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1. 各组分间的关系:

3. 几种常考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提分技法】“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是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 聚合酶、解旋酶) ; 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等;

三看是否是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消化酶;

四看是否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考题回访】

1.(2013·海南高考)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抗体 B. 糖原 C. 胰岛素 D. 氨基酸

2.(2013·海南高考) 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 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3.(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 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 血浆蛋白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考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调节机制 1. 细胞外液渗透压:

(1)概念: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因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3)组织水肿的原因。

2. 人体pH 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如图) 。

【高考警示】正确理解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1)特点: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2)实例:人体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 维持在7.35~7.45,血糖平衡等。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2015·玉溪模拟) 下图中的a 、b 、c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a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 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②④

3.(2015·银川模拟)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而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C. 血浆pH 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神经系统有关

考点三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内环境稳态与健康

1.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联系

(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 →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 →组织细胞。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4)代谢废物:

2.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1)渗透压的平衡。

当患肠胃炎时,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 (2)血糖的平衡。

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

(3)体温的恒定。 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 【高考警示】几种稳态失调情况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

(3)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温度失调——发热、中暑等。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2.(2015·郑州模拟)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人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大量出汗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舒张,增大血流量增加散热

C. 剧烈运动的后期肌肉出现无力现象,是大量出汗失钙引起的

D. 内环境中的HCO3-、HPO42-等离子对血浆pH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3.(2015·沈阳模拟)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B. 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进行 C. 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pH 为7.35~7.45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 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高考警示】反射正常进行的两点提醒

(1)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2)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考题回访】

1.(2014·安徽高考)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2015·抚顺模拟)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刺激A 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 刺激B 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 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过程:

(1)过程: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电位变化。 (2)形式:电信号。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4)结果:已兴奋部位恢复原来的静息电位状态。

(5)膜内外电流方向:膜内,由兴奋区向未兴奋区;膜外,由未兴奋区向兴奋区。 2. 膜电位变化:

(1)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2)解读:a 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b 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 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 段——静息电位恢复; de 段——静息电位。 (3)电位测量。

①静息电位:电表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观察到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②动作电位:电表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 侧,如图乙给予刺激后,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高考警示】准确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产生和传导中Na+、K+的运输方式。

①静息电位产生时,K+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②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需要载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属于协助扩散;

③恢复静息电位时,Na+的外流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 (2)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不同。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考题回访】 1.(2015·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 下图表示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幻灯片48

A.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含有组织液

B.c 处对应的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说明图甲中的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C.d 处对应的膜处于动作电位状态,离子Y 是阳离子 D. 图示过程只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2013·海南高考) 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 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3.(2015·临沂模拟) 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 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 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结构基础——突触:

(1)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类型: ①轴突—细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

2. 过程:

(1)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等。

(2)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

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4. 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 突触中兴奋传导图示解读: (1)图示:

(2)解读:

①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

②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 、c 、d 、e ,而a 处不能检测到。 ③此图示说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3)电位测量:

①刺激b 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 点,兴奋不能传至a 点,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高考警示】(1)突触小体≠突触。

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关于神经递质的三点提醒。

①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跨膜层数为零。

②神经递质发生反应后,并不继续起作用,而是被酶破坏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③在一个反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该反射的时间长短。 【考题回访】

1.(2014·重庆高考)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2.(2013·四川高考)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3.(2013·海南高考) 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神经) 递质的能力 B. 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 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神经)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点一 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

1. 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模型及信息解读: (1)模型:

(2)解读:

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 ②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 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活动。 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 2. 激素调节的方式: (1)图例:

(2)解读:

①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知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

(3)两种反馈调节: ①

3. 激素调节的特点:

(1)调节作用完成后即被灭活。

(2)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是通过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 4. 与腺体相关的实验设计:

(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 ①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

(2)生长激素和垂体,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胰腺) 。 ①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注射法。 ②实例:探究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②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③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提醒:若用实验来验证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的作用,不能采用饲喂法,因为这类激素会被消化而失去原有作用。可以采用切除法或注射法。 (2)激素调节≠体液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考题回访】

1.(2014·海南高考) 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 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 和核糖体的参与 C.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 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2015·长沙模拟)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但不存在反馈调节 ②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3.(2015·济南模拟) 除去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若在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续5天,物质代谢低下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可使物质代谢提高。为证明以上推论,最必要的对照组应该是( ) A. 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

B. 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5日移植甲状腺 C. 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连续5天注射上述实验用的溶剂 D. 从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考点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 1. 血糖调节:

(1)高血糖时的调节

(2)低血糖时的调节。

(3)调节中枢:下丘脑。

(4)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2. 体温平衡的调节: (1)调节模式图:

通过表中所述的调节,不论是在寒冷的环境还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健康人的体温都能维持动态平衡。

3. 水盐平衡的调节:

4. 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1)功能图示:

(2)下丘脑功能总结。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高考警示】关于尿糖与体温的注意点 (1)尿糖≠糖尿病。

出现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如果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肾小管不能吸收多余的葡萄糖,也会出现尿糖。

(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无论是在炎热条件还是在寒冷条件下,体温只要维持稳定则产热量一定等于散热量。 【考题回访】 1.(2014·海南高考)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 红细胞吸水增加 B. 胰岛素分泌降低 C. 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2.(2014·北京高考)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2014·福建高考)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 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 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第4节

免 疫 调 节

1. 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高考警示】与免疫细胞有关的三个易混点 (1)T细胞和B 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 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 细胞、记忆B 细胞都

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 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 效应T 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 细胞增殖

2.(2014·海南高考)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 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 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细胞包括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 细胞和B 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 体液免疫的过程:

2. 细胞免疫的过程:

(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化为相应细胞、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4)初次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病原体数量曲线图: 【提分技法】“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看”参与的细胞。如果有B 细胞参与,则为体液免疫。如果只有T 细胞参与,则为细胞免疫。“二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三看”“参战”对象。由物质(抗体) 参战——体液免疫,由细胞参战——细胞免疫

【考题回访】 1.(2014·重庆高考)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 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 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 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 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2013·山东高考)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 淋巴细胞 D.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3.(2015·锦州模拟)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效应T 细胞实现,下列过程中属于细胞免疫且对抗原

物质的消灭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 消灭机体内的结核杆菌

B. 消灭肿瘤细胞或同种异体移植细胞 C. 消灭侵入人体的SARS 病毒 D. 消灭细菌外毒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2. 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3. 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与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 (1)图解:

如图所示,A 、B 为极性运输,C 、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 (2)原因。

①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提分技法】用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1)判断“长不长”: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 ①能获得生长素,则生长。

②不能获得生长素,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判断“弯不弯”: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 ①若生长素分布均匀,则直立生长。 ②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考题回访】 1.(2014·全国卷)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 中,正确的是(

)

2.(2013·安徽高考)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3.(2012·新课标全国卷)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 、b 、c 、d 四组,将a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 ′、b ′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 组尖端不能 B.a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 ′组尖端不能

C.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考点二 生长素作用特性曲线分析 1.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曲线分析: (1)曲线区间代表的含义。

①OH 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②HC 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 (2)曲线特殊点的含义。

①H 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 ②C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浓度大于C 点抑制生长,小于C 点促进生长。 (3)应用。

①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 ,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 小于M 。

②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m 。

2. 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

(2)生长素的敏感性: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 ,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最适浓度:曲线在A ′、B ′、C ′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 、B 、C 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所对应的浓度即为最适浓度。 (4)不同器官的高低浓度不同:“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 ′、B ′、C ′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 ′、B ′、C ′点对应的浓度。

(5)图中AA ′、BB ′、CC ′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 ′、B ′、C ′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图示含义: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2)应用: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高考警示】生长素浓度、分布和作用效果的关系

(1)浓度高低和分布多少没有必然关系。生长素的分布是一个相对概念,低浓度下也有分布较多的部位。

(2)作用效果和浓度有关。生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和作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高浓度一般表现为抑制,低浓度一般表现为促进。 【考题回访】

1.(2014·浙江高考) 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 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 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 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 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10-4mol ·L-1的IAA 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2013·广东高考) 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3.(2015·邯郸模拟)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 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B.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 小于M 时,茎生长仍被促进 C.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 时,该植物的根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考点三 植物激素的作用 1.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1)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

①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②缺点:使用不当会影响产品品质。 (2)应用实例。

①用GA(赤霉素类) 打破莴苣、马铃薯种子的休眠;促进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加产量。 ②用NAA 促进黄杨、葡萄的生根;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③用乙烯利促进黄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④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 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高考警示】有关植物激素作用的两点提醒

(1)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的激素不同: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的作用结果。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不同: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考题回访】

1.(2013·海南高考)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 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A 项,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 2.(2013·浙江高考) 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 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考点四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 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NAA 溶液促进植物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2. 实验流程:

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一致的某种植物的插条分成10组,每组3枝 ↓

配制梯度溶液:取生长素类似物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

处理插条:(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 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

记录实验结果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可对小组得出的实验结果以表格或者曲线的形式分析,并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实验结论

【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四点提醒

(1)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需要考虑温度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

(2)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幻灯片95

(3)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

①留叶过多,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 ②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4)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同: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 【考题回访】

1.(2015·郑州模拟)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 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 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2.(2015·苏北四市联考)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 B.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C.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各组需保持一致 D. 在探究过程中,很有可能促进生根数目相同,而NAA 的浓度不同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点一 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 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

(4)有关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归纳。

①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②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③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④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⑤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通过,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①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植物,还适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跳蝻) 或某种昆虫卵。 ②方法步骤:

准备:观察地形,注意安全 ↓

确定调查对象:如一块农田中的荠菜或蒲公英等 ↓

确定样方 ↓

样方数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数目一般为10个

样方大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大小 一般为1 m2的正方形 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 等距取样法 ↓

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 ↓

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之和

样方数计算种群密度:某植物种群密度=

③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

下,计左不计右,四角只计左上角”的原则,如图:

(注:实心圈表示要统计或测量的个体) ④注意事项:

a. 调查对象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双子叶 草本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b. 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

比较均匀的地段。

c. 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样方要 多些。

d. 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100 m2,灌木为16 m2。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数(m )⨯第二次捕获数(N )

n ②计算公式:种群数量(M)=

③公式成立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标记的要求。

a. 标记不能过分醒目。

b. 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c. 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高考警示】与种群特征有关的两点提醒

(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 【考题回访】

1.(2013·浙江高考)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2015·合肥模拟)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B.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3.(2015·宁波模拟)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计数前未振荡试管 C.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

1. “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 (1)区别:

2.K 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1)K值含义: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 以后保持相对稳定。 (2)应用。

①K 值:a. 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如对于大熊猫,要保护其生活环境,应尽量减少环境阻力,增大K 值。b. 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如对于家鼠,要封存粮食、清理垃圾等,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 值。

②K/2值:a. 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如捕鱼后保留在K/2值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 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如灭鼠时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若达到该值,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3.K 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①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②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 值会上升。 4.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内因。

①起始种群个体数量。

②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出生率和迁入率。 ③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死亡率和迁出率。 (2)外因。

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②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提分技法】用曲线图表示K 值的方法

图中A 、B 、C 、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值,A ′、C ′、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考题回访】

1.(2014·浙江高考改编)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人为因素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2.(2015·济南模拟) 资源的合理使用既可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种群增长曲线呈“S ”型。假设种群的K 值为200,N 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3.(2014·福建高考)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考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 1. 原理:

(1)用液体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 、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 ”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 ”型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 2. 步骤:

【高考警示】该探究实验的5个易失分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相应两边及其夹角”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表所示: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考题回访】 1.(2015·徐州模拟)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

,均获得了“S ”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 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 试管Ⅲ内种群的K 值与试管Ⅱ不同

D. 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垂直结构:

(1)植物的垂直结构。

①具体表现: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②影响因素: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图所示) 。

(2)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原因是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4. 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 区分“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1)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

(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

【高考警示】形成群落空间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多个种群构成群落,如竹林中竹子只是一个种群,就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各个种群间要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通过各种不同的种间关系,使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

(3)要存在形成分层现象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食物、栖息场所等。 【考题回访】

1.(2014·海南高考)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2015·通化模拟)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3.(2015·沈阳模拟)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1. 群落演替的五大原因: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人类活动的干扰。

2. 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斗争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捕食、竞争等,共同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3. 群落演替的四项特征: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 (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强。

4.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提分技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从起点上判断。

①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②起点为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判断。

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 【考题回访】

1.(2013·福建高考)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 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 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2.(2015·石家庄模拟)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阶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

B.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 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 ,演替的方向(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 【易错提醒】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

等。

(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考点三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 实验流程:

【高考警示】做好该实验的五个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考题回访】

1.(2014·广东高考)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2.(2015·河北五校联考)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 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 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 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3.(2012·广东高考)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 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考点四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1. 竞争:

(1)特点: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图a ,A 和B 生存能力不同,结果表现为A 占优势,B 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如图b ,A 和B 生存能力相同,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2)举例: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牛与羊。 2. 捕食:

(1)特点:如图c ,B 为捕食者,A 为被捕食者,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2)举例:兔与狼;昆虫与青蛙;草与羊。 3. 寄生:

(1)特点:如图d ,A 为寄主,B 为寄生者。对寄主有害,对寄生者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2)举例: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4. 互利共生:

(1)特点:如图e ,A 和B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2)举例:大豆与根瘤菌。

【提分技法】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 。

(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①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 先达到最多,B 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 随着曲线A 的变化而变化,故B 捕食A 。

②依最大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 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 的,也可推出B 捕食A 。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2.(2013·海南高考)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 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

(1) 能量来源

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2)能量去向分析。

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3. 生态金字塔——能量流动模型:

4.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1)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0%~20%,计算方法如下: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能量传递效率= ×100%

(2)食物链中能量的最值计算。

设食物链A →B →C →D ,分情况讨论(如下表) :

②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例如,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 的能量为M ,则D 获得的能量为M ×a%×b%×c%。 (3)在食物网中分析。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需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高考警示】能量流动中的两个“不同” (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

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

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考题回访】 1.(2015·大庆模拟) 某生态学家研究一花生实验田的能量流动情况,实验期间收获所有花生植株中葡萄糖量为300 kg,实验期间花生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100 kg,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已知1 kg葡萄糖含有能量1.6×104kJ) ,分析选项,正确的是(

)

A. 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 模型中a 表示花生种群的同化量

C. 实验期间输入花生种群的能量为6.4×106kJ

D. 实验期间花生种群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为1.6×105kJ

2.(2015·玉溪模拟)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 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注:图中a 、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 、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次级消费者中被三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 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b 或d 中 D.c 和e 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碳循环过程: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学燃料的燃烧。

(3)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了大量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CO2的调节能力。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 (1)区别:

(2)联系:

①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 流动;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提分技法】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图形解读:

(1)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 和B 应为生产者或大气CO2库,再由多个内指箭头可判断B 为大气CO2库(不能写“无机环境”) ,再根据A →D ,C →D ,确定D 为分解者,剩下的C

为消费者。

(2)图2——根据A 与C 之间的双向箭头及C 有多个内指箭头判断:A 和C 分别是生产者和大气CO2库。根据A 、B 、D 的碳都流向E ,可进一步判断:B 是初级消费者,D 是次级消费者,E 是分解者。 【考题回访】

1.(2015·唐山模拟)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2.(2015·武汉模拟) 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 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C. 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3.(2014·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提分技法】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两种方法

(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考题回访】

1.(2015·济南模拟) 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0.01 mg ,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 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B. 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 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 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2.(2015·武汉模拟)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

A. 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 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下图曲线表示: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 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决定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决定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决定稳定 性强弱。

2.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1)负反馈调节。

①作用结果: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 ②示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如图所示:

③意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正反馈调节。

①作用结果: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②示例:如图所示,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

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高考警示】(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生物种类有关,还与生物的个体数量有关。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考题回访】 1.(2015·吉林模拟)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不包括( ) A.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B. 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生产者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四种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2. 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实例。

①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

②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 ③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

(3)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4)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②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③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3.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提分技法】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①若水中富含N 、P 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①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考题回访】

1.(2015·温州模拟)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 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 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D. 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

2.(2015·南昌模拟)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 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 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 为7.3,乙组pH 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 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 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

3.(2015·济南模拟) 由于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本加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森林、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B. 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 C. 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增强 D. 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是不能利用草原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等。 (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防治环境污染。

④加强立法及宣传活动。

(2)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①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②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 等。

【高考警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点提醒 (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考题回访】

1.(2014·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 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2.(2015·临沂模拟)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2015·长春模拟) 每年的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我国政府在野生虎分布区建立了3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70多处基层保护管理站,不断改善野生虎栖息地,遏制非法猎捕野生虎及其捕食动物等活动。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存环境 B.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D. 不同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虎间存在生殖隔离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1. 各组分间的关系:

3. 几种常考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提分技法】“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是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 聚合酶、解旋酶) ; 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等;

三看是否是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消化酶;

四看是否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考题回访】

1.(2013·海南高考)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抗体 B. 糖原 C. 胰岛素 D. 氨基酸

2.(2013·海南高考) 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 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3.(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 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 血浆蛋白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考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调节机制 1. 细胞外液渗透压:

(1)概念: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因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3)组织水肿的原因。

2. 人体pH 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如图) 。

【高考警示】正确理解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1)特点: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2)实例:人体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 维持在7.35~7.45,血糖平衡等。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2015·玉溪模拟) 下图中的a 、b 、c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a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 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②④

