就是从结构的演化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组织、企业、国家、朝廷,它稳定下来的这个格局,一定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一个临时的各种力量的均衡点。有时候一种力量突然崩解,会出现反作用力。南明朝廷就出了这么一个昏招,突然撤去了军饷对士兵的控制。原来士兵是这个国家的结构组件,突然把所有的连接件都拆除了,唯一的结果就是结构组件脱落而去。所以这些人不听你的,有什么稀奇的呢?

当然,儒家知识分子总觉得自己搞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国家养士兵养了那么多年,怎么还无法激发出他们的天良呢?这样看问题就非常幼稚,要知道,所有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一个力撤除,一定会出现另外一个力的脱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来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人生,“范爷”范冰冰不是讲过一句话吗?“我能经得起多大的诋毁,我就担得起多大的赞美。”现在你要想当一个网红,你希望有多少人喜欢你,就一定会有多少人骂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均衡点,这个均衡点一旦丧失,就必须寻找新的均衡点。

既然要构建一个新的均衡点,就需要一套新的逻辑,而这套逻辑是史可法这些人完全无法理解的,这个逻辑就叫作“自下而上的胁迫”。就是士兵最后投降不能怪他们,他们也是身不由己,不管他们的道德水准如何,最后都是这个结局。

【黄得功:我是身不由己 】

我不是在为几百年前的“乱臣贼子”辩护,我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江北四镇将领之一的黄得功。这个人的道德水准在江北四镇的将领中可能是最高的,刘良佐、刘泽清后来都是主动投降的,高杰是被自己人杀死的,唯独黄得功死战到底。他在战场上被敌人一支箭射穿了脖子,然后他看大势已去,就自裁了,最后他的士兵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投降了。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结局,所以黄得功的道德应该没有瑕疵。

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弘光皇帝朱由崧逃出南京之后,去的第一站就是黄得功的大营。这说明在弘光皇帝的心目中,黄得功是最忠诚的。他的大营在哪儿?就在罗胖我的老家安徽芜湖,他最后一战发生的地方我小时候还去过,就是安徽的荻港。

这么说来,黄得功的形象很好吧?但是我们来看看他以前干了什么。就在他死前不久,也就是江北四镇刚刚设立的时候,黄得功和高杰两个人发生过一次火并。军阀之间抢地盘谈不上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但是这一仗高杰打赢了,他偷袭了黄得功,杀了黄得功很多人和马。

黄得功想要报仇,史可法就赶过来说,大敌当前,咱们以大局为重,都消消火。按理朝廷应该惩罚高杰,但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这么做。再说史可法手里也没什么权力,所以他就摆出一副隔壁大妈的姿势来劝黄得功,天下人都知道高杰错了,如果这个时候你放他一马,街坊邻居们是不是都会夸你好?

黄得功说,不打也行,他得赔我的损失。高杰同意了,允诺赔他300匹马。可是马运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全部是老弱病残,根本就不能用。史可法说,你俩千万别打起来,300匹马作价3000两银子,这钱我来掏。刚好这个时候,黄得功的母亲刚刚去世。史可法就说,我再出1000两银子的份子钱,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别打了好不好?既然给了这么多台阶,黄得功就把这口气咽下去了。

后来高杰孤身犯险,被自己人杀了,黄得功得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带领兵马直奔徐州而去。徐州是高杰余部的所在地,也是高杰所有家眷的所在地——黄得功不仅要拿高杰的地盘,还要把高杰所有的家眷、部属一网打尽。此举把史可法吓得要死,赶紧从扬州赶到徐州去调停,才阻止了这件事发生。

按道理来讲,黄得功这样的大英雄、大忠臣,不应该肆意地发泄自己的私怨,应该以大局为重,报效朝廷。

要是这样理解的话,你就不明白什么叫军阀。军阀是脱离了正式社会秩序建立的武装系统,军阀的权力来源和正式社会秩序中的军人不一样。国家的军人,他的权力来源于自上而下的授权,国家给他官职、爵位、粮草,然后他来行使权力。可是军阀呢?不管他是张大帅还是王大帅,本质上权力都来源于自下而上的授权。说白了,如果一个军头在军阀的系统中不能打地盘,不能给弟兄们分酒分肉,那么他的合法性就不存在。这个状态其实和我们在香港的黑道电影里看到的是一样的——老一辈的黑道大哥不想贩毒了,不想打打杀杀了,开始做正经生意,结果蹿起一个年轻人说,我要挣更多的钱,我要更多的地盘,然后就把老一辈的大哥给干掉了。军阀系统就是这样,你不扩张底下的兄弟们吃什么?你有酒有肉,可我们呢?所以这种自下而上的授权其实是一个胁迫系统。

如果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再去看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就会有另外一番理解。过去我们都以为,赵匡胤是伪君子,黄袍加身还不满足,心里早就惦记上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了。

