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_中国书院文化的典范

2007年第4期九江学院学报              No, 4, 2007 Journal of J iujiang University (总第141期)

(Su m N0141)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文化的典范

詹建志

(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江西九江 332005)

  摘要: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千古文化名山, 山的史册上得到体现。:浓重的隐逸文化色彩、  关键词:庐山 白鹿洞书院   中图分类号:K 203156::1673-4580(2007) 04-00023-(03)   、。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千古文化的名山, 中国文化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庐山的史册上得到体现。在庐山文化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白鹿洞所体现的书院文化。

一、浓重的隐逸文化色彩

浓重的隐逸色彩, 是中国书院文化的重要特征。所谓隐逸, 是指古代士阶层中的某些人, 与当时的主流文化悖离或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 超然出世、回归自然的行为和心态。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佛道, 对于隐逸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隐逸文化的哲学根底是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老子在《老子・道篇》中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种有序的统一体, 把自然当成最高的规范。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隐逸文化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但是, 道家思想并不是隐逸文化的唯一渊源。在隐逸文化传统里又渗透了儒家、禅家文化的影响。禅宗的“放舍身心, 令其自在”以及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等观念, 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

徐清泉先生在《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一文中说:“隐逸文化带给归隐羡隐诗人及士大夫最大的精神价值, 就是人格

收稿日期:2006-01-04

作者简介:詹建志(1963-) , 男, 江西瑞昌人, 九江学院教授, 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江西省“十一五”重点

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的解放及自由的获得, 而这实际上就是隐逸文化独备的艺术审美潜力。……于是, 游山玩水、渔猎躬耕、品茗饮酒、谈玄务虚、吟诗赋文、营园作画、书墨抚琴、品藏文玩、坐禅求道、肆性放情等便成了这些隐士及准隐士最外在的行为表现。”

[1]

白鹿洞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一个山丘环合树

木郁郁的河谷小盆地。整个小盆地呈三山(后屏山、卓尔山和左翼山) 夹一水的局面, 三山环合, 周围高而中间低凹, 由山麓小路进去有数里之遥, 有若入洞之感, 所以称为白鹿洞。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 亲近恬静的乡村, 没有面对高山、登临绝壁的那种敬畏、那份恐惧, 让人感到亲切、融洽、雅致平和, 叮咚泉水, 空山鸟语, 都在分别涤荡着人们由于世俗生活中那熙熙攘攘、紧张激烈而带来的心理郁结。秀丽幽静的白鹿洞, 自然成了隐居读书难得的好去处。唐朝贞元时(公元785-805年) 李渤与其兄李涉爱其幽静, 在此隐

居读书, 他们在山间驯养了一只白鹿, 山村乡民视之为神, 人们称李渤为“白鹿山人”或“白鹿先生”, 他们兄弟隐居的山谷, 被人们称为“白鹿洞”。在其后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市) 刺史期间, 又扩建白鹿洞, 广植树木, 创建台榭, 使白鹿洞成为一处名胜, 为日后书院的创立准备了条件。五代南唐升元四年(940年) , 在此建立学馆, 称

・24・

九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庐山国学”, 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 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宋初(960-1127年) 扩建为书院, 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南宋淳熙六年(1179) , 朱熹任南康知军, 兴复白鹿洞书院, 自任洞主, 筹置学田, 编制课程, 制订学规, 收聚图书, 使白鹿洞书院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二、完备的书院教育体系

在中国书院制度发展史上, 白鹿洞书院常常被冠以“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尽管白鹿洞书院并非中国最早的书院, 也并非最早建立规约制度的书院, 书院, 遵循的楷模和准则。

是分不开的。白, 但不久即废, 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 才扬名国内。朱熹对此的贡献, 不仅在于他复兴了白鹿洞书院, 并亲自在此讲学, 而且还在于他确定了方针, 建立了制度, 使得白鹿洞书院名声大增, 也使白鹿洞书院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成为自此以后800余年办学的楷模。特别是他亲自拟定《白鹿洞书院学规》, 明确规定了书院的教育目标(即达到封建伦理的五教五常, 为学就是讲明这个义理) , 体现了他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 成为后世仿效的样板。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极为重视教育与学问的关系。他对科举与官学的弊端有深切的体验, 认为“平日读书, 只为科举之计”, 要矫正这种弊端, 就必须注重义理学问的研究, “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公元1179年, 朱熹以秘书郎权知南康(今九江市星子县) 军州事的身份赴军就任后, 大力经营白鹿洞书院, 以此作为传播儒家理学的场所。朱熹集中国古代书院学校教育经验之大成, 在白鹿洞书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形成了一种相当完备的书院教学模式。