3.(2015·银川模拟)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而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C. 血浆pH 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神经系统有关

考点三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内环境稳态与健康

1.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联系

(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 →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 →组织细胞。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4)代谢废物:

2.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1)渗透压的平衡。

当患肠胃炎时,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 (2)血糖的平衡。

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

(3)体温的恒定。 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 【高考警示】几种稳态失调情况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

(3)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温度失调——发热、中暑等。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2.(2015·郑州模拟)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人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大量出汗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舒张,增大血流量增加散热

C. 剧烈运动的后期肌肉出现无力现象,是大量出汗失钙引起的

D. 内环境中的HCO3-、HPO42-等离子对血浆pH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3.(2015·沈阳模拟)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B. 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进行 C. 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pH 为7.35~7.45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 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高考警示】反射正常进行的两点提醒

(1)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2)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考题回访】

1.(2014·安徽高考)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2015·抚顺模拟)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刺激A 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 刺激B 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 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过程:

(1)过程: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电位变化。 (2)形式:电信号。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4)结果:已兴奋部位恢复原来的静息电位状态。

(5)膜内外电流方向:膜内,由兴奋区向未兴奋区;膜外,由未兴奋区向兴奋区。 2. 膜电位变化:

(1)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2)解读:a 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b 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 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 段——静息电位恢复; de 段——静息电位。 (3)电位测量。

①静息电位:电表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观察到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②动作电位:电表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 侧,如图乙给予刺激后,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高考警示】准确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产生和传导中Na+、K+的运输方式。

①静息电位产生时,K+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②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需要载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属于协助扩散;

③恢复静息电位时,Na+的外流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 (2)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不同。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考题回访】 1.(2015·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 下图表示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幻灯片48

A.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含有组织液

B.c 处对应的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说明图甲中的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C.d 处对应的膜处于动作电位状态,离子Y 是阳离子 D. 图示过程只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2013·海南高考) 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 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3.(2015·临沂模拟) 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 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 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结构基础——突触:

(1)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类型: ①轴突—细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

2. 过程:

(1)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等。

(2)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

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4. 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 突触中兴奋传导图示解读: (1)图示:

(2)解读:

①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

②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 、c 、d 、e ,而a 处不能检测到。 ③此图示说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3)电位测量:

①刺激b 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 点,兴奋不能传至a 点,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高考警示】(1)突触小体≠突触。

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关于神经递质的三点提醒。

①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跨膜层数为零。

②神经递质发生反应后,并不继续起作用,而是被酶破坏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③在一个反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该反射的时间长短。 【考题回访】

1.(2014·重庆高考)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2.(2013·四川高考)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3.(2013·海南高考) 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神经) 递质的能力 B. 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 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神经)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点一 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

1. 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模型及信息解读: (1)模型:

(2)解读:

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 ②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 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活动。 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 2. 激素调节的方式: (1)图例:

(2)解读:

①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知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

(3)两种反馈调节: ①

3. 激素调节的特点:

(1)调节作用完成后即被灭活。

(2)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是通过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 4. 与腺体相关的实验设计:

(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 ①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

(2)生长激素和垂体,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胰腺) 。 ①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注射法。 ②实例:探究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②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③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提醒:若用实验来验证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的作用,不能采用饲喂法,因为这类激素会被消化而失去原有作用。可以采用切除法或注射法。 (2)激素调节≠体液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考题回访】

1.(2014·海南高考) 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 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 和核糖体的参与 C.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 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2015·长沙模拟)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但不存在反馈调节 ②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3.(2015·济南模拟) 除去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若在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续5天,物质代谢低下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可使物质代谢提高。为证明以上推论,最必要的对照组应该是( ) A. 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

B. 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5日移植甲状腺 C. 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连续5天注射上述实验用的溶剂 D. 从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考点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 1. 血糖调节:

(1)高血糖时的调节

(2)低血糖时的调节。

(3)调节中枢:下丘脑。

(4)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2. 体温平衡的调节: (1)调节模式图:

通过表中所述的调节,不论是在寒冷的环境还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健康人的体温都能维持动态平衡。

3. 水盐平衡的调节:

4. 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1)功能图示:

(2)下丘脑功能总结。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高考警示】关于尿糖与体温的注意点 (1)尿糖≠糖尿病。

出现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如果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肾小管不能吸收多余的葡萄糖,也会出现尿糖。

(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无论是在炎热条件还是在寒冷条件下,体温只要维持稳定则产热量一定等于散热量。 【考题回访】 1.(2014·海南高考)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 红细胞吸水增加 B. 胰岛素分泌降低 C. 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2.(2014·北京高考)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2014·福建高考)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 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 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第4节

