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永不落伍的时代精神

  在糖尿病事业上,他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奋斗到主任医师、教授、院长;在糖尿病学术上,他从一个工农兵学员奋斗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和博士生导师;他,就是于德民教授,35年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见证了新中国糖尿病事业的变迁,也展示了一代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

  

  上山下乡 脱颖而出

  

  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高峰时期。那个时代的一些年轻人,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脱颖而出。像国家特一级演员、著名相声家姜昆先生,像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先生,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于德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兄弟姐妹6个,也成为了上山下乡知青的一员。当时的他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充满了迷惑:有理想,但是不能去选择。但这个迷惑并不能动摇他内心的梦想和追求。于德民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之后,一边积极参与劳动、吃苦耐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时也不放弃学习、不放弃梦想,终于,他因为表现优秀而获得了被选调工农兵上大学的机会,这次脱颖而出,让他步入当时全国内分泌领域最有名的大学之一:天津医科大学。

  

  十年寒窗 三项第一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于德民用鲁迅先生的这首诗来形容大学时期的自己。一般来说,工农兵学员的基础较薄弱,需要花费其它人数倍的时间与精力去投入学习。于德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努力复习,夜夜读书到12点……那个时刻,是他专心致志学习的时刻,也是他努力奋斗的时刻。也正是这样的不懈努力,让于德民再次从大学里脱颖而出,他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在了天津当时最好的医学学科:内分泌学科。

  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留在内分泌学科,师从当时的名医朱宪彝教授(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和尹潍教授(全国内分泌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让于德民无论在医学研究、医学理论,还是医学态度方面都获得了积累和突破,他先后攻读医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内分泌学科中奋斗了20多年,并取得多项第一:他获得了天津市第一个糖尿病专业硕士学位,天津市第一个糖尿病专业博士学位,天津市第一个糖尿病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他到瑞士日内瓦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继续深造。

  从一名工农兵学员奋斗到博导,从医学系第一名的学生奋斗到糖尿病学术领域的三项第一,都是于教授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努力奋斗不仅是一项宝贵的品质,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孜孜不倦的事业;奋斗3~5年并不能脱颖而出,而坚持不懈长期奋斗,才能积累出丰硕的果实。

  

  从零起步 祖国翘楚

  

  从1998年开始,于教授开始担任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是当时全国第一家医科大学所属的、以防治糖尿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医院成立之初,没有知名度,没有病人,时任院长的于教授开始了另一项事业,他把自己在大学、在学术上的奋斗精神用在了医院的管理上,在不断的探索中让医院一步步成熟和发展起来。

  如今,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已经成为天津乃至全国最有名的糖尿病专科医院之一,每年平均门诊量达50多万人次,而且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个数据,不仅是中国、亚洲,在世界都是翘楚。

  前20年奋斗在糖尿病学术研究上,后10年奋斗在糖尿病专科医院的管理与发展上;前20年面壁读书,后10年是学术与管理齐头并进;对于教授来说,唯一不变的是读书不停,学习不止,唯一不变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始终不减。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于教授作为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院所是构成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也是天津医大内分泌与代谢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管理和学术带头人,于教授的任务不仅是发展医学,发展壮大糖尿病医疗队伍,更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一代。

  于教授带领和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已经有很多从国外留学归来。据统计,他培养的博士生有16名,出站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这些学生不仅在国外开拓了视野,能利用英语进行流畅自如的沟通,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还用国外学习来的知识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几年来这些糖尿病领域的年轻一代和新生力量已经成长起来,并将逐渐成长为糖尿病医学事业的中坚力量。

  

  德高医粹 百年传承

  

  从1978年刚刚分配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开始,于教授就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后来历任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和院长,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治病救人。于教授现在承担的是特需门诊,出诊时间是周二、周三和周四上午。每当到了他出诊的日子,他7点多就赶到医院,为患者服务,平均每天诊治病人40余人,多年来始终如一,获得患者的好评。

  在30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对于教授影响最深的就是天津医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朱宪彝教授和他的导师尹潍教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对医学事业的孜孜以求、严肃认真的思维方法,更需要对待疾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要有临床医学的创新,以及对病人的负责,视病人为亲人,这些都是朱宪彝教授的言传身教。

  老一辈专家的工作精神和医学品德不仅影响着于教授,更是影响了几代人。这是一种医学科学的传承,一种医学品德的传承,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态度和从医品德传承给于教授,而他又将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给新一代的医务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不就像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吗,让中国的医学知识和医德不断的传承下去,流动不止,奔流不息!

  

  专家简介:

  于德民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医大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带头人。现任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天津市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任《中国糖尿病杂志》、《国际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等特约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天津市科技支撑重大课题20余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已申报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著两百余篇,其中SCI 17篇,期刊最高影响因子8.261,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著中单篇最高引用次数373次。

  在糖尿病事业上,他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奋斗到主任医师、教授、院长;在糖尿病学术上,他从一个工农兵学员奋斗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和博士生导师;他,就是于德民教授,35年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见证了新中国糖尿病事业的变迁,也展示了一代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

  

  上山下乡 脱颖而出

  

  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高峰时期。那个时代的一些年轻人,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脱颖而出。像国家特一级演员、著名相声家姜昆先生,像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先生,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于德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兄弟姐妹6个,也成为了上山下乡知青的一员。当时的他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充满了迷惑:有理想,但是不能去选择。但这个迷惑并不能动摇他内心的梦想和追求。于德民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之后,一边积极参与劳动、吃苦耐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时也不放弃学习、不放弃梦想,终于,他因为表现优秀而获得了被选调工农兵上大学的机会,这次脱颖而出,让他步入当时全国内分泌领域最有名的大学之一:天津医科大学。

