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表发展及其应用

智能仪表技术发展及应用

姓名:唐浩强 学号:30310321 车辆03班

摘要:我国仪器仪表经过多年发展正笑着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仪器仪表技术不断的进步,相继诞生了PC 仪器、虚拟仪器等微机化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智能仪器的特点和基本组成。对智能仪器仪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字:智能仪表,虚拟仪器,自动测试系统

一、智能仪表概念

微处理器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问世不久,就被引进电子测量和仪器领域,所占比重在各项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名列前茅。在这之后,随着微处理器在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等方面的进一步的发展,电子测量与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就愈加紧密,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微型计算机化仪器。由于这种含微型计算机的电子仪器拥有对数据的存储、运算、逻辑判断、自动化操作及与外界通信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作用,因而被称为智能仪器,以区别于传统的电子仪器。近年来,智能仪器已开始从较为成熟的数据处理向知识处理方面发展,并具有模糊判断、故障判断、容错技术、传感器融合、机件寿命预测等功能,使智能仪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由于智能仪器一开始就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为仪器仪表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并对自动控制、电子技术、国防工程、航天技术与科学试验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智能仪表构成

通常,智能仪表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MCU 、过程输入偷出通道(模拟量输入辟俞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入偷出通道)、人机交互部分和接口电路以及USB 、Internet 、GPRS 、短消息数据通信接口等。主机电路用来存储数据、程序,并进行一系列运算处理,它通常由微处理器、ROM 、RAM 、FlashFRAM 、I /O 接口和定时/计数电路等芯片组成,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用来输入偷出模拟信号;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用于输入德出数字信号。人机交互部分是操作者与仪表之间的桥梁,通信接口则用来实现仪表与外界的数据交换功能,进而实现网络化互联的需求。外部时序/逻辑扩展部分常用CPLD /FPGA 等器件来扩展CPU 的功能。显示/打印模块用于外接打印机和LCD /LED 。

智能仪表的软件通常包括监控程序、中断处理(或服务)程序以及实现各种算法的功能模块。监控程序是仪表软件的中心环节,它接收和分析各种命令,管理和协调全部程序的执行;中断处理程序是在人机交互部分或其它外围设备提出中断申请并为主机响应后直接转去执行的程序,以便及时完成实时处理任务;功能模块用来实现仪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包括各种测量算法(例如数字滤波、标度变换、非线性校正等)和控制算法(PID 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控制、模糊控制等)。

三、智能仪表的主要特点

智能仪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诸如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易维护性。以智能变送器为例,智能仪表具备如下优点:

(1)精度高智能变送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内装的微处理器,能够实时测量出静压、温度变化对检测元件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对非线性进行校正,对滞后及复现性进行补偿,使得输出信号更精确。一般情况,精度为最大量程的±0.1%,数字信号可达±0.075%

(2)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具有多种复杂的运算功能,依赖内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执行开方、温

度压力补偿及各种复杂的运算。

(3)测量范围宽

普通变送器的量程比最大为10:1,而智能变送器可达40:1或100:1,迁移量可达1900%和-200%,减少变送器的规格,增强通用性和互换性,给用户带来诸多方便。

(4)通信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均可实现手操器进行操作,既可在现场将手操器插到变送器的相应插孔,也可以在控制室将手操器连接到变送器的信号线上,进行零点及量程的调校及变更。有的变送器具有模拟量和数字量两种输出方式(如HART 协议),为实现现场总线通讯奠定了基础。

(5)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通过通信器可以查出变送器自诊断的故障结果信息。

四、智能仪表发展趋势

智能仪表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嵌入,将CPU 、存储器、A /D 转换、输入/输出等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甚至将PID 控制组件也置入其中。加之现场总线的应用,智能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字通讯将替代以往的模拟传递,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避免了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长期难以解决的干扰问题得到解决。此外,由于数字通讯,节省了大量电缆、安装材料和安装费用。正是由于这些有利条件,推动着智能仪表不断发展。

