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心的一面镜子

  摘 要:王兆胜的散文抒写了感人肺腑的亲情,表现了对“物”的博爱情怀,诠释了“半半哲学”式的生活艺术,彰显了对都市、乡村的现代性反思,饱含作者对天地、自然、生命的挚爱之情,文笔平淡简朴又不失哲学韵味,体现出“接地气”的散文风格。 关键词:王兆胜;散文;至情至性;博爱情怀;半半哲学;现代反思   王兆胜是研究林语堂的知名学者,其论著《林语堂的文化情怀》被誉为“标志着林语堂研究一个新阶段的到来”①的扛鼎之作。在散文研究上,《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文学的命脉》两部著作阐释了他对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精辟见解。王兆胜在林语堂、散文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为学界所熟知,他的散文创作则往往被忽略。他的散文以天地人心为支点,以真诚自由为精神向度,在平淡素朴的文字中蕴藏了对人生世态的悲悯情怀、对自然万物的博爱与关照、对都市与乡村的现代性反思的深刻人文内涵,从而形成了自由诗性与哲学思考有机融合的散文品质。   一 至情至性: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追忆   散文贵在真诚。“散文必须立足于现实,扎根于大地和民间,反映最底层人的苦难与不幸,成为他们心灵的代言人。”②王兆胜的真诚体现在他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去贴近世界、生活、生命,以一种悲悯的心态去审视底层人物的悲剧人生。在散文《天地人心三题》中,他定义了赤子之心即“真诚、善良、纯洁、宁静和自由之心,它是本然的,没有受到污染和异化,有了这颗心灵,在这个世界上,他就会成为真人,生活得自然幸福。”③ 这是王兆胜所有散文创作的立足点。它艺术呈现更多地表现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及追忆。   《母亲的遗物》一文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母亲对儿子的关切。母亲英年早逝,其遗物被父亲付之一炬,因而试图通过遗物与母亲灵魂对话的希望破灭了。但母子交流没有断绝,而是转化为梦中相遇。通过母亲以地瓜充饥而将玉米饼让给儿子、反复补“我”捅破的纸窗、临终前嘱咐“我”的姐姐照顾兄弟等往事,使母亲善良、勤勉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深切的挚爱与怀念。在《父爱深深深几许》、《愧对父亲》中,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追忆了父亲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父亲性格暴躁但不失善良仁慈和菩萨心肠,充满对家人及弱者无限的爱。父亲人生坎坷、生命多舛,先后经受了早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切肤之痛。作者常年漂泊在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亲的生活,甚至父亲晚年想与儿子在北京同住、去世前想要一匹“工艺马”的小小愿望,也因各种原因没能如愿。作者觉得愧对父亲而感到内疚和痛苦。而《怀念二哥》、《三哥的铅色人生》则分别追忆了朴实善良的二哥和卑微苦难的三哥的悲剧人生。它们文字朴实、情感真挚,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悲悯情怀。   王兆胜的这些亲情散文大多是对逝去亲人的追忆,很多篇章是作者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情感真切自然而基调深沉忧伤。《与姐姐永别》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作。文中未成年的姐姐在母亲去世后,充当了“母亲”和姐姐的双重角色,用她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呵护两个弟弟的重担,用稚嫩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中,正是姐姐的无私关爱,才驱散了笼罩在弟弟心中的阴霾,也给了他们战胜苦难的勇气。散文采用生活化场景描写的艺术手法,追忆了姐姐苦难而光辉的生命历程,在寥寥数笔中形神俱现。通篇平淡简朴的文字饱含着姐弟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   二 博爱情怀:善待自然万物   整个世界呈现为一张关系复杂的网,人类和万物都是其中的一个结点。人类始终应该明白“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④“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⑤王兆胜用散文的方式形象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诠释了博爱万物的思想。   