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阅读教学_省略_林山水_语文味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_邹先平 (1)

备课

本版编辑/冯浩

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阅读

教学中的应用

—兼及——《桂林山水》语文味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

筅邹先平杨彩萍

广东(丹堤实验学校,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写景文中的应用及评价)小学写景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写景的课文,占总量15%左右,其中四年级最多。写景类的课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情感深挚,读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对于情感体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和理解写景类的课文却是最困难的。

然而写景文却是学习语言最好的范本。教师在教学写景文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层次,品味语言,再在形象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学会运用抽象的语言文字表达形象的自然景观。

(二)小学写景文教学误区

有的古诗叙事性强,有一定情节,可以进行角色表演,既是对诗意的理解,也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可以设计小剧本表演。地点:村口。角色:儿童数人。事件:主要是对话,问住址,陌生人,乡音,白发,小孩的好奇、热情等。

二年级上册《赠汪伦》,可以设计地点:渡口;时间:花开时节;角色:李白,汪伦;事件:踏歌声中,停篙下船,深情致谢,挥手道别。

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可以设计地点:篱落处;时间:枝头花落时节;角色:儿童,大人;事件:急走小径,大人发问,发现黄蝶,几番追寻,大人指引,黄蝶隐身,儿童疑惑。

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可设计时间:早春二月(腊酒浑、柳暗花明)。地点:农家,山野风景。角色:农家主人,客人。事件:先是在农家,主人劝酒劝菜,“都是自家产的”,客人品酒尝鸡豚,客气并夸奖;继而主人做向24

·小学

2016.4

深圳518131)

1.只见景美、情美,不见言美。

2.总喜欢用大量的图片、视频来阐释文字,丰富表象,过于依赖图片等音像资料,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致。

二、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语文味教学法创立者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导,沿途看风景,客人“疑无路”,农家指引“又一村”。

五年级上册《秋思》可以这样设计。地点:洛阳家中。时间:秋凉时节。角色:诗人、行人。事件:秋风扫落叶引起思家之情,恰遇行人欲过诗人老家,诗人写一封家书,行人欲走又被叫住,家书未尽意拆封重写。

八、配乐唱———吟唱诗词

教学中偶见有人教古古诗词本来是伴唱而生的,

调吟唱。但小学课堂引进还是有争议。因为古人吟唱不可能有碟片传承,现在听到的是否得其真传也存疑。况且古调今曲有较大审美差距,一般老师也不敢实践,小孩子不喜欢也难学。偶尔为之尚可,形成常例有违小学规律。古调吟唱不理想,现曲伴唱却大有可为。如《两只老虎》《小雨沙沙沙》《让我们荡起双桨》《明月几时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曲都可以配唱。高年级乐感强一点的学生还可以自己“随口但那是他的即兴创作!—哼唱”——不一定叫作曲,

本版编辑/冯浩

备课

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一)语言层面的教学运用

对语言的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赏析写景文语言,更是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因为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是文本情感信息的全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品味语言之美正是语文味教学法所追求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语言”方面阐述如下:

三、四年级(第二学段):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5)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五、六年级(第三学段):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根据上述要求,关于“语言”方面选点确定如下: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写景文章的言与意是水乳交融的,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通过阅读文章语言,初步感受其内容。文章的语言具备了使读者进行整体认读和理解的优势。我们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从整合出发到整合终结。

2.扫清字词句障碍。首先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特别要结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其次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最后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探究性理解词句。

3.关注标点符号。学习重点落在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仅把标点符号当做知识来认知,更要当做理解

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表达的一种手段来掌握。

4.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采用诵读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化和延长对文本情感体验的过程。诵读是积累的好方法,一旦做到口心相应,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文章层面的教学运用

文章,包括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语文味的“文章学”不仅仅是文章知识,更是对文章知识的一种深入解读与传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文章”方面阐述为: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

这些目标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二是关于文章篇章结构方面的,三是关于文章语言表达方面的。

所以,“文章”方面的选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学生心智充分投入的过程,是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须臾不离的过程。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表达顺序”“表达方法”不是拿相关的文章学知识点作为起点,也不是最终归结为一些程式化的抽象表述,而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反复感受、思考、揣摩,对文章表达上的特殊性与文章内容的有机联系获得自己的认识。

3.质疑问难,发表看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都是强调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质疑、合作、探究,是把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引入深入的标志,最后得以在群体阅读的条件下,师生相互促进,共享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水平。

4.读写结合,练笔指导。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学科,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经典文化中遨游,还要能成为语言交际的工具。所以,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写景类文章与叙事类文章相比,结构更为严谨,构思更为巧妙,小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更为吃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人若不能运用文字把自己所知所想的东西写得明白而有条理,他就算不得

