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清洁卫生检查记录表

201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自我介绍完美解读篇

一、自我介绍决定面试成败

在公务员面试的题目设置中,自我介绍题目往往安排在第一个。特别是在国考银监会、商务部、外交部、海关等部门的面试当中,通常都会有1分钟的自我介绍环节。但是面对如此熟悉的题目,绝大多数考生却表现得差强人意,为什么?大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谁?自己真的了解自己吗?或许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确定吧,自己已然成为心中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自我认知题目作为面试的第一题,此题回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成功的回答不仅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会缓和考生紧张的心理,所以,对于自我认知题,考生在备考时要格外注意,作好万全的准备。

二、解码“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也就是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自我认知,指的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所进行的观察、体验、感知和评价等。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觉察自我的情绪变化、原因等。在考试时,一般以“请考生简单地做一自我介绍”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面试中的自我介绍题已经不再局限于“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这种简单的自我介绍,而是从一个侧面,比较隐含地要求考生介绍自己的情况,即不会要求考生做“全面介绍”,而是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局部介绍”,而这种介绍往往还有一定的限定条件。例如“你工作中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中公专家提醒各位考生,适当关注此类试题。

三、完美自我介绍的四维度——正确真实、巧妙自然、精炼流畅、自信大方 技巧1:内容:正确真实

正确、真实是作答自我认知题目的核心。考生一定要把握恰当的分寸,不但非常诚恳地说出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非常客观地说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处理好优点和缺点之间的比例关系,向考官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

技巧2:顺序:巧妙自然

自我介绍时还要注意介绍的顺序,一定要时刻以公务员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来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为使答题更有层次,在优点和缺点衔接部分要可加适当的关联词或者过渡性的句子。

技巧3:语言:精炼流畅

精炼就是要求考生答题时要做到“三个少说”——暴露自己不足的话少说;与题目联系不紧密的话少说;不规范的话少说;

流畅就是要做到说话流畅,要做到“四忌”——忌夹冗字、废话、口头禅;忌停顿太久;忌啰嗦重复;忌一口气说到底;

技巧4:态度:自信大方

自信不仅是面试的要求,更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体现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高品位。在面试时,大方地进门、彬彬有礼地问候、稳重地就坐、落落大方地回答考官的提问、真诚地与考官交流„„顺利做好一切流程,自信、严谨的心态体现在考生的举手投足之间。

四、自我介绍精彩展示

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我介绍的考查重点,中公专家结合以下的自我介绍作具体的分析。自我介绍示例:

我是一名应届大学生,今年22岁。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在农村读完小学之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市立中学,在那里读完了中学和高中,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04年,我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我理想中的大学,成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获得了学士学位,同时选修了与本专业接近的经济法专业,并获得了此专业的学士学位: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为我将来服务社会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表明自己专业知识扎实)

为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还利用寒暑假在一些单位实习,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进步。(表明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也不例外。(优缺点衔接部分的过渡句)

我知道我也有很多不足。孔子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不断改正缺点,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表明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谦虚的学习态度)

2012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择校难

(一)背景链接

每年5月,“小升初”都是个受广泛关注的话题。尽管有关各方、一些地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从最初统一考试,到后来渐次推行就近入学、电脑派位、推优入学等多种方式,力图使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但“择校热”非但没有从根本上有所缓解,甚至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绞尽脑汁各显其能;孩子为了能上一所好学校,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间。

择校难、择校热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尤为突出,自从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以来,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人们纷纷挤破门槛,花钱找门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导演了一场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家长为了孩子,临校而居,以至于学校附近的房租跟着涨起来了。

(二)怎么看

1.择校难的实质

从根本上来说,择校难反映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择校热”现象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产物。择校的实质是家长利用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来展开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择校热”的实质是“择师热”。

2.择校热的原因

中公教育总结择校难有如下原因: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是导致择校热的关键原因。

二是择校热,热度不减。特别是对重点中学的择校热热度不减,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适应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三是择校贵,赛过房价。择校费太贵,中间有暗箱操作,导致了很大一批人上不起学校。

(三)怎么办

化解择校难的根本措施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明确路径,率先在县域、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各地政府加强统筹,落实均衡发展责任,重点推进县域、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明确举措,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三是抓住难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一方面,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另一方面,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今后在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将继续向农村、民族地区、边疆、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

