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认识论原则

  【摘 要】20世纪7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妇女主义)根源于当时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学者在该运动中重新解释传统科学哲学的概念,从而创造出女性认识论。女性主义认识论,例如经验女性主义,立场论以及后现代主义都将女性的生活经验作为合理的研究资源。女性主义方法论则试图消灭研究中的性别偏见并寻找在研究中能捕捉到女性观点的方法。   【关键词】女性主义;认识论;经验论;立场论   什么是所谓的女性主义研究?是“反身性”,“女性中心”“女性生活经验的结构”以及“父权制的转换与相应的女性赋权”。(Fonow & Cook,1991, pp. 2–6)。对于一些社会科学家而言,这些并不熟悉的字眼不能回答“什么是女性主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些字词使她们对复杂文化的理解产生了共鸣。学者对于女性主义的定义繁多,跨越多个学科,有较高水平的哲学性,内在的政治性并且与所有专业的论述一样,充满着专业术语。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关于该领域所定义关键概念,实例,历史概述以及讨论的集合。   一、女性主义定义   “女性主义”一词可能让人们联想到Gloria Steinem, Betty Friedan, 以及二十世纪70年代街头游行告示上所写的“同工同酬”、“个人的就是是政治”和“通过[平等权利修正案]。”而这些联想传达了美国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领导者与一些关键事件,而不是评价女性主义社会运动的复杂性。尽管二十世纪70年代的激进主义已有所缓和,但女性主义作为学术焦点仍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繁荣。女性主义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定义清楚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它是怎样影响人文与社科学科的研究的。通常人们认为“女性主义”术语仅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而事实上它包含了诸多女性主义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聚焦于女性的生活经验和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历经压迫。而它们的差异性在于怎样将女性的边缘化进行概念化。   对于研究的重新定义需要重根本上审视科学的基础: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社会科学研究始于常常未能阐明的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假设。在我们能够探索女性主义如何解决这些认识论的关键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回顾在科学哲学中的核心的专业术语和经典争论。   二、认识论   什么是知识,怎么获得知识以及认识者与被认识对象之间有何关系?(see Guba & Lincoln, 1994)。认识论与本体论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如果认识者接受了本体论客观现实的概念,那么认识者(或科学家)必须假设独立的客观性,抛开偏见以便能够准确的捕捉到现实。相比之下,如果一位研究者拒绝客观性的概念,那么就没有必要以一种独立冷静的方式进行研究。为了理解现实是怎么被构建和解释的,社会科学家和他/她内在的主观性(e.g价值观,信仰,情绪)都参杂在研究过程之中。   在社会科学中,现存有四种主要的认识理论,阐明了知识的本质:实证主义,现实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些理论的传统区别在于它们如何解决本体论对于现实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和对于现实我们能了解到什么的辩论。   (一)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理论基于本体论的客观现实假设(see Guba & Lincoln, 1994)。因此,科学的目标是解释,预测和控制现实。对于客观现实的假设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产生,测试和检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必须保持客观的立场以便能免除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免于偏见。对于实证主义而言,对于“认知者”(或科学家)的身份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任何人使用科学的方法都能捕捉到客观的现实。研究者个人信仰与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对于客观现实的评估;因此,这些人为的主观因素不能进入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二)后实证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认为存在客观现实,但与实证主义不同的是,它指出对于真正纯粹,毫无偏见的现实的捕捉是不可能的(see Guba & Lincoln, 1994)。换而言之,因为人类固有的缺陷,科学家们无法绝对精确的捕捉到纯粹,真正的社会现实和物质世界。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实验的方法进行假设五与测试),科学家必须试图识别和移除偏见的来源。   (三)后实证主义/批判主义   批判主义学家认为“现实”是通过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价值观来解读的,因而没有一个客观性的现实(see Guba & Lincoln, 1994)。我们所认为的知识不是“纯粹的事实”,因为它被滤过这些不同的镜头。因此,研究的目的是理解研究者与实验参与者的价值观如何解释现实世界。而通过这一假设---主观价值观渗透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不能完全客观的参与研究。因此,认知者的身份至关重要,因为价值观,信仰以及生活经验影响着研究问题的形成,数据的收集和最终对于数据的解释。因为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必须在研究报告中清楚的描述他们个人的经验是如何影响研究发现。   (四)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者将批判主义进一步推进,认为“现实”是社会建构的(see Guba & Lincoln, 1994)。性别,种族,阶层,文化和经济等社会因素不仅仅是过滤现实的镜头,它们代表了如何构造个人的现实。没有所谓“真正”的现实,没有单一的真理,多个个体构造出多种版本的真理。对于评估我们如何理解社会现实,研究者必须参与交互式的对话以发现这些社会上的现实建构。类似于批判主义,在研究中“认知者”的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家参与在研究现实的社会建构中。从这一观点出发,研究本质上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三、女性主义认识论   女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是从女性视角(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妇女主义)出发重新阐释了以上几种不同的认识论(实证主义,现实主义,批判主义,建构主义)。因而,一些女性主义认识论并未在本质上重新定义科学的实践,但有些确实是从根本上重构了我们如何构建知识。   (一)女性主义经验论   女性主义经验论反应了现实主义与自由女性主义的结合。因为它并不呼吁对于科学或是社会的结构改革,这一认识论的框架侧重于如何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较少的受到主观性别偏见的影响。(下转第171页) (上接第169页)女性主义经验论是基于本体论的假设--世界的客观存在,因此研究者的研究目标是如何用没有性别偏见的方式捕捉和解释客观存在的世界。Denmark et al. (1988)指出,性别歧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了研究的过程中,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制定研究问题时,研究者应该检查性别歧视问题以确保性别的刻板印象不会影响实验假设。其次,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寻则适当的样本(e.g, 研究参与者不能以“方便”为原因而限制为一种性别)并且应采用公平的研究方法。(e.g,性别刻板印象的方法不应该被采纳使用)。第三,在数据的分析与解释过程中,偶尔出现的性别差异不应该被过度强调,而性别结果的相似之处也不应该被忽视。最后,研究结论必须依循研究方法。例如,研究者不能随意将研究概括为两性研究除非该研究确实对两性进行了认真考究。事实上,女性主义经验论是通过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争对识别和消除性别歧视根源的实验设计而被定位的(e.g,实验法,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s,调查法)。   (二)女性主义立场论   女性主义立场论根源于批判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阶级,种族,性别以及性取向建构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为了生存,力量弱小的群体必须适应主流群体的文化。事实上,这些个体恰恰因为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劣势,因而能够对社会现实有更完整的,更少扭曲的观点 (Nielsen, 1990)。由于他们生活在主流群体的文化和自我文化的交互影响中,弱势群体能够发展出一种双重的视角并因此更能理解社会现实 (Hartsock, 1987, 1998; Westkott, 1990)。然而,这一观点必须通过适当的与性别,种族,阶级以及不公平的性取向的政治斗争而产生的个人经验发展而成 (Allen & Baber, 1992; Collins, 1987, 1989; Harding, 1987; Harstock, 1987, 1998)。受压迫群体的被压迫地位促使他们批判社会。但是这一观点只有在意识形态上升为生活经验时才会出现。因此,立场论者认为对于他们应该找到在社会建构中的边缘群体,并且积极的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Allen & Baber, 1992)。事实上,女性主义立场论研究利用众多研究方法(e.g, 质性研究,量性研究)以鼓励研究参与者(典型的受压迫群体)分享性别,种族,社会阶级以及性取向是如何融入在他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之中。此外,女性主义立场论的研究者们必须反思(并与读者共享)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研究数据的解释有何影响。   (三)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整合了后现代建构主义以及激进女性主义。正如其他建构主义一样,后现代的女性主义抵制任何所谓的单一客观存在或是其他形式。事实上,这些女性主义者认为真理就如“破坏性的错觉”(Olesen, 1994, p. 164),因为研究者可以以适当的科学的方法来定义什么是或不是所谓的知识。因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们拒绝基本的科学假设和价值观,因而质疑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主义科学。她们将世界看做无休止的故事或记录。其中大部分是为维持强权与压迫的现状服务的。(Olesen, 1994)研究者们试图理解的经验很可能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样经验必须通过语言表达,而这就无法保证经验的传达是完全中立的 (Riger, 1992)。科学成果总是定位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和权力之下。例如,后现代女性主义者称,从未有过女性主义心理学,“不同的女性讲述着不同生活经历下不同的认知”(Harding, 1987, p. 188)。从字面解释来看,后现代理论认为没有所谓的后现代研究,毕竟知识的构建从本质上来说是主观的并且受到语言传播的局限。然而,后现代女性主义活跃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并主张使用质性的研究方法。这项工作的核心是理解人们在构建社会现实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后现代主义学者试图结构研究者使用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经验:人们使用什么样的言语来描述他们的生活。后现代研究者需找在研究者形容各种的生活经验时言语的异同之处。