2016.4

·小学

25

备课

本版编辑/冯浩

一个合格的公民。”学习写景类的文章,把握文章的结构,明白作者的思路,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是读写结合的首要前提。

(三)文学层面的教学运用

这里的文学,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文学”方面(叙事性作品)的阐述: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三学段)

所以,“文学”方面的选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味情景交融的写法。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情感体验。

2.体味用词之精妙。

一词一境界,透过它我们可以很容易还原画面,进入文本内涵,体悟作者所描绘的心境。

3.体味修辞之生动。

写景文章中往往运用丰富的修辞或对比等表现手法,是值得推敲和涵泳的。写景文中常用的修辞有:拟人、比喻、排比、联想、夸张、对偶等,如排比就是要体会排比的气势,通常通过朗读体会,如《桂林山水》中的排比;比喻就是要体会比喻的精妙,要让学生体会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如《观潮》中将潮水比作千万头白色战马写潮水来时的气势等。

(四)文化层面的教学运用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层面就是以承载着文化的文本为基点,融入教师自身对人类文明的独到的生命体验,通过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拓展,来实现独具美感的价值推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文化”方面也进行了阐述:

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26

·小学

2016.4

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学习阅读写景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目标中应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写景文“文化”方面的选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略自然之美。

美,是人们对和谐的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现象的一种愉悦的感受。那些清幽之美、柔和之美、雄壮之美,都能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都能激发起人们的愉悦之情。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爱美、求美的天性,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写景文所显示出来的自然美。

2.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小学写景文中,大部分是赞美自然风光的文章,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欣赏自然景观的美丽之外,教师可适当拓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环境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

3.人文景观创造之美。

“人文景观”写景文描写的就是体现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景致。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一切景语皆情语——《桂林山水,—

几代人心中的写景文经典》

【设计意图】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

本课教学,采用“一语三文”语文味教学法,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上出语文味。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课文的方法。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本版编辑/冯浩

备课

诵读诗句,导入新课———千古风流,情系桂林。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淼爷爷饱含深情的文章《桂林山水》。

一、自由朗诵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读以下一组词语: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波澜壮阔

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二、“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体会文章之美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一说作用。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总起—分述—总结)。

3.第三步学习重点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2)句子的作用: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三、学习词句,感受文学之美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四、反复诵读,领略自然之美

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景很美?这些景为何这么美?

2.试着对照板书背诵课文。

受?

2.排比、比喻修辞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反复诵读《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片段(课文第2自然段)

二、指名试着背诵,全班背诵三、比较句子,发现写作特点第一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第二组句子(原文):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第一组句子和原文中的句子相比较,你有什么感1.都是抓住了漓江水的特点写,第一组是概括地写,第二组是具体写。也就是说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写具体。

2.原文运用了排比、比喻。排比使句子表达更加具体、更有气势;比喻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四、仿写训练

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具体,恰当使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会给我们的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1.练习。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1)深圳莲花公园的花真深圳莲花公园的花真深圳莲花公园的花真(2)中心书城的书真中心书城的书真中心书城的书真

啊!啊!

啊!啊!啊!啊!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能把它们的特点写具体吗?小组讨论、交流。写一段话。

五、分享习作成果

教师指名交流,学生倾听,师相机评价。六、综合训练

1.抓住一种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具体,恰当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呢。

2.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把它写具体、写生动。(1)校园的早晨真……(2)夜晚的月亮真……3.交流评价。

《跟着陈淼爷爷学写片段———

片段仿写》

【设计意图】

写景文文质兼美,课文里隐藏着许多语言表达的“秘密”,留存着许多作文练笔的“空白”。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引导学生迁移练笔,学会观察身边景,抒写身边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敏锐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016.4·小学27

备课

本版编辑/冯浩

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阅读

教学中的应用

—兼及——《桂林山水》语文味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

筅邹先平杨彩萍

广东(丹堤实验学校,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写景文中的应用及评价)小学写景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写景的课文,占总量15%左右,其中四年级最多。写景类的课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情感深挚,读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对于情感体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和理解写景类的课文却是最困难的。

然而写景文却是学习语言最好的范本。教师在教学写景文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层次,品味语言,再在形象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学会运用抽象的语言文字表达形象的自然景观。

(二)小学写景文教学误区

有的古诗叙事性强,有一定情节,可以进行角色表演,既是对诗意的理解,也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可以设计小剧本表演。地点:村口。角色:儿童数人。事件:主要是对话,问住址,陌生人,乡音,白发,小孩的好奇、热情等。

