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服装学院

形象081—16陈玉缺

指导老师:崔爽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能用八字概括:

本文依据日本史书,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论述了中世纪的日本所受唐朝的重要影响

一、重要制度的影响

在政治体制方面,“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大化四年,根据国博士高向玄理和僧旻制定的方案,设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其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号称“三公”,与唐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相当。左、右大臣之下有大纳言、少纳言、左辨官、右辨官。左辨官掌中务(管修史、天文)、式部(管官吏任免)、治部(管贵族婚娶、对外事务)、民部(管户籍、民政)四省。右辨官掌兵部(管用兵、治军)、刑部(管司法、刑罚)、大藏(管财政、利税)、宫内(管官田、

官营手工业)四省。这与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正台,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的国、郡、县也是参照唐太宗时的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

在军事方面,大化二年,日本仿唐朝的府兵制,建立起”防人制”。京师(今大阪)置五卫府,东国及九州等边塞重地设置军、团、防、戍,征集农民当兵,3年一轮代。其卫府、军团、防戍的设置以及“民兵合一”的情况,恰恰表明是搬用的隋唐之际的府兵制度。

唐朝的都市建筑制度,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大创举。日本在“大化改新”后逐渐接受了建立统治中心的意识。圣武天皇时,太政官奏议:京师乃帝王所居,万国朝宗之地,如不壮丽,将何以表德!〔1〕于是,日本先后在奈良、京都建起了藤原京、平城京和平安京。虽然它们占地面积不等,但都是仿照唐朝长安城的规模修筑的。其中,奈良的平城京最为典型。“面积有长安的四分之一,东西三十二町,南北三十六町”,宫城位于城的中轴线北部,棋盘式的街道划出方块形的坊里,街巷中线都直对一个

城门,设东市、西市。中轴线大街亦称“朱雀大街”,青瓦、红柱、粉墙、各宫均挂扁额,建筑壮观。日本史家称之为“富有国际性的小长安”〔2〕,是符合实际的。唐代的长安城原貌已不复存在,平城京却成为今天研究唐代城市建筑的一座珍贵的实物模型了。

二、思想文化的影响

由于遣唐使和回国留学生的推动,日本国还广泛地吸收和仿效大唐国的礼仪、服饰等项制度,以至影响到日本的某些民族风俗的形成。

遣唐使中的大使、副使或判官,大都通晓经史、长于文学。他们回国后,不少人位列公卿,因而在仿效或移植大唐国的制度、文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元正天皇养老二年,遣唐押使多治比县守回国,不久即为中纳言。次年正月举行朝见仪式时,他穿着唐玄宗所赐朝服朝见天皇,赞口不绝地夸耀其朝服的优美雅致。诸大臣纷纷仿效,从而带动了上层社会的移风易服。二月间,天皇下诏,天下百姓衣服一律仿唐模样,改为右襟。〔3〕吉备真备,养老元年作为留唐学生入长安学习经史,历时18年,于天平六年返日,带回《唐礼》即《大唐开元礼》130卷。胜宝四年,作为副大使再度入唐,返日后

在太宰府任大贰,为东海、南海、西海各道节度使,造棉质袄、胄20250具,完全仿照唐朝的新式样,按五行配色,每4050具为一色。到大同二年(807),平城天皇再次下诏:“朝会之礼,常服之制,一准唐议”。所以,其文官的朝服,头戴冠免,身着大袖上衣,小袖内衣,下着外裤、内裤,有褶的夹衣卷起到腰间,脚着朝靴,与唐朝文官装束无差。弘仁八年(818),遣唐使羊官菅源清公任式部少辅,奏请朝廷规定天下礼仪,男女衣服悉仿唐制,五位官品以上的位记都改汉式。嵯峨天皇又一次下诏:“朝会之礼、常服之制、拜跪之等,不分男女,一准唐仪。”〔4〕。清和天皇时,还曾仿照《大唐开元礼》,新修奠式制,颁行全国。日本高松冢出土的古墓壁画中有穿唐服的男女人像,足以证明唐朝服装东传日本的真实性。半个世纪前,郭沫若曾有过一段论述,可谓很好的解释:“中国在隋唐以后,经过好些的异族蹂躏,古代的衣冠文物每荡然无存而又另起炉灶。日本则因为岛国的关系,没有受到这种外来的损害,因此隋唐时代的封建文物乃至良风美俗,差不多原封不动地还被保存着。”〔5〕日本还有大量引进唐朝思想文化的记载,包括语言文字、学校教育、书籍编纂、文学艺术等等。先