如果你是赵匡胤,一直是军队的将领,现在你手下的人把黄袍披在你身上,想让你带领兄弟们去谋取富贵,你干不干?你不干,那么请滚开,有的是人干。所以,赵匡胤也是身不由己。

同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经常发生,比如武昌起义中,清军的协统黎元洪哪里愿意跟着士兵造反呢?最后是士兵把他从床底下拖出来,对他说,想不想干,你都得干。所以黎元洪的大总统地位是捡来的,他是被胁迫的。

我们再回到黄得功的事情上,黄得功有任何办法吗?他的士兵被杀,马匹被抢,明摆着被人欺负。刚开始高杰人多势众,自己打不过他,看在史可法给银子的份儿上,这口气也就忍了。一旦他有能力干掉高杰,当然会直奔过去。如果他不做这件事,底下的弟兄会看不惯他,甚至看不上他,他在军队的领导力就完全没有了。所以,你要是黄得功,你做不做?

关于这些事,没有留下更详细的史料,我只能从道理上推断,黄得功是身不由己的。

左良玉:我也是迫不得已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人,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这个人对南明弘光政权背负的历史责任其实特别大。1645年的三四月份,距离明朝灭亡也就剩一两个月了,南京城真正的威胁是北方的清军吗?不是,而是武昌的左良玉造反了。

左良玉造反的理由是“清君侧”,要带兵去杀马士英、阮大铖这帮奸臣。东林党人当然鼓掌欢迎,而且笔杆子握在东林党人手里,所以在历史的某一个瞬间,左良玉留下的形象是正面的。《桃花扇》里面,左良玉就是一个正面人物。

可他是个好人吗?当然不是。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说,他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是个军阀,而且最后还不忠,怎么可能是个好人呢?

他的道德差吗?也不是,至少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他在私德上还是不错的。

第一个,有一次他外出带队打仗时,农民起义军攻陷了他的家乡,把他全家老小都给杀掉了,幸好他把儿子左梦庚带在了身边,才算幸免于难。左良玉后半辈子都不近女色,始终在怀念自己的家人。作为一个军阀,自然是有酒有肉有女人,能够忍得住不近女色很不容易,至少说明他不是一个放纵自己的人。

第二个,他有一个恩人,这个人也很有名,叫侯恂,就是《桃花扇》的男主人公、“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的父亲。侯恂曾经救过左良玉一命,那个时候左良玉还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左良玉当了军阀的大帅以后,带兵经过侯恂的府第时,严令士兵不得动那里的一草一木,他叩拜恩人侯恂的时候也非常恭顺。所以,周边的人都称赞左良玉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这样的人私德怎么会差呢?

可是他的军纪极其坏。当时对左良玉的部队有一句评价,叫“杀掠甚于流贼”。就是说他们杀人、抢东西,比农民起义军那些流贼还要坏。老百姓一听说左良玉带的部队来了,都吓得四散奔逃,多次惨剧都见于史册。所以左良玉这个人极其复杂,只有理解了我在前面讲的军阀的权力系统的基本逻辑,我们才能够理解左良玉的行为。

其实,不管左良玉个人道德是好是坏,他对自己做的所有的事——包括表面上的好事和表面上的坏事——都没有办法负全责,都是迫不得已的。我可不是替他说话,我只是想强调,观察一个历史人物的行为时,不能只从他的个人意志出发,得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对他施加的限制性影响。

比如左良玉东下造反去“清君侧”,你以为他是真的喜欢东林党人,一定要打倒马士英吗?可能他个人的价值观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他的目的不是要造反,而是为了去抢粮食、抢钱。因为左良玉的部队是最穷的,为什么?他的兵太多了,历史记载超过100万,这可能有些夸张,但几十万总是有的。跟江北四镇比起来,左良玉的部队人数最多,可是他的防地仅仅是湖北一带,而湖北一带已经很残破了,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他能怎么办?第一个办法,就是任由士兵去抢老百姓,他只能把眼睛闭上。如果抢老百姓仍然没法解决问题,就要到别的地方去抢,这个逻辑和流贼是一样的。但是他是朝廷的命官,又有固定的防地,所以他必须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什么比“清君侧”更冠冕堂皇的呢?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这不是我胡说,举个例子。1644年甲申年的时候,北京城破,左良玉突然发现,南京竟然冒出一个皇帝来。左良玉手下很多将领都是粗人,说:“什么狗皇帝,还给我们下命令!瞧他给的这点儿军饷。南京不是有粮食吗?我们干脆就到那个花花世界去,我们去打他吧!”

