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练习题 1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判断下列各项不能构成“集句联”的一项是( )

集句联是从前人的诗词文赋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词性、结构、平仄等要求组成对联。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集句难度不亚于深山探宝、苍海寻珠,作者非有较高文学底蕴不能驾驭。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这方天地里,乐此不疲。

A.举杯邀明月(李白)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

B.屏间记曲拈红豆(王彦泓) 石上题诗扫绿苔(白居易)

C.新荷出水双飞鹭(欧阳修) 碧草粘天一落鸥(杨万里)

D.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二、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灯月千家晓 下联:

A.山野万里香 B.秋高半月明 C.笙歌万户春 D.一街太平歌

三、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修改下面对联。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通过平仄的巧妙安排,构成了对联的优美节奏,平仄两类声调交替使用,使音节和谐而有变化。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民安国泰祖国河山迎红日 修改: 四、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

五、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六、在学校开展的“寻访身边的民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某个山村发现了一座财神庙。庙门处有一副楹联,但有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了缺失的字,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通四海之□源,普占吉庆;

下联:赐□□以福泽,永获盈丰。

A.水 百姓 B.财 万民 C.金 江河 D.福 大地

七、以传统节日、节气为题材的对联别具特色,下列各项中与上联“端午午时人赏午”构成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谷雨雨后禾享雨

B.立春春日客游春

C.小雪雪中郎堆雪

D.中秋秋夜晚悲秋

参考答案:

一、D

二、C

三、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四、(1)茂叔独爱池中莲 (2)青莲豪饮樽中醇 (3)渊明独采篱下菊

五、B

六、B

七、B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判断下列各项不能构成“集句联”的一项是( )

集句联是从前人的诗词文赋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词性、结构、平仄等要求组成对联。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集句难度不亚于深山探宝、苍海寻珠,作者非有较高文学底蕴不能驾驭。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这方天地里,乐此不疲。

A.举杯邀明月(李白)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

B.屏间记曲拈红豆(王彦泓) 石上题诗扫绿苔(白居易)

C.新荷出水双飞鹭(欧阳修) 碧草粘天一落鸥(杨万里)

D.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二、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灯月千家晓 下联:

A.山野万里香 B.秋高半月明 C.笙歌万户春 D.一街太平歌

三、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修改下面对联。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通过平仄的巧妙安排,构成了对联的优美节奏,平仄两类声调交替使用,使音节和谐而有变化。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民安国泰祖国河山迎红日 修改: 四、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

五、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六、在学校开展的“寻访身边的民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某个山村发现了一座财神庙。庙门处有一副楹联,但有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了缺失的字,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通四海之□源,普占吉庆;

下联:赐□□以福泽,永获盈丰。

A.水 百姓 B.财 万民 C.金 江河 D.福 大地

七、以传统节日、节气为题材的对联别具特色,下列各项中与上联“端午午时人赏午”构成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谷雨雨后禾享雨

B.立春春日客游春

C.小雪雪中郎堆雪

D.中秋秋夜晚悲秋

参考答案:

一、D

二、C

三、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四、(1)茂叔独爱池中莲 (2)青莲豪饮樽中醇 (3)渊明独采篱下菊

五、B

六、B

七、B


相关文章

  • 对联练习题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 ...查看


  • 南平市中考对联专题练习
  • 南平市中考对联专题练习 1.有人在小石潭留下一句话:小石潭凄美幽静,请你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个景点,对出下联.小石潭凄美幽静,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根据<水浒传>中的一个情节写一个上联:疾恶如仇,鲁提 ...查看


  • 长城赞教学设计 1
  •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长城赞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是以遗迹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 ...查看


  • 5仿用.修辞.对联
  • 编号:5 语言运用导学案之仿用.对联 (含修辞) 编制: 袁义春,张静静 审核: 王晓伟,熊敦伟 日期: 班级: 姓名: 1. 能够准确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2.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3. 能够工整地写出相应的对联. ...查看


  • 4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 4 <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 斗争艺术,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查看


  • 仿写句子:高一语文仿写句子练习题
  • 1.(2012年高考山东卷)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还 ...查看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子歌>说课稿 我主备的是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下第一板块第一课的教学内容.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版块由<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 ...查看


  •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瑰宝,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所以,学习书法就是在直接与中国文化对话. 我们学 ...查看


  •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我的发现",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 积累对联. 3. 通过对"趣味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掌握读文章想画面的读 ...查看


热门内容