解决择校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同时,新闻媒体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择校,努力营造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要求考生就“择校难”谈自己的认识。鉴于该热点的普遍性,这个命题角度相对比较宏观,以综合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要从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充分思考,完美应答。

命题角度二:你是某名校校长,朋友孩子择校,但不符合相关规定,你怎么处理。该命题角度,从人际关系与工作职责的矛盾入手,考查考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命题,但只要考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了这个热点的产生原因、应对策略,再加上自己思考,融会贯通就能够游刃有余。

2012安徽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题型精讲系列之人际关系题篇

结构化面试是安徽公务员考试的主要面试形式。在结构化面试中,人际关系题是重要的一类题型。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将主要讲解人际关系题。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等。从面试命题方面讲,人际关系题一直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面试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2003年11月18日)中的九大能力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具体包括:“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一、人际关系题五大答题原则

(一)阳光原则

阳光原则,是指在作答面试题型中,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内在品质,也决定了从什么样的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消极的心态往往会将自己逼入绝境,而积极的心态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回答问题的思路。

(二)反思原则

在回答所有人际关系题的问题时,考生要首先考虑到自我反思,即要谈到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首先要考虑自己做得有什么不足,是沟通不够,还是不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等。如果有这些问题,那么就表示自己要及时改正和调整,如果没有,就表示要寻求合适的时机向对方进行解释和说明,或主动征求对方意见,或吸收对方参与到自己的工作或活动中来。

(三)沟通原则

多数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是沟通不够。因此考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交流,并尽快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现有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

(四)回避原则

在因一时一事造成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中,可以采取暂时回避的措施,日后找恰当的场合和时机进行解释和沟通。比如针对某件工作而引起的领导的误解、批评,同事的误解和反对,都可以采取暂时回避、日后解释的方法化解矛盾。

(五)权属原则

所谓权属意识主要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对上下级权属关系和服从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考生在遇到涉及上下级关系的问题时,对上级做出的错误决定、提出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和交办的多余的或难以胜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首先应该是服从,然后再寻求时机解释或建议。

二、从基础层面破解人际关系题

人际关系题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分为领导、同事、下属、群众、亲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与领导的人际交往这类题考查的较多,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从角色定位和处理原则两步来解答人际关系题。

(一)角色定位

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所以考生可以将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二)处理原则

1.对领导要尊敬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尊敬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对领导的尊敬不仅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更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2.对领导要服从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我们公务员必须恪守的一条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作为公务员,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领导的调遣。在此,中公教育专家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在服从的同时务必要做到不盲从,是非原则要分清,当直接领导的决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应主动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不可听之任之,一味纵容。

3.要多向领导学习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乃至于如何做人,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赢得领导对我们的认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4.要跟领导多沟通、多汇报

公务员要通过与领导多沟通和协调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沟通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自我反思,主动检讨。

5.正确面对领导的批评

批评是一种财富,一种动力,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领导的批评是对公务员的鼓舞和激励,指明了公务员前进的方向。

例题:你单位处长、副处长关系紧张,你深受处长赏识,后来他调走了,副处长继任,对你挑剔、刁难,你怎么办?(2010年3月13日上午部委面试真题)

答题要点

1.表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风格,也有他独特的办事方式。我认为两位领导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让工作更好地开展。

2.副处长的挑剔和刁难,是他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表现。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3.面对批评,反思自己,和副处长进行交流,多向他汇报,听取他对工作的指示。 4.总结:要付出真诚和努力,开诚布公,互相理解,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

试题点拨

作答人际关系题目,要遵循处理人际关系题目的基本原则。本题中,在面对领导的挑剔、刁难时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并且坚持以工作为重,同时理解领导,尊重领导也是本题答题的关键。

三、中公“非模式化” 人际关系题答题更给力

(一)常见模式化现象

大众俗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涉及到同事之间矛盾的时候,这样的话就此起彼伏,当人人都会说的话出现时,这句话就是“大众俗语”,就失去了其本有的色彩和作用。所以,精心选择和背诵经典的名言警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虚情假意。人际关系题型是最能考核考生情商的题目,需要考生将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灵活运用在面试题目中,需要考生突破自我,用真情来答题。考生一定要摒弃“愤世嫉俗”的愤青思想,更要以“社会人”的视野看待一切,抛弃学生思维。

