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

数学知识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

作者:贺峰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

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科际联系,要求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身边,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已成为中考题设计的新特点。在各省市中考试题中,出现以其它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中考题,这种形式的试题,主要是一种数学知识的“渗透”,而非纯跨学科知识的考查,它限定于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变通性、统一性和实用性。这类试题的出现,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

例1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为35989.76平方千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平方千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解析:本题以地理知识为背景,既考查科学计数法,又考查了精确度。答案为3.6×104平方千米。

二、在时事政治学科中的渗透

例2温家宝总理有句名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2004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652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十三个国家之一。

解析:以总理的名言作为中考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节水的意识。答案为2040立方米。

三、在音乐学科中的渗透

例3如图1,请阅读一小段约翰 斯特劳斯作品,根据乐谱中的信息,确定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长应为( )

A.

1 8

B.

1 2

C.

1 4

D.

3 4

图1 解析:以音乐乐谱为背景作为中考试题,设计新颖、巧妙。既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识

图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乐谱的拍号,不难发现每一组数据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即每一组之和为

3

,即拍号,因此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长应4

311-=。 424

四、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

例4(第十六届“希望杯”)In figure 2,five points A,B ,C ,D ,E are located on a line. When the ten distances between pairs are listed from smallest to

largest ,the list reads:2,4,5,7,8,k ,13,15,17,19. Then In figure 2 the value of k is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英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题意,逻辑推理。译文如下:如图2,A 、B 、C 、D 、E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10条线段的长按顺序从小到大排列为:2,4,5,7,8,k ,13,15,17,19。由此可知AB =2,DE =4,BC =5,AC =7,CD =8,CE =12,BD =13,AD =15,BE =7,AE =19。因此k 为12。

五、在化学学科中的渗透

例5下列是三种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分子式,请按其规律,写出后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 . H

H C H CH 4

H

H

H H

H H

H

H

H H

H C 3H 8

H C H

H

解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难发现图中后一个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分子式,都比前一个化合物多一个C 、多两个H 。按此规律,后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H 10。

C 2H 6

图3

六、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

例6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I (A )与电阻R (Ω)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则I 关于R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U

,由图象可知U =2×3=6,R 6

所以I 关于R 的函数表达式为I =。

R

七、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解析:由物理知识可以知道I =

例7 “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

解析:以古诗词、古汉语等语文知识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读懂题意,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此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4,CD 为⊙O 的

Ω)

图4

直径,弦AB ⊥CD 于点E ,CE=1,AB=10,求CD 的长”。根据题意可得CD 的长为26。

八、在美术学科中的渗透

例8如图5,请在下列网格图中画出所给图形绕点O 顺时针依次旋转000

90、180、270后所成的图形(注意:有阴影部分图形旋转后的对应图形要涂上阴影. 不要求写画法)

解析: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在网格中的旋转变换,不仅体现了数学的造型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和创造意识。答案如6所示:

图5

九、在生物学科中的渗透

图6 例9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人体的许多特征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有的

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这是由一对人体基因控制的,控制单

眼皮的基因f 是隐性的,控制双眼皮的基因F 是显性的,这样控制眼皮的一对基因可能是ff 、FF 或Ff ,基因ff 的人是单眼皮,基因FF 或Ff 的人是双眼皮。在遗传时,父母分别将他们所携带的一对基因中的一个遗传给子女,而且是等可能的,例如,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且他们的基因都是Ff ,那么他们的子女只有ff 、FF 或Ff 三种可能,具体可用右表表示:

你能计算出他们的子女是双眼皮的概率吗?如果父亲的

基因是ff ,母亲的基因是FF 呢?如果父亲的基因是Ff ,

母亲的基因是ff 呢?

