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公司的一种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公司的组织规划、任务和责任的委派,账户和报表的设计以及各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即保护公司的资产、提高会计和其他业务资料及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推动公司各方面活动的经营效率。同时传达管理方针,衡量其遵循情况。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关系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内部人之间虽然具有委托代理关系,但是由于存在着目标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正是“内部人控制”的存在,因而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宗旨就是在它们之间合理配置权利,明确各方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公司目标。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会计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节。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承担着内部管理监控的作用,它是有利于企业实行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

  在国有企业中,“内部人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国数十年“放权让利”改革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改革的最高原则就是给“企业”(实际上是经营者)以不受所有者约束的经营自主权。于是,出现了“国有资本授权企业经营”的做法,出现了股东会和董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二为一等违反公司基本原则的做法,实际上把所有者排除在企业之外。目前,很多国企中企业经营者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掌握着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企业经营者实际上是在没有内外监督的情况下全权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于是便相当广泛地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配置原则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授权经营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这无疑会使所有者的监督显得苍白无力,同时又强化了“内部人控制”。

  要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根本的一条就是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而内部会计控制作为董事会和经理阶层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要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这就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公司治理机制。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者监督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这种状况,只有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建设,才能使得内部控制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 内部会计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证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非故意性行为和故意性行为。非故意性行为是指

  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或过失等原因,导致在会计规范的范围内选用会计政策不当,使得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故意性行为则是会计人员在内部人的授意、胁迫之下,为了企业管理当局的私利,不遵守有关会计原则,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各负其责,相互制约。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是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问题。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主要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些职务应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更广意义上,职责划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之间的职责划分;二是经理领导的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和职责划分。充分的职责分工是为了防止错误和弊端。通过职责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多个或各个环节,既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

  

  三、 激励与约束构成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

  

  治理内部人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它既可激发内部人控制行为的积极方面,又能减少或消除内部人控制的消极方面。在这里,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为明确划分了责、权、利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具有良好的相互制衡的关系;而会计控制则可以被视为连接这三方的信息桥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并反过来强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环,促进科学管理的完善。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授权包括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的授权、公司管理层对中下级管理层和各种管理委员会的授权。这种授权制度的实质是赋予较低层次的管理者部分决策的权力,以加快决策的速度,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同时也可体现各级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并使高层管理者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企业的战略性问题。但是,授权管理存在着个别决策不良,而影响整体利益、管理层次增多引起内部交易成本增加和整体性决策缓慢等缺陷;更重要的是,授权作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需要同时加以约束,以防止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因此,现代企业实行的管理授权所形成的管理架构层次需要会计控制来实施协调、沟通和约束功能,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责任会计制度将企业内部各部门按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建立责、权、利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

  从广义上讲,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即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的控制。在企业内部人中,会计人员居于重要地位。由于会计人员一般受制于厂长经理,又由于他们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的本性,在缺乏激励或监督不力时,他们就会与其他内部人一起把私人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上,侵蚀所有者权益。所以,这种会计内部人从其本性来讲具有两重性,他们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于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有余约束不足时,他们可能会不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利用所占有的会计信息等优势谋取更大的利益;激励不足约束有余时,他们会一走了之或者想方设法弱化约束,“堤内损失堤外补”。只有当激励的约束都有效存在,即存在既能使会计人员获得与其付出的努力和责任相匹配的报酬和授权,又可以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会计人员的“越轨”行为这样一种机制时,才能使会计内部人趋向于循规蹈矩,并发挥会计的监督功能,为其管理层提供会计控制的准确信息。

  

  四、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执行与监督机构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执行与监督机构的安排和运行效果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内

