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题解

《离骚》的题解 (2010-06-25 18:19:55)

转载

标签:

《离骚》

连山易

鬻熊

黍离

屈原

知我者谓我出离,不知我者谓我何骚

诗/文/小儒丸子

彼帝高阳之苗兮,何故迟暮之摇摇?知我者谓我出离,不知我者谓我何骚.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屈原像宜昌市秭归县),颛顼的后裔。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

文征明手书《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离骚》,也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我国第二部由文人创作的诗歌。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是孔子亲自操刀的《诗经》。《离骚》中有许多雅词、雅音来自《诗经》,只不过叙述的却是屈原对楚国列祖列宗的追思——凤族祖先颛顼、季连、熊蚤(名熊,又称为鬻熊)。楚王族族徽为凤,故楚王族又被称之为凤族。《易经》乃群经之

首,却与楚王族紧密相连,一是《连山易》与季连有莫大关系,二是《周易》与熊蚤有莫大关系。熊蚤是周文王的老师,是楚王族的始祖,周文王演《周易》如果属实,那蓝本就是《连山易》及与之密不可分的楚语。

‘《韶》’与‘骚’区别大吗?从声音的角度来看,孔子说‘性相近’,‘《韶》乐’多美?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什么意思?建立以声音为基础的思维体系,文学系辞才会有音律美,只有这样,文学家才能为音乐家提供哲学思维理论,文学家不能为音乐家提供这些理论,文学家怎么能赢得世人的尊重? 孔子在《诗经·扬之水》中说“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这首隐语诗说的是楚语与雅语,结合起来才可以解读《周易》,不要相信别的地方方言能解读易理。《周南》、《召南》在大方向上,确实指代楚地之语言、《连山易》。‘楚’与‘初九、初六’爻词‘初’同chou 音,chou 音之下有个与易数、占卦极为紧密的字‘筹’,zhou 、zhu 、chou 互相为泛音、类音,可以相互替代爻变;楚语,对《周易》的解读至关重要。 当《离骚》与熊蚤、《连山易》、周文王、《周易》、《周易·十翼》、《诗经》、孔子相连的时候,屈原当然选择歌颂楚王族共同的始祖——熊蚤。为歌颂熊蚤而歌颂熊蚤,不是屈原的本意,其本意在贬斥当代楚王族学问、道德、方法论之低能。我们要把握春秋笔法的特点是‘不立不破’,以文章要阐述的主张立起来为津要。拿始祖熊蚤及祖宗的《连山易》理论,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籍此来压制‘尚寐无聪’的同宗,恐怕也是屈原唯一能作的事情了。这段文章就算《离骚》的题解吧。

《离骚》起手句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历来对‘朕皇考曰伯庸’解读为“朕:我。考:已经亡佚的男性先祖(三代以远)。伯:通假“方伯,霸”四方守之领主。比如:西伯姬昌,商之方国西方之领主。庸:融之通假,指祝融。芈楚近祖。远祖为高阳,直系祖先是鬻熊。”

‘离骚’两音,确实只能靠音读才能理解。什么是音读?《诗经·王风·黍离》云: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音) 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音(仁) 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隐(韧) 哉?

子夏为《诗经·王风·黍离》作题解曰:“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我们对照《离骚》就知道,屈原说离开鬻熊的治国理念、治国理论、治国方法,孔子悲周室颠覆,我屈原悲楚王族、楚国的前途。我屈原与孔子同病相怜。《楚辞》的隐语,与《诗经》的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骚’音既隐喻‘熊蚤’的丰功伟绩,更隐喻‘熊蚤’的治国理论《连山易》的美妙;‘骚’这个字,也受《诗经·静女》‘搔首踟蹰’的影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所以《离骚》语言风格,带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悲凉之意。请注意《诗经·静女》‘自牧归荑’四音的解读,屈原是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来表达的,‘惟草木之零落’又裁自《诗经·野有蔓草》的意境:“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样解读文章之道,就涉及该诗作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据字索音、据音锁字’的方法来解读《易经》,道路仿佛如我对人生哲思的道路一样漫长,尽管如此,我却不悔。在往下,想起孔子来啦,孔子曰‘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蕙兰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屈原“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之句,就是孔子这段话的另类解读,可见《孔子家语·六本》早在屈原在世时候,就已经被屈原读过了。

