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真正需要什么

留守儿童真正需要什么

岩峰二校 唐伟

与留守儿童接触时,看到他们的穿着大都干净整洁,款式也很时髦,和城里的孩子区别不大。访谈中,爷爷奶奶谈起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情况如数家珍,兴致很高,但他们身边的孩子则明显没有同龄人活泼,眼睛游离回避着我们,沉浸在咪咪虾条、冰冻雪糕、机器玩具的世界里,任凭我们怎么逗,都茫然以对,一言不发。村里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这些孩子旁边站着的是他们父母,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村干部的话让我们回味良久。

一、现状

1. 父母眼里的爱

对于许多留守儿童父母而言,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是表达关爱的最常见方式。为了补偿不在子女身边的愧疚,他们每次回家,总是带回各种新玩具、新衣服。当然更多的时候,父母在异乡表达关爱的方式,是以电话为纽带进行的。多数人会每周与子女通一次电话,关注的话题通常集中在学习、身体、安全等方面。对他们来说,能听见孩子的声音就是一种宽慰;但对孩子来说,模式化的通话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他们一方面渴望和父母通话,另一方面,也有些不耐烦父母的唠叨。

2. 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

照顾孩子生活、学习已经让老人们渐渐力不从心了。一位

老人感叹:最难管的时间是上初中。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让老人感到难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年纪偏大的老人还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由于精力所限,在照顾留守儿童生活起居之余,无暇顾及其他。另一方面,老人与孩子在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是不知如何与孩子相处。一些留守儿童坦言,与爷爷奶奶之间存在隔阂,不愿意与他们谈论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因为说了他们也不懂”。这让那些关心孩子所思所想的老人们倍感挫折。其结果是老人与孩子之间除了简单的日常交流外,再无其他。

二、携手共筑爱的天空

1. 让妈妈回家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以说,只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留守儿童就不会消失。为此,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因为这一过程可能会很漫长,而孩子却不容我们观望。孩子的渴望:我知道妈妈出去是为了挣钱,给我们家盖房子,供我读书,但我还是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一个人在家也可以,最好是妈妈。

小一点的孩子对父母印象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缺的——因为父母在他们尚不懂事的时候就外出了——也许在他们心中,童年生活就是这样;大一点的孩子,知道父母出去是为了挣钱改善家里生活,供自己读书,他们已经习惯把自己的思念埋在心里。可喜的是,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已经意识到父母关爱在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并且试着找寻解决办法。如:村里有的妈妈主动辞掉外地的工作,就近打工

以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这种做法受到大家肯定和赞扬。因此,在有利子女教育与外出赚钱的权衡中,鼓励和引导女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父亲能比母亲有更多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进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升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而且还在于有助于扩大孩子受教育机会。研究显示,从子女受教育机会看,只有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教育机会才得到改善。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在爸爸妈妈的“二选一”中,多数希望有妈妈陪伴。近些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探索把关爱留守儿童与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扶持编织、串珠、绣花等适宜妇女家庭创业的项目,“没有围墙的工厂”既满足了妇女增收致富的需求,又兼顾了她们照顾子女的心愿。

2.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对于留守儿童父母而言,改善家庭环境,供子女读书是其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他们对子女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外务工的经历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让子女能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竭尽所能,却忽视了孩子情感需求的满足。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这也是为什么谈及父母生日来电话题时,他们是那么的活泼。尽管只是简单的生日快乐,但在他们心中却弥足珍贵,比每次的例行问话更让人高兴。但在外的父母往往更关心学习、身体,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式的含蓄使父母不习惯在孩子面前通过言语来表达情感,只能以物质补偿或嘘寒问暖的方式代替。但这种交流方式却让孩子不知道如何进行情

感表达,并逐步学会了掩饰自己,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因为在他们有记忆的日子里,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当问孩子是否说过爸妈我想你时,他们显得不好意思,“肉麻”,“他们没说,我也不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谁能够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因此,对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十分必要。如家庭亲子教育。通过教育使外出家长学会如何正确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帮助监护人解决与留守儿童交流中所遇到的困境和迷惑,从而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对精神需求的渴望,改变他们情感缺失的状况。

调查过程中,我们感受着围绕留守儿童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时时提示着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馈赠的特别礼物,都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珍贵个体。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除了关心其物质生活外,更应该直达其心灵深处,倾听他们的内心呼唤!

留守儿童真正需要什么

岩峰二校 唐伟

与留守儿童接触时,看到他们的穿着大都干净整洁,款式也很时髦,和城里的孩子区别不大。访谈中,爷爷奶奶谈起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情况如数家珍,兴致很高,但他们身边的孩子则明显没有同龄人活泼,眼睛游离回避着我们,沉浸在咪咪虾条、冰冻雪糕、机器玩具的世界里,任凭我们怎么逗,都茫然以对,一言不发。村里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这些孩子旁边站着的是他们父母,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村干部的话让我们回味良久。