王兆胜出生在一个贫寒而悲苦的农村家庭,较一般人多了一些对于人生苦难的体验。这让他参透了生命与爱的哲学内涵:一方面,他洞察到生命的脆弱,要懂得珍惜与体恤;另一方面,他发现“爱”是人类前行的不竭动力,要心怀感恩、大爱万物。基于这种人生感悟,王兆胜总是胸怀博爱,用一颗仁慈、同情之心看取世界万物。他强调的博爱,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道德的爱的情怀。这种爱是无限的,它不分人类,不分动物,也不分植物,甚至不分山石,总之,那是一种包容万有的仁慈和怜悯之心,就是连自己的仇敌也要去爱。”⑥这是一种不拘泥于人本身而延伸至天地万物的博爱。在《坐拥书城快若何》中,作者将书视为刚出生的婴孩儿。《我的第一块藏石》写作者与藏石亲密无间。《物的解放》则深入探讨了“物的解放”这个抽象命题。作者认为,长期以来,社会一直关注“人的解放”却忽视了“物的解放”,以至于我们认为“在活泼的小兔或小鼠上随意进行试验、对耕牛等施加暴力、圈养宠物于笼中”等人类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其实这是一种有失人道的错误做法。如此种种,都是作者宅心仁厚的真实反映和大爱情怀的生动写照。   人与世界的关系好比鱼和水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⑦人与世界的斗争没有谁能成为赢家。在作者看来:“天地自然是包含着人的,而不是相反。站在这一角度观察,人就应该对天地自然怀着一份虔诚和畏惧之心。”⑧只有对天地自然持敬畏之心,才能与天地自然进行友好对话,实现彼此间的和谐共处。反之,如果执拗于人类中心主义,就会出现涂炭生灵、悖逆天理的行为。《文学·人生·天地自然》一文对人类用沸油浇在活羊臀部以及敲开活猴脑袋吃猴脑的非人道的行为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这是蹂躏生命的罪证,更是人类异化的表征。在《天地人心三题》中,作者主张人类应该与自然进行对话,“充分体会自然天地之心,以和谐的心怀去对待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⑨在人类中心主义横行的今天,王兆胜在散文中倡导善待万物的博爱情怀,是人生世态体验沉淀后的领悟,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促使我们对自身行为有所觉悟与反思。   三 “半半哲学”:生活的艺术   从对待人生的态度看,中国人大致有入世、出世、遁世三种取向。在三者的联动过程中产生了“有为中无为、无为中有为”的复杂的人生样态。“有为”与“无为”的人生形式看似有别,但最后殊途同归地指向入世的目标。然而,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总会存在斗争与冲突,“桃花源”式的人生形式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注定了幸福与痛苦、矛盾与和谐、乐观与悲观总是人生的对立面。因此,我们必须调节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乐天、知足、自然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中的风雨坎坷。恰如王兆胜所言:“真正的大人格当是珍惜有限的生命,知足常乐,确立一种宁静、和平与谦让的人生观。”⑩当然,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不拘泥于伟大人物,在凡夫俗子身上也同样存在。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王兆胜将它形象地概括为“半半哲学”。这种生活哲学看似缺乏立场,事实上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年代更显示出重要意义和巨大功用。   对王兆胜而言,“半半哲学”成了他处世立人的基本原则,更是其渡过挫折苦难的法宝。这一面源于他坦然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胸怀,一面也与他长期从事林语堂研究有关。在研究过程中,王兆胜发现了林语堂的生活艺术、快乐哲学的内涵,即“善待人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时刻,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不能无视天地宇宙的存在,更不能与其道心相抗对,而应该让人生与天地自然和谐,遵循天地之道。……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快乐的人。”B11从某种意义上说,林语堂的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已经融入了王兆胜的生命,成为其为人为学的准则,也渗透到他的散文创作中。   在《诗化人生》中,作者直面人生中的悲伤、痛苦、绝望甚至死亡。在他看来,每个人之所以有不同的人生镜像,是因为其不同的性情、生活态度。要想快乐怡然,就必须持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缺憾”。