言之无物,空谈框架。考生在答人际关系的题目时,往往很快就会结束,却很难在内容上拓展,在于没有把握人际关系题应答的基本框架。相反,如果将生活中为人处世的细节进行渗透,会使得答题生动、活泼,考官不得不给高分。

(二)“非模式化”点拨

保留一些貌似虚假的话。考生可能看过很多人际关系面试题的答案,会认为一些答案非常“假”,但是,请各位考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考官,单凭一道人际关系题判定一个考生的情商,你会更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回答呢?所以,让我们“虚假的无比真诚”吧

多设置一些积极的假设。考生要清楚的是,面试的一些题目设计了很多的情况,有些是非常消极的,有些是非常棘手的,就要求考生在尊重题目原意的基础上,擅于灵活使用“阳光原则”,从而更好地将题目化难为易。

运用一些生活中的做法。当然,这些做法仅仅局限于合情、合法的做法,切忌将生活中的黑暗细节在面试中呈现。比如,为了联络感情一起聚餐、参加集体活动,或者为了缓解双方矛盾互相说好话等等。这是面试中可以采用的。

2012安徽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题型精讲系列之综合分析篇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笔试成绩将于今晚发布,面试即将拉开帷幕,相信广大考生在焦急等待笔试成绩公布的同时,也在为面试备考积极努力着,中公教育专家特对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的主要题型进行梳理,并给出细致入微的讲解,帮助广大考生能在面试备考中激流勇进,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安徽务员面试形式分为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两类。其中,结构化面试是主要的面试形式。而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题又是重要的一类题型。本文将主要讲解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之,综合分析就是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

一、考生通常存在的五大问题

1.事实不清:对热点事实不了解

考生对于热点事实不清主要体现在:不知事件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不熟悉相关政策。面试考场中,这是不少考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拿到一道面试题,却不知道题目中的热点为何物,或者知之甚少。例如,2010年3月2日中央部委面试题中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如果不了解这一政策,则无法作答。

2.方法不明:对分析方法掌握不科学

任何事物都有普遍规律,而这一规律是可以被我们掌握的。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问题而言,都是可以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的。在综合分析试题中,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思维方法运用得如何也直接影响作答。在面试考场中,不少考生在明晰热点事实的情况下,常常因为分析方法不当而表现不佳。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考生对于某一问题的具体分析上。不科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孤立、局部、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现象与本质不分,原因与结果不分等。例如,2010年3月2日中央部委面试题中的“古有孟母择邻而居,今有孟母为子择校而居,谈你的看法。”许多考生只会谈到择校问题,而忽视背后的辩证分析。

3.观点不当:观点偏激

观点是考生与考官交流的主要内容,准确而鲜明的观点往往让考官眼前一亮。观点是作答的核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在面试考场中,考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在观点上常常会栽大跟头。主要体现在:观点偏激,有点愤青的感觉,这主要发生在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上,不少考生血气方刚,容易激动,不小心说出了偏激的观点;观点剑走偏锋、与主流观点存在重大偏差,这主要发生在存在争议热点的试题中,由于对热点的定性出现偏差,结果观点跑偏了;观点错误,不能有效反映试题本身的主旨,这主要是对热点本身的错误理解、反方向理解导致的,其常常出现在一些难度较大、存在不少陷阱的试题中。

4.素材不足:无话可说

素材是答题的血肉,没有血肉做支撑的作答是难有亮点的。考生往往苦恼于无话可说,没有名言警句铺垫,没有鲜明事例论证,没有规范语言支撑,甚至无法寻找合适语言组织答案。这些都是考生缺乏素材的表现。特别是在作答观点理解类、漫画类试题时,素材显得更为重要。

5.内功不深:缺乏理论基础

内功是考生的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这需要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而对于广大应届毕业生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内功不深就造成问题看得不透、谈得不深,始终做表面文章。考查考生内功的综合分析题主要集中在社会热点类、观点理解类、政策理解类试题中。三类试题都需要比较强的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例如,2010年中央部委面试考查的“离心力现象”、“低碳经济”、“核心竞争力”。

二、修炼两大思维 宏观把握综合分析题

(一)辨证思维

从综合分析题目考查的重点和意图来看,主要是看考生能否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面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因此,辩证思维是作答综合分析题目最重要的思维。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辩证法强调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看事物的主要方面,看主流。

(二)发散思维

从综合分析题的评分来看,还是坚持多踩点多给分的方法。因此,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视点地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一样,答题的思路不一样,这就是个性化解读;突出了自己特色,就是胜出的砝码

