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广角
FRIENDSOF强化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探究
———以《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为指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慕金强
姜
猛
【摘要】2012年4月6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目的是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文章通过对上述文件的解读,找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并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提出改进内部审计质量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规范
2012年4月6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并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和《手册》的颁布实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时至今日,内部审计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提升企业管理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力、
但是,在内部审计获得社会认可同时,对内部审计工作质疑的杂音也越来越刺耳,例如,大部分人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更多起到辅助管理作用,在形式上必须存在,但在实质的公司治理中却是可有可内部审计工作本身质量层次不高,成无。
为其在治理环节中被忽视的主要因素。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成为内部
审计工作急需解决的难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独立性不足、权威性不够、自我评估难以开展等现状,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并提供了《质量评估手册》,目的是办法》
为了以此为指引,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对《手册》解读,结合自身企业做法,对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出见解。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因素分析(一)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能力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
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的《办法》和《手册》中均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内部审计工作评估是以《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参考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法律规范,评估内部审
计工作开展情况。
从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首先考察的是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把握上更侧重于内审人员对有关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等规范的掌握程度和其其次,《手册》在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方面。
质量评估作用的四点解读上,两点涉及到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相关规范掌握和专业胜任能力评估上,更加强调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水平是内部审计质量的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关键。
论:即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素养高低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优劣的前提条件。
(二)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备是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
数据分析得到普及,但是审计方法仍采用传统审计中的抽样分析,审计开始的时点仍远落后于事件发生的时点,这导致组织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为了让实时财务信息有价值,就需要实时审计的跟进,以保证信息使用者能及时获取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连续审计具有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优势,满足了这种要求。●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2]AndrewD.Bailey,Jr.AudreyA.GramlingSridharRa-[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mamoorti.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2006.出版社,
[3]蔡春,车宣呈,陈孝,等.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M].北京:中
2006.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Robert.
Moeller,李海风,刘霄仑.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
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5]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审计
研究,2004(2):19-25.
[6]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审计部.阳江核电审计创新之路[J].中
国内部审计,2007(3):21-35.
[7]别必爱.武钢内部审计之路[J].中国审计,2004(14):
59-60.
[8]赵娜.基于功能拓展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值路径探讨[J].财
会月刊,2010(6):64-65.
[9]毕秀玲.持续审计基本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8(4):
16-20.
[10]房巧玲.环境审计去审计化:现实冲突与概念重构.管理
—绿能环保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1.新环境——
47
审计广角
OFACCOUNTING
的关键环节。而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忽视威、
独立性高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却是目前内部审计部门管理上的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因素现状分析漏洞。因此,内部审计在开展内部控制(一)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现状虽审计时,往往会遭到被审部门的质疑,有共识但问题依旧
认为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在内部控制建每每涉及对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设上就缺乏相关制度建设,比如,内部探讨上,大部分研究结论会对目前内部审计部门谁来审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出质疑,谁来评判等。因此,
为了更加规范内部建议提高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从业水平和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了操作技能。
虽然业界已达成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和《质量评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薄弱”
的共识,但内部手册》,目的是为了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在实际工作诉求上,对其改变自身内控体系建设。因此,
作为审核企动力却是微乎其微,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主要部门,其作还是向过去一样,依托于财务知识为自身是否已建立起部门内部控制体系背景的从业人员来负责。究其原因,还是和风险防范机制,关系到内部审计质量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专业性不强所致。不高低的保障。
妨和民间审计作个比较。出具民间财务(三)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法律是内审计报告需要具有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部审计质量评判的依据
人员签字承担责任,这是在法律层面上在《质量手册》中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界定,而反观内部审计报告,对于质量评估是以相关的内部审计法律规出具方责任人限制并没有规定必须是注范、准则、指南在具体工作中是否正确册内部审计师签字负责。
运用和掌握为参照准绳的。因此,确保在“质量评估手册”中,要求内部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在计质量评估人员“具有国际注册内部审于内部审计行业是否已经构建完善的计师执业资格或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
师专业技术职称”
