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青岛作为我国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天然的地理条件。本文对青岛的海洋资源概况入手,对青岛海洋经济这几年来发展的状况通过分析,指出目前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状况,指出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当今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使青岛成为一个真正的以海洋经济为依托的海滨城市提出一些建议和见解。

关键字: 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协调发展

一、海洋经济的定义及内容

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的定义,

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和。一般意义上理解,海洋经济包括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所谓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形成的部门集合。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有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部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海洋科技的进步,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海洋产业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逐步产生了海洋资源利用开发、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二、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007年,青岛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港口吞吐量2.65亿吨,增长18.26%;外贸吞吐量1.9亿吨,增长12.97%;集装箱吞吐量946.59万标准箱,增长22.93%。为了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岛市政府对于渔业生产进行了统筹规划,限制海洋渔业的盲目发展,把海洋渔业与海洋科技相结合,与2006年相比,青岛渔业生产产量下降,海洋生态渔业规划取得明显成效。水产品总产量120.52万吨,下降3.6%,其中,捕捞产量37.51万吨,下降

3.3%;养殖产量83.01万吨,下降3.7%。海、淡水养殖面积5.84万公顷,下降5.8%。海洋生物科技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了解,目前青岛海洋生物技术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新兴海洋科技企业崭露头角。同时,海水直接利用与海水淡化产业也逐步成为青岛市新兴海洋科技产业的又一支柱。

三、青岛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 青岛的优势

1、优良的海洋资源环境为海洋经济筑起发展的平台。

青岛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与大连、天津相邻,南与连云港、上海相接,海岸线长711公里,海岛69个,近海海域1.38万平方公里,岸线绵延曲折,共有49处海湾,胶州湾、鳌山湾、董家口等都是优良天然港址。胶州湾是青岛母亲湾,其岸线长度163公里,湾内水域面积423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2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7米。青岛海域自古就是各种经济鱼虾类的产卵、肥育场所,生物多样性高,季节更替明显,渔业资源种类丰富。同时,青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海山城相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保障

青岛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董家口新港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 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集疏运体系完

善,高速公路、铁路连接全国网络;作为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中美、中韩海底光缆均在此登陆。另外,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在95%保证率的情况下,全市年供水能力为8.5亿立方米,完全满足当前供水需要。

3、雄厚的科技实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青岛市是我国海洋科研、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基地,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在海洋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居全国一流水平。青岛高级海洋专业人才数量占全国的3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60%左右,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1700人。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26个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机构,有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艘海洋调查船、9个海洋观测站和9个海洋资源库。海洋科技成果显著。在国家973计划海洋领域启动的17个项目中,有13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主持单位在青岛。“十一五”以来,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约有46%由驻青院所承担。

4、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为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海洋开发历史悠久,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目前,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海洋建筑工程等传统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产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海水利用产业走在国内城市前列,海洋科教、海洋社会服务、海洋环保、海洋仪器仪表、海洋新材料、海洋能源开发等产业正在形成。

5、较规范的海洋管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等法规,编制了《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功能区划》、《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涉海管理部门加大海洋综合管理力度,逐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资源及生态环境,提高了海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 青岛的不足

1、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

2008年,二产中海洋产业产值超过550亿元,但绝大多数是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产值仅占17.8%,真正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海洋科技产业比重很小,成规模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一些科技水平很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些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产业化速度慢。

2、青岛缺少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青岛旅游资源,山海城各具特色;古代遗迹、历史名人、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少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二是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旅游资源部门化、利益单位化,严重阻碍了新型高端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性建设不系统,缺少前瞻性研究、资源信息库及产业化分类。

3、胶州湾海域污染依然较重

据监测,2008年胶州湾内水质达标率仅为50.0%,较胶州湾外水质达标率低44.4个百分点。其中胶州湾北部和东部过城河入海口附近海域以劣四类为主。比2007年胶州湾内二、四类水质呈上升趋势,一类和劣四类水质呈下降趋势。2008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33172.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96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5万吨,废水绝大部分排入海洋,对海洋水质提高增加了难度。

四、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

(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形成具有显著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构筑我市“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一带”: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 “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合理配置临海产业,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聚带。“五区”:重点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五个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建设。“多支撑点”:建设一批现代渔业、现代装备制造、石化和海洋化工、现代物流、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海岛开发、海洋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服务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