  部会计控制的成败。各机构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的。各级机构的职责与工作应该充分体现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达到各利益关系方制衡的目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该交由具备丰富的会计和管理经验、对企业情况非常熟悉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或机构,并广泛征求各机构的意见。企业必须指定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产生应有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会计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流程、产品流程、产品性质、公司经营性质都非常熟悉。因此,会计机构经常担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任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会计科目、凭证、账簿、报表核算和成本计算等方面主要由会计机构处理。因此,会计机构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机构独立性很差,企业负责人怎样指示,会计机构就怎样办,这种现象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这时,会计机构就成为信息不对称的最大障碍。可见,会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是企业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时应该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监督机构一般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企业可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隶属于董事会、总经理、财务部以及监事会等机构。如果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监督。

  

  五、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方针、内容、方法和效果

  的书面文件,是企业对其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情况的申明,以便各利益相关方能更快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首先,企业经营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估并对外报告,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发生。一方面,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中,经营者应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估,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这实际上表明了经营者的一种(合理)保证,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其次,内部会计控制报告可以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单纯的财务报告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从而有助于用户做出决策。通过内部控制报告,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如果企业有着良好的控制制度,则企业的经营有序而有效防范经营活动中风险的能力较强。反之,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混乱,则风险较大,用户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就必须谨慎。因此,许多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一方面要关注企业有无内部会计控制。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者,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也有权知道企业的运行是否正常,企业的资产是否有保障。董事会有必要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上签字盖章。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公司的一种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公司的组织规划、任务和责任的委派,账户和报表的设计以及各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即保护公司的资产、提高会计和其他业务资料及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推动公司各方面活动的经营效率。同时传达管理方针,衡量其遵循情况。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关系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内部人之间虽然具有委托代理关系,但是由于存在着目标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正是“内部人控制”的存在,因而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宗旨就是在它们之间合理配置权利,明确各方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公司目标。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会计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节。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承担着内部管理监控的作用,它是有利于企业实行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

  在国有企业中,“内部人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国数十年“放权让利”改革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改革的最高原则就是给“企业”(实际上是经营者)以不受所有者约束的经营自主权。于是,出现了“国有资本授权企业经营”的做法,出现了股东会和董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二为一等违反公司基本原则的做法,实际上把所有者排除在企业之外。目前,很多国企中企业经营者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掌握着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企业经营者实际上是在没有内外监督的情况下全权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于是便相当广泛地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配置原则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授权经营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这无疑会使所有者的监督显得苍白无力,同时又强化了“内部人控制”。

  要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根本的一条就是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而内部会计控制作为董事会和经理阶层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要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这就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公司治理机制。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者监督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这种状况,只有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建设,才能使得内部控制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 内部会计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证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非故意性行为和故意性行为。非故意性行为是指

  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或过失等原因,导致在会计规范的范围内选用会计政策不当,使得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故意性行为则是会计人员在内部人的授意、胁迫之下,为了企业管理当局的私利,不遵守有关会计原则,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各负其责,相互制约。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是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问题。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主要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些职务应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更广意义上,职责划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之间的职责划分;二是经理领导的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和职责划分。充分的职责分工是为了防止错误和弊端。通过职责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多个或各个环节,既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

  

  三、 激励与约束构成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

  

  治理内部人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它既可激发内部人控制行为的积极方面,又能减少或消除内部人控制的消极方面。在这里,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为明确划分了责、权、利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具有良好的相互制衡的关系;而会计控制则可以被视为连接这三方的信息桥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并反过来强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环,促进科学管理的完善。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授权包括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的授权、公司管理层对中下级管理层和各种管理委员会的授权。这种授权制度的实质是赋予较低层次的管理者部分决策的权力,以加快决策的速度,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同时也可体现各级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并使高层管理者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企业的战略性问题。但是,授权管理存在着个别决策不良,而影响整体利益、管理层次增多引起内部交易成本增加和整体性决策缓慢等缺陷;更重要的是,授权作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需要同时加以约束,以防止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因此,现代企业实行的管理授权所形成的管理架构层次需要会计控制来实施协调、沟通和约束功能,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责任会计制度将企业内部各部门按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建立责、权、利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

