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语数外学习

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廖助会

(腾冲县第一中学,云南 保山 679100)

摘 要:2013年是云南省进入新课程的第四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2013年云南文科数学试卷———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在总体上题型稳定,注重基础,知识覆盖面宽。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查。本文主要就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进行了分析,并就文科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复习建议。

关键词: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2-0096-02  一、2013年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试卷分析(一)试题难度

2013年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以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枠为指导,严格按照枟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枠中数学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命题。数学试卷的难度和2012年相比较,整体难度稳中有降,无偏题、难题、怪题出现,所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较为常规。试题知识分布较广,延续了2012年的试题格式,解答题基本上还是以前的固定内容。从试卷整体来看,个别题看起来比较新,情景的设置上有一定的新意,但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仍然没有超出大家所熟悉的范围。

(二)数学试题结构

1、选择题:12个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2、填空题:4个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3、解答题:5个解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4、选做题:从三题中选一题作答,10分。试题的选择题中,第1-6题是容易题,稍加计算就能做出选择,在考场上能够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较快进入考试状态;第7、8题是中等偏易题,考察了学生的推理能力;第9-11题是中等偏难题,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等数学能力,需要学生正确地作出图形,但考题仍然为常规题型;第12题为难题,涉及数形结合思想。

试题的填空题中,第13、14、15题分别考查了概率、平面向量、空间几何体,是常规题,设置的障碍难度不大,只要概念清楚且具备一定的运算求解能力,就能够正确解出答案;第16题,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形熟悉、并能灵活应用三角公式才能解答该题。

试题的解答题中,第17、18分别考察了数列、立体几何,是容易题;第19题是函数与概率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考题,但难度不大;第20题考查了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第21题考查了导数及其有关知识。

选做题分别由“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题一个,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

(三)数学试题特点

2013年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统计表1.1

内容集合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算法概率与统计三角函数数列圆锥曲线平面向量不等式

复数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2222324

从三题中

选做一题

10

题号18、11、12、219、15、18

713、194、6、16175、10、20143

合计分值

5272251715122255

  1、知识覆盖面广。由表1.1可以看出,考题覆盖面广,几乎每一章内容都覆盖到了。集合、算法、平面向量、不等式、复数等非教学的主干知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得到充分的考察;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概率与统计、函数与导数所占的分值较大,在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得到重点考察。

2、试题重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概念,回归课本。列举如下:

x-y+1≥0,

设x,yx+2x-3y的最小值是y-1≥0,则z=

x≤3,

(  )

与数学5(必修)P91练习第1题“(2)求Z=3x+5y的最大值

5x+3y≤15

和最小值,使x,yy≤x+”同型。1

x-5y≤3

3、学以致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第19题以销售问题为背景,综合考察了分段函数与概率。这是概率的实际应用题,要求考生读懂题意,选择相应的解法。

4、强调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数学试卷选择题第12题是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结合基本知识将原不等式变形为熟悉的指数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灵活求解。

5、重点考查主干知识。比如解答题的六道大题题型基本不变:数列题(17题)和立体几何题(18题),思路清晰,只要计算准确,考虑周全,得分不难。这两题均考查了数学学科的运算能力,同时还兼顾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概率题(19题)是结合概率与函数的综合考题;解析几何题(20题)借助图形,利用解析几何的基本解题方法就可解出来,相对历年考题而言,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

导数题(第21题———压轴题),第(Ⅰ)问是借助导函数得出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明确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这是导数问题的基本题型,难度一般。第(Ⅱ)问,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有关知识求出切线在x轴上的截距(关于m的一个函数g(m)),通过求出新函数g(m)的值域得出结果。

选做题分别由“几何证明选讲(22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题)”、“不等式选讲(24题)”各命题一个,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二、对高三数学教学的建议

(一)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夯实基础

充分理解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力争做到深入浅出,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学生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进行合理恰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

(下转第97页)

作者简介:廖助会(1982-),女,汉族,云南腾冲人,腾冲县第一中学,中学二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育・数学。

96

语数外学习

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赏析指导

肖洪根

(永丰中学,江西 吉安 331500)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枟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枠“自主赏析”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广阔空间,对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的另类解读可能会有“柳暗花明”之感。它对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的欣赏从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关键词:“侍坐章”;赏析指导;细节描写;感情色彩;映衬对比;思想交流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2-0097-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枟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枠第六单元“自主赏析”部分再选枟论语枠中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该篇在选修教材枟先秦诸子选读枠中亦选)一文作为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精例,可见编者对“侍坐章”的钟情。

