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的蝉,蝉的诗化3

诗化的蝉,蝉的诗化

------由“咏蝉三首”谈咏物诗的特点

丁玲玲

(南通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通 22660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蝉的特性,研读文人从古至今对蝉的咏叹,重点分析了唐代咏蝉三绝的背景和内容以及作者所寄托的感情,赞美蝉的高洁等优点,引出蝉的象征意义,概述了咏物诗的表征。从而得出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关键词:蝉的象征 咏蝉三绝 咏物诗的表征

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愈来愈多的生活中的寻常所见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成了诗人的寄托对象。蝉就是其中的一个,被赋予了各种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人咏蝉,蝉也在喻人。人蝉合一,物我无分,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我国古代先民早就注意到了蝉这种昆虫,认识了它的不同种类、生活习性及与气候、节令的关系等,从而来阐发自己的情思。千古悲秋之祖----宋玉在《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又提到:“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句句透出蝉所带来的浓浓秋意,背负了诗人的哀怨之情。连陶渊明这样超逸的田园诗人都在《己酉岁九月九日》写道:“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

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异,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不同时代却又有着相同遭遇的士人们听到蝉鸣,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而缀诗”。蝉,负载着诗人悲愁哀怨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情感符号。或咏之品性高洁,或寄之思念,或抒心中凄愁,千丝情感万般感叹皆系在一只小小的蝉身上。

虞世南、骆宾王与李商隐的三首咏蝉作品已经成为最为世人传诵的代表,被称为“咏蝉三首”。然而同是咏蝉,三人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因个人经历不同而很有差别。

一、 由虞世南的《蝉》看高标逸韵

虞世南

垂纬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虞世南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首句“垂緌饮清露”,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官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种“贵”和“清”是相互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流传之远。梧桐是高树,这一

“疏”字,显出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是指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而这个“出”字,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然表面写的是声音,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象出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会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感悟,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表现出一个真理: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己就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

二、由骆宾王的《咏蝉》说高洁品性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作这首诗时,骆宾王因触怒武后,遭人诬陷,以贪赃的罪名下狱。一二两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念家乡。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己,用“不堪”和“来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青丝变白发,不禁黯然神伤。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用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曾作《白头吟》。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十字之中,什么“悲”“愁”,一字不用,却尽得风流。

接下来五六两句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第七句再接再厉,力有余劲。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认为它是品行高洁的呢?这句诗人用蝉的处境喻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物我两忘,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骆宾王在《咏蝉》序中说蝉“票君子达人之高行”,在诗中称蝉“高洁”,其渊源就是汉魏以来对蝉意象的人格化认同。虽然,骆诗中并没有着重写蝉的美德,但蝉的高洁已经就在其中;虽然没有明白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感情,但那激切的心声已跳荡于其中。

三、由李商隐的《蝉》表漂泊无依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诗歌合为情而作,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

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饱”,但

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就暗指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有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对于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其实还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所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时,即将力竭,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正见出

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扩大了诗的内

容。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作者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辗转,象浮萍一样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分外怀念家乡,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的思归情就更加迫切。

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将蝉和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蝉的难饱正与我的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思乡之情。钱锺书先生曾这样评论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一样的蝉鸣,在不同的人听来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生发出各种不同的感慨来。这蝉声曾使白居易乡愁顿起:“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也使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心生凄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不仅在诗中文人如此爱咏蝉叹蝉,柳永也曾在《雨霖铃》中写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个“寒蝉凄切”,把离别情怀写得柔肠欲断,悲凄欲绝。由此可知蝉声在人的心境里,是多么复杂的角色了。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听蝉》里所云:“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蝉本不关愁,然而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这都是因为诗人心中有愁的缘故罢了。都是诗人各自的内心情感的外现与物化。

纵观三首咏蝉诗,他们都在咏蝉,但都不单纯是咏蝉,而是借咏蝉来寄寓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虞诗以肯定蝉的高洁来表明自己的孤傲清高、志向高远;骆宾王则将悲愤沉痛寓于比兴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李诗却完全以蝉颂咏自己之清高不俗的品质,穷困无依的困苦。三人咏蝉,虽同工比兴,却呈现殊异的在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单纯的咏物,尽管有时能达到逼真的程度,但因缺乏内心深处的感情,所以所咏之物,往往会有形无神。在我国古代诗歌的百花园中,咏物诗可谓一朵争芳斗艳,惹人喜爱的奇花,读来余味不尽。都是因为咏物诗具备着这样一个共性: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参考文献:

1、《唐诗名篇赏析》,吴庚舜、陆永品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2、《典论 论文》,曹丕

3、《唐诗别裁》 ,沈德潜

4、唐圭璋《唐宋词鉴赏笑辞典》

5、兰甲云《简论唐代咏物诗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学研究》95年第二期.

6、徐盛《魏晋至盛唐咏物诗研究》.

7、 刘学楷《李商隐托物寓怀诗及其对古代咏物诗的发展》,《李商

隐诗歌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98年出版.

8、 《文心雕龙·颂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

诗化的蝉,蝉的诗化

------由“咏蝉三首”谈咏物诗的特点

丁玲玲

(南通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通 22660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蝉的特性,研读文人从古至今对蝉的咏叹,重点分析了唐代咏蝉三绝的背景和内容以及作者所寄托的感情,赞美蝉的高洁等优点,引出蝉的象征意义,概述了咏物诗的表征。从而得出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关键词:蝉的象征 咏蝉三绝 咏物诗的表征

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愈来愈多的生活中的寻常所见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成了诗人的寄托对象。蝉就是其中的一个,被赋予了各种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人咏蝉,蝉也在喻人。人蝉合一,物我无分,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我国古代先民早就注意到了蝉这种昆虫,认识了它的不同种类、生活习性及与气候、节令的关系等,从而来阐发自己的情思。千古悲秋之祖----宋玉在《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又提到:“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句句透出蝉所带来的浓浓秋意,背负了诗人的哀怨之情。连陶渊明这样超逸的田园诗人都在《己酉岁九月九日》写道:“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

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异,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不同时代却又有着相同遭遇的士人们听到蝉鸣,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而缀诗”。蝉,负载着诗人悲愁哀怨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情感符号。或咏之品性高洁,或寄之思念,或抒心中凄愁,千丝情感万般感叹皆系在一只小小的蝉身上。

虞世南、骆宾王与李商隐的三首咏蝉作品已经成为最为世人传诵的代表,被称为“咏蝉三首”。然而同是咏蝉,三人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因个人经历不同而很有差别。

一、 由虞世南的《蝉》看高标逸韵

虞世南

垂纬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虞世南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首句“垂緌饮清露”,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官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种“贵”和“清”是相互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流传之远。梧桐是高树,这一

“疏”字,显出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是指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而这个“出”字,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然表面写的是声音,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象出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会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感悟,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表现出一个真理: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己就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

二、由骆宾王的《咏蝉》说高洁品性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作这首诗时,骆宾王因触怒武后,遭人诬陷,以贪赃的罪名下狱。一二两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念家乡。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己,用“不堪”和“来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青丝变白发,不禁黯然神伤。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用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曾作《白头吟》。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十字之中,什么“悲”“愁”,一字不用,却尽得风流。

接下来五六两句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第七句再接再厉,力有余劲。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认为它是品行高洁的呢?这句诗人用蝉的处境喻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物我两忘,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骆宾王在《咏蝉》序中说蝉“票君子达人之高行”,在诗中称蝉“高洁”,其渊源就是汉魏以来对蝉意象的人格化认同。虽然,骆诗中并没有着重写蝉的美德,但蝉的高洁已经就在其中;虽然没有明白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感情,但那激切的心声已跳荡于其中。

三、由李商隐的《蝉》表漂泊无依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诗歌合为情而作,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

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饱”,但

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就暗指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有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对于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其实还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所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时,即将力竭,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正见出

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扩大了诗的内

容。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作者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辗转,象浮萍一样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分外怀念家乡,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的思归情就更加迫切。

