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管理中的一些误区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就像第一次装修自己的房子,等明白过来,房子也装修完了。本人将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一些经验,以及在与兄弟财务公司交流过程中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虽是财务公司的经验,结算中心也可以作为参考

企业金管理中的一些误区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就像第一次装修自己的房子,等明白过来,房子也装修完了。本人将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一些经验,以及在与兄弟财务公司交流过程中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虽是财务公司的经验,结算中心也可以作为参考。

资金集中管理中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成员企业在银行发生的账务必须一一映射到财务公司账务系统的对应小户中。

(之所以将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个问题如果得到解决,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根本没有必要,财务系统只需记录总账即可,没有必要将银行记录的每笔业务在财务公司的账务系统中反映。需要查询明细账,只要通过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系统随时随地查询。我们记录明细账的目的:打印对账单、计算利息、查询等,这些工作银行的系统既然都可以自动完成,我们就没有必要记录。如果需要详细的数据,定期下载即可。关于汇总记账法,我们有专门的探讨,为了方便读者,请允许我再做简单介绍:

汇总记账法简介:在会计账务处理中,当某一个科目的明细账非常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其从会计核算系统中独立出去,形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进行该科目的核算管理,而会计系统只进行总账的记录,避免“大肚子”现象的发生。例如:原材料、库存商品、工资、固定资产等这些科目的明细往往较多,我们就建设相应的独立子系统,将其从会计核算系统中剥离出来。例如“库存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记录明细,而会计核算系统通过记录总账与其相连接。

汇总记账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做过工业会计或商业会计的都知道,如果将库存管理和账务管理放在一起处理会很麻烦,特别是在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品种很多的时候。我们一般将库存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分开,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明细账由“库存管理系统”处理,在该系统登记完毕入库单或出库单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明细账、汇总表、移动加权平均价等所有库存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数据,财务系统只进行总账的记录和管理,这样处理就要简单得多。

比如:花了10万元购买了50种原材料,都有各自的单价、数量等。可以这样处理:在库存管理系统中登记,自动生成原材料账。然后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只要登记一笔账就可以了:

借:原材料 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万元

如果需要查询原材料的明细账,登录库存管理系统查询就可以了。这样处理可以替代较为复杂的ERP软件。我集团部分成员企业就是按照我们这一建议去做的,程序也是由我们提供,运行多年,效果很好。

汇总记账法在工资核算中的应用:

工资管理借助一套工资管理软件,生成各种报表和工资台账,财务记账只记总数,一般不会下设明细,需要查询某人的工资情况,在管理系统查询工资台账就可以了。

汇总记账法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也运用到了汇总记账法,特别是在固定资产较多的大型企业,一般情况有一个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每月自动提取折旧并自动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同时打印出一个汇总表,财务部门根据这个汇总表只做一笔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如果要查询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登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就可以了。我们部分成员企业也是这么作的。效果很好。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财务处理上,对于明细较多的科目我们一般都采用汇总记账法解决问题,那么,在短期存款明细账较多的资金集中管理中能不能也采用这种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资金归集的银行系统和财务公司的财务核算系统,与上面的例子类似,只是科目不同而已。一个需要库存管理系统或其他系统,一个需要登录网上银行而已。我们再看一下财务公司记录明细账的目的:给成员企业提供对账单、进行日常的查询、存款利息的计算等,这些工作既然银行都可以代替我们完成,我们完全可以只记录总账,而没有必要重复记录。

这一模式已经在我们下属的两个结算中心运用数年,而且很成功。 财务公司下属的两个结算中心在每日做完账后,告诉财务公司其整个银行存款的借贷方发生额,财务公司只按照其提供的当天的汇总发生额记录。只需要登记两笔账: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存款—XX结算中心

贷:银行存款

借:短期存款—XX结算中心

需要查询明细账,只要找结算中心就可以了,各企业的存款利息也是由结算中心进行,这一模式已经成功运行数年,没有差错,成本较低,效率却很高。

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如果我们将各商业银行看作财务公司的结算中心,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轻松解决银行资金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问题。

财务公司账务处理举例:

假如:工行的资金池业务今天发生了1000笔业务,其中600笔收款,400笔付款,发生额分别为2亿元和1亿元。

财务公司就可以采用汇总记账法只要做一笔分录就可以了:

收款合计2亿元

借:银行存款——工行现金池 2亿元

贷:短期存款------工行现金池 2亿元

付款合计1亿元

借:短期存款---工行现金池 1亿元

贷:银行存款—工行现金池 1亿元

在我们的财务核算系统上就可以反映工行的资金池的总体情况,财务报表中也会体现出来。如果要了解明细,只要登录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查询就可以了。