免 疫 调 节

1. 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高考警示】与免疫细胞有关的三个易混点 (1)T细胞和B 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 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 细胞、记忆B 细胞都

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 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 效应T 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 细胞增殖

2.(2014·海南高考)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 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 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细胞包括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 细胞和B 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 体液免疫的过程:

2. 细胞免疫的过程:

(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化为相应细胞、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4)初次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病原体数量曲线图: 【提分技法】“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看”参与的细胞。如果有B 细胞参与,则为体液免疫。如果只有T 细胞参与,则为细胞免疫。“二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三看”“参战”对象。由物质(抗体) 参战——体液免疫,由细胞参战——细胞免疫

【考题回访】 1.(2014·重庆高考)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 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 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 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 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2013·山东高考)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 淋巴细胞 D.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3.(2015·锦州模拟)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效应T 细胞实现,下列过程中属于细胞免疫且对抗原

物质的消灭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 消灭机体内的结核杆菌

B. 消灭肿瘤细胞或同种异体移植细胞 C. 消灭侵入人体的SARS 病毒 D. 消灭细菌外毒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2. 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3. 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与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 (1)图解:

如图所示,A 、B 为极性运输,C 、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 (2)原因。

①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提分技法】用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1)判断“长不长”: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 ①能获得生长素,则生长。

②不能获得生长素,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判断“弯不弯”: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 ①若生长素分布均匀,则直立生长。 ②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考题回访】 1.(2014·全国卷)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 中,正确的是(

)

2.(2013·安徽高考)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3.(2012·新课标全国卷)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 、b 、c 、d 四组,将a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 ′、b ′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 组尖端不能 B.a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 ′组尖端不能

C.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考点二 生长素作用特性曲线分析 1.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曲线分析: (1)曲线区间代表的含义。

①OH 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②HC 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 (2)曲线特殊点的含义。

①H 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 ②C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浓度大于C 点抑制生长,小于C 点促进生长。 (3)应用。

①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 ,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 小于M 。

②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m 。

2. 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

(2)生长素的敏感性: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 ,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最适浓度:曲线在A ′、B ′、C ′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 、B 、C 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所对应的浓度即为最适浓度。 (4)不同器官的高低浓度不同:“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 ′、B ′、C ′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 ′、B ′、C ′点对应的浓度。

(5)图中AA ′、BB ′、CC ′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 ′、B ′、C ′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图示含义: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2)应用: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高考警示】生长素浓度、分布和作用效果的关系

(1)浓度高低和分布多少没有必然关系。生长素的分布是一个相对概念,低浓度下也有分布较多的部位。

(2)作用效果和浓度有关。生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和作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高浓度一般表现为抑制,低浓度一般表现为促进。 【考题回访】

1.(2014·浙江高考) 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 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 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 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 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10-4mol ·L-1的IAA 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2013·广东高考) 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3.(2015·邯郸模拟)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 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B.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 小于M 时,茎生长仍被促进 C.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 时,该植物的根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考点三 植物激素的作用 1.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1)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

①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②缺点:使用不当会影响产品品质。 (2)应用实例。

①用GA(赤霉素类) 打破莴苣、马铃薯种子的休眠;促进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加产量。 ②用NAA 促进黄杨、葡萄的生根;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③用乙烯利促进黄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④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 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高考警示】有关植物激素作用的两点提醒

(1)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的激素不同: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的作用结果。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不同: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考题回访】

1.(2013·海南高考)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 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A 项,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 2.(2013·浙江高考) 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 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考点四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 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NAA 溶液促进植物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2. 实验流程:

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一致的某种植物的插条分成10组,每组3枝 ↓

配制梯度溶液:取生长素类似物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

处理插条:(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 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

记录实验结果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可对小组得出的实验结果以表格或者曲线的形式分析,并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实验结论

【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四点提醒

(1)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需要考虑温度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

(2)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幻灯片95

(3)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

①留叶过多,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 ②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4)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同: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 【考题回访】

1.(2015·郑州模拟)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 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 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2.(2015·苏北四市联考)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 B.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C.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各组需保持一致 D. 在探究过程中,很有可能促进生根数目相同,而NAA 的浓度不同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点一 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 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

(4)有关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归纳。

①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②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③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④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⑤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通过,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①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植物,还适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跳蝻) 或某种昆虫卵。 ②方法步骤:

准备:观察地形,注意安全 ↓

确定调查对象:如一块农田中的荠菜或蒲公英等 ↓

确定样方 ↓

样方数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数目一般为10个

样方大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大小 一般为1 m2的正方形 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 等距取样法 ↓

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 ↓

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之和

样方数计算种群密度:某植物种群密度=

③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

下,计左不计右,四角只计左上角”的原则,如图:

(注:实心圈表示要统计或测量的个体) ④注意事项:

a. 调查对象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双子叶 草本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b. 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

比较均匀的地段。

c. 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样方要 多些。

d. 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100 m2,灌木为16 m2。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数(m )⨯第二次捕获数(N )

n ②计算公式:种群数量(M)=

③公式成立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标记的要求。

a. 标记不能过分醒目。

b. 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c. 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高考警示】与种群特征有关的两点提醒

(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 【考题回访】

1.(2013·浙江高考)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2015·合肥模拟)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B.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3.(2015·宁波模拟)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计数前未振荡试管 C.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

1. “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 (1)区别:

2.K 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1)K值含义: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 以后保持相对稳定。 (2)应用。

①K 值:a. 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如对于大熊猫,要保护其生活环境,应尽量减少环境阻力,增大K 值。b. 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如对于家鼠,要封存粮食、清理垃圾等,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 值。

②K/2值:a. 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如捕鱼后保留在K/2值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 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如灭鼠时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若达到该值,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3.K 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①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②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 值会上升。 4.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内因。

①起始种群个体数量。

②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出生率和迁入率。 ③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死亡率和迁出率。 (2)外因。

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②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提分技法】用曲线图表示K 值的方法

图中A 、B 、C 、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值,A ′、C ′、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考题回访】

1.(2014·浙江高考改编)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人为因素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2.(2015·济南模拟) 资源的合理使用既可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种群增长曲线呈“S ”型。假设种群的K 值为200,N 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3.(2014·福建高考)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考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 1. 原理:

(1)用液体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 、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 ”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 ”型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 2. 步骤:

【高考警示】该探究实验的5个易失分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相应两边及其夹角”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表所示: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考题回访】 1.(2015·徐州模拟)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

,均获得了“S ”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 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 试管Ⅲ内种群的K 值与试管Ⅱ不同

D. 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垂直结构:

(1)植物的垂直结构。

①具体表现: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②影响因素: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图所示) 。

(2)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原因是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4. 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 区分“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1)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

(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

【高考警示】形成群落空间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多个种群构成群落,如竹林中竹子只是一个种群,就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各个种群间要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通过各种不同的种间关系,使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

(3)要存在形成分层现象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食物、栖息场所等。 【考题回访】

1.(2014·海南高考)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2015·通化模拟)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3.(2015·沈阳模拟)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1. 群落演替的五大原因: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人类活动的干扰。

2. 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斗争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捕食、竞争等,共同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3. 群落演替的四项特征: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 (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强。

4.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提分技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从起点上判断。

①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②起点为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判断。

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 【考题回访】

1.(2013·福建高考)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 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 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2.(2015·石家庄模拟)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阶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

B.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 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 ,演替的方向(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 【易错提醒】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

等。

(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考点三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 实验流程:

【高考警示】做好该实验的五个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考题回访】

1.(2014·广东高考)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2.(2015·河北五校联考)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 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 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 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3.(2012·广东高考)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 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考点四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1. 竞争:

(1)特点: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图a ,A 和B 生存能力不同,结果表现为A 占优势,B 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如图b ,A 和B 生存能力相同,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2)举例: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牛与羊。 2. 捕食:

(1)特点:如图c ,B 为捕食者,A 为被捕食者,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2)举例:兔与狼;昆虫与青蛙;草与羊。 3. 寄生:

(1)特点:如图d ,A 为寄主,B 为寄生者。对寄主有害,对寄生者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2)举例: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4. 互利共生:

(1)特点:如图e ,A 和B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2)举例:大豆与根瘤菌。

【提分技法】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 。

(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①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 先达到最多,B 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 随着曲线A 的变化而变化,故B 捕食A 。

②依最大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 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 的,也可推出B 捕食A 。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考题回访】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2.(2013·海南高考)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 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

(1) 能量来源

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2)能量去向分析。

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3. 生态金字塔——能量流动模型:

4.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1)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0%~20%,计算方法如下: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能量传递效率= ×100%

(2)食物链中能量的最值计算。

设食物链A →B →C →D ,分情况讨论(如下表) :

