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名人事迹等

一、服饰 英雄之衣

8月30日,记者了解到,8月初,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博物馆镇馆之宝——“胡安德克鹿皮大衣”被鉴定为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鹿皮绣花大衣,因而正式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近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已正式将证书下发至布尔津县。

据悉,2010年6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新疆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及伊犁州、地区等5位专家,在布尔津县召开了“胡安德克金银边饰鹿皮大衣申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论证会”。

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论证以及阿勒泰市公证处涉外公证员的公证确认,胡安德克大衣被确定为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绣花鹿皮大衣,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该大衣申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

英雄之衣

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作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首领、民族英雄胡安德克·巴依哈拉(1727-1816)奋战沙场、打败侵略者的犒赏,见证了哈萨克族人民保卫家园、维护祖国统一的勇气和决心。

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及世界基尼斯之最,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俨然是布尔津这个西部旅游边城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挖掘哈萨克草原游牧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民族艺术瑰宝。

据史料记载,公元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为称霸漠西发动了战火,这场战乱让平静的草原陷入了巨大浩劫。面对大批部族成员的伤亡和草原民族赖以生存的牲畜及克烈部族家园的不断沦陷,胡安德克主动请缨和准噶尔部骑兵决战。最终,英武的胡安德克杀死了进犯的侵略头目,保住了领地。

为了顺应部落民意,奖赏胡安德克,1745年,哈萨克族中玉兹阿布赉汗命令13名绣女耗时90天精心制作了这件鹿皮大衣,赐给了英雄胡安德克。从此他奋战沙场,屡次打败侵略者。

现珍藏于布尔津县博物馆的这件鹿皮大衣又宽又大,两个普通人合在一起都不一定能穿得起来。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哈萨克民族英雄胡安德克曾经在尚武的古代草原上的英武和剽悍。

技艺失传

据了解,缝制胡安德克大衣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上百年之久。

经专家考证,制作大衣时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在鹿皮上绣花,而要在鹿皮上绣出花,取决于熟皮的工艺,在草原文化不断变迁的现代社会,这种熟皮技术已经没有人掌握了。

据悉,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于2003年,由布尔津县博物馆从该县阔斯特克乡哈拉墩村村民巴合提汗·沙妮亚孜手中征集馆藏。2004年,“胡安德克大衣”受邀被带到北京,在全国民族服装展览会上展示了半年,受到了国内外服装界和文物考古方面专家的高度评价。2005年,经新疆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和反复研究论证和经国家相关部门确认,评定胡安德克金银边饰鹿皮大衣为民俗类“国家一级文物”。

二、哈萨克著名诗人阿拜

哈萨克著名诗人阿拜(1845—1904)出生于中亚细亚成吉思汗山区托布克特部落,父亲库南拜是该部落的头目, 是一个封建宗法制度的卫道士。但母亲乌丽江却是一位善良、正直、通倩达理的妇女。在她的抚育下, 童年时代的阿拜幸运地摆脱了封建家庭特别是库南拜的影响。阿拜从小喜欢诗歌。1855年, 当他刚满十岁时, 便写过短诗《我以为是谁在追赶骆驼》,1857年阿拜被送到斜米县城阿合卖特力扎小学读书。在这里阿拜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功课以外, 还自学了阿拉伯、波斯及东方其它民族的语言, 阅读了尼扎米、菲祖力、菲尔道希、纳瓦依等东方学者及诗人的大量经典作品。正是这些东方诗人绚丽多彩的诗篇, 激发了阿拜最早的创作热情。阿拜在学生时代的诗, 都是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写的。在斜米时, 阿拜还到俄罗斯教区小学读过书, 接触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克雷洛夫及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进步的俄罗斯文学对阿拜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阿拜并没有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开始自己的创作活丅动。还在儿童时代, 阿拜即被库南拜选定做自己的继承人。阿拜还