三、三步走破解综合分析题

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一般分为社会热点类、观点理解类、政策理解类、哲理故事类、漫画类五类小题型。其中,社会热点类试题考查的比重非常的大,下面就这类题型进行基础技巧的讲解。社会热点类试题的基础技巧可以归纳为“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提出问题。

有三种提出问题的方法:一是确定论题、提出主题概念;二是提出问题: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三是确定目标: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二步,分析问题。

对题中所论述的观点,如果同意则分析其正面影响、作用、意义;如果反对则分析其负面影响、作用;如果辩证地看则先分析正面影响后分析负面影响,或者分析负面影响后再分析正面影响。

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重要性分析,主要是针对事物或者政策的重大价值和影响加以分析;矛盾分析法,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因分析法,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内因和外因、直接和根本原因等等。

第三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般从态度、思路、方针、原则等着手,具体手段可以从教育、行政、管理、法治、监督、宣传、投入上下手。

例题:北京大学新近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被选中的都是重点高中,请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2010年3月2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答题要点

1.该制度初衷是打破“一考定终生”的现行高招制度,是在吸引优秀学子、改进招生体制方面的新的有益的探索,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这一制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为实现温总理提出的教育公平的目标,“校长实名推荐制”应增加农村和非重点学校的比例;二是要明确推荐的标准,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优秀学生评价机制,让推荐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增加招录工作的透明度,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发生。

3.这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对于新生事物,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支持。

4.联系工作实际,涉及到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时,要认真考量各种因素,并进行科学的论证,使新的制度和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作用。

试题点拨

考生要想答好这个题目,首先要对“校长实名推荐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否则很难谈得深入,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社会、关心民生,提高社会认知能力。一般考生能谈到该制度的利弊两个方面,但如果能表现出对新生事物的包容并联系工作实际,则更能彰显考生的内涵,切忌对某一新政策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四、中公“非模式化” 综合分析题答题更给力

(一)常见模式化现象

盲目套用官方理论:认为能增加语言的震撼性,实际上,如果用得太多、太杂,给考官一种堆砌的感觉,背诵的痕迹过于明显,容易让考官感觉冗繁乏味。

盲目使用名言警句:恰当地使用名言警句可以使面试的答题生动,但是,在面试题中使用名言警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引用数量不要太多,一般情况下一个分论点用一句就可以体现水平;二是引用的质量要高,不要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每个人第一反应都能想到的名言警句;三是引用的名言警句长度尽量维持在三句话以内,太长不容易背,也容易在答题过程中遗忘细节。

盲目拔高:不是所有的综合分析题最后都需要用非常有高度的话进行结尾,或者联系国家政策进行最后升华的。考官更喜欢考生答题直接而且有意义、生动而又有亮点的表达。

(二)非模式化点拨

逻辑要清晰。并不一定需要“第一、第二、第三”等逻辑词进行串通,但是,至少表达的内容要有层次和逻辑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考官,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要生动。综合分析并不是泛泛而谈就行的,需要有深度、有亮点、有内涵、有视野,这就需要考生必须扎实做好知识的积累,才能更好地驾驭公务员的面试。

名言要积累。名言警句是最容易记忆的,并且通过记忆,是最容易在短期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多背一些经典的、深刻的名言警句,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强说服力。

201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自我介绍完美解读篇

一、自我介绍决定面试成败

在公务员面试的题目设置中,自我介绍题目往往安排在第一个。特别是在国考银监会、商务部、外交部、海关等部门的面试当中,通常都会有1分钟的自我介绍环节。但是面对如此熟悉的题目,绝大多数考生却表现得差强人意,为什么?大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谁?自己真的了解自己吗?或许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确定吧,自己已然成为心中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自我认知题目作为面试的第一题,此题回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成功的回答不仅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会缓和考生紧张的心理,所以,对于自我认知题,考生在备考时要格外注意,作好万全的准备。

二、解码“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也就是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自我认知,指的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所进行的观察、体验、感知和评价等。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觉察自我的情绪变化、原因等。在考试时,一般以“请考生简单地做一自我介绍”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面试中的自我介绍题已经不再局限于“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这种简单的自我介绍,而是从一个侧面,比较隐含地要求考生介绍自己的情况,即不会要求考生做“全面介绍”,而是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局部介绍”,而这种介绍往往还有一定的限定条件。例如“你工作中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中公专家提醒各位考生,适当关注此类试题。