“侍坐章”集中地表现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体现了孔子引导学生去追求更高理想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它是通过孔门教育谈话的一个片段,师生生活的一个面影,来阐述儒家的政治见解,我们欣赏这篇文章不仅要领悟到枟论语枠中的旗帜鲜明的思想性,更要体味到它以小见大,寓思想于形象之中的饶有韵味的文学性。“侍坐章”作为枟论语枠中的一篇经典之作,文中的“曾点气象”“圣贤气象”固然震撼着我们的思想,但它的丰蕴的文学价值堪为儒家作品之最,而一般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此文时往往会忽略这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此文:

一、不要让学生仅停留在记言的阅读里,而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中去体味文章的魅力

文中记录了一些能够点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这些细节虽然着墨不多,却给人带来形象生动感。比如文章一开头,四个弟子“侍坐”和后面的补充的曾皙“鼓瑟稀,铿尔”,逼真传神的表现了师生之间一种和谐的气氛。而“夫子哂之”中的“哂”字,更是妙不可言的揭示了孔子的外部形态的微妙表现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本来是孔子很随意的一笑,但是将这一随意的笑记录下来,既显示了孔子的翩翩风度,又很自然的沟通了文章的清晰脉络,起到了“伏笔”的作用,很顺理成章的引出孔子最后所发的一段议论。

二、不要让学生仅停留在语言的达意上,而要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文章的字里行间注入了记述者褒贬倾向,也显示了文中人物自然流露的情感。例如,记述者对子路的情态描写用了一个“率尔”,活画出了他匆忙、不谦让的神态(因为在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如果不是点名提问,学生不能马上回答。回答前,需要环顾四周,如果在座之中有比自己强的,应让比自己强的人先回答),(上接第96页)

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二)专题落实,构建知识网络

综合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变形、推断、举例,或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注意对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题目的训练。如圆锥曲线中考到导数、三角函数考到不等式……

(三)研究高考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分析,对高考数学试题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题型进行归类,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内高考数学试题的“不变点”。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不变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这对提高高考数学成绩有一定帮助。

(四)培养学生习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也反映了记述者不以为然的态度,难怪古人评其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而对曾皙,记述者是尽力褒扬的,“舍瑟而作”四个字竭力表现了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在曾皙言志之后,来了个“夫子喟然叹曰”,这个“喟然”则是对自然流露的感情的准确表达,它显示了孔子听完弟子言志之后的感慨心情,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他对曾皙表示赞同的神态,甚至表现出他由衷称许的语调。

三、不要让学生把它看成是对人物的单纯叙列,而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人物映衬对比的效果

文章依次表现了四个弟子的志向,却不呆板,而是错落有致。不仅曾皙以追求太平盛世为理想,在四人中犹如鹤立鸡群,而且各人在表达理想的方式上又都有独特的个性:子路出言不逊,直抒胸臆;冉有、公西华谦虚有礼,留有余地;曾皙则潇洒超脱,话语间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动作上,子路的匆匆忙忙与曾皙的从容舒缓也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其举止气度有高下之别,便不言而喻了。

四、不要让学生仅停留在单纯的问答表现形式上,而要引导学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去体味师生的思想交流之情

文章开始由孔子提出问题,他态度和蔼,循循善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他自己也置身其中,时或表示微笑,时或予以启发。最后,当曾皙提出问题时,他又直率的对弟子们的志向谈了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孔子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了一种雍容和睦的气氛,提供了一个亲密协调的环境。文中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出了一幅形象生动的孔门师生论志图。文中将师生之间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让我们一睹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风采。

参考文献:[1]刘盼.中国历代散文选[M].[2]罗安宪.儒家经典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

会学习,学得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一环。在高考复习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答题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高考不仅是智力的考察,也是对精力、自我调控能力、心理素质等全方位考查。在整份试卷中或在一个题目中,未必是先易后难。比如,选择题第12题,或填空题第16题可能会难,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本(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肖洪根(1962-),男,汉族,本科,永丰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新课程教育教学。

97

语数外学习

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廖助会

(腾冲县第一中学,云南 保山 679100)

摘 要:2013年是云南省进入新课程的第四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2013年云南文科数学试卷———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在总体上题型稳定,注重基础,知识覆盖面宽。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查。本文主要就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进行了分析,并就文科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复习建议。

关键词: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2-0096-02  一、2013年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试卷分析(一)试题难度

2013年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以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枠为指导,严格按照枟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枠中数学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命题。数学试卷的难度和2012年相比较,整体难度稳中有降,无偏题、难题、怪题出现,所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较为常规。试题知识分布较广,延续了2012年的试题格式,解答题基本上还是以前的固定内容。从试卷整体来看,个别题看起来比较新,情景的设置上有一定的新意,但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仍然没有超出大家所熟悉的范围。