没有上完学, 便被迫参加了部落的事务工作。阿拜的青年时代, 几乎是在库南拜严格的监督和管束下度过的。但阿拜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他总是寻找机会会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在长达十年类似听差的生活中, 阿拜看了牧主、巴依③、宗教上层人物和部落头目在富丽堂皇的毡房中进行的肮脏交易和罪恶勾当, 这激起了他的正义感。他决心寻找一条和他父亲相反的人生道路, 于是和自己所出身的贵族家庭产生了抵梧, 并最后公开决裂。

1876年初, 由于群众的推选和坚持, 阿拜怀着为民兴利除害的夙愿到洪吾丅尔· 阔克斜部落担任了卜勒斯职务④ , 但不久, 洪吾丅尔·阔克斜部落中的头人和上层, 出于阶级利益和部落偏见, 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到县城及省会诬告阿拜。阿拜在三年任职期间, 经常遇到斜米地方法院的传讯。部落纠纷和阶级斗争互相纠结的汲其复杂的环境, 没有剖断阿拜和人民的联系, 他总是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他所提出的政治措施, 大都着眼于广大贫苦牧民的利益, 这使阿拜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1884年, 七百人出庭作证, 支持阿拜, 迫使原告承认了他们是有意陷害阿拜。这一冤案的了结, 提高了阿拜在哈萨克人民中的威信和声望。此后, 不到一年, 斜米地区五个县城的部落代表在哈拉莫拉召开大会, 共同推举阿拜为部落头目。这次大会通过了阿拜亲自起草并由他签署的《哈萨克新法七十四条》。这个新法用法律形式肯定了阿拜的一些进步主张, 给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带来了当时条件所能允许的一些好处。这一事丅件在哈萨克人民的历史上构成了重要的篇章。

1885年 阿拜结识了流放到哈萨克草原的民丅主主义者米海依勒斯、多尔果波夫等人, 从而接受了进步的民丅主主义思想。这时他巳迫切地感到, 需要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大声疾呼科学与民丅主, 以唤醒他的民族。严格地讲, 阿拜的创作活丅动就是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在这以前阿拜只写过为数不多的习作。

1886年是阿拜诗歌创作多产的一年。这一年他写了二十几首诗。《啊, 我的哈萨克》、《骏马的风姿》、《秋》等著名的诗都是这一年写的。如果说, 在这以前, 人们从阿拜的习作中, 还只能看到阿拜会写出比一般阿肯的即兴创作较好的诗歌, 但读过这几首诗以后, 哈萨克人民已经看到了自己民族伟大的诗歌天才。

1888-1889一年阿拜在创作上获得了较大的丰收。《某一年, 十一月还不见雪花飘落》、《八行诗》、《致姑娘》、《姑娘的回答》等代表阿拜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的许多优秀诗篇, 大多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可以说, 这是阿拜创作生涯中的光辉年代。1889年庄地方刊物《原野》第一次发表了阿拜的《夏》和《致库列木拜》两首诗。由此, 阿拜的名字被更多的读者所认识, 影响也逐渐扩大。这一年, 阿拜在进行创作的同时, 开始翻译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长诗《奥涅金》。

1890年, 俄国驻欧谋布地区军官陶另男爵代表沙皇到斜米给当地的部落头目披锦戴花, 进行表彰时, 阿拜曾用激愤的词句抨击他们。这件事引起了官方和上层集团的极大不满。年, 阿孜别日干等部落上层和头人企图谋害阿拜。由于朋友们的保护他才没有遇害。1898年阿拜和他的儿子马高维亚在斜米的家还无故遭到当局的搜查。生活的实践启示阿拜研究哈萨克民族的历史和现状, 以教育自己的人民。

从1903年起, 阿拜开始写他的《可克利亚》智慧的语言。这本书花费了阿拜多年的心血。在本书里纪录着十九世纪哈萨克部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和间题, 是研究哈萨克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最早的文献,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 也是阿拜留给他的民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1898年, 由于阿拜年事已高, 他停止了社会活丅

