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中国人

中国人性格的矛盾性

-------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

罗素的《论中国人的性格》中,曾经说到:‘我已经说起过,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有点懒散和缺乏激情外,大多聪明能干而又多神多疑。但是,这只是他们性格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而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本文写于1922年,距今快百年了,文中的某些“预言”,已变成现实。仅仅对于这一段话,很大程度上我还是比较赞同的。瑾以此来引出本文的论述要点,即 中国人性格的矛盾性。

首先 ,联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 此类问题。比如,当自己遇到问题时。需要在种种挣扎中做选择。实例为,我想要参加一个比赛,这个比赛很少有人参加。你想参加是因为,你想多一些社会经历,你想挑战一下自己,你想获得更多的尊重,这时你以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语言说服自己。“人生能有几回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与天斗与地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仿佛有另一个人在你的身体中一般,他说:‘‘枪打出头鸟,中庸之道才是你的追求,你应当合群,跟随广大群众你才不会被历史所抛弃。你就这样矛盾啊矛盾啊。最终也许比赛你都没有去报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是和中国的文化有深刻的联系,文化的主因造就了现在的国民。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矛盾的。典型的代表,在那个战乱纷飞的

春秋战国。儒家的思想受到挑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有杀伐果断的法家思想,有温柔无为的道家思想,有谦爱非攻的墨家思想,如此等等。各个流派又有自己的分支,好像这些流派的不同就体现了矛盾一般,不可否认他们之间存在同一之处。就像我们做一些事情,有各种方法,不同的指导思想,这些不同不正是矛盾的突出体现吗?至于我们会选择何种方法,这就要由自己所受哪种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刻了。 要单独讨论,我们肯定会想到在中国传统文化长久以来占据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比如,他们主张有教无类,主张等级分明,主张因材施教,体现个性重要,又说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压制自由思潮,等等此般。在国人灵魂深处的思想根基,都已经如此,国人何故不矛盾?这种矛盾,不能一言蔽之,说其好坏。回眸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的文化不断受到补充发展,我想没有种种补充发展,中国早就如其他文明古国一般早就消失殆尽。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的历史总是处在分分和和之中。有人说周期好似是八百年。正如林语堂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所说:“中国历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实不是因为王者,是因为新血之加入。世界没有国家经过五百年以上而不变乱的;其变乱之源就是因为太平了四五百年,民族就腐化,户口就稠密,经济就穷窘,一穷就盗贼瘟疫相继而至,非革命不可。所以每八百年的周期中,首四五百年是太平的,后二三百年就是内乱兵匪,由兵匪起而朝代灭亡,始而分裂。是啊,这不正是中华文化矛盾性优势的体现吗?因为矛盾体现了相生相克,体现其中庸的一面,那种可以调和的特性。所以如

果把中华文化主题拿来看,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的入主,非但没有使之消亡,反而如得到血液一般,再生再强,最终同化之,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上面自然方面较大,现在从实际中讨论之。总体来看,中国人的性格并不是简单地一边倒,通常是两种对立性格的调和统一。实际上,中国人的求和性格与克制性格时常是矛盾的。中国人要求自己“严己宽和整盾楚了这统一,使之成为一个人”,在这里,严与宽就很多中国人是一对矛盾。中国人亲切与残忍、务实与理想化、孤独与群居、轻信与怀疑、利欲与面子、强韧与顺从、坚强与柔弱……等等,这些明显相互矛盾的性情,却往往都集中体现在一个中国人的身上。这些现象不是让人觉得很矛盾吗?关于这类中国人的矛盾性格的最好例证是他们在接受责备时的谦和态度。对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你指出他的缺点的时候,他可能会很耐心、殷勤甚至是诚挚地倾听并愉快地接受,而且附加说:“是我的过失,是我的过失!”也许他还会感谢你的好意,发誓说一定要立刻、彻底、永久地改正。但是,很可能这些动听的誓言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有些人不求实际的品性不可能纠正,他们的种种表示不过是故作姿态。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随地吐痰”的问题。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对随地吐痰的陋习都深恶痛绝,并一再表示要“从我做起,杜绝恶习”。但一旦在没有人监督的场合,有些人很可能会故态复萌,照吐不误。像这样的言行不一致,正好体现了一些中国人性格中矛盾的一面。同样的事例还有,许多中国人一方面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讨厌别人的胡批瞎评,但另一方