3

解析:由表格可知他们的子女是双眼皮的概率为。

4

若父亲的基因是ff ,母亲的基因是FF 时,子女的基因会出现Ff 、Ff 、Ff 、Ff.(如下表)

则子女出现双眼皮的概率为

=100%。 4

若父亲的基因是Ff ,母亲的基因是ff 时,(如下表)

(50%) 2

十、在体育学科中的渗透

则子女出现双眼皮的概率为

例10小明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的铅球项目,他想:“怎样才能将铅球推得更远呢?”于

是找来小刚做了如下的探索:小明手挚铅球在控制每次推出时用力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沿与水平线成30°、45°、60°方向推了三次。铅球推出后沿抛物线形运动。如图7,小明推铅球时的出手点距地面2m ,以铅球出手点所在竖直方向为y 轴、地平线为x 轴建

填入表格中的横线上;

⑵请根据以上数据,对如何将铅球推得更远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近几年中考中,以足球、篮球、铅球等球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二次函数知识,既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身边,同时又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答如下:

图7 (1)-

0.1,10

抛物线y =a (x -4),解得a =-0.1 +3.6经过点(0,2)

2

(x -4)+3.6=0,解得x =10 当y =0时,-0.1

(2)推铅球时沿与水平线成45°方向用力推出,推得更远。

2

十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渗透

例11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电脑,若坐姿不正确,易造成眼睛疲劳,腰酸颈痛。一般正确的坐姿是:眼睛望向显示器屏幕时,应成20的俯角α(即望向屏幕上边缘的水平视线与望向屏

幕中心的视线的夹角);而小臂平放,肘部形成100的钝角

β.张燕家刚买的电脑显示器屏幕的高度为24.5cm ,屏

幕的上边缘到显示器支座底部的距离为36cm. 已知张燕同学眼部到肩部的垂直距离为20cm ,大臂长(肩部到肘部

的距离)DE =28cm,张燕同学坐姿正确时肩部到臀部的

距离是DM =53cm,请你帮张燕同学计算一下: ⑴她要按正确坐姿坐在电脑前,眼与显示器屏幕的距离应是多少?(精确到0.1cm )

⑵她要订做一套适合自己的电脑桌椅,桌、椅及键盘三者之间的高度应如何搭配?(精确到0.1cm ) 图8

解析:以信息技术知识为背景作为中考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用电脑的习惯。解答如下:

1

⨯24.5=12.25(cm ) 2

BC BC

tan α=∴AC =≈33.7在Rt △ABC 中,,

AC tan 20

(cm )即眼与显示器屏幕的距离约为33.7cm

(2)过点D 、E 分别作AC 的平行线和垂线,相交于

(1)由已知得BC =

E F =10-9010=点F ,则∠D cos10 =

FE DE

.在Rt △DEF 中,

图9

∴FE =DE ∴电cos10 =28 cos10 ≈27.57(cm )

脑桌与键盘的高度之差约为20+27.57-36=11.6(cm )电脑桌与电脑椅的高度之差

为约为20+53-36=37(cm ),因此,适合张燕同学的电脑桌应比椅子高出约37cm ,键盘应比电脑桌低约11.6cm .

以不同的学科知识为背景,让同学们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变化、发展与应用的过程, 既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做到了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因此,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在数学试题中穿插其它学科知识,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知识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

作者:贺峰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

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科际联系,要求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身边,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已成为中考题设计的新特点。在各省市中考试题中,出现以其它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中考题,这种形式的试题,主要是一种数学知识的“渗透”,而非纯跨学科知识的考查,它限定于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变通性、统一性和实用性。这类试题的出现,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

例1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为35989.76平方千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平方千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解析:本题以地理知识为背景,既考查科学计数法,又考查了精确度。答案为3.6×104平方千米。

二、在时事政治学科中的渗透

例2温家宝总理有句名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2004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652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十三个国家之一。

解析:以总理的名言作为中考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节水的意识。答案为2040立方米。

三、在音乐学科中的渗透

例3如图1,请阅读一小段约翰 斯特劳斯作品,根据乐谱中的信息,确定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长应为( )

A.

1 8

B.

1 2

C.

1 4

D.