五、智能仪表的应用

(1)在仪器仪表结构、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首先,智能自动化技术为仪器仪表与测量的相关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运用智能化软硬件,使每台仪器或仪表能随时准确地分析、处理当前的和以前的数据信息,恰当地从低、中、高不同层次上对测量过程进行抽象,以提高现有测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扩展传统测量系统的功能,如运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计算、混沌控制等智能技术,使仪器仪表实现高速、高效、多功能、高机动灵活等性能。

其次,也可在分散系统的不同仪器仪表中采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微型芯片技术,设计模糊控制程序,设置各种测量数据的临界值,运用模糊规则的模糊推理技术,对事物的各种模糊关系进行各种类型的模糊决策。其优势在于不必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也

不需大量的测试数据,只需根据经验,总结合适的控制规则,应用芯片的离线计算、现场调试,按我们的需要和精确度产生准确的分析和准时的控制动作。

特别是在传感器测量中,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用软件实现信号滤波,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技术,是简化硬件,提高信噪比,改善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有效途径,但需要确定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而且高阶滤波器的实时性较差。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可实现高性能的自相关滤波和自适应滤波。充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强有力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能力,联想、记忆功能以及对非线性复杂关系的输入、输出间的黑箱映射特性,无论在适用性和快速实时性等各方面都将大大超过复杂函数式,可充分利用多传感器资源,综合获取更准确、更可信的结论。其中实时与非实时的、快变与缓变的、模糊和确定性的数据信息,可能相互支持,也可能相互矛盾,此时,对象特征的提取、融合,直至最终决策,作出正确的判断,将成为难点。于是神经网络或模糊逻辑将成为最值得选用的方法。例如,气体传感阵列用于混合气体识别,在信号处理方法上可采用自组织映射网络和BP 网络相结合,先进行分类,再识别组分,将传统方法的全程拟合转化为分段拟合,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提高识别率。又如,食品味觉信号的检测和识别的难度,曾一度是研究与开发单位的主要障碍所在。如今可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数据压缩和特征提取,然后将数据输入用遗传算法训练过的模糊神经网络,则大大提高了对简单复合味的识别率。再如,在布匹面料质量的评定,柔性操作手对触觉信号的处理,机器的故障诊断领域,智能自动化

技术也都取得了大量的成功实例。

(2) 在虚拟仪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仪器与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不但大大提高了测量精确度与智能自动化水平,特别是计算机的硬件软化和软件模块化的虚拟仪器的迅猛发展,以及其与网络化系统资源程序的统一和优化性能配置,为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

即用的仪器驱动器,为了简化最终用户的使用操作与开发过程,不断提高运行效率,以及编程质量和编程灵活性,相关仪器厂家在VXI 即插即用的总线仪器驱动器标准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套新的智能化仪器驱动软件规范,在虚拟仪器结构与性能上进行了下述多方面改进。

首先,考虑要兼顾用户的直观、易用与尽可能提高运行效率,并保持原来VXI 总线即插即用标准的高层编程接口,以提供相同的功能函数调用格式。

其次,在最新Labwindows/CVI 5.0内建的开发工具基础上,运用智能化手段,使智能虚拟仪器(IVI)的仪器驱动器代码,可以在人机交互作用下自动生成,这样既简化了大量编程工作量,又统一了驱动器代码的编程结构和风格,还大大方便了不同水平用户的使用和维护。

再次,应用一系列智能手法,识别、跟踪和管理所有各种仪器状态和设置,使用户能直接进入所有低层设置,并通过智能状态管理,使用户可根据需要,在“测试开发”和“正常运行”两种模式之间随意切换。在“测试开发”模式下,驱动器可智能自动化地完成一系列状态检查,以帮助发现各种编程错误。当程序调试正常投入使用后,用户即可切换到“正常运行”模式,以使驱动软件高速运行。这样既保证了仪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可使软件随时投入高速运行,尽可能提高其运行效率。

