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发"学生罚站照"已触犯法律

  据报道,因为学生的卷子家长没有批改或是背诵没有完成,陕西某女教师不仅罚站学生,还在家长微信群发布多名学生罚站的照片。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马引起轩然大波,在法治社会,居然还有如此漠视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在以往,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有学生违规,有些教师就随时让学生罚站。须不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管是否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行为是违法的。

  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人身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学生也享有此项权利。在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所实施的一些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表面上是出于对学生的惩戒,实质上是教师借用“教育者”这一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尽管每一次体罚未必触及学生的皮肉,但这种伤害却是心灵上永久的痛楚。

  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因违犯校规、班规或劳动纪律,被教师逐出教室,罚站或以劳代学等不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行为,剥夺了这些学生在教室听课的机会,致使他们不能享有和其他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人格尊严是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教师群发学生罚站照,是将自身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该教师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侵犯了未成年人的肖像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名誉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这位女教师不但将多名学生罚站,还以“战果”的形式发照片到家长微信群里,足见这位教师多么漠视教育法规。而该校负责人对此则回应称,“老师本身没有一点恶意,只是在沟通手段上欠妥,希望家长谅解。”不难看出,该校负责人不仅有“护犊”之嫌,更是法律意识淡薄,对教师错误行为认识不足。正因为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没有认真履行师德规范,才造成罚站这一教育管理规范所明令禁止的行为频频使用,屡屡得手。

  教育是一种师生、家校之间心灵交互的活动,它拒绝师本位,拒绝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拒绝粗陋和粗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肖茂红

  据报道,因为学生的卷子家长没有批改或是背诵没有完成,陕西某女教师不仅罚站学生,还在家长微信群发布多名学生罚站的照片。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马引起轩然大波,在法治社会,居然还有如此漠视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在以往,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有学生违规,有些教师就随时让学生罚站。须不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管是否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行为是违法的。

  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人身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学生也享有此项权利。在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所实施的一些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表面上是出于对学生的惩戒,实质上是教师借用“教育者”这一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尽管每一次体罚未必触及学生的皮肉,但这种伤害却是心灵上永久的痛楚。

  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因违犯校规、班规或劳动纪律,被教师逐出教室,罚站或以劳代学等不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行为,剥夺了这些学生在教室听课的机会,致使他们不能享有和其他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人格尊严是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教师群发学生罚站照,是将自身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该教师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侵犯了未成年人的肖像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名誉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这位女教师不但将多名学生罚站,还以“战果”的形式发照片到家长微信群里,足见这位教师多么漠视教育法规。而该校负责人对此则回应称,“老师本身没有一点恶意,只是在沟通手段上欠妥,希望家长谅解。”不难看出,该校负责人不仅有“护犊”之嫌,更是法律意识淡薄,对教师错误行为认识不足。正因为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没有认真履行师德规范,才造成罚站这一教育管理规范所明令禁止的行为频频使用,屡屡得手。

  教育是一种师生、家校之间心灵交互的活动,它拒绝师本位,拒绝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拒绝粗陋和粗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肖茂红


相关文章

  • 感受法律的尊严练习题及答案
  •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相反,没有交通规则,那就人车混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这启示实我们( A ...查看


  • 垃圾短息的看法
  • 近年来,作为通信延伸服务,手机短信给人们带来无数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大量垃圾类信息涌向消费人群.尽管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但是那些自己没有事先要求和确认需要的信息,难免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反感.据通信行业统计显示,我国 ...查看


  • XX中学关于规范学生社团管理的规定
  • XX 中学关于规范学生社团管理的规定 为了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杜绝国内外敌对势力对学校的渗透和西方自由化思想对学生的侵袭,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秩序,规范我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社会团体登记 ...查看


  • 大学生实用法律论文
  •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 欲望风暴·校园迷情之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相对社会较简单的生活圈,各个方面还处于懵懵懂之期,对于法律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学习,还相当缺乏一些基本法律的知识,当我看了<普 ...查看


  • 初一政治下册第七课
  • 初一政治下册 第七课 <法不可违>教学案例 临汾四中 宋福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 ...查看


  • "一巴掌下去"触犯五个法律,教师的紧箍咒能松些吗?
  • 典型案例 案例A: 5月28日,江苏泰州教育部门对外通报,近期根据群众举报,对该市姜堰区1所学校在职教师体罚学生.2所学校(幼儿园)老师粗暴对待学生事件进行了调查. 经查,马庄中心小学教师王某因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或不认真读书多次采用拧耳朵. ...查看


  •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原因及加强教育建议论文
  • 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加强教育的建议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影响校园稳定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除其他心理.安全意识弱.学校管理等因素之外,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造成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查看


  • 幼儿园法制教育
  • 锦华新城幼儿园法制教育 各位小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以法制副园长的身份,给大家上的第一堂法制课,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在学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帮助,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学法.懂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查看


  • 有关交通安全的手机短信内容短信群发安全信息
  • 文明是一个社会和谐化的体现,文明宣传.文明行为,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养成文明的好习惯,让每一位车主都能做到文明驾驶,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发送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操作非常简单方便的,但是如何编辑安全提醒的短信内容?一下就是交通安全的手机短信提醒 &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