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庭规章制度

人民调解庭规章制度

人民调解庭性质、任务、原则

一、人民调解庭性质

人民调解庭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人民调解员是经镇政府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

二、人民调解庭的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3、向镇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

三、人民调解工作原则

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2、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庭接待咨询制度

一、建立纠纷接待、法律咨询,化解简易矛盾,认真做好登记。

二、做到热情主动,耐心接待,对当事人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有关规定进行解答和疏导。

三、当事人咨询和陈述纠纷情况,接待人员必须如实做好记录,登记归档。

四、实行接待登记专人负责制,做到“准接待、准登记”,并分清轻重缓急,及时化解简易纠纷。

五、法律咨询实行免费服务。

调解庭纪律

为了维护调解庭的工作秩序,确保调解工作妥善、有效地进行,双方当事人应遵守如下纪律:

一、双方当事人应按规定时间到庭。

二、当事人应按规定顺序发言,如实地陈述案情,提供证据。

三、双方当事人应遵循互谅互让的原则,接受调解,达成协议要自觉执行。

四、允许双方就争议问题展开辩论,但不得使用污言秽语侮辱对方,更不得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五、旁听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干扰调解秩序。

六、双方当事人应尊重调解主持人,听从指挥,不得侮辱威胁、殴打调解人员。

民间纠纷的受理范围

一、应当受理的民间纠纷

1、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多种纠纷,当事人申请的;

2、发生在公民与法人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当事人申请的;

3、发生在公民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当事人申请的;

二、不得受理的民间纠纷

1、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

2、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

3、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

1、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

2、要求有关人员回避;

3、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愿意,提出合理要求;

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二、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下列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拟假证明材料;

2、遵守调解规则;

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4、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庭受理调解民间纠纷工作程序

一、当事人填写调解申请书;

二、调解纠纷受理登记;

三、当事人谈话笔录;

四、调查并作好记录;

五、通知到庭时间、地点、注意事项;

六、主持调解会;

七、制作书面调解协议;

八、文书送达(签收);

九、履行情况登记;

十、纠纷档案报告。

人民调解庭规章制度

人民调解庭性质、任务、原则

一、人民调解庭性质

人民调解庭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人民调解员是经镇政府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

二、人民调解庭的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3、向镇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

三、人民调解工作原则

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2、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庭接待咨询制度

一、建立纠纷接待、法律咨询,化解简易矛盾,认真做好登记。

二、做到热情主动,耐心接待,对当事人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有关规定进行解答和疏导。

三、当事人咨询和陈述纠纷情况,接待人员必须如实做好记录,登记归档。

四、实行接待登记专人负责制,做到“准接待、准登记”,并分清轻重缓急,及时化解简易纠纷。

五、法律咨询实行免费服务。

调解庭纪律

为了维护调解庭的工作秩序,确保调解工作妥善、有效地进行,双方当事人应遵守如下纪律:

一、双方当事人应按规定时间到庭。

二、当事人应按规定顺序发言,如实地陈述案情,提供证据。

三、双方当事人应遵循互谅互让的原则,接受调解,达成协议要自觉执行。

四、允许双方就争议问题展开辩论,但不得使用污言秽语侮辱对方,更不得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五、旁听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干扰调解秩序。

六、双方当事人应尊重调解主持人,听从指挥,不得侮辱威胁、殴打调解人员。

民间纠纷的受理范围

一、应当受理的民间纠纷

1、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多种纠纷,当事人申请的;

2、发生在公民与法人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当事人申请的;

3、发生在公民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当事人申请的;

二、不得受理的民间纠纷

1、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

2、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

3、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

1、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

2、要求有关人员回避;

3、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愿意,提出合理要求;

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二、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下列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拟假证明材料;

2、遵守调解规则;

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4、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庭受理调解民间纠纷工作程序

一、当事人填写调解申请书;

二、调解纠纷受理登记;

三、当事人谈话笔录;

四、调查并作好记录;

五、通知到庭时间、地点、注意事项;

六、主持调解会;

七、制作书面调解协议;

八、文书送达(签收);

九、履行情况登记;

十、纠纷档案报告。


相关文章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效应_肖金明
  • 2014年5月 第3期(第29卷,总第153期)法学论坛LegalForum May.,2014No.3(Vol.29,Ser.No.153) [名家主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持人:莫纪宏 主持人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了 ...查看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 2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识目标:(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3)阐述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 ...查看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设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朱唐庄中学 王加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和优越性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 ...查看


  • 高一政治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 第5课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新标准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学目标 目标:提高收集材料的能力,从报刊,图书等渠道收集人民代表大会学习系统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典型案例 ...查看


  • [我国的民主政治: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教案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教材分析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且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的权利有了制度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学 ...查看


  • 论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
  • 完善司法管理 保障司法公正 --论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 许定鳌 男 28岁 县司法局 科员 [摘要] 陪审制度最早起源于雅典.罗马时期.人民陪审制度是指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公民参与案件审判活动的制度,即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 ...查看


  •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       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的通知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法发[2009]14号 [颁布时间]2009-3-17 [失效时间] ...查看


  • 浅谈人民调解制度 1
  • 新寨乡调研文章摘要[摘要]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 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 纠纷的活动.它既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 我服务的一项民主制度,也是解决纷争.化解社会矛盾和维 护 ...查看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 作者:王叔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5年01期 本文回顾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和优越性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就这一制度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问题提出 ...查看


  •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
  • 全省"阎良杯"研讨会征文 论司法参与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屈当平 张炜达 (西北大学 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快速推进,司法改革逐渐深入,要求司法民主的呼声不断增强.由于肩负着实现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