另外,也由于采用了各种智能化方法,使驱动器可实现多线程同时安全运行,进行多线程并行测试;同时,驱动器还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可以在不连接实际仪器的情况下,开发测试程序。

最后一个特点是驱动器运行只与测试功能相关,而与仪器采用的接口总线方式无关,只通过一个初始化函数In it with Options来区分仪器接口总线和地域的异用。

总之,由于虚拟仪器采用了一系列智能自动化手段,彻底改变了以往VXI 总线即插即用标准仪器驱动器的运行效率低,编程的结构、风格不一致,编程困难,质量低,工作量大,使用、维护麻烦等等一系列缺陷,从而在高效、高质量、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灵活的条件下实现全面地统一运行,显示出智能自动化技术对虚拟仪器以至整个仪器仪表工业高速发展的深远影响。

(3)仪器仪表网络化中的应用

由于仪器与计算机一旦组成网络,即可凭借智能化软硬件(诸如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和联想记忆功能) ,充分发挥灵活调用和合理配置网上各种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的各自资源特性和潜力,产生1+1>2的组合优势。例如,目前已可使用连接到Web 的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通过因特网和模式识别软件区别不同的时空条件和仪器仪表的类别特征以及测出临界值,作出不同的特征响应;也可使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代替过去单独使用的数据采集设备,以至可跨越以太网或其他网络,实施远程测量和采集数据,并进行分类的存储和应用。

网络化的智能测量环境将网上各种类型,不同任务的计算机和仪器仪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完成各种形式的任务要求,如在某地采集数据后送往各种需要这些数据的地方,把相同数据按需拷贝多份,送往各需要部门;或者定期将测量结果送往远方数据库保存,供需要时随时调用。而多个用户可同时对同一过程进行监控,例如各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监控人

员以及主管领导人员可同时分别在相距遥远的各地监测、控制同一生产运输过程,不必亲临现场而又能及时收集各方面数据,进行决策或建立数据库,分析现象规律。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展现眼前或重新配置,或即时商讨决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另外,智能重构信息处理技术也将为仪器仪表创造更广阔的活动舞台。结合了计算机与专用集成电路(ASIC)优点的可重构计算机,不仅要根据不同的计算任务对大量的可编程逻辑单元阵列(FPGA)作出灵活的相应配置,其指令级、比特级、流水线级以至任务级的并行计算,使其运行速度达到通用计算机的数百倍以上。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日益深入及应用范围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水平必将快速迈向更高阶段。

六、结束语

智能仪器仪表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的结合。作为智能仪器核心部件的单片计算机技术是推动智能仪器仪表向小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动力。可以预见, 不久的将来, 各种智能化仪器仪表会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我们相信智能仪器将会在国家建设、企业发展中将会着发挥重要的作用,做一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智能仪器,对现在的学习,还是对未来就业等问题都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红华、黄鹏、胡筱婧 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综述

【2】赵茂泰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姜玉柱 智能仪器及其发展前景综述(M) 制造业信息化 2001

【4】李蕾、薛剑波 智能仪器仪表及其发展趋势(J)

智能仪表技术发展及应用

姓名:唐浩强 学号:30310321 车辆03班

摘要:我国仪器仪表经过多年发展正笑着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仪器仪表技术不断的进步,相继诞生了PC 仪器、虚拟仪器等微机化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智能仪器的特点和基本组成。对智能仪器仪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字:智能仪表,虚拟仪器,自动测试系统