如何实现财务公司财务核算系统与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对接是我们实行这一模式的关键,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由于采用“汇总记账”这一简单的会计原理,就可以将复杂问题解决好,也就是对待一个很庞大的资金管理系统只需要一个小的会计核算系统配合就够了。

以前我们了解的解决方法是银行发生的数据在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的数据库中的小户中再一一对应地记录一遍,类似哑铃型的数据处理模式,财务公司的数据量与银行的数据量相当。而我们这种模式就将哑铃的另一半变得很小。也就是财务公司的数据处理数量将大大减少。

这一模式在我公司已成功运行。

误区二、集团要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就必须建设一套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没有必要,利用银行的系统即可。一般的财务软件配合既可以了,另外财务系统与银行的资金管理系统也没有必要建立直连,财务系统用于记录总账,银行的资金管理系统用于资金管理和明细的查询。

也就是说,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由各家银行免费提供。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操作。

2、财务记账系统:由财务软件商提供,一般的财务软件即可。我们用的系统是我公司自己编写的。已运行多年。

3、业务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很简单,一般的编程人员即可完成。因为这是对业务的记录和统计,财务公司的业务量并不大。这个系统也是由我们公司自己编写的。

误区三、资金集中管理就是对成员企业的支付资金进行管理后的资金集中。

资金集中管理应当是对集中后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运作,使整个集团的沉淀资金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监督管理成员企业每笔支出的使用。如果那样不仅不利于成员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财务公司相关人员也会很累。企业需要购买原材料等是出于企业的需要和市场状况的判断,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这也是我们的成员企业为什么要配备厂长、经理以及相关的总会计师的原因,财务公司对成员企业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无疑是对成员企业相关人员的不信任,再说,财务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情况是否能全部了解。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对企业监管过细过严,上面累得够呛,下面怨声载道。另外,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没有要求企业队成员企业的资金进行监管,而是吸收成员企业的存款,既然是吸收存款就需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我们财务公司目前的方式就很好,企业收到资金时,会通过银行系统自动上划到财务公司的资金池账户中,企业需要资金对外支付时,系统会根据企业的需要自动从资金池中项企业账户中下拨以用于企业对外支付,前提是所支付资金不超过该企业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

曾经有一个财务公司来我公司学习,介绍了他们收支两条线的模式:企业需要钱的时候向财务公司申请,财务公司一般不会不同意,于是审批就流于形式,还需要派两个人进行资金的下拨(其中一个复核),由于业务量很大,每天需要上下午两组进行轮换。会计部认为这个活应该放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认为这个活应该放在会计部门,结果哪个部门也不愿意干这个活。而我们公司采用的模式就可以将资金集中工作完成于无形。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误区四、只有建设自己的系统才能实现零余额管理。

目前,银行为了给集团成员企业做好服务,以便吸收更多的存款、开展更多的中间业务,其系统可谓与时俱进、一日千里,我们建设系统能达到的功能他们都能达到,我们建设的系统没有的功能他们也能达到。比如以前自己建设系统的财务公司所标榜的系统先扫描银行成员企业账户的余额进行归集,银行的系统早已达到,而且是不用扫描的时时归集。零余额管理可以轻易实现。即使基本账户,我们也要求对其零余额管理,因为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从资金池账户中予以下划,

误区五、依靠银行对成员企业的资金会受制于银行。

财务公司与银行合作是个双赢的局面,银行也会看到,如不能做好对财务公司的服务,这块肥肉就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去,所以不用担心受制于银行。而且与财务公司合作的银行不止一家,那家服务好,我们将和那家合作的多一些。银行的服务可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找一家软件公司,不仅受制于软件公司,也会受制于银行。

误区六、财务公司应当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

一些财务公司建设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一些财务公司也计划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一些人甚至撰文鼓吹财务公司建设网上银行的必要性,然而,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人民银行“超级网银”的推出,本人认为财务公司没有必要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

再说,如果按照我公司的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各成员企业的业务完全在合作银行完成,没有必要登录财务公司的网上银行。 我个人认为,财务公司网上银行既然存在风险又没有必要,那就不要建设

误区七、财务公司必须建设自己的电子汇票系统。

用同业代理模式完全可以解决。我们有专门的文章进行研究《关于财务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代理模式的探讨》,请参考。我们也于2010年11月3日通过中信银行代理模式开出了第一张以我财务公司为承兑人的银行承兑汇票。据说这也是第一张以同业代理模式开出的财务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说理论、实践都有根据。

误区八、利用银行系统的现金管理服务功能需要交纳服务费、现金管理汇划费、手续费等。

这只是某些软件开发商的宣传口号,其实银行为了吸引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合作,这些费用都是可以减免的。这是在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实践中看到的。

