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选修)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图1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1—2题。

( )1.以下是四幅“河流” 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③ 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2.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2

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 乙、丙 C.乙、丁 D. 甲、丙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3-4题。

( )3.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 )4.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较适宜发展畜牧业。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完成5题:

( )5.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1~5题。 ( )6.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

( )7.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 )8.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9.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裸岩 D.次生盐渍化

( )10.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

于严重

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1~14题。 ( )1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12.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A.地广人稀B.自然条件严酷C. 难以通行D. 技术条件落后

( )13.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B.南亚、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亚、非洲、南美洲

( )14.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

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8题。

( )15.图3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 图3 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 )16.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 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

A.大同、大秦线 B.平朔、焦作—日照

C.长冶、神黄线 D.太原、京包线

( )17.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 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 ( )18.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19.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 )2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治了洪灾

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21.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 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 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 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图4是我国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回答22~23题。

( )22.该地应为我国著名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 )23.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美国匹兹堡丰富的煤炭资源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都”。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24~25题。 ( )24.和匹兹堡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图4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 )25.为尽快促使山西的区域发展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加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读图5,回答26—30题: ( )2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

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图5

( )27.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欧美

图4

( )28.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29.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3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3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 )3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

( )33.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

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4—40题。 ( )34.图6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 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图6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35.“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3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 )37.西气东输工程完工后,可以 A.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B.向沿线城市输送部分电能

C.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D.解决新疆地区能源短缺,促进西部开发

( )38.下列属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采成本低②使用不方便③开采、储运难度大④使用方便⑤技术要求高⑥价格便宜⑦储存、运输方便⑧燃烧效率高⑨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⑩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A.①③④⑥⑧ B.③④⑤⑧⑩ C.②④⑤⑥⑧ D.②③④⑤⑩ ( )39.下列不属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重要原因的是 A.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D.我国其他能源资源短缺

( )40.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可以改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环境建设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带动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41.三峡电站成为我国最大电站的自然条件有

A.长江上游流量大且为唯一入海通道B.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C.地势落差大 D.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的需要

( )42.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C.山西炼铝工业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D.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3~44题。

( )43.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 B.气候高温多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 )4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 ) 45.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 B.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开发利用比例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 46.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 ) 47.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A.利用方式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开发方向 D.交通运输方式 ( )4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技术 B.能源 C.土地成本 D.劳动力

图7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回答49—50题: ( )49.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50.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选修)学科答题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51.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8, 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 (2).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乙、_ __,丙、_______。 (3).写出河流的名称:E、__ ___,

F、__

52.读图9“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回答:(8分) (1)ABC三地中 是沙坡头。 (2)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 沙漠是 。

(3)沙坡头位于宁夏 县, 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 在这里设置了 沙障。

(4)沙障的功能,一方面是 , 另一方面是 。

C

53.读图10。回 答下列问题。(9分)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1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略,图12为江苏省简略。

材料二 图1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13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中地理必修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51.(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2)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3)松花江 黑龙江

52.(1)A; (2)黄河 贺兰山 腾格里沙漠 (3)中卫 草方格

(4)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53

54.【答案】

(1)

高中地理必修3试题 第 11 页(共 10页)

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

(1)结合表中各自然要素和图中两省区的信息,可知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注意不要回答时间分布的差异。 (3)根据图21可知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

(4)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考虑两省区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双赢。 (5)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边境)、交通(铁路)、资源(矿产资源)、政策(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等方面。

高中地理必修3试题 第 12 页(共 10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选修)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图1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1—2题。

( )1.以下是四幅“河流” 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③ 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2.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2

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 乙、丙 C.乙、丁 D. 甲、丙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3-4题。

( )3.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 )4.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较适宜发展畜牧业。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完成5题:

( )5.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1~5题。 ( )6.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

( )7.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 )8.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9.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裸岩 D.次生盐渍化

( )10.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

于严重

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1~14题。 ( )1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12.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A.地广人稀B.自然条件严酷C. 难以通行D. 技术条件落后

( )13.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B.南亚、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亚、非洲、南美洲