二年级上册《赠汪伦》,可以设计地点:渡口;时间:花开时节;角色:李白,汪伦;事件:踏歌声中,停篙下船,深情致谢,挥手道别。

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可以设计地点:篱落处;时间:枝头花落时节;角色:儿童,大人;事件:急走小径,大人发问,发现黄蝶,几番追寻,大人指引,黄蝶隐身,儿童疑惑。

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可设计时间:早春二月(腊酒浑、柳暗花明)。地点:农家,山野风景。角色:农家主人,客人。事件:先是在农家,主人劝酒劝菜,“都是自家产的”,客人品酒尝鸡豚,客气并夸奖;继而主人做向24

·小学

2016.4

深圳518131)

1.只见景美、情美,不见言美。

2.总喜欢用大量的图片、视频来阐释文字,丰富表象,过于依赖图片等音像资料,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致。

二、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语文味教学法创立者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导,沿途看风景,客人“疑无路”,农家指引“又一村”。

五年级上册《秋思》可以这样设计。地点:洛阳家中。时间:秋凉时节。角色:诗人、行人。事件:秋风扫落叶引起思家之情,恰遇行人欲过诗人老家,诗人写一封家书,行人欲走又被叫住,家书未尽意拆封重写。

八、配乐唱———吟唱诗词

教学中偶见有人教古古诗词本来是伴唱而生的,

调吟唱。但小学课堂引进还是有争议。因为古人吟唱不可能有碟片传承,现在听到的是否得其真传也存疑。况且古调今曲有较大审美差距,一般老师也不敢实践,小孩子不喜欢也难学。偶尔为之尚可,形成常例有违小学规律。古调吟唱不理想,现曲伴唱却大有可为。如《两只老虎》《小雨沙沙沙》《让我们荡起双桨》《明月几时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曲都可以配唱。高年级乐感强一点的学生还可以自己“随口但那是他的即兴创作!—哼唱”——不一定叫作曲,

本版编辑/冯浩

备课

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一)语言层面的教学运用

对语言的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赏析写景文语言,更是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因为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是文本情感信息的全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品味语言之美正是语文味教学法所追求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语言”方面阐述如下:

三、四年级(第二学段):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5)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五、六年级(第三学段):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根据上述要求,关于“语言”方面选点确定如下: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写景文章的言与意是水乳交融的,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通过阅读文章语言,初步感受其内容。文章的语言具备了使读者进行整体认读和理解的优势。我们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从整合出发到整合终结。

2.扫清字词句障碍。首先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特别要结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其次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最后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探究性理解词句。

3.关注标点符号。学习重点落在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仅把标点符号当做知识来认知,更要当做理解

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表达的一种手段来掌握。

4.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采用诵读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化和延长对文本情感体验的过程。诵读是积累的好方法,一旦做到口心相应,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文章层面的教学运用

文章,包括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语文味的“文章学”不仅仅是文章知识,更是对文章知识的一种深入解读与传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文章”方面阐述为: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

这些目标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二是关于文章篇章结构方面的,三是关于文章语言表达方面的。

所以,“文章”方面的选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学生心智充分投入的过程,是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须臾不离的过程。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表达顺序”“表达方法”不是拿相关的文章学知识点作为起点,也不是最终归结为一些程式化的抽象表述,而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反复感受、思考、揣摩,对文章表达上的特殊性与文章内容的有机联系获得自己的认识。

3.质疑问难,发表看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都是强调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质疑、合作、探究,是把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引入深入的标志,最后得以在群体阅读的条件下,师生相互促进,共享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水平。

4.读写结合,练笔指导。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学科,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经典文化中遨游,还要能成为语言交际的工具。所以,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写景类文章与叙事类文章相比,结构更为严谨,构思更为巧妙,小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更为吃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人若不能运用文字把自己所知所想的东西写得明白而有条理,他就算不得

2016.4

·小学

25

备课

本版编辑/冯浩

一个合格的公民。”学习写景类的文章,把握文章的结构,明白作者的思路,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是读写结合的首要前提。

(三)文学层面的教学运用

这里的文学,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文学”方面(叙事性作品)的阐述: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三学段)

所以,“文学”方面的选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味情景交融的写法。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情感体验。

2.体味用词之精妙。

一词一境界,透过它我们可以很容易还原画面,进入文本内涵,体悟作者所描绘的心境。

3.体味修辞之生动。

写景文章中往往运用丰富的修辞或对比等表现手法,是值得推敲和涵泳的。写景文中常用的修辞有:拟人、比喻、排比、联想、夸张、对偶等,如排比就是要体会排比的气势,通常通过朗读体会,如《桂林山水》中的排比;比喻就是要体会比喻的精妙,要让学生体会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如《观潮》中将潮水比作千万头白色战马写潮水来时的气势等。