,也并没有仅把国际注目前,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册内部审计师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这种地方审计机构等均出台了相关的内部宽泛的定义,间接说明了目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这些法律、准则的出台审计工作人员组成的复杂性。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内部审计工作,为工作可以由从事财务的工作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可以由具有外部审计资质的注册会计对于目前内部审计规定、准则等还缺乏师组成,也可以是注册内部审计师组成。整合,缺少一致性。
而这种内部审计队伍的多元性、复杂性,根据上述对《办法》和《手册》解读必然限制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独特和分析,可以将内部审计质量高低影响价值,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提升。
因素界定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宏观层(二)内部审计规范、准则繁多,缺面上是否已构建了完善的内部审计法乏有效整合
律、规范、准则等;其次,在具体微观操内部审计不同于民间审计工作。外作层面上,是否具备内部审计从业资格部审计工作侧重于对被审单位会计处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才;最后,在具理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独立、客观的体审计环境中,审计部门内部管理上是审计意见,工作以财务数据真伪辨别为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评价机审计方向,判断标准涉及《会计法》、《会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上述三个层面是关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注册会计系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环师执业准则》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节。只有在清晰、完备的内部审计规范范》等。外部审计规范层次清晰、条理明下及审计部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确,便于工作开展。
范机制为保障条件下,才能由具备专业而目前内部审计工规范分为国家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开展高质量、有权
法规例,如《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
48
会计之友友20122011年年第第126期期下
地方法规例,如《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行业法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部门法规,如《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最后还有《内审具体准则》、《内审实务公告》等。同时,制定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部门有中央、地方政府;也有行业主管、监管机构,如教育部、
国资委、银监会等;还有地方内部审计协会、
内部审计协会等。制度规范的频繁出台,一方面说明目前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法律规范支撑,具体工作缺少法规层面指导;另一方面,也说明内部审计工作还处在探讨成长阶段,目前还缺少在规范方面的统一认识。例如: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等。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规范相继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内部审计工作更加容易开展,但是辨证看,经济责任审计是否需要按照不同行业、部门制定相关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中央企业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参考规范是以国资委制定标准为主还是借鉴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实务公告呢?在内部审计法规建设层面上,行业、地方、协会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忽略审计规范的具体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有关内部审计规范制定时间跨度大,规范试行、
实施缺乏前后照应以及新规范出台和过去规范缺乏废止说明,导致目前规范层出不穷,但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帮助不大。
(三)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缺乏相关制度建设
目前内部审计部门在从事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方面,缺少自身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在具体审计业务处理上,因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人员配备的差异,很难将内部审计业务流程贯彻全面。而对于内部审计形成的结论也缺乏相应验证和风险分析,导致目前内部审计工作更多是借鉴外部审计力量开展,缺少内部审计工作所应有的特质。2012年5月1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实施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中国内
《
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目的是为了弥补目前内部审计自身缺乏相应的自律机制和评价体系。内部审计工作是为了帮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发挥作用,但是如果内部审计机构自身就没有建设好内部控制流程和有关风险评价机制,那就很难有“服众”效应。因此,在此次《手册》中首次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中加入了内部审计环境评估,侧重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评价,以促进内部审计部门重视自身的制度建设,使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努力的方向
此次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了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目的是为了对前企事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自身评估,发现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和薄弱点,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上述对
质量评估手册》解读、分析,可以发现
在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需要在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及审计规范建设方面入手。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努力的方向
首先,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使内部审计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是审计主管直接向企业总裁提供审计报告,以此最大程度地确保审计的独立性;二是集团审计部门下设的所有审计职能部门直接向集团审计主管汇报,以此确保审计的效率并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三是设立能力中心,建立并更新审计知识库,以及为集团审计主管组建战略及原则制定团队,这样有利于审计主管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并实施长短期审核方案规划;四是与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共同评估控制审计过程,改进、
挖掘审计潜力。其次,必须转变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人人可以从事的意识误区,明确内部审计独特专业特性,要求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目前,内部审计职称系列
分为内审员、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及高级审计师系列;执业资格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系列。只有持有了上述某类资质才能够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成为当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否则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种种努力只能是徒劳无功。
(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努力的方向
首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持续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为内部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内部保证。企业需要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从人员招聘、绩效评估、资格培训和岗位安置四个维度重新部署,将审计人员从纯审计师和即将退休行政人员的“聚会池”模式转变为系统地招聘高潜力专业人才,并最终将内审人员培养成为企业经理的战略模式。
其次,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审计人员是审计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有力执行者。因此,要重视后续教育。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开展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本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群体知识与技能结构的优化;三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岗位履责机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范围、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等。