( )14.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

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8题。

( )15.图3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 图3 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 )16.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 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

A.大同、大秦线 B.平朔、焦作—日照

C.长冶、神黄线 D.太原、京包线

( )17.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 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 ( )18.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19.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 )2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治了洪灾

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21.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 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 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 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图4是我国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回答22~23题。

( )22.该地应为我国著名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 )23.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美国匹兹堡丰富的煤炭资源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都”。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24~25题。 ( )24.和匹兹堡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图4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 )25.为尽快促使山西的区域发展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加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读图5,回答26—30题: ( )2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

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图5

( )27.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欧美

图4

( )28.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29.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3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3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 )3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

( )33.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

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4—40题。 ( )34.图6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 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图6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35.“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3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 )37.西气东输工程完工后,可以 A.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B.向沿线城市输送部分电能

C.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D.解决新疆地区能源短缺,促进西部开发

( )38.下列属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采成本低②使用不方便③开采、储运难度大④使用方便⑤技术要求高⑥价格便宜⑦储存、运输方便⑧燃烧效率高⑨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⑩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A.①③④⑥⑧ B.③④⑤⑧⑩ C.②④⑤⑥⑧ D.②③④⑤⑩ ( )39.下列不属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重要原因的是 A.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D.我国其他能源资源短缺

( )40.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可以改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环境建设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带动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41.三峡电站成为我国最大电站的自然条件有

A.长江上游流量大且为唯一入海通道B.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C.地势落差大 D.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的需要

( )42.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C.山西炼铝工业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D.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3~44题。

( )43.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 B.气候高温多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 )4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 ) 45.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 B.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开发利用比例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 46.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 ) 47.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A.利用方式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开发方向 D.交通运输方式 ( )4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技术 B.能源 C.土地成本 D.劳动力

图7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回答49—50题: ( )49.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50.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选修)学科答题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51.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8, 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 (2).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乙、_ __,丙、_______。 (3).写出河流的名称:E、__ ___,

F、__

52.读图9“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回答:(8分) (1)ABC三地中 是沙坡头。 (2)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 沙漠是 。

(3)沙坡头位于宁夏 县, 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 在这里设置了 沙障。

(4)沙障的功能,一方面是 , 另一方面是 。

C

53.读图10。回 答下列问题。(9分)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1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略,图12为江苏省简略。

材料二 图1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13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中地理必修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51.(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2)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3)松花江 黑龙江

52.(1)A; (2)黄河 贺兰山 腾格里沙漠 (3)中卫 草方格

(4)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53

54.【答案】

(1)

高中地理必修3试题 第 11 页(共 10页)

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

(1)结合表中各自然要素和图中两省区的信息,可知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注意不要回答时间分布的差异。 (3)根据图21可知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

(4)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考虑两省区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双赢。 (5)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边境)、交通(铁路)、资源(矿产资源)、政策(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等方面。

高中地理必修3试题 第 12 页(共 10页)


相关文章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革新主要体现在 A.郡县制度 B.确立州.郡.县三级体制 C.废除宰相制度 D.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试卷
  • 运河中学2012年春学期 历史 学科期末试卷 ------------------------ - -- - -- - - 线- - -- - -:---号---考---- - -- - -- - -- - -- - -- - -- - - ...查看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末试卷
  •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末试卷(A卷) 考生注意: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第Ⅱ卷上,考试结束,将第Ⅱ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选择题:(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洛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 ...查看


  • 高中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范围及特点 本次期末数学试卷,能以大纲为本,以教材为基准,全面覆盖了高中数学的必修1和必修2的所有知识点,试卷不仅有基础题,也有一定的灵活性的题目,试卷基本上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体现了新课 ...查看


  • 高中地理会考注意事项
  •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建议 普通高中会考是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它面向全体学生(让90%以上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着重考核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检测是否达到毕业标准为主要目标,并使学业水平有一定的区分.它是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 高一地理必修2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查看


  • 2014年天津高考大纲-地理word版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各个考试科目分别命制试题.文科综合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的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其中三个科目试题的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