诗云:“彼帝高阳之苗兮,何故迟暮之摇摇?知我者谓我出离(出离,雅语曲 qu lv 曲旅),不知我者谓我何骚?”我想,我写这些文章的本意,只是要印证《易经》的读法。但《易经》确实‘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我就从经典一篇篇初涉起吧。

何谓‘出离’?超脱出‘离’这个字器,进入‘礼’的高境界,‘出离’后面要加的词组为‘入礼’。鲁迅说‘出离愤怒’,我不以为然,因为缺乏字音之间的方法论 。

‘出离何骚’什么意思?‘出离何骚’的四音可以爻变为‘人生之初,礼立为先;礼立为先,人生才能和悦’。

附录:百度对《离骚》的‘释名’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据统计有66种说法,现举出有代表性的六种:

1、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遭忧。

2、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

3、游国恩认为离骚即楚国古曲名《劳商》。

4、林庚认为离骚即“牢骚”,“离”“牢”是双声字。

5、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因其距屈原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忧”或“离尤”之语,以此说法最可信。

6、我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诗歌。被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中。补:《楚辞》——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楚辞”——诗歌样式

我的点评:百度对《离骚》的六种‘释名’中,没有一种能说中要害。这说明我们的文学理论水平,一直处于‘尚寐无宅’的愚昧状态。

《离骚》的题解 (2010-06-25 18:19:55)

转载

标签:

《离骚》

连山易

鬻熊

黍离

屈原

知我者谓我出离,不知我者谓我何骚

诗/文/小儒丸子

彼帝高阳之苗兮,何故迟暮之摇摇?知我者谓我出离,不知我者谓我何骚.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屈原像宜昌市秭归县),颛顼的后裔。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

文征明手书《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离骚》,也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我国第二部由文人创作的诗歌。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是孔子亲自操刀的《诗经》。《离骚》中有许多雅词、雅音来自《诗经》,只不过叙述的却是屈原对楚国列祖列宗的追思——凤族祖先颛顼、季连、熊蚤(名熊,又称为鬻熊)。楚王族族徽为凤,故楚王族又被称之为凤族。《易经》乃群经之

首,却与楚王族紧密相连,一是《连山易》与季连有莫大关系,二是《周易》与熊蚤有莫大关系。熊蚤是周文王的老师,是楚王族的始祖,周文王演《周易》如果属实,那蓝本就是《连山易》及与之密不可分的楚语。

‘《韶》’与‘骚’区别大吗?从声音的角度来看,孔子说‘性相近’,‘《韶》乐’多美?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什么意思?建立以声音为基础的思维体系,文学系辞才会有音律美,只有这样,文学家才能为音乐家提供哲学思维理论,文学家不能为音乐家提供这些理论,文学家怎么能赢得世人的尊重? 孔子在《诗经·扬之水》中说“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这首隐语诗说的是楚语与雅语,结合起来才可以解读《周易》,不要相信别的地方方言能解读易理。《周南》、《召南》在大方向上,确实指代楚地之语言、《连山易》。‘楚’与‘初九、初六’爻词‘初’同chou 音,chou 音之下有个与易数、占卦极为紧密的字‘筹’,zhou 、zhu 、chou 互相为泛音、类音,可以相互替代爻变;楚语,对《周易》的解读至关重要。 当《离骚》与熊蚤、《连山易》、周文王、《周易》、《周易·十翼》、《诗经》、孔子相连的时候,屈原当然选择歌颂楚王族共同的始祖——熊蚤。为歌颂熊蚤而歌颂熊蚤,不是屈原的本意,其本意在贬斥当代楚王族学问、道德、方法论之低能。我们要把握春秋笔法的特点是‘不立不破’,以文章要阐述的主张立起来为津要。拿始祖熊蚤及祖宗的《连山易》理论,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籍此来压制‘尚寐无聪’的同宗,恐怕也是屈原唯一能作的事情了。这段文章就算《离骚》的题解吧。

《离骚》起手句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历来对‘朕皇考曰伯庸’解读为“朕:我。考:已经亡佚的男性先祖(三代以远)。伯:通假“方伯,霸”四方守之领主。比如:西伯姬昌,商之方国西方之领主。庸:融之通假,指祝融。芈楚近祖。远祖为高阳,直系祖先是鬻熊。”

‘离骚’两音,确实只能靠音读才能理解。什么是音读?《诗经·王风·黍离》云: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音) 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音(仁) 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隐(韧) 哉?