面,他们又总是在别人背后议论别人。正所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随地吐痰不好,抨击起这桩现象来,那都是口诛笔伐,不遗余力。可是一旦轮到自己,有几个能真正杜绝这一陋习呢?要说中国人都没有公德心吧,那可真是冤枉。可是一碰到具体问题,这些人的公德心又都到哪儿去了呢?其实中国人大多存在“表里不一”的双面性格,这种双面性格就是中国人矛盾性格的一种体现。双面性格的情形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合法的操作。任何人都能很快地意识到表面的客套话与心底话的差异,也颇能预测何时我们必须处在何种状态之下。可以这么说,有些中国人是逢场作戏的能手。当然,我们很少直接攻击说表面话的人,有时更是心存感激于他人的表面文章。但是,我们往往会在背后讥笑那些做表面文章的人。部分中国人的矛盾性格使他们习惯于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或者是自己人与外人,这种严格对立的区分是为了分别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对好人,我们尊敬、同情、帮助、爱护、热情;对坏人,我们贬低、憎恨、厌恶、冷淡、疏远。对待自己人,我们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敢于袒露自己的心声,不会太在乎礼节和形式;而对于外人,我们不能让他占便宜,对他们一定要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他们佯装客气和热情,而实则并非如此。中国人对于矛盾的调和受了“重和合”思想的影响。在和谐的原则下,中国人总是愿意去调和矛盾次要于他们的求和性格的,即只。因而,多数中国人的矛盾性格是有在不违反求和原则的前提下,其矛盾性格才会暴露出来;否则,违反了和谐的要求,其矛盾将会被调和,表现出的仍然是和谐的气氛和求和的性格。

由于多数中国人矛盾调和性格的存在,在一旦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他们的性格特征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这也就是其矛盾性格的又一个方面。集体主义精神就会被窝里斗所代替,诚实会被虚伪所代替,利他主义会被自私所代替,顺从会被叛逆所代替,实用主义会被理想主义所代替,道德会被不道德所代替,富于同情心会被无恻隐之心所代替……等等。

对于这种矛盾性,我们不能消灭它,但是可以利用之。我们承认他的存在,从自我的内心里加以反省,并且带着感激感恩之情来面对世间种种。从整个国民的性格加以改造,克服诸如麻木,虚伪,懦弱的一面。而在姜戎《狼图腾》中我们可以寻求灵感。各种性格我们民族性格中都有,我想和着时势需要,加以激发,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的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人性格的矛盾性

-------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

罗素的《论中国人的性格》中,曾经说到:‘我已经说起过,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有点懒散和缺乏激情外,大多聪明能干而又多神多疑。但是,这只是他们性格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而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本文写于1922年,距今快百年了,文中的某些“预言”,已变成现实。仅仅对于这一段话,很大程度上我还是比较赞同的。瑾以此来引出本文的论述要点,即 中国人性格的矛盾性。

首先 ,联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 此类问题。比如,当自己遇到问题时。需要在种种挣扎中做选择。实例为,我想要参加一个比赛,这个比赛很少有人参加。你想参加是因为,你想多一些社会经历,你想挑战一下自己,你想获得更多的尊重,这时你以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语言说服自己。“人生能有几回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与天斗与地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仿佛有另一个人在你的身体中一般,他说:‘‘枪打出头鸟,中庸之道才是你的追求,你应当合群,跟随广大群众你才不会被历史所抛弃。你就这样矛盾啊矛盾啊。最终也许比赛你都没有去报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是和中国的文化有深刻的联系,文化的主因造就了现在的国民。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矛盾的。典型的代表,在那个战乱纷飞的

春秋战国。儒家的思想受到挑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有杀伐果断的法家思想,有温柔无为的道家思想,有谦爱非攻的墨家思想,如此等等。各个流派又有自己的分支,好像这些流派的不同就体现了矛盾一般,不可否认他们之间存在同一之处。就像我们做一些事情,有各种方法,不同的指导思想,这些不同不正是矛盾的突出体现吗?至于我们会选择何种方法,这就要由自己所受哪种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刻了。 要单独讨论,我们肯定会想到在中国传统文化长久以来占据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比如,他们主张有教无类,主张等级分明,主张因材施教,体现个性重要,又说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压制自由思潮,等等此般。在国人灵魂深处的思想根基,都已经如此,国人何故不矛盾?这种矛盾,不能一言蔽之,说其好坏。回眸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的文化不断受到补充发展,我想没有种种补充发展,中国早就如其他文明古国一般早就消失殆尽。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的历史总是处在分分和和之中。有人说周期好似是八百年。正如林语堂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所说:“中国历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实不是因为王者,是因为新血之加入。世界没有国家经过五百年以上而不变乱的;其变乱之源就是因为太平了四五百年,民族就腐化,户口就稠密,经济就穷窘,一穷就盗贼瘟疫相继而至,非革命不可。所以每八百年的周期中,首四五百年是太平的,后二三百年就是内乱兵匪,由兵匪起而朝代灭亡,始而分裂。是啊,这不正是中华文化矛盾性优势的体现吗?因为矛盾体现了相生相克,体现其中庸的一面,那种可以调和的特性。所以如

