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反思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我和我的学生们借助实验室显微镜认识了水滴里的微生物,酸奶中的乳酸菌,食品上的霉、洋葱的表皮细胞等。

微生物一个陌生的字眼,显微镜一种陌生的仪器,而我也已经好久没有用显微镜了,为了上课我提前一天到实验室调试这台显微镜,真的是凭借上学时的记忆,我小心翼翼的调试着,眼睛都要花了,不过总算调了出来,我终于看到了人体血液涂片细胞,又多试了几次,能看到显微镜下的东西了,我满意的再一次试了试:行!看得清,效果很不错。带着自信带着劳累,回到办公室继续备课,想好第二天如何让学生观察。我准备边演示边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是渗透,不需要学生调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真真切切显微镜下的世界,我放弃了原有的打算,改变了上课思路,我安排一节课专门观察和描述自己看到的,一个一个的来。 课堂上我看到的是惊喜,孩子们排好队差不多屏住呼吸来用显微镜观察,脸上写满了惊喜。他们所的描述真的是最贴切的比喻,我们观察的是面包上的霉,有人说像是一串串灰色的葡萄,有人说像豆腐渣,更有人说像爱美的女生毛衣上的毛球,有好多我连想也没想到的比喻,这就是孩子们的观察和理解,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画下来,他们别提有多认真了,一边画一边想小心的下着笔,还不时用橡皮小心的擦着修改着,原来孩子可以像一位科学家一样工作的!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的任务结束了,但是我的孩子们仿佛并没有收拾文具课本的意思,他们太惊奇了,自发的说起自己的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六年级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教材没有解释显微镜每部分的具体作用,而是从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角度进行说明。我在教学中不强调要求学生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而是让学生明白对观察起关键作用的部分的用途、用

法,对反光镜的对光做了特别说明和演示。另外,我还要求学生用图画来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对于教材中编排的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史故事,我在课前安排学生先去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再到课堂上来交流。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酸奶的制作过程是学生在家中完成的,同学们兴致很高,最后都带着成果、带着惊奇和疑惑走进课堂。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和形象的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这一过程。提到细菌,第一个反应便是它是个坏东西,会让我们拉肚子、感冒等等,因此,我要让学生明确,实际上危害人类的细菌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能和我们和平共处甚至为人类造福,像乳酸菌、酵母菌等。在这一课中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是要渗透卫生健康教育,教材组织学生认识细菌的传播途径的目的也在于此。

在认识细胞这一节教学中,首先我利用迁移的方法,由积木搭建城堡这一学生孩提时代喜欢的游戏人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本课要研究的课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正如建造高楼大厦的砖头一样,搭建生命体的最基本结构就是细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把握好教学深度,即只要学生发现到:两者都是由一块一块的“积木”构成的,但“积木”的形状、大小是不同的就可以了,因为细胞知识在以后的学习阶段会更深入地探索。

总之,在《显微镜下的世界》的教学中,用好了显微镜,学生们上得很轻松,也乐意看书、查资料了解更多微生物知识,画图片的水平也自动提高。现在我特别相信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科学课上最有用。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我和我的学生们借助实验室显微镜认识了水滴里的微生物,酸奶中的乳酸菌,食品上的霉、洋葱的表皮细胞等。

微生物一个陌生的字眼,显微镜一种陌生的仪器,而我也已经好久没有用显微镜了,为了上课我提前一天到实验室调试这台显微镜,真的是凭借上学时的记忆,我小心翼翼的调试着,眼睛都要花了,不过总算调了出来,我终于看到了人体血液涂片细胞,又多试了几次,能看到显微镜下的东西了,我满意的再一次试了试:行!看得清,效果很不错。带着自信带着劳累,回到办公室继续备课,想好第二天如何让学生观察。我准备边演示边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是渗透,不需要学生调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真真切切显微镜下的世界,我放弃了原有的打算,改变了上课思路,我安排一节课专门观察和描述自己看到的,一个一个的来。 课堂上我看到的是惊喜,孩子们排好队差不多屏住呼吸来用显微镜观察,脸上写满了惊喜。他们所的描述真的是最贴切的比喻,我们观察的是面包上的霉,有人说像是一串串灰色的葡萄,有人说像豆腐渣,更有人说像爱美的女生毛衣上的毛球,有好多我连想也没想到的比喻,这就是孩子们的观察和理解,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画下来,他们别提有多认真了,一边画一边想小心的下着笔,还不时用橡皮小心的擦着修改着,原来孩子可以像一位科学家一样工作的!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的任务结束了,但是我的孩子们仿佛并没有收拾文具课本的意思,他们太惊奇了,自发的说起自己的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六年级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教材没有解释显微镜每部分的具体作用,而是从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角度进行说明。我在教学中不强调要求学生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而是让学生明白对观察起关键作用的部分的用途、用

法,对反光镜的对光做了特别说明和演示。另外,我还要求学生用图画来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对于教材中编排的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史故事,我在课前安排学生先去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再到课堂上来交流。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酸奶的制作过程是学生在家中完成的,同学们兴致很高,最后都带着成果、带着惊奇和疑惑走进课堂。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和形象的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这一过程。提到细菌,第一个反应便是它是个坏东西,会让我们拉肚子、感冒等等,因此,我要让学生明确,实际上危害人类的细菌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能和我们和平共处甚至为人类造福,像乳酸菌、酵母菌等。在这一课中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是要渗透卫生健康教育,教材组织学生认识细菌的传播途径的目的也在于此。

在认识细胞这一节教学中,首先我利用迁移的方法,由积木搭建城堡这一学生孩提时代喜欢的游戏人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本课要研究的课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正如建造高楼大厦的砖头一样,搭建生命体的最基本结构就是细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把握好教学深度,即只要学生发现到:两者都是由一块一块的“积木”构成的,但“积木”的形状、大小是不同的就可以了,因为细胞知识在以后的学习阶段会更深入地探索。

总之,在《显微镜下的世界》的教学中,用好了显微镜,学生们上得很轻松,也乐意看书、查资料了解更多微生物知识,画图片的水平也自动提高。现在我特别相信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科学课上最有用。


相关文章

  • 显微镜下的世界 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 ...查看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 课题1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 通过滚小球的实验,说明小孩子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3. 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 ...查看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上册
  • <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 我们的地球> 这是一个和我们的家园密切相关的单元, 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 这是一个和我们的家园密切相关的单元, 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我们的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 " 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1 放大镜 [教学目标] 1. 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 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幻灯片(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 ...查看


  • 六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
  • <水滴里生物>是显微镜下的世界的第一课,随着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微观世界.按照教材的要求,需要学生先来建造一个小池塘,再用显微镜来观察水滴里的小生物.教材的创意是好的,然而,以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 ...查看


  • 美妙的小世界教案
  • <美妙的小世界>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 课题名称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作业内容 画画自己身边的小世界 课时建议 1-2课时 知识重点 感知自然中的色 ...查看


  • 初一生物上册教案
  • 七年级生物上册 <致同学们>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 ...查看


  • 初中生物考试反思
  • 初中生物考试反思一:初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考试反思 尊敬的生物老师: 我要含情脉脉地向您递交我的这篇生物考试检讨书.我这次生物考试取得了90分,虽说不是很低,但有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我知道自己这次不是满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自己平时不注意认 ...查看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 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