换言之,人生快乐、幸福主要取决于“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B12因为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作者在《淬火人生》中强调“平常心”,以此心态去看成败得失、富贵贫贱,才不至于让人失去自我、自尊、自爱,走向世俗、狂热、贪婪。作者特别推崇“快乐之心”,即不拘泥于物质范畴而从精神层面去理解快乐的本质,辩证地看待人生的进退得失。这就需要一种节制与内敛的精神境界。实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理解“敛藏人生”的深层意味,也就是一种“半显半隐”、“半露半藏”的生活哲学。B13如果说在《诗化人生》和《淬火人生》中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半半哲学”的生活艺术,那么在《和谐人生》与《半半哲学》中,作者则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其哲学内涵。作者认为人们陷入了过度追求物质的怪圈和迷宫,忽视了幸福生活的本身意义,只有“半半哲学”式的生活态度才是避开危险的有效方法。那么“半半哲学”的内涵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它是“既不追求高不可及,也不甘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是取中庸的态度,处处以适、以中、以和为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对一半,而是一种‘界限’,一种‘和谐’”。B14换言之,“半半哲学”是一种知足、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艺术。   “半半哲学”的核心在于讲究“度”或“界限”,表现为“适”、“中”、“和”即对人生“节奏”的把握。在《天地人心三题》中,作者认为在越来越快的“速度”神话前,人们没有闲适的心境去思考、感受、品味幸福生活和反省心灵世界,所以他倡导以“雍容的心态”面对生活。B15在《文人的情怀》中,作者将时间视为一种宁静而延伸的形态,在这种时间观之下,心理时间会自然变长,心情也会趋向宁静和自然。自然时间的迅速流逝与心理时间的人为延伸构成了一种时间张力,而“半半哲学”恰好充当了张力的调节器,将人从紧张环境里解脱出来。在《谈“慢”》一文中,作者更是直指“快”节奏生活的弊端,意在凸显“慢”的优雅与洒脱。当然,作者对快与慢的理解是辩证的,其本意在于通过对“慢”的提倡,来最大程度地消除“快”的弊端,从而实现“快”与“慢”的和谐统一,最终让现代人能在“快”的生活中享受“慢”之心境的自由与快乐。   四 现代性反思:游移于都市与乡村之间   与其他作家不同,王兆胜喜欢游移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客观、冷静地审视二者的现代性。这使他的散文既饱含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又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裸身而眠》从“我”喜欢“裸睡”写起,进而写到乡村里睡大炕的生活,写裸身而眠的身心自由。作者认为裸身而眠可去除“和衣而睡”的束缚感、压抑感,自然而健康,是真正文明的生活方式,并通过都市“裹衣族”烘托出乡村生活的健康、舒适、快乐。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在《槐花开落》、《木龟》、《童年的草莓》、《肥皂》里有深刻表现。这些散文通过对落后、贫穷的乡民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反映出农村现代性滞后的现状。作者并不止于揭示乡村的落后,更着意于发现朴素善良的乡民与贫穷苦难相抗争的精神,抒发对自然质朴、乐观诗意的乡村的礼赞。《童年的草莓》是一首书写童年乡村生活的散文诗,用温情的笔墨回忆了童年关于草莓的故事:幼时见到却没钱购买,但草莓的形象却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如今面对市场里堆积如山的草莓,“我”却食之不甘。因为现在的草莓不论是口感还是韵味都令人失望,找不到童年草莓的那种充实、满足的感觉。乡村的草莓生长在乡野,充分享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而饱满充实;都市的草莓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丧失了纯净的自然品质。两相对比,作者既偏爱乡村又不回避其落后,既看到了都市的现代化却又为“物”的自然本性的丧失而抱憾。   现代性以强大的力量改变着都市和乡村,怎样看待二者的现代性?王兆胜在《都市灯光》、《生死“地心泉”》、《老村与老屋》等文中给出了答案。《都市灯光》里,绚烂多姿的灯光是都市现代性的符号,而萤火虫的微光或暗夜中的小灯则是前现代乡村生活的表征。作者对都市与乡村总怀有一种矛盾的立场和心态:赞美都市灯光又批判都市异化,逃离落后乡村又回眸夜晚宁静。