一、智能仪表概念

微处理器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问世不久,就被引进电子测量和仪器领域,所占比重在各项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名列前茅。在这之后,随着微处理器在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等方面的进一步的发展,电子测量与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就愈加紧密,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微型计算机化仪器。由于这种含微型计算机的电子仪器拥有对数据的存储、运算、逻辑判断、自动化操作及与外界通信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作用,因而被称为智能仪器,以区别于传统的电子仪器。近年来,智能仪器已开始从较为成熟的数据处理向知识处理方面发展,并具有模糊判断、故障判断、容错技术、传感器融合、机件寿命预测等功能,使智能仪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由于智能仪器一开始就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为仪器仪表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并对自动控制、电子技术、国防工程、航天技术与科学试验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智能仪表构成

通常,智能仪表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MCU 、过程输入偷出通道(模拟量输入辟俞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入偷出通道)、人机交互部分和接口电路以及USB 、Internet 、GPRS 、短消息数据通信接口等。主机电路用来存储数据、程序,并进行一系列运算处理,它通常由微处理器、ROM 、RAM 、FlashFRAM 、I /O 接口和定时/计数电路等芯片组成,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用来输入偷出模拟信号;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用于输入德出数字信号。人机交互部分是操作者与仪表之间的桥梁,通信接口则用来实现仪表与外界的数据交换功能,进而实现网络化互联的需求。外部时序/逻辑扩展部分常用CPLD /FPGA 等器件来扩展CPU 的功能。显示/打印模块用于外接打印机和LCD /LED 。

智能仪表的软件通常包括监控程序、中断处理(或服务)程序以及实现各种算法的功能模块。监控程序是仪表软件的中心环节,它接收和分析各种命令,管理和协调全部程序的执行;中断处理程序是在人机交互部分或其它外围设备提出中断申请并为主机响应后直接转去执行的程序,以便及时完成实时处理任务;功能模块用来实现仪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包括各种测量算法(例如数字滤波、标度变换、非线性校正等)和控制算法(PID 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控制、模糊控制等)。

三、智能仪表的主要特点

智能仪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诸如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易维护性。以智能变送器为例,智能仪表具备如下优点:

(1)精度高智能变送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内装的微处理器,能够实时测量出静压、温度变化对检测元件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对非线性进行校正,对滞后及复现性进行补偿,使得输出信号更精确。一般情况,精度为最大量程的±0.1%,数字信号可达±0.075%

(2)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具有多种复杂的运算功能,依赖内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执行开方、温

度压力补偿及各种复杂的运算。

(3)测量范围宽

普通变送器的量程比最大为10:1,而智能变送器可达40:1或100:1,迁移量可达1900%和-200%,减少变送器的规格,增强通用性和互换性,给用户带来诸多方便。

(4)通信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均可实现手操器进行操作,既可在现场将手操器插到变送器的相应插孔,也可以在控制室将手操器连接到变送器的信号线上,进行零点及量程的调校及变更。有的变送器具有模拟量和数字量两种输出方式(如HART 协议),为实现现场总线通讯奠定了基础。

(5)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通过通信器可以查出变送器自诊断的故障结果信息。

四、智能仪表发展趋势

智能仪表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嵌入,将CPU 、存储器、A /D 转换、输入/输出等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甚至将PID 控制组件也置入其中。加之现场总线的应用,智能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字通讯将替代以往的模拟传递,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避免了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长期难以解决的干扰问题得到解决。此外,由于数字通讯,节省了大量电缆、安装材料和安装费用。正是由于这些有利条件,推动着智能仪表不断发展。

五、智能仪表的应用

(1)在仪器仪表结构、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首先,智能自动化技术为仪器仪表与测量的相关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运用智能化软硬件,使每台仪器或仪表能随时准确地分析、处理当前的和以前的数据信息,恰当地从低、中、高不同层次上对测量过程进行抽象,以提高现有测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扩展传统测量系统的功能,如运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计算、混沌控制等智能技术,使仪器仪表实现高速、高效、多功能、高机动灵活等性能。

其次,也可在分散系统的不同仪器仪表中采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微型芯片技术,设计模糊控制程序,设置各种测量数据的临界值,运用模糊规则的模糊推理技术,对事物的各种模糊关系进行各种类型的模糊决策。其优势在于不必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也