三、完美自我介绍的四维度——正确真实、巧妙自然、精炼流畅、自信大方 技巧1:内容:正确真实

正确、真实是作答自我认知题目的核心。考生一定要把握恰当的分寸,不但非常诚恳地说出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非常客观地说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处理好优点和缺点之间的比例关系,向考官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

技巧2:顺序:巧妙自然

自我介绍时还要注意介绍的顺序,一定要时刻以公务员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来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为使答题更有层次,在优点和缺点衔接部分要可加适当的关联词或者过渡性的句子。

技巧3:语言:精炼流畅

精炼就是要求考生答题时要做到“三个少说”——暴露自己不足的话少说;与题目联系不紧密的话少说;不规范的话少说;

流畅就是要做到说话流畅,要做到“四忌”——忌夹冗字、废话、口头禅;忌停顿太久;忌啰嗦重复;忌一口气说到底;

技巧4:态度:自信大方

自信不仅是面试的要求,更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体现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高品位。在面试时,大方地进门、彬彬有礼地问候、稳重地就坐、落落大方地回答考官的提问、真诚地与考官交流„„顺利做好一切流程,自信、严谨的心态体现在考生的举手投足之间。

四、自我介绍精彩展示

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我介绍的考查重点,中公专家结合以下的自我介绍作具体的分析。自我介绍示例:

我是一名应届大学生,今年22岁。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在农村读完小学之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市立中学,在那里读完了中学和高中,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04年,我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我理想中的大学,成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获得了学士学位,同时选修了与本专业接近的经济法专业,并获得了此专业的学士学位: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为我将来服务社会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表明自己专业知识扎实)

为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还利用寒暑假在一些单位实习,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进步。(表明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也不例外。(优缺点衔接部分的过渡句)

我知道我也有很多不足。孔子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不断改正缺点,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表明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谦虚的学习态度)

2012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择校难

(一)背景链接

每年5月,“小升初”都是个受广泛关注的话题。尽管有关各方、一些地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从最初统一考试,到后来渐次推行就近入学、电脑派位、推优入学等多种方式,力图使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但“择校热”非但没有从根本上有所缓解,甚至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绞尽脑汁各显其能;孩子为了能上一所好学校,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间。

择校难、择校热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尤为突出,自从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以来,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人们纷纷挤破门槛,花钱找门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导演了一场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家长为了孩子,临校而居,以至于学校附近的房租跟着涨起来了。

(二)怎么看

1.择校难的实质

从根本上来说,择校难反映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择校热”现象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产物。择校的实质是家长利用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来展开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择校热”的实质是“择师热”。

2.择校热的原因

中公教育总结择校难有如下原因: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是导致择校热的关键原因。

二是择校热,热度不减。特别是对重点中学的择校热热度不减,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适应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三是择校贵,赛过房价。择校费太贵,中间有暗箱操作,导致了很大一批人上不起学校。

(三)怎么办

化解择校难的根本措施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明确路径,率先在县域、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各地政府加强统筹,落实均衡发展责任,重点推进县域、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明确举措,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三是抓住难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一方面,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另一方面,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今后在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将继续向农村、民族地区、边疆、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

解决择校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同时,新闻媒体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择校,努力营造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要求考生就“择校难”谈自己的认识。鉴于该热点的普遍性,这个命题角度相对比较宏观,以综合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要从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充分思考,完美应答。

命题角度二:你是某名校校长,朋友孩子择校,但不符合相关规定,你怎么处理。该命题角度,从人际关系与工作职责的矛盾入手,考查考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命题,但只要考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了这个热点的产生原因、应对策略,再加上自己思考,融会贯通就能够游刃有余。

2012安徽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题型精讲系列之人际关系题篇

结构化面试是安徽公务员考试的主要面试形式。在结构化面试中,人际关系题是重要的一类题型。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将主要讲解人际关系题。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等。从面试命题方面讲,人际关系题一直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面试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2003年11月18日)中的九大能力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具体包括:“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一、人际关系题五大答题原则

(一)阳光原则

阳光原则,是指在作答面试题型中,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内在品质,也决定了从什么样的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消极的心态往往会将自己逼入绝境,而积极的心态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回答问题的思路。