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徘徊、纠结、痛苦的悖论昭示了作者对乡村与都市现代性反思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在散文《生死“地心泉”》中,村庄泉水的消失是工业文明入侵的恶果。这让作者无比惆怅,表露了他对“泉水”所代表的乡村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在向往以“泉水”为代表的前现代乡村生活时,作者又借泉水之“口”说出:“现今连黄河之水都快干竭了,何况我这口小小的村井!”B16这种“认同”与“无奈”的矛盾心态,彰显了作者对现代性隐忧的反思情怀。《老村与老屋》写了故乡的“老村”与“老屋”的变迁史。文中的“我”是一个由乡村进入都市的游子,“老村”与“老屋”成了 “我”与故乡联系的纽带。一方面它激起我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对故乡想象的载体。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记忆中富有诗意的故乡不复存在了。“我”每次回乡总有一种莫名的感伤:“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所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B17乡村与都市永远是作者心中一个难以通融的矛盾体:身处都市却又心系乡土,回归乡村却发现物是人非。因此,对于都市与乡村,作者总是在眷念与逃逸之间徘徊纠缠,难以自拔。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某些散文创作呈现出内容空洞、情感虚空的迹象。王兆胜却依旧恪守独立的写作立场,用饱含温情的笔触抒写感人肺腑的亲情及对“物”的博爱情怀,诠释“半半哲学”式的生活艺术,阐明对于都市、乡村现代性反思的严肃态度。作者于简约的文学表达中饱含对自然、生命的挚爱之情,于温情笔调中不乏哲学韵味和批判锋芒,于素朴的文字中蕴含了一种通观天地人心的驾驭能力。这种“接地气”的散文风格,无疑是对当下散文浮躁之风的有力反拨。   注释:   ①林非:《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③⑥⑨王兆胜:《天地人心三题》,《山东文学》2002年第1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5页。   ⑧⑩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B11王兆胜:《闲话林语堂·自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B12王兆胜:《诗化人生》,《党政论坛》2008年第14期。   B13王兆胜:《淬火人生》,《黄河文学》2010年第3期。   B14王兆胜:《半半哲学》,《书摘》2002年第6期。   B15王兆胜:《文人的情怀》,《青年文学》1996年第11期。   B16王兆胜:《生死“地心泉”》,《中国散文年选2002》,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B17王兆胜:《老村与老屋》,《黄河文学》2008年第7期。   实习编辑 止观

  摘 要:王兆胜的散文抒写了感人肺腑的亲情,表现了对“物”的博爱情怀,诠释了“半半哲学”式的生活艺术,彰显了对都市、乡村的现代性反思,饱含作者对天地、自然、生命的挚爱之情,文笔平淡简朴又不失哲学韵味,体现出“接地气”的散文风格。 关键词:王兆胜;散文;至情至性;博爱情怀;半半哲学;现代反思   王兆胜是研究林语堂的知名学者,其论著《林语堂的文化情怀》被誉为“标志着林语堂研究一个新阶段的到来”①的扛鼎之作。在散文研究上,《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文学的命脉》两部著作阐释了他对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精辟见解。王兆胜在林语堂、散文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为学界所熟知,他的散文创作则往往被忽略。他的散文以天地人心为支点,以真诚自由为精神向度,在平淡素朴的文字中蕴藏了对人生世态的悲悯情怀、对自然万物的博爱与关照、对都市与乡村的现代性反思的深刻人文内涵,从而形成了自由诗性与哲学思考有机融合的散文品质。   一 至情至性: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追忆   散文贵在真诚。“散文必须立足于现实,扎根于大地和民间,反映最底层人的苦难与不幸,成为他们心灵的代言人。”②王兆胜的真诚体现在他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去贴近世界、生活、生命,以一种悲悯的心态去审视底层人物的悲剧人生。在散文《天地人心三题》中,他定义了赤子之心即“真诚、善良、纯洁、宁静和自由之心,它是本然的,没有受到污染和异化,有了这颗心灵,在这个世界上,他就会成为真人,生活得自然幸福。”③ 这是王兆胜所有散文创作的立足点。