误区九、利用银行系统会使得财务公司自身不掌握成员企业信息,因此信息滞后,不利于集团内部资金的及时调度和使用。

此言差矣,我们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系统,随时可以下载资金池的信息,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利用EXCEL表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

误区十、需要在基本结算户保留一定余额,用于日常费用支出。

利用银行的系统,基本户不必要保留余额,甚至纳税专户也没有必要保留余额,因为在这些户需要用钱的时候,系统会及时将所需要的资金数额从资金池中下划支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资金进行集中。

误区十一、建设自己的系统可以通过银企直连接口实时查询所有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一旦侦测到银行账户有进项款,自动指令银行实施上收资金或自己发起上收资金指令,将资金头寸及时划拨到财务公司的账户中。

这种模式是我在一家财务公司介绍经验的文章中看到的,也许当时尚先进的,但现在看来确实有些过时。现在银行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这一功能。

误区十二、利用银行系统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银行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他们的系统是不断地升级的,从这些年的发展历史即可看出。而软件公司建设的系统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在软件行业,时代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概念。再说,在中国有几家软件公司的寿命能和银行相比。

误区十三、系统建设花钱越多越好。

系统建设费用取决于您的实际需要,比如你去上班,如果你的家就在单位附近,那您用最古老的方法--------- 走着去未尝不可,而没有必要因为直升飞机已经发明出来了就要买直升飞机。另外一个就是短板效应,如果你使用的软硬件越多、越复杂,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排查起来也越麻烦。

系统建设不同于买房子,如果您采用的模式有问题,花钱越多可能风险越大。

误区十四、财务公司系统应当与银行的系统进行物理上的连接。

我公司的实践证明,这是没有必要的。有人主张建设财务公司的资金最集中管理系统,通过对财务公司系统的操作完成对银行资金的操作。我们认为,环节越少越好。以便将来出现问题好分清责任,如果用财务公司系统通过直连的模式完成对银行资金系统的操作,一旦出现问题是银行系统的责任还是财务公司系统的责任。如果我们直接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完成以上工作,出了问题肯定是银行的事。我们认为,少一道环节,就会少一道风险。这也是我们使用招商银行跨银行管理平台后迟迟没有开通其支付功能的主要原因,虽然银行的系统比普通软件公司的系统要安全得多。

误区十五、财务公司应当向某石油公司的财务公司的建设模式学习,建设自己的资金管理体系:

这种模式可能也只适用于某些石油公司,这种模式没有错,但要其他财务公司模仿那就是一个错误。天津到北京的高铁已经开通,有些人因为该车没有通到自己的门口,就要建设一条自己的专列,从自己的门口直通北京。这样做是可行的但绝不是值得推广的。再说,财务公司因为没有自己的清算号和现金业务,资金集中后还得存在银行,花这麽大力气干一件脱裤子放屁的事实在不值得夸耀。这也是我国油价如此昂贵的原因之一。

误区十六、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越高越好。

这取决于贵公司对资金的运作水平与数量,如果贵公司将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上来以后之运用了50%,其他的资金不仅要给人民银行交纳存款准备金,还需要给银行监管当局交纳监管费。

误区十七、财务公司应当建设分支机构。

没有必要。银行的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可以满足任何一家财务公司对集团成员企业资金的集中。目前有个别的财务公司设立了分支机构,是因为他们建设思路有问题:试图按照银行的模式去建设财务公司,这种模式是在不值得推广。

未来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一、 结算中心与财务公司的结算功能将逐步交由银行去做。

将资金结算业务放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存在诸多弊端,而且人力、物力消耗较大。而结算工作本身不能带来效益。举个例子,假如结算中心某天收入100亿,发生了1000笔业务,支出了100亿元,发生了2000笔业务,这些工作对资金集中管理没有意义。

如果我们将结算功能交给银行,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把精力放在对归集资金的管理上,使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相信大家会逐步认识到这一点。

二、“汇总记账法”将会被认可和运用。

笔者力推的“汇总记账法”将会被大家认可并广泛运用。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变得简单,一些靠这个吃饭的软件公司业务将受到影响。

三、由于结算中心的模式已经过时,而财务公司的模式又有较高的门槛,未来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管理形式大多将采用“资金集中管理中心”。

目前,集团对成员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结算中心;另一种就是财务公司。但这两种模式都存在弊端:传统结算中心的结算业务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内部户的问题限制了成员企业的发展;财务公司的成立门槛较高,且运行成本较大,不适合大多数的集团公司。有没有一种机构可以满足以下要求:既不需要像传统的结算中心那样处理大量的结算业务、也不需要花大力气成立财务公司就可以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可以叫做“资金集中管理中心”。我认为这是未来大多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发展方向。