  【摘 要】20世纪7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妇女主义)根源于当时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学者在该运动中重新解释传统科学哲学的概念,从而创造出女性认识论。女性主义认识论,例如经验女性主义,立场论以及后现代主义都将女性的生活经验作为合理的研究资源。女性主义方法论则试图消灭研究中的性别偏见并寻找在研究中能捕捉到女性观点的方法。   【关键词】女性主义;认识论;经验论;立场论   什么是所谓的女性主义研究?是“反身性”,“女性中心”“女性生活经验的结构”以及“父权制的转换与相应的女性赋权”。(Fonow & Cook,1991, pp. 2–6)。对于一些社会科学家而言,这些并不熟悉的字眼不能回答“什么是女性主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些字词使她们对复杂文化的理解产生了共鸣。学者对于女性主义的定义繁多,跨越多个学科,有较高水平的哲学性,内在的政治性并且与所有专业的论述一样,充满着专业术语。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关于该领域所定义关键概念,实例,历史概述以及讨论的集合。   一、女性主义定义   “女性主义”一词可能让人们联想到Gloria Steinem, Betty Friedan, 以及二十世纪70年代街头游行告示上所写的“同工同酬”、“个人的就是是政治”和“通过[平等权利修正案]。”而这些联想传达了美国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领导者与一些关键事件,而不是评价女性主义社会运动的复杂性。尽管二十世纪70年代的激进主义已有所缓和,但女性主义作为学术焦点仍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繁荣。女性主义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定义清楚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它是怎样影响人文与社科学科的研究的。通常人们认为“女性主义”术语仅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而事实上它包含了诸多女性主义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聚焦于女性的生活经验和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历经压迫。而它们的差异性在于怎样将女性的边缘化进行概念化。   对于研究的重新定义需要重根本上审视科学的基础: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社会科学研究始于常常未能阐明的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假设。在我们能够探索女性主义如何解决这些认识论的关键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回顾在科学哲学中的核心的专业术语和经典争论。   二、认识论   什么是知识,怎么获得知识以及认识者与被认识对象之间有何关系?(see Guba & Lincoln, 1994)。认识论与本体论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如果认识者接受了本体论客观现实的概念,那么认识者(或科学家)必须假设独立的客观性,抛开偏见以便能够准确的捕捉到现实。相比之下,如果一位研究者拒绝客观性的概念,那么就没有必要以一种独立冷静的方式进行研究。为了理解现实是怎么被构建和解释的,社会科学家和他/她内在的主观性(e.g价值观,信仰,情绪)都参杂在研究过程之中。   在社会科学中,现存有四种主要的认识理论,阐明了知识的本质:实证主义,现实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些理论的传统区别在于它们如何解决本体论对于现实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和对于现实我们能了解到什么的辩论。   (一)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理论基于本体论的客观现实假设(see Guba & Lincoln, 1994)。因此,科学的目标是解释,预测和控制现实。对于客观现实的假设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产生,测试和检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必须保持客观的立场以便能免除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免于偏见。对于实证主义而言,对于“认知者”(或科学家)的身份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任何人使用科学的方法都能捕捉到客观的现实。研究者个人信仰与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对于客观现实的评估;因此,这些人为的主观因素不能进入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二)后实证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认为存在客观现实,但与实证主义不同的是,它指出对于真正纯粹,毫无偏见的现实的捕捉是不可能的(see Guba & Lincoln, 1994)。换而言之,因为人类固有的缺陷,科学家们无法绝对精确的捕捉到纯粹,真正的社会现实和物质世界。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实验的方法进行假设五与测试),科学家必须试图识别和移除偏见的来源。   (三)后实证主义/批判主义   批判主义学家认为“现实”是通过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价值观来解读的,因而没有一个客观性的现实(see Guba & Lincoln, 1994)。我们所认为的知识不是“纯粹的事实”,因为它被滤过这些不同的镜头。因此,研究的目的是理解研究者与实验参与者的价值观如何解释现实世界。而通过这一假设---主观价值观渗透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不能完全客观的参与研究。因此,认知者的身份至关重要,因为价值观,信仰以及生活经验影响着研究问题的形成,数据的收集和最终对于数据的解释。因为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必须在研究报告中清楚的描述他们个人的经验是如何影响研究发现。   (四)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者将批判主义进一步推进,认为“现实”是社会建构的(see Guba & Lincoln, 1994)。性别,种族,阶层,文化和经济等社会因素不仅仅是过滤现实的镜头,它们代表了如何构造个人的现实。没有所谓“真正”的现实,没有单一的真理,多个个体构造出多种版本的真理。对于评估我们如何理解社会现实,研究者必须参与交互式的对话以发现这些社会上的现实建构。类似于批判主义,在研究中“认知者”的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家参与在研究现实的社会建构中。从这一观点出发,研究本质上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三、女性主义认识论   女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是从女性视角(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妇女主义)出发重新阐释了以上几种不同的认识论(实证主义,现实主义,批判主义,建构主义)。因而,一些女性主义认识论并未在本质上重新定义科学的实践,但有些确实是从根本上重构了我们如何构建知识。   (一)女性主义经验论   女性主义经验论反应了现实主义与自由女性主义的结合。因为它并不呼吁对于科学或是社会的结构改革,这一认识论的框架侧重于如何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较少的受到主观性别偏见的影响。(下转第171页) (上接第169页)女性主义经验论是基于本体论的假设--世界的客观存在,因此研究者的研究目标是如何用没有性别偏见的方式捕捉和解释客观存在的世界。Denmark et al. (1988)指出,性别歧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了研究的过程中,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制定研究问题时,研究者应该检查性别歧视问题以确保性别的刻板印象不会影响实验假设。