3 4

图1 解析:以音乐乐谱为背景作为中考试题,设计新颖、巧妙。既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识

图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乐谱的拍号,不难发现每一组数据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即每一组之和为

3

,即拍号,因此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长应4

311-=。 424

四、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

例4(第十六届“希望杯”)In figure 2,five points A,B ,C ,D ,E are located on a line. When the ten distances between pairs are listed from smallest to

largest ,the list reads:2,4,5,7,8,k ,13,15,17,19. Then In figure 2 the value of k is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英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题意,逻辑推理。译文如下:如图2,A 、B 、C 、D 、E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10条线段的长按顺序从小到大排列为:2,4,5,7,8,k ,13,15,17,19。由此可知AB =2,DE =4,BC =5,AC =7,CD =8,CE =12,BD =13,AD =15,BE =7,AE =19。因此k 为12。

五、在化学学科中的渗透

例5下列是三种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分子式,请按其规律,写出后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 . H

H C H CH 4

H

H

H H

H H

H

H

H H

H C 3H 8

H C H

H

解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难发现图中后一个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分子式,都比前一个化合物多一个C 、多两个H 。按此规律,后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H 10。

C 2H 6

图3

六、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

例6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I (A )与电阻R (Ω)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则I 关于R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U

,由图象可知U =2×3=6,R 6

所以I 关于R 的函数表达式为I =。

R

七、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解析:由物理知识可以知道I =

例7 “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

解析:以古诗词、古汉语等语文知识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读懂题意,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此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4,CD 为⊙O 的

Ω)

图4

直径,弦AB ⊥CD 于点E ,CE=1,AB=10,求CD 的长”。根据题意可得CD 的长为26。

八、在美术学科中的渗透

例8如图5,请在下列网格图中画出所给图形绕点O 顺时针依次旋转000

90、180、270后所成的图形(注意:有阴影部分图形旋转后的对应图形要涂上阴影. 不要求写画法)

解析: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在网格中的旋转变换,不仅体现了数学的造型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和创造意识。答案如6所示:

图5

九、在生物学科中的渗透

图6 例9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人体的许多特征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有的

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这是由一对人体基因控制的,控制单

眼皮的基因f 是隐性的,控制双眼皮的基因F 是显性的,这样控制眼皮的一对基因可能是ff 、FF 或Ff ,基因ff 的人是单眼皮,基因FF 或Ff 的人是双眼皮。在遗传时,父母分别将他们所携带的一对基因中的一个遗传给子女,而且是等可能的,例如,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且他们的基因都是Ff ,那么他们的子女只有ff 、FF 或Ff 三种可能,具体可用右表表示:

你能计算出他们的子女是双眼皮的概率吗?如果父亲的

基因是ff ,母亲的基因是FF 呢?如果父亲的基因是Ff ,

母亲的基因是ff 呢?

3

解析:由表格可知他们的子女是双眼皮的概率为。

4

若父亲的基因是ff ,母亲的基因是FF 时,子女的基因会出现Ff 、Ff 、Ff 、Ff.(如下表)

则子女出现双眼皮的概率为

=100%。 4

若父亲的基因是Ff ,母亲的基因是ff 时,(如下表)

(50%) 2

十、在体育学科中的渗透

则子女出现双眼皮的概率为

例10小明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的铅球项目,他想:“怎样才能将铅球推得更远呢?”于

是找来小刚做了如下的探索:小明手挚铅球在控制每次推出时用力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沿与水平线成30°、45°、60°方向推了三次。铅球推出后沿抛物线形运动。如图7,小明推铅球时的出手点距地面2m ,以铅球出手点所在竖直方向为y 轴、地平线为x 轴建

填入表格中的横线上;

⑵请根据以上数据,对如何将铅球推得更远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近几年中考中,以足球、篮球、铅球等球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二次函数知识,既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身边,同时又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答如下:

图7 (1)-

0.1,10

抛物线y =a (x -4),解得a =-0.1 +3.6经过点(0,2)