果把中华文化主题拿来看,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的入主,非但没有使之消亡,反而如得到血液一般,再生再强,最终同化之,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上面自然方面较大,现在从实际中讨论之。总体来看,中国人的性格并不是简单地一边倒,通常是两种对立性格的调和统一。实际上,中国人的求和性格与克制性格时常是矛盾的。中国人要求自己“严己宽和整盾楚了这统一,使之成为一个人”,在这里,严与宽就很多中国人是一对矛盾。中国人亲切与残忍、务实与理想化、孤独与群居、轻信与怀疑、利欲与面子、强韧与顺从、坚强与柔弱……等等,这些明显相互矛盾的性情,却往往都集中体现在一个中国人的身上。这些现象不是让人觉得很矛盾吗?关于这类中国人的矛盾性格的最好例证是他们在接受责备时的谦和态度。对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你指出他的缺点的时候,他可能会很耐心、殷勤甚至是诚挚地倾听并愉快地接受,而且附加说:“是我的过失,是我的过失!”也许他还会感谢你的好意,发誓说一定要立刻、彻底、永久地改正。但是,很可能这些动听的誓言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有些人不求实际的品性不可能纠正,他们的种种表示不过是故作姿态。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随地吐痰”的问题。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对随地吐痰的陋习都深恶痛绝,并一再表示要“从我做起,杜绝恶习”。但一旦在没有人监督的场合,有些人很可能会故态复萌,照吐不误。像这样的言行不一致,正好体现了一些中国人性格中矛盾的一面。同样的事例还有,许多中国人一方面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讨厌别人的胡批瞎评,但另一方

面,他们又总是在别人背后议论别人。正所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随地吐痰不好,抨击起这桩现象来,那都是口诛笔伐,不遗余力。可是一旦轮到自己,有几个能真正杜绝这一陋习呢?要说中国人都没有公德心吧,那可真是冤枉。可是一碰到具体问题,这些人的公德心又都到哪儿去了呢?其实中国人大多存在“表里不一”的双面性格,这种双面性格就是中国人矛盾性格的一种体现。双面性格的情形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合法的操作。任何人都能很快地意识到表面的客套话与心底话的差异,也颇能预测何时我们必须处在何种状态之下。可以这么说,有些中国人是逢场作戏的能手。当然,我们很少直接攻击说表面话的人,有时更是心存感激于他人的表面文章。但是,我们往往会在背后讥笑那些做表面文章的人。部分中国人的矛盾性格使他们习惯于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或者是自己人与外人,这种严格对立的区分是为了分别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对好人,我们尊敬、同情、帮助、爱护、热情;对坏人,我们贬低、憎恨、厌恶、冷淡、疏远。对待自己人,我们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敢于袒露自己的心声,不会太在乎礼节和形式;而对于外人,我们不能让他占便宜,对他们一定要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他们佯装客气和热情,而实则并非如此。中国人对于矛盾的调和受了“重和合”思想的影响。在和谐的原则下,中国人总是愿意去调和矛盾次要于他们的求和性格的,即只。因而,多数中国人的矛盾性格是有在不违反求和原则的前提下,其矛盾性格才会暴露出来;否则,违反了和谐的要求,其矛盾将会被调和,表现出的仍然是和谐的气氛和求和的性格。

由于多数中国人矛盾调和性格的存在,在一旦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他们的性格特征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这也就是其矛盾性格的又一个方面。集体主义精神就会被窝里斗所代替,诚实会被虚伪所代替,利他主义会被自私所代替,顺从会被叛逆所代替,实用主义会被理想主义所代替,道德会被不道德所代替,富于同情心会被无恻隐之心所代替……等等。

对于这种矛盾性,我们不能消灭它,但是可以利用之。我们承认他的存在,从自我的内心里加以反省,并且带着感激感恩之情来面对世间种种。从整个国民的性格加以改造,克服诸如麻木,虚伪,懦弱的一面。而在姜戎《狼图腾》中我们可以寻求灵感。各种性格我们民族性格中都有,我想和着时势需要,加以激发,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的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

  • 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三个误区
  • 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三个误区 顺德区龙江中学(528318) 王卫恒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中历史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 ...查看


  •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 ...查看


  • 中国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 [摘要]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线索,抓住这一线索,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近现代历史.然而,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对此线索认识不清,表述不准确,妨碍了对近现代历史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近现代社会 ...查看


  • 乡村社会变迁与转型性矛盾纠纷及其演化态势
  • [摘要]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不必然并存,社会转型及改革发展不一定导致社会矛盾纠纷的增多.对社会转型与矛盾纠纷关系的认识,需要转换新视角.分析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矛盾纠纷特征及演化态势,是要加深对社会转型和矛盾纠纷的理解.当前乡村社会矛盾纠 ...查看


  • 浅谈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的演变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历史110年.整个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两个阶段.主要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演变. 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 ...查看


  • [矛盾论]读书报告
  • 学习毛泽东<矛盾论>读书报告 [摘要]<矛盾论>是毛泽东论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著作.它在理论上系统地阐发了对立统一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概括了矛盾精髓问题.矛盾论具有重要的哲 ...查看


  •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 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分析 唯物辩证法体系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而在唯物辩证法体,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不仅具有统 ...查看


  • 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谐社会的构建
  • 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张梦婷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01期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本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归纳梳理我国目前 ...查看


  •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 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 ...查看


  •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