(二)数学试题结构

1、选择题:12个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2、填空题:4个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3、解答题:5个解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4、选做题:从三题中选一题作答,10分。试题的选择题中,第1-6题是容易题,稍加计算就能做出选择,在考场上能够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较快进入考试状态;第7、8题是中等偏易题,考察了学生的推理能力;第9-11题是中等偏难题,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等数学能力,需要学生正确地作出图形,但考题仍然为常规题型;第12题为难题,涉及数形结合思想。

试题的填空题中,第13、14、15题分别考查了概率、平面向量、空间几何体,是常规题,设置的障碍难度不大,只要概念清楚且具备一定的运算求解能力,就能够正确解出答案;第16题,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形熟悉、并能灵活应用三角公式才能解答该题。

试题的解答题中,第17、18分别考察了数列、立体几何,是容易题;第19题是函数与概率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考题,但难度不大;第20题考查了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第21题考查了导数及其有关知识。

选做题分别由“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题一个,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

(三)数学试题特点

2013年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统计表1.1

内容集合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算法概率与统计三角函数数列圆锥曲线平面向量不等式

复数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2222324

从三题中

选做一题

10

题号18、11、12、219、15、18

713、194、6、16175、10、20143

合计分值

5272251715122255

  1、知识覆盖面广。由表1.1可以看出,考题覆盖面广,几乎每一章内容都覆盖到了。集合、算法、平面向量、不等式、复数等非教学的主干知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得到充分的考察;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概率与统计、函数与导数所占的分值较大,在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得到重点考察。

2、试题重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概念,回归课本。列举如下:

x-y+1≥0,

设x,yx+2x-3y的最小值是y-1≥0,则z=

x≤3,

(  )

与数学5(必修)P91练习第1题“(2)求Z=3x+5y的最大值

5x+3y≤15

和最小值,使x,yy≤x+”同型。1

x-5y≤3

3、学以致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第19题以销售问题为背景,综合考察了分段函数与概率。这是概率的实际应用题,要求考生读懂题意,选择相应的解法。

4、强调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数学试卷选择题第12题是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结合基本知识将原不等式变形为熟悉的指数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灵活求解。

5、重点考查主干知识。比如解答题的六道大题题型基本不变:数列题(17题)和立体几何题(18题),思路清晰,只要计算准确,考虑周全,得分不难。这两题均考查了数学学科的运算能力,同时还兼顾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概率题(19题)是结合概率与函数的综合考题;解析几何题(20题)借助图形,利用解析几何的基本解题方法就可解出来,相对历年考题而言,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

导数题(第21题———压轴题),第(Ⅰ)问是借助导函数得出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明确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这是导数问题的基本题型,难度一般。第(Ⅱ)问,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有关知识求出切线在x轴上的截距(关于m的一个函数g(m)),通过求出新函数g(m)的值域得出结果。

选做题分别由“几何证明选讲(22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题)”、“不等式选讲(24题)”各命题一个,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二、对高三数学教学的建议

(一)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夯实基础

充分理解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力争做到深入浅出,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学生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进行合理恰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

(下转第97页)

作者简介:廖助会(1982-),女,汉族,云南腾冲人,腾冲县第一中学,中学二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育・数学。

96

语数外学习

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赏析指导

肖洪根

(永丰中学,江西 吉安 331500)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枟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枠“自主赏析”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广阔空间,对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的另类解读可能会有“柳暗花明”之感。它对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的欣赏从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关键词:“侍坐章”;赏析指导;细节描写;感情色彩;映衬对比;思想交流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2-0097-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枟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枠第六单元“自主赏析”部分再选枟论语枠中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枠(该篇在选修教材枟先秦诸子选读枠中亦选)一文作为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精例,可见编者对“侍坐章”的钟情。

“侍坐章”集中地表现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体现了孔子引导学生去追求更高理想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它是通过孔门教育谈话的一个片段,师生生活的一个面影,来阐述儒家的政治见解,我们欣赏这篇文章不仅要领悟到枟论语枠中的旗帜鲜明的思想性,更要体味到它以小见大,寓思想于形象之中的饶有韵味的文学性。“侍坐章”作为枟论语枠中的一篇经典之作,文中的“曾点气象”“圣贤气象”固然震撼着我们的思想,但它的丰蕴的文学价值堪为儒家作品之最,而一般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此文时往往会忽略这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此文:

一、不要让学生仅停留在记言的阅读里,而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中去体味文章的魅力

文中记录了一些能够点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这些细节虽然着墨不多,却给人带来形象生动感。比如文章一开头,四个弟子“侍坐”和后面的补充的曾皙“鼓瑟稀,铿尔”,逼真传神的表现了师生之间一种和谐的气氛。而“夫子哂之”中的“哂”字,更是妙不可言的揭示了孔子的外部形态的微妙表现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本来是孔子很随意的一笑,但是将这一随意的笑记录下来,既显示了孔子的翩翩风度,又很自然的沟通了文章的清晰脉络,起到了“伏笔”的作用,很顺理成章的引出孔子最后所发的一段议论。