说语言文字。汉字东传之前,日本“无文字,唯刻木、结绳”。5世纪时,在移居日本的汉人帮助下,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已经能够准确使用汉语了。当时,倭王武即用熟练的汉语给南朝宋明帝写过一道奏表。他们称汉语为“真名”,最古的日本书籍都是用这种“真名”写成的。留唐学问僧空海,曾经编成日本史上第一部“真名”字典---《篆录万象名义》30卷。元正天皇养老四年下诏,要求遵照唐朝僧人道荣和学问僧胜晓等的发音,强调“不得自出方法,妄作别音”。〔6〕圣武天皇天平八年(736),遣唐副使中臣名代邀请唐人衰晋卿赴日,天皇赐姓清村宿祢,官位从五位下,任太学音博士、太学头、协助吉备真备等太学教授讲授汉语音韵,矫正“吴音”,普及“唐音”即“汉音”。〔7〕很快,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日本民族便创造出以汉字为音符的“万叶假名”,为日本语言文字的诞生并取代汉字开辟出道路。但用汉字作音符,书字很不方便。奈良末期至平安前期,“平假名”、片假名“相继产生。据传说备真备利用汉字楷书偏旁创造了日语标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唐求法僧空海(泓法)又利用汉字草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汉字词汇至

今在现代日语中仍占相当比重,1981年日本国语审议会通过的《常用汉字表》确定日本常用汉字为1945个。〔8〕

再说一下学校教育的情况。圣武天皇在位期间,开设进士科,并创立了日本国的教育制度。京都设置”太学寮“,隶属于式部,招收五位以上的贵族、官僚子弟。地方设置“国学”,隶属于国司,招收一般小康之家子弟。其学科科目有“明经”、“纪传”两道。“明经”道,习《尚书》、《周易》、《毛诗》、《周礼》、《礼纪》、《春秋》、《论语》、《孝经》。“纪传”道,习《史记》等“前四史”、《晋书》、《文选》、《尔雅》。这同唐朝的国子学、太学,简直是如出一辙,别无二致。在“太学寮”、“国学”任教人员,多是遣唐使及留唐归国生。如随遣唐使留学的膳大丘,学满回国即任教“太学寮”,专门传授儒学。神户天皇景云二年(768),奏准奠孔子为文宣王。在此前后,天皇还曾下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倍加教授。儒学自6世纪初传到日本,直至20世纪的千余年间,一直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9〕

除此而外,诸如音乐、围棋、相朴、汉方医学、茶道、日本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等等,无不从各个

侧面展示着日本文化在“大化改新”至平安时期所受唐文化的影响。

日本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特点,使其始终保持着飞速前进的势头。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唐朝三百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来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咀嚼融化,终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从以上看来,可以说日本文明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唐朝的文化,所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烙进了日本的历史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继承了中国的唐代文化,至今仍然保存在日本的各个方面,反之在中国,很多已经没有足迹可循了...那么,与其去征讨谁窃取了谁的问题,不如去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把名族文化丢到哪去了。。。。。。

有人说,日本的文化是杂种文化。没有其纯正的文化来源。然而正是这些杂源的文化融合而成的大和民族,

创造出了一个亚洲的奇葩。有别于欧亚各国,其独立性也是无与伦比的。与其说是杂乱,不如说大和民族是一位出色的调酒师,调出了如此灿烂的日本文化。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注释:

〔1〕《续日本纪》神龟元年十一月。

〔2〕井上清:《日本历史》(上)第67—69页。〔3〕《续日本纪》养老三年二月壬戌。

〔4〕以上引文分见《续日本后记》大同二年六月丁戍:承和九年十月丁丑;《读日本纪》养老四年十二月。

〔5〕《日本民族发展概况》,见《沫若文集》第12卷。

〔6〕〔7〕“吴音”,指古代江浙地区的字音;“汉音”,指古代长安、洛阳等地传到日本的字音。〔8〕参见黄国雄等《日本〈常用汉字表〉的日汉读音对比》《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3期

〔9〕参见日本外务省编《今日的日本》第136页。

服装学院

形象081—16陈玉缺

指导老师:崔爽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能用八字概括:

本文依据日本史书,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论述了中世纪的日本所受唐朝的重要影响

一、重要制度的影响

在政治体制方面,“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大化四年,根据国博士高向玄理和僧旻制定的方案,设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其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号称“三公”,与唐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相当。左、右大臣之下有大纳言、少纳言、左辨官、右辨官。左辨官掌中务(管修史、天文)、式部(管官吏任免)、治部(管贵族婚娶、对外事务)、民部(管户籍、民政)四省。右辨官掌兵部(管用兵、治军)、刑部(管司法、刑罚)、大藏(管财政、利税)、宫内(管官田、

官营手工业)四省。这与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正台,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的国、郡、县也是参照唐太宗时的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

在军事方面,大化二年,日本仿唐朝的府兵制,建立起”防人制”。京师(今大阪)置五卫府,东国及九州等边塞重地设置军、团、防、戍,征集农民当兵,3年一轮代。其卫府、军团、防戍的设置以及“民兵合一”的情况,恰恰表明是搬用的隋唐之际的府兵制度。