子夏为《诗经·王风·黍离》作题解曰:“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我们对照《离骚》就知道,屈原说离开鬻熊的治国理念、治国理论、治国方法,孔子悲周室颠覆,我屈原悲楚王族、楚国的前途。我屈原与孔子同病相怜。《楚辞》的隐语,与《诗经》的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骚’音既隐喻‘熊蚤’的丰功伟绩,更隐喻‘熊蚤’的治国理论《连山易》的美妙;‘骚’这个字,也受《诗经·静女》‘搔首踟蹰’的影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所以《离骚》语言风格,带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悲凉之意。请注意《诗经·静女》‘自牧归荑’四音的解读,屈原是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来表达的,‘惟草木之零落’又裁自《诗经·野有蔓草》的意境:“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样解读文章之道,就涉及该诗作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据字索音、据音锁字’的方法来解读《易经》,道路仿佛如我对人生哲思的道路一样漫长,尽管如此,我却不悔。在往下,想起孔子来啦,孔子曰‘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蕙兰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屈原“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之句,就是孔子这段话的另类解读,可见《孔子家语·六本》早在屈原在世时候,就已经被屈原读过了。

诗云:“彼帝高阳之苗兮,何故迟暮之摇摇?知我者谓我出离(出离,雅语曲 qu lv 曲旅),不知我者谓我何骚?”我想,我写这些文章的本意,只是要印证《易经》的读法。但《易经》确实‘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我就从经典一篇篇初涉起吧。

何谓‘出离’?超脱出‘离’这个字器,进入‘礼’的高境界,‘出离’后面要加的词组为‘入礼’。鲁迅说‘出离愤怒’,我不以为然,因为缺乏字音之间的方法论 。

‘出离何骚’什么意思?‘出离何骚’的四音可以爻变为‘人生之初,礼立为先;礼立为先,人生才能和悦’。

附录:百度对《离骚》的‘释名’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据统计有66种说法,现举出有代表性的六种:

1、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遭忧。

2、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

3、游国恩认为离骚即楚国古曲名《劳商》。

4、林庚认为离骚即“牢骚”,“离”“牢”是双声字。

5、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因其距屈原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忧”或“离尤”之语,以此说法最可信。

6、我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诗歌。被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中。补:《楚辞》——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楚辞”——诗歌样式

我的点评:百度对《离骚》的六种‘释名’中,没有一种能说中要害。这说明我们的文学理论水平,一直处于‘尚寐无宅’的愚昧状态。


相关文章

  • 屈原投江的几个悬题解
  • 屈原投江的几个悬题解 郭献文 摘要屈原投江的秘密,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屈原为什么投河自尽,其目的是什么,死前作了哪些准备,进而论述屈原为何选择五月初五日水死诸事,作了论证,解答了几个悬题. 关键词屈原投江殉国升华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以历史唯 ...查看


  • 汉语言文学名词解释
  • 汉语言文学名词解释 一.先秦: 1.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 ...查看


  • [离骚]知识点文档
  • <离骚>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一).简介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 ...查看


  • 名家名篇:辛弃疾
  • 人物评传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 ...查看


  • 41_为女民兵题照
  • 为女民兵照 题 一六九一年七二月日 爽英姿飒尺五, 枪 曙 光照初兵场演. 中华女多儿志,奇 不爱 装爱武红装 . [解题 ] 民兵织组在中国革史中命有光具荣传.统党一我贯视重立和建展民兵发作,这是由毛工泽关东于民战人的一争系理论列政策所决 ...查看


  • 答谢民师书 1
  • 答谢民师书(原文?题解?注释?译文)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 ...查看


  • 屈原被放逐在什么地方?
  • 2008/5/29 11:40:59 [稿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家斌] [编辑:胡蓉平] 红网官方微博 学术界主屈原被放逐说的,大部分认为屈原在楚怀王时代被放逐于汉北,在顷襄王时代被放逐于江南,有少数学者认为在顷襄王时代被放逐于汉北,也 ...查看


  • 离骚译文[1]
  • 李好闵 [作家简介] 李好闵(1553-1634),字孝彦,号五峰.南郭.睡窝.籍贯为延安,朝鲜李氏王朝中期文臣,延安君李淑琦的曾孙. 宣祖十二年(1579)进士及第,宣祖十七年(1584)又通过别试文科.曾担任史官.应教.典翰.执义等官职 ...查看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全文) 文学艺术 作   者:白龙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授权方: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熟悉了解播音主持专业面试的一些基本要求以及考题题型.应答的技巧.播音主持的技能,本书精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