动, 专门从事创作, 直到离开人世才搁笔。阿拜晚年的心情比较抑郁。他最痛爱的儿子、饶有才华的阿不都热合曼在二十七时死去, 另一个儿子马高维亚也在阿拜去世前几个月死去。接踵而至的不幸, 给阿拜精神上带来极大痛苦。阿拜在《衰竭的心跳动得又弱又慢》这首诗中, 流着眼泪倾诉他心灵的创伤:

有时我想用苦涩的泪水,

洗涤心灵上的军浓伤夜,

有时却悄悄地探到一边,

怕人们瞧见我红肿的泪眼。

虽然生活道路坎坷不平, 阿拜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窘况, 他也不曾绝望, 他相信他的民族总有一天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幸福的道路。1896年他在, 合灵之鹰》里曾明确指出:

虽然苦难的过去冷若冰霜,

未来却充满着温暖和阳光。

但阿拜没有亲眼看到新时代的曙光, 这使他感到终身遗憾。从阿拜年的诗作里可以看出他有壮志未酬之感。他希望得到后人的充分理解:

有一天, 少女的羞涩会取代卑利的语,

有一天, 我将在荒好的湿土中长眠,

我的心—首受过敌人的找害, 爱情的抚摸,

也要在寒冷的坟墓里及成冰团。

但愿你的探索更加深远,

我的人生之健也许会被你发现

我生长在没有蹊径的荆棘丛里,

一生蔡零零地和恶势力奋战⋯ ⋯

为什么你不注意整修自己的仪容

年轻时我倔强但不够德健,

暇悟虽早理想却没有实现,

我一直在世俗的倾札下挣扎,

首点燃智慧和仇恨的火焰⋯ ⋯

1904年6月23日, 阿拜在自己的故乡病逝。他以哈萨克人民的歌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心里树起了永恒的纪念碑。

三、沙里福汗公园——桦林公园

里福汗•精思汗(1900-1940),男,哈萨克族,今新疆吉木乃县人,生于库库岱家庭。

民国11年(1922)由部落推荐,沙里福汗到迪化蒙哈学校读书,他在学校里阅读进步书籍、报纸和杂志,受到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民国14年(1925)迪化不少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人,对杨增新的封建统治不满。杨增新为消除政治上的威胁,对进步学生实施分化措施,当年责令沙里福汗提前毕业,并派往福海县任职。

沙里福汗在福海任县长期间,领导各族人民种地放牧,发展生产,开展文化活动,宣传新思想,摹集马匹,购买枪支组织地方武装,维持社会治安。

民国17年(1928)7月杨增新遇刺,金树仁主持新疆政事,停止了沙里福汗的县长职务。民国19年(1930),沙里福汗被调到迪化,遭到监禁。民国21年(1932)11月沙里福汗夫妇逃回吉木乃老家。

民国22年(1933)初,马仲英部下马赫英窜犯福海。5月,马赫英攻入承化,大肆烧杀抢掠,沙里福汗在吉木乃组织民众与阿山反马头目首领联合起来保卫家乡。马赫英失败后,向塔城逃窜,沙里福汗率众于沙吾尔山一带阻击。

民国22年(1933)11月,盛世才派专人抵阿山与沙里福汗晤谈,后任命沙里福汗为阿山行政长。阿山因战乱生产遭重大破坏,沙里福汗在任时,从福海调来牛羊供应市场,从苏联购进数百吨粮食赈济饥民。承化街头搭起粥棚,办起了“孤儿院”、“孤老院”,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翌年春天,沙里福汗又调剂种子,组织农民及时春耕,进行生产自救,开展互助活动,渡过了艰难的大灾之年。沙里福汗任阿山行政长期间,把发展农牧业生产放在突出地位,大力进行牲畜品种改良,兴建畜牧生产和兽医设施,培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组织农民整修渠道,扩大耕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支持办农场,引进拖拉机、双铧犁,采用新技术,引进农业生产方法,他注重林业,领导群众植树,保护林木。他领导城市建设,从国外请测量人员,规划承化城区一至十道巷。并在承化办起了电厂。