建设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步骤:

1、找好合作银行

2、成员企业在这家银行开户,如果分散,可到合作银行的就近网点就近开户。

3、集团公司在该银行开立资金池账户。

4、集团公司、合作银行及各成员企业签署资金集中管理三方协议。

5、成员企业的所有业务在其所开户的银行办理。

6、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由于是在一家银行,不用支付手续费。这就和自己设置结算中心一样了。

7、两种模式:我们介绍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使得我们的资金集中管理变得很简单。

工行模式

(1)在企业收到资金时自动上划至集团的资金池账户。

(2)在企业需要资金对外付款时可以自动从资金池中下划资金至企业账户完成支付。下划资金不得超过其在资金池中的存款余额。

(3)银行能够按照集团公司设定的利率给企业计算利息。

(4)银行可以给成员企业打印对账单。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对账单是将成员企业与集团资金池账户中的往来过滤掉的对账单,这个对账单与企业没有归集时的一样。

(5)资金池账户可以透支。这样可以保证在集团用掉资金池账户的部分资金后不会影响成员企业临时的大额付款。

举个例子:假如资金池的日常沉淀为1亿元,日常成员企业用款量大约是5千万元。集团公司就可以将资金池中的5000万元拿出来运作。如果遇到成员企业临时的大额付款,比如需要6000万元,也就是说资金池需要从银行透支1000万元,根据协议,自动系统自动启动透支功能。如果日末能补上,则不计利息,如果因为占用无法解除,则集团付给银行利息。这对银行和集团公司都有好处。对银行而言,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息,对集团而言,可以不必在资金池中存放过多的现金以应付不测。

(6)由于集团对成员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可以锁定大量资金,银行都愿意与其合作,竞争很激烈。所以系统的使用费和账户的服务费一般都予以减免。

中国银行模式:

开户、签署三方协议与工行的类似,所不同的是中国银行的资金归集模式相反,就是日间成员企业的现金依然存在自己的账户中,日末归集到集团公司的账户中,第二天系统自动将归集上来的钱下划到成员企业的账户中。

集团公司可以日间可以查询整个集团成员企业沉淀资金的汇总数,在这些金额内集团可以透支使用,日末归集上来的资金可以把集团的透支补齐。“日间透支,日末补齐”,银行不计收利息。

成员企业虽然将资金归集到集团,日常工作不受任何影响。

以上两种模式我们都在使用,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对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

8、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优势:

(1)成立不需要审批。

(2)不用做大量的结算业务

(3)由于引进本人力推的“汇总记账法”,该模式的信息化建设成本较低,财务处理比较简单。

(4) 可以最大限度地对集团基金进行集中管理而不必向财务公司一样考虑存款准备金、监管费、协会会费等。

(5) 不用受到银监局的监管

(6) 最主要的是初级阶段的财务公司的所有业务都可以做。

所以本人认为,未来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方向就是建设“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心”。

四、如果对财务公司的一些不合理政策没有改变,为了合理躲避一些政策,会将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工作放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将高端业务放在财务公司。

由于财务公司需要给人民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需要给银监局缴纳监管费,这两项的计算基础都与吸收的存款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财务公司对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程度越高,需要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就会越高。如果将集中管理的资金放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账户上就可以减少这两项的基数。如果相关机构不改变现行政策,相信笔者提供的这种模式对许多财务公司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相信以上的东西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完)

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就像第一次装修自己的房子,等明白过来,房子也装修完了。本人将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一些经验,以及在与兄弟财务公司交流过程中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虽是财务公司的经验,结算中心也可以作为参考

企业金管理中的一些误区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就像第一次装修自己的房子,等明白过来,房子也装修完了。本人将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一些经验,以及在与兄弟财务公司交流过程中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虽是财务公司的经验,结算中心也可以作为参考。

资金集中管理中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成员企业在银行发生的账务必须一一映射到财务公司账务系统的对应小户中。

(之所以将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个问题如果得到解决,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根本没有必要,财务系统只需记录总账即可,没有必要将银行记录的每笔业务在财务公司的账务系统中反映。需要查询明细账,只要通过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系统随时随地查询。我们记录明细账的目的:打印对账单、计算利息、查询等,这些工作银行的系统既然都可以自动完成,我们就没有必要记录。如果需要详细的数据,定期下载即可。关于汇总记账法,我们有专门的探讨,为了方便读者,请允许我再做简单介绍:

汇总记账法简介:在会计账务处理中,当某一个科目的明细账非常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其从会计核算系统中独立出去,形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进行该科目的核算管理,而会计系统只进行总账的记录,避免“大肚子”现象的发生。例如:原材料、库存商品、工资、固定资产等这些科目的明细往往较多,我们就建设相应的独立子系统,将其从会计核算系统中剥离出来。例如“库存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记录明细,而会计核算系统通过记录总账与其相连接。

汇总记账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做过工业会计或商业会计的都知道,如果将库存管理和账务管理放在一起处理会很麻烦,特别是在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品种很多的时候。我们一般将库存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分开,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明细账由“库存管理系统”处理,在该系统登记完毕入库单或出库单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明细账、汇总表、移动加权平均价等所有库存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数据,财务系统只进行总账的记录和管理,这样处理就要简单得多。

比如:花了10万元购买了50种原材料,都有各自的单价、数量等。可以这样处理:在库存管理系统中登记,自动生成原材料账。然后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只要登记一笔账就可以了:

借:原材料 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万元

如果需要查询原材料的明细账,登录库存管理系统查询就可以了。这样处理可以替代较为复杂的ERP软件。我集团部分成员企业就是按照我们这一建议去做的,程序也是由我们提供,运行多年,效果很好。

汇总记账法在工资核算中的应用:

工资管理借助一套工资管理软件,生成各种报表和工资台账,财务记账只记总数,一般不会下设明细,需要查询某人的工资情况,在管理系统查询工资台账就可以了。

汇总记账法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也运用到了汇总记账法,特别是在固定资产较多的大型企业,一般情况有一个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每月自动提取折旧并自动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同时打印出一个汇总表,财务部门根据这个汇总表只做一笔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如果要查询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登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就可以了。我们部分成员企业也是这么作的。效果很好。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财务处理上,对于明细较多的科目我们一般都采用汇总记账法解决问题,那么,在短期存款明细账较多的资金集中管理中能不能也采用这种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资金归集的银行系统和财务公司的财务核算系统,与上面的例子类似,只是科目不同而已。一个需要库存管理系统或其他系统,一个需要登录网上银行而已。我们再看一下财务公司记录明细账的目的:给成员企业提供对账单、进行日常的查询、存款利息的计算等,这些工作既然银行都可以代替我们完成,我们完全可以只记录总账,而没有必要重复记录。

这一模式已经在我们下属的两个结算中心运用数年,而且很成功。 财务公司下属的两个结算中心在每日做完账后,告诉财务公司其整个银行存款的借贷方发生额,财务公司只按照其提供的当天的汇总发生额记录。只需要登记两笔账: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存款—XX结算中心

贷:银行存款

借:短期存款—XX结算中心

需要查询明细账,只要找结算中心就可以了,各企业的存款利息也是由结算中心进行,这一模式已经成功运行数年,没有差错,成本较低,效率却很高。

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如果我们将各商业银行看作财务公司的结算中心,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轻松解决银行资金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问题。

财务公司账务处理举例:

假如:工行的资金池业务今天发生了1000笔业务,其中600笔收款,400笔付款,发生额分别为2亿元和1亿元。

财务公司就可以采用汇总记账法只要做一笔分录就可以了:

收款合计2亿元

借:银行存款——工行现金池 2亿元

贷:短期存款------工行现金池 2亿元

付款合计1亿元

借:短期存款---工行现金池 1亿元

贷:银行存款—工行现金池 1亿元

在我们的财务核算系统上就可以反映工行的资金池的总体情况,财务报表中也会体现出来。如果要了解明细,只要登录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查询就可以了。

如何实现财务公司财务核算系统与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对接是我们实行这一模式的关键,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由于采用“汇总记账”这一简单的会计原理,就可以将复杂问题解决好,也就是对待一个很庞大的资金管理系统只需要一个小的会计核算系统配合就够了。

以前我们了解的解决方法是银行发生的数据在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的数据库中的小户中再一一对应地记录一遍,类似哑铃型的数据处理模式,财务公司的数据量与银行的数据量相当。而我们这种模式就将哑铃的另一半变得很小。也就是财务公司的数据处理数量将大大减少。

这一模式在我公司已成功运行。

误区二、集团要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就必须建设一套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没有必要,利用银行的系统即可。一般的财务软件配合既可以了,另外财务系统与银行的资金管理系统也没有必要建立直连,财务系统用于记录总账,银行的资金管理系统用于资金管理和明细的查询。

也就是说,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由各家银行免费提供。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操作。

2、财务记账系统:由财务软件商提供,一般的财务软件即可。我们用的系统是我公司自己编写的。已运行多年。

3、业务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很简单,一般的编程人员即可完成。因为这是对业务的记录和统计,财务公司的业务量并不大。这个系统也是由我们公司自己编写的。