2

(x -4)+3.6=0,解得x =10 当y =0时,-0.1

(2)推铅球时沿与水平线成45°方向用力推出,推得更远。

2

十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渗透

例11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电脑,若坐姿不正确,易造成眼睛疲劳,腰酸颈痛。一般正确的坐姿是:眼睛望向显示器屏幕时,应成20的俯角α(即望向屏幕上边缘的水平视线与望向屏

幕中心的视线的夹角);而小臂平放,肘部形成100的钝角

β.张燕家刚买的电脑显示器屏幕的高度为24.5cm ,屏

幕的上边缘到显示器支座底部的距离为36cm. 已知张燕同学眼部到肩部的垂直距离为20cm ,大臂长(肩部到肘部

的距离)DE =28cm,张燕同学坐姿正确时肩部到臀部的

距离是DM =53cm,请你帮张燕同学计算一下: ⑴她要按正确坐姿坐在电脑前,眼与显示器屏幕的距离应是多少?(精确到0.1cm )

⑵她要订做一套适合自己的电脑桌椅,桌、椅及键盘三者之间的高度应如何搭配?(精确到0.1cm ) 图8

解析:以信息技术知识为背景作为中考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用电脑的习惯。解答如下:

1

⨯24.5=12.25(cm ) 2

BC BC

tan α=∴AC =≈33.7在Rt △ABC 中,,

AC tan 20

(cm )即眼与显示器屏幕的距离约为33.7cm

(2)过点D 、E 分别作AC 的平行线和垂线,相交于

(1)由已知得BC =

E F =10-9010=点F ,则∠D cos10 =

FE DE

.在Rt △DEF 中,

图9

∴FE =DE ∴电cos10 =28 cos10 ≈27.57(cm )

脑桌与键盘的高度之差约为20+27.57-36=11.6(cm )电脑桌与电脑椅的高度之差

为约为20+53-36=37(cm ),因此,适合张燕同学的电脑桌应比椅子高出约37cm ,键盘应比电脑桌低约11.6cm .

以不同的学科知识为背景,让同学们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变化、发展与应用的过程, 既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做到了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因此,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在数学试题中穿插其它学科知识,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关文章

  • 课程资源整合
  • 学校编号 10394 图书分类号. 学 每20111256 密 级 读違蹄|L大 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若干问题研究 --以数学.地理.思政.美术为例 Study on Problems abo ...查看


  •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机制研究
  • 作者:鲁兴启王琴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N0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给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且日趋复杂的各种跨学科课题.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 ...查看


  • 建筑学中的数学美
  • 建筑学中的数学美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其它许多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学领域向纵深发展是的人类更加确切的了解世界,从而才能更好的地定位自己,以求得与世界的和谐.可以说,只有数学的步伐不停向前,才能有我们这个世界的明天.建筑学的未来也同样在 ...查看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试从数学 ...查看


  • 数学建模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 数学建模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在其他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学生抛弃以前学习数学的枯燥乏味,而主动地参与到轻松快乐的数学学习中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造性人才,这是 ...查看


  • 小学数学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 三山中心小学四(1).四(2)班数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查看


  • 当代社会对数学家的要求
  • 三.当代社会对数学家的要求 当今世界,数学已被应用到几乎一切领域.然而现实情况一方面是,许许多多新的领域要求人们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探讨: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分工愈来愈细.18世纪以前的数学家中有不少人同时也是天文学家. ...查看


  •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教材教法
  •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教材教法 理论考查试题 一.课程标准 8.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发扬民主, 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_,合作者. 三.判断题 1.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 对 ) ...查看


  • 数学研修活动记录表(1)
  • (注:有一个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b ,30°所对应的边为a=3.) 生:3 . 师:如何求的? 生:„„ 师:你的勾股定理学得不错,但能否用三角函数求值? 生: -- 师:如图1,在Rt △ABD 中,∠D=90°,∠B=6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