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政治知识点整理2(期中后)

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一、了解我们的老师

1、从人类历史角度看

人类文明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是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的,老师是文明的传递者。

2、从法律角度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从教师工作的特点看

(1)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担当学生的长辈、朋友,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心理健康顾问以及模范公民等多重角色。

(2)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攻,且受过专门训练,受社会委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3)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二、理解我们的老师

1、当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

(1)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体谅老师,避免自己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2)尊重老师,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能够主动原谅老师的错误。

(3)跟老师交换意见时,要坦诚相待,把握时机,分清场合,言语要有分寸,礼貌待师。

2、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是一个教师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也是一个学生真正接纳与理解老师的 表现。

(2)师生交往是学校活动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表扬好比加油站,受到表扬不要头脑发热,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受到批评不要耿耿于怀,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

三、尊敬我们的老师

1、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

2、“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3、现代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这种关系提倡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

4、全社会都应该理解、支持和尊敬教师。

第三单元 学会负责

第7课 行为与后果

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行为的分类:

(1)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行为;

(2)出于善良的动机的行为/出于不道德动机的行为;

(3)合法行为/非法行为;

(4)作为/不作为;

作为指做法律鼓励做的和要求做的,也包括做法律反对的甚至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实质就是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2、后果的分类:

(1)预期的后果/出人意料的后果;

(2)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

(3)显而易见的后果/不直接表现出来的后果;

(4)伴随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的后果/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后果

3、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4、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2、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3、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4、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三、三思而后行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

2、三思而后行要求我们:

(1)在行为前预见与选择。我们在行为前应作出充分的预测,如考虑行为条件是否成熟,行为与周围环境是否合拍,行为与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是否冲突等等。在做出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可在多种方案中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2)在行为中自律与自控。我们在行为过程中,要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了解事态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结果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3)在行为后自省与负责(注: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集中体现)。我们在行为后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及后果。如果是积极的后果,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如果是消极的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以吸取教训。

第8课 有肩就得挑担子

一、在“责任”中长大

1、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责任能力是随着成长“自然”而来的,是无可逃避的。我国法律规定,人到18岁就被认定为是由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必须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

2、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意识要求公民个人自觉履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

3、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诱惑。

二、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1、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职业选择也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也将带来相应的责任。

2、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

3、责任来自于社会道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养育、职业、习俗、承诺、公民原则、道德原则等。一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一些责任则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

三、青春从这里起航

1、14岁——人生重要的过渡时期。

(1)心理特征: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意简单地接受大人的意见;另一方面,生活经验不足,判断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激动,容易轻信,容易受外界影响,做出不冷静的事情。

(2)生理特征:体重和身高增长得很快,第二性征开始发育,与异性交往存在困惑。 2、14岁——人生开始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以下八种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14岁——人生新的起点。

责任有大有小。作为中学生,应该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9课 承诺的分量

一、生活中的承诺

1、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承诺有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承诺,一旦承诺,就意味着一种责任。许诺之后,不努力地去实现承诺,就要受到心灵的拷问、道义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承诺是金

1、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2、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如:获得他人的帮助与信任、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增强自尊自信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3、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只有想方设法去兑现自己的承诺,才能算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三、学会承诺

1、轻诺者必寡信,指事先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欠缺缜密的思考而贸然答应了别人,事后又因自己能力有限而做不到,就会失信于别人。

2、学会承诺,必须在承诺之前量力而行。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是否有实现诺言的能力;其次还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风险,如果不能实现,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损失,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只有尽力而为才会使承诺变成现实,只有尽力而为才能获得心灵的释然,只有尽力而为才能积极地面对、思考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若许下的诺言已无法实现,这时理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1)作为许诺人,要取得对方的理解。

①向当事人说明情况;②和对方一起协商,找到解决的方法;③若有损失,给予补偿。

(2)作为受诺人,要能够理解对方。

①了解真实情况;②换位思考,接受事实,及时变更;③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10课 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一、人生与责任

1、责任无时不在,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变化着的是承担责任的具体内容,不变的是每个人都有他必须担当的责任。

2、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每个人都担负着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还有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3、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反之,对他人不负责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二、勇敢地承担责任

1、我们的每一种行为,实际上都可能意味着一种责任。

2、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只要是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即便是在十分紧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到临阵不乱,理智面对。

3、只要你能认真、勇敢地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你就能以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添光增彩。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一个对自己都不能负责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起责任的。

2、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因为有了知识和能力,我们才能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对自己的一生负责,要坚定我们的信仰和追求,要无怨无悔地努力拼搏向上,矢志不渝地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一、了解我们的老师

1、从人类历史角度看

人类文明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是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的,老师是文明的传递者。

2、从法律角度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从教师工作的特点看

(1)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担当学生的长辈、朋友,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心理健康顾问以及模范公民等多重角色。

(2)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攻,且受过专门训练,受社会委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3)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二、理解我们的老师

1、当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

(1)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体谅老师,避免自己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2)尊重老师,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能够主动原谅老师的错误。

(3)跟老师交换意见时,要坦诚相待,把握时机,分清场合,言语要有分寸,礼貌待师。

2、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是一个教师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也是一个学生真正接纳与理解老师的 表现。

(2)师生交往是学校活动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表扬好比加油站,受到表扬不要头脑发热,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受到批评不要耿耿于怀,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

三、尊敬我们的老师

1、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

2、“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3、现代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这种关系提倡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

4、全社会都应该理解、支持和尊敬教师。

第三单元 学会负责

第7课 行为与后果

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行为的分类:

(1)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行为;

(2)出于善良的动机的行为/出于不道德动机的行为;