不需大量的测试数据,只需根据经验,总结合适的控制规则,应用芯片的离线计算、现场调试,按我们的需要和精确度产生准确的分析和准时的控制动作。

特别是在传感器测量中,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用软件实现信号滤波,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技术,是简化硬件,提高信噪比,改善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有效途径,但需要确定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而且高阶滤波器的实时性较差。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可实现高性能的自相关滤波和自适应滤波。充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强有力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能力,联想、记忆功能以及对非线性复杂关系的输入、输出间的黑箱映射特性,无论在适用性和快速实时性等各方面都将大大超过复杂函数式,可充分利用多传感器资源,综合获取更准确、更可信的结论。其中实时与非实时的、快变与缓变的、模糊和确定性的数据信息,可能相互支持,也可能相互矛盾,此时,对象特征的提取、融合,直至最终决策,作出正确的判断,将成为难点。于是神经网络或模糊逻辑将成为最值得选用的方法。例如,气体传感阵列用于混合气体识别,在信号处理方法上可采用自组织映射网络和BP 网络相结合,先进行分类,再识别组分,将传统方法的全程拟合转化为分段拟合,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提高识别率。又如,食品味觉信号的检测和识别的难度,曾一度是研究与开发单位的主要障碍所在。如今可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数据压缩和特征提取,然后将数据输入用遗传算法训练过的模糊神经网络,则大大提高了对简单复合味的识别率。再如,在布匹面料质量的评定,柔性操作手对触觉信号的处理,机器的故障诊断领域,智能自动化

技术也都取得了大量的成功实例。

(2) 在虚拟仪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仪器与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不但大大提高了测量精确度与智能自动化水平,特别是计算机的硬件软化和软件模块化的虚拟仪器的迅猛发展,以及其与网络化系统资源程序的统一和优化性能配置,为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

即用的仪器驱动器,为了简化最终用户的使用操作与开发过程,不断提高运行效率,以及编程质量和编程灵活性,相关仪器厂家在VXI 即插即用的总线仪器驱动器标准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套新的智能化仪器驱动软件规范,在虚拟仪器结构与性能上进行了下述多方面改进。

首先,考虑要兼顾用户的直观、易用与尽可能提高运行效率,并保持原来VXI 总线即插即用标准的高层编程接口,以提供相同的功能函数调用格式。

其次,在最新Labwindows/CVI 5.0内建的开发工具基础上,运用智能化手段,使智能虚拟仪器(IVI)的仪器驱动器代码,可以在人机交互作用下自动生成,这样既简化了大量编程工作量,又统一了驱动器代码的编程结构和风格,还大大方便了不同水平用户的使用和维护。

再次,应用一系列智能手法,识别、跟踪和管理所有各种仪器状态和设置,使用户能直接进入所有低层设置,并通过智能状态管理,使用户可根据需要,在“测试开发”和“正常运行”两种模式之间随意切换。在“测试开发”模式下,驱动器可智能自动化地完成一系列状态检查,以帮助发现各种编程错误。当程序调试正常投入使用后,用户即可切换到“正常运行”模式,以使驱动软件高速运行。这样既保证了仪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可使软件随时投入高速运行,尽可能提高其运行效率。

另外,也由于采用了各种智能化方法,使驱动器可实现多线程同时安全运行,进行多线程并行测试;同时,驱动器还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可以在不连接实际仪器的情况下,开发测试程序。

最后一个特点是驱动器运行只与测试功能相关,而与仪器采用的接口总线方式无关,只通过一个初始化函数In it with Options来区分仪器接口总线和地域的异用。

总之,由于虚拟仪器采用了一系列智能自动化手段,彻底改变了以往VXI 总线即插即用标准仪器驱动器的运行效率低,编程的结构、风格不一致,编程困难,质量低,工作量大,使用、维护麻烦等等一系列缺陷,从而在高效、高质量、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灵活的条件下实现全面地统一运行,显示出智能自动化技术对虚拟仪器以至整个仪器仪表工业高速发展的深远影响。