(二)反思原则

在回答所有人际关系题的问题时,考生要首先考虑到自我反思,即要谈到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首先要考虑自己做得有什么不足,是沟通不够,还是不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等。如果有这些问题,那么就表示自己要及时改正和调整,如果没有,就表示要寻求合适的时机向对方进行解释和说明,或主动征求对方意见,或吸收对方参与到自己的工作或活动中来。

(三)沟通原则

多数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是沟通不够。因此考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交流,并尽快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现有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

(四)回避原则

在因一时一事造成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中,可以采取暂时回避的措施,日后找恰当的场合和时机进行解释和沟通。比如针对某件工作而引起的领导的误解、批评,同事的误解和反对,都可以采取暂时回避、日后解释的方法化解矛盾。

(五)权属原则

所谓权属意识主要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对上下级权属关系和服从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考生在遇到涉及上下级关系的问题时,对上级做出的错误决定、提出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和交办的多余的或难以胜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首先应该是服从,然后再寻求时机解释或建议。

二、从基础层面破解人际关系题

人际关系题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分为领导、同事、下属、群众、亲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与领导的人际交往这类题考查的较多,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从角色定位和处理原则两步来解答人际关系题。

(一)角色定位

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所以考生可以将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二)处理原则

1.对领导要尊敬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尊敬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对领导的尊敬不仅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更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2.对领导要服从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我们公务员必须恪守的一条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作为公务员,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领导的调遣。在此,中公教育专家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在服从的同时务必要做到不盲从,是非原则要分清,当直接领导的决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应主动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不可听之任之,一味纵容。

3.要多向领导学习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乃至于如何做人,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赢得领导对我们的认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4.要跟领导多沟通、多汇报

公务员要通过与领导多沟通和协调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沟通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自我反思,主动检讨。

5.正确面对领导的批评

批评是一种财富,一种动力,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领导的批评是对公务员的鼓舞和激励,指明了公务员前进的方向。

例题:你单位处长、副处长关系紧张,你深受处长赏识,后来他调走了,副处长继任,对你挑剔、刁难,你怎么办?(2010年3月13日上午部委面试真题)

答题要点

1.表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风格,也有他独特的办事方式。我认为两位领导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让工作更好地开展。

2.副处长的挑剔和刁难,是他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表现。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3.面对批评,反思自己,和副处长进行交流,多向他汇报,听取他对工作的指示。 4.总结:要付出真诚和努力,开诚布公,互相理解,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

试题点拨

作答人际关系题目,要遵循处理人际关系题目的基本原则。本题中,在面对领导的挑剔、刁难时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并且坚持以工作为重,同时理解领导,尊重领导也是本题答题的关键。

三、中公“非模式化” 人际关系题答题更给力

(一)常见模式化现象

大众俗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涉及到同事之间矛盾的时候,这样的话就此起彼伏,当人人都会说的话出现时,这句话就是“大众俗语”,就失去了其本有的色彩和作用。所以,精心选择和背诵经典的名言警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虚情假意。人际关系题型是最能考核考生情商的题目,需要考生将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灵活运用在面试题目中,需要考生突破自我,用真情来答题。考生一定要摒弃“愤世嫉俗”的愤青思想,更要以“社会人”的视野看待一切,抛弃学生思维。

言之无物,空谈框架。考生在答人际关系的题目时,往往很快就会结束,却很难在内容上拓展,在于没有把握人际关系题应答的基本框架。相反,如果将生活中为人处世的细节进行渗透,会使得答题生动、活泼,考官不得不给高分。

(二)“非模式化”点拨

保留一些貌似虚假的话。考生可能看过很多人际关系面试题的答案,会认为一些答案非常“假”,但是,请各位考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考官,单凭一道人际关系题判定一个考生的情商,你会更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回答呢?所以,让我们“虚假的无比真诚”吧

多设置一些积极的假设。考生要清楚的是,面试的一些题目设计了很多的情况,有些是非常消极的,有些是非常棘手的,就要求考生在尊重题目原意的基础上,擅于灵活使用“阳光原则”,从而更好地将题目化难为易。

运用一些生活中的做法。当然,这些做法仅仅局限于合情、合法的做法,切忌将生活中的黑暗细节在面试中呈现。比如,为了联络感情一起聚餐、参加集体活动,或者为了缓解双方矛盾互相说好话等等。这是面试中可以采用的。