其次,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寻则适当的样本(e.g, 研究参与者不能以“方便”为原因而限制为一种性别)并且应采用公平的研究方法。(e.g,性别刻板印象的方法不应该被采纳使用)。第三,在数据的分析与解释过程中,偶尔出现的性别差异不应该被过度强调,而性别结果的相似之处也不应该被忽视。最后,研究结论必须依循研究方法。例如,研究者不能随意将研究概括为两性研究除非该研究确实对两性进行了认真考究。事实上,女性主义经验论是通过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争对识别和消除性别歧视根源的实验设计而被定位的(e.g,实验法,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s,调查法)。   (二)女性主义立场论   女性主义立场论根源于批判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阶级,种族,性别以及性取向建构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为了生存,力量弱小的群体必须适应主流群体的文化。事实上,这些个体恰恰因为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劣势,因而能够对社会现实有更完整的,更少扭曲的观点 (Nielsen, 1990)。由于他们生活在主流群体的文化和自我文化的交互影响中,弱势群体能够发展出一种双重的视角并因此更能理解社会现实 (Hartsock, 1987, 1998; Westkott, 1990)。然而,这一观点必须通过适当的与性别,种族,阶级以及不公平的性取向的政治斗争而产生的个人经验发展而成 (Allen & Baber, 1992; Collins, 1987, 1989; Harding, 1987; Harstock, 1987, 1998)。受压迫群体的被压迫地位促使他们批判社会。但是这一观点只有在意识形态上升为生活经验时才会出现。因此,立场论者认为对于他们应该找到在社会建构中的边缘群体,并且积极的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Allen & Baber, 1992)。事实上,女性主义立场论研究利用众多研究方法(e.g, 质性研究,量性研究)以鼓励研究参与者(典型的受压迫群体)分享性别,种族,社会阶级以及性取向是如何融入在他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之中。此外,女性主义立场论的研究者们必须反思(并与读者共享)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研究数据的解释有何影响。   (三)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整合了后现代建构主义以及激进女性主义。正如其他建构主义一样,后现代的女性主义抵制任何所谓的单一客观存在或是其他形式。事实上,这些女性主义者认为真理就如“破坏性的错觉”(Olesen, 1994, p. 164),因为研究者可以以适当的科学的方法来定义什么是或不是所谓的知识。因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们拒绝基本的科学假设和价值观,因而质疑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主义科学。她们将世界看做无休止的故事或记录。其中大部分是为维持强权与压迫的现状服务的。(Olesen, 1994)研究者们试图理解的经验很可能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样经验必须通过语言表达,而这就无法保证经验的传达是完全中立的 (Riger, 1992)。科学成果总是定位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和权力之下。例如,后现代女性主义者称,从未有过女性主义心理学,“不同的女性讲述着不同生活经历下不同的认知”(Harding, 1987, p. 188)。从字面解释来看,后现代理论认为没有所谓的后现代研究,毕竟知识的构建从本质上来说是主观的并且受到语言传播的局限。然而,后现代女性主义活跃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并主张使用质性的研究方法。这项工作的核心是理解人们在构建社会现实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后现代主义学者试图结构研究者使用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经验:人们使用什么样的言语来描述他们的生活。后现代研究者需找在研究者形容各种的生活经验时言语的异同之处。


相关文章

  •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以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为切入点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等.本文主要以社会过程 ...查看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参考书目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l ...查看


  • 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述评
  • 内 容 提 要 从休谟对传统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怀疑态度及反形而上学,到后来的马赫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开始了对传统的归纳主义的科学哲学的批判,继而兴起了逻辑经验主义,把主要任务转向了语言分析,试图建立的"统一的科学语言", ...查看


  •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
  • 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抚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查看


  •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该书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1897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业
  • 1.方法论: 简单地说,方法论就是"论方法.规范地说,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方法论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 ...查看


  • 自然主义的回归
  • 作者:江怡 国外社会科学 1995年11期 在本世纪英美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哲学,通常被认为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哲学家弗雷格的思想.弗雷格的贡献不仅表现在逻辑和数学领域,重要的在于他把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替换为语言哲学问题,用语言哲学取代 ...查看


  • 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比较探究
  • 摘要:社会研究是复杂的认识活动.在社会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一种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种是人文主义方法论.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在经验中主张不同的研究方法,比较这两大方法论倾向对社会研究具有重 ...查看


  • 通用基本能力测试思考题
  • 1.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 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不仅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还需要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