误区三、资金集中管理就是对成员企业的支付资金进行管理后的资金集中。

资金集中管理应当是对集中后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运作,使整个集团的沉淀资金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监督管理成员企业每笔支出的使用。如果那样不仅不利于成员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财务公司相关人员也会很累。企业需要购买原材料等是出于企业的需要和市场状况的判断,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这也是我们的成员企业为什么要配备厂长、经理以及相关的总会计师的原因,财务公司对成员企业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无疑是对成员企业相关人员的不信任,再说,财务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情况是否能全部了解。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对企业监管过细过严,上面累得够呛,下面怨声载道。另外,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没有要求企业队成员企业的资金进行监管,而是吸收成员企业的存款,既然是吸收存款就需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我们财务公司目前的方式就很好,企业收到资金时,会通过银行系统自动上划到财务公司的资金池账户中,企业需要资金对外支付时,系统会根据企业的需要自动从资金池中项企业账户中下拨以用于企业对外支付,前提是所支付资金不超过该企业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

曾经有一个财务公司来我公司学习,介绍了他们收支两条线的模式:企业需要钱的时候向财务公司申请,财务公司一般不会不同意,于是审批就流于形式,还需要派两个人进行资金的下拨(其中一个复核),由于业务量很大,每天需要上下午两组进行轮换。会计部认为这个活应该放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认为这个活应该放在会计部门,结果哪个部门也不愿意干这个活。而我们公司采用的模式就可以将资金集中工作完成于无形。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误区四、只有建设自己的系统才能实现零余额管理。

目前,银行为了给集团成员企业做好服务,以便吸收更多的存款、开展更多的中间业务,其系统可谓与时俱进、一日千里,我们建设系统能达到的功能他们都能达到,我们建设的系统没有的功能他们也能达到。比如以前自己建设系统的财务公司所标榜的系统先扫描银行成员企业账户的余额进行归集,银行的系统早已达到,而且是不用扫描的时时归集。零余额管理可以轻易实现。即使基本账户,我们也要求对其零余额管理,因为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从资金池账户中予以下划,

误区五、依靠银行对成员企业的资金会受制于银行。

财务公司与银行合作是个双赢的局面,银行也会看到,如不能做好对财务公司的服务,这块肥肉就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去,所以不用担心受制于银行。而且与财务公司合作的银行不止一家,那家服务好,我们将和那家合作的多一些。银行的服务可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找一家软件公司,不仅受制于软件公司,也会受制于银行。

误区六、财务公司应当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

一些财务公司建设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一些财务公司也计划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一些人甚至撰文鼓吹财务公司建设网上银行的必要性,然而,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人民银行“超级网银”的推出,本人认为财务公司没有必要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

再说,如果按照我公司的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各成员企业的业务完全在合作银行完成,没有必要登录财务公司的网上银行。 我个人认为,财务公司网上银行既然存在风险又没有必要,那就不要建设

误区七、财务公司必须建设自己的电子汇票系统。

用同业代理模式完全可以解决。我们有专门的文章进行研究《关于财务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代理模式的探讨》,请参考。我们也于2010年11月3日通过中信银行代理模式开出了第一张以我财务公司为承兑人的银行承兑汇票。据说这也是第一张以同业代理模式开出的财务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说理论、实践都有根据。

误区八、利用银行系统的现金管理服务功能需要交纳服务费、现金管理汇划费、手续费等。

这只是某些软件开发商的宣传口号,其实银行为了吸引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合作,这些费用都是可以减免的。这是在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实践中看到的。

误区九、利用银行系统会使得财务公司自身不掌握成员企业信息,因此信息滞后,不利于集团内部资金的及时调度和使用。

此言差矣,我们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系统,随时可以下载资金池的信息,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利用EXCEL表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

误区十、需要在基本结算户保留一定余额,用于日常费用支出。

利用银行的系统,基本户不必要保留余额,甚至纳税专户也没有必要保留余额,因为在这些户需要用钱的时候,系统会及时将所需要的资金数额从资金池中下划支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资金进行集中。

误区十一、建设自己的系统可以通过银企直连接口实时查询所有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一旦侦测到银行账户有进项款,自动指令银行实施上收资金或自己发起上收资金指令,将资金头寸及时划拨到财务公司的账户中。

这种模式是我在一家财务公司介绍经验的文章中看到的,也许当时尚先进的,但现在看来确实有些过时。现在银行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这一功能。

