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研究

作者:高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年05期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07)03-0023-05

  政府对科学和技术研究进行支持的主要依据是市场失灵(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它承担的是社会需要。因此,现行的经济理论多是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进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及其科技投入的社会和私人投资收益率等。但是R&D投入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手段,对就业有没有影响?它是否可以作为一般扩大就业的政策工具?已有的文献并没有作出满意回答。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个时期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政府R&D投入对中国就业的效应,并评估其作为充分就业政策工具的可行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府R&D投入与就业关系的理论探讨

  从理论上看,政府R&D投入与最终就业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至少涉及到政府R&D投入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R&D投入与技术创新乃至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理论观点可以综合如下:

  1.政府R&D投入与企业R&D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R&D投入与企业R&D投入应该有大致的分工,政府科技投入应不断向基础研究、高技术战略研究和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企业则应着重投入那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R&D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研究,从而促进全社会科技投入结构的合理分工与相互协调。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期,政府可以通过在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投入取得成果并不断向企业部门转移,从而诱导企业进行R&D投入[1](P45-67)。但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存在诱导时滞,因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为产品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企业的技术需求只有在政府搭建好基础技术平台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被真正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制度与竞争环境需要时间培育,只有企业真正认识到需要技术创新去改善竞争地位才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R&D投入[2](P89)。

  2.R&D投入与技术进步。R&D或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在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中,强调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市场需求为产品和工艺创新创造了机会,并激发为之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引发的结果。从效果层面来看,R&D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R&D对技术创新的引擎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支撑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滚动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积累沉淀效应等[3](P36)。

  3.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技术中性,如果是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当然会造成就业的减少,但是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会增加就业,因此从理论上讲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不明确的,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况[4](P67)。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技术进步作用于就业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方面,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替代效应,也就是说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通过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影响进而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通过对产业内部的细化分工,扩大生产从而创造出大量新兴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力的就业。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市场机制、劳动力素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弹性、产业关联程度[5](P82-85)。

  4.R&D投入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增长模型进一步揭示,技术进步并不是外生的,而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生产思想的人创造出来的,这些创造者也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主要结论包括:(1)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克服资本积累过程中收益递减问题的关键是生产过程中新投入品的不断引入,这里的新产品蕴含了新知识,在其被生产出之前,需要由研究与开发部门提供设计思想;(2)技术进步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技术存量:人口增长越快,从事研究的人数越多则技术进步越快。知识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了知识的积累;(3)政府对于研究与开发的补贴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技术增长的速度,在长期内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6](P79)。而专利制度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出现,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新增长理论的就业政策含义在于:扩大就业应以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为前提,而不能只是单纯地为就业而就业。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才是就业增长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以上理论给我们研究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问题提供了一个整体思路,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从理论上讲表现为一个传导过程:政府R&D诱导投入——企业R&D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但这一传导结果还需要实际数据加以实证分析。

  三、中国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实证分析

  1.样本与数据。(1)数据选取:本部分采用公开发表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主要国内资料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并作适当处理。其中以L代表每年的从业人数,R&D代表以1987年不变价计算的R&D资本额,两者都是存量指标。(2)样本空间确定:样本空间确定为1987~2006年,主要原因是国家科技部于1987年开始展开全国范围内的R&D投入调查工作。

  2.初步分析。将表1中的实际数据输入Eviews后作两者的散点图得到:它们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对这两个变量做线性回归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经过Eviews的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t值和都非常高,但美中不足的是DW相当低,根据葛兰杰(Granger)和纽博尔德(Newbold)的经验规则,该回归有伪回归之嫌。再次做两个变量的时序图,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趋势性,而单位根是产生趋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检验这两支经济时间序列是否服从一阶单整过程。

  

  3.单位根检验。首先对时序变量L的检验过程如下:

  (1)当模型中不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时,我们得到的模型如下:

  

  计算统计量ADF=3.12978,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分别为-2.7057、-1.9614、-1.6257,显然有统计量大于临界值,需要引入常数项进行分析。

  (2)当模型中含有常数项时,我们得到的模型如下:

  

  计算统计量ADF=1.1613,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分别为-3.8572、-3.04、-2.66,显然有统计量大于临界值,需要引入趋势项进行分析。

  (3)当模型中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时,我们得到的模型如下:

  计算统计量ADF=1.2401,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约分别为-4.574、-3.692、-3.695,显然有统计量大于临界值,需要进行差分处理。

  (4)对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是完全类似的,为了节约篇幅,下面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检验的结果: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差分后的序列不含有单位根,因而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认为L序列具有一阶单整过程。

