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8月4日下午,我跟几个朋友相约来到顺义影剧院观看了纪念建军90周年的电影建军大业,看完第一反应是:震撼加热血。这部电影展现的是意气风发的一群年轻人,为了信念而不断努力,勇于献身的无畏。脖子系上红巾胳膊缠着白布的战士,斗志昂扬,喊着口令:“河山统一”的壮志雄心,一群年轻人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影片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头,以井冈山会师结束,以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高度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的困难,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建立新中国的决心。

影片一开始,在蒋介石政权和汪精卫政权联合帝国主义的多重打压下,无数的共产党员被残杀,加之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使得中国处在弱势的共产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也使无数的共产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影片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片段,一个是南昌起义时,作为南昌城制高点久攻不下,叶挺主动请战,帅炮兵部队轰炸制高点,“放”“放”“放”...... 毫不拖泥带水,其场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叶挺的硬汉形象也在我心里建立起来。

三河坝战役是最惨烈的一次,也是我哭得最厉害的地方。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时间,朱德率领3千人马死守三河坝,以一比十的差距阻击钱大钧的3万人马,三河坝战役第三天决定撤退的时候,朱德站在

满是尸体的战场上,决定留下200人为撤退争取时间,“父子同军者,父亲留下”“兄弟同军者,兄长留下”。200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退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为什么?是他们真的不怕死吗?是因为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灵魂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要把生留给新生代的希望,他们有奉献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都是把头拴在裤腰带上的。我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把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

1927年,各位革命先辈还年轻,毛泽东当时仅仅是作为湖南代表,在会上都没有发言权,粟裕大将军还仅仅只有19岁,只是作为守卫兵在门口镇守。贺龙大将军还在为入党而苦苦挣扎。正是他们加上温文尔雅的周恩来,放荡不羁的叶挺,沉稳内敛的朱德组成了一支有着无限潜力的队伍,他们意气风发,进行了武装革命,有着舍我其谁的阳刚,凭借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逐渐壮大,点燃了中国胜利的希望,看到了新中国建立的曙光。

今年是建军90周年,为了缅怀伟大的革命先驱,让我们看到那年轻无敌、心怀理想、置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像解放军人民致敬、像革命先烈致敬。

建军大业观后感

8月4日下午,我跟几个朋友相约来到顺义影剧院观看了纪念建军90周年的电影建军大业,看完第一反应是:震撼加热血。这部电影展现的是意气风发的一群年轻人,为了信念而不断努力,勇于献身的无畏。脖子系上红巾胳膊缠着白布的战士,斗志昂扬,喊着口令:“河山统一”的壮志雄心,一群年轻人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影片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头,以井冈山会师结束,以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高度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的困难,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建立新中国的决心。

影片一开始,在蒋介石政权和汪精卫政权联合帝国主义的多重打压下,无数的共产党员被残杀,加之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使得中国处在弱势的共产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也使无数的共产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影片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片段,一个是南昌起义时,作为南昌城制高点久攻不下,叶挺主动请战,帅炮兵部队轰炸制高点,“放”“放”“放”...... 毫不拖泥带水,其场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叶挺的硬汉形象也在我心里建立起来。

三河坝战役是最惨烈的一次,也是我哭得最厉害的地方。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时间,朱德率领3千人马死守三河坝,以一比十的差距阻击钱大钧的3万人马,三河坝战役第三天决定撤退的时候,朱德站在

满是尸体的战场上,决定留下200人为撤退争取时间,“父子同军者,父亲留下”“兄弟同军者,兄长留下”。200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退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为什么?是他们真的不怕死吗?是因为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灵魂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要把生留给新生代的希望,他们有奉献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都是把头拴在裤腰带上的。我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把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

1927年,各位革命先辈还年轻,毛泽东当时仅仅是作为湖南代表,在会上都没有发言权,粟裕大将军还仅仅只有19岁,只是作为守卫兵在门口镇守。贺龙大将军还在为入党而苦苦挣扎。正是他们加上温文尔雅的周恩来,放荡不羁的叶挺,沉稳内敛的朱德组成了一支有着无限潜力的队伍,他们意气风发,进行了武装革命,有着舍我其谁的阳刚,凭借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逐渐壮大,点燃了中国胜利的希望,看到了新中国建立的曙光。

今年是建军90周年,为了缅怀伟大的革命先驱,让我们看到那年轻无敌、心怀理想、置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像解放军人民致敬、像革命先烈致敬。


相关文章

  •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 观看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一] 本来对宣传伟大光荣.艰苦卓绝的主旋律电影不太关注,但当律所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后,我仍被其中的人物和历史深刻感动,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心怀国家的人最有魅力 电 ...查看


  • 建军大业影评
  • <建军大业>影评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本人在观看后,认为影片中最大的泪点有两处. 第一大泪点是南昌起义.这是<建军大业>中第一段战争高潮戏.客观 ...查看


  • 建军节90周年朱日和阅兵演讲稿观后感心得体会
  • 建军节90周年朱日和阅兵观后感 军旗飘飘,军歌嘹亮; 马达轰鸣,铁流滚滚.多么整齐的步伐,多么威风的军容,多么严明的纪律,多么坚强的意志! 在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驻港部队官兵在石岗军营举行的公开盛大阅兵仪式,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更是带 ...查看


  • [建军节作文][八月一日]观后感
  • 马上就是八一建军节了,我观看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八月一日>.影片主要讲述了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在1927年4月12日,由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叛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蒋介石开始了惨无人睹的血腥杀戮──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查看


  •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
  • 范文一: 前天毛邓课是一堂讨论课,讨论一下建国大业的观后感 先来介绍一下,一共是三个班上毛邓课,分别用a/b/c来表示,我们班是a. 一开始有点冷场,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令人印象极深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上讲台只说了三句话:我看过建国大业!建 ...查看


  •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 ...查看


  • 2009年大学生思想汇报:[建国大业]观后感
  • 2009年大学生思想汇报:<建国大业>观后感,在我系的阶梯教室里,全系将近200名党员.积极分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历史题材浓厚.场面壮观的大片.以下是10月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开学后 ...查看


  • [建党大业]观后感
  • <建党大业>观后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题记 <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要影片,主要讲述了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建党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 ...查看


  • 建国大业观后感
  • 11111国大建业>后观感 中华"人民共和.中国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央!"电<影建大国>业在毛席的庄严宣告主中结束,了一幕那令幕振奋人的场景在脑海,里久回荡,久之挥不去 影片以.抗胜战至建国利前为背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