它艺术呈现更多地表现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及追忆。   《母亲的遗物》一文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母亲对儿子的关切。母亲英年早逝,其遗物被父亲付之一炬,因而试图通过遗物与母亲灵魂对话的希望破灭了。但母子交流没有断绝,而是转化为梦中相遇。通过母亲以地瓜充饥而将玉米饼让给儿子、反复补“我”捅破的纸窗、临终前嘱咐“我”的姐姐照顾兄弟等往事,使母亲善良、勤勉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深切的挚爱与怀念。在《父爱深深深几许》、《愧对父亲》中,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追忆了父亲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父亲性格暴躁但不失善良仁慈和菩萨心肠,充满对家人及弱者无限的爱。父亲人生坎坷、生命多舛,先后经受了早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切肤之痛。作者常年漂泊在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亲的生活,甚至父亲晚年想与儿子在北京同住、去世前想要一匹“工艺马”的小小愿望,也因各种原因没能如愿。作者觉得愧对父亲而感到内疚和痛苦。而《怀念二哥》、《三哥的铅色人生》则分别追忆了朴实善良的二哥和卑微苦难的三哥的悲剧人生。它们文字朴实、情感真挚,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悲悯情怀。   王兆胜的这些亲情散文大多是对逝去亲人的追忆,很多篇章是作者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情感真切自然而基调深沉忧伤。《与姐姐永别》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作。文中未成年的姐姐在母亲去世后,充当了“母亲”和姐姐的双重角色,用她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呵护两个弟弟的重担,用稚嫩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中,正是姐姐的无私关爱,才驱散了笼罩在弟弟心中的阴霾,也给了他们战胜苦难的勇气。散文采用生活化场景描写的艺术手法,追忆了姐姐苦难而光辉的生命历程,在寥寥数笔中形神俱现。通篇平淡简朴的文字饱含着姐弟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   二 博爱情怀:善待自然万物   整个世界呈现为一张关系复杂的网,人类和万物都是其中的一个结点。人类始终应该明白“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④“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⑤王兆胜用散文的方式形象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诠释了博爱万物的思想。   王兆胜出生在一个贫寒而悲苦的农村家庭,较一般人多了一些对于人生苦难的体验。这让他参透了生命与爱的哲学内涵:一方面,他洞察到生命的脆弱,要懂得珍惜与体恤;另一方面,他发现“爱”是人类前行的不竭动力,要心怀感恩、大爱万物。基于这种人生感悟,王兆胜总是胸怀博爱,用一颗仁慈、同情之心看取世界万物。他强调的博爱,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道德的爱的情怀。这种爱是无限的,它不分人类,不分动物,也不分植物,甚至不分山石,总之,那是一种包容万有的仁慈和怜悯之心,就是连自己的仇敌也要去爱。”⑥这是一种不拘泥于人本身而延伸至天地万物的博爱。在《坐拥书城快若何》中,作者将书视为刚出生的婴孩儿。《我的第一块藏石》写作者与藏石亲密无间。《物的解放》则深入探讨了“物的解放”这个抽象命题。作者认为,长期以来,社会一直关注“人的解放”却忽视了“物的解放”,以至于我们认为“在活泼的小兔或小鼠上随意进行试验、对耕牛等施加暴力、圈养宠物于笼中”等人类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其实这是一种有失人道的错误做法。如此种种,都是作者宅心仁厚的真实反映和大爱情怀的生动写照。   人与世界的关系好比鱼和水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⑦人与世界的斗争没有谁能成为赢家。在作者看来:“天地自然是包含着人的,而不是相反。站在这一角度观察,人就应该对天地自然怀着一份虔诚和畏惧之心。”⑧只有对天地自然持敬畏之心,才能与天地自然进行友好对话,实现彼此间的和谐共处。反之,如果执拗于人类中心主义,就会出现涂炭生灵、悖逆天理的行为。《文学·人生·天地自然》一文对人类用沸油浇在活羊臀部以及敲开活猴脑袋吃猴脑的非人道的行为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这是蹂躏生命的罪证,更是人类异化的表征。