  (5)同样我们把上述过程用于R&D序列,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R&D序列具有一阶单整过程。

  4.变量的协整检验。

  (1)建立协整回归,我们得到:

  

  计算ADF为-4.8946,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约分别为-2.8672、-2.04、-1.66,显然有统计量小于临界值,可以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上述分析表明,L与R&D之间确实存在着协整关系,(1,19.1209)为协整向量。式(4)为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序列,运用普通的线形回归模型预测是不合适的。为了进一步揭示两个变量的短期变动关系,下面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5.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首先由式(4)可求得如下误差修正序列:

  

  三、模型的经济意义与政策意义

  在上述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根据模型参数的估计量,从长期角度来看,R&D资本额与从业人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每增加1亿元政府R&D投入约可带来就业人数增加19.12万人;短期R&D投入的变化将引起就业规模的相同方向的变化。而误差修正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高达3.3256说明就业规模与R&D投入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对促进就业有强烈的影响。

  该模型的政策启示在于:注重R&D投入技术进步效应同时必须更加注重R&D投入的长期就业效应,要关注技术进步引起的就业效应,将政府R&D支出纳入就业工程的中长期规划,作为一种长期性的政策工具用来扩大就业。具体来说,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政府R&D投入促进就业的目标体系。要将就业总量作为政府R&D投入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必须在现有科技统计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就业指标库,该指标库数据主要来自官方统计和模型测算结果。

  2.建立直接手段与间接手段相结合的调控体系。(1)运用直接支持的方式资助企业进行R&D活动,从而扩大就业。政府对企业R&D活动的资助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采购,R&D的成果属于接受者,并不一定是执行者;第二种是政府以补贴的方式提供给R&D执行者,成果属于R&D执行者。采用补贴形式时,可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如拨款或无偿性预付款、利率补贴、贷款、贷款担保、参股等。但无论是采用政府采购还是补贴的资助形式,政府要将就业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接受资助的企业挑选,要将就业指标纳入项目挑选的指标体系并赋予相当的权重,鼓励和扶持能增加就业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2)积极运用间接手段,对具有明显就业效应的R&D投入项目和企业实行倾斜。间接支持方式采用的政策工具一般有税收激励、科技溢出、其他政策扶持。其中,科技溢出通常是通过政府资助公共实验室和高校的R&D活动间接实现的,因为政府资助这些机构从事R&D活动获得的成果(主要是基础知识方面的)同样可以通过科技溢出为企业有偿、甚至无偿地使用。其他的政策支持包括:帮助企业与大学建立长期紧密型的研究伙伴关系;建立高科技园,帮助企业在大学或科技园区设立自己拥有的R&D中心;组织或协助企业建立R&D联盟。在这种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高等院校,或者企业相互之间建立的R&D合作当中,政府的政策支持也能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3.建立畅通的政策传导机制。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下列传导路径:政府R&D诱导投入——企业R&D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在这个传导机制中,政府R&D投入的就业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各个环节是否能顺利传导和扩大从而形成乘数效应。因此必须完善各环节对应的政策环境。(1)要加大政府R&D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诱导企业进行R&D活动;(2)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3)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良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技术转化速度与质量。

  4.制定促进就业的R&D投入规划体系。从R&D投入对最终就业的传导过程来看,R&D投入宏观就业效应的体现都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包含许多因素使R&D投入的就业效应发生滞后。因此,相对其他扩大就业的政策工具来说,R&D投入政策是一项中长期的就业扩大工具,应该根据R&D投入与就业的长期均衡模型制定促进就业的长期规划,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并连续考察R&D投入的就业效果。在制定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要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对规划进行适时调整,按照每年的调整结果制定出年度R&D投入规划。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介绍:高杰(1976-),男,湖北黄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作者:高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年05期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07)03-0023-05

  政府对科学和技术研究进行支持的主要依据是市场失灵(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它承担的是社会需要。因此,现行的经济理论多是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进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及其科技投入的社会和私人投资收益率等。但是R&D投入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手段,对就业有没有影响?它是否可以作为一般扩大就业的政策工具?已有的文献并没有作出满意回答。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个时期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政府R&D投入对中国就业的效应,并评估其作为充分就业政策工具的可行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府R&D投入与就业关系的理论探讨

  从理论上看,政府R&D投入与最终就业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至少涉及到政府R&D投入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R&D投入与技术创新乃至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理论观点可以综合如下:

  1.政府R&D投入与企业R&D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R&D投入与企业R&D投入应该有大致的分工,政府科技投入应不断向基础研究、高技术战略研究和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企业则应着重投入那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R&D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研究,从而促进全社会科技投入结构的合理分工与相互协调。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期,政府可以通过在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投入取得成果并不断向企业部门转移,从而诱导企业进行R&D投入[1](P45-67)。但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存在诱导时滞,因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为产品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企业的技术需求只有在政府搭建好基础技术平台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被真正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制度与竞争环境需要时间培育,只有企业真正认识到需要技术创新去改善竞争地位才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R&D投入[2](P89)。

  2.R&D投入与技术进步。R&D或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在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中,强调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市场需求为产品和工艺创新创造了机会,并激发为之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引发的结果。从效果层面来看,R&D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R&D对技术创新的引擎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支撑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滚动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积累沉淀效应等[3](P36)。

  3.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技术中性,如果是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当然会造成就业的减少,但是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会增加就业,因此从理论上讲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不明确的,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况[4](P67)。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技术进步作用于就业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方面,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替代效应,也就是说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通过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影响进而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通过对产业内部的细化分工,扩大生产从而创造出大量新兴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力的就业。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市场机制、劳动力素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弹性、产业关联程度[5](P82-85)。

  4.R&D投入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增长模型进一步揭示,技术进步并不是外生的,而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生产思想的人创造出来的,这些创造者也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主要结论包括:(1)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克服资本积累过程中收益递减问题的关键是生产过程中新投入品的不断引入,这里的新产品蕴含了新知识,在其被生产出之前,需要由研究与开发部门提供设计思想;(2)技术进步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技术存量:人口增长越快,从事研究的人数越多则技术进步越快。知识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了知识的积累;(3)政府对于研究与开发的补贴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技术增长的速度,在长期内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6](P79)。而专利制度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出现,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新增长理论的就业政策含义在于:扩大就业应以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为前提,而不能只是单纯地为就业而就业。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才是就业增长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以上理论给我们研究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问题提供了一个整体思路,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从理论上讲表现为一个传导过程:政府R&D诱导投入——企业R&D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但这一传导结果还需要实际数据加以实证分析。

  三、中国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实证分析

  1.样本与数据。(1)数据选取:本部分采用公开发表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主要国内资料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并作适当处理。其中以L代表每年的从业人数,R&D代表以1987年不变价计算的R&D资本额,两者都是存量指标。(2)样本空间确定:样本空间确定为1987~2006年,主要原因是国家科技部于1987年开始展开全国范围内的R&D投入调查工作。

  2.初步分析。将表1中的实际数据输入Eviews后作两者的散点图得到:它们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对这两个变量做线性回归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经过Eviews的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t值和都非常高,但美中不足的是DW相当低,根据葛兰杰(Granger)和纽博尔德(Newbold)的经验规则,该回归有伪回归之嫌。再次做两个变量的时序图,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趋势性,而单位根是产生趋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检验这两支经济时间序列是否服从一阶单整过程。

  

  3.单位根检验。首先对时序变量L的检验过程如下:

  (1)当模型中不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时,我们得到的模型如下:

  

  计算统计量ADF=3.12978,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分别为-2.7057、-1.9614、-1.6257,显然有统计量大于临界值,需要引入常数项进行分析。

  (2)当模型中含有常数项时,我们得到的模型如下:

  

  计算统计量ADF=1.1613,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分别为-3.8572、-3.04、-2.66,显然有统计量大于临界值,需要引入趋势项进行分析。

  (3)当模型中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时,我们得到的模型如下:

  计算统计量ADF=1.2401,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约分别为-4.574、-3.692、-3.695,显然有统计量大于临界值,需要进行差分处理。

  (4)对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是完全类似的,为了节约篇幅,下面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检验的结果: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差分后的序列不含有单位根,因而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认为L序列具有一阶单整过程。

  (5)同样我们把上述过程用于R&D序列,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R&D序列具有一阶单整过程。

  4.变量的协整检验。

  (1)建立协整回归,我们得到:

  

  计算ADF为-4.8946,在置信水平为0.01、0.05、0.1下,临界值约分别为-2.8672、-2.04、-1.66,显然有统计量小于临界值,可以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上述分析表明,L与R&D之间确实存在着协整关系,(1,19.1209)为协整向量。式(4)为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序列,运用普通的线形回归模型预测是不合适的。为了进一步揭示两个变量的短期变动关系,下面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5.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首先由式(4)可求得如下误差修正序列:

  