唐朝的都市建筑制度,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大创举。日本在“大化改新”后逐渐接受了建立统治中心的意识。圣武天皇时,太政官奏议:京师乃帝王所居,万国朝宗之地,如不壮丽,将何以表德!〔1〕于是,日本先后在奈良、京都建起了藤原京、平城京和平安京。虽然它们占地面积不等,但都是仿照唐朝长安城的规模修筑的。其中,奈良的平城京最为典型。“面积有长安的四分之一,东西三十二町,南北三十六町”,宫城位于城的中轴线北部,棋盘式的街道划出方块形的坊里,街巷中线都直对一个

城门,设东市、西市。中轴线大街亦称“朱雀大街”,青瓦、红柱、粉墙、各宫均挂扁额,建筑壮观。日本史家称之为“富有国际性的小长安”〔2〕,是符合实际的。唐代的长安城原貌已不复存在,平城京却成为今天研究唐代城市建筑的一座珍贵的实物模型了。

二、思想文化的影响

由于遣唐使和回国留学生的推动,日本国还广泛地吸收和仿效大唐国的礼仪、服饰等项制度,以至影响到日本的某些民族风俗的形成。

遣唐使中的大使、副使或判官,大都通晓经史、长于文学。他们回国后,不少人位列公卿,因而在仿效或移植大唐国的制度、文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元正天皇养老二年,遣唐押使多治比县守回国,不久即为中纳言。次年正月举行朝见仪式时,他穿着唐玄宗所赐朝服朝见天皇,赞口不绝地夸耀其朝服的优美雅致。诸大臣纷纷仿效,从而带动了上层社会的移风易服。二月间,天皇下诏,天下百姓衣服一律仿唐模样,改为右襟。〔3〕吉备真备,养老元年作为留唐学生入长安学习经史,历时18年,于天平六年返日,带回《唐礼》即《大唐开元礼》130卷。胜宝四年,作为副大使再度入唐,返日后

在太宰府任大贰,为东海、南海、西海各道节度使,造棉质袄、胄20250具,完全仿照唐朝的新式样,按五行配色,每4050具为一色。到大同二年(807),平城天皇再次下诏:“朝会之礼,常服之制,一准唐议”。所以,其文官的朝服,头戴冠免,身着大袖上衣,小袖内衣,下着外裤、内裤,有褶的夹衣卷起到腰间,脚着朝靴,与唐朝文官装束无差。弘仁八年(818),遣唐使羊官菅源清公任式部少辅,奏请朝廷规定天下礼仪,男女衣服悉仿唐制,五位官品以上的位记都改汉式。嵯峨天皇又一次下诏:“朝会之礼、常服之制、拜跪之等,不分男女,一准唐仪。”〔4〕。清和天皇时,还曾仿照《大唐开元礼》,新修奠式制,颁行全国。日本高松冢出土的古墓壁画中有穿唐服的男女人像,足以证明唐朝服装东传日本的真实性。半个世纪前,郭沫若曾有过一段论述,可谓很好的解释:“中国在隋唐以后,经过好些的异族蹂躏,古代的衣冠文物每荡然无存而又另起炉灶。日本则因为岛国的关系,没有受到这种外来的损害,因此隋唐时代的封建文物乃至良风美俗,差不多原封不动地还被保存着。”〔5〕日本还有大量引进唐朝思想文化的记载,包括语言文字、学校教育、书籍编纂、文学艺术等等。先

说语言文字。汉字东传之前,日本“无文字,唯刻木、结绳”。5世纪时,在移居日本的汉人帮助下,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已经能够准确使用汉语了。当时,倭王武即用熟练的汉语给南朝宋明帝写过一道奏表。他们称汉语为“真名”,最古的日本书籍都是用这种“真名”写成的。留唐学问僧空海,曾经编成日本史上第一部“真名”字典---《篆录万象名义》30卷。元正天皇养老四年下诏,要求遵照唐朝僧人道荣和学问僧胜晓等的发音,强调“不得自出方法,妄作别音”。〔6〕圣武天皇天平八年(736),遣唐副使中臣名代邀请唐人衰晋卿赴日,天皇赐姓清村宿祢,官位从五位下,任太学音博士、太学头、协助吉备真备等太学教授讲授汉语音韵,矫正“吴音”,普及“唐音”即“汉音”。〔7〕很快,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日本民族便创造出以汉字为音符的“万叶假名”,为日本语言文字的诞生并取代汉字开辟出道路。但用汉字作音符,书字很不方便。奈良末期至平安前期,“平假名”、片假名“相继产生。据传说备真备利用汉字楷书偏旁创造了日语标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唐求法僧空海(泓法)又利用汉字草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汉字词汇至