在《天地人心三题》中,作者主张人类应该与自然进行对话,“充分体会自然天地之心,以和谐的心怀去对待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⑨在人类中心主义横行的今天,王兆胜在散文中倡导善待万物的博爱情怀,是人生世态体验沉淀后的领悟,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促使我们对自身行为有所觉悟与反思。   三 “半半哲学”:生活的艺术   从对待人生的态度看,中国人大致有入世、出世、遁世三种取向。在三者的联动过程中产生了“有为中无为、无为中有为”的复杂的人生样态。“有为”与“无为”的人生形式看似有别,但最后殊途同归地指向入世的目标。然而,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总会存在斗争与冲突,“桃花源”式的人生形式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注定了幸福与痛苦、矛盾与和谐、乐观与悲观总是人生的对立面。因此,我们必须调节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乐天、知足、自然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中的风雨坎坷。恰如王兆胜所言:“真正的大人格当是珍惜有限的生命,知足常乐,确立一种宁静、和平与谦让的人生观。”⑩当然,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不拘泥于伟大人物,在凡夫俗子身上也同样存在。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王兆胜将它形象地概括为“半半哲学”。这种生活哲学看似缺乏立场,事实上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年代更显示出重要意义和巨大功用。   对王兆胜而言,“半半哲学”成了他处世立人的基本原则,更是其渡过挫折苦难的法宝。这一面源于他坦然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胸怀,一面也与他长期从事林语堂研究有关。在研究过程中,王兆胜发现了林语堂的生活艺术、快乐哲学的内涵,即“善待人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时刻,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不能无视天地宇宙的存在,更不能与其道心相抗对,而应该让人生与天地自然和谐,遵循天地之道。……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快乐的人。”B11从某种意义上说,林语堂的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已经融入了王兆胜的生命,成为其为人为学的准则,也渗透到他的散文创作中。   在《诗化人生》中,作者直面人生中的悲伤、痛苦、绝望甚至死亡。在他看来,每个人之所以有不同的人生镜像,是因为其不同的性情、生活态度。要想快乐怡然,就必须持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缺憾”。换言之,人生快乐、幸福主要取决于“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B12因为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作者在《淬火人生》中强调“平常心”,以此心态去看成败得失、富贵贫贱,才不至于让人失去自我、自尊、自爱,走向世俗、狂热、贪婪。作者特别推崇“快乐之心”,即不拘泥于物质范畴而从精神层面去理解快乐的本质,辩证地看待人生的进退得失。这就需要一种节制与内敛的精神境界。实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理解“敛藏人生”的深层意味,也就是一种“半显半隐”、“半露半藏”的生活哲学。B13如果说在《诗化人生》和《淬火人生》中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半半哲学”的生活艺术,那么在《和谐人生》与《半半哲学》中,作者则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其哲学内涵。作者认为人们陷入了过度追求物质的怪圈和迷宫,忽视了幸福生活的本身意义,只有“半半哲学”式的生活态度才是避开危险的有效方法。那么“半半哲学”的内涵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它是“既不追求高不可及,也不甘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是取中庸的态度,处处以适、以中、以和为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对一半,而是一种‘界限’,一种‘和谐’”。B14换言之,“半半哲学”是一种知足、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艺术。   “半半哲学”的核心在于讲究“度”或“界限”,表现为“适”、“中”、“和”即对人生“节奏”的把握。