(四)文化层面的教学运用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层面就是以承载着文化的文本为基点,融入教师自身对人类文明的独到的生命体验,通过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拓展,来实现独具美感的价值推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文化”方面也进行了阐述:

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26

·小学

2016.4

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学习阅读写景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目标中应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写景文“文化”方面的选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略自然之美。

美,是人们对和谐的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现象的一种愉悦的感受。那些清幽之美、柔和之美、雄壮之美,都能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都能激发起人们的愉悦之情。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爱美、求美的天性,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写景文所显示出来的自然美。

2.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小学写景文中,大部分是赞美自然风光的文章,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欣赏自然景观的美丽之外,教师可适当拓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环境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

3.人文景观创造之美。

“人文景观”写景文描写的就是体现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景致。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一切景语皆情语——《桂林山水,—

几代人心中的写景文经典》

【设计意图】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

本课教学,采用“一语三文”语文味教学法,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上出语文味。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课文的方法。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本版编辑/冯浩

备课

诵读诗句,导入新课———千古风流,情系桂林。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淼爷爷饱含深情的文章《桂林山水》。

一、自由朗诵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读以下一组词语: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波澜壮阔

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二、“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体会文章之美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一说作用。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总起—分述—总结)。

3.第三步学习重点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2)句子的作用: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三、学习词句,感受文学之美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四、反复诵读,领略自然之美

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景很美?这些景为何这么美?

2.试着对照板书背诵课文。

受?

2.排比、比喻修辞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反复诵读《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片段(课文第2自然段)

二、指名试着背诵,全班背诵三、比较句子,发现写作特点第一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第二组句子(原文):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第一组句子和原文中的句子相比较,你有什么感1.都是抓住了漓江水的特点写,第一组是概括地写,第二组是具体写。也就是说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写具体。

2.原文运用了排比、比喻。排比使句子表达更加具体、更有气势;比喻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四、仿写训练

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具体,恰当使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会给我们的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1.练习。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1)深圳莲花公园的花真深圳莲花公园的花真深圳莲花公园的花真(2)中心书城的书真中心书城的书真中心书城的书真

啊!啊!

啊!啊!啊!啊!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能把它们的特点写具体吗?小组讨论、交流。写一段话。

五、分享习作成果

教师指名交流,学生倾听,师相机评价。六、综合训练

1.抓住一种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具体,恰当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呢。

2.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把它写具体、写生动。(1)校园的早晨真……(2)夜晚的月亮真……3.交流评价。

《跟着陈淼爷爷学写片段———

片段仿写》

【设计意图】

写景文文质兼美,课文里隐藏着许多语言表达的“秘密”,留存着许多作文练笔的“空白”。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引导学生迁移练笔,学会观察身边景,抒写身边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敏锐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016.4·小学27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基本功考试
  •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题 一.<课程标准>部分 (一)填空题.(1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的语文课程.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 )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 ...查看


  • 文献综述格式及技巧范文大全(2格式2技巧4范文)
  • 文献综述格式及技巧大全(2 格式 2 技 巧 4 范文)第一个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 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 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 ...查看


  • 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思考
  • 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兴趣的几点看法 车河镇堂汉小学 黄道洪 我们都知道,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呢?在我参加我镇的<诵读经典 ...查看


  • 借名师引领
  • 借名师引领,促成长平台 ----参加特级教师魏光虹工作室学习的心得 特级教师魏光虹名师工作室学员 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教师 崔林山 在紧张.有序.充实的气氛中,我在特级教师魏光虹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回顾两年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 ...查看


  • 论文〈此处无声胜有声〉
  • 此处无声胜有声 --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的"空白"艺术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去主动探知.这种空白艺术的运用,有利 ...查看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潢川县第五小学:彭伟 2014年10月 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界定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的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相对于教材规定的八篇大作文之外的小作文,还 ...查看


  • "非指导性"写话教学的研究
  • 摘 要:"非指导性"写话教学,意指低学段语文教师在写话教学指导中,不能直接"授之以鱼",而是间接"授之以渔".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用好现有教材的丰富资源,间接激发学生 ...查看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大地的话>教学 设计 教材分析:<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 ...查看


  •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小学古诗词积累"活"起来 福州市朝阳小学 李雄 内容摘要: 当前,书香建设风靡校园,古诗词教学的课题研究搞得有声有色.遗憾的是目前不少老师或者只重视学生的诗歌积累内容,忽视了积累的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