第一, 在培养目标上重在做人。以往官学是以培养官吏为直接目的的, 而书院则与此相异, 培养目标是做人而非做官。书院强调教育的着眼

点是教人做人, 要求学生通过研读四书五经, 修身养性, 完备自身, 完善人格。朱熹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 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 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称,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後推以及人, 为词章, , , , 具存於经。, 、辨之。苟知其, 则夫规矩禁防之具, , 而后有所持循哉? ”。在他看来, 以往学规之“浅”, 在于其仅有“禁防”性质, 而不重视端正学习目的, 应当讲明理义, 以修其身。“修身之要”在于“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在于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这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纲目是一致的, 比较清楚地体现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社会目的, 也形成了后世书院教育的重要特色。

第二、学术上“以文会友”。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 提倡读书会讲形式, 这种形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师生之间相互观摩、切磋和启发, 教学相长。不仅如此, 这种会讲形式还打破门户之见, 推崇不同学派互相砥砺、取长补短的学风。宋淳熙二年(1175) , 朱熹与陆九渊二人由于学术观点不同, 曾在地处江西铅山县境内的鹅湖发生过激烈的论辩。但是朱熹并不因此而持有门户之见, 仍邀请陆九渊前来白鹿洞书院讲学, 首开书院“讲会”制度的先河, 为不同学派同在一个书院讲学树立了范例。陆九渊讲的是《论语》中“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一章, 感人肺腑, 听者莫不竦然动容, 甚至被陆九渊精湛、透辟的演讲感动得落泪。朱熹对此非常感谢, 并欣然把陆九渊所讲内容刻于石上。

第三, 学习方法上注重个人自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朱熹规定学生半日静坐, 半日读书, 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学, 要求学生应遵循“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五个步骤, 有不明的地方反复推敲。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并与学生质疑问难, 讲后如果有疑难或须钻研, 可到老师家里

詹建志: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文化的典范

・25・

请教。教师讲解指导, 学生都作笔记, 这种笔记

) , 成为书院学习的重汇编成册(如《朱子语录》要材料。

《白鹿洞书院揭示》出现之后, 很快就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 也是元明清各朝书院学规的范本, 并影响到各级各类官学,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认为“夫为

) 。学之方, 白鹿之规尽矣”(《紫阳书院集序》

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于后来书院的发展、学校的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成为中国历史上各种学术派别兴办书院、学校得以借鉴的共同财富。

三、典型的书院建筑格局

文化层面, , 是治学育人、文人学者聚集的所在。儒家士人更把书院看成独立研究学问的安身立命之所。书院从萌芽之日起, 就和士人“独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联系在一起。创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超世脱俗的精神追求, 体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因此, 书院创建者总是把书院建在僻静优美的名胜之地。如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 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 嵩阳书院在河南嵩山脚下, 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书院园林的格调皆崇尚自然, 取景于自然, 不求雕饰和华丽, 讲求宁静、清幽、雅淡。

作为一种教育机构, 书院从根本上与传统文化一脉相传, 这反映在它的建筑上亦是如此。同时, 书院又有着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 这体现在书院建置上, 有着不同于一般教育机构的众多特点, 如由于教学、社交、藏书、祭祀、自修、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需要, 而导致空间的扩大。书院建筑多为一组较为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 但由于重视地形的利用, 多依山而建, 层层叠进, 错落有致; 加以庭院绿化, 林木遮掩, 以及亭阁点缀, 山墙起伏, 飞檐翘角, 构成生动景象, 与自然景色取得有机结合。书院建筑虽较封闭, 而环境的开拓则十分开敞, 两者相互映发, 构成有机联系, 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 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显现。书院建筑群力求中轴对称的理想

布局, 以居中为尊; 通过轴线层次序列, 以别尊卑、上下、主次、内外, 达到由序达敬的目的; 又通过不同特点的庭院天井的空间组合, 达到以和至亲的目的; 以此形成一个和序统一的整体。在这方面,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堪称书院建筑的典范。