期间,阿山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民国22-28年(1933-1939),阿山区有67所小学,在校教职人数达到500余名。并且办了1所中学,培养了100余名小学教师。采用苏联参考书,任用在苏联读过书的人任教。民国24年(1935)12月,沙里福汗派穆华什去斋桑,购买印刷设备,办起了《阿尔泰报》,此后,还办起了《新阿尔泰》、《阿山月报》等杂志,成立了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蒙古、汉族等文化促进会,开展文化活动。 沙里福汗有鲜明的民主进步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6年(1937)秋,沙里福汗带队

去富蕴、青河、福海3县宣传抗日。民国27年(1938)由穆华什翻译,《阿山新疆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扩大了抗日的宣传规模。

在沙里福汗及反帝会(第五分会)的大力宣传和努力工作下,阿山区各族群众涌跃参加抗日捐款活动。至民国29年(1940),共捐献可购买5架飞机的物品、100匹马及209919.80元,支援了抗日战争。

沙里福汗反对部落的过重赋税,他把按户牧税的办法改变为按各户牲畜多少收牧税的办法。吸收妇女参加政府工作,支持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他要求政府秉公办事,严惩政府官员行贿受贿行为。他个人亦能公正待人,礼贤下士,深入实际,帮助下层工作。

民国28年(1939)8月1日,盛世才电调沙里福汗进省,8月7日,沙里福汗到达迪化,即被盛软禁,并受审讯,撰写交待材料。民国29年(1940)初,盛世才把沙里福汗的所谓交待材料与苏联肃反、“杜重远事件”和富蕴暴动等联系起来,以阴谋暴动推翻政府罪结案,并报苏联领导人。是年初夏,沙里福汗被杀害,时年40岁。

1992年,沙里福汗原葬地八户梁地块被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征用,中共阿勒泰地委、行署经请示自治区,9月26日将沙里福汗的遗骨迁葬至阿勒泰市桦林公园。

四、哈萨克族情歌大王——阿赛特

哈萨克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孕育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吟唱爱情的方式,因此对于爱情的歌唱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哈萨克情歌的歌词和旋律似乎都带有一种忧郁和失落的感伤,许多凄美的爱情长诗就是在这样的情调下,经过无数阿肯的再创作,通过演唱的方式流传下来。《萨丽哈与萨曼》是中国现代哈萨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悲剧性叙事长诗,传说汗王的女儿萨丽哈公主与奴隶萨曼相爱。萨丽哈为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逃出了汗王的罗网。汗王手下的铁木尔为了娶上萨丽哈以便日后夺取王位,展开围追堵截,于是草原上有了一场为了爱情的大厮杀,最后留下一个爱情悲剧在世间流传至今。其作者阿赛特,1867年诞生于沙皇俄国的赛米州,30岁以前曾多次到中国的塔城走亲访友。后来他定居中国,辗转于阿勒泰、伊犁和塔城等地。作为一个诗人,阿赛特在这些地方找到了他创作的源泉,他一生留下的36首情歌大部分都是在这三个地区完成的。

这位哈萨克族的情歌大王用他的情歌成就了无数哈萨克族有情人的爱情、婚姻和幸福。

一、服饰 英雄之衣

8月30日,记者了解到,8月初,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博物馆镇馆之宝——“胡安德克鹿皮大衣”被鉴定为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鹿皮绣花大衣,因而正式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近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已正式将证书下发至布尔津县。

据悉,2010年6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新疆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及伊犁州、地区等5位专家,在布尔津县召开了“胡安德克金银边饰鹿皮大衣申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论证会”。

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论证以及阿勒泰市公证处涉外公证员的公证确认,胡安德克大衣被确定为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绣花鹿皮大衣,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该大衣申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

英雄之衣

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作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首领、民族英雄胡安德克·巴依哈拉(1727-1816)奋战沙场、打败侵略者的犒赏,见证了哈萨克族人民保卫家园、维护祖国统一的勇气和决心。

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及世界基尼斯之最,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俨然是布尔津这个西部旅游边城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挖掘哈萨克草原游牧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民族艺术瑰宝。