(三)内部审计规范的努力方向首先,一个成功的审计规划是实现最佳内部审计的先决条件。审计规划的设定必须考量审计的范围,包括组织单元、业务流程和网络连接共享(ICS),确保审计对象没有“未涉及”的审计职能,而且,需要在审计周期和审计历史的界定下制定基于多年度和本年度的长短期风险导向型审计计划。
其次,把关审核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关口的规范也是内部审计标准化和制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法律规范还处在起步成
审计广角
FRIENDSOF长阶段,规范的起草大多在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基础上,借鉴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有关规范指南。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实务指南等,对目前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规范颁布实施后,要对过去已不能顺应时代要求的有关规范进行废止,尽量避免出现个别新老规范同时存在的局面。要对目前存在的有关规范、指南尚处在试运行阶段的,要明确时间节点,并及时公布正式实施的时间。对于不同部门制定的具有同一性的内部审计规范,要尽量发掘其共同点,并进行有效整合,让相关规范更具适用性。
在完善自身制度建设方面要紧密围绕最新颁布实施的《质量评估手册》。制度的制定要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目标,结合审计工作相关规范、
指南,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企业审计部门应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岗位责任、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准则、规范,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综上所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任重而道远。此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自身评估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企业如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通过对此次颁布
《办法》和《手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认为在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方面要在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三方面进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持续、
健康发展服务。●【参考文献】
1]董庆平.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
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2007(5).2]李旭洁.关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
究[J].商业会计,2010(2).
3]田晓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素实
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0(6).
49
《[[[
审计广角
FRIENDSOF强化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探究
———以《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为指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慕金强
姜
猛
【摘要】2012年4月6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目的是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文章通过对上述文件的解读,找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并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提出改进内部审计质量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规范
2012年4月6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并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和《手册》的颁布实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时至今日,内部审计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提升企业管理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力、
但是,在内部审计获得社会认可同时,对内部审计工作质疑的杂音也越来越刺耳,例如,大部分人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更多起到辅助管理作用,在形式上必须存在,但在实质的公司治理中却是可有可内部审计工作本身质量层次不高,成无。
为其在治理环节中被忽视的主要因素。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成为内部
审计工作急需解决的难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独立性不足、权威性不够、自我评估难以开展等现状,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并提供了《质量评估手册》,目的是办法》
为了以此为指引,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对《手册》解读,结合自身企业做法,对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出见解。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因素分析(一)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能力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
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的《办法》和《手册》中均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内部审计工作评估是以《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参考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法律规范,评估内部审
计工作开展情况。
从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首先考察的是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把握上更侧重于内审人员对有关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等规范的掌握程度和其其次,《手册》在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方面。
质量评估作用的四点解读上,两点涉及到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相关规范掌握和专业胜任能力评估上,更加强调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水平是内部审计质量的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关键。
论:即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素养高低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优劣的前提条件。
(二)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备是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
数据分析得到普及,但是审计方法仍采用传统审计中的抽样分析,审计开始的时点仍远落后于事件发生的时点,这导致组织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为了让实时财务信息有价值,就需要实时审计的跟进,以保证信息使用者能及时获取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连续审计具有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优势,满足了这种要求。●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2]AndrewD.Bailey,Jr.AudreyA.GramlingSridharRa-[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mamoorti.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2006.出版社,
[3]蔡春,车宣呈,陈孝,等.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M].北京:中
2006.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Robert.
Moeller,李海风,刘霄仑.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
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5]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审计
研究,2004(2):19-25.
[6]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审计部.阳江核电审计创新之路[J].中
国内部审计,2007(3):21-35.