  从广义上讲,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即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的控制。在企业内部人中,会计人员居于重要地位。由于会计人员一般受制于厂长经理,又由于他们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的本性,在缺乏激励或监督不力时,他们就会与其他内部人一起把私人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上,侵蚀所有者权益。所以,这种会计内部人从其本性来讲具有两重性,他们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于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有余约束不足时,他们可能会不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利用所占有的会计信息等优势谋取更大的利益;激励不足约束有余时,他们会一走了之或者想方设法弱化约束,“堤内损失堤外补”。只有当激励的约束都有效存在,即存在既能使会计人员获得与其付出的努力和责任相匹配的报酬和授权,又可以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会计人员的“越轨”行为这样一种机制时,才能使会计内部人趋向于循规蹈矩,并发挥会计的监督功能,为其管理层提供会计控制的准确信息。

  

  四、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执行与监督机构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执行与监督机构的安排和运行效果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内

  部会计控制的成败。各机构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的。各级机构的职责与工作应该充分体现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达到各利益关系方制衡的目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该交由具备丰富的会计和管理经验、对企业情况非常熟悉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或机构,并广泛征求各机构的意见。企业必须指定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产生应有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会计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流程、产品流程、产品性质、公司经营性质都非常熟悉。因此,会计机构经常担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任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会计科目、凭证、账簿、报表核算和成本计算等方面主要由会计机构处理。因此,会计机构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机构独立性很差,企业负责人怎样指示,会计机构就怎样办,这种现象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这时,会计机构就成为信息不对称的最大障碍。可见,会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是企业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时应该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监督机构一般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企业可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隶属于董事会、总经理、财务部以及监事会等机构。如果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监督。

  

  五、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方针、内容、方法和效果

  的书面文件,是企业对其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情况的申明,以便各利益相关方能更快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首先,企业经营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估并对外报告,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发生。一方面,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中,经营者应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估,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这实际上表明了经营者的一种(合理)保证,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其次,内部会计控制报告可以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单纯的财务报告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从而有助于用户做出决策。通过内部控制报告,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如果企业有着良好的控制制度,则企业的经营有序而有效防范经营活动中风险的能力较强。反之,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混乱,则风险较大,用户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就必须谨慎。因此,许多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一方面要关注企业有无内部会计控制。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者,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也有权知道企业的运行是否正常,企业的资产是否有保障。董事会有必要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上签字盖章。


相关文章

  • 会计专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表
  • 1. 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价值报告研究 2. 公允价值会计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3. 企业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及其改进(改进相关性.及时性等问题)研究 4. 企业财富变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 5. 企业价值报告框架研究 6.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体系( ...查看


  • 2012会计论文题目
  •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方向 1. 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研究 2. 论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与发展 3. 关于会计本质.职能.对象.任务等问题的探讨 4. 关于会计理论结构探讨 5. 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探讨 6. 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7. 论会计目标 ...查看


  • 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的基础
  • [摘要]传统的观点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概念是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 ...查看


  • 中国经济法律环境中的会计法规体系构建及会计环境治理
  • 作者:吴少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12期 一.中国会计法规体系的设计构建及其改革发展进程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深入进 行,将对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构建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为适应经 ...查看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增强企业内部控制
  • 高德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一等奖) 本钢资产运营部 高德胜 摘要 从我国企业改革进程明显看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走公司治理之路,而建立内部控制是强化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是公司制企业的典型代表,目前很多公 ...查看


  • 内部控制环境及其优化
  •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 )",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内 ...查看


  •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本题纲只作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参考方向,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选择本提纲之外的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1.选题要符合专业方向: 2.题目不应该太大: 3.以应用研 ...查看


  • 自考工商本科论文题目
  • 湖北省高考教育自学考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考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说 明 : 1.上面所列选题为参考选题,考生可根据自己专业方向选择. 2.考生可自拟论文题目,但所拟题目必须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 ...查看


  • 2013论文选题
  • 2013年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会计方向: 1.„„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分析 2.采矿行业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应用研究--由××矿业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 3.××养殖企业生物资产价值计量研究--以××公司为例 4.保险业会计新政下准备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