据史料记载,公元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为称霸漠西发动了战火,这场战乱让平静的草原陷入了巨大浩劫。面对大批部族成员的伤亡和草原民族赖以生存的牲畜及克烈部族家园的不断沦陷,胡安德克主动请缨和准噶尔部骑兵决战。最终,英武的胡安德克杀死了进犯的侵略头目,保住了领地。

为了顺应部落民意,奖赏胡安德克,1745年,哈萨克族中玉兹阿布赉汗命令13名绣女耗时90天精心制作了这件鹿皮大衣,赐给了英雄胡安德克。从此他奋战沙场,屡次打败侵略者。

现珍藏于布尔津县博物馆的这件鹿皮大衣又宽又大,两个普通人合在一起都不一定能穿得起来。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哈萨克民族英雄胡安德克曾经在尚武的古代草原上的英武和剽悍。

技艺失传

据了解,缝制胡安德克大衣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上百年之久。

经专家考证,制作大衣时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在鹿皮上绣花,而要在鹿皮上绣出花,取决于熟皮的工艺,在草原文化不断变迁的现代社会,这种熟皮技术已经没有人掌握了。

据悉,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于2003年,由布尔津县博物馆从该县阔斯特克乡哈拉墩村村民巴合提汗·沙妮亚孜手中征集馆藏。2004年,“胡安德克大衣”受邀被带到北京,在全国民族服装展览会上展示了半年,受到了国内外服装界和文物考古方面专家的高度评价。2005年,经新疆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和反复研究论证和经国家相关部门确认,评定胡安德克金银边饰鹿皮大衣为民俗类“国家一级文物”。

二、哈萨克著名诗人阿拜

哈萨克著名诗人阿拜(1845—1904)出生于中亚细亚成吉思汗山区托布克特部落,父亲库南拜是该部落的头目, 是一个封建宗法制度的卫道士。但母亲乌丽江却是一位善良、正直、通倩达理的妇女。在她的抚育下, 童年时代的阿拜幸运地摆脱了封建家庭特别是库南拜的影响。阿拜从小喜欢诗歌。1855年, 当他刚满十岁时, 便写过短诗《我以为是谁在追赶骆驼》,1857年阿拜被送到斜米县城阿合卖特力扎小学读书。在这里阿拜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功课以外, 还自学了阿拉伯、波斯及东方其它民族的语言, 阅读了尼扎米、菲祖力、菲尔道希、纳瓦依等东方学者及诗人的大量经典作品。正是这些东方诗人绚丽多彩的诗篇, 激发了阿拜最早的创作热情。阿拜在学生时代的诗, 都是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写的。在斜米时, 阿拜还到俄罗斯教区小学读过书, 接触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克雷洛夫及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进步的俄罗斯文学对阿拜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阿拜并没有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开始自己的创作活丅动。还在儿童时代, 阿拜即被库南拜选定做自己的继承人。阿拜还

没有上完学, 便被迫参加了部落的事务工作。阿拜的青年时代, 几乎是在库南拜严格的监督和管束下度过的。但阿拜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他总是寻找机会会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在长达十年类似听差的生活中, 阿拜看了牧主、巴依③、宗教上层人物和部落头目在富丽堂皇的毡房中进行的肮脏交易和罪恶勾当, 这激起了他的正义感。他决心寻找一条和他父亲相反的人生道路, 于是和自己所出身的贵族家庭产生了抵梧, 并最后公开决裂。

1876年初, 由于群众的推选和坚持, 阿拜怀着为民兴利除害的夙愿到洪吾丅尔· 阔克斜部落担任了卜勒斯职务④ , 但不久, 洪吾丅尔·阔克斜部落中的头人和上层, 出于阶级利益和部落偏见, 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到县城及省会诬告阿拜。阿拜在三年任职期间, 经常遇到斜米地方法院的传讯。部落纠纷和阶级斗争互相纠结的汲其复杂的环境, 没有剖断阿拜和人民的联系, 他总是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他所提出的政治措施, 大都着眼于广大贫苦牧民的利益, 这使阿拜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1884年, 七百人出庭作证, 支持阿拜, 迫使原告承认了他们是有意陷害阿拜。这一冤案的了结, 提高了阿拜在哈萨克人民中的威信和声望。此后, 不到一年, 斜米地区五个县城的部落代表在哈拉莫拉召开大会, 共同推举阿拜为部落头目。这次大会通过了阿拜亲自起草并由他签署的《哈萨克新法七十四条》。这个新法用法律形式肯定了阿拜的一些进步主张, 给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带来了当时条件所能允许的一些好处。这一事丅件在哈萨克人民的历史上构成了重要的篇章。