误区十二、利用银行系统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银行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他们的系统是不断地升级的,从这些年的发展历史即可看出。而软件公司建设的系统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在软件行业,时代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概念。再说,在中国有几家软件公司的寿命能和银行相比。

误区十三、系统建设花钱越多越好。

系统建设费用取决于您的实际需要,比如你去上班,如果你的家就在单位附近,那您用最古老的方法--------- 走着去未尝不可,而没有必要因为直升飞机已经发明出来了就要买直升飞机。另外一个就是短板效应,如果你使用的软硬件越多、越复杂,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排查起来也越麻烦。

系统建设不同于买房子,如果您采用的模式有问题,花钱越多可能风险越大。

误区十四、财务公司系统应当与银行的系统进行物理上的连接。

我公司的实践证明,这是没有必要的。有人主张建设财务公司的资金最集中管理系统,通过对财务公司系统的操作完成对银行资金的操作。我们认为,环节越少越好。以便将来出现问题好分清责任,如果用财务公司系统通过直连的模式完成对银行资金系统的操作,一旦出现问题是银行系统的责任还是财务公司系统的责任。如果我们直接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完成以上工作,出了问题肯定是银行的事。我们认为,少一道环节,就会少一道风险。这也是我们使用招商银行跨银行管理平台后迟迟没有开通其支付功能的主要原因,虽然银行的系统比普通软件公司的系统要安全得多。

误区十五、财务公司应当向某石油公司的财务公司的建设模式学习,建设自己的资金管理体系:

这种模式可能也只适用于某些石油公司,这种模式没有错,但要其他财务公司模仿那就是一个错误。天津到北京的高铁已经开通,有些人因为该车没有通到自己的门口,就要建设一条自己的专列,从自己的门口直通北京。这样做是可行的但绝不是值得推广的。再说,财务公司因为没有自己的清算号和现金业务,资金集中后还得存在银行,花这麽大力气干一件脱裤子放屁的事实在不值得夸耀。这也是我国油价如此昂贵的原因之一。

误区十六、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越高越好。

这取决于贵公司对资金的运作水平与数量,如果贵公司将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上来以后之运用了50%,其他的资金不仅要给人民银行交纳存款准备金,还需要给银行监管当局交纳监管费。

误区十七、财务公司应当建设分支机构。

没有必要。银行的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可以满足任何一家财务公司对集团成员企业资金的集中。目前有个别的财务公司设立了分支机构,是因为他们建设思路有问题:试图按照银行的模式去建设财务公司,这种模式是在不值得推广。

未来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一、 结算中心与财务公司的结算功能将逐步交由银行去做。

将资金结算业务放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存在诸多弊端,而且人力、物力消耗较大。而结算工作本身不能带来效益。举个例子,假如结算中心某天收入100亿,发生了1000笔业务,支出了100亿元,发生了2000笔业务,这些工作对资金集中管理没有意义。

如果我们将结算功能交给银行,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把精力放在对归集资金的管理上,使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相信大家会逐步认识到这一点。

二、“汇总记账法”将会被认可和运用。

笔者力推的“汇总记账法”将会被大家认可并广泛运用。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变得简单,一些靠这个吃饭的软件公司业务将受到影响。

三、由于结算中心的模式已经过时,而财务公司的模式又有较高的门槛,未来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管理形式大多将采用“资金集中管理中心”。

目前,集团对成员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结算中心;另一种就是财务公司。但这两种模式都存在弊端:传统结算中心的结算业务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内部户的问题限制了成员企业的发展;财务公司的成立门槛较高,且运行成本较大,不适合大多数的集团公司。有没有一种机构可以满足以下要求:既不需要像传统的结算中心那样处理大量的结算业务、也不需要花大力气成立财务公司就可以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可以叫做“资金集中管理中心”。我认为这是未来大多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发展方向。

建设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步骤:

1、找好合作银行

2、成员企业在这家银行开户,如果分散,可到合作银行的就近网点就近开户。

3、集团公司在该银行开立资金池账户。

4、集团公司、合作银行及各成员企业签署资金集中管理三方协议。

5、成员企业的所有业务在其所开户的银行办理。

6、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由于是在一家银行,不用支付手续费。这就和自己设置结算中心一样了。

7、两种模式:我们介绍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使得我们的资金集中管理变得很简单。

工行模式

(1)在企业收到资金时自动上划至集团的资金池账户。

(2)在企业需要资金对外付款时可以自动从资金池中下划资金至企业账户完成支付。下划资金不得超过其在资金池中的存款余额。

(3)银行能够按照集团公司设定的利率给企业计算利息。

(4)银行可以给成员企业打印对账单。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对账单是将成员企业与集团资金池账户中的往来过滤掉的对账单,这个对账单与企业没有归集时的一样。