2012安徽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题型精讲系列之综合分析篇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笔试成绩将于今晚发布,面试即将拉开帷幕,相信广大考生在焦急等待笔试成绩公布的同时,也在为面试备考积极努力着,中公教育专家特对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的主要题型进行梳理,并给出细致入微的讲解,帮助广大考生能在面试备考中激流勇进,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安徽务员面试形式分为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两类。其中,结构化面试是主要的面试形式。而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题又是重要的一类题型。本文将主要讲解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之,综合分析就是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

一、考生通常存在的五大问题

1.事实不清:对热点事实不了解

考生对于热点事实不清主要体现在:不知事件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不熟悉相关政策。面试考场中,这是不少考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拿到一道面试题,却不知道题目中的热点为何物,或者知之甚少。例如,2010年3月2日中央部委面试题中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如果不了解这一政策,则无法作答。

2.方法不明:对分析方法掌握不科学

任何事物都有普遍规律,而这一规律是可以被我们掌握的。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问题而言,都是可以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的。在综合分析试题中,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思维方法运用得如何也直接影响作答。在面试考场中,不少考生在明晰热点事实的情况下,常常因为分析方法不当而表现不佳。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考生对于某一问题的具体分析上。不科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孤立、局部、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现象与本质不分,原因与结果不分等。例如,2010年3月2日中央部委面试题中的“古有孟母择邻而居,今有孟母为子择校而居,谈你的看法。”许多考生只会谈到择校问题,而忽视背后的辩证分析。

3.观点不当:观点偏激

观点是考生与考官交流的主要内容,准确而鲜明的观点往往让考官眼前一亮。观点是作答的核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在面试考场中,考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在观点上常常会栽大跟头。主要体现在:观点偏激,有点愤青的感觉,这主要发生在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上,不少考生血气方刚,容易激动,不小心说出了偏激的观点;观点剑走偏锋、与主流观点存在重大偏差,这主要发生在存在争议热点的试题中,由于对热点的定性出现偏差,结果观点跑偏了;观点错误,不能有效反映试题本身的主旨,这主要是对热点本身的错误理解、反方向理解导致的,其常常出现在一些难度较大、存在不少陷阱的试题中。

4.素材不足:无话可说

素材是答题的血肉,没有血肉做支撑的作答是难有亮点的。考生往往苦恼于无话可说,没有名言警句铺垫,没有鲜明事例论证,没有规范语言支撑,甚至无法寻找合适语言组织答案。这些都是考生缺乏素材的表现。特别是在作答观点理解类、漫画类试题时,素材显得更为重要。

5.内功不深:缺乏理论基础

内功是考生的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这需要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而对于广大应届毕业生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内功不深就造成问题看得不透、谈得不深,始终做表面文章。考查考生内功的综合分析题主要集中在社会热点类、观点理解类、政策理解类试题中。三类试题都需要比较强的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例如,2010年中央部委面试考查的“离心力现象”、“低碳经济”、“核心竞争力”。

二、修炼两大思维 宏观把握综合分析题

(一)辨证思维

从综合分析题目考查的重点和意图来看,主要是看考生能否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面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因此,辩证思维是作答综合分析题目最重要的思维。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辩证法强调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看事物的主要方面,看主流。

(二)发散思维

从综合分析题的评分来看,还是坚持多踩点多给分的方法。因此,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视点地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一样,答题的思路不一样,这就是个性化解读;突出了自己特色,就是胜出的砝码

三、三步走破解综合分析题

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一般分为社会热点类、观点理解类、政策理解类、哲理故事类、漫画类五类小题型。其中,社会热点类试题考查的比重非常的大,下面就这类题型进行基础技巧的讲解。社会热点类试题的基础技巧可以归纳为“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提出问题。

有三种提出问题的方法:一是确定论题、提出主题概念;二是提出问题: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三是确定目标: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二步,分析问题。

对题中所论述的观点,如果同意则分析其正面影响、作用、意义;如果反对则分析其负面影响、作用;如果辩证地看则先分析正面影响后分析负面影响,或者分析负面影响后再分析正面影响。

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重要性分析,主要是针对事物或者政策的重大价值和影响加以分析;矛盾分析法,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因分析法,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内因和外因、直接和根本原因等等。

第三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般从态度、思路、方针、原则等着手,具体手段可以从教育、行政、管理、法治、监督、宣传、投入上下手。

例题:北京大学新近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被选中的都是重点高中,请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2010年3月2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答题要点