(3)合法行为/非法行为;

(4)作为/不作为;

作为指做法律鼓励做的和要求做的,也包括做法律反对的甚至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实质就是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2、后果的分类:

(1)预期的后果/出人意料的后果;

(2)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

(3)显而易见的后果/不直接表现出来的后果;

(4)伴随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的后果/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后果

3、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4、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2、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3、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4、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三、三思而后行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

2、三思而后行要求我们:

(1)在行为前预见与选择。我们在行为前应作出充分的预测,如考虑行为条件是否成熟,行为与周围环境是否合拍,行为与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是否冲突等等。在做出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可在多种方案中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2)在行为中自律与自控。我们在行为过程中,要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了解事态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结果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3)在行为后自省与负责(注: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集中体现)。我们在行为后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及后果。如果是积极的后果,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如果是消极的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以吸取教训。

第8课 有肩就得挑担子

一、在“责任”中长大

1、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责任能力是随着成长“自然”而来的,是无可逃避的。我国法律规定,人到18岁就被认定为是由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必须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

2、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意识要求公民个人自觉履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

3、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诱惑。

二、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1、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职业选择也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也将带来相应的责任。

2、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

3、责任来自于社会道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养育、职业、习俗、承诺、公民原则、道德原则等。一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一些责任则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

三、青春从这里起航

1、14岁——人生重要的过渡时期。

(1)心理特征: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意简单地接受大人的意见;另一方面,生活经验不足,判断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激动,容易轻信,容易受外界影响,做出不冷静的事情。

(2)生理特征:体重和身高增长得很快,第二性征开始发育,与异性交往存在困惑。 2、14岁——人生开始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以下八种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14岁——人生新的起点。

责任有大有小。作为中学生,应该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9课 承诺的分量

一、生活中的承诺

1、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承诺有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承诺,一旦承诺,就意味着一种责任。许诺之后,不努力地去实现承诺,就要受到心灵的拷问、道义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承诺是金

1、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2、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如:获得他人的帮助与信任、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增强自尊自信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3、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只有想方设法去兑现自己的承诺,才能算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三、学会承诺

1、轻诺者必寡信,指事先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欠缺缜密的思考而贸然答应了别人,事后又因自己能力有限而做不到,就会失信于别人。

2、学会承诺,必须在承诺之前量力而行。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是否有实现诺言的能力;其次还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风险,如果不能实现,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损失,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只有尽力而为才会使承诺变成现实,只有尽力而为才能获得心灵的释然,只有尽力而为才能积极地面对、思考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若许下的诺言已无法实现,这时理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1)作为许诺人,要取得对方的理解。

①向当事人说明情况;②和对方一起协商,找到解决的方法;③若有损失,给予补偿。

(2)作为受诺人,要能够理解对方。

①了解真实情况;②换位思考,接受事实,及时变更;③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10课 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一、人生与责任

1、责任无时不在,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变化着的是承担责任的具体内容,不变的是每个人都有他必须担当的责任。

2、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每个人都担负着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还有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3、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反之,对他人不负责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二、勇敢地承担责任

1、我们的每一种行为,实际上都可能意味着一种责任。

2、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只要是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即便是在十分紧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到临阵不乱,理智面对。

3、只要你能认真、勇敢地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你就能以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添光增彩。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一个对自己都不能负责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起责任的。

2、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因为有了知识和能力,我们才能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对自己的一生负责,要坚定我们的信仰和追求,要无怨无悔地努力拼搏向上,矢志不渝地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相关文章

  • 期中政治考试反思与总结
  • 期中政治考试反思与总结 这次政治考试总体来说可以用我们的语文老师评价我们作文的三个词来形容"闻者伤 心,见者流泪,惨不忍睹!"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刹那间,我屏住了呼吸.面前两个鲜红显眼的数字令我目瞪口呆.作为一名政治班的学生 ...查看


  • 高一考试总结
  • 教学反思 2011-11-15 在学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莒南一中的高一年级期中考试顺利完成,虽然只是一次校级的考试,学校老师自己命题,但这是高一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和老师 ...查看


  • [转载]高三期中考试以后给宝贝的信
  • 期中考试以后给宝贝的信 宝贝,你好! 期中考完了,整体结果还算可以(地理等文综证明是容易赶上来的)!基本是完成了原来的计划.爸爸试着从旁观者的角度再次与你一起分析一下,总结经验,明确下半学期的目标,使你的复习更加有针对性与科学性.这些是爸爸 ...查看


  • 初一期中考试反思作文
  • 篇一:初一期中考试反思总结格式范文 初一 期中考试反思总结格式范文 初一期中考试反思总结范文 期末考试考的比较 差,数108 语105 外106 地83 政59 历65 生80 ,我认为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平时阅读理解 没注意方法. ...查看


  • 初一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1)
  • 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留史镇一中 刘豹 每次考试既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又是对今后的教学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认真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下面我就结合这份试卷的特点和我所任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 ...查看


  •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2012.11
  •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测试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试卷 (60分 开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5分.友情提醒: 4.卡拉扬在指 ...查看


  • 期中考试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总结 英语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题量适度,难度适宜,试题大部分都是基础题.从总体来说出题范围很适合七年级教学进度,对学生来说,只要细心,就能拿高分.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理解.单 ...查看


  • 新学期中学生入团志愿书范文
  • 这篇关于<新学期中学生入团志愿书范文>的文章,是本站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学校团委: 恳请上级组织和团支部能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会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认识到中 ...查看


  • 作文素材:描写冬天天气的优美段落
  • 高考知识 [冬天的风]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