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的表现

德行的表现

【宣公上人开示: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不妨碍他人,也不怕被他人妨碍自己。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 】

学习佛法的人,就是在这儿开始把种子种到地下去。种子种下后,能不能生出?还要看各种的缘。诸缘具足了,种子就能顺利的生出。假若各方面助缘不圆满,就有可能变成焦芽败种。也就是看当我们发菩提心时、种菩提种子时,种得够不够深?坚固不坚固?

若是种得够深而且坚固结实,那么将来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可是要想结菩提果,还有一段相当的时间,这就要看你用功用得如何。要是用功上路,开悟证果,成就觉道,这才算是收成。种子生根发芽、抽叶、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相当的时间,培养、灌溉、加肥料。肥料是什么?就是学佛的道德。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儒教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人的根本,而财仅是一种末梢之物。修道人处处要惜福节约,不浪费金钱物质,如此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德行,所生出来的枝叶才会茂盛,果实也将累累。如果不加肥料,不用功去培养灌溉,枝芽花果很容易就会枯槁而死,所以修道人,第一戒条就是“注重德行”。

德行先由小处做起。“毋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要以为小善就不去做,而等着做大善,大善没有那么多。“山”是一粒一粒微尘积成的,微尘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山。德行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德行山。不违背道德就是德行,不妨碍他人就是德行。无论做什么,要帮助他人为本份。若于利益上、时间上、文化智慧上,或其他种种事情上,对他人有所妨碍,不能利益他人,都是于道德有所违背。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以不违背道德为根本箴规。想要修道,先要培德;没有德行,就不能修道。有人想修道,魔障就来找,这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道德就等于日月,也等于天地,也等于人之性命。没有道德就等于没有性命,没有日月天地一样。什么是道德呢?就是以利益他人为主,以不妨碍他人为宗旨,也就是内心充满“仁、义、礼、智、信”。

(一)仁:有仁爱的心,就不会杀生。

(二)义:具足一种知识,做什么事都恰到好处,恰到中道,不太过也不会不及,不偏左也不偏右,事事合乎中道。懂“义”,就不会偷盗。讲义气的人不会偷他人的东西。

(三)礼:礼是一种礼貌、礼节。尚礼节就不会奸淫。偷盗与淫乱都是因为不合乎义礼,违背常规的现象。

(四)智:有智慧的人就不会乱喝酒、乱吃迷魂药。愚痴的人才会做出种种颠倒事。

(五)信:有信用就不会打妄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充足圆满了,这就是道,就是德。所以道德是从心中生出,它的根本就在我们人之心里头,但生出来有种颜色。这种颜色不是青、黄、赤、白、黑,而是一种德行之表现,是德行之光泽,故韩愈在〈原道〉文中,有一段说着:

博爱之谓仁,仁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而孟子说: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有德之人不单单面上有所表现,其背上也洋溢着德光,甚至于在四肢上也能显现出来。这种德相虽然描述不出来,但人人皆能明白。德行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功夫学问,这种德行不能假装的,虚假只会暂时骗人一阵子,不能长久。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不妨碍他人,也不怕被他人妨碍自己。谁妨碍自己都接受,逆来顺受;谁对自己不慈悲,或不讲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识。能“逆来顺受”,对横逆能处之泰然,才见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让别人一句话就动了。有些人的“不动”是无惭无愧,这是不对。你要修的“不动”,是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才是真功夫,否则,还须从头练起。

道家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为道德圆满之表现。这两个名词在某些佛教徒听起来,说是外道。其实什么叫外道?什么叫内道?这个名词并没有什么外内道,这是用来形容某种修行所成就的结果。“三花”就是精、气、神,三者都变成一种光华。“五气”:仁、义、礼、智、信,五气都圆满,叫五气朝元。

在佛教里,道德圆满了,就获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缺少一样,也无法得到这种境界。所以佛教万德庄严,它能包罗一切宗教,而一切宗教只是佛教的一部分。所以我常将佛教比喻为大学课程,道教或其他高超一点的宗教可以算为中学,世间宗教如儒教等,只是小学过程。