[7]别必爱.武钢内部审计之路[J].中国审计,2004(14):
59-60.
[8]赵娜.基于功能拓展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值路径探讨[J].财
会月刊,2010(6):64-65.
[9]毕秀玲.持续审计基本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8(4):
16-20.
[10]房巧玲.环境审计去审计化:现实冲突与概念重构.管理
—绿能环保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1.新环境——
47
审计广角
OFACCOUNTING
的关键环节。而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忽视威、
独立性高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却是目前内部审计部门管理上的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因素现状分析漏洞。因此,内部审计在开展内部控制(一)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现状虽审计时,往往会遭到被审部门的质疑,有共识但问题依旧
认为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在内部控制建每每涉及对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设上就缺乏相关制度建设,比如,内部探讨上,大部分研究结论会对目前内部审计部门谁来审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出质疑,谁来评判等。因此,
为了更加规范内部建议提高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从业水平和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了操作技能。
虽然业界已达成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和《质量评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薄弱”
的共识,但内部手册》,目的是为了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在实际工作诉求上,对其改变自身内控体系建设。因此,
作为审核企动力却是微乎其微,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主要部门,其作还是向过去一样,依托于财务知识为自身是否已建立起部门内部控制体系背景的从业人员来负责。究其原因,还是和风险防范机制,关系到内部审计质量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专业性不强所致。不高低的保障。
妨和民间审计作个比较。出具民间财务(三)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法律是内审计报告需要具有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部审计质量评判的依据
人员签字承担责任,这是在法律层面上在《质量手册》中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界定,而反观内部审计报告,对于质量评估是以相关的内部审计法律规出具方责任人限制并没有规定必须是注范、准则、指南在具体工作中是否正确册内部审计师签字负责。
运用和掌握为参照准绳的。因此,确保在“质量评估手册”中,要求内部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在计质量评估人员“具有国际注册内部审于内部审计行业是否已经构建完善的计师执业资格或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
师专业技术职称”
,也并没有仅把国际注目前,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册内部审计师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这种地方审计机构等均出台了相关的内部宽泛的定义,间接说明了目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这些法律、准则的出台审计工作人员组成的复杂性。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内部审计工作,为工作可以由从事财务的工作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可以由具有外部审计资质的注册会计对于目前内部审计规定、准则等还缺乏师组成,也可以是注册内部审计师组成。整合,缺少一致性。
而这种内部审计队伍的多元性、复杂性,根据上述对《办法》和《手册》解读必然限制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独特和分析,可以将内部审计质量高低影响价值,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提升。
因素界定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宏观层(二)内部审计规范、准则繁多,缺面上是否已构建了完善的内部审计法乏有效整合
律、规范、准则等;其次,在具体微观操内部审计不同于民间审计工作。外作层面上,是否具备内部审计从业资格部审计工作侧重于对被审单位会计处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才;最后,在具理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独立、客观的体审计环境中,审计部门内部管理上是审计意见,工作以财务数据真伪辨别为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评价机审计方向,判断标准涉及《会计法》、《会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上述三个层面是关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注册会计系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环师执业准则》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节。只有在清晰、完备的内部审计规范范》等。外部审计规范层次清晰、条理明下及审计部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确,便于工作开展。
范机制为保障条件下,才能由具备专业而目前内部审计工规范分为国家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开展高质量、有权
法规例,如《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
48
会计之友友20122011年年第第126期期下
地方法规例,如《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行业法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部门法规,如《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最后还有《内审具体准则》、《内审实务公告》等。同时,制定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部门有中央、地方政府;也有行业主管、监管机构,如教育部、
国资委、银监会等;还有地方内部审计协会、
内部审计协会等。制度规范的频繁出台,一方面说明目前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法律规范支撑,具体工作缺少法规层面指导;另一方面,也说明内部审计工作还处在探讨成长阶段,目前还缺少在规范方面的统一认识。例如: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等。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规范相继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内部审计工作更加容易开展,但是辨证看,经济责任审计是否需要按照不同行业、部门制定相关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中央企业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参考规范是以国资委制定标准为主还是借鉴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实务公告呢?在内部审计法规建设层面上,行业、地方、协会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忽略审计规范的具体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有关内部审计规范制定时间跨度大,规范试行、
实施缺乏前后照应以及新规范出台和过去规范缺乏废止说明,导致目前规范层出不穷,但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帮助不大。
(三)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缺乏相关制度建设