南宋淳熙六年(1179) , 朱熹知南康军。朱熹到任时, , 栋宇消落, 林园荒芜, 。经过, 院, , 组。书院, 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祠、先贤祠、忠节祠等。

现存的白鹿洞书院占地面积3000亩, 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在平面布局上, 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 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完整形式的组群。庭院布局的基本形式是以主体建筑为中心, 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布置若干次要建筑以衬托, 再以廊庑和围墙将它们系连为一个整体。整个建筑群有五组别具书院特色的院落组合而成。各个院落以围墙相隔, 又置门相连。书院主要建筑有礼圣殿、朱子祠、崇德祠、明伦堂、御书阁、鹿洞与思贤台。在建筑方式上采用砖木石混合材料为主的方式, 在结构方式上采用木构架为主体的基本形式。作为一种文化, 书院建筑也深受以等级观念为基础的一套伦理体系的影响, 整个建筑群落极严格地按照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布局的要求进行规划兴建, 主要建筑均衡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 鹿洞、明伦堂、御书阁均被安置在重要位置上, 明显体现出书院建筑礼文化的象征意义。

作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扮演了举足轻重角色的一种教育机构, 白鹿洞书院无疑已成为历史, 但作为封建社会文化尤其是书院文化兴衰的象征, 仍活在我们民族文化和历史之中。参考文献:

[1]徐清泉. 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

术发展中的意义[J ].文学评论, 2000

(4)

(责任编辑 吴国富)

2007年第4期九江学院学报              No, 4, 2007 Journal of J iujiang University (总第141期)

(Su m N0141)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文化的典范

詹建志

(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江西九江 332005)

  摘要: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千古文化名山, 山的史册上得到体现。:浓重的隐逸文化色彩、  关键词:庐山 白鹿洞书院   中图分类号:K 203156::1673-4580(2007) 04-00023-(03)   、。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千古文化的名山, 中国文化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庐山的史册上得到体现。在庐山文化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白鹿洞所体现的书院文化。

一、浓重的隐逸文化色彩

浓重的隐逸色彩, 是中国书院文化的重要特征。所谓隐逸, 是指古代士阶层中的某些人, 与当时的主流文化悖离或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 超然出世、回归自然的行为和心态。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佛道, 对于隐逸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隐逸文化的哲学根底是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老子在《老子・道篇》中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种有序的统一体, 把自然当成最高的规范。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隐逸文化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但是, 道家思想并不是隐逸文化的唯一渊源。在隐逸文化传统里又渗透了儒家、禅家文化的影响。禅宗的“放舍身心, 令其自在”以及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等观念, 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

徐清泉先生在《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一文中说:“隐逸文化带给归隐羡隐诗人及士大夫最大的精神价值, 就是人格

收稿日期:2006-01-04

作者简介:詹建志(1963-) , 男, 江西瑞昌人, 九江学院教授, 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江西省“十一五”重点

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的解放及自由的获得, 而这实际上就是隐逸文化独备的艺术审美潜力。……于是, 游山玩水、渔猎躬耕、品茗饮酒、谈玄务虚、吟诗赋文、营园作画、书墨抚琴、品藏文玩、坐禅求道、肆性放情等便成了这些隐士及准隐士最外在的行为表现。”

[1]

白鹿洞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一个山丘环合树

木郁郁的河谷小盆地。整个小盆地呈三山(后屏山、卓尔山和左翼山) 夹一水的局面, 三山环合, 周围高而中间低凹, 由山麓小路进去有数里之遥, 有若入洞之感, 所以称为白鹿洞。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 亲近恬静的乡村, 没有面对高山、登临绝壁的那种敬畏、那份恐惧, 让人感到亲切、融洽、雅致平和, 叮咚泉水, 空山鸟语, 都在分别涤荡着人们由于世俗生活中那熙熙攘攘、紧张激烈而带来的心理郁结。秀丽幽静的白鹿洞, 自然成了隐居读书难得的好去处。唐朝贞元时(公元785-805年) 李渤与其兄李涉爱其幽静, 在此隐

居读书, 他们在山间驯养了一只白鹿, 山村乡民视之为神, 人们称李渤为“白鹿山人”或“白鹿先生”, 他们兄弟隐居的山谷, 被人们称为“白鹿洞”。在其后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市) 刺史期间, 又扩建白鹿洞, 广植树木, 创建台榭, 使白鹿洞成为一处名胜, 为日后书院的创立准备了条件。五代南唐升元四年(940年) , 在此建立学馆, 称