1885年 阿拜结识了流放到哈萨克草原的民丅主主义者米海依勒斯、多尔果波夫等人, 从而接受了进步的民丅主主义思想。这时他巳迫切地感到, 需要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大声疾呼科学与民丅主, 以唤醒他的民族。严格地讲, 阿拜的创作活丅动就是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在这以前阿拜只写过为数不多的习作。

1886年是阿拜诗歌创作多产的一年。这一年他写了二十几首诗。《啊, 我的哈萨克》、《骏马的风姿》、《秋》等著名的诗都是这一年写的。如果说, 在这以前, 人们从阿拜的习作中, 还只能看到阿拜会写出比一般阿肯的即兴创作较好的诗歌, 但读过这几首诗以后, 哈萨克人民已经看到了自己民族伟大的诗歌天才。

1888-1889一年阿拜在创作上获得了较大的丰收。《某一年, 十一月还不见雪花飘落》、《八行诗》、《致姑娘》、《姑娘的回答》等代表阿拜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的许多优秀诗篇, 大多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可以说, 这是阿拜创作生涯中的光辉年代。1889年庄地方刊物《原野》第一次发表了阿拜的《夏》和《致库列木拜》两首诗。由此, 阿拜的名字被更多的读者所认识, 影响也逐渐扩大。这一年, 阿拜在进行创作的同时, 开始翻译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长诗《奥涅金》。

1890年, 俄国驻欧谋布地区军官陶另男爵代表沙皇到斜米给当地的部落头目披锦戴花, 进行表彰时, 阿拜曾用激愤的词句抨击他们。这件事引起了官方和上层集团的极大不满。年, 阿孜别日干等部落上层和头人企图谋害阿拜。由于朋友们的保护他才没有遇害。1898年阿拜和他的儿子马高维亚在斜米的家还无故遭到当局的搜查。生活的实践启示阿拜研究哈萨克民族的历史和现状, 以教育自己的人民。

从1903年起, 阿拜开始写他的《可克利亚》智慧的语言。这本书花费了阿拜多年的心血。在本书里纪录着十九世纪哈萨克部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和间题, 是研究哈萨克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最早的文献,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 也是阿拜留给他的民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1898年, 由于阿拜年事已高, 他停止了社会活丅

动, 专门从事创作, 直到离开人世才搁笔。阿拜晚年的心情比较抑郁。他最痛爱的儿子、饶有才华的阿不都热合曼在二十七时死去, 另一个儿子马高维亚也在阿拜去世前几个月死去。接踵而至的不幸, 给阿拜精神上带来极大痛苦。阿拜在《衰竭的心跳动得又弱又慢》这首诗中, 流着眼泪倾诉他心灵的创伤:

有时我想用苦涩的泪水,

洗涤心灵上的军浓伤夜,

有时却悄悄地探到一边,

怕人们瞧见我红肿的泪眼。

虽然生活道路坎坷不平, 阿拜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窘况, 他也不曾绝望, 他相信他的民族总有一天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幸福的道路。1896年他在, 合灵之鹰》里曾明确指出:

虽然苦难的过去冷若冰霜,

未来却充满着温暖和阳光。

但阿拜没有亲眼看到新时代的曙光, 这使他感到终身遗憾。从阿拜年的诗作里可以看出他有壮志未酬之感。他希望得到后人的充分理解:

有一天, 少女的羞涩会取代卑利的语,

有一天, 我将在荒好的湿土中长眠,

我的心—首受过敌人的找害, 爱情的抚摸,

也要在寒冷的坟墓里及成冰团。

但愿你的探索更加深远,

我的人生之健也许会被你发现

我生长在没有蹊径的荆棘丛里,

一生蔡零零地和恶势力奋战⋯ ⋯

为什么你不注意整修自己的仪容

年轻时我倔强但不够德健,

暇悟虽早理想却没有实现,

我一直在世俗的倾札下挣扎,

首点燃智慧和仇恨的火焰⋯ ⋯

1904年6月23日, 阿拜在自己的故乡病逝。他以哈萨克人民的歌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心里树起了永恒的纪念碑。

三、沙里福汗公园——桦林公园

里福汗•精思汗(1900-1940),男,哈萨克族,今新疆吉木乃县人,生于库库岱家庭。

民国11年(1922)由部落推荐,沙里福汗到迪化蒙哈学校读书,他在学校里阅读进步书籍、报纸和杂志,受到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民国14年(1925)迪化不少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人,对杨增新的封建统治不满。杨增新为消除政治上的威胁,对进步学生实施分化措施,当年责令沙里福汗提前毕业,并派往福海县任职。

沙里福汗在福海任县长期间,领导各族人民种地放牧,发展生产,开展文化活动,宣传新思想,摹集马匹,购买枪支组织地方武装,维持社会治安。

民国17年(1928)7月杨增新遇刺,金树仁主持新疆政事,停止了沙里福汗的县长职务。民国19年(1930),沙里福汗被调到迪化,遭到监禁。民国21年(1932)11月沙里福汗夫妇逃回吉木乃老家。

民国22年(1933)初,马仲英部下马赫英窜犯福海。5月,马赫英攻入承化,大肆烧杀抢掠,沙里福汗在吉木乃组织民众与阿山反马头目首领联合起来保卫家乡。马赫英失败后,向塔城逃窜,沙里福汗率众于沙吾尔山一带阻击。

民国22年(1933)11月,盛世才派专人抵阿山与沙里福汗晤谈,后任命沙里福汗为阿山行政长。阿山因战乱生产遭重大破坏,沙里福汗在任时,从福海调来牛羊供应市场,从苏联购进数百吨粮食赈济饥民。承化街头搭起粥棚,办起了“孤儿院”、“孤老院”,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翌年春天,沙里福汗又调剂种子,组织农民及时春耕,进行生产自救,开展互助活动,渡过了艰难的大灾之年。沙里福汗任阿山行政长期间,把发展农牧业生产放在突出地位,大力进行牲畜品种改良,兴建畜牧生产和兽医设施,培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组织农民整修渠道,扩大耕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支持办农场,引进拖拉机、双铧犁,采用新技术,引进农业生产方法,他注重林业,领导群众植树,保护林木。他领导城市建设,从国外请测量人员,规划承化城区一至十道巷。并在承化办起了电厂。

期间,阿山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民国22-28年(1933-1939),阿山区有67所小学,在校教职人数达到500余名。并且办了1所中学,培养了100余名小学教师。采用苏联参考书,任用在苏联读过书的人任教。民国24年(1935)12月,沙里福汗派穆华什去斋桑,购买印刷设备,办起了《阿尔泰报》,此后,还办起了《新阿尔泰》、《阿山月报》等杂志,成立了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蒙古、汉族等文化促进会,开展文化活动。 沙里福汗有鲜明的民主进步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6年(1937)秋,沙里福汗带队

去富蕴、青河、福海3县宣传抗日。民国27年(1938)由穆华什翻译,《阿山新疆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扩大了抗日的宣传规模。

在沙里福汗及反帝会(第五分会)的大力宣传和努力工作下,阿山区各族群众涌跃参加抗日捐款活动。至民国29年(1940),共捐献可购买5架飞机的物品、100匹马及209919.80元,支援了抗日战争。

沙里福汗反对部落的过重赋税,他把按户牧税的办法改变为按各户牲畜多少收牧税的办法。吸收妇女参加政府工作,支持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他要求政府秉公办事,严惩政府官员行贿受贿行为。他个人亦能公正待人,礼贤下士,深入实际,帮助下层工作。