今在现代日语中仍占相当比重,1981年日本国语审议会通过的《常用汉字表》确定日本常用汉字为1945个。〔8〕

再说一下学校教育的情况。圣武天皇在位期间,开设进士科,并创立了日本国的教育制度。京都设置”太学寮“,隶属于式部,招收五位以上的贵族、官僚子弟。地方设置“国学”,隶属于国司,招收一般小康之家子弟。其学科科目有“明经”、“纪传”两道。“明经”道,习《尚书》、《周易》、《毛诗》、《周礼》、《礼纪》、《春秋》、《论语》、《孝经》。“纪传”道,习《史记》等“前四史”、《晋书》、《文选》、《尔雅》。这同唐朝的国子学、太学,简直是如出一辙,别无二致。在“太学寮”、“国学”任教人员,多是遣唐使及留唐归国生。如随遣唐使留学的膳大丘,学满回国即任教“太学寮”,专门传授儒学。神户天皇景云二年(768),奏准奠孔子为文宣王。在此前后,天皇还曾下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倍加教授。儒学自6世纪初传到日本,直至20世纪的千余年间,一直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9〕

除此而外,诸如音乐、围棋、相朴、汉方医学、茶道、日本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等等,无不从各个

侧面展示着日本文化在“大化改新”至平安时期所受唐文化的影响。

日本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特点,使其始终保持着飞速前进的势头。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唐朝三百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来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咀嚼融化,终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从以上看来,可以说日本文明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唐朝的文化,所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烙进了日本的历史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继承了中国的唐代文化,至今仍然保存在日本的各个方面,反之在中国,很多已经没有足迹可循了...那么,与其去征讨谁窃取了谁的问题,不如去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把名族文化丢到哪去了。。。。。。

有人说,日本的文化是杂种文化。没有其纯正的文化来源。然而正是这些杂源的文化融合而成的大和民族,

创造出了一个亚洲的奇葩。有别于欧亚各国,其独立性也是无与伦比的。与其说是杂乱,不如说大和民族是一位出色的调酒师,调出了如此灿烂的日本文化。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注释:

〔1〕《续日本纪》神龟元年十一月。

〔2〕井上清:《日本历史》(上)第67—69页。〔3〕《续日本纪》养老三年二月壬戌。

〔4〕以上引文分见《续日本后记》大同二年六月丁戍:承和九年十月丁丑;《读日本纪》养老四年十二月。

〔5〕《日本民族发展概况》,见《沫若文集》第12卷。

〔6〕〔7〕“吴音”,指古代江浙地区的字音;“汉音”,指古代长安、洛阳等地传到日本的字音。〔8〕参见黄国雄等《日本〈常用汉字表〉的日汉读音对比》《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3期

〔9〕参见日本外务省编《今日的日本》第136页。


相关文章

  • 探析日本现代动漫文化
  • 摘 要:作为亚洲第一动漫强国的日本,其现代动漫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动漫文化.据资料表明,全球所播放出版的动漫产品约60%产自日本,享有"动漫王国"的称号.本文通过研究日本现代动漫的发展历程(1980年后日本动漫发展史),探 ...查看


  • 汉字与汉文化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
  • 2007年1月第16卷 第1期东北亚论坛N ortheast A si a Foru m Jan 1, 2007V o l 116 N o 11 汉字与汉文化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 朱卫新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文献信息中心, 吉林长春1300 ...查看


  • 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 摘 要: 公元前 5 世纪佛教诞生于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并在汉明帝时传人中国,传入中国的大多为大乘佛法,并在中国经历若干世纪的译经历史.之后逐渐由朝鲜传到日本.本文旨在研究佛教的诞生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对古代日本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


  • 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 学术园地!" 贾建梅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l50050) 自古以来9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文化就有密切的联系9两国人民互相往来9两国文化互相交流9对中日两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0 一!大化改新的背景 矛盾激化的反映0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 影响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在古代奈良时代前期到平安时代前期,强烈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奈良时代派遣遣唐使到唐朝留学,在平安时代开始发展了独特的学术,尤以儒学影响最大,江户时代有出现不少儒学者.后来,于平安时代后期(894年)由于停止派遣遣唐使以及在 ...查看


  • 茶道的蕴意--中日茶文化比较
  • "茶道"的蕴意中日茶文化比较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关睿 [摘要仲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潭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而中日茶文化交流吏可以说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页之一.可l:[说,茶道是发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的高层次生活文化 ...查看


  •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1
  •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摘要: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各国企业文化的形成.日本企业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极大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日本松 ...查看


  •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 摘要: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各国企业文化的形成.日本企业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极大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旨 ...查看


  • 浅议日本传统木建筑的现代化演绎
  • 浅议日本传统木建筑的现代化演绎 作者:吴宇 杜金玉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8期 [摘要]在当下各种思潮的影响下,针对如何创新性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日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神社.寺院.日本府邸和茶室等四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