(3)仪器仪表网络化中的应用

由于仪器与计算机一旦组成网络,即可凭借智能化软硬件(诸如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和联想记忆功能) ,充分发挥灵活调用和合理配置网上各种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的各自资源特性和潜力,产生1+1>2的组合优势。例如,目前已可使用连接到Web 的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通过因特网和模式识别软件区别不同的时空条件和仪器仪表的类别特征以及测出临界值,作出不同的特征响应;也可使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代替过去单独使用的数据采集设备,以至可跨越以太网或其他网络,实施远程测量和采集数据,并进行分类的存储和应用。

网络化的智能测量环境将网上各种类型,不同任务的计算机和仪器仪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完成各种形式的任务要求,如在某地采集数据后送往各种需要这些数据的地方,把相同数据按需拷贝多份,送往各需要部门;或者定期将测量结果送往远方数据库保存,供需要时随时调用。而多个用户可同时对同一过程进行监控,例如各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监控人

员以及主管领导人员可同时分别在相距遥远的各地监测、控制同一生产运输过程,不必亲临现场而又能及时收集各方面数据,进行决策或建立数据库,分析现象规律。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展现眼前或重新配置,或即时商讨决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另外,智能重构信息处理技术也将为仪器仪表创造更广阔的活动舞台。结合了计算机与专用集成电路(ASIC)优点的可重构计算机,不仅要根据不同的计算任务对大量的可编程逻辑单元阵列(FPGA)作出灵活的相应配置,其指令级、比特级、流水线级以至任务级的并行计算,使其运行速度达到通用计算机的数百倍以上。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日益深入及应用范围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水平必将快速迈向更高阶段。

六、结束语

智能仪器仪表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的结合。作为智能仪器核心部件的单片计算机技术是推动智能仪器仪表向小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动力。可以预见, 不久的将来, 各种智能化仪器仪表会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我们相信智能仪器将会在国家建设、企业发展中将会着发挥重要的作用,做一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智能仪器,对现在的学习,还是对未来就业等问题都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红华、黄鹏、胡筱婧 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综述

【2】赵茂泰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姜玉柱 智能仪器及其发展前景综述(M) 制造业信息化 2001

【4】李蕾、薛剑波 智能仪器仪表及其发展趋势(J)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迫切需要计算机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及时地感知语音.视觉等,从而适应环境所需的信息资料.人工智能及识别的技术五花八门,只有创造出适应环境的技术才能真正引领 ...查看


  •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_张凯斐(1)
  • 第26卷第4期Vol.26No.4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LvliangHigherCollege2010年12月 Dec.2010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 张凯斐 (吕梁学院计算机系,山西离石033000) 摘&qu ...查看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概论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教学讲义 第一章 人工智能概论 第一章 人工智能概论 一.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是1956年在美国的Dartmouth大学召开的世界 ...查看


  • 智能控制及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第26卷第1期 2005年 2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Vol.26No.1Feb. 2005 文章编号:16 ...查看


  •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
  • 专题·智慧医疗 Thematic Forum · Medical Wisdom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 谢俊祥1 张琳2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20) 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图书馆 (北京 10 ...查看


  •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235042 总学时:32学时(讲课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 预修要求: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课程的性质.目的 ...查看


  • 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 摘 要:在智能建筑中,只有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科学合理应用,才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建筑资源利用率,也才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智能建筑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效率,提高了测量准确性与及时性,而且最大程度降低了安全事故 ...查看


  • 浅谈现代测控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 浅谈现代测控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现代测控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基础上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测量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综合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实例 ...查看


  •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第l期(2011年1月)中国科技沦坛 一8l一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李航,陈后金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因其广阔的行业 应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