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点符号的妙用

浅谈标点符号的妙用

1001010221

10汉本2班

黄雪娇

【摘要】标点符号不仅能表示句子的语气、结构、性质,而且还能帮助语言文字更加确切地表情达意。它不仅可以在文字语言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独当一面;也可以在需要强调语气、烘托气氛的句子中挺身而出;还可以改变位置,改变语句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古代文人、百姓巧妙运用标点符号来进一步展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关键词】标点符号、妙用

一、 不同的标明方式带来不一样的文学体会。

标点符号,特别是点号,与句子的结构、语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样一段文字,由于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同,所表示的声音、意义就完全不同。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七言绝句《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换一种标点法,就可以把原诗变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换一种标点方法,它甚至可以变成一出“小戏剧”:

[时间] 清明时节。

[布景] 雨纷纷。

[地点] 路上。

[人物]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这首诗仅仅只有二十八字,我们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就能使它产生如此奇妙的变化,除了诗篇本来就凝练以外,标点符号可以说起到了魔术般的作用。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不得不称赞书法家的急中生智,连带他的文采也让人惊叹。在短短的时间内,把握标点符号的妙用,将王之涣这首诗改编得更有韵味,假如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恐怕也是不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 没有标点符号带来的误解。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

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旧时有一老翁,有一女一女婿,发妻死后,续弦,后妻生了一个生了一个孩子。老头立下遗嘱,说明财产的分配方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来打了官司。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女婿如此读。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

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一句话,女婿想得到财产,所以他选择了自己的断句方法,认为老问写的意思是要把所有家产都给自己。后妻想得到财产,所以认为家产是留给自己的儿子的。这暴露了大家的野心,也让人们体会到了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便。

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不同的心态也会读出不同的意境,将对联读成不详之句的倘不是被生活折磨的够呛,就是不安好心。也许这位秀才也是有意为之,故意卖弄自己的文采,让人们产生误会,再来进行圆场,不仅显示了自

己的文采,也会因为这一番争议来引得众人关注。

三、 标点符号的妙用带来的滑稽笑话。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古时候也有很多人士运用标点的妙处,做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请一位私塾先生为他的儿子做家庭教师。他为了在私塾先生和身上少花钱,便说:我家里尚不宽裕,咱们伙食从简行事,教书先生说:好吧,但简单也得有个标准,咱们写个合约,免得费口舌。

教书先生拿过来一张纸,写下十六个字:“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财主一看,说“好好好”。

但第一天中午开饭,教书先生就大喊起来:怎么只一碟青菜?一点腥荤也没有?财主说,我是按合约做的啊。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教书先生拿出合约,念: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每顿饭必须有两荤一菜。

这位教书先生抓住财主的吝啬本性,料到财主必定会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读这一句话,故意用了这一句话,没想到教书先生的断句足以让财主大跌眼镜,原来教书先生可不是一碟青菜就能打发得了的,没有个两荤一菜还真不行啊。

明末著名画徐渭(文长)早年时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了一行字,委婉下了逐客令: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

徐文长出来一看,就笑嘻嘻地说: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啦。说着,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主人的意思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

这一句话有很多种断句方法,徐文长选择了一种于自己最有利的断句方法,徐文长希望主人留他,他当然会自动将句子分段成要将自己留下的意思。

四、 现代标点符号的另类妙用。

现代网络的发达,使得标点符号的用处不再局限于断句,各种有才的网友将标点符号的用处延伸到了展现表情的符号。

比如说在表达开心时,运用标点符号可以表示为:∩▂∩ 、 ∩0∩ 、(^ω^),等等。伤心可以表示为://(ㄒoㄒ)//、〒_〒、╯﹏╰,等等。除了情绪的表达,还可以用来代表各种物品,比如:猫表示为:(=^ ^=);乌鸦表示为:Σ^)/;玫瑰花表示为: --

标点符号的妙用被现代人改编成了更为有趣的东西,让标点符号不再仅仅局限于断句,让标点符号瞬间充满了生命力。

五、 妙用标点符号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

标点符号从无到有,从有到现如今的各种妙用,不仅给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人文章带来了方便,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序有趣。人们不用再挖空心思去理解一句话到底该如何去断句如何去理解,能够快速地理会他人的意思。而各种妙用也令现代人的交流充满了乐趣。

参考文献:

①《语文趣谈》,康家珑著,语文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②《语文漫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③《趣味语言妙用》,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浅谈标点符号的妙用

1001010221

10汉本2班

黄雪娇

【摘要】标点符号不仅能表示句子的语气、结构、性质,而且还能帮助语言文字更加确切地表情达意。它不仅可以在文字语言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独当一面;也可以在需要强调语气、烘托气氛的句子中挺身而出;还可以改变位置,改变语句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古代文人、百姓巧妙运用标点符号来进一步展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关键词】标点符号、妙用

一、 不同的标明方式带来不一样的文学体会。

标点符号,特别是点号,与句子的结构、语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样一段文字,由于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同,所表示的声音、意义就完全不同。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七言绝句《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换一种标点法,就可以把原诗变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换一种标点方法,它甚至可以变成一出“小戏剧”:

[时间] 清明时节。

[布景] 雨纷纷。

[地点] 路上。

[人物]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这首诗仅仅只有二十八字,我们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就能使它产生如此奇妙的变化,除了诗篇本来就凝练以外,标点符号可以说起到了魔术般的作用。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不得不称赞书法家的急中生智,连带他的文采也让人惊叹。在短短的时间内,把握标点符号的妙用,将王之涣这首诗改编得更有韵味,假如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恐怕也是不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 没有标点符号带来的误解。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