・24・

九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庐山国学”, 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 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宋初(960-1127年) 扩建为书院, 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南宋淳熙六年(1179) , 朱熹任南康知军, 兴复白鹿洞书院, 自任洞主, 筹置学田, 编制课程, 制订学规, 收聚图书, 使白鹿洞书院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二、完备的书院教育体系

在中国书院制度发展史上, 白鹿洞书院常常被冠以“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尽管白鹿洞书院并非中国最早的书院, 也并非最早建立规约制度的书院, 书院, 遵循的楷模和准则。

是分不开的。白, 但不久即废, 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 才扬名国内。朱熹对此的贡献, 不仅在于他复兴了白鹿洞书院, 并亲自在此讲学, 而且还在于他确定了方针, 建立了制度, 使得白鹿洞书院名声大增, 也使白鹿洞书院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成为自此以后800余年办学的楷模。特别是他亲自拟定《白鹿洞书院学规》, 明确规定了书院的教育目标(即达到封建伦理的五教五常, 为学就是讲明这个义理) , 体现了他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 成为后世仿效的样板。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极为重视教育与学问的关系。他对科举与官学的弊端有深切的体验, 认为“平日读书, 只为科举之计”, 要矫正这种弊端, 就必须注重义理学问的研究, “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公元1179年, 朱熹以秘书郎权知南康(今九江市星子县) 军州事的身份赴军就任后, 大力经营白鹿洞书院, 以此作为传播儒家理学的场所。朱熹集中国古代书院学校教育经验之大成, 在白鹿洞书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形成了一种相当完备的书院教学模式。

第一, 在培养目标上重在做人。以往官学是以培养官吏为直接目的的, 而书院则与此相异, 培养目标是做人而非做官。书院强调教育的着眼

点是教人做人, 要求学生通过研读四书五经, 修身养性, 完备自身, 完善人格。朱熹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 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 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称,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後推以及人, 为词章, , , , 具存於经。, 、辨之。苟知其, 则夫规矩禁防之具, , 而后有所持循哉? ”。在他看来, 以往学规之“浅”, 在于其仅有“禁防”性质, 而不重视端正学习目的, 应当讲明理义, 以修其身。“修身之要”在于“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在于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这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纲目是一致的, 比较清楚地体现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社会目的, 也形成了后世书院教育的重要特色。

第二、学术上“以文会友”。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 提倡读书会讲形式, 这种形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师生之间相互观摩、切磋和启发, 教学相长。不仅如此, 这种会讲形式还打破门户之见, 推崇不同学派互相砥砺、取长补短的学风。宋淳熙二年(1175) , 朱熹与陆九渊二人由于学术观点不同, 曾在地处江西铅山县境内的鹅湖发生过激烈的论辩。但是朱熹并不因此而持有门户之见, 仍邀请陆九渊前来白鹿洞书院讲学, 首开书院“讲会”制度的先河, 为不同学派同在一个书院讲学树立了范例。陆九渊讲的是《论语》中“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一章, 感人肺腑, 听者莫不竦然动容, 甚至被陆九渊精湛、透辟的演讲感动得落泪。朱熹对此非常感谢, 并欣然把陆九渊所讲内容刻于石上。

第三, 学习方法上注重个人自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朱熹规定学生半日静坐, 半日读书, 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学, 要求学生应遵循“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五个步骤, 有不明的地方反复推敲。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并与学生质疑问难, 讲后如果有疑难或须钻研, 可到老师家里

詹建志: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文化的典范

・25・

请教。教师讲解指导, 学生都作笔记, 这种笔记

) , 成为书院学习的重汇编成册(如《朱子语录》要材料。

《白鹿洞书院揭示》出现之后, 很快就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 也是元明清各朝书院学规的范本, 并影响到各级各类官学,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认为“夫为

) 。学之方, 白鹿之规尽矣”(《紫阳书院集序》

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于后来书院的发展、学校的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成为中国历史上各种学术派别兴办书院、学校得以借鉴的共同财富。