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将蝉和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蝉的难饱正与我的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思乡之情。钱锺书先生曾这样评论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一样的蝉鸣,在不同的人听来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生发出各种不同的感慨来。这蝉声曾使白居易乡愁顿起:“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也使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心生凄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不仅在诗中文人如此爱咏蝉叹蝉,柳永也曾在《雨霖铃》中写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个“寒蝉凄切”,把离别情怀写得柔肠欲断,悲凄欲绝。由此可知蝉声在人的心境里,是多么复杂的角色了。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听蝉》里所云:“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蝉本不关愁,然而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这都是因为诗人心中有愁的缘故罢了。都是诗人各自的内心情感的外现与物化。

纵观三首咏蝉诗,他们都在咏蝉,但都不单纯是咏蝉,而是借咏蝉来寄寓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虞诗以肯定蝉的高洁来表明自己的孤傲清高、志向高远;骆宾王则将悲愤沉痛寓于比兴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李诗却完全以蝉颂咏自己之清高不俗的品质,穷困无依的困苦。三人咏蝉,虽同工比兴,却呈现殊异的在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单纯的咏物,尽管有时能达到逼真的程度,但因缺乏内心深处的感情,所以所咏之物,往往会有形无神。在我国古代诗歌的百花园中,咏物诗可谓一朵争芳斗艳,惹人喜爱的奇花,读来余味不尽。都是因为咏物诗具备着这样一个共性:咏物仅仅是借端,抒情言志才是本意。

参考文献:

1、《唐诗名篇赏析》,吴庚舜、陆永品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2、《典论 论文》,曹丕

3、《唐诗别裁》 ,沈德潜

4、唐圭璋《唐宋词鉴赏笑辞典》

5、兰甲云《简论唐代咏物诗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学研究》95年第二期.

6、徐盛《魏晋至盛唐咏物诗研究》.

7、 刘学楷《李商隐托物寓怀诗及其对古代咏物诗的发展》,《李商

隐诗歌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98年出版.

8、 《文心雕龙·颂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


相关文章

  • 诗化语言佳句--诗化语言作文
  • 诗化语言佳句 语言的诗化就是不同形象在思维及想象中的泛化,在合理.合乎逻辑的泛化中形成句子.这是作文诗化语言的基本特征. 我们写作文都力求写出好的语言--佳句.而作文语言的佳句有各种各样的,其中一种就是诗化语言佳句.当然,诗化语言主要适用于 ...查看


  • 编罢低声问诸君 标题诗化入时无
  • 2月8日夜,上海以小幅度的雨雪天,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雪.此景虽没有北国如柳絮般漫天飘扬的壮观,但在这早春的江南已是很别致的了.2月9日,<新闻晨报>在封面进行了报道(见下图). 压图标题很诗化,把古典诗歌的意境淋漓尽致地体 ...查看


  •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2年高考语文预测卷
  •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2年高考语文预测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凋蔽 获益匪浅 剽窃(piáo) 叱咤风云(zhà) .. B ...查看


  • 诗化小说与孙犁
  •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与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l944年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查看


  • 观后感,电影观后有感,爱国电影
  • 诗意盎然,以小见大 --电视电影<那年秋天>观后感 ××× 摘要:电视电影<那年秋天>以感人的抒情描述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得到了妙不可言的审美享受.其艺术感染力主要来源于三大特点,即"诗化"风 ...查看


  • [中秋节作文]诗化的中秋
  • 中秋节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银色的月光透过月桂树的缝隙倾洒在梦一样的中庭小院,三五好友围坐桌前,饮酒赏月抚琴吟诗,谈古论今纵横四海.行过酒令,填了新词,惊起宿鸟,弄碎了花影.夜凉如水,抱拳散去互道珍重加衣.让明月记取了这聚的欢愉,作日后散的印 ...查看


  • 走向大自然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走向大自然 王充闾 "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这句诗因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海德格尔那里, "诗意"已远不只是一种艺术追求 ...查看


  • "以一篇压全唐"的"诗中之诗"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罗列古人评论: 王夫之<唐诗评选>评曰:"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 王闿运<王志>评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后人更有 ...查看


  •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精神
  • 中外戏剧视线 2009年第 3期总第129期 □白玉红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精神 郭 境界. 沫若是一位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的戏剧大家,他的话剧,尤其是历史剧,开辟了新的审美与表现领域,在中国 最高体现.别林斯基说:"戏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