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三下科学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严店中心学校 刘德勇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2、能够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重 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难 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 具:浸泡过的种子,镊子,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2、谈话: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本节课我们来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种子的构造

1、(出示干湿花生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两颗种子)观察: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和干花生种子有什么不同?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种子里面有什么?将自己的预测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2、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3、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

4、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花生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5、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6、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7、学生再用黄豆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8、小结:种子里面的“植物宝宝”,科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胚”。

(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谈话:老师带来了很多种子,为什么这些种子一直没有发育成一棵棵小苗呢?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完成实验。

4、欣赏种子萌发的视频,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5、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1)适量的水分。

(2)充足的空气。

(3)适宜的温度。

(三)、动手实践:种植一棵自己的植物。

要求:学生要精心培育自己的植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学反思:这节课,先让学生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用绘画的方

式描述。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观察;有利于对比。第一幅画展现的是学生对种子内部构造的原始印象,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而第二幅画则是学生用镊子细心解剖用水浸泡过的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展现了学生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结果。这两幅画之间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了第一幅画,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需求,才会有探究的兴趣;有了第二幅画,学生才会产生认知的冲突,才会在头脑中否定以往的低水平的或错误的认识,从而建立起对事物全新的、正确的认识。这两幅画的出现,不但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还对学生自主探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严店中心学校 刘德勇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2、能够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重 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难 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 具:浸泡过的种子,镊子,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2、谈话: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本节课我们来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种子的构造

1、(出示干湿花生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两颗种子)观察: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和干花生种子有什么不同?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种子里面有什么?将自己的预测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2、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3、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

4、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花生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5、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6、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7、学生再用黄豆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8、小结:种子里面的“植物宝宝”,科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胚”。

(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谈话:老师带来了很多种子,为什么这些种子一直没有发育成一棵棵小苗呢?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完成实验。

4、欣赏种子萌发的视频,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5、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1)适量的水分。

(2)充足的空气。

(3)适宜的温度。

(三)、动手实践:种植一棵自己的植物。

要求:学生要精心培育自己的植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学反思:这节课,先让学生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用绘画的方

式描述。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观察;有利于对比。第一幅画展现的是学生对种子内部构造的原始印象,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而第二幅画则是学生用镊子细心解剖用水浸泡过的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展现了学生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结果。这两幅画之间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了第一幅画,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需求,才会有探究的兴趣;有了第二幅画,学生才会产生认知的冲突,才会在头脑中否定以往的低水平的或错误的认识,从而建立起对事物全新的、正确的认识。这两幅画的出现,不但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还对学生自主探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花.果实和种子]教案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3.花.果实和种子 [教材分析] <花.果实和种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新的生命",这一单元的学习是从植物入手,通 ...查看


  • 常见的植物教案 1
  • 第二章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第1课时) 课程类型:科学,新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种子植物的概念: (2)描述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通 ...查看


  • 科学教学反思
  • 科学教学反思 一 .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 6.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二 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 ...查看


  • 一年级品生上册
  • 课题 教材 学情 分析 我上学了 课时数 2 上学,可以说是儿童从幼儿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跨越阶段,学校与幼儿园有 许多不同,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环境. 1.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与方法,知道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尽快适应学 校生 ...查看


  • 西瓜品种介绍
  • 早熟品种 1. 郑抗系列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最新推出抗重茬,商品性状良好的一代西瓜杂种.主要有: 郑抗l号-早熟.优质.抗枯萎病,全生育期95天左右.第一雌花着生在主蔓8-10节,后每隔4-6节出现一雌花.植株生长旺盛,从开花到果 ...查看


  • 生物说课稿(共4篇)
  • 篇一:高中生物经典说课稿 高中生物经典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对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这节课主要包括„„和„„等内容,它的学习也为后面„„的学 ...查看


  • 鄂教版五下科学教案
  • 一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 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查看


  • 常见的植物教案
  • 常见的植物(第1课时)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说出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2. 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一级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 3. 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 4. 通过观察.比较 ...查看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主题设计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这组教材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