左良玉是朝廷命官出身,坚决不肯,说我们要忠于中央。然后他讲了一句话:“过此一步者,良玉视之已死。”就是说,你们这帮将领,只要过了这道线,我就死给你们看。这哪是什么恶霸、军阀讲的话?这完全是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去胁迫一帮流氓的忠臣的口气。

后来左良玉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派一堆炮艇在下江口封着,谁都不许走。第二件事,他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掏出两三万两银子,分给这些将领。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不大舍得这些钱,左良玉就特别痛心地骂他:“你以为这些钱是你的吗?看来我左家真的要完蛋了。”

他起兵之后,中途得病死了,临死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吾不能报效朝廷,诸君又不从吾法制,以至于此。”就是说,天下之所以闹成这个样子,一方面是因为我没能耐,不能报效朝廷;另一方面是因为你们都不听我的,我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左良玉临死的时候,心中一定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有人可能会说,左良玉要那么多军队干什么?不养百万大军,后面的这些逻辑不就不成立了吗?要知道,军阀是脱离了正式社会制度的一个暴力系统,别看他有刀有枪,其实充满了不安全感,因为他随时要用暴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多一条枪、多一个人都是好的,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他的系统崩溃。

说个题外话,有人说民国时候的军阀很好,不打仗的时候长袍马褂,礼贤下士,还会办大学、模范村。这其实是被它的表象蒙骗了。

只要它不是一个正式社会制度下的暴力集团,一定会产生三个结果:第一,战斗力极差,军阀是不爱打仗的,因为它要保存实力;第二,对老百姓一定越来越狠;第三,它一定会越滚越大,直到崩溃为止。所以军阀系统一定是社会毒瘤,不存在任何好的可能性。

我们回到南明,弘光朝廷崩溃之后,为什么所有的军队都投降了?这跟将领的个人道德没有关系。左良玉临死的时候交代下来:“我死之后,你们最好能为国家捍卫疆土;如果你们办不到,找一个地方自给自足也挺好的。”可是没人听他的,所有将领拥立他的儿子左梦庚,之后投降了北方的清朝。

黄得功临死的时候也是,他被一箭射穿了脖子,立马抽刀自裁。临死的时候他都没说“你们继续战斗”云云,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死,剩下的将领带一定会着士兵投降,任何意志都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你理解了这些才会知道,南明的悲剧到底悲惨在哪儿。

【大系统突然倒地身亡之后】

如果你读得出我的弦外之音,大概已经明白了,我哪里是在说什么历史,我是在说一个大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内部高度分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非常发达,但是在外部冲击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控制系统瞬间就会崩溃,这就是南明弘光政权。

当然,中国古代王朝崩溃的底层原理其实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一定要挑南明说呢?第一,史料多;第二,牵扯到太多的爱恨情仇;第三,它是皇权系统演化到最后阶段的一个产物,所以特别值得拿出来说。

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视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弘光政权崩塌之前,这个国家好像就没什么忠臣孝子,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一看清朝人打过来了,马上就选择了投降。而弘光政权崩溃之后,抗清运动反而风起云涌。南明政权可不只有弘光政权一个,后面还有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可是这些政权的主政者,主要依靠的力量恰恰都不是原来朝代体制内的力量——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刚才提到的江北四镇,当中唯一一个有志恢复中原的是谁?是高杰。高杰是李自成的人,不是来自大明朝内部的人,只不过史可法非常有人格魅力,感化了他。高杰想带队出征,可是还没出征就被底下人给害死了,这是个悲剧。

后来支撑永历政权的孙可望、李定国,这两个人都是张献忠的人。更有名的就是郑成功,他收复台湾,把明朝的国祚延续了几十年,可是郑成功也不是体制内的人,甚至都不是儒家文化圈的人。他来自海盗世家,出生于日本,他妈妈是日本人,从小讲得一口日本话。他突然对儒家文化感兴趣,突然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后来皇帝赐了姓,世称“国姓爷”,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原来的大系统突然倒地身亡之后,在它的尸首的旁边突然长出来一些小花小草,看起来是延续了大系统的生命,但小花小草跟大系统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是自我意志决定的产物,不是那种靠长期的洗脑、灌输、控制、讨好、驯养的产物。这个现象和我们过去熟悉的管理学思维正好相反。

【互联网时代,人类组织的未来 】

管理学中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通过一套制度设计让一个人的行为变得可控,至少可预期,这样整个组织的战斗力会提高,但是事实往往正好相反。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你不管他,任由他发展,他就一定会堕落吗?他就一定会远去吗?事实证明未必如此。

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真正想说的东西。这几年很多传统企业都想转型,我们不能说它们的理论认知不到位,很多企业家对各种理论张口就来,什么“中心化的组织过时了,一定要去中心化,要把企业变成一个平台,让所有的员工当创业者……”,这套理论他们都懂。但是原理上认识得清楚,并不意味着在路径上就能走对。