②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例如,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 的能量为M ,则D 获得的能量为M ×a%×b%×c%。 (3)在食物网中分析。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需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高考警示】能量流动中的两个“不同” (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

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

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考题回访】 1.(2015·大庆模拟) 某生态学家研究一花生实验田的能量流动情况,实验期间收获所有花生植株中葡萄糖量为300 kg,实验期间花生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100 kg,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已知1 kg葡萄糖含有能量1.6×104kJ) ,分析选项,正确的是(

)

A. 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 模型中a 表示花生种群的同化量

C. 实验期间输入花生种群的能量为6.4×106kJ

D. 实验期间花生种群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为1.6×105kJ

2.(2015·玉溪模拟)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 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注:图中a 、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 、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次级消费者中被三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 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b 或d 中 D.c 和e 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碳循环过程: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学燃料的燃烧。

(3)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了大量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CO2的调节能力。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 (1)区别:

(2)联系:

①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 流动;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提分技法】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图形解读:

(1)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 和B 应为生产者或大气CO2库,再由多个内指箭头可判断B 为大气CO2库(不能写“无机环境”) ,再根据A →D ,C →D ,确定D 为分解者,剩下的C

为消费者。

(2)图2——根据A 与C 之间的双向箭头及C 有多个内指箭头判断:A 和C 分别是生产者和大气CO2库。根据A 、B 、D 的碳都流向E ,可进一步判断:B 是初级消费者,D 是次级消费者,E 是分解者。 【考题回访】

1.(2015·唐山模拟)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2.(2015·武汉模拟) 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 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C. 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3.(2014·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提分技法】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两种方法

(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考题回访】

1.(2015·济南模拟) 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0.01 mg ,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 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B. 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 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 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2.(2015·武汉模拟)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

A. 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 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下图曲线表示: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 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决定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决定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决定稳定 性强弱。

2.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1)负反馈调节。

①作用结果: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 ②示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如图所示:

③意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正反馈调节。

①作用结果: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②示例:如图所示,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

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高考警示】(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生物种类有关,还与生物的个体数量有关。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考题回访】 1.(2015·吉林模拟)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不包括( ) A.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B. 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生产者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四种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2. 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实例。

①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

②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 ③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

(3)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4)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②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③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3.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提分技法】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①若水中富含N 、P 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①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考题回访】

1.(2015·温州模拟)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 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 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D. 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

2.(2015·南昌模拟)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 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 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 为7.3,乙组pH 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 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 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

3.(2015·济南模拟) 由于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本加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森林、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B. 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 C. 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增强 D. 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是不能利用草原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等。 (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防治环境污染。

④加强立法及宣传活动。

(2)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①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②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 等。

【高考警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点提醒 (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考题回访】

1.(2014·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 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2.(2015·临沂模拟)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2015·长春模拟) 每年的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我国政府在野生虎分布区建立了3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70多处基层保护管理站,不断改善野生虎栖息地,遏制非法猎捕野生虎及其捕食动物等活动。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存环境 B.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D. 不同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虎间存在生殖隔离


相关文章

  • 人民教师方方面的
  • (2011-11-28 14:41:25) 转载▼ 标签: 杂谈 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http://www.docin.com/p-46752105.html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http://www.docin.c ...查看


  • 高中理科各科必修+选修目录
  • 语文 必修: 一~五 选修: 1.影视名作欣赏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5.新闻阅读与实践 6.先秦诸子选读 7.<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8.中国民俗文化 9.中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器教学设计
  •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相关具体内容标准为:1."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 ...查看


  • 生物试题与答题分析
  • 本次考试命题内容包括所学各章内容,偏重后半部分细胞代谢一章.试题难度系数0.66,略近中简档次,预设成绩与实际吻合良好,也有一些问题体现,现略作纲要性分析和统计. 1.试卷各章节的权重分析-- 着重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内容,兼顾前半学期的主干重 ...查看


  • 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 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P2-4)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 ...查看


  • 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填写样表
  •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中学 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填写样表 学 学习 领域 科目 语文 英语 语 言 与 文 学 语文 英语 分 修 习 学 时 72 72 72 72 (第一学年) 考核方式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成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3(必修)复习提纲归纳(文科)
  •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必修)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三说课稿
  • 必修三 一 1 人体的稳态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叫.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是苏教版高 ...查看


  • 高中生物概念必修一
  • 高中生物概念汇总 必修一 第一章 1. 真核细胞:细胞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2. 原核细胞:细胞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3.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4.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