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旧时有一老翁,有一女一女婿,发妻死后,续弦,后妻生了一个生了一个孩子。老头立下遗嘱,说明财产的分配方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来打了官司。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女婿如此读。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

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一句话,女婿想得到财产,所以他选择了自己的断句方法,认为老问写的意思是要把所有家产都给自己。后妻想得到财产,所以认为家产是留给自己的儿子的。这暴露了大家的野心,也让人们体会到了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便。

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不同的心态也会读出不同的意境,将对联读成不详之句的倘不是被生活折磨的够呛,就是不安好心。也许这位秀才也是有意为之,故意卖弄自己的文采,让人们产生误会,再来进行圆场,不仅显示了自

己的文采,也会因为这一番争议来引得众人关注。

三、 标点符号的妙用带来的滑稽笑话。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古时候也有很多人士运用标点的妙处,做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请一位私塾先生为他的儿子做家庭教师。他为了在私塾先生和身上少花钱,便说:我家里尚不宽裕,咱们伙食从简行事,教书先生说:好吧,但简单也得有个标准,咱们写个合约,免得费口舌。

教书先生拿过来一张纸,写下十六个字:“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财主一看,说“好好好”。

但第一天中午开饭,教书先生就大喊起来:怎么只一碟青菜?一点腥荤也没有?财主说,我是按合约做的啊。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教书先生拿出合约,念: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每顿饭必须有两荤一菜。

这位教书先生抓住财主的吝啬本性,料到财主必定会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读这一句话,故意用了这一句话,没想到教书先生的断句足以让财主大跌眼镜,原来教书先生可不是一碟青菜就能打发得了的,没有个两荤一菜还真不行啊。

明末著名画徐渭(文长)早年时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了一行字,委婉下了逐客令: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

徐文长出来一看,就笑嘻嘻地说: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啦。说着,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主人的意思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

这一句话有很多种断句方法,徐文长选择了一种于自己最有利的断句方法,徐文长希望主人留他,他当然会自动将句子分段成要将自己留下的意思。

四、 现代标点符号的另类妙用。

现代网络的发达,使得标点符号的用处不再局限于断句,各种有才的网友将标点符号的用处延伸到了展现表情的符号。

比如说在表达开心时,运用标点符号可以表示为:∩▂∩ 、 ∩0∩ 、(^ω^),等等。伤心可以表示为://(ㄒoㄒ)//、〒_〒、╯﹏╰,等等。除了情绪的表达,还可以用来代表各种物品,比如:猫表示为:(=^ ^=);乌鸦表示为:Σ^)/;玫瑰花表示为: --

标点符号的妙用被现代人改编成了更为有趣的东西,让标点符号不再仅仅局限于断句,让标点符号瞬间充满了生命力。

五、 妙用标点符号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

标点符号从无到有,从有到现如今的各种妙用,不仅给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人文章带来了方便,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序有趣。人们不用再挖空心思去理解一句话到底该如何去断句如何去理解,能够快速地理会他人的意思。而各种妙用也令现代人的交流充满了乐趣。

参考文献:

①《语文趣谈》,康家珑著,语文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②《语文漫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③《趣味语言妙用》,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相关文章

  • 数学手抄报:"±1"的妙用
  • 桌上放着8只茶杯,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只要翻转两次,就把它们全都翻成杯口朝下.如果将问题中的8只改为6只,每次仍然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全部翻成杯口朝下? 请动手试验一下.这时你会发现经过三次翻转就可以达到目 ...查看


  • 标点妙用及作用
  • 大家知道文章中经常出现哪些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如: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如:她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顿号:1.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2.表示次序之后的停顿. ...查看


  • 妙用绝对值的性质解题
  • 由绝对值的概念,我们不难得出绝对值有以下重要性质: (1)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即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任何一个数a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0,即|a|≥0,也就是说绝对值的最小值是0. 由此 ...查看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 言 为 心 声 ------读杨二嫂,学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 1.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体会个性化语言的妙用. 2.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基本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查看


  • 优秀中班教案数学:数字的妙用
  •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的妙用 来源: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刘树红 [设计思路] 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因为它的渺小.不起眼,往往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查看


  • 生石灰的妙用
  • ,于谦写的是将CaCO3)加热分解为氧化钙(CaO)即石灰并放CO2)的过程,其化学反应式为 高温 2个产物:石灰和二氧化碳,并且这是二氧化碳的此外,该反应的原料碳酸钙和产物之一氧化钙都呈也与原诗末句巧合,原作者的选题和观察能力也着实,考虑 ...查看


  • 八(上)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八(上)课外文言文选读 (一)右溪记 (唐)元结 道州[1]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3] 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4]激注.修木[5]异竹,垂阴[6]相荫[7].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 ...查看


  • 历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10年-2015年)
  • 历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10年-2015年)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11) 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17)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2-18) 201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查看


  • 标点符号阅读
  • 标点符号的用法 阅读指南: 小朋友,有这样一条小河,就像顽皮的小娃娃,每天都唱着欢快的歌儿,穿过丛林,越过山岗,快乐地流淌着,真让人羡慕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随着快活的小河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吧! 快乐的小河 一条小河,唱着歌儿,流呀流呀,多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