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 认识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办法

3.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学习重点:空气的污染防治

学习过程:

构建动场:

1. 出示一个空烧杯,里面有物质么?

2. 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哪些气体的含量较高?

3.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么?为什么?

4. 说出空气中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5. 说出用加热铜丝的方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测量存在偏差的可能原因。

【实验探究活动一】

1. 课前准备几支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然后安排几名同学到操场将水倒掉,然后将瓶口盖紧,带回教室。

2. 用相同方法,获取教室里面空气的样品

3. 向两个矿泉水瓶子里面注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问题组一】

1. 怎样收集一瓶空气?

2. 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可用什么来鉴别?

3. 教室内外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有差异么,为什么?

4.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教室内的二氧化碳比室外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76-77页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___________;工业上我们可以用空气制取氧气,首先通过 ____________,使空气液化,然后根据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 __________ 不同,采用的方法让____________首先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的____________ 。

2. 氧气的用途主要有______________(如病人急救)和_____________(如钢铁冶炼)。

3. 氮气的用途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______。

【交流讨论】

①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②为什么氮气常用作食品充气包装。

【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79页认识空气质量报告

1. 空气质量报告包括五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_______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是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 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已发现一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食品包装中常充入氮气以防腐败

4. 有下列几种情况:①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②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③汽车排放的尾气 ④动植物呼出的气体 ⑤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⑥煤燃烧产生烟尘。 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课内检测:

1.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①悬浮颗粒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 ⑤氮气 ⑥二氧化硫 ⑦稀有气体 ⑧氮的氧化物(二氧化氮) ( )

A. ①④⑥⑧ B. ②④⑦ C. 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2. 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

①污染空气 ②噪音污染 ③酿成火灾 ④产生粉尘

A. ②③ B. ①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 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 水果散发的香味 C.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 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4. 不属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后果的是( )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臭氧空洞 D. 沙尘暴

5.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提醒人们要关心环境,保护环境。以下提供了两组数据,按要求分析:

(1)2006年元月某一天,首都北京、全国重工业基地兰州、海滨城市威海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下

注:各成分值与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一级

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依据是(填序号) ①三项数据综合考虑 ②看最大的数据 ③看最小的数据。

学后记: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 认识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办法

3.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学习重点:空气的污染防治

学习过程:

构建动场:

1. 出示一个空烧杯,里面有物质么?

2. 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哪些气体的含量较高?

3.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么?为什么?

4. 说出空气中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5. 说出用加热铜丝的方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测量存在偏差的可能原因。

【实验探究活动一】

1. 课前准备几支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然后安排几名同学到操场将水倒掉,然后将瓶口盖紧,带回教室。

2. 用相同方法,获取教室里面空气的样品

3. 向两个矿泉水瓶子里面注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问题组一】

1. 怎样收集一瓶空气?

2. 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可用什么来鉴别?

3. 教室内外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有差异么,为什么?

4.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教室内的二氧化碳比室外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76-77页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___________;工业上我们可以用空气制取氧气,首先通过 ____________,使空气液化,然后根据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 __________ 不同,采用的方法让____________首先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的____________ 。

2. 氧气的用途主要有______________(如病人急救)和_____________(如钢铁冶炼)。

3. 氮气的用途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______。

【交流讨论】

①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②为什么氮气常用作食品充气包装。

【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79页认识空气质量报告

1. 空气质量报告包括五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_______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是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 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已发现一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食品包装中常充入氮气以防腐败

4. 有下列几种情况:①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②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③汽车排放的尾气 ④动植物呼出的气体 ⑤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⑥煤燃烧产生烟尘。 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课内检测:

1.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①悬浮颗粒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 ⑤氮气 ⑥二氧化硫 ⑦稀有气体 ⑧氮的氧化物(二氧化氮) ( )

A. ①④⑥⑧ B. ②④⑦ C. 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2. 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

①污染空气 ②噪音污染 ③酿成火灾 ④产生粉尘

A. ②③ B. ①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 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 水果散发的香味 C.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 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4. 不属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后果的是( )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臭氧空洞 D. 沙尘暴

5.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提醒人们要关心环境,保护环境。以下提供了两组数据,按要求分析:

(1)2006年元月某一天,首都北京、全国重工业基地兰州、海滨城市威海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下

注:各成分值与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一级

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依据是(填序号) ①三项数据综合考虑 ②看最大的数据 ③看最小的数据。

学后记:


相关文章

  • 空气的组成2个课时教案
  •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组成成分 2能设计实验并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后评价: ...查看


  • 教学设计教案
  • 课题: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 ...查看


  •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 ...查看


  • 课题1 空气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 ...查看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导学案)
  •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备课笔记 本课题首先通过燃烧反应中产生热量,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 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然后主要介绍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关于天然气,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 ...查看


  • 空气中有什么
  • 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 ...查看


  •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空气中有什么
  • 苏教版四(上)科学教学设计总第 课时 第3课 空气中有什么 设计理念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3只蜡烛的燃烧比赛.通过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引出分析空气成分的活动.用实验方法 ...查看


  • 九年级化学教案(仁爱版.下册)
  • 凯里市碧波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化学教案 教材版本:仁爱版 执 教: 吴春周 执教班级:九(2.3.4) 2014年2月20日 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 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学习目标] 1. 了解溶液的种类及溶 ...查看


  • 仓库保管员初级教案
  • 仓库保管员初级教案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单元 仓储管理概述 第一节 仓储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原始储存以及现代储存的目的.仓储业务三阶段及其相互关系.仓储管理的十三字方针,掌握初级仓库保管员的职责:理解流通的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