1.该制度初衷是打破“一考定终生”的现行高招制度,是在吸引优秀学子、改进招生体制方面的新的有益的探索,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这一制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为实现温总理提出的教育公平的目标,“校长实名推荐制”应增加农村和非重点学校的比例;二是要明确推荐的标准,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优秀学生评价机制,让推荐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增加招录工作的透明度,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发生。

3.这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对于新生事物,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支持。

4.联系工作实际,涉及到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时,要认真考量各种因素,并进行科学的论证,使新的制度和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作用。

试题点拨

考生要想答好这个题目,首先要对“校长实名推荐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否则很难谈得深入,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社会、关心民生,提高社会认知能力。一般考生能谈到该制度的利弊两个方面,但如果能表现出对新生事物的包容并联系工作实际,则更能彰显考生的内涵,切忌对某一新政策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四、中公“非模式化” 综合分析题答题更给力

(一)常见模式化现象

盲目套用官方理论:认为能增加语言的震撼性,实际上,如果用得太多、太杂,给考官一种堆砌的感觉,背诵的痕迹过于明显,容易让考官感觉冗繁乏味。

盲目使用名言警句:恰当地使用名言警句可以使面试的答题生动,但是,在面试题中使用名言警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引用数量不要太多,一般情况下一个分论点用一句就可以体现水平;二是引用的质量要高,不要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每个人第一反应都能想到的名言警句;三是引用的名言警句长度尽量维持在三句话以内,太长不容易背,也容易在答题过程中遗忘细节。

盲目拔高:不是所有的综合分析题最后都需要用非常有高度的话进行结尾,或者联系国家政策进行最后升华的。考官更喜欢考生答题直接而且有意义、生动而又有亮点的表达。

(二)非模式化点拨

逻辑要清晰。并不一定需要“第一、第二、第三”等逻辑词进行串通,但是,至少表达的内容要有层次和逻辑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考官,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要生动。综合分析并不是泛泛而谈就行的,需要有深度、有亮点、有内涵、有视野,这就需要考生必须扎实做好知识的积累,才能更好地驾驭公务员的面试。

名言要积累。名言警句是最容易记忆的,并且通过记忆,是最容易在短期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多背一些经典的、深刻的名言警句,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强说服力。


相关文章

  • 红领巾监督岗实施方案 1
  • 太来乡水塘小学 "红领巾"安全.卫生.文明监督岗 实施方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长大成材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校内外言行,使学 ...查看


  • 学校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 方案一:学校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吉安县中小学校2009年度清洁工程试点方案>,不断提高我校的爱卫质量.增强学生爱卫意识,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上级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以"齐抓共管,创文明卫生学 ...查看


  • 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1
  • 学校食品(饮水)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学校食品(饮水)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一.学校食堂卫生基本要求 (一)食堂选址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或厨房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向阳处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 2.食堂附近50米内不应有大型的污染源,如垃圾场.畜舍. ...查看


  • 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汇编
  • 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汇编 1.食堂管理制度 2.食堂卫生基本要求 3.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4.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5.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6.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7.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8.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9.餐具.用餐 ...查看


  • 丹山镇学校食堂岗位责任制度
  • 丹山镇初级中学 食堂岗位责任制度 丹山镇初级中学 食堂岗位责任制度 一.岗位基本要求 (一)食堂.小卖部管理人员 (1)热爱师生,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2)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 ...查看


  • 最全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汇编
  • 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并作好检查记录. 二.学校分管领导或行政值周领导至少 ...查看


  • 餐厅管理的各种制度
  • 学校餐厅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餐厅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餐厅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餐厅卫生检查制度. 一.餐厅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环境卫生,并做好检查记录. 二.学校分管领导或行政值班领导 ...查看


  • 994-体育器材室管理规则
  • 体育器材室管理规则 一.体育器材室由专人负责,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二.一般体育器材应入橱.上架,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注意防潮. 三.新购置的器材,首先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器材室. 四.各种器材.设备要建帐登记,定期清查,做到 ...查看


  • 小学食堂管理制度汇编
  • 食堂管理制度汇编 杨家庄镇 小学 2015年9月 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餐厅是学生进餐的场所,保持餐厅的环境清洁.卫生,是保证学生正常进餐和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 ...查看


  •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目录
  •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目录 1.食品原料采购与索证制度: 2.食品库房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4.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5.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6.餐(用)具洗涤.消毒管理制度: 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