在《天地人心三题》中,作者认为在越来越快的“速度”神话前,人们没有闲适的心境去思考、感受、品味幸福生活和反省心灵世界,所以他倡导以“雍容的心态”面对生活。B15在《文人的情怀》中,作者将时间视为一种宁静而延伸的形态,在这种时间观之下,心理时间会自然变长,心情也会趋向宁静和自然。自然时间的迅速流逝与心理时间的人为延伸构成了一种时间张力,而“半半哲学”恰好充当了张力的调节器,将人从紧张环境里解脱出来。在《谈“慢”》一文中,作者更是直指“快”节奏生活的弊端,意在凸显“慢”的优雅与洒脱。当然,作者对快与慢的理解是辩证的,其本意在于通过对“慢”的提倡,来最大程度地消除“快”的弊端,从而实现“快”与“慢”的和谐统一,最终让现代人能在“快”的生活中享受“慢”之心境的自由与快乐。   四 现代性反思:游移于都市与乡村之间   与其他作家不同,王兆胜喜欢游移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客观、冷静地审视二者的现代性。这使他的散文既饱含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又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裸身而眠》从“我”喜欢“裸睡”写起,进而写到乡村里睡大炕的生活,写裸身而眠的身心自由。作者认为裸身而眠可去除“和衣而睡”的束缚感、压抑感,自然而健康,是真正文明的生活方式,并通过都市“裹衣族”烘托出乡村生活的健康、舒适、快乐。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在《槐花开落》、《木龟》、《童年的草莓》、《肥皂》里有深刻表现。这些散文通过对落后、贫穷的乡民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反映出农村现代性滞后的现状。作者并不止于揭示乡村的落后,更着意于发现朴素善良的乡民与贫穷苦难相抗争的精神,抒发对自然质朴、乐观诗意的乡村的礼赞。《童年的草莓》是一首书写童年乡村生活的散文诗,用温情的笔墨回忆了童年关于草莓的故事:幼时见到却没钱购买,但草莓的形象却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如今面对市场里堆积如山的草莓,“我”却食之不甘。因为现在的草莓不论是口感还是韵味都令人失望,找不到童年草莓的那种充实、满足的感觉。乡村的草莓生长在乡野,充分享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而饱满充实;都市的草莓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丧失了纯净的自然品质。两相对比,作者既偏爱乡村又不回避其落后,既看到了都市的现代化却又为“物”的自然本性的丧失而抱憾。   现代性以强大的力量改变着都市和乡村,怎样看待二者的现代性?王兆胜在《都市灯光》、《生死“地心泉”》、《老村与老屋》等文中给出了答案。《都市灯光》里,绚烂多姿的灯光是都市现代性的符号,而萤火虫的微光或暗夜中的小灯则是前现代乡村生活的表征。作者对都市与乡村总怀有一种矛盾的立场和心态:赞美都市灯光又批判都市异化,逃离落后乡村又回眸夜晚宁静。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徘徊、纠结、痛苦的悖论昭示了作者对乡村与都市现代性反思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在散文《生死“地心泉”》中,村庄泉水的消失是工业文明入侵的恶果。这让作者无比惆怅,表露了他对“泉水”所代表的乡村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在向往以“泉水”为代表的前现代乡村生活时,作者又借泉水之“口”说出:“现今连黄河之水都快干竭了,何况我这口小小的村井!”B16这种“认同”与“无奈”的矛盾心态,彰显了作者对现代性隐忧的反思情怀。《老村与老屋》写了故乡的“老村”与“老屋”的变迁史。文中的“我”是一个由乡村进入都市的游子,“老村”与“老屋”成了 “我”与故乡联系的纽带。一方面它激起我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对故乡想象的载体。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记忆中富有诗意的故乡不复存在了。“我”每次回乡总有一种莫名的感伤:“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所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B17乡村与都市永远是作者心中一个难以通融的矛盾体:身处都市却又心系乡土,回归乡村却发现物是人非。因此,对于都市与乡村,作者总是在眷念与逃逸之间徘徊纠缠,难以自拔。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某些散文创作呈现出内容空洞、情感虚空的迹象。王兆胜却依旧恪守独立的写作立场,用饱含温情的笔触抒写感人肺腑的亲情及对“物”的博爱情怀,诠释“半半哲学”式的生活艺术,阐明对于都市、乡村现代性反思的严肃态度。