(5)资金池账户可以透支。这样可以保证在集团用掉资金池账户的部分资金后不会影响成员企业临时的大额付款。

举个例子:假如资金池的日常沉淀为1亿元,日常成员企业用款量大约是5千万元。集团公司就可以将资金池中的5000万元拿出来运作。如果遇到成员企业临时的大额付款,比如需要6000万元,也就是说资金池需要从银行透支1000万元,根据协议,自动系统自动启动透支功能。如果日末能补上,则不计利息,如果因为占用无法解除,则集团付给银行利息。这对银行和集团公司都有好处。对银行而言,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息,对集团而言,可以不必在资金池中存放过多的现金以应付不测。

(6)由于集团对成员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可以锁定大量资金,银行都愿意与其合作,竞争很激烈。所以系统的使用费和账户的服务费一般都予以减免。

中国银行模式:

开户、签署三方协议与工行的类似,所不同的是中国银行的资金归集模式相反,就是日间成员企业的现金依然存在自己的账户中,日末归集到集团公司的账户中,第二天系统自动将归集上来的钱下划到成员企业的账户中。

集团公司可以日间可以查询整个集团成员企业沉淀资金的汇总数,在这些金额内集团可以透支使用,日末归集上来的资金可以把集团的透支补齐。“日间透支,日末补齐”,银行不计收利息。

成员企业虽然将资金归集到集团,日常工作不受任何影响。

以上两种模式我们都在使用,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对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

8、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优势:

(1)成立不需要审批。

(2)不用做大量的结算业务

(3)由于引进本人力推的“汇总记账法”,该模式的信息化建设成本较低,财务处理比较简单。

(4) 可以最大限度地对集团基金进行集中管理而不必向财务公司一样考虑存款准备金、监管费、协会会费等。

(5) 不用受到银监局的监管

(6) 最主要的是初级阶段的财务公司的所有业务都可以做。

所以本人认为,未来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方向就是建设“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心”。

四、如果对财务公司的一些不合理政策没有改变,为了合理躲避一些政策,会将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工作放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将高端业务放在财务公司。

由于财务公司需要给人民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需要给银监局缴纳监管费,这两项的计算基础都与吸收的存款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财务公司对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程度越高,需要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就会越高。如果将集中管理的资金放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账户上就可以减少这两项的基数。如果相关机构不改变现行政策,相信笔者提供的这种模式对许多财务公司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相信以上的东西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完)


相关文章

  • 多元化经济战略研究
  •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多元化经济战略研究 学 生 指导教师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2009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 ...查看


  • 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 [摘要] 本文阐述了薪酬管理的内容及薪酬激励作用,分析了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原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阐明如何制定一个公平.有效的薪酬体系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才能激励雇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关键词] 薪 ...查看


  • 企业培训体系的3个误区和解决方案
  • 企业培训体系的3个误区和解决方案 可口可乐只所以敢说,一把火烧掉照样能重新建立起来原因,不仅在于其品牌外在影响力,更重要在于其内在建立的人才培训体系.面向不同国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员工,如何实现一样的的工作文化和能力,那就是企业培训体系.铁 ...查看


  •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
  • 华为的业绩有目共睹,华为的神秘也是人所共知.走到今天,华为靠的是什么? 虽然仅有十四年历史,今天的华为已是家大业大.回看华为走过的路,进而探究华为何以走到今天,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足以研究个一两年,写上一本书.所以,我们试图从一个侧面解读 ...查看


  •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给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课题.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受到冲击 ...查看


  • 中小企业低成本品牌传播误区及策略
  • 1.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核心价值能低成本提升中小企业销量与品牌资产 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规划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识别,并以此为品牌宪法去统帅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而高度差异化与个性化的信息天然具有吸引公众的眼球.获得万 ...查看


  • 纯属个人创意观点
  • 纯属个人创意观点 (作者:广州市蓝色创意广告公司 创意总监 柳军 ) 创意没有固定方法,只有厚积薄发,这是老生常谈,却往往被忽略.创意上的急功近利成为国内广告圈的普遍现象. 功利时代的人,往往只看结果而忽视过程.当广告创意人津津乐道于一些大 ...查看


  • 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评价-论文
  • 财会研究 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评价 胡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摘 要]财务报表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及现金流量,是表现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以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数据为依据,综 财务报表的误区 财务报表分析 ...查看


  • 论如何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
  • 论如何提高企业有效性的招聘 摘要: 招聘是组织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手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拥有更多更好人才是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前提,提高企业招聘有效性则是企业获取更多更好人才的最佳方式.本文总结分析了企业有效招聘存在的误区.影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