三、典型的书院建筑格局

文化层面, , 是治学育人、文人学者聚集的所在。儒家士人更把书院看成独立研究学问的安身立命之所。书院从萌芽之日起, 就和士人“独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联系在一起。创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超世脱俗的精神追求, 体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因此, 书院创建者总是把书院建在僻静优美的名胜之地。如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 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 嵩阳书院在河南嵩山脚下, 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书院园林的格调皆崇尚自然, 取景于自然, 不求雕饰和华丽, 讲求宁静、清幽、雅淡。

作为一种教育机构, 书院从根本上与传统文化一脉相传, 这反映在它的建筑上亦是如此。同时, 书院又有着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 这体现在书院建置上, 有着不同于一般教育机构的众多特点, 如由于教学、社交、藏书、祭祀、自修、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需要, 而导致空间的扩大。书院建筑多为一组较为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 但由于重视地形的利用, 多依山而建, 层层叠进, 错落有致; 加以庭院绿化, 林木遮掩, 以及亭阁点缀, 山墙起伏, 飞檐翘角, 构成生动景象, 与自然景色取得有机结合。书院建筑虽较封闭, 而环境的开拓则十分开敞, 两者相互映发, 构成有机联系, 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 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显现。书院建筑群力求中轴对称的理想

布局, 以居中为尊; 通过轴线层次序列, 以别尊卑、上下、主次、内外, 达到由序达敬的目的; 又通过不同特点的庭院天井的空间组合, 达到以和至亲的目的; 以此形成一个和序统一的整体。在这方面,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格局堪称书院建筑的典范。

南宋淳熙六年(1179) , 朱熹知南康军。朱熹到任时, , 栋宇消落, 林园荒芜, 。经过, 院, , 组。书院, 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祠、先贤祠、忠节祠等。

现存的白鹿洞书院占地面积3000亩, 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在平面布局上, 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 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完整形式的组群。庭院布局的基本形式是以主体建筑为中心, 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布置若干次要建筑以衬托, 再以廊庑和围墙将它们系连为一个整体。整个建筑群有五组别具书院特色的院落组合而成。各个院落以围墙相隔, 又置门相连。书院主要建筑有礼圣殿、朱子祠、崇德祠、明伦堂、御书阁、鹿洞与思贤台。在建筑方式上采用砖木石混合材料为主的方式, 在结构方式上采用木构架为主体的基本形式。作为一种文化, 书院建筑也深受以等级观念为基础的一套伦理体系的影响, 整个建筑群落极严格地按照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布局的要求进行规划兴建, 主要建筑均衡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 鹿洞、明伦堂、御书阁均被安置在重要位置上, 明显体现出书院建筑礼文化的象征意义。

作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扮演了举足轻重角色的一种教育机构, 白鹿洞书院无疑已成为历史, 但作为封建社会文化尤其是书院文化兴衰的象征, 仍活在我们民族文化和历史之中。参考文献:

[1]徐清泉. 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

术发展中的意义[J ].文学评论, 2000

(4)

(责任编辑 吴国富)


相关文章

  •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 ...查看


  • 中国现代学者中称得上国学大师的有哪几位?
  • 标题:中国现代学者中称得上国学大师的有哪几位?参与讨论推荐 作者:金华府于2009-07-31 <领先>:你认为中国现代学者中称得上国学大师的有哪几位? 刘梦溪:"国学大师"的名号,不是谁都可以接过来的,20 ...查看


  • 中国古代教育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育 一.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 学校萌芽的传说 1,五帝时期 成均 庠 2,夏代学校 序 校 3,商代学校 大学 小学 庠 序 (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_____) (二) 西周的教育 ...查看


  • 烟洲书院和黄氏大宗祠
  • 长洲导游词 (大巴运行在富华道.长洲路,进入长洲,前往烟洲书院) 大家注意啦,长洲就要到啦!你们知道在我们来参观之前,有哪些大人物来长洲考察过吗? 六十年代,公社派出所常进村,因为那时许多村民忍受不了一穷二白的生活,常有人偷渡出境谋生,所以 ...查看


  •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述评
  • 22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8年第4期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述评 陈 媛Ξ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组织,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尽管 ...查看


  • 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 作者:王炳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2008年07期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60(2008)01-0001-09 书院精神是书院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和凝炼而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书院办学传统的灵魂 ...查看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 ...查看


  •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_历经四次转折
  • [关键词]教育变革 ■方晓东 李玉非/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 ...查看


  • 中国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