其中的误区在哪儿呢?说到最底层,就是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人的价值,并且尊重人的价值。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很多企业转型,动不动就要成立一个只属于总裁办的、直接对董事长汇报的“企业转型战略领导小组”。看起来决心很大,可往往干不成什么事,为什么?因为这种做法还是想通过一整套办法,一揽子地解决问题。而成功的转型策略往往是设立特区,让人的创造力、能动性充分地发挥,相信一旦某些人成功了,其他人会跟着学。这就叫认识到人的价值,并且尊重人的价值。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企业动不动就要举全员之力搞什么新业务,往往都搞不成,为什么?因为企业最值钱的不是手头的钱或者资源,而是创业者本身。不要以为在市场上找个职业经理人,给他一堆钱、一堆优惠政策,他就能把事干成。创始人是握有最大股份的人,只有他握有这个企业的基因,只有他知道怎么干。所以我看到的新业务开创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创始人自己带一个小分队扑上去,这叫尊重人的价值。

我们公司的员工只要是为了业务需要,请人吃饭的钱都可以拿来报销,我们也不做甄别,因为相信他。我和我的合伙人有一个理想,想要构建一个成人式的公司,老板和员工互相信任,谁也不把谁当孩子,谁也不把谁当坏蛋,所有人只是在共同的价值平台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有一个朋友反驳过我,他说:“罗胖,你胡扯,一个公司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它是长不大的。你现在是因为公司人数少,才可以这么做。”

我确实有这样的担心,我们公司现在有100人左右,如果变成300人、500人、800人,甚至1000人,这个管理风格还能不能持续呢?我不知道,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我希望这个时间点到来得越迟越好,甚至永远不要到来。这是我的理想。

这个理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就存在这样的商业组织,比如球队。球队是可以挣钱的,球队也是一个组织,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在球队里面见过严格的管理?就算是球队的队长,他也管不了其他人。

球队的本质是什么?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赢,然后每个人踢好自己的位置,球员之间互相信任,不就行了吗?未来商业领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组织,美国硅谷已经有大量的公司正在尝试这样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协作体才是互联网时代人类组织的未来。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面对南明这样一具尸体,我们真的要思考一下,我们到底是要一个朝廷式的组织,还是要一个球队式的组织?

书友之家:爱读书,爱分享!


相关文章

  • 三国衰哥行攻略
  • 三国衰哥行攻略 目前魔线全,圣线只缺最终结局,衰线到13关(官渡之战)结束 路线选择: 魔王线:在于吉宅邸时选择创造命运.不断对话于吉,将野心改为100. 而后在八阵图中,第一个选择自己.后面不要选择自责.无奈. 当面对诸葛亮时如果自己的头 ...查看


  • 当兵的意义?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 当兵的意义?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网页 图片 视频 音乐 搜吧 问问 博客 新闻 更多» 登录 帮助| 提意见 问问首页 问题库 知识频道| 问问之星| 问问团队 全部问题 >社会/人文>军事武器>问题页平衡2010, ...查看


  • 人民的名义
  • <人民的名义>把人分9层,你属于哪一层? 1 认知最底层,无明之人,总是被人盘剥而无力自保. 这些人在剧中,就是一个工厂的员工.他们原本持有工厂股份,工厂拆迁收地,地价涨到10几个亿,工人们好开心,以为自己发了--可万万没想到, ...查看


  •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logo icon arrow-down close comment conversations like prompt vote wechat verified best_answerer verified_and_best_answer ...查看


  • 小学中段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与反思
  • 小学中段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与反思一.调查目的两年前,我们的作文陷入了一个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更新,一方面是学生一提起作文两字, 依然是咬笔头皱眉头.学生不喜欢作文,这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 ...查看


  • 浅析清朝文字狱
  • [摘 要]文字狱就是因文字缘故而造成的罪案,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而愈演愈烈.清朝的文字狱尤为残酷,是统治者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满族人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将文字狱作为清廷加强思想控制的有力手段,这导致清朝的文字狱越来越多.中 ...查看


  • 也不尽是"冤案",看看清代这些找死的文字狱
  • 来源:读史阅世 文字狱是指从文人著作中发现对清政府不满的言词而加以治罪的狱案.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曾说,顺康雍乾时期,针对文字狱的风格各不相同,顺治帝为"放任政策",康熙帝为"怀柔政策" ...查看


  • 解缙谥号的赠授时间考证
  • 作者: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1期 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1.05.023 中图分类号:K8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07(2011)05-0128- ...查看


  • 创意思维角度
  • 1.把它颠倒过来 2.把它摆平 3.把缩小 4.把颜色变换一下 5.把它变为圆形 6.使它更大 7.把它变为正方形 8.使它更小 9.使它更长 10.使它闪动 11.使它更短 12.使它发出火花 13.使它可以看到 14.点燃它 15.使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