作者于简约的文学表达中饱含对自然、生命的挚爱之情,于温情笔调中不乏哲学韵味和批判锋芒,于素朴的文字中蕴含了一种通观天地人心的驾驭能力。这种“接地气”的散文风格,无疑是对当下散文浮躁之风的有力反拨。   注释:   ①林非:《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③⑥⑨王兆胜:《天地人心三题》,《山东文学》2002年第1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5页。   ⑧⑩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B11王兆胜:《闲话林语堂·自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B12王兆胜:《诗化人生》,《党政论坛》2008年第14期。   B13王兆胜:《淬火人生》,《黄河文学》2010年第3期。   B14王兆胜:《半半哲学》,《书摘》2002年第6期。   B15王兆胜:《文人的情怀》,《青年文学》1996年第11期。   B16王兆胜:《生死“地心泉”》,《中国散文年选2002》,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B17王兆胜:《老村与老屋》,《黄河文学》2008年第7期。   实习编辑 止观


相关文章

  • 痛苦是一面镜子
  • 痛苦是一面镜子 武志强 痛苦是一面镜子,能让我清晰的看见自己,看见自己内心的全部绵善和脆弱,看见自己卑微的处境,看见自己无力的反抗. 痛苦一面让我清醒,另一面又让我在时间中煎熬难受,那一分一秒的时间仿佛都是一种烧灼着的痛苦,让你身心如在地狱 ...查看


  • 孟子与康德人性观比较
  • 第!&卷第%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CC月+(D8*!""! '()*!&+(*%.(/012)3456789+296(12)6968:;1:969/98,=?2 ...查看


  • 让良心别留遗憾
  • 前言 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作为重要道德范畴的良心,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高度推崇,并被奉为天地之间的至善和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天地良心"或"良心发现"就是对这一至善和这一标尺最好的 ...查看


  • 寻找心灵的净土
  • 浪迹天涯 责任编辑:杨光 净土 文/梅玲玉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天,虽然自己总是被寒风无情地侵蚀,但还是期待着精灵般的雪花在空中飘着曼妙的舞姿悠然落下,不疾不徐,却转眼间就为世界换了新装.有时我也会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雪花,在半空中旋转 ...查看


  •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 人人都会生气,你先对别人笑,别人才会对你笑:人人都有自尊心,你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人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你主动做别人的知心朋友,别人也会来和你聊心:人人都会碰到麻烦或困难,你先去帮助他人,那么别人也会来帮助你--其实,上面这么多句话 ...查看


  • 展现多彩的自我--中考写"我"类作文专题训练
  • 展现多彩的自我--中考写"我"类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1.多角度的认识自我,表现"我"的丰富多彩. 2.抓住自己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展现自我. 3.根据所写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文体. 4.感 ...查看


  • [国学经典]国学十二道
  • [国学经典]国学十二道 1孔子--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 ...查看


  • 高中议论文形象说理教案
  • 高中议论文形象说理教案 写作佳苑 2013-05-23 1611 5d56b7b40102e6zr 高中议论文形象说理教案 出自博客"绿萝记忆" 第一课时议论文语言的修辞美 一.课堂引入 1.展示以下两段文字(PP 与学 ...查看


  • 高三语文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 高三语文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河北定州中学 韩彩匣 诗歌(包括歌词)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所以,近几年来,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