(二) 大力实施 “科技兴海’战略,推动海洋科技水平上新台阶 实施“人才强海”战略,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尽快开发一批海洋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海洋企业走科技型发展的道路。推进海洋科技产业化,制定明确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海洋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开发主体的作用。建立国内海洋科技联席会机制,加强协作,促进资源整合,积极组织国际海洋科技高层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交流组织,加强国内、外海洋科技的交流、合作。

(三)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投资新环境

周密筛选、精心设计海洋开发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导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境外大企业、大财团投入海洋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旅游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引进国外海洋高科技人才、项目、工艺和设备,改造传统海洋产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按照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内地省市合作,延长海洋产业链,扩大经济辐射面。

(四) 强化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依法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陆

源污染的综合整治,推行排放许可证、总量控制、限期治理和排污收费等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直接入海排放。建立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制度将台风、地震、海啸、绿赤潮等灾害预报信息整合起来,各职能部门在统一指挥下,向社会发布相关海洋灾害预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与国际组织和沿海兄弟省区市联合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机制、海洋生态环境分类保护制度及海洋环境准入制度。

五、总结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港口贸易城市,完全有条件发展海洋经济,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实力,依靠适时转变城市发展理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转变成为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际化的海洋城市。

参考文献:

[1]徐质斌,牛福增. 海洋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国务院文件.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国发[2003]13号

[3]钟世山,孙鹤鲲,刘静. 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现状、趋势与保护对策[J].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论文集

[4]青岛市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

[5]2006年青岛市环境状况公报. 山东省青岛市环保局

[6]王胜春. 海洋石膏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第七期

[7]、郭先登、《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研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8]、韩立民等、《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山东经济)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青岛作为我国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天然的地理条件。本文对青岛的海洋资源概况入手,对青岛海洋经济这几年来发展的状况通过分析,指出目前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状况,指出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当今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使青岛成为一个真正的以海洋经济为依托的海滨城市提出一些建议和见解。

关键字: 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协调发展

一、海洋经济的定义及内容

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的定义,

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和。一般意义上理解,海洋经济包括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所谓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形成的部门集合。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有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部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海洋科技的进步,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海洋产业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逐步产生了海洋资源利用开发、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二、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007年,青岛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港口吞吐量2.65亿吨,增长18.26%;外贸吞吐量1.9亿吨,增长12.97%;集装箱吞吐量946.59万标准箱,增长22.93%。为了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岛市政府对于渔业生产进行了统筹规划,限制海洋渔业的盲目发展,把海洋渔业与海洋科技相结合,与2006年相比,青岛渔业生产产量下降,海洋生态渔业规划取得明显成效。水产品总产量120.52万吨,下降3.6%,其中,捕捞产量37.51万吨,下降

3.3%;养殖产量83.01万吨,下降3.7%。海、淡水养殖面积5.84万公顷,下降5.8%。海洋生物科技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了解,目前青岛海洋生物技术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新兴海洋科技企业崭露头角。同时,海水直接利用与海水淡化产业也逐步成为青岛市新兴海洋科技产业的又一支柱。

三、青岛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 青岛的优势

1、优良的海洋资源环境为海洋经济筑起发展的平台。

青岛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与大连、天津相邻,南与连云港、上海相接,海岸线长711公里,海岛69个,近海海域1.38万平方公里,岸线绵延曲折,共有49处海湾,胶州湾、鳌山湾、董家口等都是优良天然港址。胶州湾是青岛母亲湾,其岸线长度163公里,湾内水域面积423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2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7米。青岛海域自古就是各种经济鱼虾类的产卵、肥育场所,生物多样性高,季节更替明显,渔业资源种类丰富。同时,青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海山城相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保障

青岛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董家口新港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 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集疏运体系完

善,高速公路、铁路连接全国网络;作为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中美、中韩海底光缆均在此登陆。另外,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在95%保证率的情况下,全市年供水能力为8.5亿立方米,完全满足当前供水需要。

3、雄厚的科技实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青岛市是我国海洋科研、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基地,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在海洋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居全国一流水平。青岛高级海洋专业人才数量占全国的3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60%左右,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1700人。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26个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机构,有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艘海洋调查船、9个海洋观测站和9个海洋资源库。海洋科技成果显著。在国家973计划海洋领域启动的17个项目中,有13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主持单位在青岛。“十一五”以来,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约有46%由驻青院所承担。

4、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为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海洋开发历史悠久,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目前,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海洋建筑工程等传统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产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海水利用产业走在国内城市前列,海洋科教、海洋社会服务、海洋环保、海洋仪器仪表、海洋新材料、海洋能源开发等产业正在形成。