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是读书人;世界各宗教,也都是宗教人士,所以不可以分门别类,到这教就说这教好,到那教就说这教不好,“入者奴之,出者污之。”这是错误的观念。一切宗教都是佛教的一部分,这看法才是对的。因为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外道也是众生之一,也有成佛的机会,为什么要摒彼于门外呢?佛教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有边际、无门户、人我之见。所以我

们学佛人的心量要大起来,不要心胸狭窄、小气。

道教里有德行人,有一种表现,一般凡人都看得出,就是鹤发童颜。头发虽然花白,但其面色有如童子,很润很细。为什么?就是一种道德感召的变化。虽然是白发,但头发并不乾枯,而且有光润之气(并不是擦发腊),他的毫毛、头发会放光,若有功夫的人,或开五眼的人,一看就知道。

佛教又高一招,不单头发放光,而是全身都可以放光,每一根汗毛梢上都可以放光,每一毛孔都与众不同。在佛教里修行有功夫的人,能使白发转黑,齿落重生。道教也有齿落重生的境界,不过不能全身毛孔放光,这是不同处。你们各位看人是不是一位善知识?不需开五眼,就凭凡夫肉眼,只要你是个行家,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善知识?是否有德行?人若无德行,是面生横肉,非常讨人厌的!

德行的表现

【宣公上人开示: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不妨碍他人,也不怕被他人妨碍自己。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 】

学习佛法的人,就是在这儿开始把种子种到地下去。种子种下后,能不能生出?还要看各种的缘。诸缘具足了,种子就能顺利的生出。假若各方面助缘不圆满,就有可能变成焦芽败种。也就是看当我们发菩提心时、种菩提种子时,种得够不够深?坚固不坚固?

若是种得够深而且坚固结实,那么将来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可是要想结菩提果,还有一段相当的时间,这就要看你用功用得如何。要是用功上路,开悟证果,成就觉道,这才算是收成。种子生根发芽、抽叶、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相当的时间,培养、灌溉、加肥料。肥料是什么?就是学佛的道德。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儒教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人的根本,而财仅是一种末梢之物。修道人处处要惜福节约,不浪费金钱物质,如此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德行,所生出来的枝叶才会茂盛,果实也将累累。如果不加肥料,不用功去培养灌溉,枝芽花果很容易就会枯槁而死,所以修道人,第一戒条就是“注重德行”。

德行先由小处做起。“毋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要以为小善就不去做,而等着做大善,大善没有那么多。“山”是一粒一粒微尘积成的,微尘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山。德行虽小,但积多了,也会变成一座德行山。不违背道德就是德行,不妨碍他人就是德行。无论做什么,要帮助他人为本份。若于利益上、时间上、文化智慧上,或其他种种事情上,对他人有所妨碍,不能利益他人,都是于道德有所违背。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以不违背道德为根本箴规。想要修道,先要培德;没有德行,就不能修道。有人想修道,魔障就来找,这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道德就等于日月,也等于天地,也等于人之性命。没有道德就等于没有性命,没有日月天地一样。什么是道德呢?就是以利益他人为主,以不妨碍他人为宗旨,也就是内心充满“仁、义、礼、智、信”。

(一)仁:有仁爱的心,就不会杀生。

(二)义:具足一种知识,做什么事都恰到好处,恰到中道,不太过也不会不及,不偏左也不偏右,事事合乎中道。懂“义”,就不会偷盗。讲义气的人不会偷他人的东西。

(三)礼:礼是一种礼貌、礼节。尚礼节就不会奸淫。偷盗与淫乱都是因为不合乎义礼,违背常规的现象。

(四)智:有智慧的人就不会乱喝酒、乱吃迷魂药。愚痴的人才会做出种种颠倒事。

(五)信:有信用就不会打妄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充足圆满了,这就是道,就是德。所以道德是从心中生出,它的根本就在我们人之心里头,但生出来有种颜色。这种颜色不是青、黄、赤、白、黑,而是一种德行之表现,是德行之光泽,故韩愈在〈原道〉文中,有一段说着:

博爱之谓仁,仁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而孟子说: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有德之人不单单面上有所表现,其背上也洋溢着德光,甚至于在四肢上也能显现出来。这种德相虽然描述不出来,但人人皆能明白。德行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功夫学问,这种德行不能假装的,虚假只会暂时骗人一阵子,不能长久。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不妨碍他人,也不怕被他人妨碍自己。谁妨碍自己都接受,逆来顺受;谁对自己不慈悲,或不讲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识。能“逆来顺受”,对横逆能处之泰然,才见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让别人一句话就动了。有些人的“不动”是无惭无愧,这是不对。你要修的“不动”,是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才是真功夫,否则,还须从头练起。

道家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为道德圆满之表现。这两个名词在某些佛教徒听起来,说是外道。其实什么叫外道?什么叫内道?这个名词并没有什么外内道,这是用来形容某种修行所成就的结果。“三花”就是精、气、神,三者都变成一种光华。“五气”:仁、义、礼、智、信,五气都圆满,叫五气朝元。

在佛教里,道德圆满了,就获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缺少一样,也无法得到这种境界。所以佛教万德庄严,它能包罗一切宗教,而一切宗教只是佛教的一部分。所以我常将佛教比喻为大学课程,道教或其他高超一点的宗教可以算为中学,世间宗教如儒教等,只是小学过程。

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是读书人;世界各宗教,也都是宗教人士,所以不可以分门别类,到这教就说这教好,到那教就说这教不好,“入者奴之,出者污之。”这是错误的观念。一切宗教都是佛教的一部分,这看法才是对的。因为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外道也是众生之一,也有成佛的机会,为什么要摒彼于门外呢?佛教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有边际、无门户、人我之见。所以我

们学佛人的心量要大起来,不要心胸狭窄、小气。

道教里有德行人,有一种表现,一般凡人都看得出,就是鹤发童颜。头发虽然花白,但其面色有如童子,很润很细。为什么?就是一种道德感召的变化。虽然是白发,但头发并不乾枯,而且有光润之气(并不是擦发腊),他的毫毛、头发会放光,若有功夫的人,或开五眼的人,一看就知道。

佛教又高一招,不单头发放光,而是全身都可以放光,每一根汗毛梢上都可以放光,每一毛孔都与众不同。在佛教里修行有功夫的人,能使白发转黑,齿落重生。道教也有齿落重生的境界,不过不能全身毛孔放光,这是不同处。你们各位看人是不是一位善知识?不需开五眼,就凭凡夫肉眼,只要你是个行家,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善知识?是否有德行?人若无德行,是面生横肉,非常讨人厌的!


相关文章

  • 三比一评之"比德行"发言稿敏
  • 将"比德行"作为一面镜子 人的本性,都是善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个人的秉性和习性不同,如果没有及时地从起始教育,就会随着种种不同的环境熏习,养成了他的习性,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从历史证明,好的学习环境足以 ...查看


  •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夏 海 韩愈生活于中唐时期,官至吏部侍郎,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官职,不是政绩,而是领导了唐代中期掀起的古文运动.苏东坡赞之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相对于骈体文而言,古文是中唐以后出现的散 ...查看


  •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 9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203期 )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萨・巴特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 ...查看


  • 优秀学生评选方案
  • 北京师范大学渤海新区附属学校学以立身 德行天下校"优秀学生"评选方案一.评选原则: 1.主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评价,注重实际表现. 2.评选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二.评选内容 优秀学生分为:渤海好少 ...查看


  • [论美]教学设计
  • <论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美的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 ...查看


  • 家长式领导与组织公正感的关系_周浩
  • 心 理 学 报 2007,39(5):909~917 ActaPsychologicaSinica 家长式领导与组织公正感的关系 周 浩 龙立荣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 摘 要 以428名企事业单位员工为调查对象,采 ...查看


  •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_4_
  •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在这个位置上都很和谐,很太平,为什么你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单位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内部也不和谐呢?通常我们会说这个人的福报不够.什么是福报?德 ...查看


  • [周维城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 ...查看


  • [左传]中的战争
  • 第32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月 Vol. 32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0 <左传>中的战争 柴俊丽 (北京化工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