  三、模型的经济意义与政策意义

  在上述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根据模型参数的估计量,从长期角度来看,R&D资本额与从业人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每增加1亿元政府R&D投入约可带来就业人数增加19.12万人;短期R&D投入的变化将引起就业规模的相同方向的变化。而误差修正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高达3.3256说明就业规模与R&D投入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对促进就业有强烈的影响。

  该模型的政策启示在于:注重R&D投入技术进步效应同时必须更加注重R&D投入的长期就业效应,要关注技术进步引起的就业效应,将政府R&D支出纳入就业工程的中长期规划,作为一种长期性的政策工具用来扩大就业。具体来说,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政府R&D投入促进就业的目标体系。要将就业总量作为政府R&D投入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必须在现有科技统计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就业指标库,该指标库数据主要来自官方统计和模型测算结果。

  2.建立直接手段与间接手段相结合的调控体系。(1)运用直接支持的方式资助企业进行R&D活动,从而扩大就业。政府对企业R&D活动的资助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采购,R&D的成果属于接受者,并不一定是执行者;第二种是政府以补贴的方式提供给R&D执行者,成果属于R&D执行者。采用补贴形式时,可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如拨款或无偿性预付款、利率补贴、贷款、贷款担保、参股等。但无论是采用政府采购还是补贴的资助形式,政府要将就业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接受资助的企业挑选,要将就业指标纳入项目挑选的指标体系并赋予相当的权重,鼓励和扶持能增加就业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2)积极运用间接手段,对具有明显就业效应的R&D投入项目和企业实行倾斜。间接支持方式采用的政策工具一般有税收激励、科技溢出、其他政策扶持。其中,科技溢出通常是通过政府资助公共实验室和高校的R&D活动间接实现的,因为政府资助这些机构从事R&D活动获得的成果(主要是基础知识方面的)同样可以通过科技溢出为企业有偿、甚至无偿地使用。其他的政策支持包括:帮助企业与大学建立长期紧密型的研究伙伴关系;建立高科技园,帮助企业在大学或科技园区设立自己拥有的R&D中心;组织或协助企业建立R&D联盟。在这种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高等院校,或者企业相互之间建立的R&D合作当中,政府的政策支持也能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3.建立畅通的政策传导机制。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下列传导路径:政府R&D诱导投入——企业R&D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在这个传导机制中,政府R&D投入的就业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各个环节是否能顺利传导和扩大从而形成乘数效应。因此必须完善各环节对应的政策环境。(1)要加大政府R&D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诱导企业进行R&D活动;(2)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3)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良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技术转化速度与质量。

  4.制定促进就业的R&D投入规划体系。从R&D投入对最终就业的传导过程来看,R&D投入宏观就业效应的体现都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包含许多因素使R&D投入的就业效应发生滞后。因此,相对其他扩大就业的政策工具来说,R&D投入政策是一项中长期的就业扩大工具,应该根据R&D投入与就业的长期均衡模型制定促进就业的长期规划,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并连续考察R&D投入的就业效果。在制定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要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对规划进行适时调整,按照每年的调整结果制定出年度R&D投入规划。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介绍:高杰(1976-),男,湖北黄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相关文章

  • 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
  • 摘要:利用国债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都极为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构建"整合"的旅游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CGE模型对2000―2005年中国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旅游业以及全社会价格 ...查看


  • 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
  •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1979―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轨迹,认为中国就业弹性持续走低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关,同时也受资本深化.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就业弹性存在较 ...查看


  •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2008-12-20 15:15:25 内容提要:由于产业结构优化是财政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财政与各产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路径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财 ...查看


  •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并从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经营效果.旅游就业贡献.旅游基础动力四个维度着手,从而探寻构建一个可比较.可分析的永州市旅游产业经济效应指标体 ...查看


  •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 第29卷 第20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9 No.20 2013年 10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Oct. 2013 1 ...查看


  • 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通过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文化文物机构数量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并不显著,文化文物机构从业人员数量与文化产业发展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要促进 ...查看


  • 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
  • 经济学家--2007. 1 "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 !汪小勤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汪红梅 一.引言 "中国奇迹"从1978至2005年,中国GDP实现了年均9%的增长 ...查看


  • 西方经济学1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IS-LM模型讨论收入决定的三点不足: 第一,没有分析劳动市场,不知道两市场均衡时的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收入: 第二,没有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对总支出与均衡收入的影响: 第三,没有分析总供给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查看


  • 第9章 产业结构政策
  • 第九章 产业结构政策 第二至五章是关于产业结构理论,包括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高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关联等:第六至八章是关于产业组织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的分析框架(SCP 分析框架).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