5、较规范的海洋管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等法规,编制了《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功能区划》、《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涉海管理部门加大海洋综合管理力度,逐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资源及生态环境,提高了海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 青岛的不足

1、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

2008年,二产中海洋产业产值超过550亿元,但绝大多数是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产值仅占17.8%,真正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海洋科技产业比重很小,成规模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一些科技水平很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些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产业化速度慢。

2、青岛缺少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青岛旅游资源,山海城各具特色;古代遗迹、历史名人、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少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二是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旅游资源部门化、利益单位化,严重阻碍了新型高端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性建设不系统,缺少前瞻性研究、资源信息库及产业化分类。

3、胶州湾海域污染依然较重

据监测,2008年胶州湾内水质达标率仅为50.0%,较胶州湾外水质达标率低44.4个百分点。其中胶州湾北部和东部过城河入海口附近海域以劣四类为主。比2007年胶州湾内二、四类水质呈上升趋势,一类和劣四类水质呈下降趋势。2008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33172.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96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5万吨,废水绝大部分排入海洋,对海洋水质提高增加了难度。

四、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

(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形成具有显著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构筑我市“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一带”: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 “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合理配置临海产业,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聚带。“五区”:重点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五个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建设。“多支撑点”:建设一批现代渔业、现代装备制造、石化和海洋化工、现代物流、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海岛开发、海洋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服务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

(二) 大力实施 “科技兴海’战略,推动海洋科技水平上新台阶 实施“人才强海”战略,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尽快开发一批海洋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海洋企业走科技型发展的道路。推进海洋科技产业化,制定明确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海洋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开发主体的作用。建立国内海洋科技联席会机制,加强协作,促进资源整合,积极组织国际海洋科技高层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交流组织,加强国内、外海洋科技的交流、合作。

(三)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投资新环境

周密筛选、精心设计海洋开发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导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境外大企业、大财团投入海洋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旅游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引进国外海洋高科技人才、项目、工艺和设备,改造传统海洋产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按照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内地省市合作,延长海洋产业链,扩大经济辐射面。

(四) 强化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依法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陆

源污染的综合整治,推行排放许可证、总量控制、限期治理和排污收费等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直接入海排放。建立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制度将台风、地震、海啸、绿赤潮等灾害预报信息整合起来,各职能部门在统一指挥下,向社会发布相关海洋灾害预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与国际组织和沿海兄弟省区市联合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机制、海洋生态环境分类保护制度及海洋环境准入制度。

五、总结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港口贸易城市,完全有条件发展海洋经济,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实力,依靠适时转变城市发展理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转变成为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际化的海洋城市。

参考文献:

[1]徐质斌,牛福增. 海洋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国务院文件.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国发[2003]13号

[3]钟世山,孙鹤鲲,刘静. 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现状、趋势与保护对策[J].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论文集

[4]青岛市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

[5]2006年青岛市环境状况公报. 山东省青岛市环保局

[6]王胜春. 海洋石膏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第七期

[7]、郭先登、《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研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8]、韩立民等、《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山东经济)


相关文章

  • 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海洋资源与环境毕业论文选题(1157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 ...查看


  • 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_张金珍
  •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4.180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38(34):19727-19728,19732 责任编辑 常俊香 责任校对 况玲玲 ...查看


  • 推进家庭低碳消费方式的战略思考
  • 2010年11月第22卷第4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November,2010V01.22 No.4 DOI:10.39 ...查看


  • 海岛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第27卷第9期2012年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Vol.27,No.9Sep .2012 海岛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高艳静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 ...查看


  • 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
  • 摘要:山东省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本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了<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实现纲要的目标,必须从现状着手.本文从科技创新内容的角度分析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各行 ...查看


  • 中国游艇行业分析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青岛市动漫产业逆市发展的对策研究
  • 青岛市动漫产业逆市发展的对策研究 作者:赵晓春 陈莉 唐俊 马顺礼 2009年在诸多行业遭遇金融风暴身处百年不遇寒冬时,"金融危机将给动漫产业带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09年将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井喷年 ...查看


  • 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第4卷第2期 Vol.4No.2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年第20082期2008年6月 2008 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张广海,王 蕾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文章通过对1994年以来 ...查看


  • 秦皇岛市的海岸类型与功能区划研究_周琦
  • 第32卷第1期()文章编号:10023682201301002807---海 岸 工 程2013年3月 秦皇岛市的海岸类型与功能区划研究 周 琦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 要:依据实地调研资料及科学合理地利用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