  

  十年寒窗 三项第一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于德民用鲁迅先生的这首诗来形容大学时期的自己。一般来说,工农兵学员的基础较薄弱,需要花费其它人数倍的时间与精力去投入学习。于德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努力复习,夜夜读书到12点……那个时刻,是他专心致志学习的时刻,也是他努力奋斗的时刻。也正是这样的不懈努力,让于德民再次从大学里脱颖而出,他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在了天津当时最好的医学学科:内分泌学科。

  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留在内分泌学科,师从当时的名医朱宪彝教授(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和尹潍教授(全国内分泌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让于德民无论在医学研究、医学理论,还是医学态度方面都获得了积累和突破,他先后攻读医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内分泌学科中奋斗了20多年,并取得多项第一:他获得了天津市第一个糖尿病专业硕士学位,天津市第一个糖尿病专业博士学位,天津市第一个糖尿病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他到瑞士日内瓦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继续深造。

  从一名工农兵学员奋斗到博导,从医学系第一名的学生奋斗到糖尿病学术领域的三项第一,都是于教授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努力奋斗不仅是一项宝贵的品质,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孜孜不倦的事业;奋斗3~5年并不能脱颖而出,而坚持不懈长期奋斗,才能积累出丰硕的果实。

  

  从零起步 祖国翘楚

  

  从1998年开始,于教授开始担任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是当时全国第一家医科大学所属的、以防治糖尿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医院成立之初,没有知名度,没有病人,时任院长的于教授开始了另一项事业,他把自己在大学、在学术上的奋斗精神用在了医院的管理上,在不断的探索中让医院一步步成熟和发展起来。

  如今,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已经成为天津乃至全国最有名的糖尿病专科医院之一,每年平均门诊量达50多万人次,而且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个数据,不仅是中国、亚洲,在世界都是翘楚。

  前20年奋斗在糖尿病学术研究上,后10年奋斗在糖尿病专科医院的管理与发展上;前20年面壁读书,后10年是学术与管理齐头并进;对于教授来说,唯一不变的是读书不停,学习不止,唯一不变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始终不减。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于教授作为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院所是构成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也是天津医大内分泌与代谢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管理和学术带头人,于教授的任务不仅是发展医学,发展壮大糖尿病医疗队伍,更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一代。

  于教授带领和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已经有很多从国外留学归来。据统计,他培养的博士生有16名,出站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这些学生不仅在国外开拓了视野,能利用英语进行流畅自如的沟通,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还用国外学习来的知识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几年来这些糖尿病领域的年轻一代和新生力量已经成长起来,并将逐渐成长为糖尿病医学事业的中坚力量。

  

  德高医粹 百年传承

  

  从1978年刚刚分配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开始,于教授就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后来历任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和院长,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治病救人。于教授现在承担的是特需门诊,出诊时间是周二、周三和周四上午。每当到了他出诊的日子,他7点多就赶到医院,为患者服务,平均每天诊治病人40余人,多年来始终如一,获得患者的好评。

  在30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对于教授影响最深的就是天津医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朱宪彝教授和他的导师尹潍教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对医学事业的孜孜以求、严肃认真的思维方法,更需要对待疾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要有临床医学的创新,以及对病人的负责,视病人为亲人,这些都是朱宪彝教授的言传身教。

  老一辈专家的工作精神和医学品德不仅影响着于教授,更是影响了几代人。这是一种医学科学的传承,一种医学品德的传承,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态度和从医品德传承给于教授,而他又将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给新一代的医务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不就像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吗,让中国的医学知识和医德不断的传承下去,流动不止,奔流不息!

  

  专家简介:

  于德民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医大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带头人。现任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天津市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任《中国糖尿病杂志》、《国际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等特约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天津市科技支撑重大课题20余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已申报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著两百余篇,其中SCI 17篇,期刊最高影响因子8.261,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著中单篇最高引用次数373次。


相关文章

  • 关于奉献的演讲稿,奉献让青春闪光演讲稿
  • 本文关键字: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华春燕,来自中国石油云南文山销售分公司灰土寨加油站.今天能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事分享我的演讲,感到十分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让青春闪光". 青春是迷人的,许多人在青春年 ...查看


  • 大学生怎样才算理性爱国
  • 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 ...查看


  •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公司领导讲话稿
  • 敬的团市委黄书记.董部长,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表彰一批在公司经营生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集体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向一支关心和支持中冶东方.中冶包院共青团 ...查看


  •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 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2010-12-05 18:36:53 作者: 编辑:mishu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08 当我们徜徉在美丽如画的校园,感受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时候,或许,此刻有的同学还沉迷在血雨腥风的网络游戏之中.我们可曾想过 ...查看


  •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时过世(7人)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 ...查看


  •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
  • 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复杂的道理.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是如此的短暂.所以有人说,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 ...查看


  • 初一新生军训家长寄语
  • [导语]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本篇文章是本站为您整理 ...查看


  • 语文高考作文详讲
  • 考场作文(考试体) 第一讲 为何要学写考试体作文 这是高考作文阅读评分的需要. 高考作文阅读,既要保证阅读质量,又要有阅读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凡符合"考试体"的作文,判卷老师易阅读,给分也快,也易给高分. 也是时代和社会 ...查看


  • 思政论文-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真正忠诚的爱国者
  • 结合当前国内实际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真正忠诚 的爱国者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现在的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民主政治向前推进,民生问题得以改善,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国际,地区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国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