一、现状

1. 父母眼里的爱

对于许多留守儿童父母而言,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是表达关爱的最常见方式。为了补偿不在子女身边的愧疚,他们每次回家,总是带回各种新玩具、新衣服。当然更多的时候,父母在异乡表达关爱的方式,是以电话为纽带进行的。多数人会每周与子女通一次电话,关注的话题通常集中在学习、身体、安全等方面。对他们来说,能听见孩子的声音就是一种宽慰;但对孩子来说,模式化的通话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他们一方面渴望和父母通话,另一方面,也有些不耐烦父母的唠叨。

2. 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

照顾孩子生活、学习已经让老人们渐渐力不从心了。一位

老人感叹:最难管的时间是上初中。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让老人感到难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年纪偏大的老人还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由于精力所限,在照顾留守儿童生活起居之余,无暇顾及其他。另一方面,老人与孩子在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是不知如何与孩子相处。一些留守儿童坦言,与爷爷奶奶之间存在隔阂,不愿意与他们谈论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因为说了他们也不懂”。这让那些关心孩子所思所想的老人们倍感挫折。其结果是老人与孩子之间除了简单的日常交流外,再无其他。

二、携手共筑爱的天空

1. 让妈妈回家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以说,只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留守儿童就不会消失。为此,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因为这一过程可能会很漫长,而孩子却不容我们观望。孩子的渴望:我知道妈妈出去是为了挣钱,给我们家盖房子,供我读书,但我还是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一个人在家也可以,最好是妈妈。

小一点的孩子对父母印象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缺的——因为父母在他们尚不懂事的时候就外出了——也许在他们心中,童年生活就是这样;大一点的孩子,知道父母出去是为了挣钱改善家里生活,供自己读书,他们已经习惯把自己的思念埋在心里。可喜的是,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已经意识到父母关爱在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并且试着找寻解决办法。如:村里有的妈妈主动辞掉外地的工作,就近打工

以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这种做法受到大家肯定和赞扬。因此,在有利子女教育与外出赚钱的权衡中,鼓励和引导女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父亲能比母亲有更多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进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升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而且还在于有助于扩大孩子受教育机会。研究显示,从子女受教育机会看,只有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教育机会才得到改善。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在爸爸妈妈的“二选一”中,多数希望有妈妈陪伴。近些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探索把关爱留守儿童与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扶持编织、串珠、绣花等适宜妇女家庭创业的项目,“没有围墙的工厂”既满足了妇女增收致富的需求,又兼顾了她们照顾子女的心愿。

2.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对于留守儿童父母而言,改善家庭环境,供子女读书是其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他们对子女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外务工的经历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让子女能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竭尽所能,却忽视了孩子情感需求的满足。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这也是为什么谈及父母生日来电话题时,他们是那么的活泼。尽管只是简单的生日快乐,但在他们心中却弥足珍贵,比每次的例行问话更让人高兴。但在外的父母往往更关心学习、身体,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式的含蓄使父母不习惯在孩子面前通过言语来表达情感,只能以物质补偿或嘘寒问暖的方式代替。但这种交流方式却让孩子不知道如何进行情

感表达,并逐步学会了掩饰自己,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因为在他们有记忆的日子里,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当问孩子是否说过爸妈我想你时,他们显得不好意思,“肉麻”,“他们没说,我也不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谁能够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因此,对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十分必要。如家庭亲子教育。通过教育使外出家长学会如何正确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帮助监护人解决与留守儿童交流中所遇到的困境和迷惑,从而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对精神需求的渴望,改变他们情感缺失的状况。

调查过程中,我们感受着围绕留守儿童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时时提示着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馈赠的特别礼物,都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珍贵个体。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除了关心其物质生活外,更应该直达其心灵深处,倾听他们的内心呼唤!


相关文章

  • 留守儿童问题论文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报告 报告名称 留守儿童问题 年 级 2010级 学 院 中药材学院 专 业 中药学专业 学 号 07104109 姓 名 曲洋 任课教师 张明霞 完成时间 2011 10 08 成 绩 ( ...查看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培训目的: 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 ...查看


  • 河南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 河南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李春祥带领秘书处人员,深入县区.乡镇和学校调研.省关工委副主任亓国瑞,参加了教育系统各地调研情况交流座谈会. 一.现状和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省农村 ...查看


  • 东社高级小学留守儿童管理档案
  • 东社高级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 ...查看


  • 吉林大学法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 法学院2015年本科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以乐山镇为例,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 孙宇[1**********] 近年来,吉林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周边州县大批 ...查看


  • 读[谁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成长]有感
  •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赤松学校 宋楠 [1**********] 读<谁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成长>有感 最近,在中国教师报上阅读了王占伟评论员的<谁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成长>,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感慨颇多. 我作为一名特岗教 ...查看


  •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
  •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 孩子是花朵,孩子是希望,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有这么一些孩子,他们与城市中的孩子同龄却不同命,他们虽是花朵,却开的孤独,他们就是开在城市边缘的--"留守儿童". "好想吃 ...查看


  • 浅谈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 浅谈教师如何教育留守儿童 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 ...查看


  • 农村留守儿童小组活动计划书
  • 关注留守儿童 活动策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大,人们因为各种 原因改变居所.其中,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渴望好的工作,好经济来源而背井离乡,而在他们身后,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