目前内部审计部门在从事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方面,缺少自身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在具体审计业务处理上,因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人员配备的差异,很难将内部审计业务流程贯彻全面。而对于内部审计形成的结论也缺乏相应验证和风险分析,导致目前内部审计工作更多是借鉴外部审计力量开展,缺少内部审计工作所应有的特质。2012年5月1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实施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中国内
《
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目的是为了弥补目前内部审计自身缺乏相应的自律机制和评价体系。内部审计工作是为了帮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发挥作用,但是如果内部审计机构自身就没有建设好内部控制流程和有关风险评价机制,那就很难有“服众”效应。因此,在此次《手册》中首次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中加入了内部审计环境评估,侧重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评价,以促进内部审计部门重视自身的制度建设,使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努力的方向
此次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了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目的是为了对前企事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自身评估,发现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和薄弱点,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上述对
质量评估手册》解读、分析,可以发现
在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需要在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及审计规范建设方面入手。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努力的方向
首先,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使内部审计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是审计主管直接向企业总裁提供审计报告,以此最大程度地确保审计的独立性;二是集团审计部门下设的所有审计职能部门直接向集团审计主管汇报,以此确保审计的效率并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三是设立能力中心,建立并更新审计知识库,以及为集团审计主管组建战略及原则制定团队,这样有利于审计主管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并实施长短期审核方案规划;四是与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共同评估控制审计过程,改进、
挖掘审计潜力。其次,必须转变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人人可以从事的意识误区,明确内部审计独特专业特性,要求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目前,内部审计职称系列
分为内审员、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及高级审计师系列;执业资格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系列。只有持有了上述某类资质才能够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成为当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否则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种种努力只能是徒劳无功。
(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努力的方向
首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持续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为内部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内部保证。企业需要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从人员招聘、绩效评估、资格培训和岗位安置四个维度重新部署,将审计人员从纯审计师和即将退休行政人员的“聚会池”模式转变为系统地招聘高潜力专业人才,并最终将内审人员培养成为企业经理的战略模式。
其次,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审计人员是审计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有力执行者。因此,要重视后续教育。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开展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本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群体知识与技能结构的优化;三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岗位履责机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范围、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等。
(三)内部审计规范的努力方向首先,一个成功的审计规划是实现最佳内部审计的先决条件。审计规划的设定必须考量审计的范围,包括组织单元、业务流程和网络连接共享(ICS),确保审计对象没有“未涉及”的审计职能,而且,需要在审计周期和审计历史的界定下制定基于多年度和本年度的长短期风险导向型审计计划。
其次,把关审核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关口的规范也是内部审计标准化和制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法律规范还处在起步成
审计广角
FRIENDSOF长阶段,规范的起草大多在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基础上,借鉴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有关规范指南。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实务指南等,对目前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规范颁布实施后,要对过去已不能顺应时代要求的有关规范进行废止,尽量避免出现个别新老规范同时存在的局面。要对目前存在的有关规范、指南尚处在试运行阶段的,要明确时间节点,并及时公布正式实施的时间。对于不同部门制定的具有同一性的内部审计规范,要尽量发掘其共同点,并进行有效整合,让相关规范更具适用性。
在完善自身制度建设方面要紧密围绕最新颁布实施的《质量评估手册》。制度的制定要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目标,结合审计工作相关规范、
指南,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企业审计部门应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岗位责任、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准则、规范,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综上所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任重而道远。此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自身评估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企业如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通过对此次颁布
《办法》和《手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认为在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方面要在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三方面进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持续、
健康发展服务。●【参考文献】
1]董庆平.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
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2007(5).2]李旭洁.关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
究[J].商业会计,2010(2).
3]田晓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素实
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0(6).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