二、不要让学生仅停留在语言的达意上,而要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文章的字里行间注入了记述者褒贬倾向,也显示了文中人物自然流露的情感。例如,记述者对子路的情态描写用了一个“率尔”,活画出了他匆忙、不谦让的神态(因为在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如果不是点名提问,学生不能马上回答。回答前,需要环顾四周,如果在座之中有比自己强的,应让比自己强的人先回答),(上接第96页)

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二)专题落实,构建知识网络

综合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变形、推断、举例,或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注意对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题目的训练。如圆锥曲线中考到导数、三角函数考到不等式……

(三)研究高考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分析,对高考数学试题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题型进行归类,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内高考数学试题的“不变点”。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不变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这对提高高考数学成绩有一定帮助。

(四)培养学生习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也反映了记述者不以为然的态度,难怪古人评其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而对曾皙,记述者是尽力褒扬的,“舍瑟而作”四个字竭力表现了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在曾皙言志之后,来了个“夫子喟然叹曰”,这个“喟然”则是对自然流露的感情的准确表达,它显示了孔子听完弟子言志之后的感慨心情,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他对曾皙表示赞同的神态,甚至表现出他由衷称许的语调。

三、不要让学生把它看成是对人物的单纯叙列,而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人物映衬对比的效果

文章依次表现了四个弟子的志向,却不呆板,而是错落有致。不仅曾皙以追求太平盛世为理想,在四人中犹如鹤立鸡群,而且各人在表达理想的方式上又都有独特的个性:子路出言不逊,直抒胸臆;冉有、公西华谦虚有礼,留有余地;曾皙则潇洒超脱,话语间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动作上,子路的匆匆忙忙与曾皙的从容舒缓也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其举止气度有高下之别,便不言而喻了。

四、不要让学生仅停留在单纯的问答表现形式上,而要引导学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去体味师生的思想交流之情

文章开始由孔子提出问题,他态度和蔼,循循善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他自己也置身其中,时或表示微笑,时或予以启发。最后,当曾皙提出问题时,他又直率的对弟子们的志向谈了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孔子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了一种雍容和睦的气氛,提供了一个亲密协调的环境。文中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出了一幅形象生动的孔门师生论志图。文中将师生之间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让我们一睹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风采。

参考文献:[1]刘盼.中国历代散文选[M].[2]罗安宪.儒家经典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

会学习,学得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一环。在高考复习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答题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高考不仅是智力的考察,也是对精力、自我调控能力、心理素质等全方位考查。在整份试卷中或在一个题目中,未必是先易后难。比如,选择题第12题,或填空题第16题可能会难,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本(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肖洪根(1962-),男,汉族,本科,永丰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新课程教育教学。

97


相关文章

  •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计划
  • 篇一:2013届高三数学(文科) 教学计划 2013 届高三数学(文科)教学计划 高三文科数学备课 组 一.复习思路: 如果把高三复习的 教学比作捕鱼, 一轮复习用密网, 大小鱼虾一网打; 二轮复习用鱼叉, 瞄准大的把它拿:如果把 一轮复习 ...查看


  • 高考状元学习法方法篇
  • 方法篇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充实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高中的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关于高中学习,没有人会否认方法的重要性.正如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林丽渊在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科学的学习方 ...查看


  •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
  •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 文科综合组 侯中华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在试题结构.题型.能力立意等方面都保持了去年的风格,整体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且稳中求变,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今年的试题体现了哪些 ...查看


  • 2013河北高考得分情况及试卷分析
  • 2013河北高考阅卷情况及试卷分析 语文:作文跑题的不多,想得高分书写一定要工整 每年语文试卷最受关注的就是作文题了.今年河北省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据语文组判卷老师介绍,从目前判卷情况来看,今年我省考生在高考作文上很少出现跑题的情况,大部分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2013甘肃高考方案·高考大纲
  • 2013甘肃高考新方案 根据高中新课改课程,甘肃对高考方案进行重大改革.也就是说,从2013年起,我省高考考生将按新高考方案参加考试.昨日,省政府公布了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与"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 ...查看


  •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
  • 鹤壁市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 三 语 文 试 卷 分 析 鹤壁市育才高中语文教研组 2013.2.1 鹤壁市育才高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 育才高中语文教研组 闫颜云 李军伟 杨 辉 ...查看


  • 高三文科复习计划
  • 高三文科复习计划建议 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 这段时间高三文科复习四忌: 一忌抛开考纲,盲 ...查看


  • 2017年高考试卷类型公布
  • 2017年高考试卷类型公布 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 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 2017年高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会发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