民国28年(1939)8月1日,盛世才电调沙里福汗进省,8月7日,沙里福汗到达迪化,即被盛软禁,并受审讯,撰写交待材料。民国29年(1940)初,盛世才把沙里福汗的所谓交待材料与苏联肃反、“杜重远事件”和富蕴暴动等联系起来,以阴谋暴动推翻政府罪结案,并报苏联领导人。是年初夏,沙里福汗被杀害,时年40岁。

1992年,沙里福汗原葬地八户梁地块被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征用,中共阿勒泰地委、行署经请示自治区,9月26日将沙里福汗的遗骨迁葬至阿勒泰市桦林公园。

四、哈萨克族情歌大王——阿赛特

哈萨克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孕育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吟唱爱情的方式,因此对于爱情的歌唱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哈萨克情歌的歌词和旋律似乎都带有一种忧郁和失落的感伤,许多凄美的爱情长诗就是在这样的情调下,经过无数阿肯的再创作,通过演唱的方式流传下来。《萨丽哈与萨曼》是中国现代哈萨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悲剧性叙事长诗,传说汗王的女儿萨丽哈公主与奴隶萨曼相爱。萨丽哈为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逃出了汗王的罗网。汗王手下的铁木尔为了娶上萨丽哈以便日后夺取王位,展开围追堵截,于是草原上有了一场为了爱情的大厮杀,最后留下一个爱情悲剧在世间流传至今。其作者阿赛特,1867年诞生于沙皇俄国的赛米州,30岁以前曾多次到中国的塔城走亲访友。后来他定居中国,辗转于阿勒泰、伊犁和塔城等地。作为一个诗人,阿赛特在这些地方找到了他创作的源泉,他一生留下的36首情歌大部分都是在这三个地区完成的。

这位哈萨克族的情歌大王用他的情歌成就了无数哈萨克族有情人的爱情、婚姻和幸福。


相关文章

  •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curricula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校本教材)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 编著 前 言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坐落在关中红色革命圣地--马栏镇马栏街.地处陕西﹒旬邑的东北部,东临铜川.黄陵 ...查看


  • 学习当代雷锋庄仕华事迹心得
  • 学习当代雷锋庄仕华事迹心得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扎根边疆38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神圣的政治责任,爱洒天山南北,情注各族群众,以满腔热情.极端负责的态度为各族群众解除病痛,殚精竭虑.尽心尽力为各族 ...查看


  • 加强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 加强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 ...查看


  • 爱国名言:外国爱国名人名言
  • 外国爱国名人名言 要统治一个别的国家,不但是被统治者苦恼,统治者尤感严重 蒙森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 祖国是我们心心向往的地方 伏尔泰 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 罗曼·罗兰 热爱祖国的人绝不会憎恨人类 查·丘吉 ...查看


  • 节俭名人名言
  •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 ...查看


  • 关于勤劳的名人名言
  • 1.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 蒙古 2.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部尔卫 3.友情与事业代表着人生两大乐趣,而要想拥有这两大乐趣,一是要开朗,一是要勤劳.-- 罗兰 4.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 ...查看


  • 关于懒惰的经典语录|关于懒惰的名人名言
  • 懒惰 劳动能将戈壁滩变成绿洲,懒惰能将绿洲变成废墟. ----  (哈萨克族)谚语 懒惰行动得如此缓慢,贫穷很快就能超过它. ----  (美国)富兰克林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  (美国 ...查看


  • 有关挫折的名人名言
  • 有关挫折的名人名言 1.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2.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罗曼·罗兰 3.坏事的道路顺溜溜,成事的道路弯曲曲.--维吾尔族 4.发明家全 ...查看


  • 有关亲情友情爱情恩情的名人名言.诗句
  •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培根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比彻 "过去"是我们临终的母亲,并不是已经死亡的事物.我们的未来不断使她出现在我们的心灵中. ★梅瑞狄斯 别和老虎交朋友. ★拉丁语 纵使写的是妖怪,孙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