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作者:张旭燕 张伦敦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06期

【摘 要】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孟子以人的共同美感为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仁声”为“善教”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以“仁政”为理想社会。文章拟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视域下,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关键词】孟子 音乐教育 性善论 仁政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善的萌芽。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①恻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即义;辞让之心,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作者:张旭燕 张伦敦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06期

【摘 要】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孟子以人的共同美感为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仁声”为“善教”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以“仁政”为理想社会。文章拟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视域下,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关键词】孟子 音乐教育 性善论 仁政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善的萌芽。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①恻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即义;辞让之心,是


相关文章

  • 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 原创
  • 孟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学院 09级 *** 1233409017 [内容摘要]孟子是我国伟大教育家,他主张平民教育,践行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并且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孟子 教育 因材施教 孟子,是 ...查看


  • 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作者:王立莹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12期 摘 要:孟子是战国时期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贵族后裔,平民出身,家境贫困.一 ...查看


  • 中国哲学史论文 1
  •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哲学史论文]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姓名:王玉卿 学 号:1230190026 当代文化教育背景下重新审视性善论 摘要:先秦时期,哲学家们逐渐注意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论探索,当时的特点是对于人性以 善恶来定义,其中以孟 ...查看


  • 浅谈孟子王道思想_尹思聪
  • 2012年07月学术探讨 浅谈孟子王道思想 文/尹思聪 摘 要:孟子王道思想继承了孔子的"仁学"观,在孟子看来君王只有施以仁政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从 而达到维护其自身统治的目的.孟子这种在经济上重视民生,政 ...查看


  • 国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课
  • 国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课 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 2013-04-27 11:27:01 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3年4月28日第2版 4月27日,2013孟子故里(邹城)中华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孟子公开课在邹城隆重开讲,此次孟 ...查看


  • 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
  • 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发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洪元宵 学号:[1**********]5 [摘要] 孟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于教学方法和为学之道体会得相当深刻,教育言论,丰富而精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给世 ...查看


  • 孟子的"仁政"思想
  •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柯,战国末期邹国人.由于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 ...查看


  • [孟子]思想概说
  • <孟子>思想概说 一.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说:"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 又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查看


  •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论文关键词:孟子民君仁政道德 论文摘要: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 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 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